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棕油漲停幾個點
馬棕油漲停是8%。棕櫚油期貨單邊持倉是有限倉規定的。
B. 棕櫚油生產過程和一般成本誰知道
棕櫚油生產提煉過程
一、 棕櫚果園區
每公頃可植138棵棕櫚樹,年產棕櫚果25噸左右/公頃,果園投資主要為土地置用,西馬地區一般每公頃投入20,000馬幣,東馬每公頃投入5,000/6,000馬幣(印尼水平與東馬相當或更低)。採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資0.3馬幣/串(西馬印尼1/8)。苗圃培育棕苗,種發芽後1年移植入土,2.5-3年後收獲產果。產果壽命20-30年,每棵樹年長10-12個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樹年產(摘)兩次。目前市場價格,棕果140-150馬幣/噸,含油28%-30%。
二、 初榨廠
(1)果串採摘後24小時內送入初榨廠(防止FFA升高)。(2)蒸煮:150℃2小時滅菌並且煮爛果實串的桿子。(3)果實剝落,提開機-剝落機,果實串桿分離,串桿經燃燒作肥料,果實送到料倉(4)壓榨:螺桿式壓榨機。榨餅從機頭擠出,內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體部分從下口流出,過濾後送入蝶式離心分離機,得出毛棕櫚油。(5)壓榨棕櫚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餅送入網式分離口。a)榨碎擠乾的果實肉纖維經加工處理,生產纖維板及紙張;b)果實核風送至破碎機,把核殼破裂開分出仁粒,核殼作為燃料;c)仁粒經壓榨機,過濾機和蝶式分離機,得到毛棕櫚仁油。
出油率按油棕新鮮果實串計,得毛棕櫚油20%,毛棕仁油2%。毛棕櫚油呈桔紅色,半液體狀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點(℃)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
毛棕櫚油壓榨廠在馬來西亞(尤其西馬)環保要求較高。如當地某壓榨廠建於1975年,初期投入1500萬馬幣,在20多年內又遲加投資至4000萬馬幣,工廠佔地約40公頃。據介紹目前投資相同規模工廠(日壓榨棕果900-1000噸),需投資700-800萬美元,另需投資部分環保設施,工廠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資20-30馬幣),目前毛棕櫚油成本價600馬幣/噸,加工成本,每噸果-油25馬幣左右。
三、 毛棕櫚油的分離及精煉
兩種方法:
①先分離,後精煉,得出各熔點棕櫚油(應用較少);
②毛棕櫚油送至精煉廠精煉(廣為採用,馬來西亞)。
四、 精煉
當地某精煉廠,位於新山市附近離全球最大儲油罐及港口FJB僅3公里,日精煉2000MT,投資1500萬美元,與國內精煉廠工藝略有區別:①降酸過程採用物理法(損耗較低)而非化學法(損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過程中採用真空處理脂肪酸,國內一般用化學法即加入一定量鹼,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損耗較大。過程為:
(1)脫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製的磯土;
(2)脫酸(降酸)採用物理法;
(3)脫臭;
(4)繼續漂白,得到精煉油(熔點33℃-39℃)即通常所說的33℃精煉棕櫚油;
(5)a、精煉油分餾,進入分餾罐冷卻後,上層為液態的24℃OLEIN(即24℃精煉油),最下層為44℃固體精煉油,產出比率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壓過濾,設備為恆溫板框式壓濾機,若生產24℃油,則室溫設為24℃,加壓6-10大氣壓,液態油分流出,固態油從板框中卸落。
全精煉過程損耗1.5-1.8%,精煉成本每噸30美元左右(毛油)。
FJB附近有精煉廠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內,採用油管連接(運送過程用子彈頭清掃,損耗較低,運送成本低)。
五、 FJB
全球目前最大儲油(食用)罐群,油罐211個,能力:242,650MT,年周轉量350-400萬噸,4泊位(8-11半)碼頭,裝卸油率4,500MT每小時,100cbm(車)使用費用9馬布/噸儲存,中轉(含檢驗,海關費用等)20馬幣/噸。
六、 簡單過程成本
棕果(100T)
↓ 初榨25馬幣成本
毛棕櫚油
↓ 精煉30美元成本 + 損耗
精煉棕櫚油(33℃-39℃)
↓ 分餾(成本不詳)
24℃/44℃棕櫚油
C. 油棕的價格是多少
油棕的價格是80多元一塊
D. 棕油是什麼油
棕油是一種植物油,提取自油棕子,是續大豆油之後的第二大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為生物柴油使用。馬來西亞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產國。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中榨取出來的,棕櫚樹原產西非,18世紀末傳到馬來西亞,逐漸在東南亞地區廣泛種植。目前,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國家都種植棕櫚樹。棕櫚果經水煮、碾碎、榨取工藝後,得到毛棕櫚油,毛棕櫚油經過精煉,去除游離脂肪酸、天然色素、氣味後,得到精煉棕櫚油(RBD PO)及棕櫚色拉油(RBD PKO)。根據不同需求,通過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點的棕櫚油。棕櫚油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業以及化學工業領域均有廣泛應用。棕櫚果實中脂肪酶或脂肪酸過氧化氫酶的水解使得棕櫚油的品質不夠穩定,需要採取在儲罐中充填氮氣等方法來保證其質量。
(一)棕櫚油的發展歷史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來的,它被人們當成天然食品來使用已超過五千年的歷史。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油棕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棕櫚樹通常2-3年開始結果,8-15年進入旺產期,到18-20年後開始老化、產量降低,這個時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棕櫚果生長在棕櫚樹的大果串上,每個果串大約有棕櫚果2000多個。棕櫚油的原產地在西非。1870年,棕櫚樹傳入馬來西亞,當時只是作為一種裝飾植物。直到1917年才進行第一次的商業種植。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馬來西亞為了減少對橡膠和咖啡的貿易依賴,開始大規模提高棕櫚油的產量。現在經過改良後的棕櫚產品已經廣泛在熱帶地區的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種植。其中棕櫚油產量高度集中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E. 馬棕油是棕櫚油嗎
馬棕油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的縮寫,是馬來西亞重要的金融期貨產品。
棕櫚油,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奈及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
F. 棕櫚油與棕油有何區別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來的,果肉壓榨出的油稱為棕櫚油( Palm Oil),而果仁壓榨出的油稱為棕櫚仁油(Palm Kernel Oil),兩種油的成分大不相同。棕櫚油主要含有棕櫚酸(C 16)和油酸(C 18)兩種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櫚油的飽和程度約為50%;棕櫚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飽和程度達80%以上。傳統上所說的棕櫚油僅指棕櫚果肉壓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精煉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櫚仁油。它被人們當成天然食品來使用已超過五千年的歷史。
http://ke..com/view/74749.htm?fr=ala0_1
棕油,是一種植物油,提取自油棕子,是續大豆油之後的第二大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為生物柴油使用。馬來西亞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產國。
http://ke..com/view/1346751.htm?fr=ala0_1
G. 5700馬幣的棕櫚油進口成本是多少
可以看看這個: 簡單過程成本棕果(100T)↓ 初榨25馬幣成本毛棕櫚油↓ 精煉30美元成本 + 損耗精煉棕櫚油(33℃-39℃)↓ 分餾(成本不詳)24℃/44℃棕櫚油
一、 棕櫚果園區
每公頃可植138棵棕櫚樹,年產棕櫚果25噸左右/公頃,果園投資主要為土地置用,西馬地區一般每公頃投入20,000馬幣,東馬每公頃投入5,000/6,000馬幣(印尼水平與東馬相當或更低)。採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資0。3馬幣/串(西馬印尼1/8)。苗圃培育棕苗,種發芽後1年移植入土,2。5-3年後收獲產果。產果壽命20-30年,每棵樹年長10-12個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樹年產(摘)兩次。目前市場價格,棕果140-150馬幣/噸,含油28%-30%。二、 初榨廠
(1)果串採摘後24小時內送入初榨廠(防止FFA升高)。
(2)蒸煮:150℃2小時滅菌並且煮爛果實串的桿子。
(3)果實剝落,提開機-剝落機,果實串桿分離,串桿經燃燒作肥料,果實送到料倉
(4)壓榨:螺桿式壓榨機。榨餅從機頭擠出,內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體部分從下口流出,過濾後送入蝶式離心分離機,得出毛棕櫚油。
(5)壓榨棕櫚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餅送入網式分離口。
a)榨碎擠乾的果實肉纖維經加工處理,生產纖維板及紙張;
b)果實核風送至破碎機,把核殼破裂開分出仁粒,核殼作為燃料;
c)仁粒經壓榨機,過濾機和蝶式分離機,得到毛棕櫚仁油。出油率按油棕新鮮果實串計,得毛棕櫚油20%,毛棕仁油2%。毛棕櫚油呈桔紅色,半液體狀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點(℃)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毛棕櫚油壓榨廠在馬來西亞(尤其西馬)環保要求較高。如當地某壓榨廠建於1975年,初期投入1500萬馬幣,在20多年內又遲加投資至4000萬馬幣,工廠佔地約40公頃。據介紹目前投資相同規模工廠(日壓榨棕果900-1000噸),需投資700-800萬美元,另需投資部分環保設施,工廠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資20-30馬幣),目前毛棕櫚油成本價600馬幣/噸,加工成本,每噸果-油25馬幣左右。三、 毛棕櫚油的分離及精煉兩種方法:
①先分離,後精煉,得出各熔點棕櫚油(應用較少);
②毛棕櫚油送至精煉廠精煉(廣為採用,馬來西亞)。
四、 精煉
當地某精煉廠,位於新山市附近離全球最大儲油罐及港口FJB僅3公里,日精煉2000MT,投資1500萬美元,與國內精煉廠工藝略有區別:
①降酸過程採用物理法(損耗較低)而非化學法(損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過程中採用真空處理脂肪酸,國內一般用化學法即加入一定量鹼,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損耗較大。過程為:
(1)脫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製的磯土;
(2)脫酸(降酸)採用物理法;
(3)脫臭;
(4)繼續漂白,得到精煉油(熔點33℃-39℃)即通常所說的33℃精煉棕櫚油;
(5)a、精煉油分餾,進入分餾罐冷卻後,上層為液態的24℃OLEIN(即24℃精煉油),最下層為44℃固體精煉油,產出比率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壓過濾,設備為恆溫板框式壓濾機,若生產24℃油,則室溫設為24℃,加壓6-10大氣壓,液態油分流出,固態油從板框中卸落。全精煉過程損耗1。5-1。8%,精煉成本每噸30美元左右(毛油)。FJB附近有精煉廠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內,採用油管連接(運送過程用子彈頭清掃,損耗較低,運送成本低)。受馬幣走疲以及對全球供應趨緊的擔憂提振,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一收高,棕櫚油進口成本連續第五日上漲,刷新七周高位。7月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離岸價為1100美元,較上日持平,進口到岸價為1127美元,較上日持平,進口成本價為8792.58元,較上日漲21.69元。
H. 棕櫚油價格如何,誰清楚
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眾多,投資題材豐富,是一個極佳的期貨投資品種。影響棕櫚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國內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情況,大馬、印尼的產區天氣、收獲情況,國際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向中國出口的船運情況以及匯率變動等等。另外,東南亞地區天氣、地質災害發生頻繁,這對棕櫚油價格也將會產生經常性的影響,當地政治局勢、出口國政策變化等也對棕櫚油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用途的變化上來看,棕櫚油用途的增加近年來直接影響著其市場價格。目前,隨著能源價格的一路走高,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之一,其需求得到了迅速增長,其價格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影響。
棕櫚油價格波幅大,而且日內價格波動頻繁,投資機會較多。今年初到目前,大馬棕櫚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50%,期間還有兩次較大幅度的調整,這種波動大的特點適合長線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而其日內價格波動頻繁又受短線交易投資者的青睞。
棕櫚油還有著較多的跨品種、跨市場套利機會。棕櫚油是國際油脂市場上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最大的品種,由於其消費與豆油、菜籽油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其價格漲跌對豆油、菜籽油影響很大,是國際食用油脂市場的風向標,同時與相關品種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性。目前,國內豆油、菜籽油期貨均已上市,與棕櫚油將形成完整的油脂期貨系列,這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跨品種套利機會。
棕櫚油期貨交易門檻較低,適於一般大眾投資。棕櫚油期貨交易所收取的交易手續費設定為不超過6元⁄手,按照棕櫚油現貨價格8100元⁄噸計算,每手棕櫚油合約(10噸)的交易手續費不到合約價值的萬分之一。低手續費意味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按照棕櫚油的最小變動價位2元⁄噸計,變動一個價位,投資者每手棕櫚油的價值變動20元,而買賣一手費用不超過12元,加上期貨經紀公司的手續費後,看對方向的投資者都有利可圖。
I. 棕櫚油價格那麼低,為何還會有這么多地溝油
那就是因為地溝油的價格要比棕櫚油價格更低。其實,棕櫚油的價格並沒有題目中說的那麼低,棕櫚油作為全球第一大油脂,全球一年的產量高達6000多萬噸,其中有80%是作為食用油來消費的,其中最大的消費國是印尼,其次分別是印度、歐盟和中國。棕櫚油作為食用油,主要用途一部分是直接食用,作為調和油的一種油脂,因為其價格便宜,在現實生活中還會廣泛被用到各種油脂添加中。
J. 棕櫚油價值如何,有介紹嗎
供給:
——棕櫚油依賴進口
中國棕櫚油基本依靠進口,2013-2020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6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到達低點,僅為468.9萬噸相比2015年減少了17.68%。2020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為671.8萬噸,相比2019年小幅減少1.35%。
綜合來看,受供應端收緊影響,2021年國內棕櫚油市場整體處於上行通道,價格重心在震盪中不斷推升,年內期現貨價格均漲至10年高點。馬來西亞棕櫚油步入減產周期,勞動力短缺造成的減產影響減弱,且馬來西亞內閣會議同意所有已獲准領域重新向外籍勞工開放,意味著馬來西亞種植業將重啟外籍勞工入境,預計勞動力恢復後馬棕產量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國際市場供應緊缺,導致我國棕櫚油價格一路飆升。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截至2021年11月,棕櫚油期貨價格已達到10398.59元/噸,棕櫚油價格上漲無疑提高了食品加工業的成本,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棕櫚油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