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班達海海域發生7.5級地震,是否會引發海嘯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10時20分,震中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弗洛勒斯島東北部112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2公里。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記錄到距離震中較近的島嶼和鄉鎮有較強震感。本次地震發生後半小時,該機構記錄到震中附近還發生了兩次震級分別為5.6級和5.5級的餘震。
地殼的垂直運動可能發生在板塊邊界。板塊沿著這些邊界相互作用,稱為斷層。不同的運動會形成不同的獨特地形,主要是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下圖按這個順序排列的),其中走滑斷層引發海嘯的可能性最低,因為它相對平緩,所以海底地形的變化可以放大或抑制海浪傳播。通常低於7.5或7.0的地震通常不會引發海嘯,況且還需要足夠的海水深度,所以有的地方會引發海嘯,有的不會。
⑵ 印尼強震已造成至少81人死亡,怎樣的地震能被稱為強震
說到地震,這個自然災害大家都是有一定的印象的。而在印度的一個地震,它現在已經造成了八十多人進行一個相應的死亡,可以說這個地震造成的結果真的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害怕的地震了。有的時候地震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常見了。
而對於這個世界上而言,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就要進行一個相應的注意,因為地震是作為一個自然災害的,而這也是無法進行一個相應的預知的。地震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它不僅僅會給一個當地的一個經濟造成一個影響,同時又對於人們生產生活而言,也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影響。而這樣的一個結果也是我們所難以去想像的到的了。所以在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總應該做到的學習知識。而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一個相應的學習,這樣在地震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也能夠去進行一個相應的救助,這些就是我們所能夠理解到的一個事情了的。
⑶ 印尼萬丹省附近海域發生6.7級地震,當地政府是如何安置受災群眾的
印尼萬丹省附近海域發生6.7級地震,由於這次地震震中位於萬丹省板底蘭縣西南52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0公里,所以並未造成印尼人員傷亡,政府給失去房屋的群眾安排了臨時避難所。
印尼出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的地震多達上千次,這次地震發生時,印尼首都雅加達的一些高層建築持續晃動了十幾秒鍾,最終造成了257所房屋和建築被破壞。地震屬於一種破壞性很大的自然災害,尤其是如今的城市中有很多高層建築,一旦發生震級較大的地震,必然會造成很大的破壞,但是由於地震的特殊性,並不能完美的預測到地震的發生時間跟地點,所以一旦感覺到地震,採取積極的自救措施能夠有效的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下面就來說一說面對地震如何處置:
一、要有防範地震的安全意識
對於經常發生地震的地區,要有足夠的防範地震發生的安全意識,比如一旦發現動物行為反常,很可能就會發生地震,這時就要採取避險措施,再就是家中要常備一些避險物資,如果發生地震,沒有時間逃跑,或者被困在屋內時,避險物資能幫助自己維持到救援趕到。
你了解印尼萬丹省附近海域發生的地震情況嗎?歡迎留言討論。
⑷ 印尼塔勞群島發生6.9級地震,印尼為何頻發地震等地質災害
印尼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國家,它位於幾個構造板塊交界處,周圍火山環繞。該國的島嶼位於全世界最不穩定的一個區域。這周的火山爆發和由強震引發的海嘯,顯示印尼位於不穩定的地質構造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島國(由1.75萬座小島組成),印尼坐落在世界上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世界第二大最活躍地震帶——阿爾卑斯帶之間。夾在這種地震多發帶中間,意味著這個島國會經歷全球最強的地震和最猛烈的火山爆發。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說,環太平洋地震帶學術上又稱環太平洋帶,是全球最強的一個地震帶,它的一系列斷層線從西半球的智利穿越日本和東南亞,一直延伸2.5萬英里(4.02萬公里)。
⑸ 印尼6.2級地震,是否有人員傷亡
新華社雅加達1月15日電(鄭世波)印度尼西亞官員15日說,印尼西蘇拉威西省15日凌晨發生6.2級地震,已造成3人死亡、24人受傷。法新社援引一家救援機構的報道稱,地震摧毀了一家醫院,有病人和醫務人員被困在裡面。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1月15日2時28分(當地時間1月15日2時28分)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南緯3.04度,東經118.99度。
此外,地震和餘震引發次生災害,造成3處山體滑坡,使得部分通往災區的道路受阻,當地政府正在全力疏通。當地仍在不斷發生餘震,印尼氣候氣象及地球物理局提醒當地民眾注意安全。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18年9月,印尼中蘇拉威西省棟加拉縣發生7.4級地震,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2000多人死亡。
⑹ 為什麼印尼總會發生海嘯印尼海嘯的原因是什麼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而印尼卻偏偏是海嘯的多發地,為什麼印尼總會發生海嘯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尼頻繁發生海嘯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印尼大海嘯_印尼海嘯 -簡單介紹
印尼海嘯:印尼海嘯-簡介,印尼海嘯-發生過程_印尼大海嘯
印尼海嘯過後印尼海嘯是指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
印尼海嘯4100人無家可歸。
海嘯是1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印尼大海嘯_印尼海嘯 -發生過程
印尼海嘯使大量遊客死亡2006年7月17日,印尼當地時間3時24分(北京時間16時24分)發生里氏7.2級地震。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稱,這次的地震觸發了印尼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以及澳大利亞聖誕島和可可島區域海嘯預警。
截至7月17日傍晚,已造成當地至少80人死亡。
截至7月18日,印尼地震引發海嘯已造成357人死亡,其中包括來自沙特、巴基斯坦、荷蘭、日本和瑞士等國的7名外國人,另有數百人受傷,5400多人無家可歸,3萬餘人被撤到地勢較高的地方避難。此時記者證實,暫無中國公民傷亡。
截至7月19日,印尼政府部門稱,海嘯中本國遇難者人數升至531人,另有270多人失蹤。
印尼缺乏預警系統導致悲劇重演,海嘯死傷慘重。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優素福·卡拉18日晚間說,國家救災統籌機構18日已向遭受地震和海嘯襲擊的西爪哇南部地區提供了約110萬美元的緊急救濟經費,以幫助地方政府迅速展開救災工作。
印尼大海嘯_印尼海嘯 -原因分析
1、地震震級大,震源淺
本次地震震級達8.7級,屬於特大地震。地震發生在澳大利亞板塊與印度板塊2大全球構造板塊的交界處。地震區內,印度板塊,相對緬甸板塊,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運動,在巽他海槽斜向俯沖收斂。印度板塊向緬甸板塊下,長期俯沖,積累了巨大的應力和能量,突然釋放,引起地殼劇烈震動。又由於震源淺(僅10公里),對海水的擾動強烈,引發巨大的海嘯。
2、受災地區沒有建立海嘯警報系統,缺乏預警機制
印度洋海域國家均未建立海嘯警報系統,缺乏預警機制,當大地震引發海嘯時,當地政府和人民在沒有任何防備和避難知識的情況下,遭受了“滅頂”之災。而太平洋海域的許多國家,為了預防海嘯,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成立了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國際海洋學委員會組成了“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國際協調組”,對海嘯警報系統業務開展協調工作,曾進行過一些成功的海嘯預警,使人員的傷亡大大減少。
3、受災地區對遭受地震海嘯的潛在危險性估計不足
盡管此次地震海嘯受災國家歷史上也有地震海嘯記載,但對如此大的災難估計不足,也沒能與國際海嘯研究機構和有預警能力的國家開展積極的合作。
4、受災地區社會防災准備不夠
一些受災地區經濟不發達,沿岸建築缺少相應的抗海嘯 措施 ,海邊的一些旅遊、度假等公共建築,缺乏防浪、避險設施,事先沒有很好的防災准備。再加上交通、通訊等設施落後,災難發生後,受災情況不能及時獲得,延誤了災後救援工作,客觀上加重了災害程度。
5、受災地區正值旅遊旺季,防災意識弱
本次地震海嘯發生在本年度的 聖誕節 ,是受災地區的旅遊旺季,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雲集海邊,賓館的入住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遊客處於放鬆休閑狀態,當地人們忙於接待,防災意識極低。
海嘯相關 文章 :
1. 應對海嘯的方法
2. 接到海嘯來臨時應該如何做
3. 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大的海嘯
4. 海嘯是如何形成的
5. 海嘯是怎樣引起的
⑺ 印尼為什麼突發7.4級地震
是的,印尼突發7.4級地震,主要因為印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所以地震和海嘯多發。
印尼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靠近印尼東海岸區域的印度洋是3個主要板塊構造帶的結合處。這3個板塊分別是東面的巽他板塊、西北面的印度板塊和西南面的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板塊與緬甸小板塊集中處斷裂所導致。印尼發生的地震產生於更南的位置,原因是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端下降到巽他板塊下面,並因此而下降至中爪哇省下部,形成所謂的潛沒帶。潛沒帶中處於下部的板塊向下滑降通常都會引發地震。專家們指出,印尼地區發生的地震原因是兩大板塊在共同運動中互相擠壓的結果。
地震等級情況:
1、一般將小於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2、M≥1級,小於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3、 M≥3級,小於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4、 M≥4.5級,小於6級的稱為中強震(如9·7彝良地震)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5、M≥6級,小於7級的稱為強震(如8·3魯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級,小於8級的稱為大地震(如8.8九寨溝地震,4·14玉樹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地震)。
7、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⑻ 印尼發生6.2級地震,目前情況如何
78人死亡,800餘人受傷,印尼地震死傷持續升級,大雨嚴重阻礙搜索。
根據環球網1月18日報道,15日凌晨,印尼希蘇拉威西省發生3.2級地震,目前易造成78人死亡,800餘人受傷,地震之後,又遭遇大雨,從而造成搜救工作很難全面展開。
印尼此次地震強度為6.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此次地震震感強烈,震中地區超過10萬人。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4年印尼發生9.3級大地震,地震引發海嘯,導致22.6萬人死亡。2018年印尼發生7.4級地震,進而引發海嘯,導致2000多人死亡。
⑼ 印尼地震已致78人死逾800人傷!為何地震殺傷力這么強
印尼西蘇拉威西省當地時間15日發生了6.2級地震,已經造成了數百人傷亡,隨著球員人員從廢墟裡面找到更多的遇難者,死亡人數也上升到78人,另一面,大雨也阻礙了搜救工作的推進。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都會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18年9月,印尼中蘇拉威西省棟加拉縣發生了7.4級地震,地震極其引發的海嘯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那麼地震為何殺傷力那麼大呢?
地震發生後,能量通過波的形式傳遞,主要體現下P波和S波上,P波的傳遞速度快,達到了每秒6公里左右,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空氣傳遞,而橫波的傳遞速度比較慢,每秒3.5公里。與體波相對應的面波,面波沿著地表傳播,因此破壞力上看,面波的威脅最大,其次是橫波和縱波。震級在7.8級的地震,其能量釋放大約是3000顆廣島原子彈,是非常可怕的。
⑽ 印尼地震情況怎麼樣
印度尼西亞龍目島5日晚遭遇8天內第二次強震,已確認致至少98人死亡、236人受傷。
印尼國家抗災署6日宣布,數以千計的房屋倒塌或嚴重損毀,死亡數字可能進一步上升,尚無外國遊客身亡報告。
據中國外交部領事司6日消息,40餘名中國遊客被困在龍目島西北部熱門旅遊地。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館6日下午確認,目前已有39名中國遊客被撤離至安全地區,其中部分遊客已搭乘航班離開。
印尼國家抗災署發言人蘇托波·普沃·努格羅霍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龍目島部分地區電力和通信中斷,位於震中的北部地區房屋損毀嚴重,死亡數字可能進一步上升。
事發後,印尼國家搜救中心、抗災署、軍警和當地醫療機構等立即展開緊急撤離行動。根據印尼國家搜救中心6日晚間發布的消息,已有3043名遊客被成功撤離,但是相關島嶼仍有大量遊客等待撤離。
蘇托波6日早些時候通過社交媒體「推特」宣布,印尼當局正使用三艘客船撤離被困在龍目島西北部吉利特拉旺岸島、吉利艾爾島和吉利美諾三個小島上大約1000名外國遊客。他還說,這三個島嶼上沒有外國遊客死亡的報告。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6日通過「微信」公號發布消息說,吉利三島系印尼旅遊勝地,據了解約千餘名當地居民和遊客受困,包括中國遊客40餘名。
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館6日下午確認,目前已有39名中國遊客被撤離至安全地區,其中部分遊客已搭乘航班離開。總領事館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中國遊客撤離情況,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此外,總領事館再次提醒近期赴印尼旅遊中國公民務必注意安全,勿前往龍目、吉利等震中附近島嶼旅行。
報道,不少外國遊客提前結束休假,在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首府馬塔蘭機場排起長隊。兩家印尼廉價航空運營商說,預訂飛離龍目島和巴厘島航班的人數大幅增加。另有兩家航空運營商宣布,將增加航班,幫助遊客撤離。
地震時部分外國政府官員在這一地區。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說,當時他身處馬塔蘭一家酒店的第10層,「房間劇烈搖晃,牆體裂開」。
澳大利亞移民和邊境保護部長彼得·達頓當時在龍目島一家酒店的第12層,「我們被震到地板上,能逃出來相當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