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板胡的琴筒為什麼用椰子殼做
用椰殼蒙上和桐木板,發音是最好的。
椰子殼的選擇
1、椰子殼的選擇要求椰子殼要選老的,老的椰子殼是黑色的,質地堅硬,發音亮而清脆;椰子殼的形狀必須選十分圓正的,做高音板胡的椰子殼要選擇高圓形的;椰子殼要求表面紋細、光滑,表面粗糙的椰子殼壁厚,不好加工;
2、椰子殼的處理椰子殼選定後即放干椰汁,鋸開大小頭,中音板胡大頭是蒙面板,小頭是留做音窗;挖掉殼內的厚白肉,保留椰子殼的內膜;
充分曬干後用沙布打磨外殼,使殼壁厚薄均勻;高音板胡殼厚以1.5毫米為好,中音板胡殼厚以2毫米為宜;高音板胡的蒙板面直徑為8.5厘米到9厘米為好,中音板胡的直徑以10厘米到10.5厘米為好,次中音板胡的直徑以11厘米到12厘米為好,低音板胡的直徑以13厘米為宜。
(1)怎麼區分印尼板胡殼與海南殼擴展閱讀:
板胡姿勢
1、「平腿式」身體坐下,兩腿自然分開,左腳稍向前,右腳靠後,板胡放在左大腿彎曲處稍外。(或大腿面靠里三分之一處)這種姿勢優點在於全身重心下移,腰腿部負擔較小,演奏時活動范圍大。在演奏熱情、激動和速度快的樂曲唱腔時,能使演奏者得到情感和技巧的最大發揮,因之採用這種姿勢的演奏者尤其多見;
2、「架腿式」,左腿架在右腿上或右腿架在左腿上,板胡放置於兩腿與小腹交叉之間,這種演奏姿勢是先輩秦腔板胡演奏琴師所推崇的,它的演奏效果也是有其長處的。重心穩定集中,和平腿式比較各有特色。
B. 印尼寄居蟹海南灰白寄居蟹什麼區別,價格呢
印尼寄居蟹海南灰白寄居蟹區別身體構造還有口感都不相同,價位都差不太多
寄居蟹有著獨特的身體構造,可謂是背著房子的小精靈,無毒無害,佔用空間小,無噪音,無異味,是近年來深受寵友們喜愛的一種新興寵物。陸生寄居蟹,又名陸棲寄居蟹,英文學名是hermit crab。如其名,它們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而不是在海里。據說陸生寄居蟹在大約兩千三百萬年前,從海中登上陸地生活,其腹部膜質化,可以吸收氧氣,適應了陸上生活。
寄居蟹與其它寵物的對比
1、寄居蟹飼養不掉毛,清潔省時省力
2、不吵不鬧不粘人,不打擾您休息
3、飼養寵物無異味,不需廢時間當鏟屎官
4、佔用空間小,家庭和辦公室都可飼養
寄居蟹的身體構造
有房有車還有顏
據說顏值寄居蟹都是有房一族,換殼看蟹心情,就像換衣服,當然小了肯定是要換的,一般一年換殼1-2次,替換殼較上一次的殼大1-2cm,替換殼平時也可當生態缸裝飾物。
陸寄蟹可以安靜的當你的心肝寶貝,還有一雙迷人聚光的小眼睛。充滿活力的小精靈,容易飼養,適應能力強,神秘可愛,顏值擔當。
陸寄蟹生命力很旺盛,適應能力強,生存能力強,飼養環境搭建方便,不吵不鬧不帶菌,飼養簡單,懶人福音。
陸生寄居蟹的飼養方法:正確設置飼養缸,蟹蟹更健康
01 足夠寬闊的缸
海邊不止有沙灘、椰子樹、還有浪。所以你的環境尺寸一定要足夠讓陸生寄居蟹去「浪」。不僅環境底面積要大,高度也不能忽略,別看寄居蟹相貌笨拙,如果條件允許,它會經常爬到高處的。
C. 板胡與二胡的區別
一、琴筒的構造不同
1、板胡:琴筒呈圓筒形,用堅硬的椰子殼做成,也有用木質、銅質或竹質的,七十年代以後還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琴筒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能使音響共鳴集中並造成板胡的特色。
瓢大發音低沉不宏亮,瓢小則發音尖嘯刺耳。琴筒前口不蒙皮膜而膠以桐木板。它是板胡音色優劣的關鍵,以用木質松軟、紋理順直、勻密、無痕節和水漬的梧桐木為佳。筒後口有的敞口,有的開五個音孔,呈金錢眼狀。
二、歷史時間不同
1、板胡:始於清朝,板胡是伴隨著中國地方戲曲梆子腔的出現,在中國大約有300多年的歷史。
2、二胡: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三、名稱由來不同
1、板胡:因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
2、二胡: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在唐代更名為「胡琴」,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板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胡
D. 椰殼和椰蒂分別是椰子的什麼部分海南椰和印尼椰怎麼區分椰殼和椰蒂哪個貴手工和機制怎麼區分
椰殼就是椰子裡面果實的整個硬殼,椰蒂應該指的是與樹連接的柄那個地方。
海南椰和印尼椰怎麼分?真沒注意過,原始種和改良種的區別吧。
椰殼有用椰蒂沒用。
最後手工和機制,你想問什麼?
E. 印尼椰子殼和越南椰子殼有什麼區別
區別:生長地方不同
一般上印尼椰子種類繁多,多是靠海所產,果實較大、皮綠(不管老嫩)、汁漿多,果肉1公分厚(老的)、果水多、果肉薄,色乳白透明,鮮美(嫩的)。越南的多是陸長椰種,因樹高而果較小。
椰子殼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內果皮,椰子殼含灰分0.61%,木質素36.51%,纖維素53.06%,戊聚糖29.27%(總量)。可治夾陰風寒寒熱等。植物形態詳見椰子皮條。在椰子殼上刻一些花紋和字,甚至製作娃娃頭像,各種鳥雨的民間藝術品。
用椰子殼,在椰子殼上刻一些花紋和字,甚至製作娃娃頭像,各種鳥雨的民間藝術品。這類產品在海南尤其多。
F. 秦腔板胡瓢大口直徑是多少厘米最好面扳怎樣挑選才能達到好音色
椰子殼要選老的,老的椰子殼是黑色的,質地堅硬,發音亮而清脆;椰子殼的形狀必須選十分圓正的,做高音板胡的椰子殼要選擇高圓形的;椰子殼要求表面紋細、光滑,表面粗糙的椰子殼壁厚,不好加工;做高音板胡的椰子殼周長以26.7厘米到28.5厘米為好,中音板胡以31.5厘米到33厘米為好,次中音板胡以34.5厘米到37.7厘米為好,低音板胡以40.8厘米為好。
2.椰子殼的處理
椰子殼選定後即放干椰汁,鋸開大小頭,中音板胡大頭是蒙面板,小頭是留做音窗 ;挖掉殼內的厚白肉,保留椰子殼的內膜;充分曬干後用沙布打磨外殼,使殼壁厚薄均勻;高音板胡殼厚以1.5毫米為好,中音板胡殼厚以2毫米為宜;高音板胡的蒙板面直徑為8.5厘米到9厘米為好,中音板胡的直徑以10厘米到10.5厘米為好,次中音板胡的直徑以11厘米到12厘米為好,低音板胡的直徑以13厘米為宜。
三、板胡面板材料的選擇
1.泡桐樹的選擇
蒙制板胡面板的泡桐樹,要求質地結構十分疏鬆,這種泡桐樹只有選擇生長速度極快,樹齡小的樹才具有質地松軟的特點,最好是採用定向速生栽培的泡桐樹為最好。樹齡以5年為准,砍伐時間宜在7月份,此時溫度最高,樹液流動最快,樹體組織結構最疏鬆;砍伐後取中段中間的木材做成面板料,面板料鋸成厚度為6毫米,長1米,寬15厘米的板材,置予室內充分烤乾,要求烤過2個伏天後備用。
2.板胡面板厚薄的確定
板胡面板的厚薄沒有定論。大厚發音尖細、遲鈍、微弱,音色韻味出不來,音量上不去,大薄發音則空散不厚實,音色韻味變味,音質沙、啞、雜音多。每把板胡面板的厚薄要根據拉奏聽音來不斷調整面板的厚度,其方法是面板粘膠後,安裝起來試拉,聽音後再拆下來由厚到薄在沙布上打磨,由此反復進行,直到音脆圓潤,板胡音色韻味出來,靈敏度高,內外弦音平衡為止;當板胡發音尖、細、弱,音量出不來時,說明面板太厚,要拆下繼續打磨;當內弦音量出來了,外弦音仍尖細,音量出不來,說明面板還厚了一點點。
G. 板胡殼子用木的好還是椰子殼好
只能用椰子殼,木頭的和椰子殼發出的不是一種聲音,也不能稱之為板胡。
H. 板胡和墜琴怎麼區分啊
板胡顧名思義,是在椰子殼做的音筒一面蒙桐木板。墜胡一般是木製的琴筒,蒙蟒,也有蒙桐木板的。板胡琴桿短,圓形,兩個弦軸在一側,墜胡琴桿長,一面平,弦軸在兩側。
板胡
I. 板胡與微胡的區別
板胡和曲胡的區別是:板胡的弦桿比曲胡短,音筒是椰子殼木面,發音宏亮髙亢,一般拌奏豫劇用,另外還有高音板胡伴歌曲和秦腔板胡,曲胡桿比板胡長,桿上有平面,音筒較細而長,蟒皮面,一般拌奏曲劇。
J. 怎樣挑選豫劇板胡
[琴桿]也叫「擔子」,用檀木或紅木製成,上方是方柱形;頂端稍向外斜,美歡大方:頂端下來邊刻有「弦庫」,庫內橫穿弦軸、豎穿弦線;弦庫以下是圓柱形,越往下越細,穿過瓢殼(共鳴箱),到透過「琴托」時,則又成方形。[瓢殼]就是琴筒,即把堅硬的檳榔殼的兩端切去後所製成的共鳴箱。兩個切面一大一小,大口一端粘有用,圓形薄桐木製成的「瓢面」。[弦軸]用檀木或黃楊木製成,圓錐形。弦軸比其它弓弦樂器的弦軸都粗,因為板胡弦張力氣大,上弦時滿把手握弦軸容易用力。[內外弦]外弦是粗老弦,內弦是皮弦。現在有些演奏員也嘗試使用金屬弦。[千金]也叫「腰碼」,有木製、骨制、化學材料等多種,以楠木製的最好。豫劇板胡的千金多用固定的,因它基本是用切把演奏的,而且弦又撐得緊,活動的千金影響音準和切把,所以不用。千金靠琴桿一端平穿小孔,用細絲弦把它緊緊綁在琴桿上,位置在外弦軸(下邊的弦軸)與碼子之間的上三分之一處。[碼子]也叫「底碼」,有木製、竹製、骨制等多種,雕成橋形,如[圖二],置於瓢面上端的上下直徑的四分之一處,弦槽的距離以弓毛放入兩弦之間稍有間隙為宜,不可過窄過寬。碼子對音量大小、音色好壞有很大關系,應該在使用中選擇出最適於自己手的板胡的碼子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