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翁氏有多少人

印尼翁氏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9-14 02:02:33

⑴ 世界上姓翁的有多少人

你這個姓應該很少用,翁氏在中國總人口達五十餘萬,佔全國人口0.00003%。300名以後的!前300姓氏排名:
1、李姓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國第二大姓,分布全國各地,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張姓
張姓是我國分布很廣、人口眾多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中國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4、劉姓
劉姓分布極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為中國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5、陳姓
陳姓是人口列全國第五位的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6、楊姓
楊姓為中國第六大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

7、趙姓
趙姓是分布很廣、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為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黃姓
黃姓分布極為廣泛,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2.23%,在中國最多的十個姓中排第八位。黃姓在要集中於工江以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當今常見姓氏之一,分布極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2.12%,在中國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佔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10、吳姓
吳姓是當今較常見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位居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11、徐姓
徐姓是當今較常見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1.73%,位居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一位。尤以河南、山東、浙江最多!

12、孫姓
孫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52%,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居第十二位。尤以福建、廣東、湖南最多!

13、胡姓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3%。

14、朱姓
朱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26%,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居第十四位。尤以安徽、江蘇、山東最多。

15、高姓
高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21%,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居第十五位。尤以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為多。

16、林姓
林姓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8%,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居第十六位。尤以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約佔全國漢族林姓人口60%。

17、何姓
何姓是中華民族姓氏中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7%,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居第十七位。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多此姓。

18、郭姓
郭姓是當今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尤其以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19、馬姓
馬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分布很廣,尤以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集中,其人口約佔全國漢族總數的1.0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時也是我國回族大姓。

⑵ 誰知道翁氏家族的來源

一 姓氏源流
翁姓的來源有三:
1 來源於周朝時期的姬姓。屬於西周昭王的後代。相傳周昭王的
小兒子生下來的時候雙手緊握,別人都掰不開,周昭王去掰,卻是應
手而開。只見他的小兒子的左手掌的紋路像是篆書的「公」字,右手
的掌紋像一個篆書的「羽」字。周昭王於是就給他的小兒子起名叫做
「翁」。翁的子孫後代也以翁作為自己的姓氏。
3根據史料記載,周昭王的庶子食采於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
縣東,也有說是廣東省翁源縣的)。他的子孫後來就以邑名為姓,世
代相襲,形成了翁姓。
2 上古夏朝初建時期,啟為夏王,當時有一位貴族叫翁難乙,相
傳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二、 郡望堂號
郡望:
1 臨川郡:三國的時候吳國置郡,在今天的江西省撫州至南城一
帶。
2 錢塘:也寫作錢唐,是一個古縣名。秦代的時候置郡,在今天
的浙江省杭州市。
堂號:
1 資善堂:宋朝時期的翁甫,在資善堂當教授,監守登聞鼓院。
對於皇帝的問題的回答,都會讓皇帝感到稱心如意。
2 賜魚堂:唐代時候的翁洮,被任命為員外郎,後來隱居不願意
作官了。皇帝想召他回朝廷做官,他於是作了《枯魚詩》作為回答,
皇帝看了詩以後,知道他絕對不會復出了,於是賞賜給他很多曲江魚.

翁 6744【江西常熟】海虞翁氏族譜一卷 (清)翁心存輯 翁同龢等補輯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南京博 江蘇常熟市圖 美國 6745【江蘇吳縣】洞庭東山翁氏世譜八卷 (清)翁同春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遼寧圖 6746【江蘇吳縣】洞庭東山翁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附 翁氏廣族名賢譜合二卷 (清)翁遵讓等重輯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輯 乾隆三十年 (1765)刻本 北圖(殘) 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日本 美國 6747【浙江】翁氏慈象四房家譜一卷 (清)陳學照初修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鈔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註:散居慈溪、象山等地。 6748【浙江】餘姚東門翁氏家乘十卷 (清)翁學浚 翁學涵撰 清咸豐三年(1853)統宗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6749【浙江】餘姚邑後翁氏宗譜八卷 (清)翁忠治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楓林永思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國 6750【浙江慈溪】翁氏宗譜一卷 (清)翁兆榮纂 清嘉慶十九年(1814)鈔本 浙江慈溪縣檔 6751【浙江慈溪】翁氏家乘一卷 (清)翁珠纂 清咸豎九年(1854)鈔本 浙江慈溪縣檔 675z【浙江慈溪】慈東駱駝橋翁寧永堂支譜十卷 (民國)翁克昌等修 民國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二冊 美國 6753【浙江常山】丹山翁氏宗譜四卷 (民國)徐燮重修 民國二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獅子口鄉渣瀨灣 6754【浙江蘭溪】翁氏宗譜八卷 民國十四年(1925)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靈洞鄉龔塘 6755【浙江蘭溪】翁氏宗譜三卷 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板橋鄉 6756【福建晉江】翁氏家譜不分卷 (清)翁德修纂修 清光緒十一年(1885)鈔本 一冊 美國 6757【湖北】武昌翁氏宗譜十二卷 (清)翁允興續修 清光緒三年(1877)四勿堂木刻本 湖北竹溪縣豐壩區爛泥塘鄉長生村(存四卷) 6758【湖南】湘潭翁氏族譜四卷 (清)翁鍵纂修 清咸豐十一年(1862)木刻本 四冊 河北大學 6759【湖南湘鄉】翁氏譜紀不分卷 (清)翁大梁纂 清乾隆二十年(1755)鈔本 一冊 湖南圖 6760【湖南湘鯽】翁氏族譜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翁觀瀾纂修 民國八年(1919)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卷1-9) 6761【廣東潮州】翁氏家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翁輝東編輯 民國十五年(1926)鉛印本 福建圖 廣東中山圖 廣東汕頭圖 6762【廣東順德】翁氏族譜十六卷 (清)翁張憲 翁興元編 清刻本 廣東中山圖(存卷4-6) 註:記事至清乾隆五十三年,增補至清宣統二 年。 6763【廣東大埔】翁氏族譜 (清)翁鍾友序 清道光二十五年(1887)鈔本 台灣 6764【香港新界】白沙渙翁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翁玉清修 民圖 6768 翁氏族譜四卷 (清)翁叔元纂修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纂 舊鈔本 一冊 北圖。福建福鼎桐城岩前山門口翁氏族譜,【1975】14世。珠---壽。

⑶ 翁氏全國多少人

你好!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顯示, 全國共有 151 個翁氏

⑷ 姓翁多少人

翁來源於周朝時期的姬姓,屬西周昭王後代。翁氏大致始於公元前1052年-公元前1002年間的西周昭王之時,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孫,翁氏的始祖則是周昭王的庶子。

樓主問的應該是名人吧
翁肅
字彥恭,宋代崇安人,官至朝散大夫,與翁彥約、翁彥深、翁彥國三兄弟及翁延慶、翁蒙之同姓同鄉同朝,皆居高官,時稱六桂同芳。
翁承贊
字文堯,唐代莆田縣北高人,乾寧三年(896)進士,後梁貞明二年(915)授閩國(今屬福建省)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輔佐閩王王審知。曾詠梅花詩:「憶德當年隨計吏,馬蹄終日為君忙。」
翁仲同
宋代知縣,字濟可。宗安人。作官時,自己花錢買地,建造學堂,供百姓的子弟學習。深得民心。
翁正春
字兆震(1553-1626),號青陽,福建省侯官(今閩侯)人,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狀元。
翁萬達
字仁夫(1498—1552年),號東涯,謚襄毅,亦作襄敏,揭陽人(今隸汕頭市區)。明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士。歷官兵部尚書,總督宣大(宣府、大同)。嘉靖十三年(1534)出任廣西梧州府知府時,總兵仇鸞治軍無方,縱容士兵為害百姓,翁萬達不畏權勢,把為首分子繩之以法。嘉靖十七年安南王莫登庸反,明朝出兵征討,被升任為廣西按察副使時,提出「先平定廣西境內各部落之亂,使安南(今越南)首領莫登庸失去內應」的策略,僅一個月,平定部落之亂,並使安南王莫登庸親來乞降。嘉靖二十二年改陝西布政使,次年加右副都御史銜巡撫陝西,同年底拜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軍務。其後再以左副都御史任兵部尚書(據《明史·本傳》,萬達後晉至右、左都御史),統相關書籍理北方邊防要務,抗擊蒙古族俺答汗數十萬騎兵的侵擾。他深諳邊務,通悉敵情,對內則整肅奸貪無能的官員,任用賢能。本身率先垂範,曾親自帶領將士馳騁疆場,使敵軍望風喪膽。統邊五六年間,打了多次勝仗。又修築大同宣府間長城800餘里,烽堠300餘座,使邊境得以安定,並使原每年150萬兩之邊費減少一半。嘉靖二十八年,因父逝世,按例南歸奔喪,北方邊關告急,朝廷急催其再出任事,因嚴嵩等作梗,未得到重用,最後竟被削職為民。嘉靖三十一年回鄉途中,於福建上杭背疽發作而逝世,葬於大埔三河鎮。此時嘉靖帝又起復其為兵部尚書,准備再付以北疆重任,但已於事無補。翁萬達以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著稱,《明史》專傳長達3000餘字。而同時,他博學敏思,才氣縱橫,善詩文,「通古今,操筆頃刻萬言」,並「好談性理之學」 ,軍事才能則給予「嘉靖中,邊臣行事適機宜、建言中肯窾者,萬達稱首」的肯定(《明史》本傳)。史稱翁萬達文武全才,勇於任事,為「嶺南第一名臣」。
翁心存
字二銘(1791-1862),號邃庵,江蘇省常熟縣人,「翁氏藏書」始祖。他早年家境貧寒,來到當地的一些藏書樓校勘書籍。好學的他卻借藏家之書苦讀,才學漸長,對版本、校勘、鑒賞等都很精通。翁心存後來做到工部尚書、戶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同治年間,翁心存入值弘德殿,授讀同治帝。他的顯赫地位、過人才學,為其藏書提供了很大方便。道光年間,社會動盪,藏書家的傳世珍藏多有散出,翁心存乘機出價收之藏之。翁心存有三子,即翁同書、翁同爵、翁同龢。翁心存死後,藏書多傳給長子翁同書。長兄如父,翁同書長幼弟翁同龢20歲,兩人關系甚密,翁同書死後,將全部藏書傳給了翁同龢。
翁同書
字祖庚(1810-1865),清朝大臣。道光二十年(1840年)進士,授了翰林院編修,曾任貴州學政,詹事府任少詹事。1853年之後被派往揚州,在騏善軍中供職。不久,他從太平軍手中收復江蘇、安徽兩省的一些城市,因而立功揚名,1858年授安徽巡撫,駐節泰州。1860年,他和地方鄉紳與悍將苗沛霖發生爭執,苗沛霖領兵包圍壽州。此事平息之後,翁同書被召至北京(1861年),曾國藩參劾他處置不善,下獄候斬。第二年,翁同書減罪流放伊犁。1864年,翁奉 命服軍役,赴陝西圍剿回民起義軍。1865年獲重大勝利,得賞 四品銜,同年12月14日因患痢疾病逝,謚文勤,1866年初追復生前官爵。
翁同爵
字玉甫(1814-1877),以父蔭授官。在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任上去世,著有《皇朝兵制考略》。
翁同龢
字聲甫(1830-1904),號叔平,晚年改號松禪。清朝時期江蘇常熟人。歷任吏部侍郎、督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物衙門大臣,光緒皇帝的師傅,文章道德,備受後人的敬仰。中法戰爭的時候,主張出兵抗擊法軍,反對李鴻章的妥協投降政策。中日甲午戰爭時期,他也主張迎戰日軍。《馬關條約》簽定以後,他痛恨李鴻章的割地求和,更傾向於變法圖強。曾經以皇帝老師的身份走訪過康有為,反復討論變法的事情。光緒帝二十一年的時候,在康有為的策劃下,命令別人起草12道新政詔書,准備通過光緒帝依次頒行,但是被弈忻所阻撓。同年8月份,北京強學會成立,他給了熱情的支持。但是他反對新派提倡的民權平等學說和君主立憲的主張。他是帝黨的中堅分子,又是光緒帝的智囊,所以慈禧很痛恨他,將他開缺回原籍。戊戌政變後,他出面保釋康有為,又被馬上革職,並且永不敘用,交給地方官嚴加管束。光緒帝三十年逝世,終年74歲。宣統三年,皇帝下昭,恢復他的官職,追謚「文恭」。著有《翁文恭公日記》等。
翁增源
字仲淵,翁同書的長子。清同治二年(1863年)中狀元,登進士榜首,因而得授翰林院修撰。從翁心存至翁斌孫(見下),翁門四代入翰林,其中翁同龢、翁曾源二人得中狀元。
翁斌孫
字弢甫,號人豪,清光緒三年(1877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
翁方納
清朝時的著名書法家、金石家。在朝廷擔任內閣學士。
翁獨健
福建省福清人。早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歷史系。先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和法國巴黎大學研究,獲得博士學位。民國28年回國以後,歷任雲南大學、北平中國大學、燕京大學等學校的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曾經擔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民族歷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主任、歷史系主任,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長,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長,中亞文化研究國際學會副主席。19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逝世,終年80歲。著作豐厚,有《蒙元時代的法典編撰》等,都是學術價值極高的著作。
翁運棟
清代進士,因為父親去廣東後失蹤,他找遍千山萬水,終於找到了父親的屍體,將它運回家安葬,被認為是大孝子。
翁廣平
字海琛(1760-1842),別號鶯脰漁翁,吳江平望人。清朝學者、書畫家。7歲即通四聲,卻困於童子試,47歲始補府學生。道光元年(1821年)舉孝廉方正,博學嗜古,工詩文,擅書畫。曾得日本國史《吾妻鏡》一書,又搜求日本國史數十種,對《吾妻鏡》加以補充、訂正,撰世系表十卷,地理、風土、食貨、職官、藝文、兵事二十卷,名《吾妻鏡補》。他還著有《聽鶯居文鈔》、《平望志》等。
翁方綱
字正三(1733-1818),號覃溪,清順天大興(今屬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進士,官至內閣學士。長於考證金石,富藏書,金石家鑒賞一派,方綱實開其先。間作印章,姿趣入古。書法初學顏真卿,繼學歐陽詢,隸法史晨、韓勑諸碑。生平雙鉤摹勒舊帖數十本,北方求書碑版者畢歸之。垂老康強,目力尤勝。六、七十歲時猶能於燈下作細書閱蠅頭字,不用眼鏡。每歲元旦,必用西瓜子仁書四楷子,五十後曰萬壽無疆,六十後曰天子萬年,至七十後猶能寫天下太平。又能於一粒胡麻上作「一片冰心在玉壺」七字,可謂異稟。乾、嘉之間,都下言書皆推翁、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兩家,戈仙舟(源)學士嘗質石庵書詣於覃溪,覃溪曰:「問汝師那一筆是古人?」學士以告石庵,石庵曰:「我自成我書耳,問汝岳翁那一筆是自己?」著有兩漢金石記、復初堂集。卒年八十六歲。 此外,翁姓的名人還有:漢朝的學者翁郡;明代著名女詩人翁儒安;清朝詩人翁春,著名金石學家、書法家、篆刻家、考古學家翁大年;近代科學家、前民國「行政院長」翁文灝;當代翁姓在政壇職務最高的可能為新加坡執政黨副總裁翁執中;馬來西亞下議院議長翁詩桀;國內政壇職務最高者為交通部一副部長翁孟榮。據公元1999年7月24日《科學時報》何成文撰《李郭翁三姓盛產美女》一文載。翁是小姓,也盛產美女,「港姐」、「亞姐」竟也不少,翁杏蘭、翁嘉穗是「港姐」冠軍;翁虹是「亞姐」亞軍;現時走紅的模特翁慧德;因演活《射鵰英雄傳》中黃蓉一角而紅極一時的香港名伶翁美玲;香港起家,唱紅日本的翁倩玉等也系「港姐」、「亞姐」冠、亞軍。……等,也是翁姓的名人。

⑸ 翁氏-姓翁的名人-翁姓起名字-翁姓的起源與家譜

郡望 臨川郡、錢塘郡、鹽官郡。江西省撫州至南城一帶,浙江省杭州市。

「翁」源出

出自姬姓。以地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山(在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今廣東省翁源縣東,恐非也)。其子孫以邑名"翁"為氏。

得姓始祖

翁難乙、翁弘

堂號

資善堂、賜魚堂、六桂堂

遷徙分布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錢塘(今浙江杭縣),莆田縣竹嘯庄(今福建莆田市)。翁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00位。

⑹ 中國姓翁的有多少人

中國姓翁的有82萬人。翁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五十九位姓氏,在粵、閩、浙地區比較集中。當今翁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066%,總人口大約有82萬。翁姓源出姬姓。周武王滅商,至第四世為西周昭王公元前995至前977年,周昭王封其庶子食采於翁山,故地在今浙江定海東,子孫以地名為氏,姬姓翁氏的歷史有3000年。

中國姓翁歷史人物

五代後梁左散騎常侍、御史大夫翁承贊,北宋江准荊浙制置轉運使翁彥國,朝散大夫翁肅;南宋詩人翁卷,明朝戶部尚書翁世資,禮部尚書翁春,南京刑部尚書翁溥,嘉靖進士、兵部尚書翁萬達,清朝刑部尚書翁叔元,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翁方綱,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安徽巡撫翁同書,湖廣總督翁同爵。

⑺ 翁姓在全國有多少人口

翁姓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00位,公安部2009年身份證資料庫數據顯示,翁姓排名第159,翁姓人口大約82萬。翁姓來源為:

1、因地得姓

周昭王封庶子食邑於翁,國亡後其子孫以地為姓。

2、因掌得姓

傳說周昭王庶子出生時雙手握拳,他人掰不開,獨昭王能掰開,周昭王掰開後見初生兒左掌紋似篆文的「公」字,右掌紋如「羽」字,便將兒子取名『翁」,後來翁的子孫便以他的名字為姓(古書稱「氏以王父字」)。

3、因人得姓

上古夏朝初建時期,啟為夏王,當時有一位貴族叫翁難乙,相傳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7)印尼翁氏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翁氏故居坐落在常熟古城區的翁家巷內。此宅始建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由兩朝帝師翁同龢的父親、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於道光十三年(1833)購得,作為奉養母親之所。翁同龢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期。此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我見到過的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整體建築較為完整的明清官紳邸宅。

翁家巷石坊上書有「狀元坊」三個金黃色的大字,兩側石柱上鐫刻著國學大師錢仲聯先生撰書的楹聯。讓人頓時有一種厚重的文化歷史感,彷彿也在提示遊人翁氏府第的顯赫基本上是靠科舉讀書而獲得成功的,也是古代大多數文人所追求「朝為讀書郎,暮登天子堂」的成功典範。

⑻ 有多少人姓翁

翁姓在中國總人口約五十餘萬,佔全國人口0.00003%。
翁姓是中國姓氏之一,在宋朝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00位。
翁姓來源:山西洪洞縣
翁姓始祖:翁難乙、翁弘
翁姓明星:翁美玲、翁虹
翁姓部分源出於姬姓。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雙手握拳,別人都掰不開,周昭王親自去掰,卻是應手而開。只見他左手有掌紋象篆文「公」字,右手掌文象「羽」字,周昭王感到非常驚訝,覺得掌紋神奇,就給這個最小的王子起名「翁」,即姬翁。一個初生嬰兒起名翁,顯得有些老態龍鍾,但是古人給兒子命名,是有按形意起名的,不光是貴族,平民亦如此,不然周代古人不會出現那麼多怪怪的字作名字,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起名規則。姬翁王子的後代稱翁氏。
翁姓的望族居住在錢塘(今浙江杭縣),莆田市竹嘯庄(今福建莆田市)。

⑼ 全國有多少人姓翁

翁姓在百家姓中排名200位,佔中國全人口的0.45%,2009年人數達到82萬,今年有106萬餘人,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翁姓來源:周昭王的小兒子,出生時雙手握拳,別人都掰不開,而周昭王親自去掰,結果孩子的手自然地打開了,只見周昭王左手像個公字,右手像個羽字,於是周昭王便給這個孩子起姓為翁姓。

閱讀全文

與印尼翁氏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到越南機票多少錢 瀏覽:103
伊朗有什麼要注意什麼 瀏覽:9
越南簽證一月多少錢 瀏覽:439
印度的洋芋有哪些 瀏覽:82
去英國停車費多少錢 瀏覽:671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讀後感 瀏覽:403
英國霸權主義什麼時候 瀏覽:350
越南每年有多少涉外婚姻 瀏覽:174
印尼燕窩毛料在哪裡采購 瀏覽:598
英國的首相和女王都有什麼用 瀏覽:269
印尼的吉祥物是什麼 瀏覽:15
印尼抗癌葯多少錢 瀏覽:798
去英國郵寄什麼快遞 瀏覽:586
我們中國的疫情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138
越南都有哪些鞋廠 瀏覽:871
印尼金珍珠多少錢一克 瀏覽:519
2020越南qdp總量是多少 瀏覽:853
英國女王哈里王子其兒子什麼星座 瀏覽:280
中國受到了疫情什麼影響 瀏覽:897
中國幫助了多少疫情國家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