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孟加拉白花和印尼白花哪個好
印尼白花。
印尼白花是市面上名氣最響亮的一款白花,肉質十分緊致,光線下透光性很強,市面上有筒狀、條狀、開片狀、馬鞍狀都有。孟加拉產白花,有原條狀和開片狀,一般把開片的稱為緬甸白花,緬甸白花膠特點是沒有出水孔,有的帶小尾巴,在功效上和印尼白花差不多,由於產量少物以稀為貴,市場價要比印尼白花高。
② 越南白花膠與印尼白花膠區別
越南白花膠與印尼白花膠區別:
特徵不同:
印尼白花膠體積大,色澤以金黃色為主, 有天然的紋路,個頭太小的白花膠人字紋不明顯;法令線,一般與膠體同色(母膠沒有法令)。肉質十分緊致,光線下透光性很強;市面上有筒狀、條狀、開片狀、馬鞍狀都有。
越南白花膠絕大部分的白花膠在法令線兩旁均有一排出水孔,有的母肚甚至沒有法令線,是因為魚種的區別。在功效上和印尼白花差不多,由於產量少物以稀為貴,市場價要比印尼白花高。
白花膠的養殖:
野生白花膠主要產自越南、印尼、斯里蘭卡、孟加拉,現在產量非常的低。
市場上出現的白花膠很多都是養殖的。就算是養殖的,其價也不菲,這是因為產白花膠的魚非常難養,投入多,風險大,養殖這款魚的人越來越少,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市場上連養殖的白花膠也很稀少。導致現在白花膠價格飛漲,畢竟物以稀為貴,而且白花膠確實功效比較好。
③ 我在家裡翻出30年的印尼檀香木,稱了下有一斤多。要發了么
印尼檀香品質是很差的。
印尼位於熱帶地區,水量充沛,溫度高。產出的檀香木都不能稱為老山檀。
年輪明顯,木質不夠細膩。
水分大,香味偏酸,且木性相對不夠穩定,到了乾燥地區容易開裂。
你的檀香木從顏色上看就是淡黃偏白。無法與老山檀相比。
油脂飽滿程度差太多了。
老山檀需要生長至少60年以上,砍伐後需要存放至少40年。
值錢的老山檀必定密度大,油脂豐厚,氣味醇厚豐滿。
顏色至少是紅褐色偏黑色,或者完全是黑色。
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是會沉水的。
④ 即食魚膠里漂浮的像豬油一樣的是什麼
眾所周知魚膠/花膠就是內調養生保健美容美顏滋補品,功效也算是比較全面,剩下的就是檔次、品種的區別了。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各個品種的魚膠/花膠(以下僅代表個人看法和參考資料,不代表一定正確)
01、熟膠:這個是我自己干蒸後泡發再重新曬乾的,不論是聽聲音還是色澤都跟生的干膠不一樣。薄一點可以掰斷,不會藕斷絲連,就像塑料一樣。
02、葫蘆膠:形似葫蘆,屬於淡水鯰魚膠,主要產地為南美、東南亞等。
03、成魚膠:市面也叫赤肚,海鯰魚的膠。不是國內某某地區特有的,開片後內部坑坑窪窪,形似「豐」「田」「井」等字,主要產地為印度。
04、葉子膠:形似葉子,也是海鯰、淡水河鯰魚的膠。
05、假膠:也叫指甲筒,化學物質合成,有毒。
06、雞蛋膠;也叫小米膠,橢圓形,鱅魚、草魚的膠,主要產地為泰國、馬來西亞等。
07、巴沙魚膠:也叫芒魚膠,很薄,肉質看起來像假的,但這是真的,還有的巴沙魚膠是合成的,從中間剪開可以看到多層肉質。是多個巴沙魚膠合成的至於還有沒有其它物質參雜就不得而知了,主要產地好像有越南。
08、紅魚膠:膠身有兩條顏色區別於肉質的「筋」,也是大多即食花膠的材料。國內外均有養殖,也是石首魚類裡面唯一的「敗類」--菜膠。
09、養殖黃魚膠:跟豆仁膠有點像(豆仁也叫緬甸黃花,最接近以前國內真正野生的黃花魚),肉質上有區別,同樣燉一小時,養殖黃魚呈透明狀啫喱,豆仁膠會有點泛銀光,比較耐燉。
10、紐西蘭膠:屬鼬魚科,市面叫紐西蘭鱈魚膠,但它不是真正的鱈魚,不屬於鱈魚科。
11、雞泡膠:河豚的膠,長相如圖,沒啥好說的。
12、鯛魚膠:市面好像不常見,按書里的介紹是呈不規則狀,韌性較強,口感類似鱸魚膠(鹹水淡水黃花)。
13、蝶膠:開片後形似蝴蝶,跟紐西蘭一樣屬鼬魚科,都不腥氣。
14、石斑魚膠:市面也不常見,看看圖就好了。
15、鰻魚膠:鰻魚也叫麻魚、鱔魚,長型圓筒,頭尾尖。國內外都有。
16、非洲斗湖:也叫鰲頭斗湖,肉較厚。沒有出水孔、法令線。
17、橫直膠:表面有橫紋和豎紋,膠質類似鹹水黃花。
18、東南亞斗湖:也叫緬甸斗、暹羅斗,肉質較薄細膩。有的有出水孔、有的沒有、或者不明顯。
19、馬友膠:馬友膠也叫斗湖。,這種筒狀或者是因為產地的原因就叫馬友膠。
20、鴨脷膠:原型為圓錐型,像鴨舌,脷既舌,故稱鴨脷膠。有出水孔沒有法令線。
21、越南蜘蛛:公的,這款膠其實也可以叫鹹水黃花,好像也是鱸魚科,母的叫越南白花。
22、越南白花:母的,這款膠其實也可以叫鹹水黃花,好像也是鱸魚科,公的叫越南蜘蛛。
23、鹹水黃花:根據產地不同,分東南亞黃花和非洲黃花,東南亞則是鹹水的,以前淡水黃花也有叫鴨泡,現在一般說鴨泡是指鹹水黃花。比較小的叫佐羅膠。鹹水黃花稍微要薄,膠身的「筋」沒淡水的明顯,有的從中間就不見了或者漸淡。
24、豆仁膠:也叫緬甸黃花,叫姑魚的膠,小型魚,最接近以前國內野生黃魚的品種,肉質較好。
25、淡水黃花:非洲產。同規格一般比鹹水黃花後,膠身的「筋」也比較明顯。
26、三牙膠:出水孔密集,肉質較差,跟大口膠比較像。常當大口或赤嘴。
27、青鱸:三牙也叫青鱸,個人覺得應該是兩款不同的膠,和三牙相比青鱸更醜陋和粗糙。又或者是從三牙裡面挑出來較差的。詳情不知。
28、印尼大口:左公右母,出水孔(出水孔也就是根花或者叫樹枝狀部位)沒三牙那麼密集、肉質也比三牙好。有出水孔和法令線(重疊)屬於赤嘴的近親。疑似白姑魚。公薄母厚,公的肉質比母的好,所以比母的耐燉,口感也爽口帶韌性。母的口感軟糯。
膠身中上部有棕色膜或者叫紅色膜,不是血跡染的(參考一些其它膠也有)。
29、小安南膠:安南膠也叫雙芽,這種小的市面稱金龍,大的沒開片一般叫金龍條。身側帶有兩須。
30、大安南膠:一般比較大,開片後似竹葉,也叫竹葉膠。大小安南是同個品種。
31、南美膠:好像也有叫四牙,這款南美仔也可以叫小北海,因為北海膠也是南美產的。圖上這款肉質較差,還有一款肉質較好的,有人取名「水晶鰵」「紅瓜膠」。(註:紅瓜、紅口是以前野生黃花魚的叫法,野生大黃花魚就是真的金龍魚)(北海也就是南美產的,叫北海只是以前流下來的叫法,蘇利南、尖尾、巴西、墨西哥有分公母,公的有法令線,母的沒有)
32、墨西哥養殖北海:耳朵尾巴長尖,一般是中小型的膠。
33、大耳北海:也叫北海金錢、大耳金錢,開片後也叫大耳片。大耳的耳朵是長在最上部的位置。
34、委內瑞拉北海:一般叫尖尾,顧名思義,尾巴尖,和蘇利南北海差不多肉質較好。(還有一個產地忘了叫什麼名 懶得再查了)
35、雙背北海:從尾部開始側身有兩條鼓起來的「筋」延伸到頭部形成耳朵。圖上這款肉質較好,還有一款肉質較差。36、蘇利南北海:和尖尾相比尾巴顯得沒那麼尖,耳朵的位置也比尖尾略高。肉質較好。
37、巴西北海:肉質較厚,和蘇利南相比耳朵略油,一般開片後折回原來的筒狀,肉質較差。
38、北海陰陽:因沒有分公母所以叫陰陽。體形一般修長,耳朵從中上部開始,膠身還有兩條透明的紋路(和雙背不同)
(赤嘴鰵大多都是有耳朵和法令線出水孔。土鰵比較另類,沒有耳朵,出水孔法令線也是重疊在一起的)
39、土鰵:國內唯一一款有產量的野生赤嘴。土鰵也叫血鰵,一般是膠身染到血跡的叫法,並不是真的叫血鰵。土鰵和其他赤嘴相比就比較另類了,沒有耳朵,出水孔法令線也是重疊在一起的,出水孔也比較密集。
40、巴基斯坦赤嘴:以前國內有野生的湛江赤嘴,後來沒了,巴基斯坦赤嘴就是湛江赤嘴的替代品。
41、緬甸赤嘴:和湛江赤嘴一樣,以前國內有野生的,後來沒了,緬甸赤嘴就是台山赤嘴的替代品。
42、大耳赤嘴:一般是印尼產的,跟其他赤嘴相比,大耳的耳朵比較大,有的還有多個小耳朵。
43、金蘭赤嘴:其實也就是大耳赤嘴,產地、手藝、造型不同,可能肉質也有點不同,但其實跟大耳是同個品種。金蘭一般比大耳干凈。
44、養殖溪襖:也叫紅襖、白蓮、白奈、養殖白花。主要特點如圖,法令線會漸漸變黑。
45、養殖赤嘴:跟野生赤嘴相比養殖偏薄、尾巴較長、肉質差一點點。大多開片後有做造型,大多都是做湛江型和台山型。
46、巴基斯坦白花:和印尼白花相比體形較長、尾巴也長一點。
47、印尼白花:大多為開片,白片後的印尼白花看起來有點「卷邊」。
48、緬甸白花:肉質應該是最好的,「三圍」幾乎是一樣,開片後像「台山型」(註:白花都是有雙層肉質、大多有法令線和出水孔,緬甸的白花沒有出水孔,有的母膠甚至沒有法令線)
49、馬來蜘蛛膠:目前有產量最貴的膠應該非它莫屬了,正宗蜘蛛膠呈「T」字型,頭部有兩側有兩條或以上的須,公的膠身有條「筋」,母的則沒有,印尼也有蜘蛛膠,體形較長、較丑,不知是否跟手藝有關。
50、《房膠、紅雞、泗水、野生大小黃花魚、大小金錢鰵》等等這些就不說了,知道有這些名字的膠就好,懂的人也不屑看我寫的,不懂的人看我寫的也沒用。
1740閱讀
搜索
潮汕魚膠十大排名
假湛江赤嘴魚膠圖片
圖解24種花膠
五種人不宜吃花膠
真假花膠浸泡後的圖片
頂級魚膠大全圖
⑤ 本港白花怎麼分養和野
通常在野生白花膠,法令紋和膠體同色或者是金黃色,比如印尼白花膠整體法令都是金黃色,看起來很舒服很自然。不過本港養殖白花膠法令紋是黑色。
在白花膠膠舌的胸口位置,在我們行業叫舌。以印尼白花膠為例,胸口這個位置非常均勻,沒有膠舌。但養殖白花膠胸口的膠舌非常明顯,因為開片的白花膠把這條舌油脂最大化的處理干凈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部位有明顯的加工痕跡。如果在筒狀上看得更清楚,這個位置有點黃,也是養殖白花膠的特徵。
野生白花人字紋很清晰,就算是60頭大小的白花膠,也可以看出這種人字紋的特點非常明顯。但有些野生白花膠人字紋不明顯,這種相對是布紋的多,這個也是野生白花膠特點。
⑥ 什麼是臘染
蠟染,古稱蠟纈,是一種古老的手工防染工藝,與絞纈(扎染)、夾纈並列為中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類型。 除了中國少數民族之外,蠟染的傳統在全球許多國家都有發現,包含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以及奈及利亞;
不過印尼的蠟染是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印尼爪哇島的蠟染製法有歷經很長時期的文化適應,受到多種文化影響的結果而擁有豐富多元的樣式,也是目前世界上樣式、技術、以及工匠技巧發展最完整的地區 。
200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印尼的蠟染納入人類重要口傳與無形文化資產。
(6)印尼白花怎麼存放擴展閱讀:
蠟染工藝在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貴州省少數民族地區廣為流行。苗族蠟染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貴州蠟染一般都是藍白兩色。所用的染料是由一種蓼科植物藍草經發酵而成的藍靛。
蠟染通常是在民間自織的白色土布上,用一種自製的銅刀點上蠟花,然後畫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畫好的蠟片放在染缸里染色,再經脫蠟、漂洗而成。蠟冷卻後,蠟白布的表面會產生天然的裂紋,色料滲入裂縫,出現許多無規則的色紋,稱為冰紋或龜紋。
⑦ 過印度印尼西亞海關什麼東西不能帶
印度印尼西亞海關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
1、狗和貓的皮毛
進口、銷售、出口、製造含貓狗皮毛的產品都是違法的。
2、違禁葯物器具
違禁葯物器具指用於違禁物質的製造、混合、注射和吸食的設備或產品。禁止攜帶此類器具入境,除非是醫用,如糖尿病治療等。
3、食品(精製的)
一般情況下,調味品、醋、油、袋裝香料、蜂蜜、咖啡和茶可允許攜帶入境。由於大米經常生蟲,不建議帶入境,特別是麻袋包裝的大米。外觀不安全或被污染了的袋裝食品不準入境。
4、水果、蔬菜和植物
最好不要帶新鮮水果或蔬菜入境。所有植物或植物產品,包括用秸稈編制的手工藝品,無論是否含有害物質,均須向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申報並接受檢查。
5、肉類、牲畜和禽類
肉類、牲畜、禽類及其副產品一般都禁止入境,或是根據原產國的動物疾病狀況進行限制。罐頭裝的肉類產品,如檢驗官員能夠確認該產品系熟制、已經商業封裝,則可能允許入境。其他罐裝及腌制的肉類產品及干肉產品均嚴格限制入境。
6、土壤
嚴禁攜帶土壤入境,除非有進口許可。入境時,須如實申報並核實許可。
7、、治療葯物
僅允許攜帶適量必需葯物。如需攜帶的葯物中含有潛在的成癮性成分或麻醉成分(如一些治療咳嗽的葯物,鎮定劑,安眠葯,抗抑鬱劑或興奮劑等),應向相應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申報該葯物;將葯物置於原裝容器中,同時攜帶葯品說明書。處方葯請攜帶處方;僅攜帶正常所需量。
(7)印尼白花怎麼存放擴展閱讀:
一、直接過境貿易
直接過境貿易是外國商品純系轉運性質經過本國,並不存放在本國海關倉庫,在海關監督下,從一個港口通過國內航線裝運到另一個港口再輸出國外;或在同一港口內從這艘船裝到另一艘船;或在同一車站從這列火車轉裝到另一列火車後離開國境。
二、間接過境貿易
間接過境貿易是外國商品運到國境後,先存放在海關保稅倉庫,以後未經加工改制,又從海關保稅倉庫提出,再運出國境。根據專門貿易體系,這種商品移動作為過境貿易處理不計入對外貿易額內。
⑧ 怎麼才能讓卡章的印尼快點干
用生宣紙(不是熟宣紙)疊成方巾狀,在剛蓋完章的地方垂直輕輕按下(不要左右移動),大約3秒抬起來就OK了。如果油量特別大可以重復幾次,注意紙的一個面只能用一次。宣紙一般文化用品店都有賣。
印泥的保存忌用紫砂瓷器,因其能吸收油份,容易使印泥乾燥。也不可使用鋼、銅、鐵等金屬盒存放,因印泥與金屬物接觸,日久會變黑。貯藏印泥最用瓷缸或玉盒,且應置於陰涼處。使用時要輕按輕提。每次用過後,需將缸蓋蓋好,防止塵灰進入而有損色澤。
印泥(也稱印肉)是我國特有的文房之寶,無論是文件簽署,還是歷史文物以及金石書畫之鈐記,都需要使用印泥。它是書畫家創作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傳達印章藝術的媒介物。
根據史書上記載,印泥的發展起於魏晉南北朝。隋唐以後,有了絲帛和紙張,於是,人們採用水調蜂蜜、硃砂等方法,將印章印在紙上。這就是印泥的雛型。由於水干後硃砂易脫落,到了明代,特別是永樂初年,人們開始使用油調硃砂,之後便漸發展成我們現今到印泥了。
⑨ 緬甸蜘蛛膠和越南蜘蛛膠區別
越南蜘蛛膠這個稱號其實都是商家沖著蜘蛛膠和白花膠的影響較大的名氣,給它取名叫越南蜘蛛和越南白花
越南蜘蛛膠的是什麼類魚種我不太確定,但是它和印尼蜘蛛膠,印尼白花膠是一樣的。具有石首魚的各方面的特徵,是不是新增的石首魚魚種這個還真的沒法確定。
越南蜘蛛膠在東南亞國家產量較多,其中柬埔寨有一定的產量,印尼區域也有少許產量
其實越南蜘蛛膠也是要分公母的,公的叫越南蜘蛛膠,母的叫越南白花膠
說是它的外觀,越南蜘蛛膠如果不是開片的話,看起來還真的像印尼蜘蛛膠,但是它和印尼蜘蛛膠,馬來西亞蜘蛛膠還是不同的。它沒有出水孔,頭部帶著七八根小須,這小須和印尼蜘蛛膠相比要細許多。現在很多的越南蜘蛛膠公的小須被漁民拔掉了。很難看不到須,也是因為須太細容易斷保存不了
公肚的膠身有兩條距離很短的法令線,可以參考下印尼蜘蛛公肚子上的筋(很相似)
反而母肚卻沒有法令線,卻居然有白花膠的人字紋的紋理,但是白花膠人紋不同一點是,白花膠的人字在膠內顯示出來的 而越南蜘蛛膠母肚的人字是在外面的
接下來來一小段閑談吧
越南蜘蛛膠母肚還有柔肉和粗肉,粗肉的越南蜘蛛膠母肚,在膠尾人字比較明顯,一直延伸到中間漸漸消失,中間至到頭部膠肉明顯厚身點。泡發後,厚身部分的膠肉比較容易融化在水,斷裂得很快
柔肉越南蜘蛛膠母肚呢,膠尾人字紋明顯還是延伸至中間消失掉,中間到頭部膠肉和尾部膠肉肉質一致相同。泡發後,肉質一致,不是那麼容易融化
重點來了!一些在實體店鋪或者在某寶說是越南蜘蛛的魚膠的時候,如果和以上的特徵對應不上就絕對不是真正的蜘蛛膠,它就是東南亞鹹水黃花膠,魚種是海鱸魚膠
有些魚膠加工廠將鱸魚鰾的頭頂剪出兩條小須然後定型,讓它更像蜘蛛膠,正品的魚膠須都是帶充氣氣泡條狀,跟氣球一樣空心的。實心的須,一般都是假須的!
⑩ 青葡萄如何保存
青葡萄如何保存
青葡萄如何保存,青葡萄想必不少人都吃過,而且愛吃的人也很多,因為其味道甘甜並且營養價值豐富,但是很多朋友們一次購買的葡萄太多,吃不完怎麼辦呢?現在分享青葡萄如何保存!
1、醉金香:產量高並且穩定,果實呈燈泡狀,充滿著茉莉的花香;
2、香妃葡萄:擁有玫瑰花香,成熟較早,果肉又硬又脆;
3、馬奶葡萄:又稱之為馬乳葡萄,果實呈圓柱形;
4、陽光玫瑰:果實較為堅硬,所以容易儲存,果實呈橢圓形;
5、維多利亞:成熟較早,果實產量大。
醉金香,是歐美雜交的新品種,醉金香有著非常好的抗病性,不易生病,而且產量穩定且產量高,是一種成熟較早的品種,果實為黃綠色,果實呈現燈泡形狀。平均每顆果實約重12g。果實有很濃郁的茉莉清香。
香妃葡萄,是屬於歐亞品種,香妃葡萄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性,成熟同樣較早,產量豐富,果實呈圓形,具有非常濃郁的玫瑰香味,平均每顆果實約重7.58g。
馬奶葡萄,又稱馬乳提或者馬乳葡萄。果實呈長條圓柱形,顏色多為白綠色,平均每顆果實約重6g。
陽光玫瑰,是從歐美地區引進的新雜交品種,該品種果實脆硬,易儲存,不易裂開。果實呈橢圓形,顏色為綠色,平均每粒重12到14g,具有濃郁的玫瑰香味,名字也是因此而來。
維多利亞葡萄,是來自於羅馬印尼的雜交品種,這種葡萄成熟較早。成熟後的果實為黃綠色,呈圓錐形或者是圓柱形,平均每顆果重約9.5克。
葡萄要如何儲存
1、冷凍:將葡萄清洗干凈後再用紙巾擦乾水分,確定葡萄表皮無水分後再放入保鮮容器中,最後放入冰箱的冷凍室保存。
2、冷藏:首先將葡萄從果梗上摘下來,清洗干凈後再用紙巾擦乾水分,最後放入保鮮容器中密封儲存。
3、罐頭:可以將葡萄清洗干凈後擦乾水分,去皮做成罐頭,這樣的保存時間會更長。
4、保鮮劑:在葡萄的表面噴灑保鮮劑,也可以使葡萄的儲存時間變長。
1、放置陰涼處
這種方法是針對於沒有冰箱的.朋友們來說,剛買回來的新鮮葡萄如果吃不完,加上家裡又沒有冰箱的話,應該怎麼保存呢?這個時候也不要慌張,可以直接把葡萄放在陰涼處保存,不要清洗!重點就是一定不要清洗,用報紙包起來,這樣可以放置3~5天的時間。
2、保鮮膜密封
這種方法也是適用於沒有冰箱的朋友們,直接把沒吃完的剩下的葡萄放入盤中裝起來,然後用保鮮膜密封,以免大量空氣對普奧產生氧化作用。然後將其放在陰涼處保存。
3、冷藏保存
葡萄怎麼保存時間長呢,對於家裡有冰箱的朋友們來說就很簡單了,可以將吃不完的葡萄放在盤子中,注意不要清洗,然後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不用過低,一般0℃左右就可以了,這樣可以保存至一個星期,但是也要盡快食用。
4、加保鮮劑
如果想讓葡萄存放的時間很長的話,那麼也可以添加果蔬保鮮劑來保鮮,可以對葡萄採用浸葉和噴灑的方法,然後將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這樣可以至多保存至一個月,都不會變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拿出來之後一定要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