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藤縣哪座祠堂是賴布衣建的
賴氏宗祠。
藤縣賴氏宗祠在紅色農信誕生地展覽館附近.是賴布衣所建。
按照遷徙分布圖,賴氏早期聚居在湲陵一帶,廣東蕉嶺《賴氏族譜》興寧《賴氏源流》尊淶先為叔穎的14世孫。次子,三子,四子分別遷福建,江西等地。
『貳』 世界賴氏大宗祠建在哪裡
摘要 世界賴氏大宗祠(古賴國文化園)奠基典禮於2013國各地宗親100餘人和縣鎮各級領導嘉賓參加了些次盛典!
『叄』 賴氏宗祠的賴姓概況
賴姓源出:
一、王姬昌的後代。周武王有弟叔被封於賴,至魯昭公四年為來源有二
1、出自姬姓,為周文楚靈王所滅,其後以國為氏。史稱賴氏正宗。是為河南賴氏。
2、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
三、郡望堂號【堂號】 秘書堂:唐代賴棐,從小聰明,7歲會寫文章。20歲通九經百家之言。乾元中,中了進士,拜崇文館校書郎。他不願干,退居鄉里,人們把他的家叫做秘書里。 另外還有:穎川、南康、河南、四川、松陽等堂號。
『肆』 馬巒山的地理環境
馬巒山位於深圳市龍崗區,西與鹽田區三洲田水庫相接,東至葵涌鎮,南鄰深圳東部黃金海岸,總面積28平方公里,是一處少有鄰近市區而未被人為破壞的美麗山林。有深圳最大的瀑布,谷內岩石因水流沖刷而形成各種形態,大小不等,且呈犬牙交錯之狀,溪水清澈見底,山谷兩旁植被濃郁,藤蔓橫生,野花遍地,偶爾伴有的幾聲鳥叫蟲鳴,會使此地更顯靜謐。此地穿越難度不高,但景色秀麗,是一個休閑遊玩的好地方。
馬巒山南臨大、小梅沙,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在馬巒山可觀海,欣賞到海市蜃樓的人間仙境;可觀山,欣賞到層巒疊嶂的龐大氣勢;可觀湖,欣賞到湖的寧靜、淡泊;可觀瀑布,欣賞到大自然的吶喊和靈氣;可觀村落和田野,欣賞到世外桃源的休閑自得,山下有波光粼粼極其幽清的紅花嶺水庫,山上水奇石怪,鳥語花香,茂林修竹,田園村落交錯,宛若世外桃源。
馬巒山大部分山峰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適中,是遠足,露營的好去處。所謂山無水則不靈,無溪泉則不幽,無飛瀑則雄,眾多的溪流、瀑布乃公園的一大特色。龍潭瀑布群景區,位於馬巒山郊野公園,鹽田區三洲田與龍崗區坪山鎮交界處的碧嶺村龍潭山下。從深圳市區驅車行駛只需三十多分鍾即可到達。馬巒山龍潭瀑布群,是海岸山地離城市最近的自然瀑布群,它是躍進水庫匯水區積水在山形陡峭之間形成的。
既有傾瀉而下的瀑布飛流,也有跳躍靈動的層層跌水,又不乏歡快清幽的潺潺小溪。這里瀑布數量之多,落差之大,水量之豐富,景觀之美,在深圳乃至周邊地區,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的生態旅遊自然風景點。徑子溝穀雨林,繞道坪山鎮,過馬巒村一路前行,來到上下肚水庫,步行即可到達。
此地樹木茂盛,百年古木參天,四季都有不同的奇花異草點綴,一切渾然天成,是尋幽探秘的好去處。葵涌溪流瀑布,由鹽壩高速到新鴻光油庫,沿溪流上山,一路看盡水簾、奇石,登頂後可以一覽深圳東部海景。 馬巒山坐落於龍崗區坪山街道。馬巒山以山為秀,山峰起伏,最高峰為600米。山上植物茂密,物種豐富,千畝梅圃萬株梅花更是遠近聞名。在馬巒山散落著保存完好的有著600多年歷史及嶺南風格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觀十分豐富。 到達馬巒山的入口—疊翠湖,馬巒山谷中全以石為底,犬牙交錯,落差毗連。溪流迂迴曲折,沿著溪谷爬行,一路攀岩附壁,入洞涉溪,驚險又浪漫刺激。從山下到山頂全長約4公里,溪谷光線幽柔。大概索溪而上3小時就到了。盡管有些累,然則清澈見底的溪流,透心兒涼的山澗泉水,彷彿在不停地洗去你的疲勞。
不多遠,就可來到一處瀑布,但見飛瀑轟鳴,空谷鳥啼,眼前是一塊方丈之地,幾塊巨大的岩石上布滿著青苔,而在絕谷的水邊,那青色依依的樹叢中,三三兩兩地盛開著幽幽的野花,用手輕撫著一束束幽花,吮吸其沁人心脾的馨香,感受她那與世無爭以及「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清風亮節。
溯溪上到梅亭,途中大家可在山谷中吃午餐,觀賞四周景緻,休息,玩游戲。然後穿林越巒到上坪水庫觀賞湖光山色,再一路遊山玩水而下,大約16:45到達大梅沙。
馬巒山還具有歷史觀賞價值。在馬巒山散落著保存完好的有著600多年歷史及嶺南風格的客家民居,羅氏宗祠、賴氏宗祠,還有碉樓及古井、水塘、百年古樟。這里有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指揮部,有孫中山當年親自講學的地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
『伍』 世界賴氏大宗祠建在哪裡
世界賴氏大宗祠(古賴國文化園)建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包信鎮,與賴氏太始祖叔穎公陵園為鄰
『陸』 賴氏宗祠的介紹
賴氏宗祠是一處漢族祠堂建築,屬於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宗祠是凝聚漢民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漢民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遷徙分布賴氏早期聚居在鄢陵一帶,廣東蕉嶺《賴氏族譜》及興寧《賴氏源流》尊叔穎為賴氏始祖稱賴先為叔穎的14世孫。次子賴德徙居福建上杭古田,三子賴明徙居江西宜黃樂安,四子賴慶及其後代分衍於江西龍南、上猶等地。
『柒』 賴氏宗祠的分布地區
【郡望】
1、穎川郡:秦王政17年置郡。相當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此支賴氏,其開基始祖為叔穎。
2、南康郡:晉太康三年置郡。東晉移治贛縣,相當今江西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地。此支賴氏,為賴光之後。 3、河南郡: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4、河內郡:楚漢置郡。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
5、松陽縣:舊縣名,在今浙江西南部,1958年撤消,並入遂昌縣。此支賴氏,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