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和印尼有建交嗎
中印尼兩國人民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新中國成立後,印尼是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雙方於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在東京達成的關於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基礎上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一致意見,通過友好協商,決定自一九九0年八月八日起恢復兩國外交關系。
2. 建國初期y與中國建外交關系17國是哪些
蘇聯及一些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東德、阿爾巴尼亞等。亞洲也是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承認我國, 朝鮮、越南、蒙古、緬甸。另外還有瑞典、瑞士、印尼、,51年5月和巴基斯坦建交。這就是最初的幾個國家。
3. 印尼與那些國家接攘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4. 東盟十國是哪十國
5個創始成員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
20世紀80年代後加入國: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
東盟十國國家詳情:
1.新加坡(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由50多個海島組成,首都新加坡城。人口321.75萬(1999年6月統計數字)。其中華人佔77.2%。
新加坡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
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2.越南(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人口7870萬(2001年7月統計數字),有54個民族,越族(京族)佔88%,官方語言為越南語,有華人100多萬。首都河內。
越南經濟以農業為主。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其中煤、鐵儲量較大,分別為35.9億噸和8.6億噸。森林、水利和近海漁業資源豐富。盛產稻米、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
越南真正經營旅遊業才十多年,國際遊客年均增長。2000年已接待國外遊客200萬人次。越南和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越南投資。近年經濟持續以較快速度增長。
幣值:1美元約合156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1850越南盾。
3.菲律賓(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由7101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約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達18533公里。首都馬尼拉。人口7530萬(2000年5月1日統計數字)。
聯合國在1998年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把菲律賓列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是東盟組織成員國。1975年6月9日中菲兩國建交。
4.馬來西亞(Malaysia)
面積32.9萬平方公里。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人口2271.2萬(1999年統計數字)。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土著佔60%,華人佔25%。
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
首都吉隆坡是東南亞地區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馬來西亞目前是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新興工業國之一。旅遊業為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
貨幣:林吉特。
5.泰國(The Kingdom of Thailand)
國土面積51萬平方公里。人口6258萬(2002年3月統計數字)。有30多個民族,其中泰族占人口總數40%,寮國族佔35%,馬來族佔3.5%,高棉族佔2%。
泰語為國語,佛教為國教。首都曼谷。
傳統農業國,農產品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耕地面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8%。泰國是世界上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僅次於日本、中國的亞洲第三大海產國,為世界第一產蝦大國。
自然資源豐富,橡膠產量居世界首位,其中90%用於出口。盛產榴槤和山竹,荔枝、龍眼、紅毛丹等熱帶水果名揚天下。
旅遊資源豐富,吸引著眾多外國遊客。
6.柬埔寨(The Kingdom of Cambodia)
面積為18萬平方公里。人口1143萬(1998年統計數字),其中農村人口佔84.3%。有20多個民族。首都金邊。全國分為20個省和4個直轄市。
柬埔寨是農業國,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貧困人口占總人口36%。
林業、漁業、畜牧業、水產資源豐富,盛產貴重的柚木、鐵木、紫檀等熱帶林木,洞里薩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淡水漁場,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漁場。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
柬工業基礎薄弱,主要有一些食品加工和輕工業。主要旅遊點有世界聞名的吳哥古跡、金邊和西哈努克港等。
7.寮國(The Lao People' s Democratic Re-public)
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人口500多萬(1999年統計數字)。
統劃成三大民族,即老龍族、老聽族和老松族。
通用寮國語,居民多信奉佛教。首都萬象。
8.緬甸(The Union of Myanmar)
面積67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和寮國為鄰,東南與泰國毗鄰,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
屬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占總面積的50%以上。
人口4800萬(1999年9月統計數字)。首都仰光。1961年4月25日,寮國與中國建交。
9.印度尼西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萬多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為190.4443萬平方公里,素稱千島之國。領海面積約是陸地面積的4倍。人口2.05億(1998年統計數字,居世界第四位),有100多個民族。
官方語為印度尼西亞語,地方語言和方言約300種。
約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1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約各佔2%。
首都雅加達(jakarta),位於爪哇島上。
1950年4月13日與中國建交。
10.汶萊(Brunei Darussalam)
面積5765平方公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鑲嵌在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被分隔為兩部分,形成「W」狀。人口31.4萬(1998年統計數字)。其中馬來人佔68%,華人17%。
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和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首都斯里巴加灣市。
石油和天然氣是經濟支柱,約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東南亞第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萬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國家之一。1991年9月30日與中國建交。
5. 中國印尼何年健交
1945年8月17日:印尼共和國成立。
1950年4月13日:中國與印尼建交。
1967年10月30日:兩國中斷外交關系。
1985年7月:中國同印尼簽署「諒解備忘錄」,恢復長期中斷的直接貿易。
1990年7月:在印尼外長阿拉塔斯訪華期間,兩國發表復交聯合公報,決定自8月8日起正式恢復外交關系。
6. 新中國成立後最早與我國建交的國家有哪些
新中國成立後最早與我國建交的國家有10個,具體如下:
1、1949年10月2日,新中國和蘇聯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2、1949年10月4日新中國與保加利亞建交,保加利亞,全稱保加利亞共和國。因民族名而得名,意為「叛逆者」。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東南部。
3、1949年10月5日新中國與羅馬尼亞建交。
4、1949年10月4日,匈牙利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6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建交後,兩國友好關系全面發展。
5、1949年10月6日新中國與捷克斯洛伐克建交。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首都布拉格。
6、1949年10月6日新中國與朝鮮建交。
7、1949年10月7日新中國與波蘭建交。
8、1949年10月16日我國與蒙古國建交。蒙古,全稱蒙古國,位於亞洲中部的內陸國,主要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首都烏蘭巴托。
9、1949年10月17日新中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交。
10、1949年11月23日新中國與阿爾巴尼亞建交,阿爾巴尼亞,位於歐洲東南巴爾干半島西岸,首都地拉那。
(6)與印尼建交的國家有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的外交政策
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貫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其他政策措施處理辦法,在我國外交政策的指導下我國已經同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和發展了友好合作的外交關系。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先是周恩來總理於1953年12月底在會見來訪的印度代表團時提出的。1955年,於萬隆會議,中國同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五項原則內容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外交政策
7. 中國鄰國有多少是否都已經建交了呢
一、陸上臨國:
俄羅斯、蒙古、朝鮮、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寮國、越南
二、海上臨國:
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達魯薩蘭國
都已經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但是不丹還未和我國建交
8. 現在和印尼關系好的有那幾個國家(除中國)
美國,日本,菲律賓其他的應該沒有了,台灣如果不算得話,印度尼西亞在東南亞關系並不好
9. 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建交時間是什麼時候
1950年4月13日建交。
4月13日,對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個國家來說,意義特殊。
這一天是兩國建交70周年。習近平主席同印尼總統佐科互致賀電。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中國和印尼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建交70年來,雙邊關系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兩國關系定位不斷提升,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配合,給兩國人民帶來福祉,為地區和全球的繁榮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習近平強調,中國和印尼在雙邊、地區和多邊層面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合作潛力巨大。中國將繼續同印尼同舟共濟,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我高度重視中印尼關系發展,願同佐科總統一道努力,為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注入新內涵,為地區發展增添新助力。
這是習主席與佐科總統今年以來的第三次互動。
2月11日和4月2日,兩國元首曾就新冠肺炎疫情進行了兩次通話,相互之間表達了謝意、支持以及加強合作的意願。
(9)與印尼建交的國家有多少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
通話背後,面對疫情,兩國頻頻互相伸出援手。
2月份,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最為艱難的階段,印尼社會各界通過捐贈、寫信、視頻、徵集簽名等實際行動支援中國。印尼政府和人民的真誠義舉,向中國人民傳遞了信心、希望與力量。
3月初,印尼發現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壓力增大。3月28日,中國政府援助印尼的檢測試劑盒、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等醫療物資運抵雅加達,並通過印尼國家救災機構馳援印尼抗疫。
雅加達的友好城市上海市、中爪哇省的友好省份福建省都啟動了對印尼的援助。中國銀行、中國青山集團、山東魏橋集團等中資企業也捐贈了款項和防疫物資。
除此以外,中方持續與印尼加強信息、政策溝通和技術交流,分享疫情防控和臨床治療經驗,為印尼在華采購抗疫物資提供便利。
中國與印尼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紐帶,兩國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交往密切,鑄就了牢固的友誼。兩國關系歷經70年,已日臻成熟,取得一系列顯著戰略性成果。兩國在各領域不斷創造合作機遇,造福了兩國人民,值得雙方引以為傲。
2013年,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東南亞國家,第一站就是印尼。
10. 中國建交國家有多少個
現已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達到了181個。
一、按照大陸版塊來分,每個洲建交的國家數量如下:
1.亞洲國家(46個)
2.歐洲國家(43個)
3.非洲國家(53個)
4.北美洲國家(16個)
5.南美洲國家(11個)
6.大洋洲國家(12個)
二、世界上依舊還有部分國家未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分別是以下幾個國家:
不丹、梵蒂岡、史瓦濟蘭、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巴拉圭等15個國家。
三、我國的外交政策及原則:
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一個中國原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同中國建交國家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