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哪裡可以買到中國古董

印尼哪裡可以買到中國古董

發布時間:2022-09-18 19:44:31

1. 有沒有印尼的華人朋友呢,想問雅加達有沒有做飾品手錶之類的批發市場,還有印尼女人愛亮閃閃的耳環飾品嗎

我不是華人,簡單提供點印象
1。雅加達的批發市場超多,是一般市民、小白領平時去的地方,這種地方在印尼叫做mal,一般每個城市都有,雅加達各區基本都有。形式類似國內的小商品市場,一個攤位一個攤位的,每層賣的東西不同。這里的人氣遠超grand indonesia, sogo這樣的大商場,我經常去的是咱們大使館馬路對面的ambasador mal。不過manga a和班芝蘭那邊的幾個mal中國人做生意的更多,其他區也有不過我很少去。飾品、寶石(假)這些東西很多mal都賣,每年幾次手工藝品展銷會上攤位也很多,價格不貴(相對國內),擺攤的多是當地人和華人。
2。消費群體主要分兩個階級,去的地方基本分得很清楚,具體見上條。消費水平沒算過,我認識的中產不是刷爆n張信用卡的光棍就是錢歸老婆管的小男人。
3。賣仿的不知道管不管,不過聽中石油的朋友說他們獎勵當地員工都是來國內旅遊,然後員工就買一堆高仿的回去。
4。外國遊客多的地方真心不好說,畢竟雅加達不是旅遊城市,不過中國人來了一般去草鋪班芝蘭轉,還有一些比較熟悉的去泗水街淘古董。買東西肯定是選工藝品啊,木雕、格里斯短劍、印染畫這些mal里不怎麼賣,大商場和藝術商場較多。
5。政府優惠不清楚,不過中國人去的越來越多,衣服市場還好,玩具市場基本都是中國產(擺攤的還是當地人),有人供貨都跑到班達亞齊了,估計還是有利可圖的,只要不上當就好,中國人到那邊被當地華人騙的也不少。

希望對你有幫助。

2. 中國文物流失哪個國家最多

我國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已不是新鮮事。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文物外流的原因
被侵略者搶走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戰爭、不正當交易等手段對中國的珍貴文物進行瘋狂掠奪。其中廣為人知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和八國聯軍搶劫北京城。
圓明園被法國大文豪雨果比作東方藝術的代表,稱之為「匯集了一個民族的幾乎是超人類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然而,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劫掠、焚燒。此後,圓明園大量瑰寶流落國外。
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後大肆劫掠,各國侵略者特許士兵搶劫三日。頤和園被多國軍隊先後佔領,在此期間頤和園內陳設的珍寶也被竊擄殆盡,園內建築也被大肆破壞。
被外國人倒賣
在上世紀前期內憂外患的社會背景下,在華的外國人勾結反動軍閥和姦商以極低的價格買下文物並偷運出境。
盜墓走私
1911年辛亥革命後,各地盜掘成風,文物如潮水般地湧出國門。然而,因盜掘流失文物卻在近年最為嚴重。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虞長生曾說,「很多人以為中國文物流失最嚴重是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其實不是,真正流失最厲害的是在近30年裡。」
文物流向的國家
日本
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近代以來日本等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據中國官方統計,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1879箱,被搶文物不計其數,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據就高達360萬件。
美國
2015年3月,美國媒體稱,找中國古董的最佳地點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一語道破天機。美國與中國藝術品的聯系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抵達新大陸的英國和荷蘭商人及殖民者常常帶來是他們從中國得來的青花瓷器,而不是更貴的錫盤子等。紐約經銷商斯賓塞思·羅克莫頓說,在19世紀,前往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常常把手掌大小的玉器和雕像作為紀念品帶回國內。
英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表示,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文物多達23000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了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等。
法國
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中國館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立的,興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存放搶自圓明園的文物。這里收藏的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鍾、寶石和金銀器也有3萬多件。
除此之外,俄羅斯、義大利、荷蘭等多個國家的博物館里都有中國珍貴文物的身影。
文物追回的方式
回購
回購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市場手段。圓明園豬首銅像的捐款回購便是一成功案例。豬首銅像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時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專家從一位美國私人收藏家處尋訪到銅像,澳門富商何鴻捐款人民幣近700萬元購回圓明園豬首銅像。
討還
討還是目前最難以成行的文物迴流方式。因為一旦要求他國歸還所藏中國文物,可能就會牽涉到很多遺留的歷史問題和歷史事實。《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就是討還的目標。該作品由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依據圓明園最美的四十處實景繪制而成,是現存唯一能夠全面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在圓明園大劫中,被法國的杜潘上校搶走,後來在法國巴黎的國家圖書館保存至今。
捐贈
以捐贈的方式迴流的文物也不乏先例,但捐贈需要文物持有者境界高尚。在現階段,真正有此善舉的有識之士依然鮮見。頤和園萬壽山佛香閣西側銅亭寶雲閣流失的10扇銅窗,就是美國國際集團友邦保險公司創辦人斯達先生的基金會於1993年從法國收藏家手中購得,後又無償送還中國的,可謂功德無量的義舉。

3. 正規免費的古玩交易平台有哪些

1、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國十大拍賣行,大型國有控股拍賣公司。以拍賣中國古董、中國現當代油畫及藝術品、中國近現代書畫、中國古代書畫等為主要項目,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成交額領先的拍賣企業。



4. 有沒有蜂友知道,印尼哪裡有古董古玩市場

具體還要看什麼樣的東西。不過這裏海關很腐敗,如果價值不是很高,塞點小費都能搞定,如果是價值幾百萬的東西那小錢肯定是搞不定的。

5. 中國最好的古玩藝術品交易市場是哪裡

這個好像沒有統一的說法,有網上機構、專業拍賣機構,也有很多線下實物交易市場,知名的有:

中國主要古玩市場資料
北京
北京古玩城
東三環南路21號(華威橋西側)
北京古玩城有限公司是北京首都旅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古玩藝術品交易中心,主要從事古玩藝術品市場的經營,為入駐商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經營平台。
北京古玩城總建築面積26400㎡,市場可出租面積近11000平方米,建築古樸典雅,裝飾富麗堂皇。目前有駐店民營古玩經銷商600餘戶,主要經營古玩雜項、古典傢具、古舊鍾表、古舊地毯、古舊陶瓷、名人字畫、白玉牙雕等十大類上千個品種,並在白玉、水晶飾品、壽山石雕、鼻煙壺、古舊地毯、銅器佛像、古舊鍾表、古陶古瓷、藏傳文物、民族織綉服飾等十大商品上保持全國之最的領先優勢,從規模上講在亞洲首屈一指,從商品檔次上講國內難出其右,其龍頭地位得到業內一致稱道和公認。
北京古玩城市場遵循優質服務、規范管理、守法經營、誠信為本的經營方針,連續四年榮獲「北京市文明市場」的稱號,在海內外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北京古玩城每年一度的「北京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已舉辦九屆,由於精心組織、形式新穎、精品薈萃、需求旺盛,歷屆均呈現商賈雲集、購銷兩旺的景象,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古玩藝術品專業展會。
北京古玩城集中華文明於一隅,融現代化設施和先進的經營理念為一體,是中外收藏家、古玩愛好者的樂園,是中外旅遊觀光者領略華夏文明的藝術殿堂。

上海
上海雲洲古玩城
上海大木橋路88號(肇嘉浜路口)
上海雲洲古玩城前身為上海太原路郵幣古玩集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遷入雲洲商廈,是一個具有 25 年悠久歷史、在收藏界享有盛名的古玩市場。古玩城位於肇嘉浜路大木橋路口,地處上海中心城區,緊依繁華的徐家匯商圈和淮海路商業街,商賈雲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古玩城入駐商戶一千餘家,有九個樓層二萬平方米經營面積,環境典雅舒適,硬體設施一流。八樓的古玩會展中心近千平方米,是開展收藏展會活動的理想場所。還配備中央空調、觀光電梯、自動滾梯和咖啡廳、美食城、網站等配套設施,是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古玩收藏市場。
經營種類齊全是雲洲古玩城的一大特色,集瓷器、玉器、青銅器、木雕、字畫、大銅章、明清傢具、集郵票品、古今錢幣以及各種債券、股票、彩票等收藏品之大全,具有濃郁的海派收藏特色。逢雙休日舉辦的露天收藏品集市人氣旺盛,交易熱烈,享有淘寶拾貝好去處的絕佳口碑。
舉辦豐富多彩的會展活動是雲洲又一大特色,雲洲古玩城自開業以來舉辦了數百場展覽、拍賣、鑒定、沙龍和講座等活動。 2006 年中央電視台首屆民間藏寶展將上海選區設在雲洲。
雲洲是全國工商聯古玩商會的副會長單位和上海古玩商分會的副會長單位。上海市收藏協會授牌命名為「上海收藏活動基地」,上海市旅遊行業協會授予「上海市接待旅遊團隊推薦單位」稱號。眾多國內外頗具實力的收藏界名家紛紛入駐,可謂群賢畢至,雅客雲集,人氣旺盛,交易活躍。
「雲集天下奇珍寶,洲聯四海集藏家」。上海雲洲古玩城熱誠歡迎各界朋友的光臨。
雲洲古玩城與上海市收藏協會合作為國內外古玩藏品鑒賞愛好者,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藏品鑒賞交易活動。
.每月舉辦「大家來競寶」民間藏品交易會。
.上海市收藏協會古玩鑒定專家每月舉行「免費古玩鑒定咨詢會」。
.每月不定期的輪換舉辦各種講座:「古玩鑒賞系列講座」、「陶瓷收藏技巧系列講座」、「書畫鑒定與鑒賞系列講座」等等,邀請滬上著名古玩鑒賞專家主講。
.上海市錢幣學會每月底周未舉辦「中國錢幣鑒定會」。
.每月舉辦「上海生肖集郵研究會」、「上海極限集郵沙龍活動」。
.上海市收藏協會陶瓷、鍾表、大銅章、股票等專業委員會定期舉辦古陶瓷、鍾表、大銅章、股票沙龍、女紅收藏家等活動。
.逢雙休日、節假日增設露天古玩收藏品交易市場,攤位有300餘家。

天津
天津古玩城
天津南開區古文化街海河樓商貿區
天津古玩城坐落在古文化街旅遊商貿區中央部位,北臨家世界超市,南至天後宮,西接東馬路,東面與古文化街北段緊密相連,古玩城由六個相對獨立的單體建築構成,佔地面積1.0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05萬平方米(含地下車庫),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專業古玩市場。
古玩城地下一層,為大型的地下停車場;地上五層,為經營性店鋪及倉儲用房。一、二層共有300餘間店鋪,經營古玩物品,專業性強,購物環境優越。三層為舉行各類展覽、拍賣、鑒定活動使用,設有綜合精品展示廳及多功能鑒賞拍賣廳,設備先進、設施齊全,完全可以達到國際化拍賣會水平,這里為收藏愛好者以及古玩行家提供一流的交易環境,是天津古玩城的一大亮點。四、五層為專屬倉儲空間,作為完善的配套工程,可直達地下停車場,送貨、出貨方便快捷,與國際先進設計緊密接軌,體現了古玩城「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天津古玩城建築延續了古文化街兩側原有道路肌理和建築風格,在外形效果上高低錯落、起伏跌宕;在平面設計上,蜿蜒曲折、視覺流暢。總體布局採用單元重復的平面布局,通過六個相似建築單元的錯落布置,形成景觀效果。
店面式經營與地攤式經營並存——天津古玩城的一大特色
地攤對收藏者來說是一塊「風水寶地」。以前說的地攤是指專門賣古舊工藝品、舊書畫的地攤。地攤這一交易形式自古就有。清朝時,地攤一般在黎明時分交易便達到高潮,待到天色大亮,地攤即已散去,所以人們都習慣稱它為鬼市。這都是過去的情形。在過去,賣者多是敗落的王公貴族、順手牽羊的偷兒、從家裡拿幾件東西換錢的不肖子弟,也有專門作假貨來矇事兒的。
現在的地攤都已變成全天交易,不過早上仍是最熱鬧的,尤其到了雙休日,地攤上更是熱鬧非凡。
天津古玩城的古物市場形成了地攤交易群,每周四、周日早晨採用「地布」形式經營;為了維護古物市場的經營環境,方便商戶交易,古玩城管理中心為擺地攤的商古玩戶提供每個攤位1.2平方米的一塊彩色絨布,並且編號排列。別開生面的地攤經營方式,不僅繼承了老天津衛原始的古玩交易模式,還融合近現代規范的市場管理辦法,津味十足,古意盎然,打造出天津人情故里的新領域。
天津古玩城古物市場的地攤基本上都是一些古董舊貨,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經營品種包括古籍書善本、玉件、古玩等。有名人字畫、珠寶首飾、古舊瓷器以及舊首飾盒、舊鍾表、舊唱片之類。這里的經營環境輕松,買賣隨意平和,交易氣氛融洽。井然有序的購物環境,排列整齊的古董古玩使得買賣雙方達到雙贏

澳門
大三巴古玩街
大三巴牌坊附近
澳門是中國大陸文物出口的重要通道之一,正因為如此,很多文物在這里積淀了下來,而這里的古玩商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早接觸大陸古玩行業的群體之一,在古玩鑒定欣賞方面有相當的功力。如果熟門熟路,在這里還是可以找到非常不錯的古玩的。這些商店都集中在議事亭前地至大三巴一帶的大三巴街、草堆街和花王堂街。街的兩邊陸陸續續開設有二十餘家古玩店,有專賣旅遊工藝品的,有賣高古陶瓷器如彩陶器、漢綠釉、唐三彩、宋青瓷的,有賣明清瓷器,還有專賣各式仿古傢具的,不少古董傢具來自中國,然後經過精心的翻新工序,修補損壞的地方,更新金屬配件等。另外,也有用優質木材做成的仿古新傢具。不少商店都備有傢具目錄,無論是流行的還是古典的款式,都可以要求按照照片中的式樣訂做。 除傢具外,還有其它一些古玩象木漆盒、青銅製品、舊錢幣、大小不同的木雕刻品、各類傳家之寶、中國的古字畫也是應有盡有。
近來國內的民間收藏熱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國寶文物的流失,還是應該鼓勵的啊。

香港
荷里活道古玩市場
港島荷里活道
荷李活道位於香港上環的荷李活道辟,建於1844年,是香港開埠以來第一條街道,英國海軍曾於1841年在荷李活道西端的水坑口街初次登岸,並在該處懸掛英國國旗。同時因為有文武廟在此,所以亦稱文武廟直街,是香港所有大小街道的"一哥",開埠初期為華人聚居地。由於街道早年沿路種滿冬青樹,因此得名,中譯為荷李活道。
荷李活道雖然在太平山上經歷無數變遷,但只要細心觀察,仍可在該區窺見許多香港開埠以來的歷史足跡。香港是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與交易中心,各種古董、古玩包羅萬有。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古董拍賣會,都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競標。而它位列香港三條古董街之一,同時也是全世界十大購物街之一,可見其地位。在這里,古董、酸枝傢具、文玩、擺設等各式齊備,喜愛收藏的人士,到此必定大有收獲。
荷李活道,彎曲綿長,由中環伸展至上環、西環,大大小小竟有百多間古董店,鋪陳著許許多多上好的中國古物,而且種類繁多,舉凡陶瓷、玉器、石雕、牙雕、銅器、銀器、漆器、傢具、屏風、字畫、古籍,及至罕見的出土文物、中國古代婚禮服飾等無所不有。此外,還有來自西洋的古老電風扇、留聲機……以及來自日本、泰國和東南亞的珠寶銀器、古董古玩,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給。其中以陶瓷、雕刻品及傢具最多。難怪這里成為世界各地的古董收藏家與古董迷搜尋心愛古物的必游之地。貫連半山與中環鬧市的行人扶手電筒梯,長達88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室外扶手電筒梯。整條電梯將舊式樓宇與新型高級住宅連在一起。在這里,大尊的武神像或石獅子,矗立在店鋪門前,幾乎擋去入口之路,是荷李活道的特色之一。
同樣是古董店,但他們的裝修不一,有採用中國式的、園藝式的、西洋博物館式的,又或是百貨公司形式和雜貨店形式的,總有一間能吸引你的目光。有以雜貨店形式經營的店鋪,就放滿中國瓷器,大尊的花瓶、大尊的瓷像堆滿整間店內,其實也許只是冰山一角。只要你說出想找尋的東西,店員一定努力為你尋找。那天正好在我的旁邊有一位美艷的金發女郎,說要尋找"Chinese calendar",我有點不明所以,經那店員細問,才知道是看風水時使用的羅庚。毛主席的畫像及像章之類,也是不少外國人的青睞之物。
有些信譽良好的店鋪,會在每件陳列品上,列明古玩的類別、原產地、年份、修補紀錄以及專家鑒證,確保顧客買到真正的古物。木製傢具,如酸枝坐椅或木刻等,亦有不少店鋪售賣,遊客多在選好後,要求店員代辦寄運。其中有店鋪以售賣古董木具為主,當中更有不少古老店鋪的木製招牌。
參考資料
藝術品古玩市場一直由三大板塊分三個層次在佔有。即拍賣公司、文物商店和古玩大市場組成的三分天下。古玩大市場也叫古玩城,是一個項目繁多、定時開放的大眾化市場。其貨源以新品居多,老品極少,品位很低,真假混雜的特色為主流,它是為初學者練眼力的地方。花錢不多,可得到一種收藏人生的藝術感受。所以這類市場全國各地比比皆是,非常普級。
第二個層次是文物商店。文物商店的歷史比較悠久,自古有之,不過發展還是很慢的。北京的琉璃廠是典型的文物商店群,有國營的、更多則是私營的,它們屬於中低檔水平。在二十年前,拍賣公司和古玩城還沒建立起來時,文物商店則在藝術品市場中唱主角,有專門賣瓷雜的、有專門賣字畫的,有專門賣古傢俱的,分工不同各有所長。文物商店也是以誠信為首,真就是真,仿就是仿對客戶負責,基本上做到老少無欺,不會騙人。但是由於實力不強,成本不多,難以預防大批積壓資本的風險。因為市場的變化風雲莫測,積壓藏品多年不得出手是常有的。隨著拍賣行業的興起和古玩市場的建立對文物商店是個很大的沖擊,門庭冷落業務蕭條也就必然降臨。文物商店必須改進現在狀況,提高品位,達到以中高檔次的水平為主,增強實力,除買進賣出之外還可經營寄賣、代買方式來擴大交易范圍,只要守住誠信和公平交易的原則,盡量做到貨真價實,老少無欺,則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是大有作為的。藝術品古玩市場前景看好,大勢所趨,應當抓住這大好時機發展自我。
第三個層次是拍賣公司。拍賣公司是屬於頂級藝術品交易場所。它的貨源充足,品質精良,水平很高,以高中檔精品為主流,價位居市場之首,賣真保真,不能賣假,誠信度應極高是吸引投資商和收藏家的寶地,其交易額非常可觀讓其它同業市場追之莫及,尤其在前幾年僅由幾家公司獨佔中國市場都有一種強勁的霸氣 ,不可一世。但是好景不長,在飛快發展形勢下,近兩年拍賣公司猛增至數百家。在激烈的競爭中出現了一些不合規范的行為把自己的這塊基地攪混了。
如今市場上殺出一匹「黑馬」——藝術品經紀公司藝術品投資咨詢公司這是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市場的需要而必然孕育出來的一種藝術品經營機構。它的性質臨界於拍賣公司和文物商店之間,有中介的職能又有經銷職能。它不受時間限制,地點限制和品種限制,是很靈活的一個市場。不像拍賣公司一年只拍兩三次,它可以天天成交,它可以為賣家找投資商,也可以為買家尋貨源,它不像拍賣現場幾秒鍾內落錘,幾百萬、上千萬的投入來不及思考就得付出。也許買來一件寶,也許買的是一把草?這樣殘酷的現實要多大的膽量才能舉牌?要冒多大的風險才能碰中這一機遇?一般人是缺少這個勇氣的。而經紀公司的交易是平穩的、安全的,它可以讓你看個明白、想個夠,三五天不行,七八天也可,個人看不好再找人掌眼,達到看透想好再成交,讓你放心,沒有風險,賣方也不必交這個費,付那個費,抓雞不成倒失把米的擔心,成交不成交沒有損失,所以這種放在桌面上談的交易三方都樂意

6. 國內最頂級的十大古董電商交易平台都有哪些

古玩電商平台前十強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品信息報電子版2020年6月第3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備註:排名不分先後。

99藝術網及其全體員工學習奧運健兒頑強拼搏、不斷奮進、永不放棄的奧林匹克精神,專業、務實、不斷超越,永遠保持藝術生活貴在品質的宗旨;以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為己任;以藝術的當代性、實驗性、先鋒性、前瞻性為發展導向;以網路媒體的即時性、新聞性、互動性、多元性、公正性為准則;及時發布國內外具有可讀價值的當代藝術資訊,推薦有學術意義的展覽活動,推薦品質藝術機構,推薦品質和潛質的藝術家,推薦藝術精品。

後補:

11.域鑒

域鑒APP是一款旨在打破收藏行業的壁壘,為廣大古玩愛好者提供的在線學習古玩知識,交流古玩的收藏垂直平台,同時可以幫助擁有各類藏品的收藏愛好者提供低門檻快速鑒定渠道,並提供無理由退貨保障的民間藏品交易平台。

7. 印尼泗水有古玩店嗎

這里是中國泗水

8. 外國博物館珍藏著哪些我國的珍貴文物今晚用

世界各大博物館里珍藏著許多舉世無雙的中國文物。她在外國博物館以無比高貴的姿態,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言人,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象。下面簡略介紹如下:
一、亞洲
日本: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最大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內設有「東洋館」,整個二樓五個展室都陳列中國古代美術品,其中不少是陶瓷,從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後的陶瓷等,應有盡有。比如,該館珍藏古建盞,產自閩建陽市水吉,是鎮館之寶。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國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萬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館內的9萬多件藏品中,包括有上萬件中國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畫,可謂無所不包。馬遠的.《洞山渡水圖》.《寒江獨釣圖》.,梁楷的.《雪景山水圖》.;《李白行吟圖》.《六祖截竹圖》.李迪的.《紅白芙蓉圖》.等等都是曠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館收藏有中國文物,珍品也是數不勝數,數量估計在數十萬件。
據.《日本侵華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介紹,戰後日本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有158000多車,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後由於多種因素我國沒有再繼續追討。.
值得一提的是,東京國立博物館曾舉辦了「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展覽。是把全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不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從全國搜集後,匯集展覽,引起了人們極大興趨。其中有越窯、龍泉窯、景德鎮窯、建窯的瓷器等。
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本館,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題展覽。館內所藏1萬余件珍貴文物,定期輪換站出、展出。京都國立博物館本身,也是日本的國家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陳列著大量的龍泉青瓷。銘記有「顧氏」二字的明代著名龍泉匠師顧仕成一件直徑約4寸5分的瓷碗,就珍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內。
日本奈良市的法隆寺珍藏了唐代越州窯的四耳青瓷葯壺,高8寸7分,直徑4寸5分,曾為天皇所使用。當這一稀罕的寶物在1939年於奈良市博物館公開陳列時,前往參觀的人群如山如海。
伊朗:伊朗阿特別爾寺在伊朗古都大不里士以東的阿德比爾鎮。1611年曾將珍貴的1600多件中國陶瓷獻給神廟,現歸德黑蘭考古博物館收藏的,仍有8O5件。藏品中除有元青花重器達20餘家件外,尚有北宋、南宋、元龍泉瓷、景德鎮印花白釉小足器、藍、黃、醬釉及各時期青花瓷、鬥彩瓷、粉彩瓷等。是世界上知名的博物館。
土耳其:托普卡比宮收藏的陶瓷約1萬件。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產的,僅浙江元龍泉青瓷就有1500餘件。其中大盤、碟子、碗等器皿質量異常精妙絕倫,也有大罐。清代的瓷器約4000件。完整的至正型的元青花重器在世界上為數不多,據說總共不過300件左右,但僅在這里就集中了8O余件。這些藏品中元青花琢器就40件,其器型碩大、通體滿繪、色澤艷麗濃翠,堪稱世界之最,為國內出土器罕見。如80厘米的葫蘆瓶就有二個。這里藏的元青花器有一種震撼力,當你第一次看到它時會都被迫得往後退。這些元青花從纏枝牡丹、龍鳳麒麟,到「蕭何月下追韓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謂無所不繪。該博物館已成為世界上收藏中國元代完整的青花瓷最多的一個博物館。
菲律賓:
桑托斯、洛克辛和羅伯特·維拉諾克等三個博物館藏有中國瓷器約7萬余件。菲律賓人歷來珍視中國瓷器,據說只在節日時,才將埋於地下的瓷器取出來用,用後又再深埋地下,所以出土的瓷器大多是完整的;品種有越窯系刻花青瓷;龍泉窯刻花盤、晚、花瓶、酒壺等;福建泉州、德化的刻花青白瓷、青白褐斑瓷以及福建的建盞。元代瓷器出土數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鎮產品,有青白瓷、青花、釉里紅瓷等品種。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博物館收藏500O多件陶瓷藏品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國漢代到明代的產品,這些藏品都是從印尼各地收集來的。在東南亞各國博物館所藏的明代陶瓷中,雅加達博物館是首屈一指的。其中有明代的鬥彩、三彩、五彩、白地青花瓷器,器型有書「金玉滿堂」四字的盈尺大碗,也有圖繪仕女栩栩如生的萬曆五彩大尊。有書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大盤,盤中繪雙龍朝日,次為五火雲奔馬,邊緣畫阿拉伯故事。有書阿拉伯文字的三彩大盤,這是元末明初德化窯產品。還有書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中碗,碗底有「成化年制」的款識,也是德化窯燒造的產品。

馬來西亞:
吉隆坡國家博物館珍藏一批中國明代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鎮的產品。比如,一件12寸大盤,內畫葵花、如意,邊畫八寶、長春花,外畫梅鵲,底款書篆字「富貴佳器」。一件8寸康熙中盤,內畫山水,邊畫水草花鳥,外畫梅鵲;環以金錢帶,外畫纏枝花。一件5寸中碗,內畫山水,邊畫水鳥,底款書「大明嘉靖年制」。一件4寸康熙小碗,內畫鴛鴦水草,邊畫荷花,水草,水鳥,外甜白,底款篆書「福」字。是目前所知出土中國瓷器最多的地區。
沙撈越博物館收集出土的陶瓷標本100多萬片。 其中福建德化、安溪磁灶等窯的青瓷、青白瓷、白瓷等。
韓國:
漢城博物館把在南朝鮮出土的中國瓷器收集到一起,為研究中國對南朝鮮瓷器文化帶來的影響提供了條件。藏有從漢代到清代的青瓷、白瓷、唐三彩等中國瓷器5000餘件,其中的最早的中國白瓷燈盞、晉代青瓷羊為館藏之寶。此外,漢城博物館還藏有一定數量的敦煌遺書。
巴基斯坦:
拉合爾博物館該館辟有中國文物陳列室,展出約7O00餘件中國文物,其中不少是陶瓷。卡拉奇國家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中國陶瓷。其中有晚唐時代越州窯青瓷水注和長沙燒制的施黃褐釉的陶器。拉合爾博物館該館是巴基斯坦目前最大的藝術性博物館。
新加坡: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收藏各地出土的瓷器碎3000餘千件。青瓷以越窯青瓷為主,並有宋、元、明三代的龍泉窯青瓷。青花是景德鎮產品,有明代永樂、宣德年號的高足瓷片約30件。
南洋大學李光前文物館搜集和保存有豐富的中國陶瓷,其中有高80毫米的宋德化桶形白瓷罐,直徑141毫米的明德化粉繪白瓷盒,直徑46毫米的明德化印花白瓷盒,高119毫米的明德化獅頭雙耳白磁瓶。均為館藏珍品。

泰國:
曼谷博物館收藏中國明代瓷器200餘件,比如,大明年制款青花大碗,紅色描花小罐帶金裝飾蓋、貼金小罐等。特別是出土的綠釉帆船形明器,更是研究中國造船史的寶貴資料。

越南:
河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陶瓷,以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花瓷為多。尤其是在青瓷方面,有北宋的多嘴罐形青瓷瓶。元代的花瓶、大盤等物,該館還收藏有中國漢代陶器。
阿曼蘇丹:
馬斯喀特博物館藏有中國古瓷3千餘件。其中一件元青花飛鳳牡丹紋瓷是馬斯喀特老城博物館的鎮江館之物。。
伊拉克:
巴格達阿尼亞西多博物館,收藏有中國陶瓷2500餘件,其中有珍貴的元青花、宋代龍泉窯青瓷和元代、明代龍泉窯青瓷。

二、歐洲

法國
盧浮宮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亞洲藝術品著稱的法國集美博物館收藏最佳,館里的瓷器從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個朝代各大名窯的名品應有盡有,且多為精品。敦煌遺書在我國國內僅存2萬件,僅佔三成,藏於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有6000件;盧浮宮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其門口的金字塔形建築就是華人設計師所設計。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包括拿破崙掠來的藝術品。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四十萬件之多。,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應有盡有。館藏中國歷代陶瓷器約4萬件。幾乎涵蓋了中國各時期的陶瓷。有些甚至為國內罕見,尚還有一些為孤品。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陶瓷館。
巴黎國立圖書館館內目前收藏的圓明園藝術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宮廷畫師沈源和唐岱共同繪制的絹本.《圓明園四十景圖》;宮廷畫師沈源和孫佑刻版的木刻本;《圓明園四十景圖》.宮廷畫師伊蘭泰製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樓銅版畫四十幅;郎世寧繪制的宣揚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營》.以及.《圓明園菊花迷宮圖》.;等。.《圓明園四十景圖》局部.巴黎東方博物院.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國日記》.中記述: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東方博物院中國展室中發現「有圓明園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圓明園印』,白玉方印,稍小」。.巴黎集美博物館.館里的瓷器從中國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個朝代各大名窯的名品應有盡有,且多為精品。.館內還收藏有圓明園藝術品珍品:郎世寧繪制的.《乾隆肖像》.,是乾隆皇帝41歲時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兩位大臣,人物極具神韻,為中國與歐洲繪畫技藝相結合的佳作;乾隆百花瓷瓶,陀螺狀,造型精美,畫法上乘,瓶上的花卉圖案種類各異,絢麗多彩、萬紫千紅,非常美觀,是乾隆時代的藝術珍品。
楓丹白露,原意為「藍色之泉」,在巴黎東南90公里處,周圍有2500公頃的森林,自古這里就是狩獵、避暑的勝地。法王路易六世時期(約公元1137年前後),這里最早開始興建宮殿。經過幾代帝王的不斷擴建,楓丹白露宮日益完善並富麗豪華起來。楓丹白露宮中的中國館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立的。興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存放搶自圓明園的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把從圓明園搶劫來的所謂戰利品敬獻給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妮王後。目前,這里收藏的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鍾、寶石和金銀器也有3萬多件。
另外巴黎的吉美博物館,收藏有中國歷代陶瓷器1萬余件。陶器有自甘肅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壺、兩漢的陶桶、北魏的騎馬俑至唐三彩器等。瓷器有晉朝的盤口瓶、南北朝的渣斗、唐朝的白釉碟、宋哥窯洗。鈞窯玫瑰紫洗、花盆等,元代的青花扁壺是其精品。明代的瓷器、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就數不勝數。

英國:
不列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在倫敦的魯塞爾大街上,面積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小,但展出面積也較故宮博物院為大。原來是私人捐贈的圖書館,1754年購買現址的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1823年英王喬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廈基址上修建了現在的古羅馬式大廈,並捐贈了許多皇家藏品,成為今天的大英博物館。
不列顛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可謂廣博,不列顛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最精。堪稱一座世界歷史博物館。人類文明發源地巴比倫、印度、中國和希臘的珍貴文物比比皆是。中國的瓷器琳琅滿目。由香港巨富徐展堂先生捐贈125萬英鎊辟設中國藝術館,這里收藏了很多中國瓷器。就敦煌寶藏而言,而今敦煌遺書在我國國內僅存2萬件,僅佔三成;藏於不列顛圖書館東方寫本部有13700件。藏於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近2000件幾乎中國有什麼它就有什麼。太厲害了。有的展品甚至在我國故宮都沒有。這些東西大部份是八國聯軍掠去的。圓明圓的珍寶有一半都藏在該館。該館大概是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陶瓷館了。1860年,英軍從圓明園中所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另一部分被拍賣。獻給女王的圓明園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其藏品目前已接近700萬件。
不列顛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包括,青銅器、陶瓷器、書畫、玉器、雕刻品等,共計23000餘件,有許多是珍品、孤品。比如,清代乾隆帝的心愛藏品、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代摹本最為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和上世紀由斯坦因(被指「敦煌盜寶第一人」)帶往英國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極其重要的珍品。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書畫: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代摹本、李思訓《青綠山水圖》、巨然《茂林疊嶂圖》、李公麟《華岩變相圖》、范寬《攜琴訪友圖》、燕文貴《群峰雪霽圖》、蘇軾《墨竹圖》、馬遠《山水再游圖》等。青銅器:商雙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不列顛圖書館中國珍貴文獻和古籍6萬多種,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永樂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簡、刻本古書、敦煌藏經(包括刻版印刷的《金剛經》和地圖。法國楓丹白露宮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英國的維多利亞博物館和劍橋、牛津、普雷斯頓、愛丁堡等博物館僅收藏福建德化瓷器就有近300件,其中維多利亞博物館就有60件。
倫敦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 在英國博物館珍藏著皮爾先生於1731年12月10日在廣州簽署的訂購中國瓷器的發貨單。發貨單上有100種不同樣式的青花瓷碟約25O件;按訂貨方要求裝飾玫瑰釉家族紋章的瓷器約450件。另外,還有花瓶、咖啡壺、大碗等。
德國:
卡賽爾朗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中國青瓷碗,上有卡澤倫博格伯爵(1435--1455年)的紋章圖案,是現存歐洲最早的有年代的中國明代瓷器,幾百年來一直是該家族的傳家寶。
德累斯頓博物館收藏的12個中國青花大花瓶還有一段奇聞:1757年4月,薩克森的選侯奧古斯特二世,十分喜愛收藏中國瓷器,對他的鄰國普魯士威廉國王的妃子收藏的中國瓷器羨慕不已。威廉國王又喜歡身體強壯的大個子士兵。於是,奧古斯特派人游說,用自己的四隊近衛軍換取了威廉妃子的12個青花大花瓶。因而這些花瓶也被稱為近衛花瓶。

俄羅斯:
冬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小埃爾米塔日宮殿。共有中國各個時期的陶瓷珍品近5000件,基本上反映了中國陶瓷工藝發展的概貌。其中不少珍品是沙俄從我國掠走的因而該館藏品異常豐富。如敦煌遺書在我國國內僅存2萬件,僅佔三成,而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就有12000件,多為珍本孤本。次外,國寶明天啟針灸銅人也是被沙俄從我國故宮掠走的。

瑞典:
東方博物館收藏有在西方算最全最好的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這是因為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曾任中國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當時的中國政府請他將新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和周口店古人牙齒等古物標本帶到瑞典鑒定、研究、確定牙齒屬5萬年前的中國猿人。帶去鑒定的出土陶器則由中國政府作為贈品留給了瑞典。加上後來陸續收集的,藏品包括了廟底溝、馬家窯、齊家坪、馬丁、辛店、半山等地出土的代表著新石器時代幾個重要文化時期典型面貌的各類彩陶、灰陶、黑陶作品今年是故宮博物院80周年華誕,也是中國和瑞典建交55周年,瑞典派出以王儲維多利亞公主為首的訪華團,並精心策劃,挑選了165件從沉船「哥德堡「號上打撈上來的中國瓷器訪華,並在故宮展出。
這批瓷器05年9月9日到京,在倫敦一家國際保險公司投保,保額約達2500萬人民幣,這在藝術品保險當中首屈一指。於2005年9月26日起舉辦「瑞典藏中國陶瓷展」。展出的181件(套)文物中,有165件是打撈上來的。其餘的瓷器是瑞典各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外銷的瓷器。12月26日展覽結束後,「粉彩孔雀牡丹紋湯盆」、「黑彩描金花卉大碗」、「粉彩描金帆船紋大盤」等18件精美的瓷器,將由此次展覽的贊助商之一—沃爾沃公司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總價值達50萬元人民幣,體現了中瑞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
東方博物館還收藏有從戰國到明代的數百件俑,最大的高1米多。該館收藏唐三彩作品也很多,有官吏、商人、馬夫、宮女、舞伎以及胡人形象,以女俑為最多,還有動態異常生動的馬與駱駝形象。其收藏的陶瓷精品,展廳也是按年代系列陳列的,從漢代鉛釉陶壺、鼎、俑、唐三彩等各式冥器,到中國古代四大名窯的精品,瑞典清代在中國燒製成套瓷器20萬件以上。其中3萬套有瑞典貴族家微。這些瓷器,很多都收藏在該館里。
瑞典哥德堡歷史博物館收藏中國明末、清初的景德鎮外銷瓷。分紋章瓷、人物畫瓷、船舶圖花卉圖幾類。外銷瓷中的花卉多是摹仿歐洲花卉畫家的作品。2006年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寶號訪問了廣州、上海等城市。

葡萄牙:
里斯本博物館收藏印有曼紐埃爾一世紋章的中國生產的青花不多,但精品不少。
比利時:
布魯塞爾皇家藝術歷史博物館里,收藏著一些精美的瓷盤。
丹麥:
哥本哈根博物館里僅收藏中國福建德化瓷器就有26件,其中有的是康熙青花瓷。
挪威:
奧斯陸博物館收藏中國福建德化瓷器約十件。
波蘭:
華沙國家博物館遠東部收藏中國陶瓷共約5OO件。

三、非洲
肯亞:
傑薩斯堡博物館收藏了很多肯亞各地出土的中國古瓷,達200件。其中,明代瓷器較多。比如,纏枝蓮花卉紋碗、秋雁花草紋碗、塔樓亭石紋碗、鴛央蓮池碗等都是中國明代的產品,還有清代康熙時期瓷器近百件。
埃及:
開羅博物館藏有中國陶瓷殘片1.2萬片。這些殘片有唐到宋初越窯系青瓷,唐到明白瓷,宋元龍泉青瓷,元青花,以及明清兩代青花彩瓷,還有唐三彩。
摩洛哥:
非斯博物館藏有6件方形彩繪中國明代五彩瓷,這些瓷器是在摩洛哥出土的。

四、北美

美國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然而,在建築上沒有體現出美國人的創造性,高台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准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但展出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被認為科學技術最發達的美國,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濃厚興趣,實在發人深思。可能由於美國歷史很短,博物館的主辦者不滿足於單件展品的陳列,而是充分利用雄厚的財力,製造一些風格迥異的環境來讓人懷古。
大都會博物館展出面積極大,在藝術上卻難稱登峰造極。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德化古代陶瓷就有8O多件,其中還有德化著名陶塑家何朝宗的早期瓷雕達摩象作品。
館內收藏的康熙玉如意,為圓明園散失的藝術珍品之一。它由一塊名貴的白玉雕刻而成,長近半米,白中透綠,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刻銘文:「敬願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當年它被英法聯軍搶走後,又在巴黎拍賣會上被拍賣,最後入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波士頓美術館.該館以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現藏有中國和日本繪畫5000餘幅。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宋、元時期名畫,如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鸚鵡》;張萱;《搗練圖》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圓明園藝術品主要有:郎世寧繪制的.《乾隆帝後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畫中的青年時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颯爽,栩栩如生。這幅畫乾隆只見過3次,即繪制完成之時,70歲時和他退位之際。
芝加哥美術館該館的東方部以收藏中國青銅器而為世人矚目。最讓人震驚的是一件戰國提梁孟。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這是一座以收藏亞洲文物尤其是中國文物為主的博物館。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於新石器時代,迄於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為世界上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青銅器部約有800件。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藝術中心收藏有一座原藏圓明園的乾隆大玉山子。這是一塊含有綠色和白色的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綠色光澤,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崖下露出亭台殿閣,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幾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個百合花環繞的池塘,極為壯觀而精緻。在峭壁之上,還刻有乾隆皇帝御筆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挪威伯爾根實用藝術博物館其中一處展廳擺放著幾千件中國文物,這些文物僅出自挪威人蒙茨的捐獻。1887年蒙茨來到中國,在中國海關任職,後又擔任了袁世凱的騎兵團長、參謀長等多個職務。蒙茨在中國生活了五十多年,收集了兩千五百多件中國文物。該館藏品中最不尋常的是圓明園的石雕,在一層的整個陳列室中,幾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圓明園建築石構件,有殘斷的柱礎、欄桿、望柱、石像,在大廳的牆壁上還掛著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圓明園海晏堂銅版畫。從上面還能認出部分石雕原來所在的位置。這座展廳被命名為「圓明園展廳」。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中國繪畫近500幅。
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是致力於古代東方藝術的一個博物館。該館收藏了很多中國古代陶瓷器。其中一件舉世聞名的商代白陶,陶質細膩,紋飾精緻。商代的白陶器在國內僅存殘片。這件是流散在海外的唯一完整的器皿。
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古代繪畫就有1200餘幅。美國共收藏有中國古籍善本3000多種,家譜2000多種。
在塞勒姆的航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中國瓷盤。關於這件珍貴的中國瓷盤的由來是這樣的:19世紀初,塞勒姆的「塞勒姆的友誼」號在所有美國的船舶中占居首位。這艘建造於1815年的船,盡管噸位不大,但以快速航行而聞名世界。它曾航行到過廣州。美國的畫家為這艘船畫了一幅水彩畫。大約在1820年,廣州的瓷器畫家根據這幅水彩畫在一個直徑十英吋的瓷盤上也描繪了這艘船,上寫船的英文名字,遠處還隱約地出現三艘小船,顯然是運用了西洋繪畫的透視技法。現在,這塊瓷盤已成為研究美國18、19世紀航海、遠東貿易、造船、繪畫等方面的寶貴資料。

9. 印尼撈到中國沉船,滿載價值4000萬美元文物,這些寶藏都回國了嗎

在地球上有接近70%的面積都被海洋占據,大陸僅僅佔了剩下的30%,由此可見海洋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寶庫,如果能夠合理開發利用海洋,那麼對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將會有很大好處。在晴朗無雲的日子裡,海面看上去非常平靜,彷彿是一面映射著天空的鏡子一樣。但如果光是憑借這一印象,就認為海洋是安全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有無數人在海洋中喪命,他們希望能夠征服大海,又或是希望能夠達到遠處神秘莫測的大陸,然而這一過程中成功者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過程中死去。

無獨有偶,除了我們打撈過其他國家的沉船以外,印尼也曾撈到中國沉船。這件事發生於1998年,德國的打撈公司受到印尼的委託,在他們的領海打撈沉船,一艘我國唐朝時期名為黑石號的沉船就這樣得以重見天日。在這艘沉船上面滿載價值4000萬美元文物,大概有一千多個精美瓷器,還有很多名貴的絲綢,放到今天幾乎都是珍品。

出於對我國唐朝文物保護的考慮,我國第一時間決定與印尼展開交涉,希望能夠用錢把這些文物買回來。但寶藏卻沒有回到中國!這是因為雖然對於我們開出的價格,印尼是沒有理由拒絕的,然而就當雙方馬上要拍板成交時,這家德國的打撈公司跳了出來,他們也希望能夠分一杯羹,賺到一些好處。然而印尼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利益被別人吃上一口,就這樣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產生了矛盾,與我國的交易也就擱置了下來,直到今天仍然沒能徹底解決。

這艘沉船在印尼的領海發現,因此我們只能夠用錢將它們重新買回來,這就是當前國際社會上的規定,雖然我們心有不甘,但卻必須遵守這一規則,就好像日本的沉船在我國領海發現一樣,他們的請求遭到了我方的拒絕,他們肯定也心有不滿,但卻仍然接受了這一事實。

10. 1986年 嘉士德中國文物專場拍賣會

22年前的一天,中國香港西南海域的海面上靜靜地停著一艘打撈船,在漆黑的夜幕下,它猶如幽靈一般。據一本收藏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館里的古航海日誌記載:1752年,一艘名為「歌德馬爾森」號的中國商船,在這片水域觸礁沉沒。當年,這艘從廣州出發的商船滿載著瓷器和黃金,准備駛往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兩百多年後,一個名叫邁克.哈徹的英國職業海上打撈者發現了這個秘密,他將自己的打撈船開到了這片海域。哈徹從「歌德馬爾森」號打撈上來了青花瓷器23.9萬件,每塊重達45公斤的金錠125塊。1986年,哈徹將這筆寶藏交給了荷蘭嘉士德拍賣行,換回了2000多萬美元的回報。從此,哈徹以「當代最成功的尋寶人」的頭銜名噪天下,而「南海沉寶無數」的消息也不脛而走,一批又一批的國際尋寶人來到這里,盜撈中國的水下寶藏。
南海沉寶堪稱「海底瓷都」
其實,這並不是哈徹第一次從南海撈起寶藏。1983年,他就在這里發現了300多年前沉沒的中國明代帆船,船內滿載2萬余件瓷器。這些瓷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拍賣時以250萬美元成交,平均每件價值112美元。第一次嘗到甜頭的哈徹,從此鎖定了南海。他出高價雇來各種「人才」——考古專業的高材生、海難事故的研究者、東方海域的知情人,以及技術純熟的潛水員。1999年,哈徹在南海又找到了一艘載有100多萬件康熙年間四大官窯瓷器的清代沉船「泰星」號。為了便於運輸和抬高價格,他竟然敲碎了60多萬件成色普通的瓷器,將剩下的35.6萬件運往德國拍賣。這一次他賺了3000萬美元。
哈徹發現的寶物,或許只是埋葬在南海水下寶物的「冰山一角」。15世紀以後,隨著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通,海洋成為溝通全球的主要通道,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逐漸成為貫通東西方的貿易通道。但是,在那個沒有機械動力的帆船時代,往來海上絲綢之路的船隻隨時會遇險沉沒,幾乎每隔29個小時就有一艘船葬身大海。直到19世紀初,因遇上海盜和風暴而沉沒的貨船比例仍高達30%—40%。
據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統計,在中國的茫茫海域下「沉睡」著2000至3000艘古船,其中以宋元船居多。沉船中還有一些英國東印度公司和瑞典等的外國沉船。這些船滿載的中國陶瓷、絲綢、金銀珠寶等寶藏也就隨船體下沉被大洋淹沒。有專家曾表示,這些沉船完全構成了一個「海底瓷都」,其數量難以估量。對中國考古學者來說,這些海底藏品承載著歷史的密碼,中國的航海史、海外貿易史、港口史、造船史、移民史、國家關系史、宗教史、科技文化交流史等,都將由此有新的延伸。可是,這些珍貴的歷史標本,在海外盜撈者的眼中只等同於鈔票。幾乎就在考古學者深入海底的同時,逐利而來的各色人等也瞄準了發財機會。
海外盜撈者野心勃勃
在蘇富比拍賣行,一件中國元代青花瓷罐曾拍出了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如此巨大的商業利益,引誘著越來越多的「哈徹」加入到沉船打撈的隊伍。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他們不惜血本,利用各種手段在各個海域搜尋水下文物。與此同時,一些無力打撈本國領海內水下文物的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印尼、越南也開始與西方撈寶公司合作。他們向這些公司頒發許可證,允許他們在領海內撈寶,之後再與頒證國分享利潤。不過,這些西方公司的勘查范圍通常都不會局限在頒證國的領海內,而會秘密潛到中國海域盜撈水下文物。於是,南海成了他們滿足慾望的「樂園」。盜撈、竊取、走私、拍賣……在中國海床上靜躺了千百年的沉寶,也在通過一條條隱蔽的商業通道流失。
參加過越戰的美國老兵費爾.格雷科就借與菲律賓政府的合作,盜撈了數萬件中國古董。為了「開發」南海寶藏,格雷科在菲律賓至少住了10年,從當地漁民的講述中一點一點搜集沉船信息。據菲媒體披露,從1997年到2002年,格雷科先後在南海發現了16艘沉船,撈起了約2.3萬件古董。這些文物都悉數被他運回了美國。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和《紐約時報》的記者曾到過他位於洛杉磯的住所。據他們形容,格雷科的花園里赫然立著幾個兩人多高的巨型花瓶;一大堆精美的瓷碗、陶碟被隨意擺在地上,「整個家就是小型中國古董博物館!」發達的互聯網讓格雷科輕易繞過公開拍賣文物的法律障礙,將古董賣給了私人收藏家。這一點讓菲政府異常惱火,曾發出逮捕令並要求美國將其引渡回菲律賓。但美國拒絕配合。
今年50歲的德國工程師蒂爾曼.沃特法有個野心,他要在未來的歲月里「一網打盡」南海最重要的海底寶藏。1998年,他在印尼勿里洞島(位於南海與爪哇海之間)附近水域20多米深的海底,找到了好幾萬件保存完好的陶瓷製品。沃特法將這座海底寶庫取名為「黑石」號。在接下來的3年裡,他先後撈起6萬件唐代文物,包括陶瓷酒壺、茶碗、刻有浮雕的金銀餐具等。研究推測,「黑石」號很可能是在穿越爪哇島途中,遇上暴風雨觸礁沉沒的。據中方考證,「黑石」號上的長沙窯瓷器品種相當豐富,有很大一部分在中國都沒有出現過,「黑石」號的青花瓷也是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對研究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意義非凡。然而,在中國幾家博物館與沃特法的接觸中,沃特法都堅持把「黑石」號的絕大部分出水文物打包,以至少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而這是中國的博物館所無力承擔的。從今年年初開始,沃特法竟將他的撈寶工具伸向了中國南海。據印尼海洋漁業部估計,在「印尼周邊」的南海海域,有至少463艘貨船殘骸,許多船齡超過1000年。鑒於沃特法的「成績」,印尼政府打算將這463處南海沉船位置,盡數交給沃特法的探寶公司。
金融投資家、比利時人呂克.海曼斯也是印尼政府的「合作夥伴」。2004年9月,海曼斯勘察出了一艘來自10世紀的中國沉船,船很大,有70米長、15米寬。他在船隊上坐鎮19個月,指揮潛水隊下潛2萬次,把將近25萬件珍寶逐一打撈上來。其中最令人稱奇的是那些瓷器:碟子上的飾紋是龍、鸚鵡和其他異鳥;茶壺上清晰可見蓮花的圖案;青瓷上的釉完好無缺。巴黎博物館專家保羅.德斯盧克對海曼斯說:「知道你撈上了什麼嗎?公元10世紀的沉船極其罕見,我們對五代十國的認識非常蒼白,博物館里的文物極少,這艘船填補了空白。」在打撈這艘五代十國時期沉船時,海曼斯還在附近海域發現了一個「更大的不明物體」,但這處沉寶所處海域相當敏感,是印尼與中國有爭議的水域。就在他打算對新寶藏「動手」時,印尼警察突然查封了他在雅加達的藏寶倉庫,並指控他「非法撈寶」。海曼斯猜想,這也許是已經掌握了打撈沉寶技術的印尼政府想甩開他單干。
尋寶熱將毀掉很多寶藏
除了國際盜撈者,國內也有許多文物販子在盯著南海的寶藏。盡管我國早在1989年就對水下文物進行立法保護,但已發現的古船文物還是遭到當地一些漁民的哄搶。他們捕魚時有時候會一網拖出瓷器或古錢,便知道下面有沉船與寶物,於是就借機打撈,而有組織、有規模地盜取這些水下文物更是防不勝防。中國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張威告訴本報記者,在國內,盜撈海底文物的「銷售」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通暢的渠道和市場。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的盜撈行為,都會在造成中國文物流失的同時,使這些文物的考古價值遭到毀滅性破壞。
中國水下考古中心就是為了搶救中國的水下文物於1987年成立的。而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的即將出水,就是這個中心的傑作。張威說,目前制約我國水下考古的頭等問題就是資金。國外的水下考古都有企業贊助,但中國目前只有香港一家企業曾出100萬元贊助打撈「南海一號」。張威說,沿海調查一次就要花100多萬元,到一趟西沙來回要300萬元,一套潛水服要4000多元,就連一支深海燈也要1萬元,水下考古無疑是個昂貴的行業。被稱為「水下考古之父」的美國考古學家喬治.巴斯甚至曾建議中國不要搞水下考古,因為太費錢了。
盜撈者為何肆無忌憚
至於外國打撈公司為何能頻頻潛入中國海域,進行商業性盜撈或在其他海域打撈中國沉船,專家分析,這是因為無論國際法還是國內法,對海洋文化遺產的界定都太模糊。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教授林燦鈴認為,目前我國相關文物法規定,「對於遺存於中國內水、領海內以及依照中國法律由中國管轄的海域內的文物,無論其起源於中國或起源於外國,均屬中國所有。對遺存於中國領海以外的其他管轄海域,及公海區域內的起源於中國的文物,中國享有辨認器物物主的權利」。然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這樣的法律界定都是不夠准確和完善的。因為對於中國領海外的其他海域可以確認為起源於中國的文物,它僅僅是規定了辨認的權利,也就是說僅僅運用了文物的「屬地原則」,而沒有追究文物的「屬物原則」,這顯然不利於我國文物所有權的保護。而一些西方國家如英國,就採用雙重原則,有利於其追討文物。此外,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這兩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區域內海洋文化遺產的歸屬,我國法律也沒有做出任何的相關規定。
與此同時,目前國際通行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也給商業盜撈留下了法律漏洞。該《公約》規定,對於在國家管轄權之內的海底發現的具有考古和歷史價值的文物應予以保護;並且特別強調對這類文物「要注意來源國(文化來源國或歷史、考古來源國)的優先權」;但公約中提出的這些條文大多概念含混不清,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來源國難以依此追討自己應有的權利。

閱讀全文

與印尼哪裡可以買到中國古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3
伊朗領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575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賣多少錢 瀏覽:738
印度國名怎麼來 瀏覽:112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4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4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
ff中國基地建在哪裡 瀏覽:231
英國屬於地球哪裡 瀏覽:976
英國第二套房的首付是百分之多少 瀏覽:655
中國醫院看癲癇哪個醫院好 瀏覽:455
中國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瀏覽:859
印度木薯怎麼做 瀏覽:699
抖音超級火那個印尼歌曲叫什麼 瀏覽:289
義大利雞血石什麼價 瀏覽:782
驚奇隊長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004
英國貴族人吃什麼蛋糕 瀏覽:810
越南胡志明市有多少外來的中國人 瀏覽:168
義大利軟乳酪怎麼吃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