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樹林分布在哪個省 紅樹林簡單介紹
1、中國紅樹植物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區。
2、紅樹林(Mangrove)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場所。
3、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帶海陸交錯區生產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中國紅樹林保護修復取得積極進展,初步扭轉了紅樹林面積急劇減少的趨勢,但紅樹林總面積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外來生物入侵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區域整體保護協調不夠,保護和監管能力還比較薄弱。
4、根據2019年紅樹林專項調查結果,中國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共52處(不包括港澳台),包括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海洋特別保護區等類型。在這些保護地中,紅樹林面積為15944公頃,佔中國紅樹林的55%以上。從保護級別看,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內的紅樹林有9800公頃,佔中國紅樹林面積的34%;地方級自然保護地內的紅樹林有6144公頃,佔中國紅樹林面積的21%。
⑵ 紅樹林是什麼
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海洋綠肺」,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在消浪護岸、凈化海水、維持近海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科學研究與生態體驗等方面有著陸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極高的生態服務價值。
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典型特徵之一是「極低的植物多樣性支撐極高的生物多樣性」,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場所。
樹林的種類
紅樹林的成分以紅樹科的種類為主,紅樹科有16屬120種,一部分生長在內陸,一部分組成紅樹林,如紅樹屬、木欖屬、秋茄樹屬、角果木屬。此外還有使君子科的錐果木和欖李屬、紫金牛科的桐花樹(蠟燭果)、海桑科的海桑屬、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欖雌)、楝科的木果楝屬、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櫚科的尼帕棕櫚屬等。
在紅樹林邊緣還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樹)、蕨類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鹽角草、禾本科的鹽地鼠尾黍等。
在靠近紅樹林群落的邊緣還有一些伴生的所謂半紅樹林的成分,它們都具有一定的耐鹽力,如海杧果、黃槿、銀葉樹、露兜樹、海棠果、無毛水黃皮、刺桐。
⑶ 紅樹分布在哪些地方
在西半球,紅樹林主要生長在南美洲東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島、非洲西海岸。在東方,以印尼的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西海岸為最主要的分布區。沿孟加拉灣——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至非洲東部沿海,這些地帶都分布著紅樹林。澳大利亞沿岸紅樹林的分布也較廣。印尼——菲律賓——中印半島至我國台灣、廣東、海南、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於黑潮暖流的影響,紅樹林海岸一直延伸到日本九洲。由此不難看出,紅樹林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極為廣泛的。
紅樹林發育在海岸上,在這里很難再看到其他植物,唯有紅樹林抗風防浪,形成一道獨特的綠色屏障。
⑷ 紅樹林生物群落的主要分布
全世界紅樹林生物群落分布可劃分成兩大中心:一是西方中心類群,主要分布於熱帶美洲東西沿岸及西印度群島,北可達佛羅里達半島,南至巴西,經大西洋至非洲西岸。其種類很少。另一是東方中心類群,以印尼的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西岸為中心,紅樹植物分布較前者廣,種類也豐富,約有77種。東方中心類群分為三支:一支向北沿孟加拉灣―印度沿岸―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到非洲東岸,包括馬爾加什;一支向南,即澳大利亞沿岸;第三支包括印尼諸島沿岸―菲律賓―中印半島至中國。由於海洋暖流的作用,紅樹林的分布超出了熱帶海域,在北美洲百慕大群島,亞洲達日本九州,超過北緯32;在南半球更遠離赤道,達南緯42的紐西蘭南部。全世界以馬來半島紅樹種類最多,生長最茂盛。中國海南島沿岸,地處熱帶邊緣,紅樹林高10~14米。隨著緯度的升高、溫度的降低,紅樹林的高度逐漸降低、種類逐漸減少,福建沿岸(北緯25~2720)紅樹林高只有1米左右,構成紅樹林的種類只有1種。
⑸ 紅樹林海岸的分布
紅樹林海岸在全球發表很廣泛,其分布的最典型地區,有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的海岸;非洲的奈及利亞、坦尚尼亞、紅海、馬達加斯加的海岸;亞洲的印度、中印半島沿岸和中國的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及海南島沿海。
紅樹林是生長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及河口潮間帶特有的森林植被。它們的根系十分發達,盤根錯節屹立於灘塗之中。它們具有革質的綠葉,油光閃亮。它們與荷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漲潮時,它們被海水淹沒,或者僅僅露出綠色的樹冠,彷彿在海面上撐起一片綠傘。潮水退去,則成一片鬱郁蔥蔥的森林。
紅樹林海岸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南美洲東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島、非洲西海岸是西半球生長紅樹林的主要地帶。在東方,以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和馬來半島西海岸為中心分布區。沿孟加拉灣——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至非洲東部沿海,都是紅樹林生長的地方。澳大利亞沿岸紅樹林分布也較廣。印尼——菲律賓——中印半島至中國廣東、海南、台灣、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於黑潮暖流的影響,紅樹林海岸一直分布至日本九洲。
中國的紅樹林海岸以海南省發育最好,種類多,面積廣。紅樹植物有10餘種,有灌木也有喬木。因其樹皮及木材呈紅褐色,因而稱為紅樹、紅樹林。紅樹的葉子不是紅色,而是綠色。枝繁葉茂的紅樹林在海岸形成的是一道綠色屏障。
⑹ 紅樹林在哪裡
紅樹林的分布雖受氣候限制,但海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熱帶海區。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紅樹林到達百慕大群島,在亞洲則見於日本南部,它們都超過北緯32°的界線,在南半球紅樹林分布范圍比北半球更遠離赤道,可見於南緯42°的紐西蘭北部。
中國紅樹林共有27種,分屬20科、25屬(另有資料為16科20屬31種)。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台灣、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廣西自治區紅樹林資源量最豐富,其紅樹林面積佔中國紅樹林面積的三分之一。無論是種類和分布范圍,在太平洋西岸,中國的紅樹林都具有代表性。
廈門西海域,80年代在東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紅樹林,隨著這幾年的圍海造地的不斷擴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國家級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以來,深圳城市建設就有8項工程佔用福田紅樹林鳥類保護區紅線范圍內土地面積達147公頃(2200畝),占原整個保護區面積的48.8%,共毀掉茂密紅樹林35公頃(526畝),占原紅樹面積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目前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但由於沿海一些漁民毀林建蝦塘,近10年來,廣西的紅樹林面積減少了10%。大量紅樹林被砍伐、破壞,引起了中國政府的極大關注。目前,中國已建立7個省級以上的紅樹林保護區,保護紅樹林約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一半,並成立了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這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紅樹林保護、科研與管理體系。
台灣的紅樹林:台灣的紅樹林原有6種,現存4種;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河口附近。由於高度的開發,使得紅樹林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主要分布於台北縣淡水鎮(水筆仔) 和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溪的出海口(水筆仔)。 紅樹科的水筆仔:數量多,耐寒性較高,主要分布於北部。
紅樹林保護區
廣東深圳福田國家級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以來,深圳城市建設就有8項工程佔用福田紅樹林鳥類保護區紅線范圍內土地面積達147公頃(2200畝),占原整個保護區面積的48.8%,共毀掉茂密紅樹林35公頃(526畝),占原紅樹面積的31.6%。
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面積368公頃,是中國唯一位於市區,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每年有白琴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侯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公園連城一體,面向碧波盪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1984年,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創建,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里,當地的漁民在這里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果園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國際)基金會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英女王訪華時,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並將紅樹林稱為「綠色明珠」。
深圳紅樹林可以說是盛名遠播,現在來深圳的海內外遊客,都要去海濱生態公園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紅樹林、在此越冬的數萬只水鳥翔集的壯觀場面。紅樹林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共同構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也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
廣東珠海紅樹林:主要分布淇澳島、橫琴島和紅旗西堤、磨刀門和雞啼門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於淇澳島西北部大圍灣的淇澳紅樹林保護區面積最大,是目前該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連片的林分,樹高4-6米。它不僅是珠海市的珍稀資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紅樹林濕地,同時是全國少有的緊靠大城市的紅樹林區之一。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境內,面積1.9萬公頃,199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高橋紅樹林保護區為中國最大的紅樹林連片生長基地,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該區地處雷州半島,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沿海灘塗上分布著較大面積的紅樹林植被,其中紅樹植物有12科、16屬、17種,是除海南島外中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此外,保護區內擁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鶴類、鸛類、鷺類等水禽及其它濕地動物,據初步統計,僅鳥類就有82種,其中留鳥38種、候鳥44種。湛江紅樹林保護區作為中國現存紅樹林面積最大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在控制海岸侵蝕、保持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山口國家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保護區之一,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1994年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1997年5月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魯克利灣國家河口研究保護區建立姐妹保護區關系,2000年1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
山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地處亞熱帶,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沙田半島東西兩側,海岸線總50公里,總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個國家級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海南省清瀾港紅樹林保護區: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護最為完整的紅樹林。
該保護區中心位置地理坐標位19°33』N,110°49』E,地處文昌市的清瀾港沿岸一帶。保護面積達2948ha,有林面積達2732ha。管轄范圍包括馮家港、鋪前港等。該保護區於1981年批建,原為縣級,後已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設管理站,位於頭宛村。該保護區的總保護面積雖然不及東寨港保護區,但林木面積大,而且樹林年齡長,許多林相顯示了原生林的特徵。如有海蓮林樹齡達百年以上,調查中有的胸徑達1.2m,林內結構復雜,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飛架其間。保護區范圍內除了有同東寨港基本相同的紅樹植物種類外,還有獨特的成片正紅樹(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著霞村的岸邊形成雄偉的景觀。木果核在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襪的蛇狀呼吸根在這里有典型的表現。海桑屬的4個種,即海桑、杯尊海桑、大葉海桑和海南海桑在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筍狀呼吸根形成這些種類的明顯待色。小花老鼠勒在東寨港自然群落中並不多見,而在該保護區的潮溝灘塗林緣卻常見它與其他紅樹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紅樹植物也較東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發現。顯然這里的種類多樣性優於東寨港,具有較優勢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較大的潛在的科研意義。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漳江口保護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鎮為雲霄縣城,位於濕地以西10km,東北向距離廈門約85km。主要保護對象以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東南沿海水產種質資源為主。主要濕地類型有紅樹林、灘塗、水域或組成的河口濕地等。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3、8。保護區於 1992 年元月成立,1997 年 7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 年 6 月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 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
漳江口保護區內植被類型分為紅樹林、濱海鹽沼、濱海沙生植被3 個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 13 個群系,有秋茄—老鼠 等 22個群叢。區內有維管束植物 224 種,有紅樹植物 5 科 6 屬 6 種,鹽沼植物 16 科27 屬 29 種 1 變種,濱海植物 59 科152 屬 184 種。區內營養豐富,從而微生物資源豐富,有微生物 12 科 27 屬 45種,與陸地生境的微生物數量比較,紅樹林土壤細菌數量高於一般陸地生境,而土壤放線菌、真菌數量較少是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微生物數量分布的主要特徵。
漳江口保護區已查明野生脊椎動物共 359 種,其中哺乳動物 9科 14 種,鳥類 38科154種,爬行類 11 科 37 種,兩棲類 5科 13種,魚類 141 種。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中華白海豚和緬甸蟒蛇2種, 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寬吻海豚、黃嘴白鷺、小杓鷸、小青腳鷸、綠海龜、棱皮龜、太平洋麗龜、虎紋蛙等 19 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 24種。保護區鳥類中具有眾多的雙邊國際性協定保護的候鳥,其中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鳥類 77 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鳥類 41種。保護區紅樹林區潮間帶底棲動物 28 種。潮下帶底棲生物 181 種。海區浮游植物 201 種,其中硅藻 165 種。浮游動物 180種,其中水母類 59 種,橈足類 71 種。
漳江口保護區位於台風多發區,1955 ~ 1980 年間影響雲霄的台風達 150次, 年平均台風影響 5.8 次。紅樹林濕地是該區域的保護者,在穩固海岸、抵抗台風侵蝕方面有重要作用。
⑺ 紅樹林通常在什麼地方
紅樹林通常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地方。
樹林種類
紅樹林的成分以紅樹科的種類為主,紅樹科有16屬120種,一部分生長在內陸,一部分組成紅樹林,如紅樹屬、木欖屬、秋茄樹屬、角果木屬。
此外還有使君子科的錐果木和欖李屬、紫金牛科的桐花樹(蠟燭果)、海桑科的海桑屬、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欖雌)、楝科的木果楝屬、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櫚科的尼帕棕櫚屬等。
在紅樹林邊緣還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樹)、蕨類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鹽角草、禾本科的鹽地鼠尾黍等。
在靠近紅樹林群落的邊緣還有一些伴生的所謂半紅樹林的成分,它們都具有一定的耐鹽力,如海杧果、黃槿、銀葉樹、露兜樹、海棠果、無毛水黃皮、刺桐。
⑻ 紅樹林有啥特點 它的特點如下
1、紅樹是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岸上的一種特有木本植物,包括常綠喬木和灌木。為了防止海浪沖擊,紅樹植物的主幹一般不會無限增長,而從主幹上長出多數支持根,深扎泥灘,以使植株保持穩定。
2、紅樹並非是紅色,只是因為從木材及樹皮內可提煉一種紅色染料,才將這類植物叫作紅樹。紅樹高低參差不齊,最高的可達5米。它們具有革質的綠葉,油光閃亮。就像與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漲潮時,它們被海水淹沒,有時僅露出綠色的樹冠。潮水退去,則成一片生機蓬勃的森林。
3、在西半球,紅樹林主要生長在南美洲東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島、非洲西海岸。在東方,以印尼的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西海岸為最主要的分布區。沿孟加拉灣——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至非洲東部沿海,這些地帶都分布著紅樹林。澳大利亞沿岸紅樹林的分布也較廣。印尼——菲律賓——中印半島至我國台灣、廣東、海南、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於黑潮暖流的影響,紅樹林海岸一直延伸到日本九洲。由此不難看出,紅樹林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極為廣泛的。
4、紅樹林發育在海岸上,在這里很難再看到其他植物,唯有紅樹林抗風防浪,形成一道獨特的綠色屏障。
5、紅樹有別於其他植物的一點是,它具有高滲透壓的生理特點。由於滲透壓高,紅樹能從沼澤性鹽漬土中吸取水分及養料,這是紅樹植物能在潮灘鹽土中紮根生長的重要條件。紅樹的根系十分發達,分為支柱根、板狀根和呼吸根。一棵紅樹的支柱根多達30餘條。這些支柱根像支撐物體最穩定的三腳架結構一樣,從各個方向支撐著主幹,使紅樹能夠經得起風浪的吹打。紅樹林對保護海岸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1960年,美國佛羅里達發生特大風暴,沿岸上千棵紅樹遭到毀壞,但是連根拔掉的很少,主要的毀壞是刮斷或因旋風作用把樹皮剝開。紅樹林可抵抗風浪的沖擊,像衛士一樣忠誠地守護著海岸。
6、紅樹植物有著它獨特的繁殖現象——胎生。紅樹植物的種子成熟後在母樹上萌發,呈綠色木棒狀。幼苗成熟後,由於重力作用這些木棒自動落地,墜入泥土中。這種「胎生」現象在植物界並不多見。更令人驚奇的是,幼苗落入泥中後,數小時內就可長成新的植株。有時從母樹落下的幼苗平卧於土上,也能長出根,扎入土中。如果幼苗落入水中,它們會隨海流飄泊,一旦遇到適合的生長土壤,就立即紮根生長。紅樹革質的葉子具有反光的作用,葉面的氣孔下陷,有絨毛,在高溫下能減少蒸發,具有耐旱的特徵。它葉片上的排鹽腺可排除海水中的鹽分。除胎生以外,紅樹植物還具有無性繁殖即萌櫱能力。它們被砍伐後,基莖上很快又會萌發出新芽分枝。
7、此外,紅樹林也是鳥類棲息、繁殖的場所。紅樹林生長的灘塗為鳥類提供了大量的食物魚,同時紅樹林的害蟲也是鳥類的美味佳餚。這些條件吸引了大量鳥類棲息。每當傍晚時分,在岸邊用望遠鏡可以看到百鳥歸林的景象,獨特而壯觀。
⑼ 紅樹林經濟價值在哪裡
紅樹林環境優美,為野生生物帶來居住和覓食場所、為人類提供經濟活動的地方(如漁農業)或戶外教育的活動課室、為生態旅遊提供了觀賞路線,為社會帶來了經濟來源。
http://www.conservancy.org.hk/conser/Ramsar/mangrove04C.htm
⑽ 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林在哪 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在哪裡
1、世界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位於孟加拉地區。孟加拉國沿海擁有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天然紅樹林分布區和大面積的人工紅樹林。
2、孟加拉西部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森林之一,由恆河三角洲及靠近孟加拉灣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克納河養育而成。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位於西孟加拉的加爾各答東南部,它是恆河三角洲的一部分,與孟加拉灣相鄰。
3、三角洲的周圍是大面積的紅樹林,覆蓋面積5957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紅樹林沼澤連續分布區,唯一的老虎棲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