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龍產地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有什麼區別
紅尾金龍為產於印尼西側蘇門達臘島的一種。特徵是臀鰭呈紅色,背鰭和尾鰭上葉為黑褐色。背鰭基底附近的鱗片沒有金色鱗框。從腹側開始數第5排鱗完全沒有鱗框。所謂的金龍是指棲息在蘇門達臘島和馬來西亞來洲龍魚的一種,現今馬來西亞的龍魚場已經進行商業化的繁殖,近來也在積極進行紅尾金龍的純系血統繁殖,相信不久的將來美麗紅尾金龍的供給將會日趨穩定。
紅尾金龍主要分布在蘇門達臘島中部東岸,以北康巴魯地方產量最多。主要棲息地的5條河川里所產的個體多少會有色彩上的差異,只是,近來這些特徵已經明顯不存在,唯一隻以北康巴魯的紅尾金龍為種親進行累代繁殖的個體,以北康巴魯之名在市場流通。
本種的特徵是尾鰭下葉為紅色,背部、背鰭及尾鰭上葉呈墨綠色,從腹側往上數到第4排鱗片有美麗的金色鱗框。如同高背金龍,本種的純種個體也在減少當中,近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著名龍魚場已經繁殖出紅尾金龍的特徵比一般更為明顯的個體。然而黃龍和高背金色龍交配產下的個體依然以紅尾金色龍的名稱在市面上流通。
過背金龍幼魚時期,背鰭細小鱗片的金色鱗並非每隻個體都有,而在高背金龍的幼魚時期有金色鱗框的個體也是少之又少,紅尾金龍則是連一片鱗杠也沒有。從幼魚期開始尾鰭的上下部分顏色是分開的,下葉略帶紅色,上葉則是偏暗色,這點請必仔細看清楚。
紅尾金龍的幼魚售價比較平實,是飼養金龍的入門種,一直保有高人氣。主要進品的個體都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繁殖個體,品質相當高。雖然不如過背金龍出色,但是今後如果能憑著特有的色彩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相信對整體亞洲龍魚的觀賞價值、人氣都將有所助益。
㈡ 馬來西亞的代表性動物是什麼,這里的什麼有2000種以上
馬來西亞貘是馬來西亞的國寶,傳說中會幫人吃掉噩夢的神獸,但是長相十分奇特,大概神獸都是這樣子的吧,古代有四不像,馬來西亞貘是五不像,最顯眼的就是有個長鼻子,像是大象,尾巴像是牛,腿像是老虎,身子像是熊,耳朵像是犀。
所以馬來西亞貘通常生活在水邊,遇到危險既能多進水裡又能爬到岸上。有一首歌唱道:我雖然很醜,卻很溫柔。馬來西亞貘雖然外表奇特卻很長情,一生只有一個伴侶,且生育數量不高,生一胎要400天,所以十分的珍貴,如果滿大街都是也不是國寶了。
㈢ 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血燕被爆為毒燕,不知泰國的血燕情況嚴重嗎
哪的都一樣,因為都不是真正的血燕,准確說是市面的所謂血燕幾乎沒有真的,異常稀少。
不要相信所謂某個地方的燕窩差別,這是個行業,所有人都是這樣操作,只有有良知的跟黑心商人的區別
燕窩之所以能夠量產,就是因為印尼華人很早發明了燕屋,燕窩其實還是燕子造的,只是人為給營造了環境,所以,和洞里的所謂野生燕窩其實並無區別,都不是人能夠養殖種植的。而這些技術慢慢被馬來西亞等國學來,也擴大了經營,但不管怎樣,無論這種特殊的燕子還是這種燕屋經營模式,馬來西亞的都來源於印尼,所以,新聞里,馬的行業人員大言不慚的將問題血燕嫁禍於印尼及其它國家,真的很無恥!!!
㈣ 亞洲象的保護級別是怎麼樣的
亞洲象現已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Endangered A2c)。
亞洲象主要分布范圍為東南亞和南亞這些熱帶地區的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等13國家,大約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古代從西亞的兩河流域,往東延伸到中國的黃河流域,都曾經有它們活躍的蹤影。中國境內目前只剩下雲南西雙版納一帶才能找到其足跡。
(4)馬來西亞和印尼有什麼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各國保護計劃
1、越南
1999年,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FFI)越南分支在其印度支那計劃下和越南政府合作,對越南大象的分布和現狀進行定位、評估。它們的這一計劃在全南(QuangNam)和達克拉克(DakLak)兩省進行。
根據在兩省的調查,和對其它地區大象狀況的重新評估得出的結果,研究人員估計大象的數量不超過150頭。鑒於這一情況,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目前正重新制定越南象保護計劃,並在考慮如何將這一計劃和較大的蘇門達臘大象保護項目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蘇門達臘保護行動現正在進行中。
2、蘇門答臘
1999年,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FFI)和LIPI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共同實施印度尼西亞政府在其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確立的項目。旨在保護蘇門達臘島上現存的大象,防止森林進一步退化、偷獵和人象矛盾對大象的破壞性影響,並監測大象的種群數量。
該計劃還將把大象作為標志性物種,以保護蘇門達臘森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計劃的進一步目標是通過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培養印尼本國的專家。計劃將把重點放在這一地區最優等的大象種群保護上,形成函蓋全島的保護計劃並制訂對大象的經營管理計劃。
㈤ 馬來西亞有哪些國寶動物
你好,我是馬來西亞人,希望我可以幫到你。。。馬來西亞的國寶動物是【犀鳥,馬來熊,人猿,馬來莫,穿山甲】與及馬來人(馬來西亞回教徒),因為馬來西亞現在有一個口號是【馬來人優先,馬來西亞人為次】。。。
㈥ 馬來西亞島有什麼動物
馬來西亞虎 馬來西亞虎幾乎成為馬來西亞的標志,目前只有5000-7500隻存活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獵,在過去的50年裡,巴厘島和爪哇島上老虎的分科已經滅絕 爪哇野牛 主要在夜間活動的爪哇野牛是當地兩種*中的一種 大猩猩 野生大猩猩是馬來西亞三寶之一,曾在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可見,但現在只能在婆羅州和蘇門答臘見到,目前數量估計不足3萬只,是10年前數量的一半,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威脅著大猩猩的生存 現在仍然有販賣幼年大猩猩作為寵物的活動,有人曾估算,每一隻幼年大猩猩被賣,有5-6隻猩猩, 通常是母猩猩 便會死亡,增加了該物種滅絕的危險性 長鼻猴 這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可愛的動物,因長著長長的鼻子而得名 它們早晨醒來會在窩中發上半個小的時呆,而後整個家族相約起身去吃東西 它們對環境極為敏感,生活在遠離人類的叢林中,因難得一見而顯得有些神秘,以紅樹果實為食,是一種群居動物,離群會絕食直至餓死,失去同伴的原棲息地的家族也會因為失去同伴而哀傷 因而,現在幾乎沒有動物園敢再開口說想養長鼻猴,馬來西亞政府也嚴格禁止長鼻猴輸出 目前在全世界,也只有紐約的Bronx動物園成功營造出一個適合長鼻猴生存的廣大棲息地 要看長鼻猴,一定要到婆羅洲的野外,特別是國家公園的保護區里才看得到 亞洲象 自1990年以來,亞洲象的數量已經減少了97 ,現在只有不到3萬頭大象 犀鳥 罕見的犀鳥多見於沿海岸和低地森林地帶,以沙巴最為常見,因而沙巴也被稱為 犀島之鄉 這種鳥可以發出兩種聲音的鳴叫,愛成群飛翔 阿特拉斯飛蛾 喜夜間活動,外形差異很大 最大的展開雙翼,寬度可達到25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飛蛾 螳螂 這是一種奇異的昆蟲,非常美麗,像盛開的花朵停俯在樹枝上 形象的偽裝使它在捕食中獲益匪淺 綠海龜 小海龜 綠海龜體重可達180公斤,每年的7 8月份,母海龜會到馬來西亞的幾個海灘上產卵,每次大約產下80個龜蛋,50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小龜。
㈦ 馬來西亞有哪些國寶動物
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三大珍寶。
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
馬來西亞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7)馬來西亞和印尼有什麼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歷史沿革
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直到14-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
16世紀末以後,歐洲商人在馬來西亞發現發現了不同的資源,如錫礦、胡椒和金礦等,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各蘇丹國國勢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
18世紀,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西亞,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華人。
1942年至1945年,馬來亞被日本佔領,激起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英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系日益緊張。
㈧ 馬來紅龍和印尼紅龍的區別
除了產自不同地區,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印尼紅龍魚產自印尼,馬來西亞紅龍魚產自馬來西亞,新加坡紅龍產自新加坡。
紅龍魚,體長可達80~90厘米。紅龍魚生活范圍很小,主要生長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一帶的河流。紅龍魚原無法人工繁殖,已經瀕臨滅種,因而被列為華盛頓公約甲級保護動物,極其珍貴。
龍魚屬古代魚類,骨舌魚科,繁殖能力弱,雌魚產卵,雄魚含在口裡孵化和養育,非常奇特。由於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系起來,稱其為「龍魚」。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厘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艷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須。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飼養水溫24~28℃,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8)馬來西亞和印尼有什麼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雌雄分辨
幼魚階段雌雄難以分辨。成熟雌魚腹部微凸,而雄魚則仍顯苗條。另外,雌性龍魚身材總較公魚肥短,而且腹部較易有膨脹之感,胸鰭與頭部色澤,較不如公魚來得深。
繁殖發育
口孵方式,需大水體,每對親魚每次產卵40~150粒。雄魚把魚卵含在口中,一次可含卵30~80粒,直到孵化完成。當幼魚孵化出後會聚集在雄魚附近,夜晚雄魚張口,把全部幼魚含在口中,來完成這種口孵和保護幼魚的工作。 繁殖困難,現在印尼等地的專業魚場對其已成功地進行商業性繁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龍
㈨ 印尼有種動物,和壁虎一樣,個頭要大10幾培,晚上出來,在房屋外牆壁上,晚上叫聲很響,不知道叫什麼東...
巨蜥體長一般為60~90厘米,最大的可達2~3米,體重一般20~30千克,尾長70~100厘米,最長的可達150厘米,通常約占身體長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我國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較大的蜥蜴類之一。頭部窄而長,吻部也較長,鼻孔近吻端,舌較長,前端分叉,可縮入舌鞘內。全身都有布滿了較小而突起的圓粒狀鱗,成體背面鱗片黑色,部分鱗片雜有淡黃色斑,腹面淡黃或灰白色,散有少數黑點,鱗片為長方形,呈橫排。幼體背面黑色,腹面黃白色,兩側有黑白相間的環紋。耳孔與眼徑一樣大;舌較長,前端分叉較深,可縮入舌鞘內。四肢粗壯,指(趾)上具有銳利的爪。尾側扁如帶狀,很像一把長劍,尾背鱗片排成二行矮嵴,不象其他蜥蜴那樣容易折斷。有肛門前窩一對。尾部則為黑黃相間的環紋,同時黑色環紋上常有小黃斑;四肢強壯,趾上有銳爪;其背面有小黃斑,故稱「五爪金龍」。
巨蜥分布於中國的廣西、廣東、雲南的南部、海南等地,大部分為野生。國外分布於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及澳大利亞北部等地。 巨蜥
它以陸地生活為主,喜歡棲息於山區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庫等地。晝夜均外出活動,但以清晨和傍晚最為頻繁。雖然身軀較大,但行動卻很靈活,不僅善於在水中游泳,也能攀附矮樹。以魚、蛙、蝦、鼠和其他爬行動物等為食,也到樹上捕食鳥類、昆蟲及鳥卵,偶爾也吃動物屍體,還時常爬到村莊里偷食家禽。雌性於6~7月的雨季產 巨蜥
卵於岸邊洞穴或樹洞中,每窩產卵15~30枚,卵的大小為70×40毫米。孵化期為40~60天。巨蜥的一般壽命可達150年左右。
巨蜥感染的外寄生蟲是硬蜱,內寄生蟲有線蟲兩種,絛蟲和絲蟲各一種。統計顯示,巨蜥體表硬蜱感染率為88.9%,內寄生蟲感染率為100%。另外,研究員在隨機抽檢的36條巨蜥活體中也發現其硬蜱的感染率高達97%。
㈩ 馬來西亞群島上都有什麼動物請舉例說明,謝謝,急用!
馬來西亞虎
馬來西亞虎幾乎成為馬來西亞的標志,目前只有5000-7500隻存活 由於人類的過度捕獵,在過去的50年裡,巴厘島和爪哇島上老虎的分科已經滅絕
爪哇野牛
主要在夜間活動的爪哇野牛是當地兩種*中的一種
大猩猩
野生大猩猩是馬來西亞三寶之一,曾在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可見,但現在只能在婆羅州和蘇門答臘見到,目前數量估計不足3萬只,是10年前數量的一半,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威脅著大猩猩的生存 現在仍然有販賣幼年大猩猩作為寵物的活動,有人曾估算,每一隻幼年大猩猩被賣,有5-6隻猩猩, 通常是母猩猩 便會死亡,增加了該物種滅絕的危險性
長鼻猴
這是一種十分罕見而可愛的動物,因長著長長的鼻子而得名 它們早晨醒來會在窩中發上半個小的時呆,而後整個家族相約起身去吃東西 它們對環境極為敏感,生活在遠離人類的叢林中,因難得一見而顯得有些神秘,以紅樹果實為食,是一種群居動物,離群會絕食直至餓死,失去同伴的原棲息地的家族也會因為失去同伴而哀傷 因而,現在幾乎沒有動物園敢再開口說想養長鼻猴,馬來西亞政府也嚴格禁止長鼻猴輸出 目前在全世界,也只有紐約的Bronx動物園成功營造出一個適合長鼻猴生存的廣大棲息地 要看長鼻猴,一定要到婆羅洲的野外,特別是國家公園的保護區里才看得到
亞洲象
自1990年以來,亞洲象的數量已經減少了97 ,現在只有不到3萬頭大象
犀鳥
罕見的犀鳥多見於沿海岸和低地森林地帶,以沙巴最為常見,因而沙巴也被稱為 犀島之鄉 這種鳥可以發出兩種聲音的鳴叫,愛成群飛翔
阿特拉斯飛蛾
喜夜間活動,外形差異很大 最大的展開雙翼,寬度可達到25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飛蛾
螳螂
這是一種奇異的昆蟲,非常美麗,像盛開的花朵停俯在樹枝上 形象的偽裝使它在捕食中獲益匪淺
綠海龜 小海龜
綠海龜體重可達180公斤,每年的7 8月份,母海龜會到馬來西亞的幾個海灘上產卵,每次大約產下80個龜蛋,50天左右才能孵化出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