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雅加達成世界上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是什麼原因
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成為世界上陸地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原因在於無節制地開采地下水。並且雅加達本身的地理環境就屬於地勢低窪,特別容易受海水侵入。雅加達70%的土地都被混凝土和瀝青所覆蓋,地表水無法滲入地下,所以造成了排水系統惡化。沉重的混凝土也加劇了地面的下沉。
雅加達本身的自來水建設就比較落後,並且人口密集導致了居民私自挖井取水。再加上密集的人口帶來了城市化的進程,導致了97%的土地都被混凝土和瀝青所覆蓋導致了地上降水沒有辦法滲入地下,無法及時的補充地下水。在這樣的情況下,雅加達成為了世界上地面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
⑵ 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水平均比重是多少
1、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所包含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於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
2、例如,在大西洋深層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溫、低鹽的表層水域,如赤道表層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況下,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則逐漸變大。到了兩極海域,由於水溫低,海水結冰,剩下的海水鹽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
⑶ 雅加達的介紹
雅加達(Jakarta)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雅加達被劃為首都特區,由印尼政府直接管轄,享有省級地位。多數居民為印尼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尼西亞語。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中心,經濟主要以金融居多,占該國生產總值28.7%,並擁有國內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雅加達早於十五世紀已是重要商港,殖民時代曾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貿易遍及亞、歐、非三大陸。今雅加達仍有多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2014年9月20日上午,亞奧理事會全體大會在仁川通過了由雅加達舉辦2018年亞運會的決定,這也是印尼自1962年舉辦第四屆亞運會以來,時隔52年再次獲得亞運會主辦權。
⑷ 印尼屬於哪個國家 佔地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稱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國土面積: 1,919,440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2.45億。
⑸ 印度尼西亞主要港口的中英文名稱及代碼
印度尼西亞主要港口
1.
港口代碼: IDBLN
港口英文: BELAWAN
港口中文: 勿拉灣
國家英文: INDONESIA
國家中文: 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D
所屬航線: 東南亞線
中文介紹: 印度尼西亞商港。位於該國西部蘇門達臘島西北岸,臨馬六甲海峽。西北至馬來西亞的檳城港145海里,至巴生港237海里,至新加坡港363海里;西至沙璜港257海里,至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1225海里,北至緬甸港189海里。南距棉蘭市23公里,本港實為棉蘭市之外岸。港區分布在勿拉灣河的東岸及南岸,它們相連的頂角區碼頭為海軍佔用。頂角區碼頭為海軍佔用。頂角以東沿岸9個遠洋船泊位,碼頭總長2183米,水深在海圖基準線以下10米。其中有2個泊位由於集裝箱裝卸,1個用於雜貨裝卸,另1個用於旅客上下,其它為多用途泊位。該碼頭東端凹入陸岸的水域西岸,目前已建有3個沿海船碼頭,水深7米,頂角西南的勿拉灣河東岸還有6個駁船泊位,水深6米。岸外有系浮筒4個,水深8.5米。石油碼頭呈蝶式,位於遠洋碼頭之東約1公里,有一個水深10米的油輪泊位。全港目前僅有20來個貨運泊位,其中深水泊位佔一半,它是1985年中國-印尼恢復航運關系以來第一批向我國船隻開放的4個港口之一。
2.
港口代碼: IDJAK
港口英文: JAKARTA
港口中文: 雅加達
國家英文: INDONESIA
國家中文: 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D
所屬航線: 東南亞線
港口縮寫: JAK
所在國家: INDONESIA
經緯度: 6 °10'0"S,106 °50'0"E
時差: -8:00
錨地: 外錨地
泊位吃水: 11
海圖號: 933
港口類型: Seaport
港口大小: Large
中文介紹: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部北岸,在芝里翁河口,瀕臨雅加達灣,東經106°49′,南緯6°10′,人口有850萬。多數居民為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等。絕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佛教,部分信奉基督教。國語為印度尼西亞語。雅加達歷史悠久,早在14世紀就已成為初具規模的港口城市,當時叫巽他加拉巴,意思是「椰子」,華僑稱其為「椰城」。約在16世紀改名為雅加達,意思是「勝利和光榮之堡」。該港埠於14世紀歸屬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萬丹王國征服該地並建城。1527年6月22日,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為「凱旋城」,簡稱為雅加達。1596年,荷蘭侵佔了印度尼西亞,1621年把雅加達改為荷蘭名字「巴達維亞」。1942年8月8日,日軍侵佔印尼後恢復了雅加達的名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正式成立,定首都為雅加達。1950年1月20日,印尼成立聯邦政府後,把雅加達改為巴達維亞,1950年3月31日改名為大雅加達市,1961年改為大雅加達特區至今。雅加達建城日為6月22日,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大型紀念活動。
3.
港口代碼: IDSEM
港口英文: SEMARANG
港口中文: 三寶壟
國家英文: INDONESIA
國家中文: 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D
所屬航線: 東南亞線
中文介紹: 印度尼西亞商港。位於爪哇島北海岸中段,港口之北,臨爪哇海。東距丹戎佩拉(泗水)港193海里,西距丹戎不碌(雅加達)港236海里,至新加坡港682海里,北距香港1857海里。港區處在陸岸凹入的水域內,外有北伸的西-東向防波堤和西北-東南向的北防波堤掩護,船舶由西進港。港內現有西北伸的大突提,沿邊和東北岸計有碼頭線總長2141米,但目前沿邊水深都還較淺,僅1.5-4.1米。該港港池東北岸向北伸展605米,前沿水深挖至9.0米,建成新碼頭;然後向東發展,形成北伸的三座現代化突堤,並沿東防波堤向北延伸折轉北防波堤中段,內壁均加寬形成深水碼頭。那時,深水碼頭線至少達5000米以上,成為大型的現代化深水港,前景廣闊。
4.
港口代碼: IDTPR
港口英文: TANJUNG PRIOK
港口中文: 丹戎不碌
國家英文: INDONESIA
國家中文: 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D
所屬航線: 東南亞線
中文介紹: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外港。位於該國中部爪哇島的西北,港市之東北,臨爪哇海。西距巽他海峽70海里,距新加坡港523海里,東距蘇臘巴亞(泗水港)392海里,至龍目海峽622海里,至烏戒潘港775海里,經巽他海峽至西澳大利亞的弗里曼特港1750海里,至南非德班港4500海里。港區東西伸展,碼頭在挖入陸岸的港池岸。主港區有3座南北向港池,自西至東,第一港池碼頭線總長2543米,沿邊水深5-8米。第二港池碼頭線總長1900米,沿邊水深7-9米;港池內另有化肥碼頭,各長150米。第三港池西岸碼頭線總長1080米,沿邊水深8.0-10.5米; 東岸碼頭線1080米,其中有650米岸線為集裝箱碼頭,3個集裝箱泊位,深11米。預計2000年可達300萬標准箱,為適應這一增長勢頭,當局正在現碼頭旁新建碼頭440米。主港之東有水深9-10米的石油、散糧港區,主港區之西南還有水深3-4米的沿海船港池663米。港區還有西浮筒13個,其中6個可系泊1.5萬噸級船隻;東浮筒14個,可系泊5000-1.8萬噸級船隻。全港中級以上碼頭岸線6800米,40多個泊位,年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居全國各綜合性商港之首。
5.
港口代碼: IDSUR
港口英文: SURABAYA
港口中文: 泗水
國家英文: INDONESIA
國家中文: 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D
所屬航線: 東南亞線
中文介紹: SURABAYA:泗水(蘇臘巴亞)
港口性質:海峽港、設有出口加工區、基本港(M)
經緯度:07度12分S,112度44分E
航線:東南亞SURABAYA位於印度尼西亞(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爪窪(JAWA)島東北沿海的泗水海峽西南側,隔峽與馬都拉(MADURA)島相望,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海港。早在中世紀開始就為爪窪的對外貿易港口。現為東爪哇的首府,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又是爪哇島東部和馬都拉島農產品的集散地,主要工業有造船、石油提煉、機械製造等。SURABAYA港屬熱帶雨林氣候,盛行偏東風。年平均氣溫為23~31℃。每年霧日有4天,雷雨日有74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600mm。屬全日潮港,平均潮差為1.8m。裝卸設備有各種可移式吊、浮吊、手板拖車、鏟車、皮帶輸送機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50噸,拖船功率最大為1250kW。裝卸效率:每工班每小時散貨為20噸,包裝貨為27噸,雜貨為20噸,機器和鋼材為8噸。大船錨地水深為22m。主要出口貨物為糖、棉花、咖啡、橡膠、椰子、皮革、油類、木薯粉及胡椒等,進口貨物主要有電氣設備、玻璃器皿、紡織品、化工產品、陶瓷器、機械設備、煤及水泥等。在節假時如果事先取得港務局同意,可以增力夜班。
6.
港口代碼: IDPAL
港口英文: PALEMBANG
港口中文: 巨港
國家英文: INDONESIA
國家中文: 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D
所屬航線: 東南亞線
中文介紹: 又稱巴鄰旁。印度尼西亞商港。位於該國西部蘇門達臘東南穆西河下游。港市之東,距河口約54海里,北至新加坡約260海里,東南至丹戎港約320海里,東北至香港海里。本港受穆西河口潮汐和淺灘影響,大潮潮差2.4米,平均潮差1.8米;河口外灘水深在大潮低潮時為海平面以下4.5米,僅允許吃水7.5米,長185米以下船隻乘潮入港。港內碼頭分布主要有:港務局碼頭,在穆西大橋北西岸,緊靠市區,該地有水泥碼頭630米,前沿水深大潮低潮時為7米,碼頭上有10、15、18、25、30噸移動式岸吊。PUSRI碼頭區,在港務局碼頭下游左岸,有4個泊位,碼頭總長530米,前沿水深6-7米,為化肥廠專用碼頭。 KOMENING河口港區,在下游右岸,該區又可分三個部分,A段在該河口內左岸,有LEMABANG碼頭,突堤式,長僅12米,前沿水深大潮低潮時為5.6米,可泊靠泊船長117米的6000噸級油輪;B段在河口外左側,有PLAJU石油碼頭,計有7個泊位,均為小突堤,前沿大潮低潮時水深5.5-13.2米,可靠泊8艘1.0米-1.8萬噸級油輪;C段在河口外右側,有SUNGAIGERONG碼頭,呈「T」型突堤,前沿水深5.7-9.7米,可靠泊1.6-1.8萬噸級油輪,亦是個石油化工品碼頭。另外,該港在大橋上游KARTAPATI地區,還有港務局煤碼頭250米,沿邊水深5.5米。全港千噸級以上泊位20多個,年吞吐量在千萬噸以上,主要輸出原油及其製品、橡膠、化肥、胡椒、茶葉、咖啡、藤條、松香和煤等;進口機械、百雜貨等工業品。
7.馬辰港口資料
港口中文名: 馬辰
港口英文名: BANJARMASIN
港口代碼: IDBAN
港口縮寫: BDJ
所在國家: INDONESIA
經緯度: 3°20』0」S,114°35』0」E
時差: -8:00
泊位吃水: 10
海圖號: 3029
詳細介紹: FUEL:NOT AVAILABLE 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南部爪哇海沿岸港口。採用東7區標准時。吃水深度根據潮水情況而定。水的載重密度為1025。潮差3米。盛行西南和東北風。不強制引航,但必須使用港口的系泊手。通訊聯系用無線電甚高頻16頻道。節假日參見安汶。工作時間8:00-16:00,可以加班。港口服務設施有:修船、加燃料、醫療、淡水供應、給養、遣返,無干船塢、小艇、牽引、和排污設施。該港位於巴里拖河下游,河口有長約9.6公里的沙壩,雨季時水深1.2米,旱季時水深0.9米,用浮標標明。港口分3個碼頭區:老碼頭區在馬塔普拉河,木質碼頭長383米,有5座中轉倉庫,每個1000平方米。TRISAKIT碼頭供外國貨輪停泊,碼頭長200米,前沿水深8至10米,有中轉倉庫6000平方米。油輪棧橋位於巴里托河。
8.中文名稱: 三馬林達
英文名稱: SAMARINDA
州: 亞洲
國家: 印度尼西亞
港口代碼: IDSAM
經緯度: 0°28』0」S,117°16』0」E
時區: -8:00
FUEL: NOT AVAILABLE
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東部望加錫海峽沿岸港口。採用東7區標准時。最大吃水6.1米。水的載重密度為1025。潮差0.9到1.2米。盛行西南到東北風。強制引航。港口服務設施有:小艇、醫療、淡水供應、給養、遣返、無修船、加燃料、干船塢、牽引和排污設施。入港航道寬79米,最大水深6.6米。錨地在河道內。港口碼頭岸線長396米。有一台15噸的移動式起重機和一些倉儲設施。
9.中文名稱: 德魯克巴優爾
英文名稱: TELUK BAYUR
吃水:10M
印度尼西亞商港。位於該國西部蘇門答臘島西南岸中腰,巴東市東南,是巴東市的海上門戶,臨印度洋。東南距巽他海峽約450海里,至丹戎不碌港約520海里,西北至沙璜港約510海里。港口分布在陸岸內凹的科寧京灣北岸,西北有由岸壁伸向東南的長堤保護。港內有數座由陸岸南伸的突堤,在突堤兩側和順岸分布有10個深水泊位,其中1、2號泊位,其中1、2號泊位各長108米,水深10米;3號泊位長96米,水深10米;4、5號泊位各長150米,水深10米;特種碼頭長98.5米,水深10米;TST碼頭各長150米,水深9-10米;煤炭碼頭長225米,水深7.5米;袋裝水泥碼頭在建設之中。該港主要出口西蘇門達臘省的咖啡、橡膠、煤、椰干、樹脂、藤條、煙葉等;進口鋼材、麵粉、大米、日用百貨、鹽等,是蘇門達臘島西海岸最大港口。
⑹ 印度尼西亞最大港口是
泗水,二十世紀初時,這里曾是印度尼西亞群島最大的港口
印尼最大港口——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丹戎不碌港
印尼計劃2010年之前,在西爪哇萬丹(Banten)省建造波佐尼卡拉(Bojonegara)深水港,該投資7萬億印尼盾(11億6270萬新元)的港口將成為印尼最大的港口
⑺ 海水的密度為多少
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所包含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於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例如,在大西洋深層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溫、低鹽的表層水域,如赤道表層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況下,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則逐漸變大。到了兩極海域,由於水溫低,海水結冰,剩下的海水鹽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
⑻ 雅加達的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部北岸,在芝里翁河口,靠近雅加達灣,東經106°49′,南緯6°10′,有10187595人口。
大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²,分為五個市,即東、南、西、北、中雅加達市,其中東雅加達市面積最大,為178.07㎞²。
2、地形地勢
雅加達地勢南高北低,有大小10條河流經市區,最著名的是芝里翁河。整個地區由沉積層構成,南部地區為茂物沖積層的一部分,土地肥沃。
(8)印尼雅加達港水密度多少擴展閱讀
雅加達擁有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工商業首腦機構,數百個國內外公司企業辦事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多處。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
外港丹戎不碌為全國最大港口。建有珍卡蘭機場,是歐洲和大洋洲之間國際海空航線的重要中轉站。設40家醫院、100多所高校,其中印度尼西亞大學最著名。
還設有許多科研機構、體育場、水族館、動物園、蘭圃、表演中心、海濱游覽區。有全國最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的中央博物館。出版25種報紙,5種周刊,有國家廣播電台和國家電視台。
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
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遊客走到哪裡,都不必擔心吃不到中國菜餚。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
印尼人大都信伊斯蘭教,他們不吃豬肉,而是以牛羊肉為主。巴厘人正相反,他們信印度教,不食牛肉,而以吃雞肉、豬肉為主。
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
⑼ 雅加達概況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首都、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面積740平方公里,人口1018萬,雅加達是印尼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金融中心,聚集了全國大部分的財富、人才和政治精英。
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海港。雅加達被劃為首都特區,由印尼政府直接管轄,享有省級地位。多數居民為印尼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尼西亞語。
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中心,經濟主要以金融居多,占該國生產總值28.7%,並擁有國內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雅加達早於十五世紀已是重要商港,殖民時代曾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貿易遍及亞、歐、非三大陸。今雅加達仍有多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
⑽ 誰有雅加達的完整介紹
雅加達(Jakarta)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於爪哇島西部北岸,在芝里翁河口,瀕臨雅加達灣,東經106°49′,南緯6°10′,人口有850萬。多數居民為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等。絕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部分信奉基督教。大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平方公里,分為五個市,即東、南、西、北、中雅加達市,其中東雅加達市面積最大,為178.07平方公里。
雅加達歷史悠久,早在14世紀就已成為初具規模的港口城市,當時叫巽他加拉巴,意思是「椰子」,華僑稱其為「椰城」。約在16世紀改名為雅加達,意思是「勝利和光榮之堡」。該港埠於14世紀歸屬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萬丹王國征服該地並建城。1527年6月22日,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為「凱旋城」,簡稱為雅加達。1596年,荷蘭侵佔了印度尼西亞,1621年把雅加達改為荷蘭名字「巴達維亞」。1942年8月8日,日軍侵佔印尼後恢復了雅加達的名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正式成立,定首都為雅加達。1950年1月20日,印尼成立聯邦政府後,把雅加達改為巴達維亞,1950年3月31日改名為大雅加達市,1961年改為大雅加達特區至今。雅加達建城日為6月22日,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大型紀念活動。
雅加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幾百年以前,就已經是輸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稱為巽達加拉巴,意思是「椰林密布之地」,或「椰子林的世界」。1527年,穆斯林首領領導印尼人民打敗了葡萄牙殖民者的艦隊,收復了龔達加拉巴,把這里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思是「勝利之城」,「光榮的堡壘」,雅加達的名稱就由此演變而來。華僑稱它為「椰加達」或「椰城」。1596年後,荷蘭殖民主義者統治了印度尼西亞,換上了荷蘭的別名「巴達維亞」。1800年,印尼成了荷蘭的一部分,稱為「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成了荷蘭殖民者剝削、奴役印尼的大本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又侵佔了印度尼西亞,直到1945年印度尼西亞宣布獨立以後,雅加達這個名字才得到恢復,並定為首都。
今天的雅加達,已經成為印度尼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陸交通的樞紐,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交通咽喉,也是亞洲通往大洋洲的重要橋梁。國內外的許多船隻都把雅加達作為一個停靠站,在這里加水維修。郊區的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航空站之一。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無疑是一個傳統與現代、富有與貧窮對比強烈的城市。一眼看去,它猶如一個由鋼筋水泥組成的雜亂叢林。從城區高處俯望下來,隨處可見低矮的瓦屋摻雜在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柏油大道與青石小巷交叉縱橫,而金碧堂皇的高級酒店與高科技中心就座落在嘈雜擁擠的村莊不遠處。這一切都使人感到雅加達在致力發展其經濟時也需要一個更好的城市遠景規劃。
雅加達城區分為兩個部分,北面濱海地區是舊城,為海運和商業中心。南面是新區,為行政中心。今天已聯成一片,難以區分。雅加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綠草如茵,群芳爭艷。廣場東面是國家宮,原是荷蘭總督的官邸,現為印度尼西亞的總統府。廣場西面是國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雅加達市的七大博物館之一,為東南亞最大的博物館。它是一座古老的歐洲式建築物,博物館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模型圖十分引人注目,上面有各民族的人物塑像,從模型圖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全國的民族分布、語言及經濟發展狀況。還陳列著佛教和印度教的石雕像、古代錢幣、印章、大天平、木製用具和古典樂器等。在陶瓷館內,展出的瓷器形狀各異,大多是中國唐、宋、明、清時代的產品。有些古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這些瓷器是千百年來印度尼西亞和中國人民友好交往的見證,也是印度尼西亞社會文化的縮影。
雅加達是印尼三大旅遊城市之一,市內綠樹成蔭,街道兩旁遍植常綠樹種,世界著名的波格爾植物園及茶園坐落在此,還有獨立廣場公園、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安佐爾夢幻公園、千島群島、中央博物館、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等名勝古跡。科塔(Kota)是17世紀荷蘭古城鎮八達維亞(Batavia)的中心,其四周是由鵝卵石鋪成的塔門法塔西拉廣場(Taman Fatahillah Square)。從科塔這座精緻古老的荷蘭建築往北走,就會來到古老的帆船碼頭(Sunda Kelapa),在這里會令人回憶起當年世界各國各種帆船群聚的時代。
擁有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工商業首腦機構,數百個國內外公司企業辦事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多處。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主要工業有造船、紡織、汽車、裝配、建材、輪船、化工、化肥、食品加工、製革、印刷等。工業向郊區發展。爪哇島上有6條公路和鐵路在此會合,是交通樞紐。外港丹戎不碌為全國最大港口。建有珍卡蘭機場,是歐洲和大洋洲之間國際海空航線的重要中轉站。設40家醫院、100多所高校,其中印度尼西亞大學最著名。還設有許多科研機構、體育場、水族館、動物園、蘭圃、表演中心、海濱游覽區。有全國最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的中央博物館。出版25種報紙,5種周刊,有國家廣播電台和國家電視台。名勝古跡有舊葡萄牙教堂、國家檔案館、總統府、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舊市政廳、伊里安國家紀念碑、碧娜麗雅海灘的大型娛樂場尋夢園、雅加達縮影公園、拉姑蘭動物園、芝板那士避暑勝地、芝保達士植物園等。城市布局頗具英國風格。首屆亞運會和東南亞運動會曾在此舉行。
雅加達地勢南高北低,有大小10條河流經市區,最著名的是芝里翁河。雅加達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7度。受赤道影響,11月至翌年4月為西季候風,5--1O月為東季候風。整個地區由更新世沉積層構成,南部地區為沖積層的一部分,土地肥沃,植物四季常青,鮮花盛開不衰。
雅加達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家的經濟中心,主要工業部門有造船、紡織、汽車裝配、建築材料、化工和食品加工等。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雅加達的煉油廠 5世紀出現最早居民點。15世紀成為重要商港,同占婆、巨港、中國等均有貿易往來。16世紀被萬丹王國佔領,易名查雅加達,意為「勝利之堡」。16世紀末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在此建立商站 ,簡稱雅加達。1619年摧毀荷蘭人商站再建城市,稱巴達維亞,成為荷屬東印度首府,逐步發展成世界海上貿易聯絡中心,貿易擴及亞、歐、非三大陸,並成為印尼主要城市和行政中樞。1949年獨立後復稱雅加達,1966年定為首都特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佔領。人口增長很快,移民主要來自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就業人口中以從事商業、貿易、銀行居多,其次是服務業、工業及交通業。城市分新、舊兩區。舊區近海是商業中心,新區是行政中心。逐年擴大,產品大部分通過外港出口。
5世紀出現最早居民點。15世紀成為重要商港,同占婆、巨港、中國等均有貿易往來。16世紀被萬丹王國佔領,易名查雅加達,意為「勝利之堡」。16世紀末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在此建立商站 ,簡稱雅加達。1619年摧毀荷蘭人商站再建城市,稱巴達維亞,成為荷屬東印度首府,逐步發展成世界海上貿易聯絡中心,貿易擴及亞、歐、非三大陸,並成為印尼主要城市和行政中樞。1949年獨立後復稱雅加達,1966年定為首都特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佔領。人口增長很快,移民主要來自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就業人口中以從事商業、貿易、銀行居多,其次是服務業、工業及交通業。城市分新、舊兩區。舊區近海是商業中心,新區是行政中心。
市內的最高建築———獨立紀念塔,是雅加達的象徵。這座由蘇加諾總統所建的大理石碑,高137米,其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純黃金打造的火炬雕塑,象徵印尼的獨立精神。
在雅加達,有一處別具一格的旅遊勝地,每天遊客絡繹不絕,印尼人親切地稱它為「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又稱迷你公園)。這個縮影公園把印尼全國島嶼山川、都市港口、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按照印尼全國的地理位置,以縮影的形勢藝術地展現在遊人面前。公園坐落在雅加達以南10公里處,佔地120公頃,於1972年破土動工,1975年4月20日落成。在「印尼縮影」公園的大門口,登高望遠,鳥瞰全景,「千島之國」盡收眼底。一個個島嶼、一塊塊陸地,自東而西,似顆顆翠珠,鑲嵌在印度洋上、爪哇河畔。
在「縮影公園」內,印尼全國27個省的地勢景觀,風格各異的建築都照原樣興建。在這里可以欣賞蘇門答臘的熱帶風光,看到肅穆幽雅的白色寺廟和中爪哇島上世界聞名的婆羅浮屠的小佛塔,也可以漫遊伊里安查亞島上的「熱帶原始森林」,看到古老陳舊的獨木小舟,用樹干搭成的高層茅草棚以及椰樹叢中金碧輝煌的宮殿等等。縮影公園的大部分建築和人物都是泥塑而成,可謂集印尼泥塑藝術之大成。每座房舍、院落,每處森林、草場之中,都有人物、鳥獸的塑像,大小比例與真的一樣。形形色色,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彷彿置身於現實之中。在公園大門的一側,建有一座環形銀幕電影院。其外形象一隻金色的海螺,佔地600平方米,館內設有800個座位,銀幕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專供放映介紹印尼風俗習慣、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的紀錄片。當電影開映時,觀眾雖然坐在椅子上,但卻感覺到一會兒是乘飛機穿越印尼的大峽谷,一會兒是俯瞰噴射熔岩和灰燼的火山,可以看到馬都拉人賽牛,也可目睹伊里安人狂歡,可參加巴厘人的葬禮,也可出席爪哇人傳統的結婚盛典,還可以嗅到竹筒米飯的香甜。
新區的丹姆林大道,寬闊整潔,現代化的豪華建築參差林立。這里是銀行、大公司雲集之地,有印尼的「華爾街」之稱。
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
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是印尼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於雅加達獨立廣場東北邊,建成於1979年。該清真寺佔地面積93.5公頃,建築面積93400平方米。屋頂上有一個漆成白色的巨大 半圓形頂蓋,十分醒目。
印尼重大的伊斯蘭教活動和儀式都在這里舉行,印尼總統及政府要人經常到這里作禮拜。
雅加達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位於雅加達中區,又稱莫迪卡廣場(Merdeka為獨立之意),有著天安門廣場的地位與規模。四周街道寬闊整齊,花草樹木點綴其間,綠意盎然。
廣場北為總統府,東北方有印尼最大的伊斯蒂赫爾大清真寺;西街上有國防部大院和中央博物館;東邊是火車站。廣場東南角上有一組根據《摩珂婆羅多》史詩中故事情節塑造的群馬拉車的雕塑,十分壯觀。在紀念碑西側的公園里有一座音樂噴泉。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位於雅加達市區以東約26公里處,1975年建成。這里有印尼各地的民房、湖泊、公園、紀念塔、購物中心、露天劇場、纜車、火車、水上腳踏車等各種實物的模型,相當於印尼的縮影。
公園中央設有巨型印尼群島模型圖,四周園地劃分為27個區,代表印尼的27個省區,如中爪哇區、巴厘區、雅加達區等。每個區內有當地傳統特色的建築物,並種植當地特有的植物。遊客還可乘小船游覽「印尼各島」。
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內建有博物館、圖書館、影像中心、少年宮和兒童樂園,青少年可定期到公園學習傳統音樂和舞蹈。其中最醒目的一座建築物是金蝸牛全景式電影院,每天定時放映「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等全景電影。
民族紀念碑
民族紀念碑是雅加達市的象徵,位於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公園中央。1959年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下令修建,1968年竣工。
這座石碑高137米,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黃金製成的火炬雕塑,象徵著印尼的獨立精神。碑身上的浮雕,反映出印尼人民反抗荷蘭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紀念碑旁還有噴泉、水池以及民族女英雄的雕像。
中央博物館
中央博物館位於市中心獨立廣場西邊的獨立西街,建成於1868年,是印尼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博物館是一座歐式的白色建築。館前草坪石墩上立有一座銅大象,為1871年暹羅王拉瑪五世來訪時所贈,故博物館又稱「大象博物館」或「象屋」。
博物館中設有金銀飾物室、青銅器室、貨幣室、古物展覽室、史前展覽室、木器展覽室、民俗展覽室、東印度公司陳列室等,其中包括30萬年前爪哇猿人頭骨化石、三四千年前中國青銅時代的鼎和鬲、中國古代的陶瓷器和古幣、爪哇島上的象首人身佛像、蘇門答臘島獨特的房屋模型以及皮影戲、木偶戲道具等。
安佐爾夢幻公園
安佐爾夢幻公園是印尼最大的游樂場所,位於雅加達市區北端,緊靠雅加達海灣。園中建有新型設計的大旅館、露天電影院、水族館、海豚表演池、人造波浪大型游泳池、網球場、海賓茅舍、藝術品展售亭、回力球場、高爾夫球場、保齡球場、跑車場、跑馬場、海灘、夜總會、蒸汽浴室、賭場、按摩院、兒童娛樂場等。
夢幻公園內還建有別墅區,具有典型的印尼民族特色。藝術市場中陳列印尼民間工藝品,藝術家還在現場為遊客製作繪畫和雕刻作品。黃昏時分,露天舞台上將演出巴厘、加里曼丹等地的土風舞
印尼交通十分便利,航空網以雅加達為中心,與國內外主要城市交織而成,火車以雅加達為始發站,來往於爪哇島和蘇萬答臘島間,雅加達高速公路情況良好,旅遊車、專線車行駛在環島間,市內主要交通工具是出租汽車、三輪車。
航空: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每周有中國北京途經廈門飛往印尼雅加達的航班,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每周有中國廣州飛往印尼雅加達的航班,印度尼西亞亞鷹航空公司每周有印尼雅加達飛往中國廣州的航班。
機場:
SoekarnoHatta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以西約20公里處。機場中央是三座航空大廈,一座是國際航線專用,其餘二座供國內航線使用。國際航線航空大廈一樓是入境廳,有錢幣兌換處及旅遊服務中心;二樓是出境廳,內有餐廳、免稅店、禮品店等。搭乘的士或巴士前往市區,約需半小時。國際航班機場稅15000印尼盾,內航班機場稅5500印尼盾。
火車:
以雅加達為始發站,環島的車次有:
Bima號:雅加達--日惹--泗水行駛16小時30分
Mutiara號:雅加達--泗水行駛:15小時30分
Parahyangan號:雅加達--萬隆行駛3小時20分
火車站:
市內主要車站有庫答車站(地址:J1.stasiunNO.1)及"Gam-bir"車站(地址:J1.MerdekaTimur)。
汽車:
旅遊車、專線車有綠、藍、黃和紅白相間四種顏色,分別行駛在不同的線路上,行駛在雅加達--巴厘間空調車由SariExpress公司經營。
印尼的飲食文化已趨國際化。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遊客走到哪裡,都不必擔心吃不到中國菜餚。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中國餐館供應的甲魚湯,價格比中國便宜許多,很受華人喜愛。印尼菜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菜餚相似,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寇、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喜歡吃辣的遊客不妨試一試。
印尼人大都信伊斯蘭教,他們不吃豬肉,而是以牛羊肉為主。巴厘人正相反,他們信印度教,不食牛肉,而以吃雞肉、豬肉為主。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不喝很燙的湯。飯後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印尼人都習慣喝紅茶,不少人也開始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常見的有炸香蕉及用米粉、糯米粉、麵粉、木薯粉、豆粉加椰蓉、糖等製做的各種糕點。東部地區的糕點則常用沙莪粉製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炸香蕉片招待客人。
印尼市場上水果品種齊全。最受外國遊人喜歡的是當地產的各種熱帶水果,如有「水果之王」之你的榴槤,有「水果之後」之稱的山竹,以及芒果、紅毛丹、杜古、蛇皮果、木瓜、人心果、牛心果、西番蓮、香蕉、菠蘿、番荔枝、鱷梨、柚、橙等。蘋果、梨、柑桔、葡萄等水果,以從美國、中國、澳大利亞進口的品質為佳,深受當地人喜愛,但價格較高。在餐館或宴會桌上,也常用西瓜、白蘭瓜等作餐後水果。
作為餐桌上的飲料,常用的有各種酒、礦泉水、啤酒以及各種果汁。印尼產量最大的礦泉水,牌子為「阿瓜」(Aqua),在訂餐時若要礦泉水,說「阿瓜」即可。印尼國產的一種啤酒,牌子為「賓當」(Bintang),在國內享有盛名,大小飯店都有供應。中國的青島啤酒已開始進入印尼市場,但只有在少數中餐館才有供應。餐桌上常用的果汁有椰子汁、橘子汁、西瓜汁、白蘭瓜汁等。新鮮的椰子在印尼各地、各旅遊景點隨處可見,且價格便宜,是很受歡迎的飲料。
印尼市場上,除紡織品和服務外,一般商品的價格都不比中國便宜,大可不必花錢去買一般商品,而選購有印尼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
印尼的工藝品和紀念品花色品種繁多,各有獨特之處。其中有巴迪布、格里斯短劍、木雕、銀製品、銅或銅合金神像、皮影戲傀儡、木偶戲傀儡、景物模型如婆羅浮屠佛塔、甫蘭班南陵廟等、彩貝製品、丁香串藝術品、天然寶石、印尼風景畫如巴厘島等,裝飾扇、牛角制工藝品、果核小工藝品、龍目島瓷壺、都是外國遊客喜愛的物品。
印尼的銀製品分兩大類,一類是我們熟悉的純銀或銀合金製作的裝飾品,另一類銀製品則是用一條纖細的銀縷按圖案設計焊接而成的。其作品做工精湛,玲瓏剔透,十分美觀。銀制工藝品的造型很多,有一些小巧玲瓏的花形銀胸針、銀耳環、既美觀又便於攜帶,常成為遊客的首選之物。
巴迪布是一種臘染印花布,其特點是布上印有多姿多彩的彩色圖案,有幾何圖形的,也有各種花鳥圖案的,有對稱圖案,也有不對稱圖案。其色彩一般以黑、紅、黃為主色,鮮艷明快,也有以藍、褐、白為主的,看上去凝重深沉。這種布不僅深受印尼人民喜愛,而且早已世界聞名。用它製作的長袖男襯衣和女士沙籠已被定為印尼國服,適於在各種正式和非正式場合穿著。
遊客在選購巴迪布,道德要注意其製造工藝,用傳統手工繪制印染的巴迪布,做工精細,列具藝術價值,但因耗時費力,一般價格較貴。機制的巴迪布,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更經濟實惠,但藝術價值遜於手工製品。
印尼的木雕,尤其是巴厘木雕,享譽國內外,到印尼旅遊的外國客人幾乎無人不買一二件巴厘木雕留作紀念品。巴厘木雕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它最初與巴厘人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
人們把自己崇拜的印度教諸神用石頭或木頭雕刻出來,供奉在廟宇、庭院、堂室內。後來代代相傳,便產生了無數能雕善刻的巧匠。巴厘木雕大都用質地堅硬、花紋細密的烏木、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其造型千姿百態,有栩栩如生的神鷹、神牛、雄獅、雄牛等動物及各種禽鳥,有維妙維肖的巴厘漁夫、少女、有民間故事中膾炙人口的傳奇人物,也有當代各種抽象藝術形象。
印尼的土產聞名全球,首先會令人想到的是印尼花布(巴迪布),精緻華麗的圖案,表現印尼的特色。這是12世紀時從印尼皇家傳出來的技術,通過將布蠟染,把動物、人像排成幾何形,色彩則是傳統的藍色和茶褐色。
其次就是印尼的工藝品,種類繁多,富有南國風味。其中格里斯短劍、木雕、皮影戲傀儡、木偶戲傀儡、榕木手杖、銀製品等最具有收藏價值。
印尼出產各種香料,多種午香料的味道,再加上辛辣就成為印尼菜的特色。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沙爹,正宗印尼沙爹是將牛、羊或雞肉切成正方形的薄片,用紅蔥、辣椒、糖、酸果等調料腌兩小時再烤,喝一杯冰涼的印尼啤酒,吃一串沙爹,其樂無窮。「增多冰」是一道別致的甜品,用綠豆粉做成像布丁的菜凍,裡面有一顆顆的結晶,放了椰子漿和爪哇糖,就成為印尼的特殊口味了。
爪哇咖啡也值得品嘗,最主要是因為印尼式的飲法有所不同,在印尼是不喝熱咖啡的,稍微冷卻之後才是頂好的咖啡。
雅加達早在巴達維亞時代就是一個沿海重鎮,當時荷蘭殖民者利用人工河渠作為城市排水系統,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那種能乘坐10來個人左右的小船是那個時代人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人們每天都乘著這種小船走街串巷生活著。當時的雅加達被西方世界稱之為:東方的威尼斯。
隨著時代的發展,道路也不斷增加,如:高速公路,公車專用道(Busway)等,印尼這個全國最大的城市已經很少看到這種交通工具,取而代之的當然是現代交通工具—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了。過去被美譽為「東方威尼斯」的美名,如今已經成了過去,人們似乎完全忘記了以往的傳統習俗。
不過在雅加達至今仍有一些地區:順德區(Sunter),海灣區(Ancol),海口區(Tj.Priok)等,至今還能看到這種傳統的交通小船,不過這樣的公共交通小船已不再肩負主要的交通職能,而成為送人過河的渡船罷了。一些生活在舊時代的老人們還不時地回憶起往日的雅加達風情,不由得唏噓嘆息一番。
其實只要把貫穿全城的水渠治理干凈,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仍然保留著這樣地方傳統習俗,將會成為吸引遊客的雅加達特色的景點之一。就像泰國的「水上市場」為世界遊客到泰國旅遊時必到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