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是哪個國家的
印尼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尼。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印尼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較大的河流有爪哇島的梭羅河以及加里曼丹島的巴里托河、卡普阿斯河、馬哈坎河,其中梭羅河全長560公里。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馬寧焦湖、車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蘇門答臘的多巴湖為印尼第一大湖。
歷史沿革:
1942年日本佔領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爆發,1945年8月17日宣布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50年8月印尼聯邦議院通過臨時憲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同一年印尼成為聯合國第60個成員國。1954年8月脫離荷印聯邦。
2018年6月8日,聯合國大會選舉印度尼西亞為2019年和2020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B. 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著名河流
印尼首都是雅加達
印尼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較大的河流有爪哇島的梭羅河以及加里曼丹島的巴里托河、卡普阿斯河、馬哈坎河,其中梭羅河全長560公里。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馬寧焦湖、車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蘇門答臘的多巴湖為印尼第一大湖。
C. 雅加達的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部北岸,在芝里翁河口,靠近雅加達灣,東經106°49′,南緯6°10′,有10187595人口。
大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²,分為五個市,即東、南、西、北、中雅加達市,其中東雅加達市面積最大,為178.07㎞²。
2、地形地勢
雅加達地勢南高北低,有大小10條河流經市區,最著名的是芝里翁河。整個地區由沉積層構成,南部地區為茂物沖積層的一部分,土地肥沃。
(3)印尼國家有多少條河擴展閱讀
雅加達擁有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工商業首腦機構,數百個國內外公司企業辦事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多處。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
外港丹戎不碌為全國最大港口。建有珍卡蘭機場,是歐洲和大洋洲之間國際海空航線的重要中轉站。設40家醫院、100多所高校,其中印度尼西亞大學最著名。
還設有許多科研機構、體育場、水族館、動物園、蘭圃、表演中心、海濱游覽區。有全國最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的中央博物館。出版25種報紙,5種周刊,有國家廣播電台和國家電視台。
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
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遊客走到哪裡,都不必擔心吃不到中國菜餚。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
印尼人大都信伊斯蘭教,他們不吃豬肉,而是以牛羊肉為主。巴厘人正相反,他們信印度教,不食牛肉,而以吃雞肉、豬肉為主。
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
D. 印度尼西亞缺少大河,長河,但該國地表極為豐富(河水,湖水),這是什麽原因呢
為什麼一定有長河才算水豐富呢?
印尼的位置處於熱帶,氣候是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自然就多,水資源豐富也是很正常的
E. 古印度北部有幾條河印度河發源於哪裡
印度北部有印度河和恆河兩條大河。印度河發源於岡比斯山以西,全長約3180公里,流入阿拉伯海,流域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所形成的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搖藍。
F. 印尼芝塔龍河:比恆河還臟23倍的河流,1500萬人往裡扔垃圾
說到世界上最臟的河流,你可能第一反應是印度的恆河,恆河的污染非常嚴重,甚至已經超出了國際規定標準的八百倍。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還有一條河流比恆河污染更嚴重,據科學人員調查,這條河比恆河還要臟23倍。
河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甚至還有動物的屍體,百米遠都能聞到陣陣惡臭。
讓人心酸的是,這條河曾經非常清澈,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沿岸百姓。如今卻成了世界上最臟的河。
那麼這條河是在哪裡呢,這些年間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芝塔龍河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第三大河流,全長272公里,是印度尼西亞重要的灌溉河流。曾經一度被印尼人民稱為母親河。
1980年以前,芝塔龍河清澈見底,河水不僅可以供居民日常洗衣洗碗,還可以為附近的農田提供灌溉,而且這里風景優美,還時不時會有外地的遊客前來遊玩。
那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美麗的芝塔龍河幾十年後,會變成如今這番模樣。 河水被污染後,當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
因為村民們為了用水更加方便,修建了很多引水渠,將河水直接引流到每戶村民家裡。
在芝塔龍河被污染後,河裡的垃圾也順著引水渠一齊湧入村裡,引水渠里的水並不深,但已經渾濁得見不到底了。
村民們只用自製的布簡單過濾一下,就在這水渠里洗洗涮涮。也許有人會說,這里沒有自來水嗎,為什麼一定要用河水呢?那是因為印尼經濟水平十分落後,芝塔龍河沿岸的基礎設施遲遲未進行更新。
現在村民飲用的還是從井裡打上來的水。然而即便是村民們認為是最干凈的井水,遭到這樣的河水滲透,日積月累,也早已被污染了。
芝塔龍河究竟污染到什麼程度了呢?數據是最好的證明,當地大學的教授蘇拉里,多年來一直默默研究芝塔龍河,希望能為改善污染做出一些貢獻。
對於芝塔龍河的河水、村民飲用的井水以及引水渠里的水,他都各採集了一些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這些水無一例外,全部遠遠超出了正常使用標准,其中的汞含量超標了三倍。
重金屬不可降解,即便是燒開的,也不能飲用。如果長時間接觸這樣的水資源,會導致神經衰弱、智力低下、發育遲緩,更可怕的是,這會大大增加患癌症的概率。
最可憐的還是村裡的孩子,他們抵抗力差,因為用了這樣的水洗澡,大半的孩子都患上了一種皮疹。 當地醫生對於這種病,已經見怪不怪了。
其實這種皮疹不難治療,只是治癒後再接觸到受污染的河水,就會再次發作。孩子們根本無法脫離這種臟亂的生活環境,因此也只能忍受著皮疹對身體的折磨。
世衛組織專家表示,如果長期使用受污染的水,患癌症的風險會極大增加。 如果被病菌、寄生蟲污染的水進入人的體內,就會引起多種傳染病,影響人體 健康 。
被重金屬污染的水,對人的身體 健康 存在極大的危害。比如說鉛中毒,會引起貧血,甚至精神錯亂。
除了危害人體 健康 ,水體污染還會影響農業和漁業發展。河流沿岸的農田早已荒廢,因為長期經受河水的灌溉,土壤已經嚴重受到污染。
並且河水還污染了周圍的地下水,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在這樣的環境下,什麼農作物都難以生長。
那麼昔日清澈迷人的母親河,為何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呢?
首先,沿岸居民的環保意識十分薄弱,每天都有1500萬人往河裡扔垃圾。 河兩岸錯落分布著上千個村子,最大的村子約有五千人, 這1500萬人僅在一天之內,就能產生十噸多的生活垃圾。
由於沒有設立集中的垃圾處理點,村民們都將垃圾直接往河裡倒。飲料瓶、塑料袋、腐爛的水果甚至還有動物屍體, 不管是可回收垃圾還是廚余垃圾,都被村民一窩蜂地扔到芝塔龍河裡,這導致河面上長期漂浮著各色垃圾,綿延長達兩百公里。
在芝塔龍河還未被污染的時候,河裡的魚類資源非常豐富,當地很多村民都以打漁為生。隨著污染加劇,魚類無法適應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出現了大量滅絕的現象。
之前的漁民失去了生活來源,不得不改行去撿垃圾。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村民甚至發現自己撿垃圾比之前打漁掙得還多。
不過,最致命的原因不是垃圾,而是來自上游的工業廢水的排放。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印尼逐漸成為了較發達國家的代工廠,紡織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芝塔龍河沿岸也開設了大批的紡織廠。
這些工廠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但是這些廢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便直接排進了芝塔龍河。
排污口附近的河水早已失去了正常的顏色,呈現出奇怪的紅色和藍色。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廠,其實是世界各地很多名牌的代工廠,負責處理一些低端的工作,年產值高達120億美元。
這讓印尼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如此高的回報足以讓他們泯滅良知。以至於2009年就頒布的相關污水處理法案,從未被真正實施過,大家都對越來越嚴重的污染熟視無睹。
據說印尼紡織品生產商協會共有兩百多個會員,而另有一百多個工廠並未入會,他們在污水排放方面更加肆無忌憚。 為了減少污水處理成本,大家都開始紛紛效仿,相互包庇。
村民們都知道工廠是最大的污染源,但他們並不願意或是不敢去提出抗議。 因為工廠里的工人主要都是來自附近的村子,他們擔心一旦參加抗議,就會被工廠報復,最後自己可能會丟掉工作。
畢竟,在印尼這個經濟水平不發達的國家,國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當地居民基本都沒有上過學,成年後只能去工廠里從事低端的勞動。
如果一旦丟掉這份工作,就業市場不會再給他們提供別的選擇。所以他們對工廠的依賴度非常高,在工廠面前自然就沒有絲毫話語權。
迪馬斯是紡織廠印染部的員工,他坦言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有防護措施。每次排污前也會檢查排污口,確認排污口沒有被堵後,再將有毒的污水排到河裡去。
但是回到家裡,他沒有了防護措施,卻處處需要使用這河水。這看似自作自受的舉動,實則也是出於無奈,因為如果沒有了這份工作,他將無法生存下去。
但是,沉默的村民里還是存在著有覺悟、有膽量之人的,他們看到過芝塔龍河之前的清澈,明白這條河如今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磨難。
同時他們也深深地意識到,如果一再縱容工廠的污染行為,那麼他們的 健康 以及子孫後代們的 健康 都將面臨不可逆的損害。 於是這些人組成了反污環保同盟,共同抵抗工廠的罪惡行徑。
伊娃是這些環保志士的領袖,她已經為這條河流抗爭了十年,不停地給政府寫舉報信,同時在工廠門口發動抗議活動。但一直收效甚微。
在這十年間,她和家人總是遭到各種威脅,半夜接到騷擾電話都是常事,工廠有時還會找些地痞流氓上門來恐嚇。
十年的抗爭讓她對政府徹底失去了信心,她決定召集其他環保人士,直接到排污口封堵。 考慮到自身安全,他們計劃直接針對規模最大、危害最大的幾個工廠,以期引起環保部門和整個紡織界的重視。
這些工廠的排污口都十分隱蔽,一番周折後,伊娃他們找到了排污口,將石頭和沙袋一個接著一個地塞進污水口。可是工廠發現污水倒灌之後,立即派人將石頭和沙袋挪開了。但伊娃他們說,只要工廠一天不悔改,他們就會將封堵行動一直進行下去。
對此,政府的態度如何呢?環保部副部長表示,他們已經制定了治理污染的解決方案,並且已經開始實施了。可實施後的效果呢?河面依然覆滿垃圾,河水依然渾濁不堪,臭味依然異常刺鼻。
顯然,政府清楚芝塔龍河的現狀,也明白村民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他們選擇視而不見,他們這種不作為,不負責任的態度,背後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一是因為,相關部門的貪腐,工廠為了能夠順利通過政府的環保檢查,開始向相關人員行賄,因為行賄的資金遠遠低於處理污水的成本;
二是因為,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 這沿岸的紡織廠年產值高達百億,逐漸成為了印尼的支柱產業,當然也構成了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正所謂財大氣粗,這些在國家經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的企業們,一旦聯合起來,他們的話語權也是不可忽視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政府起著制掣作用,畢竟這個國家沒有其他發展的像樣的產業了。
養育了千萬人的母親河,如今成了這幅面目全非的模樣,不免令人唏噓。 但這也給全世界的人敲響了警鍾——善待環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現在的芝塔龍河雖滿目瘡痍,但並非無葯可救。關鍵是需要政府發揮好宏觀調控的作用 ,不但要從法律層面加大污染水體的違法成本,還要積極宣傳保護水環境的理念,增強沿岸居民的環保意識。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解決好當地居民的工作問題,減輕居民對工廠的依賴度。這也許是當地政府在 探索 治理芝塔龍河污染的道路上,最難跨越的一步。
印尼政府或許可以從國外治理大河污染的經驗中獲得一些借鑒。1858年倫敦泰晤士河發生「大惡臭」事件,政府遂開始對污染展開治理。
一方面,通過立法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企業必須進行排污許可,並定期進行審核,未經許可不得排污。一旦企業出現違法違規排放,將要被處以巨額的罰款。
另一方面,政府修建了大量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在河兩岸搭設了多條支線管網將污水集中轉移,同時設立垃圾集中處理點,讓居民的生活垃圾有處可放。經過堅持不懈的治理,泰晤士河水質逐步改善,十年的時間,泰晤士河水質基本就恢復了。
同時芝塔龍河沿岸居民的悲慘遭遇,也在警示著我們, 當人類善待自然、保護自然時,自然就會無私地回報人類;反之,人類將會受到致命的懲罰。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生產力大大提高,隨著對財富的渴求、對資源的野心,人們一步步邁入生態保護的紅線,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愈演愈烈,生物多樣性日趨遭受破壞,越來越多的自然資源面臨著枯竭的局面。
試想如果世界上每個國家都不重視保護環境,那若干年後,是否每個國家的母親河都會經歷芝塔龍河一樣的命運,我們的地球還能夠生存嗎?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
只有每個人都對自然深懷敬畏之心,地球母親才會長久地庇護我們; 只有所有國家通力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才能保護人類賴以生存家園。
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永遠無法抗拒的規律。我們應注意,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竭澤而漁,避免走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
G. 印尼為什麼要遷都
印尼為什麼要遷都
印尼為什麼要遷都,遷都是一件大事,印度尼西亞計劃將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新首都距離雅加達約2000公里。新首都將具備核心功能,將成為國家新的象徵,印尼為什麼要遷都。
此前,埃及宣布「遷都」。新首都建在開羅以東沙漠地帶,總佔地約700平方公里,預計將轉移約650萬人口,創造175萬個就業機會。目前,「遷都」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已經有部分人遷到了新的首都。繼埃及之後,又一國宣布要「遷都」,這個國家就是擁有「千島之國」別稱的印尼。
近期,印尼國會通過法案,確定將遷都至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新首都的名稱叫做「Nusantara」。此次遷都預計需要花費3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33億元,遷都工作最早從2024年開始。早在2019年,印尼就計劃宣布遷都,但由於疫情原因,不得不推遲了相關計劃。不過,根據規劃,要重新建造一個超級核心城市,320億美元並不夠,後續可能還需要一大筆的資金。
印尼之所以宣布遷都,部分原因與埃及一樣,都面臨著「大城市病」問題。印尼首都雅加達面積約740平方公里,人口高達1027萬人。人口稠密帶來很多問題,例如交通擁堵、資源緊張、空氣污染、犯罪問題等等。要解決沉痾積弊,難度非常的大,只能通過遷都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印度遷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雅加達面臨陸地下沉危機。從地圖上來看,雅加達位於爪哇島上,地形非常的狹窄。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全球海平面不斷上升,對雅加達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再加上由於過度開發,基建不斷,導致地面下沉,過去10年雅加達地區平均下沉2.5米。根據專家分析,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2050年雅加達大部分地區可能都會被海水淹沒。所以,遷都工作勢在必行,不能再拖下去了。
除了埃及、印尼,還有很多國家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有的國家的首都也患有「大城市病」,遷都成為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有些國家面臨著被海水吞沒的風險,不得不通過遷都來規避風險。遷都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情況,這凸顯出社會以及環境的巨大變化。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稱呼,也是國家級機關集中駐扎的地方,是這個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每個國家都會把自己國家的首都建設的非常漂亮,也非常繁榮。但有些國家出於某些原因,或主動的或被動地進行了遷都,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長遠的發展。
遷都是一件大事,中外古今都有過類似的,像中國古代的時候,西周時期,周平王將都城從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遷到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將都城從南京遷都到北京。國外的也有,美國,開國之都是費城,後來遷都到華盛頓。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等等這些國家之所以會遷都肯定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下面我們說的這個國家之所以這樣做,也有自己的苦衷啊!
據印度尼西亞媒體報道,印尼眾議院18日舉行全體會議,通過了《國家首都法草案》。印度尼西亞計劃將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新首都距離雅加達約2000公里。印度尼西亞國家發展規劃部長蘇哈爾索表示,新首都將具備核心功能,將成為國家新的象徵,同時也將成為新的經濟中心。遷都法案將為印尼建設新首都花費高達3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多億元)的建設資金奠定法律框架。
其實印尼政府2019年就曾宣布啟動遷都計劃 以及遷都原因。
印尼計劃將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的具體原因之一,是雅加達是印尼目前的一個商業中心,人口太多,常住人口加上外來人口高達到三千多萬。而雅加達面積有限,只有區區六百六十多平方公里,從而造成人口密度太大,堵車現象十分嚴重。再加上基礎設施差,導致雅加達環境污染嚴重。還有因著人口眾多,用水量巨大造成地下水開采過度,導致地面下沉,每年一到雨季,海水經常倒灌,導致雅加達地區時常發生水患。
而另一個原因,雅加達所處的地區,地質災害頻發,時刻面臨著火山噴發,地震頻發的風險。最主要的一點,因地下水開采過度,導致地面每年以10厘米的速度在下沉,有專家估計,到2050年,雅加達北部地區大部分將被海水淹沒,所以印尼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將首都遷到地質災害相對少一些的加里曼丹島。
雖然遷都計劃已確定,但遷都並非小事,所涉及的項目眾多,所需的資金龐大,印尼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印尼的遷都之路任重道遠。
據印度尼西亞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8日,印尼國會批准了《國家首都法草案》,草案規定,未來印尼的首都將從現在的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新的首都將被命名為「努桑塔拉」,這在印尼語中是「群島」的.意思。
印尼為何要全力遷都呢?從幾個因素來看,印尼遷都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印尼雅加達:地面下沉嚴重 面臨被海水淹沒威脅
地面下沉是印尼遷都的一個最根本且無法迴避的因素。雅加達坐落在靠近海洋的沼澤地帶,地處沿海低地,加之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自然條件作用下,雅加達近些年一直在加速下沉。
雅加達北部沿海地區在過去10年裡由於種種原因竟然下降了2.5米,目前雅加達約40%的部分甚至處於海平面以下,部分地區已經低於海平面4米,且仍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陷落。
印尼萬隆理工學院教授亨利·安德里亞斯表示,到2050年,北雅加達地區的95%將被海水淹沒。
雅加達以如此驚人的速度下沉,還有一個原因是,這里的大多數居民沒有足夠的清潔水資源,只能大量抽取地下水。
雖然13條河流流經雅加達,但是這些水源大部分受到污染,雅加達人口眾多,淡水需求量大,岩石層縫隙中儲存的地下水被源源不斷地抽取,導致土壤被壓實然後塌陷,地下水上方的陸地也隨之下沉。
印尼雅加達:人口密集 城市發展不堪重負
除了地面下沉這樣的「硬傷」,雅加達還有不少大城市「頑疾」。雅加達人口密集,城市發展不堪重負。市內人口超過1000萬,如果算上周邊地區,人口超過3000萬,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1.5萬人。
人口稠密、公共交通設施缺乏令雅加達成為名副其實的「擁堵之城」。此外,印尼各地發展不均衡,印尼政府希望帶動加里曼丹島東部發展。因此印尼政府2019年提出遷都設想,並逐步推進實施。
將遷都!印尼國會批准《國家首都法草案》
據了解,印尼政府規劃的新首都在雅加達東北方向東加里曼丹省,距離雅加達約2000公里。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長蘇哈爾索日前表示,新首都將具備核心功能,將成為國家的象徵,同時也成為新的經濟中心。
印尼政府設想把新首都打造成一座低碳模式的「超級都市」,並為制葯、衛生和科技領域提供支持,促進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以外地區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根據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的數據,新首都的總佔地面積將達到約2560平方公里,全部用地將由森林轉換而來。
印尼新首都所在地區經濟貧困 礦藏豐富
東加里曼丹省所在的加里曼丹島大部分地區經濟貧困,許多森林地帶尚未開發。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當地胡椒產量居世界首位。
遷都預算龐大 印尼政府欲對外尋求資助
印尼財政部表示,新首都的發展開發將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將於2022年開始,持續至2024年,全部開發預計將持續至2045年。據此前估計,這項遷都工程耗資將高達466萬億印尼盾,約合人民幣2033億元。
面對龐大的預算,印尼政府希望自己能夠提供至少一半的資金,其餘部分,預計印尼政府將向國際社會尋求資助。
H.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蘇北省主要河流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蘇北省(北蘇門答臘)主要河流有:
亞齊河(AcehRiver)
Peusangen河(PeusangenRiver)
Jamboaye河(JamboayeRiver)
卑列拉河(PeureulakRiver)
Tamiang河(TamiangRiver)
Bohorok河(BohorokRiver)
Silau河(SilauRiver)
亞沙漢河(AsahanRiver)
Kualu河(KualuRiver)
Alas河(AlasRiver)
Bingai河(BingaiRiver)
Barumun河(BarumunRiver)
比拉河(BilaRiver)
羅干河(RokanRiver)
羅干-基里河(Rokan-kiriRiver)
羅干-卡南河(Rokan-kananRiver)
庫姆河(KumuRiver)
Siak河(SiakRiver)
曼道河(MandauRiver)
金寶河(KamparRiver)
金寶-卡南河(KamparKananRiver)
Indragiri河(IndragiriRiver)
Ombilin河(OmbilinRiver)
Sinamar河(SinamarRiver)
Tungkal河(TungkalRiver)
巴當哈里河(BatangHariRiver)
Merargin河(MerarginRiver)
Tembesi河(TembesiRiver)
I. 關於印度尼西亞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首都:雅加達
面積:190.4443萬平方千米
人口:2.15億(2004年)
民族:全國有100多個民族,歷來是種族遷徙的橋梁。主要民族有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馬來族等。華人900多萬。
語言:通用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是在馬來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外還有爪哇語、巽他語等民族語言200多種。
貨幣:印度尼西亞盧比(通稱盾)
國家地理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位於東亞與西亞、亞洲與大洋洲之間的十字路口,是橫卧於兩大洲(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印度洋)之間的千島之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印尼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海岸線長54716千米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國。境內土地肥沃,加之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植被豐富、四季常青,整個印尼群島就像掛在赤道上的一串綠寶石。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接壤,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西南部是印度洋,東南與澳大利亞相望。境內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僅沿海有平原,多火山。地震頻繁,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國家,全國有400座火山,其中100多座活火山,有火山之國之稱譽。主要島嶼有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南部、伊里安島西部、蘇拉威西島等。蘇門答臘島為世界第六大島。伊里安島的查亞峰海拔5029米,為全國最高點。印尼有河流短、海水深的特點。印尼除努沙登加拉群島的平原、山谷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熱帶雨林氣候,具有高溫、多雨、風小、潮濕的特點。無寒署季節變化。
印度尼西亞國名的由來
國名源於希臘語中「印度」和「群島」二詞,合在一起即「印度群島」。20世紀20年代印尼青年集會通過《誓詞》喊出:我們是「一個民族,一個祖國——印度尼西亞;一種語言——印度尼西亞語」的口號。從此「印度尼西亞」逐漸代替了「荷屬東印度」,成為國名。
雅加達
雅加達是印尼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沿岸,是一座充滿熱帶風光的美麗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雅加達是印尼的海陸空交通樞紐。亞洲南部與大洋洲的航運中心。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公園與旅遊景點日益增多。位於莫迪廣場中央,有一座高達137米的大理石塔,塔頂的火焰部分是用30公斤的純金打造而成的,象徵著印尼的獨立和自由。
萬隆
西爪哇省省會,是座群山環抱、花木繁茂、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的山城。萬隆有全國最大的天文台,頗具規模的地質博物館和數十所高等學府。世界聞名的、印尼唯一的奎寧工廠,生產專治瘧疾的金雞納霜(奎寧),約佔全國產量的90%,暢銷世界。萬隆是歷史名城。具有深遠意義的1955年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曾在此舉行。林邦、倫邦湖、達哥瀑布、巽他山下的溫泉浴池和覆丹火山口等,均為著名景點。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跡,其工程之浩大。建築之壯觀。可與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婆羅浮屠」意為「千佛壇」,位於日惹市西北約30千米處的一座丘陵上。建於公元850年。高42米。壇分9層,外形是階梯狀的錐體。上3層為圓形,下6層似方形,最上面為昂然矗立的鍾形塔,全部用石塊砌成。塔的每層都有迴廊。塔的第一至第五層迴廊的左右壁面有2100多面浮雕,刻著精美的《佛傳》、《本生事》和《華嚴五十三參之圖》等。四方形的階層上安放著432尊佛像,第六層以上小塔林立。計72座小塔。每小塔內罩一佛像。環繞著大塔而立。構圖精美。氣勢磅礴。這是古代中爪哇夏連特拉國王利用90萬名奴隸花了10多年時間修成的。在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竟然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神塔,至今令人費解。
巴厘島
巴厘島面積5623平方千米,95%的人信奉印度教。巴厘島環境優美,風景如畫。有菜松巫火山和阿貢火山,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擁有廟堂寺院4000多座,神廟中最著名的是柏沙基陵廟。巴厘島還是詩之島、舞之島,已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