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人生小孩有什麼禮節

印尼人生小孩有什麼禮節

發布時間:2022-09-23 13:47:26

Ⅰ 去印尼導游告訴我,千萬不能摸小孩子的頭,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印尼摸小孩頭會被人認為是對他的不尊重,是一種失禮的行為。因為印尼人們普遍認為小孩的頭頂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他們覺得那是高貴不可侵犯的。如果隨便對小孩「摸頭殺」是會被人認為那是一種侮辱,因此大家要記住這個禁忌。

在印尼還有一個吃飯的習俗,那就是他們都是用右手抓飯吃,他們使用右手將飯捏成小團再送進嘴裡。旁邊還放一碗水時不時沾下水防止米飯粘手上。要是在印尼吃手抓飯的千萬別用左手,畢竟左手在印尼是上廁所專用的。總之在印尼也是有很多的風俗禁忌,大家要是到那裡去旅遊的話,最好先做好功課以免到了當地會鬧出笑話弄得大家都很尷尬。

Ⅱ 印尼有什麼忌諱的事情

1、在印尼人家裡,當你看到長相可愛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

2、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和他們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3、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

4、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

5、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

6、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

7、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

8、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

9、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2)印尼人生小孩有什麼禮節擴展閱讀:

印尼的美食習慣: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製作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以及辣椒、蔥、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點,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Ⅲ 印尼人最忌諱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中國人去了印尼需注意什麼

印尼人的忌諱和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有:

1、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

2、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

2、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3、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

4、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

5、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

6、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

7、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

8、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Ⅳ 印尼女孩的割禮是怎麼一回事

有時看古代的習俗真的讓人難以接受,如中國的裹腳、太監這被列為世界8大恐怖習俗之中,還有非洲祖魯族男子多妻制面且處女要裸露胸部!但讓世人最震驚的還是割禮,包括印尼、非洲一些地區仍在實行這樣的習俗,沒人知道割禮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但考古發現,在幾千年以前的埃及木乃伊就出現有那些受過割禮的婦女。所以,也有很多人將這種可怕的陋習叫作「法老式割禮」。而在非洲,女子只有進行了割禮才被認為是真正女性的標記,是貞操的憑證和社會的需要,也是女子進入成年,走向社會的重要儀式。

在割禮盛行的許多地方,如果女孩不進行割禮是會嫁不出去的。雖然女性割禮對於現代醫學觀來看毫無價值。

然而,對於這些不幸的非洲婦女來說,即使熬到了生育之後,也並不意味著苦難的結束,如果丈夫外出一段日子,他可以要求妻子再把陰道部重新切割封閉起來,悲慘的命運,無窮的苦難又重新開始了。

Ⅳ 認干兒子應該准備什麼啊有哪些禮節

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樣。古老的東西太陳舊了。新鮮時髦的可以隨時想像。建議不要搞得那麼復雜化,搞個簡單易行的:約定一個合適的時間,讓你媽媽准備一些禮物(如衣服或其它),由干兒子當眾叫一聲媽,而後,贈禮物,吃個團圓飯,或者照個全家福像。留個時間紀念的東西就行了。 你好!「拜干親」就是認義父、義母,是流行全國的一種保育習俗。在北方叫「認乾爹,干媽」;在南方則稱為「認寄父、寄母」,俗稱「拜過房爺、過房娘」。 嬰兒時期拜認的干親可能是永久性的,終身保有這種關系,也有可能是臨時性的,多則三五年,少則匆匆一晤,從此各不相干。「拜干親」的對象有的是人,也有的是物。其目的一是怕孩子嬌貴,不好生養,或是以前生子夭折,怕自己命中無子,借「拜干親」消災免禍,保住孩子;二是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拜干親」來轉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為了讓孩子好養,「拜干親」一般都喜歡認兒女較多或貧寒的人家做義父、義母,因為兒女多的人家,孩子就像成群的小動物一樣,容易長大;另外,貧寒的人家,小孩一般較多,又不嬌貴,反而容易養活、長大。當然,也有兩家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願認對方兒女作義子、義女的事情。至於那些富翁顯貴認坤伶、舞女做乾女兒,那是別有用心,已不在我們討論之列。 「拜干親」的習慣,因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禮節習俗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在北京,人們一般認為認乾爹,干媽會對於爹、干媽自己親生的子女不利,所以不是至親好友,人們一般是不敢求其作為自己孩子的乾爹、於媽的;而且拜干親,雙方要互送禮物,並擺酒席,以後每年三節兩壽,干兒子、乾女兒家都要給乾爹、干媽送禮,做乾爹、干媽的也要回贈禮物,所以,不是富厚之家也是難以應酬的。 既然要「拜干親」,那麼就得擇一個吉日舉行儀式。屆時,做父母的除了要准備豐盛的酒席外,還要替自己的孩子預備孝敬乾爹、干媽的禮物。這份禮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給乾爹的帽子和送給干媽的鞋子,另外,還要配上衣料之類的物品。當然,乾爹、干媽並不是只進不出。乾爹、干媽送給干兒子、乾女兒的東西一定要有飯碗,筷子和一把長命鎖,另外,還要有一套小衣服,鞋襪、帽子、圍嘴和兜肚等。過去,為了這些禮物,有錢的人家都是到首飾店去訂做銀碗銀筷,或者到護國寺、白塔寺喇嘛那裡去買木碗,以免小孩因失手而打碎。如果萬一打碎碗的話,就被認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在河南、陝西的一些地方,「拜干親」是通過「碰」來完成的。在河南鄭州、開封一帶,嬰兒出生的頭一天早上,嬰兒的父親便要出門「碰」姓。「碰」到的第一個人,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幼,嬰兒的父親都要跪下磕頭,然後向其說明家中生了孩子,並請對方為小孩起名。過去,農村早起的多為拾糞老頭,有的毫無思想准備,但礙於習俗,不便推卻,只好信口胡謅一個。於是,「糞筐」、「籮頭」、「狗娃」、「貓娃」等名字就出來了。這些名字雖然有點不雅,但好在只是小名,是人們對小孩的愛稱,只是小時候叫,也就沒多大關系。有的地方,被「碰」到的人除了給嬰兒取名外,還要送給嬰兒一件禮物,並被認成干親。在陝西一些地方,「認干親」一般是在孩子「滿月」的那天,由其祖母或祖父抱出去,出門後碰見的第一個成年人即拜為干媽或乾爹。當然,這種「碰」除了有一定的隨機性外,大多數場合往往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碰」見的第一人,或是與他家關系要好,或是有地位有身份之人。 在杭州,小孩「拜干親」卻有另一套風俗。他們所拜的干親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魯迅先生文章中經常提到的「無常鬼」。在那裡,「父母恐其子不壽,又懼拜乾爹娘用費大,便不寄於人,而寄於無常鬼」,俗稱「拜胡干爺」。據當地傳說,無常鬼是閻羅王專門派來拘攝死者之魂的鬼,將子女寄於無常鬼,是希望它不要拘攝寄子之魂,以保長壽之意。過去,世人不知道無常鬼的名義,而將它訛為胡姓,於是便有「胡干爺」的稱謂。寄拜胡干爺的方法是:小孩的父母先要做一件嶄新的白衣衫,然後將它帶至廟中,用它去換取胡干爺偶像身上的舊衣,並以燒酒、燒餅、香燭、銀錠供而焚之。最後,由廟中和尚為出寄之子取名。以後,每年七月,小孩的父母都要抱其前往寺廟拜賀胡干爺的生日,直到小孩年滿16歲為止。 除漢族以外,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也有「拜干親」的習俗,如土家族就非常有代表性。土家族的小孩除了寄拜給別姓之人作為「干兒子」、「乾女兒」之外,有些人家還將小孩寄拜給樹木、岩石、水井以及豬、狗、雞等物,並以寄拜之物為小孩命名。如果是男孩,一般謂之為「岩保」、「水保」、「豬保」、「雞保」等;如果是女孩,則一般取名為「岩妹」、「水妹」、「狗妹」、「雞妹」等。因為在土家人看來,只有將小孩寄拜給他人或事物,才能消除災星,讓小孩順利成長。 不過,普通「認干親」的儀式,只要孩子正式向乾爹、干媽磕上三個頭,並改口稱呼乾爹、干媽即算完成。若孩子幼小和特別嬌貴,認干親時,干媽要穿一條特別肥大的紅褲子,坐在炕頭上,由旁人抱著孩子從褲襠里鑽出來,以表示孩子是自己親生的。然後干媽給他(她)戴上長命鎖,起個乳名,以後用於爹、干媽所贈送的碗筷吃飯。這寓意著小孩從此成為他們的孩子,吃他們家的飯,和親生父母不相幹了。從此,小孩也就可以借乾爹、干媽的福氣,順利成長,健康長壽。 「拜干親」這種保育習俗,盡管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我們仍能從中找到一些共同之處,那就是:(1)目的相同,都是為了讓小孩好養和順利成長;(2)起因相似,都帶有較為濃厚的迷信色彩;(3)情感一致,都富有極為濃烈的人情味道。 ■認干親認干親,是舊時山西鄉間比較流行的一種民間禮俗。認干親之後的交往,大都比較頻繁,而且都仿照親情的交往方式,形成比較固定的親戚關系。 認干親,在鄉間雖然沒有固定的程式,大致都是認乾爹、干媽、乾哥、干姐之類的干親。形成認干親的原因,大致是這樣,兩家是朋友,交往甚好,為把這種交往相對固定,就採用讓下一輩認干親的辦法使交往加深。諸如認義父、義母之類。有些是因為一方對另一方家中有大恩大德,一方圖報對方的恩情,就以認干親、當義子的辦法,以相對固定的程式形成長期交往關系,以達到知恩圖報的目的。還有的,是由於孩子嬌貴,怕中途夭亡,便採用認干親的辦法,讓乾爹、乾哥、干姐保住孩子,使其能避免不幸,長大成人。也有些人家,是為了攀高結貴,讓孩子認有錢人為乾爹,或能將來從中得到好處。也有的,孩子從小送到奶媽家餵奶,從而使孩子與奶媽形成了一種新的關系,鄉間稱之為奶媽、奶爸、奶哥,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干親的關系。認干親原因種種,但是,這種干親的出現,使兩家的關系自然地進入一種親戚交往的序列之中。 認干親在山西各地都有,以雁北、忻州、晉中、晉南更為普遍。 鄉間習俗,一旦認干親,凡事都須按鄉間交往的一般程序進行,凡認乾爹干媽之後的孩子,過年、過節、壽誕、生日、都要按鄉間禮俗程序去做。做干兒子的,平時要照料上了年歲的乾爹、干媽,盡一定做干兒子的義務,從經濟上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而乾爹干媽,對於兒子的娶妻、生子、蓋房等重大活動都要過問,而且給予必要的支持與資助。 山西鄉間的認干親,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少,但仍在鄉間存在著,這是一種社會上存在著的特殊親戚關系,成為社會關系網路中的一個側面。

Ⅵ 印尼人最忌諱什麼中國人去印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

1、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把左手視為骯臟、0之手,認為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

2、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和污辱人的舉止。

3、印度尼西亞巴杜伊人衣著色彩除了他們只崇尚的白色、藍色和黑色之外,禁忌穿戴其他色彩的衣服,甚至連談論都不允許。

4、爪哇島上的人最忌諱有人吹口哨,認為這是一種下流舉止,並會招來幽靈。

5、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一種令人厭惡的低級動物,它給人以「醜陋」、「1」、「性」、「污辱」等極壞的印象。

6、他們忌諱老鼠,認為老鼠是一種害人的動物,給人以 「瘟疫」和「災難」的印象。

7、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大多數人不飲酒。印尼人不喜歡吃帶骨刺的菜餚。

8、指人或物時用大拇指,而不要用食指;在正式場合忌翹二郎腿或兩腳交叉等。

9、在與印尼人談話時,最好避開與當地政治、社會和國外對他們的援助等方面的話題。

10、印尼人對來訪的客人並不一定要求非送禮不可。但出於禮節,可以送給主人一束鮮花,或最好說上幾句感謝的話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印度尼西亞的風俗和信仰

Ⅶ 印尼旅遊要注意哪些風俗禁忌啊

農村地區有嚼佬葉、檳榔的習慣,如主人遞上檳榔盤,客人最好嘗嘗,以答謝主人的盛情。印尼人不喜歡傲慢、粗魯的人,高聲講話、指手劃腳、翹二郎腿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舉動。印尼人敬煙時,總是將煙盒先磕一下,使幾支煙露出煙盒,然後再遞到客人面前。客人取煙時,一般先將露出煙盒最長的那支煙按進煙盒,然後取露出煙盒最短的一支,以示謙虛。從煙盒中取一支遞給客人,或遠拋給客人被認為是對人不敬。

印尼人講究禮節,見面時總要互打招呼,互致問候。伊斯蘭教徒之間一般使用阿拉伯語問候,並雙手合十至前額表示誠意和衷心祝福。外國人如用印尼語跟印尼人打招呼,他們會感到格外親切。男士對女伊斯蘭教徒(一般戴面紗者)不要主動伸手要求握手。去印尼人家裡,在主人沒請你就坐前,客人不可貿然就坐,請坐後客人應按主人指定的位子就坐。告辭時,須向主人道聲"謝謝"、"麻煩您了"等敬語。印尼人中尊卑、上下、長幼等級觀念較強。對成年男子一般要用"Park"("老伯"、"您"、"先生"之意)相稱。下級對上級,雖然上級年紀較輕,也要稱呼他"Park x x x",否則會被認為對他不敬。在長者、上級、客人座位前經過,一般要彎腰並將右手伸至右膝處,以示對他們的敬重。

印尼人有一些特殊的習慣,外國客人應注意尊重。他們喜歡打赤腳(尤其在鄉下),喜歡鋪席席地而坐(男土盤腿、女士跪坐),喜歡用右手抓飯吃(在非正式場合)。伊斯蘭教徒一般不喝酒,對你不太熟悉的人千萬別隨便敬酒、勸酒,只有當確切知道他不是伊斯蘭教徒時方可敬酒。不少印尼人性格比較幽默,愛開玩笑,如不是出於惡意,即使玩笑過火一點,也不必生氣。印尼人跟其他東方民族一樣,對問年齡並不特別介意,但對受過西方教育或有地位的人,最好不要問及。

印尼人忌諱別人摸他的頭部(除非家人對小孩),認為頭部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部位,代表著一個人的尊嚴。印尼人忌諱別人用左手給他遞東西。這是因為印尼人習慣便後用左手撩水沖洗,左手被認為是不潔的,如用左手遞東西,對方會覺得不尊重他。如你實在騰不開右手而不得不用左手遞時,你一定要說聲"對不起",以示謙意。印尼人在叫人、招呼人時忌諱隨便用手,尤其是用食指示意,認為那是對人的不敬。

Ⅷ 印尼男孩集體割禮現場 什麼是女孩割禮

12月24日報道,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2014年Sinabung山火山噴發後,許多當地民眾不得不離開成為難民。按照傳統,印尼穆斯林的年輕人必須在青春期之前受割禮。攝影師拍攝了在北蘇門答臘,難民小男孩進行大規模割禮的現場照片。
男性割禮即切除全部或部分陰莖包皮,其起源於《聖經》中《創世記》有記載。實行割禮的民族廣泛分布於世界,早期割禮普遍使用石刀而非金屬刀,由此可知其歷史悠久。作為一種傳統禮儀,都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進行,有些阿拉伯民族則在臨近結婚之時進行。
女性割禮在非洲盛行,是千百年流傳的這一極其殘酷的習俗。於四歲至八歲間進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並且確保女孩在結婚前仍是處女,即使結婚後也會對丈夫忠貞。

Ⅸ 印尼割禮怎麼割的

割禮指男性割包皮,女性割陰蒂或小陰唇的儀式.割禮就是割去男孩陰莖上過長的包皮,是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禮儀。割禮相當於天主教、基督教的洗禮,行過割禮之後 ,這個小男孩就成為一個穆斯林了。現在有些人在醫院里以做陰莖包皮環切手術來進行割禮,在醫院里做手術當然既安全又不痛苦,但是割禮是一個重要儀式,因此多數人還是以傳統方式在家裡進行。男孩在五歲或七歲接受割禮,歲數不能是雙數。時間都在春秋季,這時候傷口容易癒合。孩子的家人要為割禮舉行隆重的儀式,鄰里親朋都要前來祝賀。割禮由有經驗的宗教人士主持,進行庄嚴的祈禱,履行一整套嚴格的程序。親友們還會為割禮送上一些貴重的禮物。 在非洲不少國家,判定少男少女是否成年,不是根據其年齡,而是看其是否舉行過成年禮。所謂成年禮,就是割禮。長到一定年齡,男子必須割除陰莖的包皮,而女子則必須部分或全部割除陰核和小陰唇,甚至將陰道口部分縫合。 割禮之俗分布很廣。行割禮的時間依文化而異,一般在成年前或出生後幾日至結婚前,由專人負責舉行。其意義眾說紛紜:或為犧牲,或為痛楚考驗,或為結婚准備,或為凈化生殖器,或為象徵性生活危險,或為衛生措施,或為象徵性閹割。亦有認為是表明生殖器神聖,警告不得濫交等等。非洲盛行女性割禮,有些人類學家認為此舉在於剝奪婦女的性享受 ,使其保持永久的貞節。'
在非洲西海岸,人們會把包皮浸在白蘭地酒中,再由割除包皮的男子喝下。阿爾及爾 (Algier) 的阿拉伯人會把包皮裹在布中,然後放在樹上或動物身上,再一起送給外科醫生當作禮物。馬達加斯加的荷法人 (Hova) 會把包皮裹在香蕉葉中,然後喂給小牛吃。在眾多其它的社會中,人們則會讓包皮乾燥,再由原來的所有者戴在脖子上作為護身符,或給這個男子的母親作為親情的紀念品

Ⅹ 在印尼旅遊,為什麼說不要去摸小孩子的頭呢

因為印尼的人覺得頭是人身體上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最神聖最高貴的一個部分。所以, 在印尼,他們是不會允許被人摸頭的,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不允許被人摸頭。如果你摸了 小孩子的頭,他們會覺得你侮辱這個孩子。

除了不能摸頭的習俗,印尼還有其它的習俗。

還有,在印尼不能和女性握手,會被視為騷擾!印尼人忌諱使用左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右手去做,否則會被誤會不禮貌。也不要隨意吹口哨,印尼的人覺得吹口哨是一種下流的行為。

印尼人不吃豬肉,去印尼的飯店吃飯的時候,不要去點豬肉。否則很有可能被人打的哦。總之,去印尼旅遊,一定要尊重當地的風俗。

閱讀全文

與印尼人生小孩有什麼禮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a股是什麼意思 瀏覽:219
印度人如何治療鼻炎 瀏覽:500
印度戰爭怎麼爆發的 瀏覽:688
越南最窮的國家有哪些 瀏覽:554
伊朗來款對於銀行有什麼影響 瀏覽:283
伊朗馬漢航班怎麼樣 瀏覽:546
今年印尼齋月什麼時間 瀏覽:262
伊朗的星期一怎麼寫 瀏覽:7
英國和美國有多少攪屎棍 瀏覽:926
伊朗的眉毛為什麼很黑 瀏覽:880
英國留學生接機注意什麼 瀏覽:853
印度摩托車怎麼上去的 瀏覽:120
伊朗語有多少阿拉伯介詞 瀏覽:361
印度什麼河水有多臟 瀏覽:576
從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瀏覽:319
越南什麼商品暢銷 瀏覽:694
中國進口的冷鏈食品有哪些 瀏覽:687
義大利新工業區發展條件有哪些 瀏覽: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瀏覽:669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炒麵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