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蛇皮果的栽培技術
資源
印度尼西亞的蛇皮果種質資源豐富,根據制定中的印度尼西亞國家標准,蛇皮果有近20個品種(如表1)。這些品種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雌雄同株,原產於巴厘島的蛇皮果有11個品種,全部屬於此類;第二類是雌雄異株,原產於巴厘島以外地區的蛇皮果屬於此類。
據Mekarsari的科研人員介紹,該公司收集的品種有15個,收集圃面積為5 hm2,為全印尼收集蛇皮果品種最多的機構。該公司另一私人公司收集了6個品種,所收集的蛇皮果種質資源均來自於「Mekarsari公司。大量栽培的有Pondoh品種和Bali品種。「PO- hdoh品種較甜,而Bali品種較澀。在Pondoh品種中又發現Pon- doh super、「Pondoh hitam、「Pondoh honey'』等品種。在巴厘有「Sugar cane、「Coconut等品種,其中Coco- nut」品種的植株外表具刺較少。此次考察共考察到「Pondoh、「Pondoh hone,』、「GadingJ'、「Bali等多個品種。
育苗
蛇皮果育苗方法有萌櫱條育苗和種子育苗兩種。萌櫱條育苗即在母株萌發的多條萌櫱條中選擇粗壯的萌櫱條,從頂部往下套進塑料容器,裝上土壤或稻糠,經過2個月後待萌櫱條長出更多的根時將其切離,將其移植到竹編容器內繼續培育。移植時將萌櫱條的葉片剪掉一半,用尼龍繩或竹蔑條捆緊,放在竹編容器後澆上稀泥,置於遮陽網下繼續培育。
據Mekarsari公司的科研人員介紹,如在母株上頂端加1~2滴煤油,可在不殺死心葉的情況下促進萌櫱,但心葉會受到一定時期的抑制。萌櫱條育苗方法因事先知道母株的性別而培育出所需性別的苗木,多用於像Pondoh這種雌雄異株的蛇皮果品種。
種子育苗既可將種子播種到沙床上,待其出芽後移植到聚乙烯容器內;也可將種子直接點播在聚乙烯容器上,通過常規育苗方法育出苗木。種子育苗方法由於不能確定育出苗木的性別,多用於像Bali這種雌雄同株的蛇皮果品種。
造林
1 林地選擇
選擇新造林地需要考慮海拔、水分和透光度。蛇皮果可種植於海拔300~600 m的土地上,但最合適的是在400~600 m。蛇皮果對水分要求較高,要求全年濕潤。新造林分要求遮蔭,因此可種植於現有林分下,對於林分的樹種組成沒有限制,針葉樹和闊葉樹都可以,但要求林冠層需要20%~30%的透光度。種植2~3 a後可以承受全光照。
2 株行距
株行距有多種,有的1.5 m×1.5 m、1.5 m×2.0 m、2.0 m×2.O m和2.5 mX3.0 m。
3 整地
一般採用全墾,種植穴的規格一般為50 cmX50 cmX50 cm。 水熱管理
印尼水熱條件好,在海拔600 m以下基本上不需要灌溉,且無低溫凍害問題。
養分管理
一般每年施肥兩次,每次每株1~2 kg,分別在旱季(3-8月)和雨季施放。肥料採用大量元素的復合肥,如N:P:K比例為1:1:1的復合肥,沒有施用微量元素的肥料。
葉數控制
蛇皮果的葉數需要適當控制,「Pondoh品種的葉片數一般控制在每株7~8片,「Bali品種的葉片數一般控制在14~16片。不論葉片是否枯死都可以將其砍掉,但應保留果實下方的那片葉用於支撐果實。砍掉的葉子一般不移走,而將其覆蓋在地面,減少水土流失和增加營養。
雌雄株比例
對Pondoh品種來說,雌雄株比例為50:1,即每50株雌株配1株雄株,雄株每個花序有4~5個分枝花序,每個分枝花序用於10株左右的雌株授粉。也有雌雄比例為20:1,即每20株雌株配1株雄株。
人工授粉
對Pondoh來說,需要人工輔助授粉。每個花序人工輔助授粉進行2次,相隔3~4 d。即將雄株花序採下,在每個開放的雌花序上輕敲雄花序,使其花粉撒落在雌花上,然後在授粉過的雌花序上方加個防護罩,防止雨水的沖刷。防護罩可以採用塑料薄膜,也可以用蛇皮果的葉,但塑料製作的防護罩防護效果更好。 很普通的就是我們直接生吃了。果肉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食用的種子。有點像菠蘿的酸甜的味道。)需要特別注意,蛇皮果的果皮較為鋒利,剝皮時需小心,以防傷到手。 2.蜜餞,腌制,罐頭,發酵成酒。
3.做成菜餚類。
4.蛇皮果屬於涼性水果,所以孕婦不能夠多吃。 蛇皮果,又名沙叻,是棕櫚科(Palmae或Arecae)蛇皮果屬(Sa- lacca)植物,英文名為「salak」或「snake fruit」,拉丁學名為Salacca zalacca(Gaertner)Voss」,又名「Salacca elis Reinw,是東南亞著名水果。據文獻資料,每100 g蛇皮果含熱量321.97J、蛋白質0.5 g、碳水化合物20.9 g、鈣28 mg、脂肪18 mg、鐵4.2 mg、維生素(B1)0.04 mg和維生素(C2)mg。
蛇皮果非常美味,口味清甜,爽口。
功效
蛇皮果的果肉是白中帶黃色,但是咬下去是很爽脆的感覺,而肉質很乾硬,非常的酸澀。蛇皮果有美容的效果。蛇皮果果肉含對人體皮膚有益成分,印尼本地姑娘經常將它作為美容水果食用。 它是水果中鉀含量最高的品種之一,果膠含量也很豐富,對人腦十分有益,有「記憶之果」的美譽。 蛇皮果所含熱量較高,虛熱引起的咳嗽症狀患者,應當禁食。
2. 蛇皮果是什麼性質的水果
蛇皮果(別稱:沙叻,英文名:salak,拉丁學名:Salacca zalacca),東南亞水果,非喬木。其植株與東南亞草本油棕櫚類似,葉自根部叢生,高3~ 4米,果實叢生於根部葉腋處。葉柄密生尖刺。果皮外密生毛刺。雌雄異株。葉羽狀全裂,羽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呈S字形或鐮刀狀漸尖,因其果實與蛇皮相似故叫『蛇皮果』。富含維生素和熱量。
3. 果樹有公母嗎
大多數果樹都是不分公母的(雌雄同株),但是同時栽植2-3個品種,相互授粉,可以提高座果率。
只有極少數的果樹種類分公母(雌雄異株),比如:銀杏、獼猴桃等雌雄異株的植物,需要同時栽植雌、雄株,長大後雌株才可以結果(只有雌株或只有雄株都不能正常結果)。在一個植株上嫁接上相反性別的接穗,長大後也可以結果。
大櫻桃(車厘子)是個例外,這種果樹雖然是雌雄同株的,但卻是嚴格的異花授粉植物,只栽植一個品種,多數品種不能正常結果,需要同時栽植2-3個品種相互授粉(或者在一個植株上嫁接2-3個品種的接穗),才可以正常結果。
4. 果樹有公母之分嗎
證有易,證無難」。說果樹有公母,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說沒有,恐怕就很難通過舉例完成了。根據個人了解,大部分果樹是不分雌雄的。理由如下:
1.植物的雌雄,即通常說的公母。植物的雌雄要比動物復雜多了,主要看花的構造來劃分:
(1)兩性花:花中雄蕊、雌蕊都有,且發育正常。如杏花。
(2)單性花:又分為雄花和雌花
雄花只有雄蕊沒有雌蕊,雌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如核桃。
還有花雜性的情況,就先不討論了。
如果植物的花是兩性花,那就不存在雌雄了,也就不分公母,多數植物是這樣的。
如果植物的花是單性花,且生長在同一株植物上,這樣的植物稱雌雄同株,樹也不分公母。
如核桃樹,葫蘆科的植物等是雌雄同株。
如果植物的花是單性花,且不生長在同一株上,才出現雌雄異株的情況,即樹分公母,開雄花的是雄株,開雌花的是雌株。如,楊柳科的植物,裸子植物銀杏等。
2.果樹的概念未界定。通常認為果樹是通過利用植物果實的喬木或灌木,日常最常吃的水果,如蘋果、梨、桃、櫻桃、山楂等,這些都是薔薇科的植物,薔薇科植物被稱為北方果樹的故鄉。這些植物的花是兩性花,所以不分公母。
銀杏呢?雖是分公母,但它是裸子植物,不是果實而是種子,嚴格意義上不能叫果樹。
也許有我不了解的果樹分雌雄的,歡迎分享。
5. 小身材大味道 蛇皮果的作用與功效
蛇皮果,對我們來說都很陌生,有的甚至都沒有見過,蛇皮果雖然長得像蛇皮,但是營養卻非常的豐富,吃了蛇皮果對我們有很好的作用,蛇皮果的作用多多,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蛇皮果吧!
蛇皮果是東南亞地區的水果,屬於棕櫚科,以紅棕色凸凹不平的果皮花紋得名。果實和無花果大小差不多,味道酸甜。蛇皮果樹原產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以印尼為主。樹葉柄短,可長達6米長,2米寬,中莖15厘米寬。印度尼西亞的蛇皮果種質資源豐富,根據制定中的印度尼西亞國家標准,蛇皮果有近20個品種。這些品種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雌雄同株,原產於巴厘島的蛇皮果有11個品種,全部屬於此類;第二類是雌雄異株,原產於巴厘島以外地區的蛇皮果屬於此類。
在我國現在偶爾在商場也可以看到蛇皮果。但是因為非我國本土出產,因此喜歡吃蛇皮果的人並不是很多。
每100 g蛇皮果含熱量321.86 J;蛋白質0.5 g;碳水化合物20.9 g;鈣28 mg;脂肪18 mg;鐵4.2 mg;維生素(B1)0.04 mg以及維生素(C2)mgL。
由此可見,蛇皮果富含蛋白質和鈣質,以及大量的熱量和維生素,食用蛇皮果可以有效的補充維生素以及身體必需的礦物質。
1.雖然蛇皮果長的好像蛇皮,但是蛇皮果的營養卻是非常豐富的,比如含有一種叫做膠原蛋白的物質,是一種很好的美容產品,對於女性的皮膚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增加彈性。
2.就是蛇皮果也和大多數水果一樣含有比較多的礦物質,但是蛇皮果中含有的鉀元素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可以維持我們人體的滲透壓平衡,另一方面鉀元素也是保健大腦的必須元素。
3.就是蛇皮果的果肉鮮美,可以增加食慾,同時因為還含有比較多的果膠,所以可以很好的吸附我們胃腸的一些不好消化的物質,對提高消化能力也是有幫助的。
6. 蛇皮果(沙拉、沙律)是什麼
學名 Zalacca elis Wall.(Salacca elis Reinw.)
英名 Salak,Salak palm
棕櫚科(Palmae)蛇皮果屬(Zalacca)植物。原產馬來半島至爪哇一帶,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有栽培,以爪哇島種植較多。我國海南引種蛇皮果已有數十年歷史,只有零星種植,1980年又從泰國引種種植。
圖4-42 蛇皮果
1.葉片 2.雄花序 3.果穗 4.果實縱切面 5.種子
(李佳寧仿《熱帶亞熱帶農業》)
大型灌木,叢生,樹冠較開展,通常無主幹,基部有許多分櫱。單葉,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5~55cm,寬3.5~5.0cm,葉柄和中軸生有2.5~5cm長的扁形銳刺,越近基部刺越長、越密。雌雄異株,肉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序長40~50cm,花紅色;雌花序長約27cm,花黃綠色具紅色斑點。果球形,卵形或寬橄欖形,常具棱,果長5~10cm,橫徑5~8cm,表皮褐色或黑褐色,具三角形小鱗片,排列成整齊的辮狀。果實完熟時易剝皮。果肉白色或乳白色,半透明。種子堅硬,橢圓形或圓球形,暗褐色或黑褐色,長2~3cm(圖4-42)。喜熱帶濕潤氣候和肥沃、疏鬆而濕潤的土壤。印度、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有16個品種,有些品質較好。近十年印度尼西亞發展很快,面積提高了8.7倍多,產量提高3.6倍多。我國各大城市的大商廈都有進口貨銷售。海南產的蛇皮果果實較小,酸味重,品質較差。用雌株的分櫱或實生繁殖。2~4月開花,7~8月果熟。可鮮食,肉脆嫩,清香、汁多,甜酸適口,亦可制果醬、果汁飲料等。
(許樹培)
7. 蛇皮果的營養價值
在水果類中,蛇皮果是含鉀量最高的品種之一,另外還含有豐富的果膠,對人腦十分有益,所以有「記憶之果」的美譽。蛇皮果的營養價值非常多,具體還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蛇皮果的營養價值
蛇皮果,也許對於你來說還是很陌生的水果,這種產自東南亞的水果上尖下圓,紅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鱗片,有雞蛋那麼大,很多人看了都會害怕而不敢吃這種果實。但其實蛇皮果營養豐富,味道酸甜,是老少皆宜的水果。
蛇皮果的營養元素:
每100 g蛇皮果含熱量321.86 J;蛋白質0.5 g;碳水化合物20.9 g;鈣28 mg;脂肪18 mg;鐵4.2 mg;維生素(B1)0.04 mg以及維生素(C2)mgL。
由此可見,蛇皮果富含蛋白質和鈣質,以及大量的熱量和維生素,食用蛇皮果可以有效的補充維生素以及身體必需的礦物質。
蛇皮果的功效
蛇皮果的果肉是白中帶黃色,但是咬下去是很爽脆的感覺。不過在不同的地方,所產的品種略有差異,有些較差的會有臭的氣味,而肉質很乾硬,非常的酸澀。印尼峇里島產的蛇皮果是最好,肉質甜中帶酸,不會苦澀,也不會很乾硬的感覺,果肉飽滿像蘋果一樣的爽脆,果核也比較小,帶有點點淡淡的香氣。
蛇皮果的功效主要體現在:
第一雖然蛇皮果長的好像蛇皮,但是蛇皮果的營養卻是非常豐富的,比如含有一種叫做膠原蛋白的物質,是一種很好的美容產品,對於女性的皮膚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增加彈性。
第二就是蛇皮果也和大多數水果一樣含有比較多的礦物質,但是蛇皮果中含有的鉀元素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可以維持我們人體的滲透壓平衡,另一方面鉀元素也是保健大腦的必須元素。
第三就是蛇皮果的果肉鮮美,可以增加食慾,同時因為還含有比較多的果膠,所以可以很好的吸附我們胃腸的一些不好消化的物質,對提高消化能力也是有幫助的。
蛇皮果的介紹
蛇皮果是東南亞地區的水果,屬於棕櫚科,以紅棕色凸凹不平的果皮花紋得名。果實和無花果大小差不多,味道酸甜。蛇皮果樹原產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以印尼為主。樹葉柄短,可長達6米長,2米寬,中莖15厘米寬。印度尼西亞的蛇皮果種質資源豐富,根據制定中的印度尼西亞國家標准,蛇皮果有近20個品種。這些品種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雌雄同株,原產於巴厘島的蛇皮果有11個品種,全部屬於此類;第二類是雌雄異株,原產於巴厘島以外地區的蛇皮果屬於此類。
在我國現在偶爾在商場也可以看到蛇皮果。但是因為非我國本土出產,因此喜歡吃蛇皮果的人並不是很多。
蛇皮果的適用人群
蛇皮果對大眾人群普遍適用,特別適合對長時間用腦的人群,有美容益膚功效。吃起來也很方便,剝皮生食,皮和內核不可食用。但是蛇皮果所含的熱量較高,虛熱引起的咳嗽症狀患者,應當禁食。
8. 蛇皮果是什麼水果
蛇皮果(別稱:沙叻,英文名:salak,拉丁學名:Salacca zalacca),東南亞水果,非喬木。其植株與東南亞草本油棕櫚類似,葉自根部叢生,高3~ 4米,果實叢生於根部葉腋處。葉柄密生尖刺。果皮外密生毛刺。雌雄異株。葉羽狀全裂,羽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呈S字形或鐮刀狀漸尖,因其果實與蛇皮相似故叫『蛇皮果』。富含維生素和熱量。
印度尼西亞生產的蛇皮果主要在該國銷售,少量出口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如澳大利亞、歐洲、美洲、新加坡、香港和台灣等,中國大陸也有個別地方銷售。
市場零售價大約為6~7元/斤
9. 蛇皮梨是什麼東東
蛇皮梨是什麼東東?
回答:
科普ke網路介紹如圖:
蛇皮果是屬於東南亞水果,因為果實與蛇皮非常相似所以取名為蛇皮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熱量。蛇皮果主要分布在印尼、我國華南地區、川渝等地,但是不同地區的蛇皮果均有差異,口味大小都不盡相同,有些蛇皮果唯美鮮嫩,酸甜可口,而有些蛇皮果肉質干硬、非常的酸澀,很普通的就是我們直接生吃了。(水果裡面的黃白色或粉紅色的,堅定的,多汁的果肉。果肉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食用的種子。有點像菠蘿的酸甜的味道。
蛇皮果食用說明:剝皮生食,皮和內核不可食用。做成菜餚
10. 果樹有公母嗎
「證有易,證無難」。說果樹有公母,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說沒有,恐怕就很難通過舉例完成了。根據個人了解,大部分果樹是不分雌雄的。理由如下:
1.植物的雌雄,即通常說的公母。植物的雌雄要比動物復雜多了,主要看花的構造來劃分:
(1)兩性花:花中雄蕊、雌蕊都有,且發育正常。如杏花。
(2)單性花:又分為雄花和雌花
雄花只有雄蕊沒有雌蕊,雌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如核桃。
還有花雜性的情況,就先不討論了。
如果植物的花是兩性花,那就不存在雌雄了,也就不分公母,多數植物是這樣的。
如果植物的花是單性花,且生長在同一株植物上,這樣的植物稱雌雄同株,樹也不分公母。
如核桃樹,葫蘆科的植物等是雌雄同株。
如果植物的花是單性花,且不生長在同一株上,才出現雌雄異株的情況,即樹分公母,開雄花的是雄株,開雌花的是雌株。如,楊柳科的植物,裸子植物銀杏等。
2.果樹的概念未界定。通常認為果樹是通過利用植物果實的喬木或灌木,日常最常吃的水果,如蘋果、梨、桃、櫻桃、山楂等,這些都是薔薇科的植物,薔薇科植物被稱為北方果樹的故鄉。這些植物的花是兩性花,所以不分公母。
銀杏呢?雖是分公母,但它是裸子植物,不是果實而是種子,嚴格意義上不能叫果樹。
也許有我不了解的果樹分雌雄的,歡迎分享。
山海花田來回答你的問題,蘋果樹不是沒有公和母,這是因為它具備雌雄同株,完全可以自花受孕,其它樹種是有公母之分的,比喻雄性楊樹,和雌性楊樹之分,果樹雌雄同體,也有的果樹雖然是雌株,但是想結果必須配置雄性授粉樹才可以結果,蘋果樹的花就包括雄蕊和雌蕊之分,如果雌雄一株就完全可以自行結果,這種果樹可以自花授粉,只是有的不同品種自花授粉成功率較低就需要配授粉樹才能結果,所以要栽授粉樹提高授粉成功率。
絕大多數栽培的果樹是雌雄同株!極少數樹種是分雌雄的!最常見的是獼猴桃,葡萄有個別品種是雌能花即雌株!其它果樹如銀杏即分雌雄!別的果樹沒聽說有雌雄之分!
有公母之分,我沒種過果樹只知道有雄株和雌株之分具體怎麼分我只想靜靜的喝著開水看大家給我漲知識咯!!
當一個新品種的出現,就離不開母苯和父苯結晶。這就是果樹的公與母。
花有雌雄,樹就有公母。只是一般的果樹是自花授粉,就無所謂樹的公母之分了。
兩千年的時候,我記得鄉政府調來一批"仁用杏"樹苗,就有公母之分,具體哪一種是公哪一種是母我記得不太確切了,反正一種叫"龍王帽",另一種叫"一窩蜂",都是有標帖的。那時負責發放樹苗的領導一再叮囑,要把兩種樹搭配栽植,以便授粉,不然就不結果。
沒有,蘋果花可以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