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詩有哪些
一、《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宋代)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路邊的樹上花已凋落,而新葉卻剛剛長出沒有形成樹陰。
一個孩子奔跑著追捕一隻黃蝴蝶,可蝴蝶飛到菜花叢中後就再也找不到了。
二、《池上》白居易(唐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三、《回鄉偶書二首·其一》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四、《田家元日》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
昨天夜裡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
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五、《谷口書齋寄楊補闕》錢起(唐代)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譯文:
山泉溝壑繞著我的茅舍,雲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新雨過後青竹更是蒼翠,夕陽揮中山色增添秀美。
悠閑的白鷺早早就棲息,秋日的花朵遲遲不凋謝。
家僮清掃著松蘿的小徑,早與故人相約盼他到來。
(1)哪裡有賣印尼螞蟻蛋鳥吃擴展閱讀:
在類別的劃分上,兒童詩與一般詩歌大體相似,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
從表現手段的運用方面,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類。從押韻、分行的角度,可分為韻律體詩和散文體詩兩大類。
但由於兒童詩的涵蓋面比較廣,常常以詩的外殼包容兒童文學其他樣式和內容。因此,可把兒童詩分為童話詩、寓言詩、科學詩、故事詩、諷刺詩、題畫詩等等。以下介紹的是兒童詩不同分類中的幾種主要形態。
② 人從哪來
太復雜了。
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
猿猴是從鱷魚進化而來的。
人是鱷魚進化而來的。
③ 廣東人吃蟲子是真的嗎
唐朝的韓愈被貶到潮州,見到當地人吃蚝、蛇、蛤蟆等「異物」時,驚訝地寫下一首詩《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來表達他「莫不可驚嘆」的感受。
從地域、氣候和歷史上來看,廣東遠離以正統文明為傳承的中原,所以飲食習慣與國內大部分區域有天然的鴻溝。有人自嘲,廣東人眼裡,除了廣東和海南之外,全國所有的地區都是北方;這就好像上海人眼裡,出了上海城區的外地,都是」鄉窩「。
但要把蟲子吃出花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解決溫飽的飼料階段,老外們恐怕還要跟廣東人討教。總的來說,粵菜講究「雞有雞味,魚有魚味」,付諸於廣東的蟲子,也要「蟲有蟲味」,其核心要義,就是不能用油炸、油辣椒之類的重口去掩蓋蟲子的本味。
這就好像欣賞女性的美麗,最好在她素麵朝天的,睡醒或出浴的時候;而不是被精緻珠寶和艷麗時裝裝點著的,光彩照人的時候。
④ 珍珠鳥把自己的蛋吃了是怎麼回事還有它為什麼只產了一個蛋,怎麼預防珍珠鳥吃蛋啊露天的窩可以嗎
珍珠鳥吃蛋的原因:
除了缺鈣和母性差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吃的蛋並沒有受精,珍珠鳥天生可以排除掉沒有受精的蛋的。只產了一顆蛋很正常,珍珠鳥的習性是生一顆蛋,隔一天,再生一顆,一隻生到五顆左右為止,所以不要急。
這是你家第一次繁殖吧?
那麼這段時間內千萬不要去驚動到小鳥,第一次的繁殖很重要,可以讓小鳥積累學習繁殖經驗,這段時間請多給他們吃些有營養的東西補充體力哦~
至於預防吃蛋,這個可以不用管的,珍珠鳥很可能只是在處理沒有受精的蛋而已,但是如果連續繁殖兩次,還是一直小鳥都沒有孵化出來,那麼可以考慮換母鳥了。
至於鳥窩,對鳥兒來說最好還是用遮蔽性較好的窩。
珍珠鳥吃蛋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缺鈣,喂點墨魚骨,葯店就有賣,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母性太差,就是不是一個好母親。這種鳥就沒辦法了。可以喂點單米 贊同0| 評論 珍珠鳥吃蛋的原因:
除了缺鈣和母性差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吃的蛋並沒有受精,珍珠鳥天生可以排除掉沒有受精的蛋的。只產了一顆蛋很正常,珍珠鳥的習性是生一顆蛋,隔一天,再生一顆,一隻生到五顆左右為止,所以不要急。
這是你家第一次繁殖吧?
那麼這段時間內千萬不要去驚動到小鳥,第一次的繁殖很重要,可以讓小鳥積累學習繁殖經驗,這段時間請多給他們吃些有營養的東西補充體力哦~
至於預防吃蛋,這個可以不用管的,珍珠鳥很可能只是在處理沒有受精的蛋而已,但是如果連續繁殖兩次,還是一直小鳥都沒有孵化出來,那麼可以考慮換母鳥了。
至於鳥窩,對鳥兒來說最好還是用遮蔽性較好的窩。
珍珠鳥吃蛋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缺鈣,喂點墨魚骨,葯店就有賣,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母性太差,就是不是一個好母親。這種鳥就沒辦法了。可以喂點單米 贊同0| 評論 珍珠鳥吃蛋的原因:
除了缺鈣和母性差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吃的蛋並沒有受精,珍珠鳥天生可以排除掉沒有受精的蛋的。只產了一顆蛋很正常,珍珠鳥的習性是生一顆蛋,隔一天,再生一顆,一隻生到五顆左右為止,所以不要急。
這是你家第一次繁殖吧?
那麼這段時間內千萬不要去驚動到小鳥,第一次的繁殖很重要,可以讓小鳥積累學習繁殖經驗,這段時間請多給他們吃些有營養的東西補充體力哦~
至於預防吃蛋,這個可以不用管的,珍珠鳥很可能只是在處理沒有受精的蛋而已,但是如果連續繁殖兩次,還是一直小鳥都沒有孵化出來,那麼可以考慮換母鳥了。
至於鳥窩,對鳥兒來說最好還是用遮蔽性較好的窩。珍珠鳥吃蛋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缺鈣,喂點墨魚骨,葯店就有賣,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母性太差,就是不是一個好母親。這種鳥就沒辦法了。可以喂點單米 贊同0| 評論 珍珠鳥吃蛋的原因:
除了缺鈣和母性差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吃的蛋並沒有受精,珍珠鳥天生可以排除掉沒有受精的蛋的。只產了一顆蛋很正常,珍珠鳥的習性是生一顆蛋,隔一天,再生一顆,一隻生到五顆左右為止,所以不要急。
這是你家第一次繁殖吧?
那麼這段時間內千萬不要去驚動到小鳥,第一次的繁殖很重要,可以讓小鳥積累學習繁殖經驗,這段時間請多給他們吃些有營養的東西補充體力哦~
至於預防吃蛋,這個可以不用管的,珍珠鳥很可能只是在處理沒有受精的蛋而已,但是如果連續繁殖兩次,還是一直小鳥都沒有孵化出來,那麼可以考慮換母鳥了。
至於鳥窩,對鳥兒來說最好還是用遮蔽性較好的窩。珍珠鳥吃蛋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缺鈣,喂點墨魚骨,葯店就有賣,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母性太差,就是不是一個好母親。這種鳥就沒辦法了。可以喂點單米 贊同0| 評論 珍珠鳥吃蛋的原因:
除了缺鈣和母性差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吃的蛋並沒有受精,珍珠鳥天生可以排除掉沒有受精的蛋的。只產了一顆蛋很正常,珍珠鳥的習性是生一顆蛋,隔一天,再生一顆,一隻生到五顆左右為止,所以不要急。
這是你家第一次繁殖吧?
那麼這段時間內千萬不要去驚動到小鳥,第一次的繁殖很重要,可以讓小鳥積累學習繁殖經驗,這段時間請多給他們吃些有營養的東西補充體力哦~
至於預防吃蛋,這個可以不用管的,珍珠鳥很可能只是在處理沒有受精的蛋而已,但是如果連續繁殖兩次,還是一直小鳥都沒有孵化出來,那麼可以考慮換母鳥了。
至於鳥窩,對鳥兒來說最好還是用遮蔽性較好的窩。
⑤ 世界上最小的蛋是什麼蛋
最小的蛋是蜂鳥的蛋。
蜂鳥在樹枝上築巢。燕窩造型獨特,做工精細。它是用絲綢做的,看起來像一個精緻的小酒杯掛在樹枝上。雌性蜂鳥一次產卵一兩個,只有豆子那麼大。每隻蜂鳥的體重只有0.5克,大約200個蜂鳥蛋只有普通雞蛋那麼大。
卵的孵化期為14-19天。大約出生20天後,小蜂鳥就可以飛出巢穴尋找食物,開始在野外獨立生活。
(5)哪裡有賣印尼螞蟻蛋鳥吃擴展閱讀:
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它和蜜蜂差不多大。體長不超過5cm,體重約2G,主要分布在南美和中美洲的林區。
蜂鳥之所以叫蜂鳥,是因為它在飛行採集蜂蜜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音。蜂鳥有很多種,大約有300種。它們的羽毛也是黑色、綠色、黃色等顏色,非常鮮艷。因此它們被稱為「神鳥」、「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蜂鳥身體嬌嫩,羽毛艷麗,飛行能力非凡。
它的翅膀非常靈活。它可以每秒振動50-70次。它能以非常快的速度飛行,最高時速50公里,高度45公里。人們常常只聽到它的聲音,看不清它的身影。在花開草茂的季節,蜂鳥外出覓食,吃花蜜和小昆蟲。
⑥ 世界之最有哪些
世界上最酸的物質——這種被稱為碳硼烷酸的化合物,酸性強度是濃硫酸的100萬倍。 世界上最甜的物質是卡坦精。它是從非洲迦納共和國森林的野生植物「卡坦菲」中提煉出來的,其甜度為蔗糖的60萬倍 世界上最苦的物質是苯酸銨醯糖化物。它是一種白色結晶,若把它稀釋成一千萬分之一的濃度,用舌頭舔一下,仍可以感受到它的苦味 世界上最辣的是——「泰茲珀」番椒 世界上最毒的物質之一是釙。釙210的毒性比氰化物高兩億五千萬倍,0.1克釙可以殺死1000億人。 H2Se是目前世界上最臭的物質 世界上最臟的和最熱的海 紅海和地中海 位於亞、非兩洲之間的紅海,是世界上海水最熱的海,也是最年輕的海,它是一個面積45萬平方千米,長2100千米,平均寬約290千米的深海,平均深度為558米,最深處達2740米。 紅海最特異的地方莫過於它的「熱」了。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溫是17℃,而紅海的表面水溫8月份可達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達到約21℃。更為奇怪的是在紅海深海盆中,水溫竟高達60℃! 紅海地處北回歸高壓帶控制的范圍,腹背受北非和阿拉伯半島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氣候終年乾熱,所以水面總是熱乎乎的。海底擴張使地殼出現了裂縫,岩漿沿裂縫不斷上涌,海底岩石就被加熱了,所以海水底部水溫特別高。 地中海是世界最大的內海,也是世界最贓的海。每年倒入地中海的廢水達35億立方米,固體垃圾1.3億噸。最為嚴重的是鄰海18個國家58個石油港口裝卸石油時給海水帶來了嚴重石油污染。 最大的食肉魚——最大的食肉魚是稀有的大白鯊,成年大白鯊平均4.5米長,大約650公斤重,有證據表明有些大白鯊可長達6米多。 最危險的動物——自石器時代以來,除戰爭與事故造成人類死亡以外,有一半的死亡要歸於瘧蚊屬的蚊子攜帶的瘧疾寄生蟲。1997年,據世界健康組織估計,瘧疾仍每年導致150人死亡。 最毒的動物——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毒劍蛙能分泌致死的物毒素。金色毒劍蛙的皮膚分泌物的毒性是最強的。科學家在處理標本時必須戴上厚厚的手套。 最毒的蛇——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洲內陸泰攀蛇,長1.5米,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只老鼠。 最毒的魚——紅海和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區的河豚有一種致命毒素,屬最有威力的非蛋白質毒素中的一種,這種毒素存在於魚的卵巢、血液、肺、小腸及皮膚里,0.1克就足以在20分鍾內毒死一個成年人。發現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海里的石魚具最大的毒腺,它的鰭的脊骨含有毒素,人只要一碰就會喪命。 最毒的水母——過去100年裡,澳大利亞沿岸的盒水母的毒液已殺死至少70人,據稱,如沒有足夠的葯物,一些受害者會在4分鍾內死去。一種有效的抵禦工具是用婦女的長襪,水母蜇人的器官不能穿透這種物質。 最危險的海膽——花海海膽釋放的毒素能使人產生劇烈的疼痛,呼吸困難與癱瘓。 最危險的蜜蜂——源於非洲的雜交蜜蜂的毒性並不比其他蜜蜂強,但成群蜇人時足以致命。 最毒的蜈蚣——索羅門群島上有一種危險奇特的蜈蚣,它的毒性非常大,能通過前肢而不用頜攻擊人,據說受害者會把他們被咬的手伸進滾燙的水裡以減輕疼痛。 最危險的螞蟻——火蟻源於南美洲,20世紀20年代隨運土的船到達美國。1995年5月,在得克薩斯州中部瓜達盧普河中,大約有2.3萬條鱒魚由於吃火蟻而斃命。火蟻喜歡電源,並經常咬斷絕緣體,導致停電與火災。 最危險的熊——北極熊是唯一主動攻擊人類的熊,北極熊的攻擊大多發生在夜間。 最危險的鱷魚——盡管大部分死亡情況未被記載,鹽水鱷每年致死的人數仍高達2000人。造成最大傷亡鱷魚攻擊事件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5年2月19日至20日的晚上。當時進攻緬甸蘭里島的盟軍,將800-1000人的日本步兵圍困在一岸邊的沼澤地中。到第二天早晨,只有20個日本兵活了下來,確信其餘的大多數已被鱷魚生食。 最危險的貓科動物——老虎比其他貓科動物更頻繁地襲擊人類,也許因為人符合老虎捕食獵物的大小,而且即使對老的或受傷的老虎來說也非常容易捕獲。 最強有力的動物嚙合力——在巴哈馬比米尼群島海洋生物實驗室進行的試驗中,測得一條2米長的暗黑色鯊魚上下顎之間嚙合力為60公斤,這相當於用牙以每平方厘米3噸的力量咬東西。更大的鯊魚,如大白鯊可能會有更大的嚙合力,但至今為止還沒被測量過。 最長的致命蛇——這條和英國倫敦動物園的管理者在一起的網狀花紋蛇,通常長度超過6.25米。它們能用長長的身體纏住獵物,最終將其殺死。 最兇殘的魚——鋸齒魚攻擊所有受傷的動物或在水中製造混亂。據報道,1981年一艘超載在巴西奧比多斯停泊時顛覆下沉,導致300人被鋸齒魚吃掉。 最駭人聽聞的魚——生活在巴西和蓋亞那的淡水裡的電鰻,通身有兩對縱向器官可放射出650伏的電擊,其能量以點亮一盞電燈泡或使成年人失去知覺。 最毒的晰蜴——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吉拉巨晰蜴以及它的近親――墨西哥蛛晰蜴的腺內的毒液足以殺死兩個成年人。 最危險的小哺乳動物——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小哺乳動物是老鼠,它們攜帶20多種病源,其中包括能導致淋巴腺鼠疫或黑死病的細菌。 走的最慢的獸--樹懶。樹懶是一種懶得出奇的哺乳動物,面臨危險的時刻,其逃跑的速度超不過0.2米/秒 最大的蜻蜓——分布在南美洲。身長12厘米,是世界最大的蜻蜓。 產卵最多的魚——翻車魚一次能產3億多個卵,是世界產卵最多的魚。 最重的昆蟲——金化科大甲蟲重70.9~99.2克之間,是世界最重的昆蟲。 飛的最快的昆蟲——澳大利亞蜻蜓時速可達58千米,是飛的最快的的昆蟲。 身高最矮的民族——姆布蒂人平均身高1.35米,是身高最矮的民族。 身高最高的民族——圖西人平均身高1.83米,是身高最高的民族。 最大的海——珊瑚海面積有479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海。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面積只有1.1萬平方米,是世界最小的海。 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高6096米,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最矮的活火山——搭爾火山只有200米高,是世界最矮的活火山。 最長壽的哺乳動物——有一種大象可以活180~200歲,是世界最長壽的哺乳動物。 最毒的動物——金毒刺蛙能一下毒死1500人,是世界最毒的動物。 最重的蛋——鴕鳥蛋平均重180~200克,是世界最重的蛋。 最小的蛋——草鳥,只有0.36~0.37克,是世界最小的蛋。 最小的蜘蛛——是去年在巴拿馬的熱帶森林裡發現的,它體長0.8毫米。 最小的鳥——世界上最小的鳥兒是「微型」蜂鳥,它體重2克,從嘴尖到尾尖長5厘米。 最小的哺乳動物——幾年以前,在泰國的熱帶叢林里發現了「最小哺乳動物」這一稱號的新的爭奪者——小飛鼠。它體重約為2克,體長3厘米,頭長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蟲為食。 最長壽的狗——今年春天,世界上最老的「狗壽星」在奧地利的布里斯班去世,終年32歲,相當於人活了224歲。 產奶量最大的哺乳動物——一條藍鯨在哺乳期里每天可產奶430升,相當於最好的奶牛產奶量的5倍。 最香的花——普遍認為是素有「香祖」之稱的蘭花。蘭花還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譽 葉子壽命最長的植物----百歲蘭 最耐乾旱的花——是令箭荷花,又稱仙人掌花。 顏色和品種最多的花——是月季花。全世界有上萬種,顏色有紅、橙、白、紫,還有混色、串色、絲色、復 色、鑲邊,以及罕見的藍色、咖啡色等 最會變顏色的花——是石竹花中的一個名貴品種。這種花早上雪白色,中午玫瑰色,晚上是漆紫色 顏色變化最多的花——弄色木芙蓉 它的花初開的時候是白色,第二天變成了淺紅色,後來又變成了深紅色,到花落的時候又變成紫色了。據南宋《種藝必用》載,邛州產一種"弄色木芙蓉",一日由,二日鵝黃,三日淺紅,四日深紅,至落呈微紫色,人稱"文官花"。 最有富貴氣質的花——牡丹 傲骨錚錚,最有氣節的花——梅花 曇花,一時燦爛,盡美方謝,每一秒鍾都在動的花。 最深情的花——彼岸花 最守時的花——時鍾花 世界上最卓越的「水渠」——人的心臟可以連續工作一百多年,每天泵出血液6至8噸,三年半時間所泵出的血液足可以浮起一艘萬噸巨輪。 世界上最小的「電台」——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每一個人體細胞都是一個微型電台,它能發射出頻率為150K·C的電波,稍低於收音機的收音頻率。 世界上最小的「化工廠」——人體的新陳代謝大部分是化學變化。在數百種被稱為「酶」的催化劑的管理下,化學反應按照一些列復雜的程序依次進行。這一切,絕大多數都是在最小的「化工廠」—只有1.5公斤重的肝臟里進行的。 世界上最原始的「發動機」——肺臟猶如一台發動機,推動人體氧化代謝的速度。肺在胸腔擴張最大時,能容納4.5升空氣。肺吸收氧的面積有129027平方厘米。 世界上最奇特的「鋼筋」——人體全靠骨骼支撐,骨骼是空心的,但有許多適應力學要求的文理結構,每平方米的骨頭可以承受1噸的重壓。 世界上最貴的咖啡——蘇門答臘島出產的Kopi Luwah品種的咖啡。每磅售價高達300美元! 咖啡產於世界各地。有些地域產的咖啡品質超群,有口皆碑。通常原於其低產量和卓越的品味,包括牙買加的藍山,夏威夷的考拿(KONA),坦尚尼亞的Peaberry。這類咖啡都以優質和稀有而價格不菲。 然而有一種咖啡以它獨特的口味,稀有,和奇異的生產過程擊敗上列的所謂頂級咖啡。 這種咖啡的名稱就是KOPI LUWAK。年產量僅500磅左右。物以稀為貴,KOPI LUWAK 的價格是300美金一磅。價格可能反映了其稀有的特性,而其「生產」過程則可用「稀奇」來形容。 KOPI(印尼語,咖啡)LUWAK 產於蘇門達臘、爪窪、和蘇爾維什島上,屬於印度尼西亞13,677島嶼中的一部分。LUWAK咖啡貴如金銀並非是假海島上的無限風景,卻是因其如何產出。 在印尼的這些島上,有一種有袋類狸貓,屬樹生大靈貓屬。當地人討厭這種狸貓因為它們常在咖啡樹中吃掉最熟最紅的咖啡果。不知是誰第一個想到,這種動物會吃,也會消化和排泄。有些無恥,絕望,或只因懶惰的當地人從狸貓的排泄物中挑出比較完整的而且還裹著果肉粘液的豆子。也許真是通過動物胃中酵素的發酵,使這種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 有趣的是,這種特別的「生產工藝」並非是咖啡業獨有。類似橡膠樹的ARGAN樹產於摩羅哥,產出象橄欖狀的果實,可榨出ARGAN油。在摩羅哥,柏柏人趕羊上樹,讓羊吃樹上的果子。然後他們集起羊糞,除去糞土,將果子榨出ARGAN油。ARGAN油可用以按摩,食用和催情。 由此假設,從一開始印尼的島民就用此免於爬樹之術而產出世上最貴的咖啡。這種咖啡的口味如何?口感非常,厚重而帶點焦糖味。咖啡豆雖有些陳腐氣和叢林的清香,而烘焙出的豆有著很復雜的香味。由於狸貓的消化系統中的胃酸和酵素對咖啡的發酵過程和用水來發酵有很大的不同,使咖啡具有糖漿般的濃稠。KOPI LUWAK咖啡口感醇厚和潤滑。如巧克力漿般濃厚的咖啡讓你的舌間能感到綿長而清晰的回味。 世界上最深的湖:貝加爾湖, 平均水深73O米,最深1620米,湖面海拔456米。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東西長616公里,南北最寬處257公里,面積8.24萬平方公里。湖岸線長3000公里。 最低的湖——死海,低於海平面400米。 最大的鹹水湖——裏海,裏海也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湖,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整個海域狹長,南北長約1 2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320 千米。面積約386 400平方千米,比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還要大出一倍多。 最老的樹——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一棵名叫麥修徹拉的刺球果松,樹齡高達6400歲;另外還有一棵是非洲西部加那利亞島的龍血樹,已經活了8000多歲,可惜的是在1868年毀於一場風災。 最重的木——雲南西雙版納的鐵力木,其主幹高達30米,木質堅硬,把它放在水中也不會浮於水面。 最輕的木——美國和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的巴沙木,每立方米只有0.1噸重。 最高的樹——澳洲的杏仁桉,普遍高達百餘米,最高達156米,相當於50層的高樓,要比2幢「上海國際飯店」還要高。 最矮的樹——矮柳的高度僅3~5厘米。 最粗的樹——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生長著一棵栗樹,樹身周長為56米。 最鹹的樹——中國黑龍江生長著一種木鹽樹,含鹽量竟與普通食用鹽相差無幾。 最甜的樹——北美洲的槭樹,含糖量可達85%。 最硬的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鐵樺樹,比普通鋼板還要硬1倍,現代步槍即使在短射程內也奈何不了它。 最亮的樹——北美洲的魔樹,晚上在樹下可以看清楚小5號楷書大小的字。 最毒的樹——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海康的箭毒木,即見血封喉樹,其樹汁潔白,卻奇毒無比,見血就要命。唯有紅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 最耐火的樹——中國南海的海松樹和南非洲的水瓶樹,一旦發生火災,最多葉子被燒掉,來年照樣發新葉,正常開花結果。 最珍貴的樹——水杉和銀杏。世界上唯有中國的四川、湖北、湖南和廣西等地才有。它們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植物熊貓」。 最具貴族氣派的樹——首推檀香樹。有位生物學家曾幽默說:檀香樹是貴族中的貴族,是非常漂亮、美麗的樹,絕不「寄生作伴」,更不輕率接香,因此常與洋金鳳和紫珠搞得火火熱熱。 生長最慢的樹——前蘇聯喀拉里的爾威茲加樹,以及北極林帶的希特卡雲杉,每百年的高度只有28厘米,直徑2.5厘米。 生長最快的樹——馬來西亞利沙巴的一種佚名樹,一年就可以長9.2米。 樹冠最大的樹——孟加拉的一棵大榕樹,樹冠覆蓋的面積達到1公頃,相當於半個足球場,能容納7000人左右。 最大的茶樹——中國雲南勐海的一棵茶樹,高32米,主幹粗2.98米,葉最長達14厘米,寬6厘米,樹齡約1700年。 最老最大的栗樹——捷克的一棵栗樹,主幹周長700厘米,樹齡已有500多年。 最老的荔枝樹——中國福建莆田縣的一棵名叫「宋家香」的荔枝樹,主幹周長7.1 米,樹齡已有1200多年。 最老的橄欖樹——南斯拉夫得里亞海濱的一棵橄欖樹,樹齡高達2400多年。 最大的葡萄樹——英國英格蘭的一棵葡萄樹,樹蔭覆蓋面積達460多平方米。枝條最長的達到90多米。 品種最多的梨樹——中國河南商城的一棵人工雜交梨樹,能結出24種不同形狀的梨子,如雪梨、明月梨、萊陽梨、孔德利梨等品種。 最毒的章魚——藍環章魚 世界最長的美腿——美國吉尼斯世界紀錄裁定者斯圖亞特-克萊斯頓證實俄羅斯的斯維特拉娜-潘克拉托娃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美腿,現年36歲女子斯維特拉娜出生於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市,身高為1.98米,而她的一雙美腿竟長達1.32米。今年11月10日,在紐約泰晤士廣場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是斯維 1、世界最長的城牆——中國萬里長城。 2、世界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3、世界圍地最大的城牆——明代南京石頭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廣東從化北回歸標志塔。 5、世界水稻種植最北的地區——黑龍江呼瑪縣。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錢唐江潮。 7、世界最大隕石雨和隕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閘式運河——廣西靈渠。 9、世界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鹹水湖——西藏的納木錯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14、世界最高的農業種植區——西藏。 15、世界流動沙丘面積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魯番盆地。 17、世界陸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瑪峰(8844.43)與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發達之地——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 19、世界最大的黃土地貌——中國黃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氣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瑪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區——藏北高原。 23. 最早的兵書是春秋孫武的《孫子兵法》 24.字數最多的字典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25.最早的報紙是西漢的《邸報》 26.最早的傳記文學是西漢的《史記》 27.最早的優秀詩歌總集是春秋的《詩經》 28.記載時間最長的歷史巨著是孔子的《春秋》 29.世界最大的皇宮是北京的故宮 30.最高的宮殿是布達拉宮 31.最長的石窟畫廊是敦煌莫高窟 32.最大的內陸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33.最早的立體地圖是宋代沈括繪制的《使契丹圖》 34.最大的廣場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35.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 36.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37.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38.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 39.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 40.世界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21個) 41.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42.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 43.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順湖 44.世界樟腦產量最高的地區:台灣 45.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46.世界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黃土高原 47.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區:青藏高原湖區特拉娜首次在美國亮相,隨後展開為期一周的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慶祝活動。
⑦ 關於小動物的童話故事
鏈接:
⑧ 戈氏鳥的天敵是什麼
戈氏鳥又稱「加斯頓鳥」,此前也被稱之為「冠恐鳥」,是另一種令人恐怖的大型不飛鳥。其最令其它動物恐怖的所在當屬它們的大喙,傳遞出「我是肉食動物」這個信息。
中文學名:戈氏鳥 別稱:加斯頓鳥、冠恐鳥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種:戈氏鳥 分布區域:49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地球霸主 身高:1.75米 體重:150公斤 生存時期:晚始新世 生存地點:歐洲
目錄簡介生長環境歷史沿革體形特徵生態習性考古發現
編輯本段簡介戈氏鳥,又名冠恐鳥或加斯頓鳥(學名Gastorni'),是一屬已滅絕及不懂飛行的大型
戈氏鳥鳥類,生存於古新世晚期至始新世。 戈氏鳥的學名是以其發現者賈斯頓·普蘭特(Gaston Planté)來命名,其首個化石於1855年在德國的蓋塞特發現。於1876年,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在北美洲發現另一組化石,並取名為不飛鳥(學名Diatrym')。它們是極接近的近親,學者現時相信它們是屬於同一類。編輯本段生長環境戈氏鳥生存的環境有大量的密林,氣候潮濕至半乾旱。北美洲及歐洲當時很接近,尤
戈氏鳥其格陵蘭是被林地及草原覆蓋,這兩個洲之間只有約幾百公里闊的海峽阻隔戈氏鳥的祖先。當西部內陸海道退卻後,北美洲就成為一個連接的大陸,歐洲因為阿爾卑斯造山幕及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的高海平面而成為群島,地理上有點像今天的印尼。過往不飛鳥被指為掠食者,就戈氏鳥雙腳的大小,它可能較為靈活,以追捕快速的獵物。故此,戈氏鳥被指是隱藏自己,或是群體狩獵獵物。如果戈氏鳥是掠食者,它需要利用其他手法在密林中獵食。編輯本段歷史沿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中國遼西「飛出」的古鳥類一種接一種,但它們都沒能動搖1.5億年前的始祖鳥頭上「已知最早鳥類」這一桂冠。然而,在第一具始祖鳥化石於1860年在德國索倫霍芬出土之前,人類知道的最古老鳥類是哪一種呢?是5000萬年前的戈氏鳥(Gastornis),它也是當時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1855年,法國物理學家加斯頓·普蘭特(Gaston Plante,也是汽車主電池組的發明者)在巴黎附近的早始新世地層中發現了一些巨型鳥類的化石,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其為巴黎加斯頓鳥 戈氏鳥(Gastornis parisiensis)。在古生物學正處於初級階段、尚未完全擺脫《聖經》影響的那個年代,這些化石很快引起了廣泛注意。由於很多關鍵部位缺失,此後十幾年中對它的復原五花八門。1881年,另一位法國人勒莫瓦納(Victor Lemoine)在蘭斯發現了戈氏鳥的頭骨和更多肢骨,並由此作了一幅被長期作為「標准」的復原圖。可能是受了此前幾年發現的始祖鳥、魚鳥、黃昏鳥等中生代鳥類的影響,勒莫瓦納筆下的加斯頓鳥高達2.7米,身體像鶴一樣細瘦,體現了許多爬行動物的特徵,比如有一個尖細且長有密集牙齒的喙。20世紀以來,隨著更多戈氏鳥的化石在英國、德國、比利時、瑞士等歐洲各地被發現,古生物學家們注意到它們與在北美被發現、生存年代與之相仿的不飛鳥之間可能有親緣關系。到20世紀後期,這種觀點已得到基本公認。今天的復原主要是根據馬丁(Martin)博士於1992年作出的,《與古獸同行》中亮相的蓋賽特戈氏鳥(Gastornis geiselensis)基本就是這副相貌:身高1.75米,身體粗壯,頭很大,嘴喙如同超大號的鉗子。相比之下,它們的翅膀非常短小,毫無飛行能力。編輯本段體形特徵關於戈氏鳥到底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這個問題曾長期存在爭議。在戈氏鳥生活的年代,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體重都不超過10千克,而恐角類、鈍角類這樣的龐然大物又過於「堅不可摧」,而且數量有限。按照卡邦理論,超過20千克重的食肉動物為了獲得更多能量,一般以體重不
戈氏鳥明顯小於自己的獵物為食,這樣看來始祖馬、小古蝟等小傢伙似乎難以填飽它們的肚子(類似的質疑在不飛鳥身上也有)。除此之外,它們的喙在結構和形態上也與鸚鵡的喙相似,而不像猛禽的鉤嘴。然而更多的研究者不同意這種觀點。身高、體重與加斯頓鳥相仿,並以素食為主的走禽,諸如鴕鳥、鶴鴕、恐鳥等等,它們的腦袋都很小,因為植食不需要大頭、大喙,太大了反而累贅。再說,20多厘米長的喙用來「磕」堅果也實在大材小用,況且這種巨鳥若只是遍地揀松子、核桃吃的話恐怕真要餓死了。它們巨大厚重的喙可能更擅長夾碎骨頭,而不是更和平的工作。不過,由於當時哺乳動物的數量確實有限,它們的食譜可能是「葷素」各佔一定比例的。作為戈氏鳥的近親,其實,它雖然都屬於穴鳥目(diatrymiformes),但一般歸入不同的科。戈氏鳥的化石最早是由著名古生物學家科普(Cope)於1876年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的,此後在美國其他地區以及歐洲的法、德等國也有發現(由於兩者在年代、分布和形態特徵上過於相近,有的學者認為,戈氏鳥其實應該是「蓋賽特不飛鳥」)。它的頸部短而結實,雙腿和腳爪粗壯,整個身體給人一種厚重感。也許是因為它們的翅膀與身體相比實在是太渺小、太不協調了,有人乾脆認為它們可能根本就沒有外露的翅膀。編輯本段生態習性恐龍滅絕之後,出身「龍族」的鳥類先於哺乳類向巨型化發展,戈氏鳥、就是當時的陸地霸主。憑借著雖不尖銳但咬合力驚人的嘴喙和孔武有力、長有3趾的雙足,它們在當時足以成為地面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盡管奔跑能力可能較弱,但它們很可能經常埋伏在森林中的某個角落,以迅雷之勢向獵物發起攻擊。除了成年的尤因他獸,恐怕當時幾乎沒有哪種哺乳類能抵擋它們致命的撕扯和抓擊。 那是一個鳥吃馬的奇妙世界。現代馬的祖先名為始祖馬,體態嬌小,比貓略大,還沒有發展出蹄,腳上只有四個像蹄的趾頭。由於身體玲瓏,防禦能力較弱,始祖馬的膽子非常小,稍有動靜就向密林深處逃跑。它們一旦被戈氏鳥強壯有力的喙噙住,就會被懸在半空中,在無數次大幅度左右甩動中暈倒或者死去,最後成為鳥食。始祖馬非常喜歡吃發酵的野葡萄,飽食後感官變得遲鈍,更增加了送命的幾率。當時作為地球霸主的戈氏鳥也並非處處得意,由於身材的限制,它們只能在樹下做窩、孵蛋。在其外出捕獵的時候,如果小戈氏鳥破殼而出,那勢必不能活著跟它的父母見面。這是一個奇妙的鏈條:最龐大動物的天敵竟是最渺小的動物。戈氏鳥幼鳥的天敵是螞蟻,確切地說是螞蟻的一種——食肉蟻,史上最大的螞蟻之一。食肉蟻成群圍攻小戈氏鳥無毛的身體,喝乾它的鮮血。不過,營穴鳥目的具體起源問題一直沒有搞清楚。馬丁認為,它們是大型食肉鳥在新生代之初早期演化的產物,與今天的任何鳥類都迥然不同。另一位古生物學者安道爾斯(Andors)則認為,與它們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雁形目,也就是鵝和鴨子之類的游禽。另外有指戈氏鳥有可能是吃腐肉、雜食性或草食性的。但是冠恐鳥的喙很適合用來咬碎種子及撕開植物。不過其鳥喙有可能是社交性的,而非性徵。這些互相矛盾的假說,使得對冠恐鳥的食性更不清楚。編輯本段考古發現令古生物學家感到費解的是,戈氏鳥為何它的化石僅僅在相距萬里、又有大西洋阻隔的西歐和北美發現?直到1980年,在中國河南發現了同屬營穴鳥目的浙川中原鳥(Zhongyuanus xichuanensis),這意味著這類恐怖巨鳥曾一度漫遊在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帶,並可能是通過白令陸橋而進入北美。它們起源於歐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了1500萬年之久(最原始的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晚期),從晚古新世一直生存到41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北美的不飛鳥、亞洲的浙川中原鳥則在早始新世短暫露面之後消失
⑨ 前天我揀到一隻小燕子 它是從窩里掉出來的
如果送回去 大燕子會棄巢 大鳥也不會把它揀回去
飼養方法
如果小燕子還不會飛 可以用一個小碗 裡面鋪幾層布 放在暖和通風的地方 避免著涼或過熱 手感溫暖就可以 墊一點衛生紙 方便清理糞便
餵食時可以喂黃粉蟲(麵包蟲) 買鳥的地方有賣的 也可以自己捉蝗蟲 蒼蠅 不能喂蝴蝶和帶刺的毛毛蟲等有毒的蟲子
絕對不要喂素食 否則它死定了
喂的時候不要強來 會弄傷它 把蟲子用手或什麼工具夾到它嘴邊 它會張嘴
如果小鳥閉上眼睛不叫 說明吃飽了
小鳥經常會餓 要經常喂
正巧前天我也揀到一隻 現在正落在顯示器上 燕子和人很親近 容易喂養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