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燕窩每年什麼時候上市
通常燕窩的採摘是每年分三季,三季不同採摘的燕窩品質和價格相差往往很大。每年的4月、8月、12月是金絲燕的產卵高峰期,在產卵前30天雌雄燕便開始一起築巢,待雌金絲燕產下兩個卵後,再由雌雄金絲燕共同孵育小金絲燕,大約60天後小金絲燕可離巢自行覓食後,原有的窩巢則棄之不用,此時便可進行燕窩的採摘,為金絲燕騰出下一次築巢的空間。註:金絲燕築一個窩的平均時長約15天。
㈡ 印尼燕窩的燉煮時間
材料
紅棗、 枸杞、冰糖適量 燕窩一盞
做法
1、用水沖洗一下放在碗里浸泡(6-8小時)待燕窩基本發開,如果有雜毛用鑷子挑干凈
2、然後用手順著紋理撕開放入燉盅
3、注入適量的純凈水,以浸過燕窩1厘米左右(水不超過7/10為宜)
4、一同加入紅棗去核、枸杞、冰糖適量放進電燉鍋燉30-40分鍾即可
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清燉燕窩,做法同上。燕窩燉好後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冰糖、紅棗、蜂蜜等等調味即可。
Tips:
干窩每人每次3-5克用量
睡前食用以及早晨空腹食用最有利吸收,效果更佳哦
㈢ 燕窩的採摘時間是什麼時候
燕窩的採收季節一般為每年的2月~10月。在2月~4月採收的燕窩,因雨水多,適合昆蟲繁殖,金絲燕食物充足,唾液分泌多,故燕盞完整、光澤度好、少毛,我們常稱之為「頭期燕」。在5月~10月採收的燕窩,稱之為「二期燕」、「三期燕」,此時是金絲燕的換毛期,故所築出的燕巢較為疏鬆,盞形亦不及頭期的燕盞,絨毛雜質亦較多。
㈣ 為什麼說印尼燕窩比較好
目前燕窩的產地主要是兩個,印尼和馬來西亞,其實,兩個產地的燕窩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只是兩個不同產地的燕窩傳統加工方式略有不同。印尼的粗絲燕窩一般以干挑為主,而馬來西亞的燕窩加工一般以濕挑為主,挑毛工人用濕毛巾將燕窩沾濕,待細絲燕窩充分吸水後再挑毛,挑完後再風干。印尼粗絲燕窩浸泡時間更長,以4-6小時左右為宜。燕窩泡發的質量從根本上決定了燕窩做出來的效果,泡發率是衡量燕窩品質優劣的最基本特徵,因此選材最關鍵。譬如國內最好的兩大燕窩品牌,其泡發率往往可以達到8倍以上,這樣做出來的燕窩口感和效果自然也就很好。其實,燕窩只要是天然的,純手工挑毛的都是好燕窩,要買燕窩就別選血燕 ,盡量去買白燕,挑選燕盞以形狀厚大而完整,干凈、雜質少,色澤好,表面規格寬度為4~5厘米,燕角小,巢色潔白,體質光潔,半碗形,厚0.3~0.5厘米,每個重約10克,略有清香,浸水柔軟而膨脹幅度很大,可達8~10倍,品質極佳,為燕窩之上品。挑選燕窩只要記住:好的燕窩要燕絲細而密。整形狀的大為好,帶少許腥味,手感乾爽,有小量細毛,燕角比較細。
㈤ 印尼燕窩要泡多長時間才好
4-6個小時。
不可泡發的太久,否則也會影響口感。 在挑選燕窩的時候好的燕窩顏色不是純白色,是黃中帶白的顏色,好的燕窩是自然的香味並且帶有一點的腥味,燕窩能直接食用外,還能製作成很多不同的口味,比如燕窩燉牛奶,燕窩燉雪梨,冰糖燕窩,木瓜燉燕窩,紅棗枸杞燕窩湯,燕窩銀耳羹。
燕窩主要產地東起菲律賓西至緬甸沿海附近荒島的山洞裡,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一帶海域及我國南海諸島居多。其中印尼由於天氣和環境最為適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窩品質最佳,印尼燕窩產量也最大,其次是馬來西亞。
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印尼燕窩佔全球燕窩產量的85%-90%、馬來西亞佔5%-10%、泰國3%、越南、菲律賓等地2%左右(參考香港貿易署數年的資料)。燕南大洲島上曾採到爪哇金絲燕的一個亞種,即Cfuciphagagem ani,可生產食用燕窩。
短嘴金絲燕則在中國西南部及西_東南部有產,最早有詳細記載的著作有《本草備要》和《本經逢原》。為雨燕科(Apodidae)金絲燕屬(Collocalia)的多種鳥類分泌出的唾液與其羽絨混合凝結於懸崖峭壁上,或農家屋舍而長成的巢窩,可產燕窩的金絲燕有六種。
㈥ 什麼時間吃燕窩最好
在睡前、餐前食用更宜人體吸收。 燕窩配食講究「以清配清,以柔配柔。」一般食用燕窩期間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不抽或少抽煙。 吃燕窩的最佳時間: ·晚上23點至凌晨1點——子時陰陽交接時,吸收力最佳。 ·早上5點至7點——小朋友、婦女和年長長輩調養。 ·最好離吃飯前或後兩個小時空腹時食用吸收最佳。 聽說食燕窩的小朋友, 會早熟,始終是補品,不能吃太多
㈦ 燕窩是什麼時候被中國人食用的呢
第一個吃燕窩的人:印尼中爪哇的沙多羅諾。 --《百事通》
最早發現燕窩的華人:古晉葉振華、王三叔到達馬來西亞東部沙勞越美里轄內的嶺坡,發現燕屋洞。當時凡發現燕屋洞者,該洞便屬於此人的產業。--《沙勞越散記》
最早的燕窩貿易關稅:最早由中國傑出穆斯林鄭和下西洋時從印尼帶回燕窩。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十七(1589)年,「上等貨每100斤稅銀1兩、中等貨7錢、下等貨2錢。」 燕窩大批輸入中國大約在17世紀後期,每年有12.5萬磅約400隻燕窩從爪哇的巴達維亞(現稱雅加達)運往中國。
最早記錄燕窩的醫書古籍:《本經逢原》。張璐成書於清順治十六(1659)年。記載:「燕窩甘、平。能使金水相生,腎氣滋於肺,而胃氣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馴良者。」
最早的燕窩詩:明末清初。吳偉業(1609-1671)撰《燕窩》:海燕無家苦,爭銜小白魚。卻供人採食,未卜汝安居。味入金齏美,巢營玉壘虛。大官求遠物,早獻上林書。--《吳梅村詩集》
描寫燕窩最多的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燕窩二字出現17次之多,第四十五回寶釵道:「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銚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葯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最早的燕屋:巢工廠蘇門答臘島前身祖屋始建於1880年即荷屬東印度第54任總督J.W.van Lansberge的最後一年,相當於清朝咸豐十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最早介紹燕窩知識的雜志:商務印書館《東方雜志》1918年出版的第15卷第8期《燕窩談》
最早的燕窩商情表:1833年《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
最早收錄燕窩的醫學辭書:《中國醫學大辭典》,民國十年(1921)謝觀主編。記載:「燕窩功用:益氣、和中、潤肺、開胃、化痰、止嗽、添精、補髓、壯陽。」
金絲燕最高群居數量:100萬只。-- 《不列顛網路全書》
描寫燕窩最多的當代文學作家:岑凱倫。描寫燕窩的文學作品有《貼身保鏢》、《淘氣紅娘》、《金冠天使》、《再生緣》、《鄰家的女孩》、《彩虹公主》、《澄庄》、《飄過雲彩》、《紫色的月亮》、《雙面娃娃》、《蝴蝶夢》、《夜風中》、《愛佟-熾戀》、《甜心別玩火》、《歡喜》、《冷月亮》等。
全球燕窩產量最大的出口國:印尼,佔全球產量80% --1997《香港政府統計處報告》
全球燕窩最大進口地區:香港。86年145.5噸、88年148.4噸、89年138.4噸、90年137.6噸、91年124.1噸。--TRAFFIC報告
最長壽的燕窩進補人:宋美齡女士,享年106歲。「她每天都會吃一小碗冰糖燕窩。」 --《三聯生活周刊》
最低食用燕窩年齡:4月以上嬰兒即可食用。「新加坡不少懷孕媽媽都會進食,不少胎兒在母腹中已經『享用』燕窩營養數月了。」--《聯合早報》
最熱衷進補燕窩的人群:香港演藝明星,不少人開演唱會前為保持體型,將燕窩作為唯一食物。--Internet
全球訪問總人數最多、月訪問人次最高、日點擊率最密集的燕窩網站 -- www.燕窩.net 英文域名www.nestworks.net 首頁訪問總量達102萬人次。(截止日期:06/1/1)
最多燕窩問答:燕窩之父在線留言1162條燕窩問答。(截止日期:06/1/1)
唯一最權威的燕窩考試:燕窩知識認證證書。
在我國文獻中,最先記錄燕窩者,雖為明朝黃衷之《海語》。然《海語》存世之版本,乃其後人黃學准所增補,故該書有關燕窩一項,是否出自黃衷本人手筆?實無法決定。其次見王世懋之《閩部疏》王氏謂「燕窩菜,竟不辨是何物,漳海邊已有之。燕飛渡海中,翮力倦則擲置海面,浮之若杯,身坐其中。久之,復銜以飛。多為海風吹泊山澳,誨人得知以貨。大奇大奇!」揣其文義,切未以燕窩為食物,更未知可作食療珍品。只是作為一種陌生奇貨。稍後其同時代之作者屠本畯,在《閩中海錯疏》則謂「相傳冬月英子銜小魚入海島洞中壘窩,明歲春初燕棄窩去,人往取之。」又謂「一說燕於冬月先銜羽毛綢繆洞中,次銜魚築室,泥封戶牖,伏氣於中,氣結而成。明春飛去,人以是得之。圓如椰子,須刀去毛.劈片,水洗凈可用。」又引《海語》謂「海燕……春回巢於古岩危壁茸壘,乃白海菜也。島夷何其秋去。以修竿執取而之,謂之海燕窩。隨舶至廣,貴家宴品珍之,其價翔矣。」屠氏為浙江寧波之博物學家,但對閩地燕窩仍未詳細了解,僅較王世懋進一步謂可作「貴家宴品」故彼最後謂「待彼都近海人貿之,而後信也。」即希望與產地人士接觸,以明了真相。至萬曆年間,張燮刊行《東海洋考》一書時.對燕窩的認識更進一步,彼謂「燕食海藻.吐以作巢,依石穴上,伏其卵生雛,故多著毛,夷人梯取之。」又謂「海燕……春回巢於古岩危壁……島夷伺其秋去,以修竿接鏟取而粥之,謂之燕窩,宴品珍之。」並指出當時產燕窩地區有「交址、占城、柬埔寨.及大泥(即吉蘭丹)等四處。又從張氏記錄中,當時燕窩不只是稀有宴席上珍品,且已經大量由上述地區進口。故當萬曆十七年(1587)燕窩進口已有陸餉則例,已行抽稅。至此,燕窩已成為閩粵人士珍貴食品。故《隨園食單》有「燕窩貴物,原不輕用」等語。此外尚屈大鈞《廣東新語》及謝清高《海錄》,對燕窩亦有較詳盡記述。據謂燕窩產自丁咖啰、麻六呷、龍牙、新當、烏土、噶喇叭即今之柳城、麻黎、文來及亞英咖三巴郎等址。而《粵海關志》貢舶篇所載產燕窩之地區,亦有噶喇叭、麻六呷、文來、占城等地。即今之馬來半島、印尼.婆羅洲及印度半島南端,此等地區與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所到之處亦吻合。故日人本田中靜在《中國食品事典》一書中,確認燕窩乃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時帶返中土。
燕窩成為珍貴之食品後,經歷凡百餘年始經試驗確定其醫療價值。其療效首見於清朝汪昂之《本草備要》及張璐之《本經逢原》。汪張二氏為當時著名之臨床家、其對燕窩之療效。乃是經過長時期臨床試驗而確定。《本草備要》謂「燕窩甘淡平.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為調理虛勞之聖葯。一切病之由於肺虛而不能肅清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本草逢原》則謂「燕窩……為食品中之最馴良者。惜乎本草不收,方書罕用。令人以之調補虛勞.咳吐紅痰.每兼冰糖煮食,往往獲效。惟病勢初淺者為宜,若陰火方盛.血逆上奔,雖用無濟,以其出柔無剛毅之力。」此外《本草從新》及《本草求真》均對燕窩之療效有所補充,至趙學敏之《本草綱目拾遺》則論述最為詳盡。該書盡收明末至清代有關燕窩之資料,集大成於一篇。至此確證燕窩已由一珍貴食物轉為一食療珍品。其療效有養陰潤燥,補中6益氣作用。能治虛損。癆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痢、久並於瘧、噎膈反胃等症。
㈧ 血燕要怎麼泡發怎麼燉煮呢
血燕用純凈水浸泡兩小時泡發,把燕窩撈出放到燉盅的容器里,加入比燕窩高出半厘米的純凈水,隔水燉40分鍾,加冰糖再燉5分鍾即可。
用料:冰糖適量;血燕(干品)6-8克
冰糖燉血燕的做法
1、把血燕用純凈水浸泡兩小時,挑出細小絨毛或臟東西,用手指輕輕按壓至全部散開。
(8)印尼燕窩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雨燕科飛禽動物金絲燕種(學名COLLACALIA ESCULENTAL)為產卵孵育小金絲燕以唾液分泌物所築的窩巢,因其產量稀少,營養價值高,自古以來就是名貴的滋補品。
由於金絲燕每次產卵前分泌唾液築巢屬於的周期性生理反應,因此每年三次採摘到的燕窩品質並沒有任何區別。 引血燕以泰國的羅蘭岩山、康士山、宋卡山等地出產為多,實非如傳說因燕子嘔出之血所形成。
根據資料顯示,血燕質素其實比白燕逍遜,香氣和浸發所得成份亦不及白色的燕窩,血燕只不過是近年倍受推奉才名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