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本土什麼種類的龜
印尼扁安布
羅蒂島蛇頸龜
2. 巨蛇頸龜
巨蛇頸龜
巨 蛇頸龜 是最大的蛇頸龜,最大腹甲可達50cm,就像蛇頸龜屬的其他龜類一樣,巨蛇頸龜的頸部也很長,通體呈米色或棕色,背甲無花紋,飼養數量不多。
中文名: 巨蛇頸龜
英文名: Giant snake-necked turtle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 亞門
綱: 爬行綱
亞綱: 無孔亞綱,或稱缺弓亞綱
目: 龜鱉目
科: 蛇頸龜科
屬: 蛇頸龜屬
種: 巨蛇頸龜
地理分布: 澳洲。
繁殖方式: 卵生。
習性: 棲息在淡水湖泊和沼澤之中。
外觀 特徵 : 背甲呈淡綠色或棕色,腹甲呈米色。
2
查看全部2張圖片
3
巨蛇頸龜
巨蛇頸龜的背甲圓潤,背甲上沒有任何花紋,顏色為棕色,在 龜背甲 的顏色里,棕色是比較有特點的存在。巨蛇頸龜成體的背甲巨大,飼養需要較大的空間。
巨蛇頸龜的背殼有強壯的龍骨,頭部附近有黑或黃色斑點。雌龜比雄龜大。雄龜腹甲中央凹陷,肛盾缺刻較深,尾長,泄殖腔孔距背甲較遠;雌龜腹甲平坦。卵長橢圓形,通常長徑34毫米,短徑20毫米。頸盾極小,位於第一枚和第二枚緣盾之間,但 釘頸龜 卻與眾不同,它的頸盾較大,位於第一和第二枚緣盾的後部,第一枚椎盾的前部。其頭頸部明亮的色彩和變化多端的條紋。
巨蛇頸龜是澳洲最大的蛇頸龜品種,其背甲最長能達到50厘米,雌性如將頸完全伸展開,其尾端至吻端的距離可達85厘米;巨蛇頸 龜分布 在澳洲東南部分,棲息在淡水湖泊和沼澤之中,其背甲呈淡綠色或棕色,腹甲呈米色。
4
巨蛇頸龜
巨蛇頸龜 人工飼養 的數量不多,主要原因在於成體太大,需要提供一個較大的飼養環境,所以並沒有得到普遍的飼養,沒有人類的捕殺,相對來說,巨蛇頸龜野生個體數量較多。
巨蛇頸龜以特長的頸部而得名,完全肉食性且喜愛活餌,這是一種很容易馴養的龜類,只要飼養1~2個月就能夠認得主人,同時它們也很健壯,抗病力強,極適合初學者飼養,只是因為台灣進口的巨蛇頸龜絕大部分是來自印尼新幾內亞島的野生個體,所以多半是成龜, 體型 較大,需用三尺以上的水族箱飼養。
巨蛇頸龜也是完全水棲性的龜類,連冬眠或交配都是在水中完成,只有 雌龜 在 產卵 時才會上岸,如遇到旱災河水乾涸時,它們會鑽入土中夏眠直到雨季來臨,巨蛇頸龜有群居的特性,約7 10年才算成熟,壽命較短,約在30年左右雌龜大於雄龜,每窩可下7 24顆蛋約180天 孵化 。
5
巨蛇頸龜
巨 蛇頸龜 對於環境的布置不是很挑剔,但是野生的蛇頸龜生活在溫度適宜的地方,並不喜歡太熱的天氣,我們都知道,加溫是很簡單的,但是降溫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在夏季,控制巨 蛇頸龜環境 的溫度是一個大難題。
一、巨蛇頸龜的環境布置
巨蛇頸龜的飼養箱布置,可設定為水占總面積70 80%,陸地則占總面積20 30%,這和飼養扁頭蛇頸龜和紋面蛇頸龜的布置有些不同,因為巨蛇頸龜是比較喜歡上岸曬日光浴的 品種 ,所以要有提供陸地的必要。陸地方面可選用一些大石、沉木或磚頭作為完全離水的陸地,在陸地的上空可添加一個射膽,將射膽光線照在陸地上,另外再配合爬蟲UV光管使用。而水位方面可加至其甲殼長度1~3倍的深度。
二、巨蛇頸龜的溫度控制
飼養巨蛇頸龜的溫度是令人最頭痛的地方,因為飼養它們的適當溫度應是18度~25度,但在夏天的時候,水溫往往會急升至30度或以上,如果水溫過熱的話,它們的甲殼就很容易患上甲殼腐爛的病症,這是由於巨蛇頸龜的甲殼對 真菌 的抵抗力比較弱,在水溫比較熱的同時,水中的真菌亦迅速滋生,這亦對巨蛇頸龜的甲殼做成不利,所以在飼養箱內要有降低水溫的必要。
6
巨蛇頸龜
在野生環境下,巨蛇頸龜是肉食性動物,但是在人工 飼養 環境條件下,也會食用一些植物性的飼料。所以在飼喂時,可以 選擇 一些龜糧和肉類,再選擇性的加一些蔬菜、水果,同時保證水質的健康即可。
一、巨蛇頸龜的食物選擇
巨蛇頸龜是肉食動物,食物包括 蝸牛 、水生 昆蟲 、魚和兩棲類。亦食蝸牛、水生昆蟲、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亦食植物的莖葉。通常可以在陸上及水中生活, 自然環境 中有超過百年壽命的。與陸龜一樣是以甲殼為中心演化而來的爬行類動物。到乾旱季節,便躲在池塘的泥里休眠,直到雨季的來臨。吃掉大量蚊子的幼蟲,因而對人們是非常有用的動物。
二、巨蛇頸龜的捕食
巨蛇頸龜追捕食物,與枯葉龜十分相似,採取伏擊或潛行靠近發動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龜的嘴位於頭部的前下方開口很大再加上粗大的脖子當嘴完全張開時就好像一個口袋把獵物整個裝了進去,在捕食的時候也是靠收縮的頸部肌肉把頭部向前彈射的同時展開大嘴把食物和水一並吞下。蛇頸龜的脖子較普通龜的脖子長2倍以上,所以捕食相對來說更容易。
3. 蘇拉威西白頭龜的外觀特徵有哪些
蘇拉威西白頭龜
蘇拉威西白頭龜是半水棲龜,水性並不是很好,所以腳趾上的蹼並不明顯,背甲顏色看上去很像楓葉龜,背甲上也同樣有三條棱,但是頭部的顏色與楓葉龜區別很大,白頭龜雄龜頭部的顏色近似白色,這是其最大的特點。
蘇拉威西白頭龜甲長約25CM,背甲低平呈茶褐色,有三條隆起的脊棱,背甲中線偏黃,腹甲棕黃色,盾片邊緣黑色,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北部及米納哈薩半島哥侖打洛港口附近,棲息於林間淺水水域,為印尼特有物種。
蘇拉威西白頭龜背甲的三條縱棱,中央一條最寬,兩側縱棱細短。縱棱間較平,沿縱梭有黑紋。前後緣盾呈鋸齒狀,後緣尤為明顯。頸盾前窄後寬,腹甲中央黑色,邊緣淺黃色。腹甲前緣平切,後緣缺到深。肛盾間有深缺凹。前臀及脛部鱗大,指、趾基部稍具蹼,尾短。雄龜頭部灰白色,雌龜頭部棕褐色。
4. 這是什麼品種的龜
蘇卡達龜(學名:Geochelone sulcata )亦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陸龜,是一種活動性十分強的陸龜。背甲隆起高,頭頂具對稱大鱗,頭骨較短,鱗骨不於頂骨相接,額骨可不入眶,眶後骨退化或幾乎消失;方骨後部通常封閉,完全包圍了鐙骨;上顎骨幾乎於方軛骨相接,上顎咀嚼面有或無中央脊。背腹甲通過甲橋以骨縫牢固連結。四肢粗壯,圓柱形。指、趾骨不超過2節,具爪,無蹼。無臭腺。植食性,可以生活在較乾旱的環境中。分布於非洲的衣索比亞、蘇丹、塞內加爾、馬里、查德等國。
中文學名
蘇卡達龜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sulcata
別稱
蘇卡達象龜,蘇卡達陸龜
5. 十大智商最高的龜有哪些
十大智商最高的龜有:緬甸陸龜、蘇卡達陸龜、豹龜、亞達伯拉象龜、加拉帕戈斯象龜、半水龜、香龜、佛羅里達香龜、錦香龜、三爪香龜。
1、緬甸陸龜
緬甸陸龜也稱之為龍爪龜、旱龜、枕龜等,英文名Elongated Tortoise,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陸龜之一。中國分布於廣西、雲南,雖然在其他省市的農貿市場、寵物市場上常有緬甸陸龜出售。
但它們並不產於本地,大多數是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再分散到各地,近年來的資源枯竭使得幾乎盡數的緬甸陸龜都依賴進口及部分商販走私。
2、蘇卡達陸龜
蘇卡達龜(學名:Geochelone sulcata )亦稱蘇卡達象龜和蘇卡達陸龜,是一種活動性十分強的陸龜。
背甲隆起高,頭頂具對稱大鱗,頭骨較短,鱗骨不於頂骨相接,額骨可不入眶,眶後骨退化或幾乎消失;方骨後部通常封閉,完全包圍了鐙骨;上顎骨幾乎於方軛骨相接,上顎咀嚼面有或無中央脊。背腹甲通過甲橋以骨縫牢固聯結。
5、加拉帕戈斯象龜
植食性,吃仙人掌和水果,鳳梨,水蕨,葉子和草。可以生活在較乾旱的環境中。也是行動非常緩慢的動物,每小時只能移動260米。僅分布於加拉帕戈斯群島的9個小島上。該物種最著名的兩個個體是孤獨的喬治和象龜迭戈。
6. 尼日尼亞的黑色烏龜是什麼品種
黑頸烏龜。
黑頸烏龜別名彩龜、黑頸彩龜屬水棲龜類,為烏龜屬的爬行動物。
龜是以甲殼為中心演化而來的爬行動物,龜最早見於三疊紀初期,當時即有發展完全的甲殼,烏龜生長非常緩慢,烏龜的耐飢餓能力比較強,烏龜是一種冬眠動物等。
7. 烏龜有什麼品種。
巴西龜、中華草龜 、黃喉擬水龜、中華花龜、豬鼻龜。
8. 蛇頭龜的學名是什麼
蛇頭龜的學名是蛇頸龜,產於南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頸長如蛇,可伸長獵取食物並在水面上呼吸。伸出的頭頸不能縮入龜殼;
頭頸彎向一側,蜷入肩甲殼的摺子中。南美種類——瑪塔瑪塔龜有長約30—40厘米、偽裝得很好的鋸齒狀外殼和尖突的頭。
蛇頸龜擁有長頸和粗糙不平的龜殼,尤其是年幼的品種。體形尺寸30厘米左右。這種龜的背殼有強壯的龍骨,頭部附近有黑或黃色斑點。
雌龜比雄龜大。雄龜腹甲中央凹陷,肛盾缺刻較深,尾長,泄殖腔孔距背甲較遠;雌龜腹甲平坦。卵長橢圓形,通常長徑34毫米,短徑20毫米。大多數龜的頸盾極小,位於第一枚和第二枚緣盾之間。
生活習性
蛇頸龜以特長的頸部而得名。完全肉食性且喜愛活餌。這是一種很容易馴養的龜類。只要飼養1-2個月就能夠認得主人。同時它們也很健壯,抗病力強,極適合初學者飼養。
只是因為台灣進口的長頸龜絕大部分是來自印尼新幾內亞島的野生個體,所以多半是成龜,體型較大,需用三尺以上的水族箱飼養。
長頸龜也是完全水棲性的龜類,連冬眠或交配都是在水中完成。只有雌龜在產卵時才會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