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坐擁3億人口300萬平方公裏海洋,印尼為何還是個三流國家
地理位置不好,又不集中和高溫的氣候等因素,促使印尼還是一個三流的國家,印尼作為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有著如此豐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馬六甲海峽這個巨大的區位優勢,就算無法與中美俄這樣的大國比肩,但同印度、巴西一樣擁有一個准大國的資格,應該還是較為穩妥的。
印尼這樣帶狀且分散又各自獨立的地緣結構在軍事上也有著讓人頭疼的難題,龐大的體量讓印尼擁有一個成為區域大國的夢想。但鬆散破碎的內部地緣結構,降低了其實現夢想的可能。因此,在未來的日子,印尼只能在區域大國的夢想和二三流國家的現實中游離
㈡ 為何 2億6060萬人口的印尼沒有東南亞強國頭銜,而 印度有南亞強國,巴西有南美強國等頭像
所謂地區強國頭銜,不能僅僅看人口的多少,應該看這個國家在當地區域的綜合實力。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看人口數量,國土面積,經濟水平,軍事實力,科學技術,文化歷史,國際影響力等指標。
在東南亞諸多國家中,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國土面積也不小,但經濟體量與其他國家相比沒有什麼突出的優勢,另外它的軍事實力,科技水平,國際影響力在東南亞都擔不起帶頭大哥的作用。此外東南亞長期都處於美國和中國兩個大國的影響范圍之內。這兩個國家足夠強大,相互競爭,施加影響,使得整個東南亞失去了產生帶頭大哥的土壤,另外即使印度尼西亞強出頭去當大哥,東南亞其它國家也不支持,不同意,因為印尼沒有讓他們佩服的實力。
反觀印度位居南亞次大陸,在南亞的幾個國家中,人口,國土,科技,軍事,國際影響力的各項實力都遙遙領先。其它國家都不具備挑戰印度的實力,另外南亞受喜馬拉雅山的阻擋,比較封閉,外部勢力影響較小。因此在南亞印度是頭號強國,毋庸置疑。
同理巴西是整個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國土最大,國際影響力最強的國家,即使在整個世界上巴西的農業,工業,也居於前列。理所當然是南美的頭號強國。
由於印度,巴西在區域中和國際上的影響力,所以成為金磚國家。而印尼就沒那實力,怎麼能稱強國呢?
㈢ 為何印尼看起來像一個准大國體,但是卻廝混在「二三流國家」之間
一、印尼的綜合國力不夠強大
從地圖上面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跟日本一樣是個島國,據統計印度尼西亞境內有島嶼一萬七千五百多個,有些島嶼與島嶼之間距離十分遙遠,這樣的國土分布導致他們沒有辦法更好的建設國家。
從這個島嶼到達另一個島嶼,就得靠船載,平時個人還好說,你要是建立一個特別高大上的建築物,有些材料就得去別的島拿,甚至從國外買再運到島嶼中,其運輸價格高的嚇死個人,而且速度還賊慢。就這樣印度尼西亞綜合國力怎麼發展的起來,更別說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國。
印度尼西亞的資源全部都在爪哇族那邊,其他民族肯定心中有怨氣,都是印度尼西亞老百姓,為啥你們多,我們少,這樣也導致印度尼西亞的凝聚力無法正常形成。
㈣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難成大器
印尼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不存在馬六甲焦慮。馬六甲海峽水太淺,過不了巨型船隻。應該存在的是龍目海峽焦慮,巽他海峽焦慮等等。這才是遠洋巨輪的首選。印尼掌握著這些海峽。巽他海峽兩段均不足5.5海里,而龍目海峽最窄處則不足13.5海里。完全屬於印尼領海。應該說,第一島鏈中國並沒有完全突破。印尼封住了中國通往印度洋的通道。這是印尼可以與中國討價還價的根本籌碼。一定意義上說,中國的命根子捏在印尼手裡。但中國與印尼關系微妙,文化層面沖突,政治層面排斥,經濟層面——合作也不多。印尼人口眾多,廉價勞動力豐富。這跟印度一樣,是要跟中國競爭的。未來美國如果再搞tpp,很可能會拉印尼入圈。可以認為,印尼跟印度一樣,越強大越是對中國構成威脅。文明的沖突會使得其試探,並挑釁中國。它成不了真正的朋友。倒是與美國聯合阻遏中國的意圖有重合。中國的出海通道放在印尼手裡是不可靠的。但中國不能像突破日本島鏈那樣對付印尼。畢竟日本沖繩群島有大量公共水域。但印尼的海峽是沒有的。印尼是可能成大器的,它現在還只是太年輕。它手裡的資源直接關繫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衰成敗。它與中國的關系,類似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系。世仇關系,但黑海艦隊必須過土耳其海峽才能投射力量到地中海。這當然是個攔路虎。所以,計將安出。阻止印尼成大器,辦法最好的就是利用其地緣結構的劣勢,努力瓦解這個國家。使這些中國的海上生命線不由一國控制。歷史本不存在一個印度尼西亞。
㈤ 地理位置絕佳人口眾多的印度尼西亞,為何說它們不可能成為世界大國
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地理位置也不錯,但這些特點同時也是印度尼西亞發展不起來的原因。這些因素都限制了印度尼西亞經濟的發展。
如此的惡性循環,讓印度尼西亞無法在良好的基礎上發展自身的實力,也就沒法成為超級大國。
㈥ 印尼已是東南亞老大,為何卻成不了世界級強國,原因很簡單
印尼在我們看來雖然地盤大海岸線長人也多,但是也有它自己的缺陷那就是領土板塊太分裂,宗教之間矛盾大,經濟不景氣,而且氣候也不是很好導致本應該很發達的印尼到現在還是一個發展很慢的國家。
再就是經濟問題了,印尼的經濟可以說跟它周圍的國家相差很大,像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經濟無論是東南亞還是整個世界上來說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印尼的經濟平還趕不上我們國家的一個大省,所以經濟落後也是他們成不了世界大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最後就是東南亞的氣候屬實是有點太炎熱了,很難進行工作和生產,大部分的一些日用品都需要依賴進口,這就是為什麼印尼地廣人多還是不能成為世界大國的原因了。
㈦ 印度尼西亞「難成大器」,為何會這樣說印尼
印度尼西亞就像完全是個小巨人般的存在——人口2.48億、世界排名第4;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雖然只排世界第15位,但海洋領土面積卻令人艷羨:雖然這方面並無准確排名數據,但作為參照,中國這樣的一等世界大國,所主張的海洋領土也不過300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南海、東海、黃海等地區的爭議海域);但印尼的海洋面積卻是多達316.6萬平方千米——還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就軍事上來說,帶狀且各自獨立的地緣結構,不僅意味著印尼內部矛盾升級成為沖突、乃至內戰的先天可能性較大;它更代表著,印尼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很難聚集合力,反而更容易被人各個擊破。也就是正因為龐大的體量,所以印尼一直夢想著能成為真正的區域大國。但鬆散破碎的內部地緣結構,卻大大降低了印尼龐大身軀的含金量。所以,印尼一直在區域大國夢想和二三流國家的現實之間痛苦徘徊,而且,按照目前來看根本是沒有辦法。
㈧ 印尼作為東南亞地盤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何卻成為了三流國家
因為印尼雖然面積廣大,但是地區太過於分散,而且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好。並且印尼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好,所以雖然地盤最大人口最多,但是卻成為三流國家。
而雖然印度尼西亞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因為沒有很好的工業基礎讓人們進行工作,所以也就產生了很多矛盾。因為印度尼西亞人口太多,但是又沒有很好的條件讓人們可以進行工作,所以印度尼西亞的工業一直沒有很好的發展。而印度尼西亞的人民對此也已經習慣了,因此並沒有發展印度尼西亞的決心。而這些原因也造成雖然印度尼西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但是卻依然是三流國家。
㈨ 為什麼印尼註定成不了大國
1、國土面積有限
2、島嶼太多,不便防禦
3、落後
4、人口夠多,糧食問題
㈩ 印尼作為全球第四人口大國,為什麼就始終發展不起來
但在現實世界,我們都知道印尼的國際地位完全不符合它的表面數據:首先在經濟上,雖然印尼早在2014年GDP總量就已超過萬億規模,位居全球第16位,但是人均只有不到4000美元,根本算不上經濟強國。
印尼的國家形式的確極為復雜,雖然擁有龐大的體量,但鬆散的內部地緣結構,使得印尼龐大身軀的含金量嚴重不足。印尼一直致力於成為真正的區域性大國,的卻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