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東南亞以什麼礦產著名
1、東南亞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銅、金、鎳、鋁、錫、鈦,銻、銀、鉀鹽、石膏、重晶石和磷,以及鐵、鋅、鉛、鉻、錳、鈷、高嶺土和膨潤土等。
2、東南亞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其他分布緬甸、泰國、菲律賓和東帝汶等國
3、銅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寮國、緬甸等
4、東南亞金礦資源頒布廣泛,大多數國家都有金礦分布,其中印尼最為集中,其次是菲律賓,印尼是世界金礦資源大國,印尼官方報道的金的資源量為5297噸,金儲量為3156噸,居亞洲地區首位。
5、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印尼、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印尼已知鋁土礦資源量約2億多噸,儲量2400萬噸,其中85%分布在西加里曼丹,其餘15%分布在廖內群島中的賓坦島及其周圍小島上。
6、錫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寮國等國。馬來西亞錫儲量100 萬噸(2007年資料),佔世界總量的16.4%,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7、鈦鐵礦 主要分布在越南,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
8、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
9、銻主要集中在泰國和緬甸。
10、銀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緬甸、寮國有少量分布。
11、其他:煤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國、越南、緬甸等國;鎢主要分布在泰國、緬甸;鉛鋅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鉻鐵礦分布在越南、菲律賓、緬甸;錳礦主要分布在印尼、緬甸和越南;鈷主要分布在印尼和菲律賓;鉀鹽主要分布在泰國和寮國;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越南;重晶石分布在泰國、越南和緬甸,2007年泰國的重晶石儲量為900萬噸,居世界第5位;石膏主要分布在泰國;高嶺土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膨潤土主要分布在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希望採納
❷ 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自然資源豐富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❸ 世界上鎳礦最多的國家,哪個國家鎳礦最多
鎳是一種銀白色金屬,由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於1751年發現。它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延展性,難熔耐高溫,並具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在空氣中不氧化等特徵。
鎳被廣泛應用於飛機、雷達、軍工製造業的有色金屬原料。在全世界范圍內,鎳對各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世界上鎳礦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呢?
儲量分布
紅土鎳礦:古巴,新喀里多尼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和巴西。
硫化鎳礦石: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中國和南非等。
主要鎳生產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古巴,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喀里多尼亞。
世界上鎳礦最多的國家(2014)
排序 國家 儲量(噸)
1 澳大利亞 18000000
2 新喀里多尼亞 12000000
3 巴西 8400000
4 俄羅斯 7900000
5 古巴 5500000
6 印度尼西亞 4500000
7 南非 3700000
8 加拿大 3300000
9 菲律賓 3100000
10 中國 3000000
11 馬達加斯加 1600000
12 哥倫比亞 1100000
13 多尼米加 930000
14 美國 160000
--- 其他 6500000
--- 全球總量 81000000
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14年報告的鎳儲量數據
❹ 東南亞的主要礦產和分布謝!
1、東南亞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銅、金、鎳、鋁、錫、鈦,銻、銀、鉀鹽、石膏、重晶石和磷,以及鐵、鋅、鉛、鉻、錳、鈷、高嶺土和膨潤土等。
2、東南亞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其他分布緬甸、泰國、菲律賓和東帝汶等國
3、銅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寮國、緬甸等
4、東南亞金礦資源頒布廣泛,大多數國家都有金礦分布,其中印尼最為集中,其次是菲律賓,印尼是世界金礦資源大國,印尼官方報道的金的資源量為5297噸,金儲量為3156噸,居亞洲地區首位。
5、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印尼、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印尼已知鋁土礦資源量約2億多噸,儲量2400萬噸,其中85%分布在西加里曼丹,其餘15%分布在廖內群島中的賓坦島及其周圍小島上。
6、錫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寮國等國。馬來西亞錫儲量100 萬噸(2007年資料),佔世界總量的16.4%,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7、鈦鐵礦 主要分布在越南,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
8、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
9、銻主要集中在泰國和緬甸。
10、銀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緬甸、寮國有少量分布。
11、其他:煤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國、越南、緬甸等國;鎢主要分布在泰國、緬甸;鉛鋅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鉻鐵礦分布在越南、菲律賓、緬甸;錳礦主要分布在印尼、緬甸和越南;鈷主要分布在印尼和菲律賓;鉀鹽主要分布在泰國和寮國;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越南;重晶石分布在泰國、越南和緬甸,2007年泰國的重晶石儲量為900萬噸,居世界第5位;石膏主要分布在泰國;高嶺土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膨潤土主要分布在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❺ 加里曼丹島盛產什麼礦產
摘要 加里曼丹島大部分地區經濟貧困,許多森林地帶尚未開發。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還有鋁土、鎂、硫、鐵、金、銀、石英砂、石灰石、浮石等。農產品有稻米、橡膠、胡椒、西米、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采和伐木業重要。金剛石儲量居亞洲前列。西谷粉、胡椒產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氣和煤的開采與加工日益重要。島上經濟產業以林木業為主,另外有藤等森林資源,礦物有黃金、鑽石、煤、石油、鈾等。石油開采方興未艾,靠近南中國海地帶有大量石油分布,汶萊也因此成為東南亞最富裕的國家。
❻ 東南亞礦產資源分布
東南亞地區位於我國東南面,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汶萊、新加坡、東帝汶11個國家。人口約5.5億,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該地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銅、鎳、鋁、鈦,鉀鹽、石油、天然氣,與我國有較強的互補性,受到我國礦業界的較多關注。
一、礦產資源
由於歷史和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東南亞地區的地質工作程度總體較低。但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銅、金、鎳、鋁、錫、鈦,銻、銀、鉀鹽、石膏、重晶石和磷,以及鐵、鋅、鉛、鉻、錳、鈷、高嶺土和膨潤土等。
1.油氣資源
東南亞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其他分布緬甸、泰國、菲律賓和東帝汶等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重要的油氣資源國,全國約有60個大小不等的沉積盆地,具有油氣遠景的陸上盆地面積為80萬平方公里,海上盆地面積150萬平方公里。已經發現340多個油田和54個氣田,其中大油田5個,儲量占總儲量的57%。2007年印度尼西亞石油儲量6億噸,天然氣儲量26589億立方米。石油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斯蘭等島和巴布亞。幾乎全部賦存在第三紀地層中。較大的油田有中蘇門答臘的Minas, Duri, 和Bangko油田,蘇門答臘東南海上的Cinta 和 Rama油田、東加里曼丹的Bunyu,Handi 和 Bakapai油田,西爪哇海上的Arjuna 和Arimbi油田等。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天然氣資源位於北蘇門答臘省的Aceh和Arun天然氣田、東加里曼丹陸上和海上氣田、東爪哇Kangean海洋區塊、巴布亞的一些區塊。印度尼西亞的石油最終可采總資源量為47.7億噸,天然氣最終可采總資源量為5.4萬億立方米。
馬來西亞2007年石油儲量5.48億噸,天然氣儲量23503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近海的三個儲油盆地:(1)馬來盆地,面積約22.4 萬平方公里,主要油田包括杜蘭(Dulang)油田,塞利基油田(Seligi)等。(2)沙撈越盆地,面積22 萬平方公里,(3)沙巴盆地,面積約3.4 萬平方公里,呈北東方向延伸。
2008年統計,越南的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8220.0萬噸,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為1925.56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南部海區,北部紅河盆地也有少量分布。南部海區的油氣田主要分布在頭頓—昆侖島海域,產在九龍盆地、Malay-Tho Chu盆地和Nam Con Son盆地。越南最重要的油田是「白虎」油田,原始可采儲量達5 億桶,其他還有「大熊」(3 —6 億桶)、Rong油田、Ruby、Rang Dong等油田。
泰國近兩年石油儲量增長較快,2007年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3973萬噸,比上一年增長58.6%,天然氣儲量為3312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20.7%。目前已發現油氣田超過19個,主要分布在泰國灣、安達曼海、南部平原、中部平原、呵叻高原和北部山間盆地6個含油氣區。其中泰國灣盆地最為集中。
緬甸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若開山脈與撣邦高原之間緬甸中部沉積盆地區和沿海大陸架,目前已經發現陸上油田或油氣田19個,海上氣田3個。由於過去在沿海大陸架上做的工作不多,所以是緬甸油氣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近些年來,緬甸加強了在大陸架上的找油氣工作,並發現了一些油氣田。
2.銅
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寮國、緬甸等。印尼是世界銅資源大國,其官方報告的銅資源量為6620.6萬噸。另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2007年銅儲量為350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7.1%,列世界第三位。銅礦床大多分布在巴布亞省的艾斯伯格山和格拉斯貝格,少量分布在蘇拉威西、蘇門答臘和爪哇,以斑岩型為主。主要礦床有巴布亞省的艾斯伯格、格拉斯貝格,松巴哇島的巴圖希賈烏等銅、金礦床,還有北蘇拉威西和巴占島上的一些銅礦。
菲律賓銅礦資源非常豐富,1998年銅儲量為700萬噸,儲量基礎為1100萬噸。另有資料報道,菲律賓銅的資源量達到4020萬噸。菲律賓銅礦以斑岩銅礦為主,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的銅礦床頒布在北部呂宋山區的三描禮士省(Zambales)、本格特省(Benguet)、新比斯開省和南部棉蘭老島的北蘇里高、北三寶顏省、東達沃(Davao Oriental)省、南可打巴托(South Cotabato)省,以及中部地區的宿務省等地。地質勘探工作顯示,菲律賓仍存在大量的銅礦床和銅礦遠景點。
1995年新的礦業法頒布以來,菲律賓在銅礦方面有一些新的發現。例如,HINOBAAN(銅金屬儲量180.6萬噸)、Kingking、Maricalum(銅金屬儲量200萬噸)和Tampakan等一些銅礦床被先後發現。其中澳大利亞西部礦業公司在位於棉蘭老島南部南可打巴托省發現的Tampakan銅金礦是世界級的礦床,估計銅儲量1044.2萬噸,金儲量227-369噸,總價值至少100-200 億美元。
3.金
東南亞金礦資源頒布廣泛,大多數國家都有金礦分布,其中印尼最為集中,其次是菲律賓,印尼是世界金礦資源大國,印尼官方報道的金的資源量為5297噸,金儲量為3156噸,居亞洲地區首位。金礦床類型多為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型金礦床和矽卡岩—斑岩型銅金礦床。幾乎在所有的島嶼都有金礦的分布。巴布亞省的格拉斯貝格銅-金礦是印尼最大的金礦,也是世界最大金礦之一。
4.鎳
東南亞的鎳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印尼、菲律賓和緬甸。印尼也是世界鎳礦資源大國,2007年己探明鎳儲量32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4.8%,居世界第8位。平均礦石品位1.5—2.5%。主要為基性和超基性岩體風化殼中的紅土鎳礦,分布在群島的東部,礦帶可以從中蘇拉威西追蹤到哈爾馬赫拉、奧比、格貝、加格、瓦伊格奧群島,以及巴布亞的鳥頭半島和塔納梅拉地區等。菲律賓2007年鎳儲量為94萬噸(金屬量),儲量基礎520萬噸,列世界第10位。菲律賓鎳礦多為紅土帶(佔99%)。由於大部分鎳礦處在淺土層,易於開采且成本低。從地區分布看,集中在東達沃省和巴拉旺省(Palawan),礦石儲量分別為4.757億噸(占總儲量43.69%)和4.071億噸(占總儲量37.38%)。其它有較大規模鎳礦資源的省還有北蘇里高和三描禮士。近年新發現的費爾尼科(Philnico)鎳鈷礦已知鎳資源量158萬噸,鈷15.8萬噸。
5.鋁土礦
主要分布在印尼、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印尼已知鋁土礦資源量約2億多噸,儲量2400萬噸,其中85%分布在西加里曼丹,其餘15%分布在廖內群島中的賓坦島及其周圍小島上。屬紅土型鋁土礦,為含鋁的硅酸鹽類岩石在潮濕炎熱氣候條件下風化形成。主要分布在廖內群島、賓坦島、蘇拉威西和加里曼丹島。由於西加里曼丹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又不足,所以那裡的鋁土礦到現在還沒有開發。目前只有賓坦島及周圍島嶼上的鋁土礦得到開發。
鋁土礦是越南優勢礦產之一,據越南地質機構的資料,全國鋁土礦總資源量約80億噸(USGS, Minerals Yearbook , 2005),主要分布在越南中南部的多樂(Dak Lak)、達農(Dak Nong)、昆嵩(Kon Tum)、林同(Lam Dong)幾省,北部地區也有一定分布。礦床類型主要有兩種:紅土型和沉積型。其中紅土型最為重要,主要分布在越南南方新第三紀—早第四紀高原玄武岩風化岩中。面積超過2 萬k ,風化帶深可達60m,原礦平均品位Al2O336 —39%,共有40.5 億噸儲量。主要礦床有達農省的Quang Son, the Gia Nghia等7 個礦床(儲量約27 億噸),林同省保祿礦床(儲量約1.4 億噸),林同省新瀨礦床(儲量約1.8 億噸)等。沉積型鋁土礦產在晚二疊世灰岩中,分布在北方的河江、高平、諒山等省內,一般品位( )39 —65%,總資源量估計有數億噸。總的礦石質量欠佳,礦床規模較小。
6.錫
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寮國等國。馬來西亞錫儲量100 萬噸(2007年資料),佔世界總量的16.4%,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馬來半島11 個州中有9 個有錫礦,但以霹靂州和雪蘭莪州最多。礦石類型以砂礦為主,主要為沖積砂礦,如世界著名的堅打穀錫礦區和吉隆坡錫礦區,礦石礦物為錫石,伴有獨居石、鈦鐵礦和磷釔礦等,大多來自印支期花崗岩與志留-二疊紀碎屑岩和灰岩內外接觸帶附近的錫石一石英脈。原生錫礦佔次要地位,其成因類型有:(1)熱液型礦床。多為錫石一石英脈型礦床,礦石分布在泥質岩層的裂隙中。主要礦石礦物為錫石,伴生有黃鐵礦、黃銅礦、毒砂、黃玉、黃錫礦、閃鋅礦、石英和鉻鐵礦等。有的伴有強烈石英岩化。代表性礦床如雙溪林明錫礦。(2)接觸交代(礦卡岩)型礦床。其特徵是錫石發育在花崗岩體與碳酸岩接觸處的礦卡岩帶中,錫礦化集中在斷裂交叉部位及交匯入,如馬樟薩塔洪、武吉伯西等礦體。(3)偉晶岩型礦床。規模一般較小,產於各類偉晶岩中,除錫石外,主要伴生礦物有電氣石、白雲母、黃玉、螢石和綠柱石等,如柔佛州的巴克里礦床。
印尼也是世界錫礦資源大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2007年錫儲量約8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13.1%,列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東海岸外的廖內群島,特別是邦加島、勿里洞島和新格烏,與我國滇西錫礦和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同屬一個錫成礦帶。該礦帶長達2500公里以上,其中印尼境內錫礦帶長約750公里 。
錫是泰國最重要的礦產之一,2007年儲量為17萬噸(儲量基礎為2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的2.8%,列世界第八位。礦床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包括攀牙、普吉、那空是貪瑪叻和拉廊等府。在北部和中部地區也有少量分布。
7.鈦鐵礦
主要分布在越南,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越南是世界第10大鈦鐵礦資源國,2007年儲量160噸,儲量基礎1400噸( )。產地30 余處,其中大型礦床2 個,中型10 個,小型11 個。有原生礦,風化殘積礦和濱海砂礦。其中濱海砂礦分布最廣,儲量最大,幾乎縱貫越南全境,北起芒街經清化、榮市、順化、歸仁直至頭頓和河仙。兩個大型鈦礦均為海岸砂礦,分別為榮市錦化和歸仁吉慶。原生鈦鐵礦為位於太原城西北的蓋占礦床,屬中型規模。礦體賦存於輝長岩體中富礦品位可達30 —40%。原生礦體在地表風化後也形成一些殘積型礦砂。
8.鐵
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少量分布。根據越南政府的報告,越南已知鐵礦床約200個,13個儲量超過100萬噸,全國鐵礦石總儲量超過12億噸(USGS, Minerals Yearbook , 2005)。已發現的鐵礦主要分布在越北及越中地區,平均品位50%。其中河靜省的石溪鐵礦儲量最大,證實儲量為5.44 億噸,平均鐵含量在61%以上,產在矽卡岩中,可露采,正在准備開發。第二大鐵礦是黃連山省的貴鄉礦床,系風化淋濾型,探明儲量1.18 億噸,平均含鐵56 —57%,也開始露采富礦。老街省的Quy Xa大型鐵礦,為火山沉積變質型,儲量為1.12億噸。
9.銻
主要集中在泰國和緬甸,泰國也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2007年儲量為35萬噸,佔世界總量16.7%,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儲量基礎為37萬噸,佔世界總量的8.6%,也居世界第三位。銻礦資源主要分布於泰國北部地區,包括南邦府、帕府、清邁府等,中部的春武里府以及南部的素叻他尼府等。
10.銀
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緬甸、寮國有少量分布。2005年印尼銀資源量為3.6萬噸,儲量為1.14萬噸,銀礦床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省的艾斯伯格、格拉斯貝格和西爪哇的芝格托克等地。
11.其他礦產
煤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國、越南、緬甸等國;鎢主要分布在泰國、緬甸;鉛鋅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鉻鐵礦分布在越南、菲律賓、緬甸;錳礦主要分布在印尼、緬甸和越南;鈷主要分布在印尼和菲律賓;鉀鹽主要分布在泰國和寮國;磷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越南;重晶石分布在泰國、越南和緬甸,2007年泰國的重晶石儲量為900萬噸,居世界第5位;石膏主要分布在泰國;高嶺土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膨潤土主要分布在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❼ 東南亞以什麼礦產出名
還有越南的煤炭、磷礦,緬甸的玉石。
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有新加坡這樣的類發達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的新興工業國家,還有柬埔寨緬甸這樣的欠發達國家。
❽ 汶萊的主要礦產有什麼
自然資源 油氣資源: 汶萊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4億桶,天然氣儲量為3200億立方米,可開采25年以上。每天輸出的21500桶石油和大量的天然氣。 礦產資源:汶萊除了油氣儲量巨大之外,汶萊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礦產有金、汞、銻、鉛、礬土、硅。
❾ 東南亞最主要的農產品,礦產品是什麼
主要物產 天然橡膠 油棕 椰子 蕉麻
主要產國及出口最多的國家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 (菲律賓) (菲律賓)
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區,主要農作物為水稻。該區各國居民多以稻米為主食。
東南亞最突出的礦產資源有哪幾種?
(答案:煤、鐵、銅、鎢、錫、石油、鉻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的是兩種礦產——錫與石油)
錫礦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國家?
(答案: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形成錫礦帶,是世界著名錫礦帶)
石油主要分布在哪幾個國家?
(答案:印尼、汶萊,特別是印尼,其石油資源集中於蘇門達臘島,由於石油豐富被稱為希望之島,印尼是東南亞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主要輸往日本)
❿ 東南亞石油.椰子.天然橡膠.錫礦砂最大生產國是什麼
這個是地理知識吧,在東南亞,
石油的最大生產國應該是印度尼西亞,其他的主要的生產國主要是汶萊(號稱東方小石油王國)。
椰子最大的生產國是菲律賓(本國的蕉麻在東南亞也是最大的)。
天然橡膠的最大的產出國是馬來西亞(本國的油棕在東南亞也是最大的)。
錫礦:東南亞擁有一條世界上最大的錫礦帶。它自緬甸中部的撣邦高原起,沿泰緬邊界向南進入馬來半島,至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和勿里洞島止,南北延伸了2000多千米。探明錫礦的儲量為600多萬噸,佔全世界探明儲量的2/3。因而東南亞是世界上錫礦的最大生產基地。位於錫礦帶上的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都是主要產錫國,三國每年錫的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近60%。
此外稻米的最大產出國是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