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歐洲胡椒這么貴,為什麼不自己種
在中世紀歐洲,胡椒曾經跟黃金等值,一個人作長途旅行,可以攜帶金幣,也可以攜帶胡椒,錢花完了,用胡椒付賬,指定不會挨揍。
歐洲人把胡椒當成香料,上流社會不可缺少的香料,可是歐洲本土又不出產這種香料,全靠進口。當時印度和東南亞是胡椒的主產地,阿拉伯人從印度進口胡椒,運到埃及,在埃及批發給義大利人,然後由義大利人轉運到威尼斯,在威尼斯批發給各地零售商,再幾經轉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裡。路途遙遠,程序復雜,高昂運費加上中間商層層加價,胡椒不貴重才怪。
中國跟歐洲還不一樣,中國產胡椒。可惜產地太少,產量太小,遠遠供不上需求。北宋一朝,全國只有廣州種植胡椒,每年產量不上百斤。與此同時,川人做菜需要胡椒,醫生配葯需要胡椒,道家養生需要胡椒(唐宋元明四朝道士均相信口服胡椒以及呼吸胡椒燃燒時產生的香氣有助於延長壽命),迷信房中術的士大夫想要壯陽,也得胡椒助陣。產量小,需求大,這個缺口靠什麼補上?靠進貢和進口。熟悉宋朝經濟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進貢也是進出口貿易的一種,只不過打著進貢的旗號,比較容易滿足中國帝王的虛榮心罷了。
從北宋到南宋,甚至從唐朝到明朝,中國人消費的胡椒主要都來自於東南亞,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早在漢朝,中國就從海外進口胡椒了,彼時海運未興,進口胡椒得走絲綢之路,駝鈴聲聲,商旅匆匆,關山萬里,九死一生,運輸成本更高,胡椒也就更為貴重。「椒房」一詞是從漢朝流行起來的吧?它一般用來指代後妃的宮殿,其中的「椒」就是胡椒(有人說是花椒,錯)。皇帝給後妃裝修宮殿,用胡椒面兒塗抹內牆,故稱椒房。為什麼要用胡椒面兒?因為它香,而且貴重。必須足夠貴重,否則不夠資格塗抹皇帝他老婆的窩。
宋朝海運極發達,外貿極繁榮,胡椒大量運入國內,自然不會再像漢朝或者中世紀歐洲那樣稀缺了,但是在鄉村,它仍然是罕見食材。就拿南宋時期的浙江農村來說吧,老百姓平常不捨得吃胡椒,只有貴客上門,才有可能地往湯碗里放幾粒。
2. 導致元載招來滅門之災的64噸胡椒粉,在現在算來能值得多少錢呢
當初的胡椒粉貴如金價 ,換算成我們今日的消費水平的話,可能有上百億之多。
說到元載,大家很可能就聯想到這個暑假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元大人」,不錯,此人的確是出身卑微,家境貧寒但不過真實的元載也同影視劇中的形象如出一轍,才華橫溢,又好在還有科舉制這個機會,得以平步青雲,出人頭地,就是這樣一位中規中矩的寒門貴子,表面看上去是一位懂民間疾苦的父母官,畢竟他也是這么走來的,反而遭金錢和名利沖昏了頭腦,引來當朝帝王的煙霧,引起殺身之禍。
唐朝講胡椒與黃金同價,所以此處就拿胡椒和黃金換算。唐朝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一兩銀子摺合人民幣約2000元。黃金按1:8白銀換算,64噸黃金,2000×8×10×2×64000=20480000000元,即便我們考慮到古代黃金純度的問題,削去一半的價格,也差不多有一百億左右。
3. 廣西玉林市場的草果大象白鬍椒批發行情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0
4. 推動世界文明進程的胡椒:一個調味品為何是財富權力的象徵
胡椒作為一種普通的調味品現在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他也是我們人人都能吃到也能隨意買到的東西。可是這小小的胡椒在古代的時候卻是只有貴族才能擁有的東西,有了他就象徵著自己有了財富。因為在當時這個東西是物以稀為貴,一般人是很難弄到手的,所以胡椒在古代被人認為是財富的象徵。
胡椒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東西都有可能推動歷史的進程。
5.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1.自然資源
印度尼西亞礦物資源豐富, 石油和錫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氣、鈾、鎳、錳、銅、鉻、鋁土礦、金剛石儲量也較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總計13億多噸,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是繼馬亞西亞之後的世界最大錫生產國, 鎳礦儲量562萬噸,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亞還有豐富的鈾礦。廖內群島的賓坦島有鋁土礦。日惹附近產錳。金剛石推測儲量約150萬克拉, 居亞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農林產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雞納霜、木棉和藤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熱帶雨林面積僅次於巴西亞馬孫地區。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鐵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蘇拉威西的烏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馳名於世的珍貴木材。印尼海域水產資源豐富, 種類繁多。蘇門答臘東海岸的巴眼亞比等地附近為著名漁場。勿里洞沿海產海 參, 馬魯古群島沿海產珍珠,馬都拉島沿海產海鹽。
2.經濟簡史
自1945年獨立以來, 印尼致力於推行初級產品出口發展戰略和由石油產業支持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 同時對外國資本進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護印尼民族經濟的發展。自 1967年蘇哈托政府執政以後的前十五年裡,印尼通過開發豐富的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 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國家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氣, 印尼經濟一度出現了較快的增長, 1973年到1981年,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7-8%。從1982年起,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和其它初級產品價格開始趨向疲軟, 印尼經濟受到很大沖擊, 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 進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價格暴跌, 印尼經濟出現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財政赤字和經濟項目逆差擴大。自八十年代初以來, 印尼經常項目赤字連年不斷, 外債償付額高達27.6億美元(1988年外債總額為530 億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氣服務費用為26億美元。另外印尼在對外貿易的運輸費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匯(印尼用於對外貿易的船隊不足), 同時直接投資收入又用於再投資, 不能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雖有巨額外債, 但印尼嚴格履行金融契約, 因而能得到國際組織的友好資助。印尼的旅遊業發展比較快, 1990年相當興旺, 遊客達211萬人次,外匯收入為18億美元。
3.經濟概況
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內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 以內。1994年4月印尼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採取了進一步簡化進出口手續、降低關稅、放寬投資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作為經濟建設中的主要任務,使印尼經濟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頒布了放寬經濟限制的一攬子計劃,開放投資領域,減少對產 業部門經營和發展的限制,鼓勵私營企業在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1995年、1996年分別吸引外資399億和299億美元。1996年批准外資項目959個,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於外資投入猛增、人口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將制約經濟的發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全國擁有可耕地1980萬公頃。1995年,農業總產值616370億盾,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17.2%。農業人口約占勞動力人數的50.6%。農業以種植業為主, 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糧食作物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農分散經營。 糧食作物主要是稻穀,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糧。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國之一, 經濟作物大都在種植園種植, 是外匯 收入的重要來源, 主要有橡膠, 咖啡, 棕櫚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寧, 木棉, 茶 葉等。橡膠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間小膠園內種植, 產量僅次於馬來西亞,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 約90%的產量供出口, 椰 子是傳統的出口作物。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印尼工業發展的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1995年製造業、采礦業產值各為919290 和351450億盾,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3%和8.4%。主要部門有製造、采礦、紡織、輕工、裝配業等。1994年、1995年製造業增長率分別為12.5%、11.1%。工業品出口額已超過29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4.5%。1995年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0%。煤炭生產約 3830萬噸,其中出口3160萬噸,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90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023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07%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貨膨脹率(1996年):6.47%
經濟增長率(1996年):7.8%
6. 印度尼西亞胡椒出口貿易發達的原因
胡椒是印尼歷史上香料貿易毫無疑問的主角。盡管不是胡椒的原產地,但是印尼早在宋代就成為胡椒的輸出國,到上世紀90年代末,印尼胡椒出口量全球佔比一度超過了30%。近年以來,由於受到越南等其他地方胡椒出口的沖擊,佔比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世界上胡椒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甚至超過了原產地印度。
在東南亞及印尼本地菜里,胡椒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新加坡「黑胡椒螃蟹」、「黑椒炒蝦球」及越南的「黑椒牛柳粒」都是典型的南洋風味。用胡椒新鮮或乾燥的根須煲湯、燉肉也別有意境。泰國菜則常常使用新鮮的綠胡椒來調味,有點類似川菜中使用的綠色的藤椒。印尼菜中,使用切塊後的時令果蔬,混入胡椒、辣椒、蒜和醋製成的醬汁及黃豆腐片,這道「雅加達鹹味泡菜」雖然口味偏重,但同時透著絲絲清涼。印尼菜口味較重,椰漿及胡椒、丁香、豆寇、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是餐桌上標配,同中餐以辣椒為主的火辣不同,印尼辣菜用濃郁的胡椒味給辣味賦予了更多層次。
7. 目前印尼的經濟怎麼樣印度尼西亞的經濟體制是什
印尼經濟以2005年的數據分析國民生產總值,服務業佔了45.3%,其次是製造業(40.7%)和農業(14.0%)。但在國民就業結構中,農業則是印尼最多人從事的產業,佔44.3%。其歷史背景,印尼跟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濟以每年平均7%幅度增長,前景美好的印尼,譽為亞洲四小虎,首都雅加達被譽為下一個台北市。至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和接二連三的天災與排華運動,使印尼遭到重大損失。印尼近幾年進步了許多,從人均所得1000美元(1996年)進步至5000美元(2007年),2007年GDP為3960億美元,總人口2.25億。印尼是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多數出國務工的印尼勞工來到別的國家工作原因,主要並非國內經濟條件差,可能是身處地區薪資不高而選擇至其他地區工作。印尼交通建設十分完善,擁有數座國際機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鐵路網路十分發達,城市有公共汽車,國營航空公司有許多航線,國際機場也有直航至許多國家,但首都雅加達的交通十分混亂。部分城市如雅加達、泗水、萬隆等大都市,建設完善。印尼都市十分先進,許多國際廠牌到印尼設廠與開設精品店,也有許多國際知名百貨公司(如:SOGO、屈臣氏、家樂福(carrefour)等),印尼是一個中等富裕的國家,政府貪污問題仍未解決,但因國土過大,貧富差距與基礎建設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根據官方統計,印尼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上升了2.47%,第二季度增長率雖然進一步升至2.9%到3.4%之間,但仍低於去年第二季度3.8%的增幅。從目前形勢看,印尼經濟的發展力度顯然還欠火候。
影響印尼經濟增長的一大障礙是投資難有起色。在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印尼經濟中隱藏的眾多弊端都暴露了出來,如金融運作沒有透明度,腐敗成風,壞帳呆帳數量驚人。印尼不少銀行其實已瀕臨破產。最嚴重時的2000年初,印尼銀行貸款中85%為呆壞帳。同年7月,借貸者共拖欠銀行總計238.25萬億印尼盾(按目前匯價約合265億美元)的債務,而原先貸款抵押資產的價值卻持續狂跌,僅相當於當初的四分之一。
危機之後的這幾年,印尼政府幾經更迭。由於政局動盪,金融危機時期暴露出來的經濟體制和結構問題,特別是銀行系統的嚴重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國內外投資者都對印尼經濟沒有信心,導致資金大量流失。據官方統計,印尼在1991年經濟發展巔峰時的外國實際投資曾突破56億美元,而到2001年,外資實際落實的還不到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印尼吸引的國內外投資依然跌勢不減,降幅均在兩位數以上。越來越多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嚇走了投資人,從印尼撤資撤廠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出口持續疲軟則是制約印尼經濟發展的另一大障礙。據印尼中央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字,今年上半年,印尼出口額同比下降了9.05%, 其中下滑最嚴重的是占出口總額75%以上的非油氣產品,出口額由去年同期的近190億美元減少到約176億美元,從而拖累了對外貿易整體不振。
印尼貿易和工業部長里妮·蘇萬迪將出口下滑歸咎於勞工糾紛造成的國外訂貨銳減,而訂單的減少反過來又迫使不少外資工廠外遷,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不久前有報道說,美國商家因商品質量、價格和交貨期等原因,決定把本打算交給印尼鞋廠的「銳步」休閑鞋訂單轉給其他亞洲廠商。這項決定激怒了印尼鞋廠工人,工會組織工人到美國大使館抗議遊行。但由此一來,工廠自身的利益未能挽回,反而帶給外國投資者更多的疑慮。日本官員就曾表示,他們更樂意到泰國、越南和中國投資。
目前在印尼,對商業和投資造成消極影響的消息不斷,投資和出口難以回暖,只有溫熱的消費勉強支撐經濟發展。雖然印尼財政部和中央銀行近日都表示今年該國經濟增長仍可達到預定的4%的目標,但分析家認為,印尼為此要付出的努力也將是巨大而艱苦的。
目前印尼的經濟怎麼樣? - : 印尼的經濟,號稱全球第10大經濟體.GDP大約為9000億美元,增速約4-5%.人口近3億.但基礎設施落後.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不足.印尼中國是印尼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第二.與中國的貿易額大約800億美元.這個國家太依賴礦產出口,如煤炭、錫等,還有植物油.製造業太落後.唯紡織業尚可.由於與經濟繁榮的中國保持密切經濟往來,印尼的經濟情況還算不錯.
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 : 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濟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七幅度增長,前景美好的印尼,譽為亞洲五小虎.印度尼西亞錢幣 旅遊 有巴厘島 、婆羅浮...
印度尼西亞經濟概況如何? : 農業是印尼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糧食 能自給,胡椒、木棉、金雞納霜、藤條、竹 類、天然樹脂、龍腦香脂的產量均居世界第 一位,橡膠、棕櫚油和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 位.印尼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 業.2000年製造業增長率逾7%,占國內生 產總值的26%.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 工等.石油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並且是世 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世界最大的膠合板生 產和出口國.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20世 紀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 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就,1997年受東南亞 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衰退,1999年開始緩 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 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印尼現在的經濟及社會狀況如何? : 盡管有人估計2008年的經濟增長僅為6.3%左右,但該署不會改變今年6.8%的目標.該署宏觀規劃司司長布里亞波托稱2007年的目標已完成,與央行截止至十一月的宏觀數據相符.開齋節後實業界的銷售業績居高...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 :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
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但在國民就業結構中,農業則是印尼最多人從事的產業,佔44.3%.其歷史背景,印尼跟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
印度尼西亞的經濟有著怎樣的發展 - :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製造業迅速崛起.90年代服務業發展迅速,2001年佔GDP比重近40%,吸納近三分之一就業人口.經濟在建國初期發展緩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
希望有好心人告訴我印度尼西亞目前經濟、社會怎樣,謝謝! - :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
印尼的主要經濟是什麼 - : 農業是印尼的重要經濟部門,多項農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茅,對國際市場影響重大.大米,玉米,甘蔗是主要農作物.印尼的製造業增長速度均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工等.服務業是印尼的主要產業,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領域中第二大創匯產業.望採納!
印度尼西亞好不好?離中國多遠?人口多少?經濟發展怎樣 - : 1、氣候:印尼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2、距離:印尼首都雅加達到中國北京直線距離5193公里.3、人口:2013年印尼總人口達2.48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華人3%-4%,此外還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個民族的居民,共佔23%.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4、經濟:印尼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在8000兆盾(約1萬億美元)左右.
8. 2022年越南胡椒會減產嗎
摘要 黑胡椒連續下滑第四年,去年稍有回調到18元,今年第一季度快速上揚,漲價分為兩個原因,首先,越南局部減產預期,例如越南平富省與2017年的高峰期相比將下降50%以上,加上目前小品種普漲,大環境的輿情帶動使得采購心切。但其實胡椒在地規模未調整到位,當地政局穩定,人工也未劇增,全面產量不可小覷。
9. 胡椒作為一種調味品,為何曾價比黃金
要知道物以稀為貴,古代的胡椒是想到稀少的,這也就導致了胡椒的價格註定不能低,再加上現在雖然認為胡椒僅僅只是一種調味品,可是古時候卻並不這樣認為,古代不光是中國,還有古羅馬這些地方都是認為胡椒具有非常神奇的醫用效果,這樣兩者一結合,胡椒的價格直接往上竄,當初它的價格是一點不遜色於黃金的。
當年的”十字軍東征“的很大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胡椒,在唐朝時期一位叫做元載的宰相死後被抄家,於是從元載的家中抄出了八百石的胡椒,帝王之前氣得想要挖元載的墳。從這些事件當中我們都是能夠看出古代胡椒的貴重了,說胡椒在當時的價值比黃金還高是一點不為過的。
10. 胡椒銷量大嗎
A 【解析】本題可採用排除法。C項陳述中並沒有提及,故排除;題中只提到胡椒的供應相當短缺,並未提到胡椒的消費問題,排除B;可可的價格高但並沒有說到低於三年前,故排除D;只有A項可以從陳述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