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人會說英語嗎在印尼只會說中文和英文行嗎
印尼人會說英語。在印尼只會說中文和英文也能行的。
印度尼西亞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為由通用於廖內群島、柔佛和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語為基礎所發展的語言,基本詞彙與語法結構和馬來語相同。
學校內廣泛教授印度尼西亞語,因此幾乎所有印度尼西亞人皆能說印度尼西亞語,在商業、政治、國家媒體、教育及學術等各方面。印度尼西亞語的概念由國家主義者於1920年代提倡,於獨立宣言中明訂為官方語言並定名為Bahasa Indonesia。
(1)印尼為什麼以前不能說中文擴展閱讀
印尼最大的民族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由於穆斯林商人的影響,伊斯蘭教最初於13世紀採行於北蘇門答臘,至16世紀成為各地區的優勢宗教。
印尼政府規定凡參加全國性重大節慶、外事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官員必須穿國服。印尼的國服是根據爪哇地區傳統服裝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民族服裝特點制定而成的。
男士頭戴黑色無檐北芝(peci)帽,上身穿巴迪(batik)長袖上衣或西裝,下身穿西褲,腳穿皮鞋。女士梳發髻插頭飾,上身穿格巴雅(kebaya)長袖襯衫,肩披長披肩,下身穿紗籠(sarung),腳穿高跟涼鞋。
㈡ 印度尼西亞講中文的嗎
英文。
不過印度尼西亞有華文學校。
講的是中文!
㈢ 印度尼西亞人也學中文嗎
不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有一定比例是從中國移民來的華人,且占的比例大,所以印度尼西亞說漢語的氛圍很重,都有人本地人學習漢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㈣ 為什麼馬來西亞來中國的歌手多,印尼確很少呢
其實這跟文化底蘊估計沒什麼直接的關系,主要是因為馬來西亞的中文沒有斷層,所以備受政府打壓,但卻沒有斷層,因為馬來西亞的華人絕大部分還會講華語,唱華語歌!而印尼在1966至1998年這32年期間中文斷層,那32年裡華人不能有中文名字,也不能說中文,中文書籍在機場更是和毒品一樣被列為違禁品,這32年的禁錮導致一整代華人不會說華語,雖然目前已開放學習華語,但是整個大環境都已經改變了,印尼部分年輕一代的華人雖然有學習華語,但是使用的機會卻很少,導致部分會唱中文歌曲的年輕一代,其實只是死記硬背歌詞,壓根完全不知道歌詞的意思,印尼也有很出名的華人歌手,其中就有楊詩曼(Agnes Monica),就是印尼的著名女歌手,但是她是以印尼文歌曲為主,我是沒聽過她唱中文歌曲,試問這樣的話怎麼能夠在中國出名呢?
㈤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那邊漢語為什麼沒有成為官方語言
首先說中文。很遺憾的是中文在大馬不算是官方語言,所以中文的使用僅限於華人社會內。除了作為華人與華人之間溝通的主要語言,中文也是華人社會組織,華人學校及以華人為主的企業的主要語言。那普通話又是怎麼在大馬流傳的呢?其實早在民國初期,尤其是五四運動後,馬來亞境內出現了很多以普通話為媒介語的學校,這些學校教授的科目都是按照當時中國教育部的教學綱要並外加一些符合馬來亞作為英殖民地的國情的科目。由於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沒有寒暑之分,所有學校都以公歷正月為新學年的開始。至於簡體字與繁體字,目前馬來西亞的學校教的都是簡體字,考試也只能用簡體字,但繁體字在大馬華人社會中還是廣泛使用。有許多像我這樣的九十後繁體字寫得不好,所以書寫時都用簡體字,但因為喜歡繁體字,所以在網路就盡量用繁體字(自從來了新加坡生活,發現繁體字大家都幾乎看不懂,所以只好忍痛將輸入法換成簡體字,但幾個月前取得居留權的時候,成功要求移民廳將我新加坡身份證上的中文名改成繁體字-- 申請時用的是簡體字,也算是得到了小小滿足)。我記得以前初中的時候,我的學校(華文獨立中學)的所有通告、公文、名單等都使用繁體字,但上課教的還是簡體字,後來上了高中時,校方不知為什麼就不再使用繁體字了。後來學校建了新的籃球場及教學樓,建築外的「XXX教學樓"及"XXX籃球場"竟然是繁體字,而校內的「教務處」,「事務處」,「校長室」等牌子也仍保留繁體字。後來我高中畢業時,學校的畢業證書也是使用繁體字。馬來文是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各個民族的共同語言。什麼時候用馬來文呢?跟其他民族溝通的時候使用的就是馬來文。還有就是在辦理身份證、辦理護照、銀行手續、到公共醫院就診、考駕照及辦理駕照、報警等所有涉及到國家官方機構的事務時都使用馬來文(如果櫃台服務的是一名華人,一般上會直接使用中文)。
㈥ 印尼人很壞,在印尼有八百萬華,裔, 其中有多少被印尼同化了是不是新中國以前去印尼的都被同化了
我比較了解印尼,應該說70%以上的印尼華裔都不懂中文,不能說,最多認識幾個漢字。他們從來沒有到過中國,只是聽說過大陸,用過台灣的電子產品,穿過香港的成衣。
印尼華人還有一部分懂一些中文,就是剩下30%,以中年人以上為主,能說和看一些中文,在家裡對長輩有時候也說中文的。不少城市還有華人協會,唐人街,也有不少中餐館。另外,全國也有幾家中文報紙,我看過其中一兩份,都是繁體,十分簡陋,無論排版、文采、文字用詞的粗陋程度,比我國縣市的地方晚報還要差一點,和大陸的官方中文還不太一樣。
總體來說,印尼說馬來語和英語,中文不是官方語言,可以說90%以上的華人同胞都被同化了,這不是他們的錯。換成你也是一樣的,環境就在那裡。 但你應該知道,民族的根是幾千年形成的,膚色、語言、血脈聯系是很牢固的,無論他們會不會說中文,到沒到過中國,我相信,如果一旦你和一個西方洋人同時陷入險境,旁邊站著一個印尼華人,我想,他一定會先救你的。這就是民族血脈的力量。
㈦ 印尼的語言是什麼會不會講中文
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民族語言和方言約300種。
㈧ 印度尼西亞使用什麼語言
印度尼西亞使用印尼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2013年印尼總人口達2.48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華人3%-4%,此外還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個民族的居民,共佔23%。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
根據印尼政府2014年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
㈨ 印尼中文可以交流嗎
可以,但不多。
印尼本土有幾百個民族,會講中文的人基本以華人為主。
旅遊城市的服務行業,基本上日常用語交流還是沒有問題的。
英語不流利也能跟他們溝通,肢體語言全世界通用。
㈩ 現在在印尼能說華語嗎
大部分場合都不能說華語, 因為當地官方語言還是印尼語.
華人聚集區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