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烏龜為什麼不冬眠
巴西龜
正常情況下,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巴西龜也是會冬眠的。然而很多時候巴西龜也會出現不能正常冬眠的情況,那這是為什麼呢?什麼樣的原因可能會導致巴西龜不冬眠呢?
一般情況,巴西龜在環境溫度15攝氏度以下的時候就會逐漸開始進入冬眠,而當溫度超過16度的時候它就會開始蘇醒並且攝食。而且巴西龜的抗寒性還可以,一般只要水溫不低於4攝氏度就能安全越冬。
然而很多人工寵養的巴西龜,主要生活在室內,很多時候室內的溫度都不會太低,因此也就會影響到巴西龜的冬眠情況。此外,不同的南方、北方因為氣候的差別,巴西龜的冬眠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南方11月中下旬冬眠,北方在10中旬左右,當然具體的還要看溫度變化哦。
當然,巴西龜也可以不冬眠,可以將水適當加溫並用日光燈照射,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巴西龜就可以一直不冬眠,但是夜晚巴西龜還是要睡的,而且不讓他冬眠,巴西龜會長的很快,長大了的巴西龜可就沒小時候可愛漂亮了。
⑵ 烏龜不冬眠怎麼辦
一般烏龜在11月份中旬到2月份期間進入冬眠狀態都屬於正常的
冬眠跟多種因素有關 最為重要的是溫度和時節
所以不進入冬眠狀態也毋須擔心
注意:
1 冬眠前不可投餵食物 由於冬眠前需要清腸 若進食很可能造成龜在冬眠間意外死亡
我解剖過很多冬眠間死亡的龜 其中佔8成以上的龜腸子里都含有食物殘渣
所以建議樓主不要給龜餵食
2 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 龜最長可在18個月內不進食 但只是野生龜種
3 冬季注意溫度控制 不可溫差過大 切忌泡熱水或吹暖氣 如需加熱 須每天24小時無間斷開放加熱燈或加熱棒
⑶ 為什麼我家的烏龜不冬眠
龜冬眠是要有溫度條件的。最理想的冬眠溫度應在7-10C之間。溫度低於15C時龜就會進入冬眠狀態,如不準備讓它冬眠就應該將溫度保持在22C-30C。一般在20度以下,龜的活動就開始減少,食量也減小,少吃或不吃。健康的龜在
冬眠之前地准備,他們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長的比較豐滿;否則,它也許會無法從冬眠中醒來。在冬眠之前的一周就停止餵食,並用溫水浸泡,否則冬眠期食物和糞便在體內的淤積易造成腸胃炎。夏末,一隻健康的龜會開始在它的肩膀和腿部儲存脂肪。
飼養者必須憑借對龜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斷能力來判斷自己的龜是否具備冬眠的條件。
健康的龜冬眠期間是不用餵食物也不要打攪它睡覺,只要飼養箱保持一定的適度即可。
⑷ 我家養的烏龜怎麼不冬眠呀
我以前養的烏龜一到冬天冬眠的時候就乾死,好可憐。後來我知道了,在入冬以前盡量給他吃很多東西已保存能量,到了冷的時候,他自然就不吃食了,然後我給他放一個魚缸里,魚缸底部放一些水,並且把魚缸放在離暖氣比較緊的地方但不要太近。隔一段時間就給魚缸補充一些水,不要很多一點點就夠了,保持烏龜身體周圍的適度,防止乾死。這樣一來,小烏龜就可以容易的過冬了,希望我能幫你龜龜冬眠前是不吃不喝的,冬眠後是不吃不喝不動的。
真正的冬眠方法是容器內鋪濕的厚沙(普通的河沙就可以了),上用報紙揉團覆蓋,龜會自己鑽進沙里睡的,一星期一次補水,保持沙以及報紙的濕潤。冬眠對於家養龜來說是一項考驗。首先你要確定你的寶貝健康,沒有疾病。體質差的龜決不能冬眠。小龜、幼龜建議不要冬眠,很難過冬!可以給要冬眠的龜准備些沙,但如果它不爬進去的話,就不要強行給它埋進去。不在沙里冬眠的龜龜,可以放在淺水裡,上面罩一層濕棉紗,保持濕潤,也起到一定程度保溫效果。在沙里冬眠的龜龜,要保證沙干凈無污染。在龜龜冬眠期間,保持沙的濕潤。龜龜可能在冬眠期間醒來,所以要保證它醒來後不會爬到你找不到的地方。另外,冬眠期間醒來的龜龜千萬不能餵食。
這是龜龜冬眠的注意事項:
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龜便開始進入冬眠,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泄,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蘇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一個冬眠期內多次反復冬眠和蘇醒也會造成引起龜的死亡。低於0℃的溫度將會凍傷烏龜,甚至凍死烏龜。因此人工設置烏龜的冬眠場所時必須考慮可能出現溫度變化因素。
到了10月左右龜不吃食了,用稍溫的水泡泡龜,用溫水刺激龜排便,清理腸道,把留在體內的糞便排干凈 以免長時間停留在腸道里引起腸道疾病,停食的半年裡就靠這些脂肪活著, 龜過瘦或吃食狀態不好,或者過小的龜,越冬就要加溫飼養了 溫度調整到28度,龜會正常吃食,如果不加溫這種狀態冬眠,由於儲備的脂肪量過少,很可能因為無法堅持到氣溫回升就掛了。
⑸ 我們家烏龜為什麼不冬眠啊
因為烏龜之所以冬眠是因為動物體溫下降,新陳代謝水平降低,進入昏睡狀態以度過寒冷冬季的行為。由於家裡的溫度較高,導致烏龜身體體溫上升,新陳代謝水平升高,所以無法進入冬眠狀態。在現在家庭飼養寵物中屬於正常行為。
⑹ 我的烏龜為什麼還不冬眠啊
1.自然越冬 龜在水溫15℃以下開始冬眠,不吃不動。龜類越冬比較容易,一般年景,長江流域地區氣溫在-8℃以內時,當早晨水面結冰時,而中、下層水不結冰的情況,龜不致死亡,但如果連續數天結冰不開凍,有引起水下龜缺氧窒息致死的可能。
2.室內越冬 按照龜的頑強生命力和抗逆力,可以讓其在室內自然越冬。採用室內簡易自然越冬,龜死亡率不到2%。具體做法是:當每年冬季來臨,水溫降至13℃以下時,把龜從池內撈起,放入一間清靜空房內,龜堆疊2~3層,上蓋預先浸泡半天的稻草30厘米,再澆上透水1次,把門窗封死並遮光,以後每隔1周左右淋水1次,不使稻草乾燥即可。據記錄,當室內氣溫低於0℃以下也十分安全,成活率超過98%,並對翌年繁殖不受影響。
3.缸、箱保溫越冬 把龜放在缸或箱內,上面加蓋,蓋上留有一定的通氣孔,放龜後,龜上加些濕布或濕海綿,也可以用濕砂,每隔10一15天檢查1次,不讓其乾燥亦可越冬。此法適合黃緣等半水棲龜類和中小規格龜類越冬。只要不讓缸箱內氣溫低於0℃(熱帶龜不低於5℃),大多數龜都可安全無恙越冬。
4.家庭小規模養龜越冬管理,可把龜放養水容器中,置於室內,保持0℃以上也可以安全過冬,放養密度也可以比平時提高1倍以上,有利提高一定的溫度。如室外庭院微池養龜,可在池上覆蓋塑料膜,不使池水結冰是十分保險的越冬方式。適當加深水位也有保溫作用。最簡單的辦法是小水池中放入一些泡沫塑料板,上面放上稻草也可使龜安全過冬。
總之,龜越冬的主要管理是依據溫度為標准,最好保持5~13℃左右范圍內,不要長期在13~14℃半蘇醒狀態下而致使過分消耗能量引起春季死亡。
注意事項:
1.冬眠前一定要檢查龜的健康狀況,帶病的龜要先加溫治病,在病好了以後再冬眠.
2.龜的冬眠環境要安靜並要遮光,在吵鬧或無遮光條件下,即使溫度到了8~10度左右龜也很難進入冬眠,這樣很消耗龜的體力,對冬眠不利。
3.有些人怕龜太冷,一看見出太陽就把冬眠期間的龜放在陽光下面取暖,結果造成龜體力急劇下降而死亡
對於生活在較寒冷地區的龜來說,最理想的冬眠溫度應在7-10C之間,這個溫度可或高或低地出現一點不同。如果長時間讓龜處於過低的溫度下會造成龜的死亡,溫度過高它們則可能根本就不會進入冬眠狀態。溫度低於15C時龜就會進入冬眠狀態,如不準備讓它冬眠就應該將溫度保持在22C-30C。如果溫度已低於15C,又不想讓龜冬眠,那麼應該將逐步回升溫度,切忌溫度回升過快,而且不能在過渡時期溫度不高不低的階段餵食,只能在20C-30C的環境中讓龜進食。
龜保持冬眠狀態的最佳時間是3-4個月,處於野生環境下的龜保持冬眠狀態時間一般會更長一些,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適當縮短冬眠的時間不會對它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如飼養者要檢查龜的冬眠健康情況,至多每月進行一次,除非在非常特殊的緊急情況下,飼養者才能去打擾一隻正在冬眠的龜。這種查看只能是偶爾的,絕不能經常那麼做,否則就會打擾龜的冬眠,使其不能完全進入冬眠狀態,從而難以達到讓龜進入冬眠的目的。打擾的次數過多,很有可能會提高龜的冬眠死亡率。
此外,一旦飼養者已經選擇讓龜冬眠用的飼養容器之後,飼養者決不能簡單地將它們直接放置於外界的溫度下,並且期望這樣下去直到龜結束冬眠狀態。讓任何種類的龜冬眠都如此,不論它是水龜、半水棲龜還是陸龜,長時間處於3C以下的溫度,都會產生極高的死亡率。在讓龜冬眠前,還應保證龜的體內完全是"空的",以免因溫度的下降,造成直腸梗塞。一個簡單易行且顯而易見的方法是:在龜即將進入冬眠前一周的時間,每天讓龜洗半小時的溫水澡,這是讓龜腸胃系統"清潔"的關鍵。最後,在讓龜冬眠前應讓龜先分清該種類的龜是否有冬眠的習慣。一些飼養者不分青紅皂白地試著讓那些本來沒有冬眠習慣的種類去冬眠,這是極其愚蠢的。其結果只會是造成龜的死亡。
冬眠後應注意的問題:當冬眠期即將結束的時候,飼養者便可去"喚醒"正在冬眠的龜了,飼養者應注意絕對不能簡單將冬眠的龜移至溫暖的地方便了事,這樣會造成龜的猝死或其他疾病。所以,應該將冬眠後的龜所處的環境溫度逐步升高,讓龜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持續一周左右,切忌急於求成!
另外,如果剛從冬眠中醒來的龜對食物沒有興趣,拒絕攝食,飼養者大可不必感到以外和驚愕。剛從冬眠中蘇醒過來的龜,同許多剛剛睡醒時的人一樣,會覺得暈頭轉向,需要一段時間去調整,只不過龜比人所需的調整時間要多的多,大概需要1-2天,或更長的一段時間。許多剛從冬眠中醒來的龜看上去骨瘦如柴,或是好像營養失調,按照通常情況來說,這是正常的。這時需要飼養者有一些耐心,頭幾次投喂的飼料應少而精,並在飼料中拌入適量的營養葯物和抗生素。逐步加大投喂量,一段時間後,再按龜的最大食量投喂飼料,使龜盡快恢復。
冬天是大多數在野外生活的水龜和陸龜冬眠的時候,一般在20度以下,龜的活動就開始減少,食量也減小,少吃或不吃。冬眠通常伴隨著白天的縮短與寒流的侵襲所帶來的食物的匱乏以及氣候條件對爬行動物正常行為的不利等因素。在冬眠過程中體內新陳代謝減慢.消化停止,循環下降,免疫和其他自我保護系統減慢或停止。因為這些變化疾病會趁虛而入,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卻會給龜類帶來不小的麻煩,所以建議養龜者不能讓病龜或虛弱的龜冬眠。對於剛孵化出來的龜,最好在頭兩年裡不要讓他們冬眠。還有那些來自熱帶的龜,沒有冬眠的習慣,因此不要讓他們冬眠。對於不讓它們冬眠的龜,可以在冬季降溫時採取加溫飼養的措施,如果是陸龜的話,可以用普通台燈配上普通白熾燈泡或爬行動物專用燈泡(含紫外線),爬行動物專用電熱毯、加熱石,或者在房間里放上電暖氣但要注意不要讓空氣太乾燥(FISH家如此),如果是水龜的話,可以在水裡放上恆溫棒(一般觀賞魚市場都有)。
⑺ 我家烏龜為什麼不冬眠
平均氣溫20度不會冬眠,不吃東西可能因為溫差的關系。
平均18度以下就不要餵了。15度開始慢慢進入冬眠。
差不多10度左右進入淺度冬眠,5度左右深度冬眠。
5度以下要注意了,最好挪到室內養。
0度的氣溫,最多2-3天就死了。
另外,室內冬眠比較安全,再冷5度左右總有的。
野外為什麼龜凍不死,因為龜龜們喜歡把自己埋在土裡。就算上面覆蓋一層雪,也能在泥土地下存活。
天氣還不算冷,小烏龜還不想冬眠。一般不冬眠是因為天氣,在不加溫的情況下天氣一冷,它還是會冬眠的。除非加溫飼養。
能吃就行的。
室溫如果比較高不會冬眠的。不冬眠對身體沒有害處的。特別是小龜,反而不適合冬眠
⑻ 紋面長頸龜為什麼難養
飼養紋面長頸龜的溫度是令人最頭痛的地方,因為飼養它們的適當溫度應是18-25度,但在夏天的時候,水溫往往會急升至30度或以上,如果水溫過熱的話,它們的甲殼就很容易患上甲殼腐爛的病症,這是由於長頸龜的甲殼對真菌的抵抗力比較弱,在水溫比較熱的同時,水中的真菌亦迅速滋生,這亦對長頸龜的甲殼不利,所以在飼養箱內要有降低水溫的必要。長頸龜的食性偏肉食性,一般我們在人工飼養的時候可以投喂蟋蟀、蚯蚓、蝸牛、飼料魚、泥鰍等食物。可以適當的投喂一些質量好的龜糧,因為裡面含有龜龜所需要的鈣質,但不要作為主食。陸龜常用來補鈣的墨魚骨也可以投喂給長頸龜。總之,除了動物性的活食,其他都作為輔助類的食物來投喂。
長頸龜很容易被多種寄生蟲病傳染,所以新購得的龜一定要先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再與其他的龜混養。箱龜的體重如果很輕,或者不是很健康,應該馬上去聯系獸醫。不健康的龜應該放在室內飼養,將溫度升高至29度。濕度也要相應增加。不可以讓病龜冬眠。另外,膿腫是長頸龜的常見病,經常長在頭兩側,靠近耳朵。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將膿腫切開,取出裡面的病變。然後在傷口上塗抹甜菜鹼與抗生素。
紋面長頸龜,又叫做派氏長頸龜,是蛇頸龜科長頸龜屬。它們頭部的蠕蟲紋非常明顯,看上去特別的華麗,分布在新幾內亞島南部包括巴部新幾內亞和印尼亞尼安爪哇地帶。最大甲長26.7公分。是長頸龜屬的B族龜群。頭部為乳白色斑紋為其主要特徵。此斑紋會隨其成長而變細,至於老熟個體則已不易看見。棲息於大型胡波貨水草豐富的河邊淺灘。肉食性,在人工飼育下專以魚類為食。水棲傾向性強,除產卵外並不會爬上陸地。特別的地方是會在水中產卵。紋面長頸龜是長頸龜中比較為珍稀的種類。
⑼ 烏龜為什麼不冬眠
龜冬眠是要有溫度條件的。最理想的冬眠溫度應在7-10C之間。溫度低於15C時龜就會進入冬眠狀態,如不準備讓它冬眠就應該將溫度保持在22C-30C。一般在20度以下,龜的活動就開始減少,食量也減小,少吃或不吃。健康的龜在
冬眠之前地准備,他們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長的比較豐滿;否則,它也許會無法從冬眠中醒來。在冬眠之前的一周就停止餵食,並用溫水浸泡,否則冬眠期食物和糞便在體內的淤積易造成腸胃炎。夏末,一隻健康的龜會開始在它的肩膀和腿部儲存脂肪。
飼養者必須憑借對龜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斷能力來判斷自己的龜是否具備冬眠的條件。
健康的龜冬眠期間是不用餵食物也不要打攪它睡覺,只要飼養箱保持一定的適度即可。
平均氣溫20度不會冬眠,不吃東西可能因為溫差的關系。
平均18度以下就不要餵了。15度開始慢慢進入冬眠。
差不多10度左右進入淺度冬眠,5度左右深度冬眠。
5度以下要注意了,最好挪到室內養。
0度的氣溫,最多2-3天就死了。
另外,室內冬眠比較安全,再冷5度左右總有的。
野外為什麼龜凍不死,因為龜龜們喜歡把自己埋在土裡。就算上面覆蓋一層雪,也能在泥土地下存活。
天氣還不算冷,小烏龜還不想冬眠。一般不冬眠是因為天氣,在不加溫的情況下天氣一冷,它還是會冬眠的。除非加溫飼養。
能吃就行的。
室溫如果比較高不會冬眠的。不冬眠對身體沒有害處的。特別是小龜,反而不適合冬眠。
烏龜冬眠需要換個黑暗乾燥的環境,我家烏龜冬眠前通常自己會躲到沙發或者床底下。如果房間溫度高,它會在中途偶爾醒來喝水吃點點東西。陽台光線太明亮了,不符合烏龜冬眠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