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明代印尼是什麼做的

明代印尼是什麼做的

發布時間:2022-08-29 01:08:53

A. 印尼怎麼做的

呃,你問的是印泥吧
一、原料:菜籽油、硃砂、黃蠟、白蠟、艾葉。
二、製作方法:
1、取純正菜籽油200克,石蠟(或蠟燭)45克、黃蠟5克,放入陶罐內用文火熬制。以保持溶液在罐內輕微沸騰為宜,並隨時將表面的油沫除去,直至無油沫浮出時將陶罐從火上取下,待油涼後用濾網將油過濾於瓷盤中。油中不得有沉澱物,如有,必須棄之不用。
2、將艾葉去粗梗,洗凈曬干並搓軟後,放入葯碾中碾壓,然後去掉黑皮及葉莖。將處理好的艾葉用布袋裝好放入水鍋內蒸煮。煮好後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次日取出曬干,用手揉搓並去除雜物,所得物即為細長潔白似棉紗的艾葉纖維。;
3、用酒精洗凈硃砂並晾乾,再放入葯碾中碾細,越細越好。硃砂應選用顏色略帶紫黑色的。
4、將碾細的硃砂加入熬制好的油中研磨(比例為1:4),至"油不浮,硃砂不沉"為宜。最後將艾葉纖維分次加入,攪拌均勻成軟泥狀即成硃砂印泥。最後,將硃砂印泥分裝入塑料盒或瓷盤中壓平加蓋,即可使用或出售
5、也可在油中加入金粉或銀粉,製成個性化的印泥

.

B. 印度尼西亞明代時叫什麼

浡泥,三寶壟,新村,爪哇

C. 明朝的300名殘兵建立島國,如今這里怎麼樣了

中國的歷史中有許多個朝代,每個朝代更換都代表著當中有著征服和反抗的事件。當清兵入主中原之後,有一群將近三百名不願意歸順清朝政府的明朝殘兵,逃到了納士納群島上面,開始了自已自足的生活。後來在這里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於是成為了十分富饒的小島。

當明朝的三百名殘兵不服滿清的管制,於是來到了納士納群島進行生活。他們在這里豐衣足食,開拓了自己的新生活。後來因為在此地勘探出了石油等稀有資源,最後納士納群島被印尼所掌控,而現在這個群島已經幾乎是印尼人的天下。而資源如此豐富的納士納群島也早已經不屬於中國的領土了。

D. 明朝中後期的巴達維亞是現代東南亞地區的哪一座城

是雅加達。
雅加達(Jakarta)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雅加達被劃為首都特區,由印尼政府直接管轄,享有省級地位。多數居民為印尼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尼西亞語。
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中心,經濟主要以金融居多,占該國生產總值28.7%,並擁有國內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雅加達早於十五世紀已是重要商港,殖民時代曾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貿易遍及亞、歐、非三大陸。今雅加達仍有多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

E. 請問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經過的「南洋」是指現在的那些地區,包括哪幾個國家,生產什麼農作物

「南洋」是中國古代的地理稱謂,不僅僅是新加坡等國家,而是泛指東南亞。在清代到民國初年,也稱江蘇以北的沿海省份為「北洋」,江蘇以南的沿海省份和海域為「南洋」。 廣義上指東南亞,狹義上指印尼的爪哇島. 泛指東南亞,如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 具體來說是東南亞國家 特別是馬來群島附近.

主要盛產水稻,橡膠等。

F. 印尼特產三寶是什麼

1.東革阿里是生長在東南亞靠近赤道的原始熱帶雨林中,生長在潮濕砂質土壤里的一種野生灌木植物,成熟期為 5 年以上。其樹高 4-6 米,樹干直徑 8-10 厘米,最粗可達 15 厘米。樹枝幾乎沒有分叉,樹葉長在頂部呈傘狀。其根亦不分叉,入地最深可達 2 米,東革阿里的根部有多種功效。

2. 燕窩又稱燕菜、燕根、燕蔬菜,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所築成的巢穴。燕窩按築巢的地方可分為「屋燕」及「洞燕」兩種,洞燕因其受礦物質影響導致顏色不同,有白燕、黃燕、紅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種顏色。市面上的所謂「血燕」,則是人工養殖的屋燕通過「鳥糞熏染法」而製成。燕窩是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被食用的傳統名貴食品之一。

拓展資料: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

G. 簡要介紹明代手工業發展的成就

明代的手工業發展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階段。

1、明朝初期

在農業發展到較高水平以後,單位糧食產量提高了,養活更多的人,部分農業人口脫離農業生產,進入城市,推動城市手工業的發展,手工業的發展又促進城鎮化。手工業技術上不斷改進,

2、萬曆年間

比明初的時候提高了很多,先是織布行業,軋棉、彈花和紡車技術經過多次改造,由手搖改進到腳踏,紡車紡線由一根增加到3根,甚至4、5根,效率提高兩倍以上,織出來的布料更加精美。

一個操作,在單位時間內產量提高兩倍。織絲行業出現的提花機,花樓高達3米,兩人同時操作,織出來的絲綢比原來更加精美。作為手工業基礎的,冶鐵技術雖然沒有科學指導生產,但是靠經驗摸索任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3、明朝後期

煉鐵爐體積更大,爐內溫度更高,煉出來的鐵的質量更好,單位時間內的產量更高,火口材料用了耐火石,煉鐵爐的壽命延長;進料裝置改進,節省人工,節省體力,效率提高了,鼓風裝置改進了,爐內氧氣更足,提供熱量的燃料也提高了品級,熱能成倍數的增加,鐵的產量也成倍的增加。

(7)明代印尼是什麼做的擴展閱讀:

明朝的造船業:

在明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最大的寶船長150米,寬30多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寶船外,鄭和的船隊還有二百多艘平均長度達七,八十米的大帆船。

到了明朝中葉,雖然朝廷再沒有進行像鄭和那樣的大航海,但中國的水師卻仍然控制著政個南太平洋,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國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國的。

對明朝的海上實力,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描述的,只要中國的皇帝願意,他們可以一夜之間徵集到從大陸連接致馬六甲海峽的那麼多船隻。

到了明末,由於要抗擊倭寇,聯朝抗日,明朝政府無瑕南顧,最後被葡萄牙和荷蘭鑽了空子,把勢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這樣,荷蘭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盤踞在台灣的鄭氏政權進貢。

閱讀全文

與明代印尼是什麼做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手機怎麼交費 瀏覽:616
印度的萬國是怎麼造的 瀏覽:865
印尼屬於什麼半島 瀏覽:224
伊朗紙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101
伊朗粉紅清真寺現在長什麼樣子 瀏覽:719
越南傢具廠多少錢 瀏覽:255
伊朗紅花喝了有什麼好處 瀏覽:207
伊朗為什麼要殺美國特工 瀏覽:18
給伊朗匯款一次最多能匯多少 瀏覽:810
如何轉變中國廚師 瀏覽:342
中國聯通wap是什麼意思 瀏覽: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麼辦簽證 瀏覽:124
伊朗玻璃瓶多少錢 瀏覽:142
印度什麼宗教多 瀏覽:615
伊朗邊境線是什麼 瀏覽:794
中國在海外打工工資怎麼樣 瀏覽:829
印度寺廟老鼠多少錢 瀏覽:532
義大利面條為什麼互相纏繞在一起 瀏覽:346
伊朗南部有什麼港口 瀏覽:592
英國留學生如何做筆記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