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龍魚中說的「半號」和「過背」是指什麼怎麼看呢
兩個都是指龍魚品種的 龍魚劃分等級是用一號二號來列的 半號指的是雜交魚 紅龍最多 半號一般就是雜交不是很成功的 比如只有尾巴是紅色的 品相好的不多 所以購入半號魚苗是有風險的 過背是亞洲龍魚的高級種了 地位與紅龍平起平坐 身體沒有紅色 體側是金鱗魚背是黑色
2. 龍魚中的過背和號半是啥意思
過背:因為此品系的龍魚成熟後,帶有金屬光澤的鱗框,可達背部的第六鱗片,因此稱此為「過背」。號半:在印尼加里曼丹東部的班扎爾馬新,生產著一種和青龍很像的龍魚,但其身材後面三鰭為橙黃色所以又稱為"黃尾龍"。因為在它小的時侯,各鰭為橙白色,便有不肖業者將其揚色後,把它當作一號紅龍販售;也有業者操縱更高超的騙術,把黃尾龍和紅龍交配的兒女,當作血紅龍銷售。但是長大後,這些龍魚體色不單不會紅,還終將成為一條黃尾雪白身的龍魚,如此東洋鏡便被點破了。這種行動,為人所不恥,可是還有不少人受過騙,當時人們便把這一類的龍魚,包含黃尾龍在內,統稱為"一號半紅龍"。簡稱號半
3. 號半龍魚的號半龍魚的特徵
幼龍表現為頭型圓潤,頭部較大,身體較寬,鱗片無光或亮度很弱,亮鱗沒有鱗框表現,有的體色偏黃,後三鰭為紅色,嘴唇不紅。雖然和紅龍幼魚極為相似,但看多了龍魚還是可以輕松分辨的。
幾行是指有幾行金屬色的魚鱗。4行寶石,5行高背,6行再有珠鱗叫過背。
4. 龍魚品種怎麼區分
龍魚(詳情介紹)
龍魚是現在被人們廣泛用作風水魚來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華人的發音為「亞羅娃娜」,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其學名「SCLEROPAGES」是舌頭、硬咽狀的意思,按分類學上龍魚隸屬於OSTEOGLOSSIDAE科(骨舌魚科,又叫骨咽魚科)。龍魚廣泛分布在南美洲、澳洲等亞熱帶地區,也因為其體型酷似中國的龍,所以俗稱龍魚。
龍魚,屬於骨舌魚科,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該魚的發現始於1829 年,在南美亞馬遜流域,當時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 (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現紅色龍魚。1966年,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在金邊又發現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之後 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比婆羅洲和泰國發現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於是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真正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於50年代後期的美國,直至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5. 馬來紅龍和印尼紅龍的區別
除了產自不同地區,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印尼紅龍魚產自印尼,馬來西亞紅龍魚產自馬來西亞,新加坡紅龍產自新加坡。
紅龍魚,體長可達80~90厘米。紅龍魚生活范圍很小,主要生長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一帶的河流。紅龍魚原無法人工繁殖,已經瀕臨滅種,因而被列為華盛頓公約甲級保護動物,極其珍貴。
龍魚屬古代魚類,骨舌魚科,繁殖能力弱,雌魚產卵,雄魚含在口裡孵化和養育,非常奇特。由於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系起來,稱其為「龍魚」。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厘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艷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須。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飼養水溫24~28℃,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5)龍魚怎麼分辨半號和印尼擴展閱讀
雌雄分辨
幼魚階段雌雄難以分辨。成熟雌魚腹部微凸,而雄魚則仍顯苗條。另外,雌性龍魚身材總較公魚肥短,而且腹部較易有膨脹之感,胸鰭與頭部色澤,較不如公魚來得深。
繁殖發育
口孵方式,需大水體,每對親魚每次產卵40~150粒。雄魚把魚卵含在口中,一次可含卵30~80粒,直到孵化完成。當幼魚孵化出後會聚集在雄魚附近,夜晚雄魚張口,把全部幼魚含在口中,來完成這種口孵和保護幼魚的工作。 繁殖困難,現在印尼等地的專業魚場對其已成功地進行商業性繁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龍
6. 怎樣區別印尼紅龍魚與馬來西亞紅龍魚
印尼紅龍魚:
由於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系起來,稱其為「龍魚」。
成年印尼紅龍魚的體形較大,較大的各鰭,吻端比較尖翹呈湯匙頭形,兩眼間頭皮呈青綠色,不透光,眼睛到吻部處的頭部,略微凹陷,肩背部略為隆起,體高較高。背、臀、尾鰭的顏色比較紅,色彩分部均勻。小龍頭形較長,吻端尖翹,尾巴是桃尾狀。
印尼紅龍魚發色比較慢,最快也要到一年半,顏色比較偏亮紅色。
(6)龍魚怎麼分辨半號和印尼擴展閱讀:
現在廣為人知的超級紅龍品種有三類,常見的叫法是一號紅龍、一號半紅龍、二號紅龍,還可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咖啡紅龍」及「黃金紅龍」等。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厘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艷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須。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
飼養水溫24~28℃,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在挑選時,紅龍魚的審美標准一共有11點:
1、色彩:根據龍魚品種,色彩要靚麗。
2、體型:寬、長,要對稱,各部分鰭要完整。
3、鱗片:應整齊、明亮、平整,最重要是鱗片要大,不變形。
4、胡須:要長而且挺直、並齊,要配合魚的品種顏色。
5、鰭:要大而且張開,各鰭的梗骨要平順,不能歪扭不正。
6、鰓:要貼魚身,軟骨部分要平順,整個鰓蓋要有亮度。
7、眼睛:大小平均、平貼,不能有白濁狀,要明亮有神。
8、嘴:應密合,不要凸現。
9、牙齒:要整齊不能有缺損。
10、肛門:不能凸出,要與魚腹弧度相吻合。
11、游姿:游動角度要順暢,而且是在水的上層活動。
參考資料:網路-紅龍魚
7. 如何區分各種龍魚
亞洲龍魚按純正血統可細分為七種:辣椒紅龍、血紅龍、橙紅龍、過背金龍、紅尾金龍、青龍、黃尾龍 辣椒紅龍:生長於仙塔蘭姆湖以南的地方,是目前價格最高的紅龍。它又有兩種:第一種鱗片的底色是藍的;第二種的頭部則長有綠色的魚皮。辣椒紅龍的價昂是因它的稀罕及其身上所覆蓋著的粗框鱗片(故其深紅的色彩)、深紅色的鰓蓋還有比較大的鰭和尾鰭。此魚的幼魚可從它較寬的身體、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鰭、較尖和突出的頭部以及紅色的鰭,特別是其胸鰭,輕易地被確認出來。它大眼睛的直徑通常相等於眼睛和嘴尖的距離。鱗片帶有淡淡的綠和黃或橙色。不過,此魚的色彩最快也要等一年半的時間才會顯現出來,慢的話就要等上四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了。 血紅龍:血紅龍的原產地和辣椒紅的恰恰相反,是在仙塔蘭姆湖以北的地方。血紅龍成魚的身體主要由細框的鱗片覆蓋著,鰓蓋也同樣是紅色的。此魚有紅色的鰭,不過身體卻比較細長。和辣椒紅不同的是,血紅的色彩會很快地在一年後便顯現,所以甚受人們的喜愛。更何況,此魚的售價也因其充裕的供應量而比辣椒紅來得低。它幼魚的身體比辣椒紅龍幼魚的相對地來得長,鰭和眼睛也比較小。此外,血紅龍幼魚的鰭也一樣是紅色的。所不同的是,它的尾鰭呈圓形,頭部也不比辣椒紅龍幼魚的突,鱗片略帶淺綠和粉紅的色澤。 橙紅龍: 產自科同加烏河[RiverKetongau]和其支流。完全發育的橙紅龍身體比血紅龍相對地長,一般可長至九十cm。此魚的鰓蓋為橙紅色,鱗片通常也只是橙色的。有些橙紅龍的鰭是橙紅色的,而一些劣等橙紅龍的甚至是黃色的呢。獨特的是,幼魚的頭部比較圓。此紅龍鱗片上的色彩亦因為常常遠不及血紅或辣椒紅的亮麗而越發使人覺得它暗淡無光。除此之外,眼睛比辣椒紅小的橙紅龍也是三種紅龍當中價錢最低的。可是此魚卻少有人問津。 過背金龍:顧名思義,這種普遍被稱為馬來亞骨舌魚[MalayanBonytongue]、馬來西亞金龍[MalaysianGolden]、布奇美拉藍[BukitMerahBlue]、太平金[TaipingGold]、柔佛金[JohoreGold]等的龍魚原產自馬來西亞半島〕。過背金的魅力和美麗之處在於其鱗片的亮度。和紅尾金不相同,成熟的過背金全身都長了金色的鱗片。前者的只長到由腹部算起的第四排而已。不僅如此,過背金的顏色也會隨著魚齡的增加而加深,就好比從魚身的一邊跨越到另一邊去似的。過背金有幾種不同的底色,但多以紫色為主。其他較為罕見的尚有藍、綠、金。高價的紫底細框過背是日本人最為偏愛的品種。細框指的是魚鱗上的紫色多於金,那金只顯現在鱗片的邊緣罷了。這使得魚兒看起來就象一尾鱗片鑲金以及鰓蓋呈金的紫色龍魚,既華麗又貴氣,令人不禁為之側目。7-8cm長的幼魚,其鰓蓋可見一抹金。緊接著便是由頭部延伸到尾部那青黃色的直線。長到9-10cm長的時候,紫色過背金的紫色色底鱗片就已經長到第四排了。最後到了適宜出口的12-15cm長的時候,有些龍魚的甚至已達到了第五排呢,最起碼也有背鰭周圍的部分吧。這般長度的六~七個月大過背金鱗片上的金色邊緣已經很明顯了,僅僅兩周歲的魚便已宛如閃亮耀眼的純金塊。雖然過背金與紅尾金尾巴和鰭的顏色都一樣,但前者的這一大特徵卻和價格較低的後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不過,有些過背金也會有顏色較淺的鰭。鑒於價昂的過背金和價格大眾化的紅尾金之間的相似之處,所以新手在購買時還是先征詢專家的意見為宜,再不然就是向可靠的養殖者購買。 紅尾金龍:原產自印尼蘇門答臘島的紅尾金龍,於當地的北乾巴魯河[Pekanbaru River)和坎葩爾河[KamparRiver)生長。其身體的上半部,包括它第五和第六排整整兩列的鱗片都是很獨特的黑或深褐色。因此,它鱗片上的金色色彩最多也只能達到第四排。這一點絕對有別於過背金。它和過背金還有另一個差別,就是尾鰭上端三分之一的部分和背鰭都是深綠色的。至於尾鰭下端三分之二的部分,則與臀鰭、腹鰭和胸鰭一樣都是橙紅色的。這一點倒是和超級紅頗相象的。和青龍相似,一條7-8cm長的紅尾金所有的鰭都是黃色的。只有在魚兒的主食是富含紅色素(beta~carotene)的小蝦時,鰭部的紅色才會在它長至10~12cm長的時候顯現。到了它15~20cm長的時候,鱗片的金邊亦已形成。這種鑲金邊的鱗片最多會一直『攀爬』到第四排為止。然而,如果你把過背金和紅尾金並排的話,你就會清楚察覺到兩者之間的差異。縱使兩條龍魚都一樣為十五cm長,而且色彩均已達到了第四排的鱗片,但你一樣會發覺到過背金的金色到底還是比紅尾金的來得深。不過有些魚齡為5-8歲,也就是65cm及更長的特級紅尾金身上的金色色彩卻會達到第五,又或者甚至是第六排呢。人們一般認為紅尾金比紅龍更具攻擊性,但卻肯定比過背金來得溫馴。正因如此,於一個水族箱內同時飼養八到九條的紅尾金或超級紅比起飼養一整缸的馬來西亞金龍相對地容易。和過背金相似,這種龍魚亦有不同的底色~藍、金和青。 青龍:在所有受到華盛頓公約(英文簡稱CITES)保護的亞洲龍魚品種當中,青龍的售價乃最低廉。這主要是因為野生青龍的產地遍布東南亞多個國家。鑒於它在日本極受當地高校生的喜愛,因此大多數在華盛頓公約下注冊的養殖場都有培育此魚。既然如此,日本水族進口商,一次購買過四百~五百條的青龍幼魚亦不足為奇。有些青龍的鱗片是半透明的,更有些是不透明的。它的側線在其灰綠色的鱗片當中更是顯眼。上好青龍的身體上部會有淡淡的藍或紫色。成魚的頭部也較圓和較小,看起來和其他的龍魚品種真有如天淵之別。由於青龍幼魚的頭部和身體比較成比例,故人們多認為它比成魚更好看。 黃尾龍:此龍魚亦常常被稱為黃龍魚或者黃尾龍魚。黃尾龍幼魚鰭上的粉紅色會隨著它的成長而逐漸消失。成魚全部的鰭都是黃色的,故得以命名。人們時常誤以為此魚是超級紅和黃尾或青龍在野外交配而得,其實不然。它本身確實為一個龍魚的品種。因為此魚的色彩一點都不鮮艷,所以並不受到人們的喜愛。由於商業價值低,因此並沒有幾家養殖場在培育純正血統的黃尾龍;反而只是常拿它來和超級紅配種,以便繁殖出一號半紅龍。此魚多生長在加里曼丹北部城市,班扎爾馬新[Banjarmasin)附近的河流和支流。 澳洲的龍魚有兩種:星點龍、和星點斑紋龍 星點龍Scleropages leichardti:產於澳大利亞東部,和星點斑紋龍很相似,幼魚極為美麗,頭部較小,體側有許多紅色的星狀斑點,臀鰭、背鰭、尾鰭有金黃色的星點斑紋,成魚體色為銀色中帶美麗的黃色,背鰭為橄欖青,腹部有銀色光澤。各鰭都帶有黑邊。屬夜行性魚類。近年澳大利亞政府大量放養此魚魚苗所以數量不會少。 星點斑紋龍 Scleropages jardini:產於澳大利亞北部及新幾內亞,體形較小,口部尖,體色為黃金色中帶銀色,半月形鱗片,腮蓋有少許金邊,尾鰭背鰭有金色斑紋。飼養容易,可人工繁殖。 南美洲骨舌魚科的魚類主要有三種:銀龍、黑龍、象魚(又叫海象、巨骨舌魚) 銀龍:Osteoglossum bicirrohomus 出要產於巴西亞馬遜河流域。1929年被魚類學家溫帶理(Vandelli)首先發現。在當地是一種食用魚。1935年引入美國。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戶的宮田先生在九州阿蘇長陽的熱帶養殖場利用溫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國市場上所見的還是由南美經過美國轉口引進的人工繁殖的極少。此魚鱗片巨大、呈粉紅的半圓形,魚體呈現象是金屬的銀色,其中含有鈷藍色、藍色、青色等顏色混合,閃閃發亮。背鰭、臀鰭向後生長其基部很長,尾鰭短、胸鰭大。 黑龍:Osteoglossum ferreirai 形狀和銀龍幾乎一樣,成魚為銀色,但體形長大時會趨向黑色帶紫和青色,有金帶。極具觀賞價值。幼魚有明顯的黑色體紋胸鰭下掛著卵黃囊所以香港人稱之為黑龍吐珠。
8. 紅龍魚是怎麼驗是印尼產的
2.體型:整個魚的體型寬、長,要對稱,魚鰭完整,鱗片整齊明亮且大沒有脫落的痕跡。幼苗的眼睛要有神,大小平均、平貼,不能有白濁狀。嘴巴不能凸顯,應該密合,牙齒整齊不缺損。肛門處不能凸出,要與魚腹的弧度相吻合。3.健康:紅龍魚喜歡在水的上曾面活動,游動時角度要順暢,對食物的敏感,去爭搶。總而言之,挑選紅龍魚的幼苗的最好方法,在於平時的竟經驗積累,對魚飼養紅龍魚的愛好者,平時應多去了解相關知識,科學的挑選、和辨別魚的好壞,從過程中找到樂趣。
9. 號半龍魚的什麼叫號半龍魚
號半外形和青龍魚很像,尾巴發橙黃色的。
號半龍魚幼龍時期特徵就比較明顯,較大的頭部,圓潤的頭型,寬寬的身體,鱗片無光澤,背部鱗片隨著龍魚長大會發出青紫色光芒。鱗框沒有表現,胸鰭和腹鰭有點發黃色,後三鰭較小,顏色為紅色,有些人會把它和紅龍魚的幼魚搞混,但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號半的嘴唇是不紅的,龍須還帶有橘紅色,所以還是很容易分辨的。還有一個比較容易混淆的就是寶石金龍魚(也叫紅尾金龍魚),因為它的尾鰭也是有點發紅的。要想區別,就看它尾鰭顏色是否均勻,如果尾巴上面的顏色比較深一點,下面的顏色淺,就是寶石,反之顏色一樣均勻都是微紅的,就是號半。一些商家為了把魚的價錢賣的高一點,故意在水裡加了顏色,使魚友分辨不清魚的顏色,所以大家在挑魚的時候一定要多角度的觀察魚,掌握一定的龍魚鑒別方法,以免上當受騙。
號半龍魚由不同品質的龍魚雜交出來的品種也有所差異,市面上主要出售的號半都是歸類於紅龍魚品種中的號半龍魚,即號半紅龍,是由一號紅龍和二號紅龍雜交出來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新加坡紅龍。
10. 請問紅龍、金龍、號半、青龍、銀龍怎樣分辨它們。還有過背又是什麼意思。謝謝…
問題很多,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說詳細了你也看不明白,我簡單說說
紅龍分一號紅龍和二號紅龍
一號包括血紅,辣椒紅,紫艷,洛賓等等等等
二號就是橙紅龍
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號半
青龍長相和紅龍金龍一樣,可以輕易從顏色上區分,變異品種還有雪龍。
金龍分過背,高背(就是市場上的紅尾金龍,也叫寶石)
過背指鱗片6排全亮,價格不緋,沒有萬把買不到的
高背寶石指鱗片亮5排的,大約2-3千就可以,這一點點的差距價格相差非常大
以上都屬於亞洲龍。
銀龍是南美產的,區別是背鰭和臀鰭一直長到尾部的,很好區分,變異的還有黑龍,都是受到保護,禁止進口。
星點龍是澳洲產的,也叫點金龍,鱗片上有金色的點子,個頭的話也要小的多。
紅龍金龍幼魚時期是比較難區分的,因為顏色是差不多的,等過了15厘米開始有顏色出來,這時比較容易區分,以後鰓蓋,鱗片,鰭等都會變顏色,這就是上色。
已經最簡單的說了,還是那麼多,希望樓主可以看明白,有不懂的留言給我,我繼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