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亞齊特區什麼罪要鞭刑

印尼亞齊特區什麼罪要鞭刑

發布時間:2022-08-31 08:01:08

1. 介紹下世界各國的民族分裂組織

斯里蘭卡:猛虎組織(The 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rm—LTTE)全稱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

成立於1972年,首領布拉巴卡蘭。猛虎組織是泰米爾人30多個反政府武裝組織中最大最活躍的一個。1975年以來與政府軍展開游擊戰。1994年8月,人民聯盟政府成立,決定與猛虎組織舉行和談,經過兩輪談判後,終於1995年1月3日,簽署停火協議,1月8日正式生效。1995年4月,該組織單方面撕毀協議,退出和談,雙方沖突再起。該組織現任領袖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高級指揮官:維納亞加莫蒂?穆拉利塔蘭。

印度尼西亞:自由亞齊運動(武裝分裂主義組織) 成立於1976年,它要求在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端的亞齊特區成立一個伊斯蘭國家。1976年12月以來,雙方沖突已經造成1萬多人死亡,僅2003年一年就有1700人在沖突中喪生。

菲律賓: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餘件。該陣線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斗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共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里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游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一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一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餘件。該陣線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斗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共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里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游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一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一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1968年12月建立。1969年3月該黨建立了軍事組織——新人民軍,進行武裝斗爭,目標是奪取國家政權。該黨及其組織長期以來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總書記何塞?西遜長期以來流亡在荷蘭。90年代以來,菲共內部矛盾不斷加深,1992年形成「抵制派」(列寧主義)和「效忠派」(親西遜派)。前者另成立菲工人革命黨。1994年,從新人民軍分裂出來的「亞歷斯?文加瑤派旅」與「抵制派」聯合。但西遜仍代表菲共主流。1986年8月,由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與阿基諾政府舉行和談,11月達成停火協議。1987年2月協議到期後,雙方重開戰火。拉莫斯政府成立後,1992年9月,雙方在荷蘭海牙舉行了探索性會談。1997年,雙方在荷蘭重開和談。近年來,新人民軍嚴重受挫,1999年兵力約9400多人。1999年5月,菲共因菲參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定》單方面終止和談進程,菲政府轉而使和談地方化,同時繼續對流亡海外的菲共主流派領導人敞開談判大門。6月菲總統發布政令,建立「全國和平論壇」,負責解決和談有關問題,制訂與和平進程有關的改革措施,下設「地方和平論壇」,在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負責建立政府與菲共地方組織間的聯系。

印度:阿薩姆邦聯合解放陣線,成立於1979年,以實施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暴力活動而著稱,其宗旨要把阿薩姆邦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主席:阿拉賓達?拉吉柯瓦。

另外,在印度還有幾個種族分離極端武裝組織(反政府武裝組織),它們是: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卡塔普爾解放組織和卡爾比國家志願軍。

尼泊爾:尼泊爾共產黨(毛澤東主義派),1996年2月發動「人民戰爭」,旨在推翻尼泊爾君主立憲政體,建立一個共和國。領袖普拉昌達(普什帕?卡邁勒?達哈爾)

緬甸:克倫民族聯盟。 該聯盟是緬甸獨立初最有實力的組織之一,他們領導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兵力僅次於緬共人民軍。克倫民族聯盟還聯合了一些地方民族武裝組織並組成了「民族民主統一戰線」。1994年該聯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和沖突,導至聯盟一分為二。一派是以波妙為首的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名稱。另一派改稱「克倫進步佛教協會」。1995年初,緬政府軍趁其內訌之機,向克倫民族聯盟發起了大規模進剿,一舉攻克其總部馬納普洛並佔領了其控制區。迫使該部轉移至緬泰邊境西線一帶開展游擊戰爭。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了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撣邦聯合革命軍。 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約色率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該部現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總兵力約5000餘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該部現仍繼續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

羅興伽穆斯林團結陣線。 該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穆斯林游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1991年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穆斯林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穆斯林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斗爭,並向伊斯蘭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 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佤邦聯合黨與佤邦聯合軍(MNSA)。 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肖明亮、鮑有義。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幫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部長魏學剛(兼南部軍區司令),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克欽新民主軍(NDA)。 是1989年10月由緬甸共產黨101軍脫離緬共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6000平方公里,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餘人。武裝力量有軍隊500餘人,民兵1000餘人。主席兼司令丁英,副司令澤龍。總部設在板瓦。

新孟邦黨(NMSP)。 成立於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1980年黨內出現矛盾發生內訌,分成兩派。1987年兩派經過協商又重新統一。1993年-1995年該黨與緬政府舉行過4次和解談判。1995年6月雙方簽訂了政治和解協定。1998年以來,由於緬政府在孟族聚居區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黨聲稱要中止與緬政府和平協定。現該黨總兵力7800餘人,各種武器8300餘件,總部設在耶羌帕。

撣東同盟軍(NDAA)。 是1989年4月由緬甸共產黨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三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果了同盟軍(MDNA)。 是1989年3月由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出了彭家聲,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撣邦軍(SSA)。 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 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 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 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 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 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基。

若開共產黨(CPB)。 領導人沙吞吳,兵力300人,總部布帝洞。

寮國:寮國先後出現的武裝組織有民主救國組織、中立救國組織、獨立組織和民族聯合陣線等,目前仍在繼續活動的主要是民族聯合陣線(郎王寶軍事集團),他們一直得到美國和西方的支持和援助,經常在老中和老泰邊境地區進行武裝騷亂活動。

2. 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印度尼西亞方的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

3. 印尼和印度是不是一個國家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是兩個不一樣的國家,印度在南亞大陸,是南亞最大的國家,是個臨海的內陸國家,人口以印度族和孟加拉族為主。而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3)印尼亞齊特區什麼罪要鞭刑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別名:因德坭坹,為東南亞國家之一,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是印度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

4. 印尼6名男女,因婚外性行為,被當眾施以鞭刑,你怎麼看

寫在前面:就聽說新加坡有鞭刑,這印尼也來這一套,不知道是從哪裡學來的

印度尼西亞六名男女因為婚外情,被當眾施以鞭刑,血跡滲透在他們的衣服上,他們的臉面也丟光了。這種殘酷的刑罰,在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省實施,亞齊省實行嚴格的伊斯蘭教法。

這六個人中,有一對夫妻被鞭打了超過20下,他們倆都違反了嚴格的伊斯蘭法規。一名女子被鞭打後,痛得站不住,走路都踉蹌了。

亞齊當局當著數百名觀眾的面對未婚夫婦和性工作者施以鞭刑,這是極其殘酷的行為,該組織督促國際社會給印度尼西亞施壓,要求取消鞭刑,給亞齊當地居民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評:抓小三搞不定的,建議把那對男女引到印尼亞齊地區來旅遊觀光,隨後再,呵呵,你懂的。

5. 東南亞如圖 F是哪個國家

F是印度尼西亞

6. 巴不亞省的獨立運動

正當印度尼西亞處於政局不穩、社會治安惡化和經濟復甦緩慢的嚴峻關頭,位於該國東部的巴布亞省(原伊里安查亞省)的民族分離活動再度抬頭,引起了印尼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
5月29日到6月4日,來自巴布亞省14個縣和世界各地的2700名巴布亞人代表在該省省會查亞普拉召開了為期一周的「巴布亞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時通過了一項決議草案,強調巴布亞將脫離印尼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大會政治事務委員會批準的五點聲明指出,「西巴布亞(即伊里安查亞)從1961年12月1日伊里安查亞領導人宣布脫離荷蘭獨立以來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巴布亞不是印尼的一部分」。大會還授權由31人組成的巴布亞主席團委員會為巴布亞的「國家地位」尋求國際社會的承認。大會領導人說,「盡管巴布亞從法律和歷史上不屬於印尼」,但他們將通過對話和其他和平方式達到實現獨立的目的。
此次代表大會是由長期從事分離活動的巴布亞獨立組織召集的。為了達到「一致的成果」,會議組織者拒絕反對獨立的人士參加會議並對他們進行恐嚇。從一開始就認為「巴布亞全國代表大會」不合法的印尼政府立刻作出強烈反應。瓦希德總統明確表示,印尼政府拒絕承認大會試圖把巴布亞省從統一的印尼共和國分離出去的所謂「成果」,因為政府已經宣布此次會議不能代表所有的巴布亞人,是非法的。他說,大多數巴布亞人仍然希望與印尼合在一起。他還對來自荷蘭和澳大利亞的一些人士參加大會表示反對。與此同時,印尼國會議長丹戎也呼籲說:「我們必須警惕,巴布亞會像東帝汶那樣(從印尼)分離出去。我們不能容忍國家的一部分分離出去。」
巴布亞原是荷蘭殖民地,1961年獲得獨立。1962年8月5日,在國際社會的協調下,印尼政府同荷蘭政府經過艱苦談判簽訂了《紐約協議》,荷蘭同意將對巴布亞的管理權移交給聯合國臨時行政機構。1963年起聯合國開始與印尼共同管理巴布亞。1969年7月至8月印尼政府在巴布亞就其歸屬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巴布亞與印尼合並。同年11月19日聯合國大會承認這一公決結果,自此巴布亞正式劃入印尼版圖。然而,從60年代到1998年初,巴布亞獨立組織領導的分離主義運動一直以游擊戰的形式與印尼政府對抗。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軍人專制政權垮台後,巴布亞的獨立運動由武力對抗改為發表自由聲明、舉行非正式會議等政治方式。1999年2月26日,巴布亞的一些人士同當時的總統哈比比直接進行了對話。鑒於巴布亞存在著要求獲得廣泛自治和要求獨立這兩部分人,印尼人民協商會議決定給巴布亞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權。為了讓巴布亞人民享有更多的經濟利益,印尼中央政府決定將巴布亞省75%的資源歸當地人民使用。但是,中央政府的讓步並沒有改變分離主義分子的圖謀,他們的分離活動日益猖獗,並最終導演了這次的「巴布亞人民代表大會」。
那麼,為什麼巴布亞省的分離活動如此猖獗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印尼軍事強權統治的結束為各種思潮的滋生提供了機會。新政府在政局不穩和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對各種勢力的制約能力下降,特別是去年8月東帝汶通過全民公決脫離印尼後,印尼長期以來相對隱蔽的分離活動迅速抬頭。除巴布亞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印尼其他一些地區的分離活動也一度出現上升勢頭。如在位於印尼西北部的亞齊特區,分離主義組織「亞齊獨立運動」進行了一系列暴力活動,要求亞齊脫離印尼獨立。在新政府的艱苦努力下,印尼政府在今年5月12日於日內瓦同「亞齊獨立運動」簽訂了臨時停火協議,並於6月2日開始實施。但是,在協議簽訂後的兩周里雙方的沖突再次加劇,造成31人死亡、36人受傷。就在該協議正式開始實施的前幾個小時,「亞齊獨立運動」秘書長蘇爾法赫里在馬來西亞被槍殺。這表明抵制停火的勢力仍試圖挑起沖突,實現民族和解決非易事。第二,長期以來,蘇哈托政權在政治和經濟上排擠巴布亞人。巴布亞人的生活狀況長期得不到根本改善,他們還受到種種歧視和不公正待遇,不滿情緒不斷增長,從而堅定了他們脫離印尼的決心。第三,西方某些國家和印尼的個別鄰國出於其在巴布亞的戰略和經濟利益考慮,公開或隱蔽地支持和慫恿巴布亞的分離活動。
針對巴布亞省的民族分離活動,印尼政府一方面積極推動同分離主義組織協商對話,爭取與其達成和平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也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巴布亞人民代表大會」結束時,印尼政府已向該省增派了1萬多名軍警,以防局勢惡化。瓦希德總統6月5日發表談話說,印尼軍隊將採取堅決行動,對付巴布亞省的民族分離主義運動。

7. 印尼一對同性情侶被實行鞭刑,你如何看待這一懲罰方式

印尼一對同性情侶被實行鞭刑,你如何看待這一懲罰方式?我個人不認可同性,但也不認可這種懲罰。

在這個世界上面,隨著我們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國民的生活水平跟過去有了一個跨越式的進步。很多人從之前的但求溫飽到現在已經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夠吃飽穿暖。那麼吃飽了有了力氣,就回去鑽研其他方向。從古至今,大家提及的一個詞語就是男歡女愛。具體的意思我也就不在這里表明了,大概就是男人和女人成為一個家庭。但是這個世界上真的只有男女才能夠相親相愛嗎?不然,近段時間出櫃、百合這兩個詞語在網路上面頻頻被提起。出櫃指的是一對男性情侶,而百合則是指的是一對女性情侶。1月18日,根據BBC報道,在印度尼西亞亞齊省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對同性情侶被公開鞭刑。

8. 印度尼西亞特產有哪些

1、巴迪布

印尼巴迪布布上印有多姿多彩的彩色圖案,如花卉、蝴蝶、螺旋或幾何圖案等,設計別致,極具特色。巴迪布色彩一般以黃、黑、紅為主色,鮮艷明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尼西亞

9.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特點

印度尼西亞介紹
〔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11 更新時間:2005-3-6 文章錄入:lgw 〕

【國 名】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面 積】 1,904,443平方公里(陸地面積)。

【人 口】 2.1億(世界銀行數據),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 都】 雅加達(JAKARTA),人口838.5萬(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

【國家元首】 總統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麗(MEGAWATI Soekarnoputri),2001年7月23日就任。

【簡 況】 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海岸線長3.5萬公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
公元3至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紀末14世紀初爪哇形成強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國。15世紀先後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入侵,1602年荷蘭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後爆發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政 治】 實行總統內閣制。近年來政治上經歷了很大變動,現處於民主改革過渡時期。1998年5月,蘇哈托在執政三十二年後辭職,由哈比比副總統接替總統職務。根據印尼人民協商會議(簡稱人協)1998年特別會議決定,1999年6月7日舉行了第七次全國大選。1999年10月20日,人協選舉瓦希德為印尼第四任總統。21日選舉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麗為副總統。2001年7月23日,人協特別會議以瀆職罪罷免瓦希德總統職務,副總統梅加瓦蒂接任總統。26日,人協特別會議選舉哈姆扎•哈茲(Dr HAMZAH Haz)為副總統。

【憲 法】 現行憲法為「1945年憲法「,規定建國五基(又稱「潘查希拉「,即信仰神道、人道主義、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公正)為立國基礎,人民協商會議為最高權力機構,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從1999年10月至今,人協對憲法進行了三次修改,主要包括規定總統和副總統只能連選連任一次、每任五年,減少總統權力、強化議會職能等。

【人民協商會議】 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負責制定、修改與頒布國家憲法和大政方針,選舉總統和副總統,並對總統實施監督。如總統違憲,人協可彈劾罷免總統。共有成員700名,其中包括國會議員500名,地方代表135名和各階層代表65名。任期5年。地方代表由省級權力機構選舉,各階層代表由社會各界推薦。本屆人協於1999年10月1日成立,主席阿敏•拉伊斯(AMIEN Rais)。分為12個派系,即斗爭民主黨派系、專業集團黨派系、建設團結黨派系、改革派系、民族覺醒黨派系、新月星黨派系、民族團結派系、信徒主權黨派系、關愛民族民主黨派系等政黨或政黨聯盟派系,以及軍警、各階層代表及地方代表派系。人協每年召開一次年會,必要時可召開特別會議。

【國 會】 全稱人民代表會議。國家立法機構,行使除起草和修改憲法、制定國家大政方針之外的一般立法權。國會無權解除總統職務,總統也不能宣布解散國會;但如總統違反憲法或人協決議,國會有權建議人協追究總統責任。共有議員500名,均兼任人協成員。任期5年。其中462名經選舉產生,另38名為軍警代表,由武裝部隊司令推薦,總統任命。本屆國會1999年10月1日成立,議長阿克巴爾•丹戎(AKBAR Tanjung)。共十個派系,即斗爭民主黨派系、專業集團黨派系、建設團結黨派系、改革派系、民族覺醒黨派系、新月星黨派系、民族團結派系、信徒主權黨派系、關愛民族民主黨派系等九個政黨或政黨聯盟派系,一個軍警派系。

【政 府】?窘炷詬笥?001年8月組建,閣員32人:副總統哈姆扎•哈茲(Dr. HAMZAH Haz)、政治安全統籌部長蘇希洛•班邦•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oyono)、經濟統籌部長多羅查頓•昆佐羅•查克迪(Prof. Dr. DORODJATUN Kuntjoro Jakti)、人民福利統籌部長尤素夫•卡拉(YUSUF Kalla)、內政部長哈里•沙巴爾諾(HARI Sabarno)、外交部長哈桑•維拉尤達(Dr. HASSAN Wirayuda)、國防部長馬托利•阿卜杜爾•賈利爾(H MATORI Abl Djalil)、司法和人權部長尤斯利爾•伊扎•馬亨德拉(Prof. Dr. YUSRIL Ihza Mahendra)、財政部長布迪約諾(Dr. BOEDIONO)、工貿部長麗妮•蘇宛蒂(RINI MS Soewandi)、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布爾諾默•尤斯吉安托羅(PURNOMO Yusgiantoro)、農業部長朋阿蘭•薩拉吉(BUNGARAN Saragih)、林業部長普拉高薩(Dr. M PRAKOSA)、交通部長阿古姆•古默拉爾(Agum Gumelar)、海洋和漁業部羅赫敏•達胡里(Dr. ROKHMIN Dahuri)、勞工和移民部長雅各布•努阿維阿(JACOB Nuwawea)、安置和地區基礎設施部長蘇納爾諾(Dr. Ir. SUNARNO Dipl HE)、衛生部長阿赫瑪德•蘇尤迪(Dr. Ahmad SUJUDI MHA)、國民教育部長阿普杜爾•馬利克•法查爾(Prof. Dr. Abl Malik FADJAR Msc)、社會部長巴赫迪阿爾•扎姆薩(BACHTIAR Chamsyah)、宗教部長薩伊德•阿基爾•穆納瓦爾(SAID Agil Munawwar)、文化和旅遊國務部長阿爾迪卡(Gede ARDHIKA)、研究和技術國務部長哈達•拉加薩(HATTA Radjasa)、合作社和中小企業國務部長阿里馬爾文•哈南(H. ALIMARWAN Hanan)、環境國務部長納比爾•馬卡利姆(NABIEL Makarim)、婦女作用國務部長斯麗•瑞潔姬•蘇瑪尤多(SRI Redjeki Sumaryoto)、提高國家機構效率國務部長費薩爾•達明(FEISAL Tamin)、加快東部開發國務部長馬努埃爾•卡伊斯埃伯(MANUEL Kaisiepo)、國家建設計劃國務部長兼國家建設計劃機構主任郭建義(KWIK Kian Gie)、國有企業國務拉克薩馬納•蘇卡爾迪(LAKSAMANA Soekardi)、通訊信息國務部長薩姆蘇爾•穆阿利夫(SYAMSUL Muarif),及相當於國務部長級別的國務/內閣秘書班邦•哥索沃(BAMBANG Kesowo)和最高檢察長拉赫曼(H. MA. RACHMAN)。

【行政區劃】 1999年東帝汶從印尼分離後,印尼政府將馬魯古省、伊里安查亞省分別分割成2個和3個省份,又同意一些地區自立新省。現共有32個省或特區,即:亞齊特區、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廖內、占碑、朋古魯、南蘇門答臘、楠榜、雅加達首都特區、西爪哇、中爪哇、日惹特區、東爪哇、巴厘、西努沙登加拉、東努沙登加拉、北馬魯古、南馬魯古、東伊里安查亞、中伊里安查亞、西伊里安查亞、北蘇拉威西、中蘇拉威西、東南蘇拉威西、南蘇拉威西、東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萬丹、邦加-勿里洞、哥倫打洛。

【司法機構】 實行三權分立,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獨立於立法和行政機構。最高法院正副院長由國會提名,總統任命。最高檢察長由總統任免。最高法院院長巴吉爾•馬南(Prof. Dr. BAGIR Manan)。最高檢察院總檢察長拉赫曼(H. MA. RACHMAN�?BR>
【政 黨】 1975年政黨法只允許三個政黨存在,即專業集團、建設團結黨、印尼民主黨。1998年5月解除黨禁。1999年1月28日新政黨法規定,50名以上年滿21歲的公民只要遵循「不宣傳共產主義,不接收外國資金援助,不向外國提供有損於本國利益的情報,不從事有損於印尼友好國家的行為「的原則,便可成立政黨。1999年參加大選的合法政黨共48個,主要有:

1、印尼斗爭民主黨 (PARTAI DEMOKRASI INDONESIA- PERJUANGAN) 由原印尼民主黨分裂出來的人士組成,1998年10月正式成立。總主席梅加瓦蒂。系民族主義政黨,印尼世俗政治力量代表。1999年6月大選贏得33.74%選票,是國會第一大黨。

2、專業集團黨 (PARTAI GOLONGAN KARYA) 1959年組成鬆散的專業集團聯合秘書處,1964年10月由61個群眾組織聯合成立專業集團,1970年12月擴大為包括291個群眾組織的專業組織,1967年至1999年6月為事實上的執政黨,但一直自稱為社會政治組織。1999年3月7日正式宣布為政黨,總主席阿克巴爾•丹絨。1999年大選獲22.44%選票,為國會第二大黨。
3、建設團結黨(PARTAI PERSATUAN PEMBANGUNAN) 1973年1月由伊斯蘭教師聯合會、印尼穆斯林黨、印尼伊斯蘭教師聯盟黨和白爾蒂伊斯蘭教黨合並組成。原宗旨為建國五基,現回歸伊斯蘭教,並將黨徽重新改回麥加天房圖案。總主席哈姆扎•哈茲。1999年大選獲10.71%選票,是國會第三大黨。2002年1月,該黨的一名領導扎伊努汀在伊斯蘭教入憲等問題上與哈茲矛盾激化,另立改革派建設團結黨,自任總主席。

4、民族覺醒黨 (PARTAI KEBANGKITAN BANGSA) 1998年7月23日成立,被認為是以伊斯蘭教師聯合會(NU)為背景的政黨。總主席馬托利•阿卜杜爾•賈利爾。強調宗教和睦,反對宗教問題政治化和宗教歧視,反對建立伊斯蘭教國。1999年大選獲12.61%選票,是國會第四大黨。2002年1月分裂為兩派:一派擁戴馬托利;另一派由前外長阿爾維•希哈布任總主席,前總統瓦希德任中央指導委員會主席。

5、國家使命黨(PARTAI AMANAT NASIONAL) 成立於1998年8月23日,黨員多為第二大穆斯林團體穆罕馬迪亞(MUHAMMADIYAH)成員,具有伊斯蘭現代派特徵。主張三權分立制衡、人民主權、經濟平等、種族宗教和睦等。1999年大選獲7.12%選票,是國會第五大黨。總主席阿敏•拉伊斯。

6、新月星黨 (PARTAI BULAN BINTANG/CRESCENT STAR PARTY) 成立於1998年7月17日,以「伊斯蘭現代主義「為特徵,支持者多為城市現代穆斯林。強調伊斯蘭政治作用,反對壓制穆斯林勢力。1999年大選獲1.94%選票,是國會第六大黨。總主席尤斯利爾•伊扎•馬亨德拉。

【重要人物】 梅加瓦蒂•蘇加諾普特麗:總統。1947年1月23日生於中爪哇日惹,前總統蘇加諾長女。曾就讀於萬隆班查查蘭大學農業系和印尼大學心理學系。學生時代參加民族主義青年進步組織「全國大學生運動協會「。1987年被選為民主黨雅加達區支部主席。1987至1997年任國會議員。1993年和1996年兩次當選民主黨總主席。政治上長期受蘇哈托政府壓制。1998年10月創建民主斗爭黨並任總主席。1999年6月領導該黨在大選中獲勝,同年10月21日當選副總統。2001年7月23日接任總統,任期至2004年。1991年10月曾隨印尼議會代表團訪華。2001年10月來華出席上海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2年3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丈夫陶菲克,有二子一女。
哈姆扎•哈茲:副總統。1940年2月15日生於西加里曼丹省的吉打邦。畢業於坤甸市丹絨浮拉大學經濟系。1971至1998年任國會議員。1998年出任建設團結黨總主席。同年5月任投資部長兼投資協調委員會主任。1999年10月當選國會副議長。同月出任扶貧和社會福利統籌部長,一個月後即因涉嫌貪污被迫辭職。2001年7月26日當選副總統。夫人阿斯瑪妮婭和迪婷•卡爾蒂妮,有十二名子女。

【經 濟】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幅衰退,貨幣貶值、通膨高踞。為擺脫經濟困境,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1999年經濟開始緩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1491萬億盾(按10256:1折算約合1454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720萬盾
貨幣名稱:印度尼西亞盾(RUPIAH)
匯率?001年均價):1美元=10256盾
通貨膨脹率(2001年):12.55%
經濟增長率(2001年):3.32%
(資料來源:印尼央行,印尼國家統計局)

【資 源】 資源豐富。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錫、鋁礬土、鎳、銅和金、銀等。已探明礦產儲量為:石油500億桶、天然氣73萬億立方米,煤360億噸。地熱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45億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74%。

【工 業】 印尼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2000年製造業增長逾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工等。主要工業品產量(單位:萬噸):

1997/1998 1998/1999
膠合板(萬立方米) 960 860
化肥(尿素) 629.4 609.2
水泥 2771.6 2372.9
紙製品 842.1 602.9

主要礦產品產量(單位:萬噸):
1997 1998 1999
錫 5.51 5.39 4.39
鋁礬土 80.8 105.6 105.3
銅 181.7 264 243
鎳 282.9 323.3 288.3
煤 5479 6032 6460
石油(百萬桶) 576.9 569.1 546
天然氣(千立方英尺)3166 2979 3047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

【農 業】 全國耕地面積5980萬公頃(不包括伊里安查亞)。1996年農業總產值約佔GDP的15.2%,2000年提高到16.9%。全國農業人口(包括從事林業和漁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59%。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種類 1998 1999 2000
糧食作物
稻穀 4920 5086 5189.9
玉米 1017 920.4 967.7
木薯 1469 1646 1609
大豆 130.6 138.3 101.8
經濟作物
橡膠 166.1 171.5 175.2
椰子 277.8 278.9 277.8
咖啡 51.4 51.1 49.5
棕櫚油 564 598.9 577
糖 192.9 190.7 209.3
漁產品
海水魚 349 395 407.6
淡水魚 96.7 102 104.1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世界銀行)

【旅 游 業】 重要創匯行業,政府高度重視,注意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手續。外國遊客1997年達520萬人次,後受金融危機和國內政局影響連續下滑,2000年開始回升。2001年達515萬人次,創匯54億美元。主要景點有巴厘島、婆羅浮屠佛塔、「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日惹皇官、多巴湖等。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文化和旅遊部)

【交通運輸】 鐵路:總長約6500公里,其中爪哇島5000公里,以客運為主;蘇門答臘島1300公里,以貨運為主。2001年完成客運發送量2.1億人次,貨運發送量2100萬噸。

公路:1999年總長35.59萬公里,機動車1910萬輛,比上年增長8.26%

水運:是印尼重要的運輸手段。1998年國際運量18000萬噸,島際貨運量23329萬噸。1999年各類港口672個,河運、海運船隻近5000艘。主要港口有雅加達的丹戎不碌國際港、泗水的丹戎佩拉和棉蘭的勿老灣。

空運:近十年發展迅速。鷹記航空公司為全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其次為鴿記航空公司、辛巴迪航空公司,均經營國內國際航線。全國有179個民用機場,6個可起降寬體客機。雅加達附近的蘇加諾-哈達機場為國內最大機場。1999年國內客運量704.6萬人次,貨運量16.1萬噸,國際客運量392.4萬人次,貨運量16.56萬噸。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

【財政金融】 1997年金融危機前一直實行財政預算平衡政策,決算略有盈餘。近年來實施赤字預算,財政上嚴重依賴外援。財政收支狀況如下(單位:萬億盾):

1999/2000 2000* 2001 2002*
(當前預算為九個月) (預計)
總收入 219.6 ?52 286 301.9
總支出 245 197 340 344
財政赤字佔GDP% 6% 3.8% 3.7% 2.5%

金融危機後政府重視整頓金融秩序,調整利率,停建和緩建了一批政府工程項目,收到一定效果。1997年成立銀行重組機構,關閉60多家銀行,對12家銀行實行國有化。截至2001年底,外債余額為1376億美元,其中政府外債742億美元,佔53.9%。外匯儲備約280億美元。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印尼財政部、IMF)

【對外貿易】 外貿在印尼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推動非油氣產品出口,簡化出口手續,降低關稅。外貿總額1997年951億美元,1998年和1999年連續下滑,2000年受出口和內需推動增長32%,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進出口額分別下降8.14%和9.8%。
近年來外貿狀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出口額 53443 48840 48490 62020 56035
進口額 41679 27420 23920 33520 30790
差 額 11764 21420 24570 28500 25245

印尼主要進口產品有機械運輸設備、化工產品、汽車及零配件、發電設備、鋼鐵、塑料及塑料製品、棉花等;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天然氣、紡織品和成衣、木材、藤製品、手工藝品、鞋、銅、煤、紙漿和紙製品、鮮凍蝦、電器、棕櫚油、橡膠等。2001年五大貿易夥伴日本、美國、新加坡、韓國、中國。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印尼工貿部)

【外國資本】 外國資本對印尼經濟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印尼政府重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印尼年吸引外資水平在金融危機前約300億美元,金融危機後大幅下降,1998年和1999年僅為133億美元和108.9億美元,2000年141億美元,2001年90.27億美元,同比下降41.5%。

(資料來源: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

【外國援助】 外援主要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援助印尼協商集團「(CONSULTATIVE GROUP ON INDONESIA,簡稱CGI)以及日本、美國等提供。1997年金融危機後,IMF牽頭世行、亞行及日、美、中等國,承諾向印尼提供400億美元援助,其中一線(IMF出資)100億美元,二線(雙邊政府貸款)300億美元。2000年IMF追加50億美元一線貸款,計劃分批於2002年底執行完畢。截至2001年1月,IMF累計向印尼放貸280億美元,印尼政府償還88.5億美元。
CGI成立於1992年,成員33個,從1992至1996年累計向印尼提供貸款258億美元。金融危機後CGI加大援助力度,1997年至2001年共承諾提供268億美元貸款。

(資料來源:IMF、世行、CGI)

【人民生活】 政府通過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工資、發展福利事業來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消除貧困。到1998年,印尼有公共保健中心7248個,輔助中心21811個,流動服務站6849個。1997年醫生約35173人,護士164732人,葯劑師10682人。各類醫院1112所,病床數達到123186張。住房方面實施相應的規劃,在城鄉完成了一些建設和改造項目,主要是建立公共住宅和凈水供應設施以及改善居住環境。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共建住宅856008套。貧困和失業人數因金融危機一度巨增,近兩年逐步回落。截止1999年底,貧困人口為4840萬,占總人口的23.55%。2000年勞動力人數為9579萬,公開失業率6.1%。2001年失業率8.1%,貧困率24%。目前,印尼初生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6,人均壽命66歲,15歲以上公民文盲率為10%;每千人擁有電話(程式控制和移動)48.7部,電腦9.9台;全國上網人口為200萬。

(資料來源:世行,IMF)

【軍 事】 國家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印尼國民軍(TNI)是在荷蘭殖民時期的「荷印殖民軍「和日本佔領時期的「國民後備軍「基礎上改編而成,設陸、海、空三個軍種,現役總兵力31萬人。其中陸軍24萬人,編成戰略預備隊司令部、特種部隊司令部、教育訓練司令部和11個軍區;海軍4.7萬人,編成西部、東部艦隊司令部和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訓練司令部、軍事海運司令部;空軍2.3萬人,編成第一(西部)、第二(東部)空軍作戰司令部和訓練司令部、維修與物資司令部、特種部隊司令部。現任國民軍司令恩德里亞爾多諾•蘇達爾托(Endriartono Sutarto)上將(2002年6月任命)。陸、海、空三軍分別設軍種參謀長負責部隊日常管理和訓練。軍隊曾長期擁有國防安全和社會政治雙重職能,現主要擔負國防安全任務。

准軍事部隊包括警察和民兵。警察部隊曾於1964年納入武裝部隊總部領導,與國民軍合稱「印尼武裝部隊「(ABRI),2000年7月正式獨立並直接由總統領導,負責維護國內安全,目前警力近23萬人。印尼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服役期2年。

國防預算在1990至1997年逐年上升,年均增長逾10%。近兩年因經濟困難,國防預算一直處於較低水平,1999/2000年度為16.2億美元,2000年度(4--12月)為15.2億美元,2001年度為20.8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

【文化教育】 學制為小學六年,初、高中各3年,大學3至7年。2000年小學入學率為95.5%,初中入學率為78.7%,高中入學率為49.1%,高中以上學歷佔10歲以上公民的18.32%。全國共有小學約15萬所,中學3萬余所,國立大學77所,私立大學1300餘所。著名大學有雅加達的印度尼西亞大學、日惹的加查馬達大學、泗水的艾爾朗卡大學、萬隆的班查查蘭大學等。
(資料來源:印尼國家統計局,國民教育部。)

10. 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是什麼英語普及情況如何

印度尼西亞方的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

閱讀全文

與印尼亞齊特區什麼罪要鞭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象棋怎麼看局 瀏覽:183
英國私人公司如何上市 瀏覽:819
在越南吃什麼面 瀏覽:95
伊朗北部靠近哪個國家 瀏覽:911
人民幣是印尼盾的多少倍 瀏覽:790
印尼的一畝地多少平方米 瀏覽:127
中國民航大學宿舍管理怎麼樣 瀏覽:473
英國做激光多少錢 瀏覽:671
英國護照加急多久 瀏覽:921
英國倫敦7月什麼季節 瀏覽:663
伊朗的一塊金幣是多少錢 瀏覽:629
2013年伊朗發生了什麼 瀏覽:50
二十千越南幣是多少錢 瀏覽:477
中國行政區劃圖是怎麼劃分出來的 瀏覽:507
英國卡如何充值包流量 瀏覽:596
中國什麼是神獸 瀏覽:269
在越南買輛轎車多少錢 瀏覽:670
印度大蝦多少一斤 瀏覽:434
印尼都有什麼代工廠 瀏覽:696
越南文字輸入法怎麼打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