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為何要砸幾百億給非洲修鐵路,深層原因是什麼
中國之所以砸幾百億給非洲修鐵路,就是因為中國已經計劃好了非洲窮,也許非洲還不上修鐵路的錢,但是非洲有資源,比如說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等,這些資源都是中國經濟建設所需要的。
中國為非洲修建鐵路是需要很多建築工人以及原材料,中國這些都能夠輸送給非洲,可以說中國在給非洲修鐵路的同時,也是在檢驗自己技術的穩定性。
中國不僅給非洲修建的鐵路促進了非洲的發展,而且還能夠得到非洲的石油天然氣等等資源。
㈡ 印尼為什麼寧願負債370億,也要中國幫忙建高鐵
因為債主壓根沒指望印尼還錢,只要求印尼說中B贏,所以印尼想著反正不要白不要,叫個空口號誰不會呀,就白撿了一條山寨的川崎-西門子混合新干線
㈢ 中國是賠錢拿下印尼高鐵的嗎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度,爪哇島作為其經濟發展最為發達的島嶼,印尼的主要城市如雅加達、泗水及萬隆均坐落於該島。此次中日競標的雅萬高鐵,將爪哇島西北部的雅加達與其東南方向的萬隆相連,總長度約為145公里。雅加達與萬隆直線距離約為120公里,與北京到天津距離相同,高鐵建成後,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建成後兩市通行時間將從原來的3個小時縮短至37分鍾。
不過,這條不到150公里城際海島高鐵僅僅是印尼高鐵項目計劃的開端。按照計劃,印尼的高速鐵路項目總長750公里,貫通雅加達—萬隆—井裡汶—泗水一線,而雅萬高鐵則只是其中的優先建設項目。所以,中日兩國真正用意恐怕是「老鼠拉木杴,大頭在後面」——據報道,印尼高鐵項目整體價值高達150萬億盧比(約合600億人民幣)。
㈣ 印度花780億建高鐵,曾拒絕中國選擇日本,5年過後如今進展如何
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科技上,都躋身在了全球前列。
要知道中國現在很多東西都是自主創新開發製作而成,其中高鐵的建設難度較大,但是我國也完成了自主研發、生產製造等,而高鐵也成了中國在世界上的一張「名片」。
高鐵的發展讓很多城市和人們從中受益,畢竟高鐵能方便人們的出行,另外也提升了經濟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很多國家也希望自己能有高鐵,只不過在沒技術的情況之下,才會求助於其他國家。
泰國、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家早在以前就曾規劃高鐵的建設,並向外發出高鐵大訂單,我國也從中得到了一些建造權,畢竟中國製造早已贏得了很多國家的信任。
根據了解,在2019年的時候,印度該高鐵項目所需要的土地才徵用了548公頃,而全部土地為1380公頃,也就是說征地面積還沒完成一半。
這也就意味著印度的高鐵的建設距離真正的開工還需要一段時間,在2023年完成似乎是個很難的事情。
對此,你們如何看待日本建造印度這條高鐵呢?
㈤ 印尼高鐵項目,中國高鐵有優勢嗎
2008年3月末,時速350公里的首列國產化CRH3高速動車組在「唐車」下線,進入測試運行。 之前有外國宣稱試驗了500公里的高速列車,但目前全世界投入實際運營的最高速度,仍是武廣高鐵最高時速394。事實上,中國的高鐵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鐵速度。作為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京津高鐵從一問世就站在世界前沿,創造了運營速度、運量、節能環保、舒適度四個世界第一。 目前已有的高速鐵路為:京津城際、昌九城際、石太客運專線、長吉城際鐵路、膠濟客運專線、滬寧高鐵、武廣客運專線、鄭西高速鐵路、溫福線、漢宜線、京滬線、福廈鐵路,成灌高鐵、滬杭高鐵、滬寧城際鐵路、廣珠城際鐵路、海南東環鐵路、京滬高速鐵路等。到2020年,計劃用6萬億修建5萬公里高速鐵路。
㈥ 為什麼雅萬高鐵成為了中國高鐵「第一單」
因為中國為了這第一單,給了雅萬高鐵很多的優惠措施。
首先雅萬高速鐵路項目採用中印尼企業合資建設和管理的合作模式,
第二,中國給了雅萬高鐵比較靈活的融資方案,沒有佔用印尼的國家預算資金,採取企業對企業模式,並且我們的融資與貸款不需要印尼政府擔保。
第三,在雅萬高鐵中,我們承諾了會最大限度使用印尼原材料、機械、設備,盡量聘用印尼當地管理、技術和勞務人員,並實現技術轉讓和人員培訓。
正因為給了如此眾多的優惠措施,才拿到了這第一單。
㈦ 百億印度高鐵大單最終遭中國遺棄,誰的損失更大
印度千億大單最終遭中國遺棄,誰的損失更大?
俄羅斯媒體報道,印度總理莫迪於星期六在德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度與日本簽署了價值120億美元的高鐵協議,高鐵運行區間為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日本和印度兩國政府預計將就印度高速鐵路項目採用日本新干線技術一事達成共識,並計劃於2018年開工,2023年完工。定於11月11日在東京舉行的日印首腦會談將確認該事宜。這將成為日本政府推進的「一攬子基礎設施出口」計劃在新干線領域的拳頭項目,並將首次確定具體的工期。
當日本拿下印度高鐵項目的消息傳出後,在輿論場引起一番躁動。至於為何如此,原因亦很簡單,因為印度高鐵項目,說穿了,就是印度給中國和日本挖的一個「大坑」,誰先跳進去誰倒霉。
況且,印度高鐵與日本合作還在談判的過程中,其負面新聞就不斷披露出來。雖然日本拿到印度高鐵項目,自稱與中國在國際高鐵市場競爭中扳回一局,但卻面臨印度屆時可能付不了賬的窘境,因為印度政府面臨47億美元(約合315億元人民幣)財政預算缺口。
日本提供給印度高鐵建設的貸款是日元貸款,印度還貸時,同樣可以用日元還貸。前車之鑒,當初蘇聯解體時,印度用已經跟廢紙差不多的盧布,一口氣還清了當年由蘇聯提供的巨額貸款,而印度如此作為,自己省了,坑了急需外匯度過困境的俄羅斯。所以,對印度來說,一旦在未來的50年內,日元某一時期真的出現了大幅貶值,那麼印度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也坑日本一把,到那時日本必然血本無歸。
再說,日本人幫印度人建高鐵,不僅造價高,後期維修費用高,只要印度人願意承受就讓他們承受去。如果日本人願意虧本為印度修高鐵,就讓日本人虧去。這種事發生在中印之間,很難解決。如此看來,中國沒有涉足印度高鐵是一件好事,一方面這個項目的經濟效益前景並不樂觀,不參與也許是明智的;另一方面印度與中國即是鄰國,並存在領土爭端,同時又是競爭對手,即使拿下這個項目中國將會麻煩不斷。
中國也沒有必要去搶這個燙手山芋。在印度修高鐵,有許多制度性的障礙,征地拆遷是個大問題,勞工權益也是大問題,你要趕工期,工人鬧罷工,這混水讓日本人去,矛盾讓他們兩家去鬧。
對中國來說,泛亞鐵路干線採用中國標准非常重要,所以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高鐵中國勢在必得,不能有失。至於印度,其實並不能算中國在鐵路對外資本和工業輸出的重點,中國的重點應該是泛亞鐵路、中巴經濟走廊。
關鍵是,印度對中國有一種瑜亮情結,它不服中國比自己發展得好,在媒體宣傳上也是跟著西方媒體沫黑中國。讓中國幫它修高鐵,不是等於印度向中國服輸嗎?如果真成為現實,讓印度人情何以堪。
在我看來,個人如此,國家如此,民族亦如此,日本將來如果衰落,那麼必然是因為缺少足夠的戰略遠見,而咱們中華家,以及中華民族,雖然在之前的歲月里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和挫折,但只要戰略眼光還在,我相信,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共同努力下,咱們中華家必將重新崛起,中華家民族必將再次迎來偉大復興!
㈧ 中國幫助非洲修鐵路的事
亞吉鐵路是繼坦贊鐵路之後,中國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條跨國鐵路,被譽為「新時期的坦贊鐵路」。同時也是非洲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地首都吉布地。
2012年,徐州接到指派遠赴非洲衣索比亞,參與亞吉鐵路的建設,徐州是中鐵二局六公司中老鐵路二工區總工程師,為了修建此鐵路,他在非洲工作了整整5年。
亞吉鐵路全長752.7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共分布45個車站,總投資約40億美元,由中國企業採用全套中國標准和中國裝備建造。
(8)中國貸款多少給印尼修高鐵擴展閱讀:
中非關系快速發展背後有其必然邏輯:發展同非洲國家團結合作,是中國長期、堅定的戰略選擇。
在肯亞內羅畢的察沃國家公園(Tsavo National Park),人們可以乘坐從肯亞東部港口城市蒙巴薩(Mombasa)到首都內羅畢(Nairobi)的蒙內鐵路(Mombasa-Nairobi Railway)列車,在公園內穿行而過。
原來要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現在縮短到4個多小時,平均上座率超過95%,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為了方便野生動物的通行,中國建設者在察沃國家公園內共修建了9處大型動物通道,其中包括6處大型橋梁式動物通道,3處涵洞式動物通道。
蒙內鐵路只是中非合作的一個縮影。中方積極參與非洲大型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大項目合作,如東非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肯亞拉姆港、烏干達的卡魯瑪水電站,奈及利亞的萊基深水港等。
中國共向48個非洲國家派出2.1萬人次援非醫療隊員;在非洲41個國家設立了54所孔子學院和30個孔子課堂;雙方已建立130多對友好城市;每年赴非旅遊的中國遊客超過百萬人次;非洲的紅酒、可可豆、咖啡逐漸被中國消費者熟知和喜愛。
㈨ 我國與印尼雅萬鐵路合作原因
我國與印尼雅萬鐵路合作原因是中國在擔保和付款方式等方面做出調整,不用印尼政府擔保和動用印尼政府財政預算,採用公司對公司的合作方式,用銷售以及周邊附帶衍生的商業收入支付工程款。而日本要求必須印尼政府主權擔保、用政府財政預算支付工程款。因此印尼最終選擇了中國高鐵方案。
㈩ 雅萬高鐵多處工點已開工由中企牽頭是真的嗎
北京1月23日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所屬企業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牽頭實施的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鐵建設至2017年底,該工程項目十多處工點已先行開工建設。
自2016年3月項目業主中印尼合資公司(KCIC)與印尼交通部簽署雅萬高鐵特許經營協議以來,項目已完成高鐵線路規劃審批、特許經營協議、建設許可、環評和詳細設計等各項准備工作。
2018年,中印尼雙方將重點推進征地拆遷等工作,加快推進工程建設,爭取重點控制性工程3月底前取得突破性進展,年中實現全線基礎設施全面開工。中印尼雙方企業將加強合作,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組織實施,完善規章制度,優化施工組織,加強質量安全控制,確保工程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