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厘島那邊用什麼語言
巴厘島語言 印尼話(Bahasa Indonesia)為印尼及巴厘島的官方語言,而巴里島話(Bahasa Bali)為當地人民之方言。英文也非常廣泛的被使用,由其在熱鬧的觀光區,英文是最常被使用的語言。此外,荷蘭語、德語、法語、日文及中文,也在某些地方被使用著。尤其近年來台灣人觀光巴里島的數字呈現極快速的增加,也因此有許多腦筋動得快的商家。餐廳或是觀光地區的小販也開始學習著我們熟悉的國語(Mandarin)和閩南語(Ho-Chan),因為印尼有許多早期從閩南地區移民的老華僑,故他們所說的閩南語和我們所說的國語總是有一點點差距,不過溝通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常常在觀光區你更是會聽到說著:「圈部乙萬……扁依啦(全部一萬)!」「多少?」的小販,不禁讓人覺得倍感親切,進而停下腳步,與之對話……不過,當你一停下來,事實上就代表一大群小販即將過來圍繞著你與你進行「交易」喔!哈哈……這時候要脫身可就要用些方法啰!
⑵ 印尼人會說英語嗎在印尼只會說中文和英文行嗎
印尼人會說英語。在印尼只會說中文和英文也能行的。
印度尼西亞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為由通用於廖內群島、柔佛和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語為基礎所發展的語言,基本詞彙與語法結構和馬來語相同。
學校內廣泛教授印度尼西亞語,因此幾乎所有印度尼西亞人皆能說印度尼西亞語,在商業、政治、國家媒體、教育及學術等各方面。印度尼西亞語的概念由國家主義者於1920年代提倡,於獨立宣言中明訂為官方語言並定名為Bahasa Indonesia。
(2)在印尼旅遊說什麼外語擴展閱讀
印尼最大的民族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由於穆斯林商人的影響,伊斯蘭教最初於13世紀採行於北蘇門答臘,至16世紀成為各地區的優勢宗教。
印尼政府規定凡參加全國性重大節慶、外事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官員必須穿國服。印尼的國服是根據爪哇地區傳統服裝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民族服裝特點制定而成的。
男士頭戴黑色無檐北芝(peci)帽,上身穿巴迪(batik)長袖上衣或西裝,下身穿西褲,腳穿皮鞋。女士梳發髻插頭飾,上身穿格巴雅(kebaya)長袖襯衫,肩披長披肩,下身穿紗籠(sarung),腳穿高跟涼鞋。
⑶ 印尼是什麼語言
印尼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國內所有地區都通用印尼語,同時在荷蘭、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也有許多人使用印尼語。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印尼語稱為巴哈薩(Bahasa,在印尼語里就是「語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有超過300種方言。某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在商業、游覽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語。
(3)在印尼旅遊說什麼外語擴展閱讀
為了能與馬來語書面文字統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馬來文拼寫系統為標準的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現在印尼語跟馬來語的拼寫非常接近。
在語言學分類中,印尼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印尼語源自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馬來語,是該語言的一個地區性變種,同標准馬來語有超過80%的同源性。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於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
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
⑷ 巴厘島當地人是用什麼語言巴厘島常用語言攻略
巴厘島當地的語言是巴厘語,也通行印尼語和英語。
大部分巴厘語的使用者還通曉印度尼西亞語。 2011年,巴厘文化理事會估計,巴厘島上日常生活中仍在使用巴厘語的人不超過100萬,在城市裡,父母只教子女印尼語甚至是英語。
同時,大眾傳媒和學校中的對話已越來越少。大多數人對巴厘語的文字很不熟悉,大部分巴厘人只把它作為一種基礎語言,在日常生活中與印尼語混用。
(4)在印尼旅遊說什麼外語擴展閱讀:
旅遊禁忌:
1、出入寺廟不得著短褲或短裙,需在寺外免費租件沙龍及腰帶。
2、在祭祀慶典中拍照,不得站在跪拜祈禱的人群前,也不得以閃光燈拍攝祭司。
3、印度教階級制度在巴厘島雖然並不嚴格劃分,但為避免因階級不明而觸犯祭司階級,請勿任意觸摸孩童頭部。
4、拍攝當地人最好先得到許可,一方面表示尊重,再則也避免事後索取費用的爭議。
5、左手被視為不潔,因此與人接觸時盡可能使用右手。
6、進入寺廟需脫鞋,不可露出手臂及腿,生理期的女生,莫進入寺廟;
若有人坐在地上時,千萬不可站在他的右手邊。
⑸ 請問在巴厘島當地使用什麼語言英語或者中文都可以嗎
巴厘島當地使用巴厘語,通行語言是印尼語和英語。
巴厘島,印度尼西亞島嶼,位於爪哇島東部,面積5620平方公里,島上熱帶植被茂密,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島。巴厘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島上最高峰是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印度教。
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2015年由美國著名旅遊雜志《旅遊+休閑》一項調查結果把印尼巴厘島評為世界上最佳的島嶼之一。
(5)在印尼旅遊說什麼外語擴展閱讀
1、氣候特徵
巴厘島氣候屬於熱帶海島型氣候,氣候常年炎熱,全年平均溫度 約28℃,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為雨季,其它時間為旱季。考慮到天氣,旱季(4-9月)是游覽巴厘島的最佳時機。一年中其餘時間比較潮濕、陰霾,暴風雨也比較多。
2、經濟結構
巴厘島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農業生產多以集體合作形式進行。旅遊業是面積5000平方公里的巴厘島的支柱產業,每年創造的產值佔全印尼旅遊業的1/4,GDP的1%-1.5%。
3、地方特產
土地墾殖率65%以上,出產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煙葉、花生、甘藍、洋蔥、水果與棕油等。牛奶、咖啡與椰干為主要出口產品。巴厘島東側的龍目海峽是亞澳兩大陸一部分典型動物的分界線,在生物學上有特殊意義。
⑹ 巴厘島主要說什麼語言
當地的語言是巴厘語,也通行印尼語和英語。
巴厘語是一種通行於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語言,在東爪哇、珀尼達島北部和龍目島西部也有人使用,屬於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大部分巴厘語的使用者還通曉印度尼西亞語。 2011年,巴厘文化理事會估計,巴厘島上日常生活中仍在使用巴厘語的人不超過100萬,在城市裡,父母只教子女印尼語甚至是英語。
同時,大眾傳媒和學校中的對話已越來越少。大多數人對巴厘語的文字很不熟悉,大部分巴厘人只把它作為一種基礎語言,在日常生活中與印尼語混用。但是在巴厘島以外的其他地區,巴厘語仍被使用,並且在語言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
(6)在印尼旅遊說什麼外語擴展閱讀:
此外,巴厘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島上最高峰是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印度教。
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2015年由美國著名旅遊雜志《旅遊+休閑》一項調查結果把印尼巴厘島評為世界上最佳的島嶼之一。
⑺ 印度尼西亞說什麼語言
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語(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內方言為基礎的一種馬來語,是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國內所有地區都通用印尼語,同時在荷蘭、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也有許多人使用印尼語。為了能與馬來語書面文字統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馬來文拼寫系統為標準的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現在印尼語跟馬來語的拼寫非常接近。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印尼語稱為巴哈薩(Bahasa,在印尼語里就是「語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有超過300種方言。某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在商業、游覽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語。
(7)在印尼旅遊說什麼外語擴展閱讀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於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
⑻ 你現在還在印尼么 我想去印尼玩 可是英語很不好 哈哈
如果您要到印尼來玩,最好會講英語,如果實在不會,也可以簡單的往外「蹦」單詞。因為印尼語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同屬馬來語系,很多詞彙來自英語,同時跟英語還有讀法或寫法上的差異。 在機場、旅遊景點等地有很多人都會講英語,估計可以佔到70%以上,尤其是出租司機。但是他們的地方口音特別重,尤其是 T和D 發音為「呆」和「嘚」。P和B發音也很相近,區分困難極大。不過好在,來印尼旅遊嘛!有很多旅遊景點的店主都是當地印籍華人開設的,操著一口300年前的中國廣東、福建等地的南方話音。聽起來還是能夠聽懂的,但是有點費勁。也有很多店面廣告宣傳畫面寫中文的。我在這里工作6年多了,來找我。哈哈哈哈
⑼ 英語很差 口語更不行 這樣情況去印尼行嘛 貌似那邊印尼語,英語,漢語……啥都有,那邊怎麼交流啊~~~
到印尼,會英語在機場賓館問題不大,在民間中文英文基本上都用不到,會說中文而且能正常交流的華人也不是很多,年輕人更少,如果旅遊或短期的商務活動,英文也就夠了,要長期居住必需自己學印尼語或找個翻譯。
⑽ 印尼人會說荷蘭語嗎
印尼人不會說荷蘭語。雖然印尼曾經是荷蘭殖民地,但英語才是國際語言,學校的外語課程都是教英語。這種情況就如澳門是葡萄牙前殖民地,但澳門人不會說葡萄牙語;菲律賓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但菲律賓人都說英語而不會說西班牙語。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西亞語的分別在於,印尼語摻了荷蘭外來語,而英國殖民地的馬來西亞卻摻了英語外來語。印尼人不懂荷蘭語,只要受了特別訓練的導游才懂荷蘭語。荷蘭語導游也為數不少,因為有很多荷蘭遊客來印尼他們的前殖民地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