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這條金龍魚是什麼品種
魚身上銀白色,有馬蹄印,後三鰭橙紅色,嘴唇鰓蓋沒發色
商家叫法:新加坡紅龍,漁友叫法:號半紅龍,實際上就是黃尾龍;
黃尾龍魚由於其身體的後三鰭均為橙黃色,因此被稱為黃尾龍魚,也叫黃龍魚,黃尾龍。黃尾龍魚產於印尼加里曼丹東部的班扎爾馬新(Banjarmasin)附近流域。
黃尾龍魚的外形和青龍魚十分相似,要想區分二者只需觀看後三鰭的顏色即可。青龍魚的鱗片和各鰭上都呈現出具有透明感的青色,而黃尾龍魚幼龍的後三鰭為粉紅色,成龍則全部的鰭均為黃色。
在發現黃尾龍魚的初期,人們誤以為此魚是由超級紅和青龍魚交配而來的,但其實黃尾龍魚本身就是龍魚的一個品種。由於黃尾龍魚的色彩不夠鮮艷,人們並不喜歡,因此它的商業價值也就較低。
後來,有些龍魚從業者將黃尾龍魚揚色後,冠以「一號紅龍」的名稱出售,更有甚者將黃尾龍魚和紅龍魚交配,產生的子代則當做血紅龍出售。然而,這種子代在長大之後並不會發色,反倒會變成黃尾、銀白身。
久而久之,龍魚市場將這類龍魚和黃尾龍魚一起,統稱為了「一號半紅龍」或「二號紅龍」。
❷ 怎樣區別印尼紅龍魚與馬來西亞紅龍魚
印尼紅龍魚:
由於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系起來,稱其為「龍魚」。
成年印尼紅龍魚的體形較大,較大的各鰭,吻端比較尖翹呈湯匙頭形,兩眼間頭皮呈青綠色,不透光,眼睛到吻部處的頭部,略微凹陷,肩背部略為隆起,體高較高。背、臀、尾鰭的顏色比較紅,色彩分部均勻。小龍頭形較長,吻端尖翹,尾巴是桃尾狀。
印尼紅龍魚發色比較慢,最快也要到一年半,顏色比較偏亮紅色。
(2)印尼紅龍為什麼有黃尾擴展閱讀:
現在廣為人知的超級紅龍品種有三類,常見的叫法是一號紅龍、一號半紅龍、二號紅龍,還可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咖啡紅龍」及「黃金紅龍」等。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厘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艷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須。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
飼養水溫24~28℃,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在挑選時,紅龍魚的審美標准一共有11點:
1、色彩:根據龍魚品種,色彩要靚麗。
2、體型:寬、長,要對稱,各部分鰭要完整。
3、鱗片:應整齊、明亮、平整,最重要是鱗片要大,不變形。
4、胡須:要長而且挺直、並齊,要配合魚的品種顏色。
5、鰭:要大而且張開,各鰭的梗骨要平順,不能歪扭不正。
6、鰓:要貼魚身,軟骨部分要平順,整個鰓蓋要有亮度。
7、眼睛:大小平均、平貼,不能有白濁狀,要明亮有神。
8、嘴:應密合,不要凸現。
9、牙齒:要整齊不能有缺損。
10、肛門:不能凸出,要與魚腹弧度相吻合。
11、游姿:游動角度要順暢,而且是在水的上層活動。
參考資料:網路-紅龍魚
❸ 請問紅龍是怎麼分類的
紅龍色澤的表現及商業的考慮,市面上的紅龍魚有一大堆好聽的名字,還過大多都是人工繁殖的個體,野生種的極少,或說基本沒有。粗略可分為1號紅龍和2號紅龍。7 T$ r Q2 O& \- ]% r
上好的紅龍一般是擁有辣椒紅或血紅的體色且鱗片邊緣很有光澤。在紅龍中極為珍貴的就是龍王(Arowana King Super Red),又稱福龍、駝龍、龍皇,它是一種短身龍,天生的體型,比例勻稱,極為罕見,即使在原產地其價格也是辣椒紅龍的三倍,市面上難尋其蹤。% W7 i" W# h x% e& k0 l ~5 R
0 C7 H# n: p/ y/ o- Z' |+ K# F; F# O0 {& x0 P2 W/ ~$ _
: J2 I6 W% c& T' z | V對一些品質的紅龍,一些商家為了好賣,就依其產地及體色、體型表現,冠以許多動聽的名字,如依體色表現的:金紅龍(Metal Super Red)、白金紅龍(Metal Super Red)、綠底紅龍(Green Base Red Arowana)、紫底紅龍(Violet Base Red Arowana)、坦克紫艷紅龍(Armoured Violet Fusion Super Red)、鑽石鱗紅龍;依體型表現的:湯匙頭紫艷紅龍(Spoon Head Violet Fusion Super Red);依產地的:洛賓紅龍(PT.ISTANA Robin』s Red special Arowana)。有的還加上「超級」、「特級」、「特種」、「極品」、「霸王」等等級詞語以標明該紅龍的品質地位,價格當然不菲,如:赤焰麒麟龍王,霸王辣椒紅龍、洛賓特高等級稀有紅龍(Robin』s Limited Red Edition)等。& o& C _8 D& V6 A9 n
(一)1號紅龍(Super Red Arowana)
& `. A1 g: B6 i8 v X1號紅龍(Super Red Arowana)的色彩為紅色,成魚的色澤有紅、橘、黃三種主色,體長一般約60—80cm。細分有辣椒紅龍(Chili Red Arowana)、血紅龍(Blood Red Arowana)、橘紅龍(Orange Red Arowana)三大類,1號紅龍被養殖者和養魚愛好者又稱為「超級紅龍」。也有人將一號紅龍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橘紅龍、黃金紅龍(Golden Red Arowana)四大類型(此觀點對否?)。一些資料上說:黃金紅龍是血紅龍與過背金龍的雜交種,此魚除了後三鰭和嘴唇保留紅龍「紅」的特徵外(過背金龍沒有紅色的嘴唇),鱗片上面的金色比較深厚(這個觀點對否?)。
, v5 e" m. N6 O8 G" k1 l: t0 `1、辣椒紅龍(Chili Red Arowana); ~! Z- ~. g/ s2 s9 G
產於仙塔蘭姆湖(Sentarum Lake)以南的地方,是目前除龍王之外價格最高的紅龍。它的價昂是因它的稀罕及其身上有著像紅辣椒的顏色,深紅無比(不然,為什麼會叫成辣椒紅龍呢!),鰓蓋深紅色,肩背部略為隆起,體高較高,各鰭比較寬大。. H4 Y4 F2 b( Y# W) b( z: X
辣椒紅龍的幼魚易於分辨:較寬的身體、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鰭、較尖而突出頭部以及紅色的鰭,特別是其胸鰭,能輕易地被確認出來。2 q9 c( V; E1 U9 C
辣椒紅龍的發色快的話要一年半的時間才會顯現出來,慢的話就要上四年或者更長時間了。依色澤表現及商業考慮,目前有如下名稱:
/ L1 B( ^- _/ v+ J: h7 B◆紫艷辣椒:擁有細致鱗框,鱗底散發出特有的紫紅色澤,層次分明。鰓蓋印及鱗框均以鮮紅外緣為主,各鰭、吻部呈紅色,自然狀態下鱗片呈藍紫色。幼魚時嘴唇較翹,頭部較尖。(補充圖片)8 g. \' h# S: N' l4 h" g/ a( ^
◆藍底辣椒紅龍:身體散發出熒光藍光澤,並且可以看出粗框輪輪廓。(補充圖片)( L* J/ A( {* z# u
◆綠皮辣椒紅龍:鮮紅鱗框搭配著濃厚的綠色鱗底,十分迷人。(補充圖片)(補充圖片)! C+ R1 S9 T! e; v5 H. T! ]
◆綠皮藍底辣椒紅龍:綠色鱗底泛著紫光,相當耀眼。(補充圖片)) A. k8 D! C3 E7 i
◆細框辣椒紅龍:鱗框層次分明,鱗底富多樣色澤,成長後表現的體色會更加豐富。(補充圖片)% Q; P6 L# c5 D* ?! F5 v
◆五彩辣椒紅龍:在成長過程中,細鱗框有別於其它品種先由銀再轉金框的表現,而是呈現出銀藍色細框,細致的鱗框包覆著多樣性色彩。(補充圖片)! V/ x' b) I3 n/ [
主請大家補充……
% a, E5 m- K, \* y! M r' U- a( Y
! p9 H, s1 {2 l, T8 q# n7 z; O: u; n" I6 z5 Q" _<br/>2、血紅龍(Blood Red Arowana)<br/>% \0 q* t. h; q- y: G3 I其原產地與辣椒紅龍恰恰相反,是在仙塔姆湖(Sentarum Lake)以北的地方。血紅龍成魚全身的顏色就像鮮血一樣紅。與辣椒紅龍不同的是:身體比較細長,鰓蓋並無明顯的深紅鰓印,鱗框沒有辣椒紅龍的紅艷,頭型較圓短,尾巴比較圓。血紅龍的色彩在一年後就會很快顯現。% m4 r& z" k) ^7 E: O<br/>血紅龍幼魚的身體比辣椒紅龍幼魚的相對長且紅,鰭和眼睛也比較小。此外,頭部也沒有辣椒紅龍幼魚的突,鱗片略帶淺綠和粉紅的色澤。. X S- e9 Y7 _0 G5 @& j<br/><br/>依色澤表現及商業考慮,目前有如下名稱:<br/><br/>. z# n7 b9 X7 v" @' ?( s<br/>◆綠皮血紅龍:明顯的綠背為其特徵,細鱗框並已逐漸發色,鱗框層次分明,背部綠色厚實。(補充圖片)<br/>; l7 K$ [% C, @% }1 g◆超級朱血紅龍:優異的魚體色澤加上粉嫩熒光綠光澤,還可以看出粗框鱗片表現。(補充圖片)7 U2 a, J* w: u9 H a2 Y
◆鑽石帝王血紅龍:亮鱗已達第五排,背部鱗片之中亦有部分亮鱗。厚實的粗框與鰓蓋間鑲嵌著更深紅的硃砂點,全身散發出濃烈深紅色澤。(補充圖片)
& N: ?+ l% V' a6 B2 \◆萬紫千紅血紅龍:全身散發出紫紅色澤,鱗框細致、潔凈。(補充圖片)
" O" C: r/ }: d6 C& [◆細框血紅龍:體型勻稱細致。(補充圖片)7 u. U' A4 D: k/ p2 R" c
主請大家補充……
$ |+ ~) j- |- X0 u4 l: S% {" l" h8 M- K
0 f' i* r1 [( N. H2 F9 ^. y* S8 Y
3、橘紅龍(Orange Red Arowana)
; v, I; i' [, t產於科同加烏河(River Ketongau)和其支流。完全發育的橘紅龍身體比血紅龍相對地長,一般可長至90cm。此魚的鰓蓋為橙紅色,鱗片通常也只是橙色。有些橙紅龍的鰭是橙紅色的,而一些劣等橙紅龍則是黃色的。獨特的是,幼魚的頭部比較圓。此紅龍鱗片上的色彩亦是因為常常遠不及血紅龍或辣椒紅龍的亮麗而越發使人覺得它暗淡無光。除此之外,眼睛比辣椒紅小的,橘紅龍是三種龍當中價錢最低的。
- A& i9 N7 N1 R3 `0 }* K主請大家補充圖片……, [- x# v+ E c, o9 R
0 L. ^/ l" s0 d6 C
4 Z( T! X% G: R# A, D' I(二)二號紅龍
4 o. A% F0 L, x) _, B- l, j二號紅龍又稱班加紅龍(Banjar Red Arowana):主要產於印度尼西亞班加爾星流域,以班加黃尾龍及班加黃龍最著名,統稱為班加紅龍。班加黃尾龍主要特徵為各鰭鮮黃,魚體色澤近似青龍,但底色帶有粉紅色。班加黃龍,是一種稀有的品種,其特徵與班加黃尾龍相同,但體色第一主框亦為鮮黃色,目前極少出現於市面上。斑加紅龍也稱為一號半紅龍(簡稱號半),但現在的號半大多是斑加紅龍配以其它龍種所雜交而成的,長大後無明顯色澤,有些仍會帶有與斑加紅龍一樣的黃尾巴,但色澤明顯與純系的斑加紅龍不同,成魚鰓蓋呈淡橘色,各鰭沒有明顯的紅色或呈淡橘紅色,魚鰭及尾鰭成淡橘色。
❹ 請問紅龍、金龍、號半、青龍、銀龍怎樣分辨它們。還有過背又是什麼意思。謝謝…
問題很多,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說詳細了你也看不明白,我簡單說說
紅龍分一號紅龍和二號紅龍
一號包括血紅,辣椒紅,紫艷,洛賓等等等等
二號就是橙紅龍
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號半
青龍長相和紅龍金龍一樣,可以輕易從顏色上區分,變異品種還有雪龍。
金龍分過背,高背(就是市場上的紅尾金龍,也叫寶石)
過背指鱗片6排全亮,價格不緋,沒有萬把買不到的
高背寶石指鱗片亮5排的,大約2-3千就可以,這一點點的差距價格相差非常大
以上都屬於亞洲龍。
銀龍是南美產的,區別是背鰭和臀鰭一直長到尾部的,很好區分,變異的還有黑龍,都是受到保護,禁止進口。
星點龍是澳洲產的,也叫點金龍,鱗片上有金色的點子,個頭的話也要小的多。
紅龍金龍幼魚時期是比較難區分的,因為顏色是差不多的,等過了15厘米開始有顏色出來,這時比較容易區分,以後鰓蓋,鱗片,鰭等都會變顏色,這就是上色。
已經最簡單的說了,還是那麼多,希望樓主可以看明白,有不懂的留言給我,我繼續解釋。
❺ 老闆說是紅龍魚,18-20公分,看百度紅龍魚都是紅尾的,這魚怎麼一點都沒見紅色尾,有哪位大神知道
幼龍魚在十公分左右,不易正確辨別出它們的品種、級數與潛力發展。進口商與水族業者、水族業者與購買者之間,往往會有錯買錯賣的事情發生,而造成不愉快的買賣糾紛,例如:紅龍(含血紅一號、傳統一號、一號半、二號)、過背金龍,黃尾金龍、紅尾金龍、青龍等,進口商進口30尾的一號幼龍而在原產地便被批發商摻雜別種龍魚2~3尾,進口商不察而批發給水族業時,如果不是很有經驗的水族業購得,而將幼龍展售,便可能造成不愉快的買賣糾紛。
會產生這種糾紛,是因上述幼龍魚的特徵差距極微,不是經常接觸幼龍魚或是對幼龍魚的特徵有深入研究者,非常不易分辨,然一般人該依據什麼論點來區分品種呢?
目前國內水族館出售的幼龍魚,如澳洲龍、非洲龍、黑帶、銀帶、海象品種,因祇有一種,而且體型、顏色差異明顯,購買者只要稍具龍魚認知經驗,一眼即可分辨出是何種幼龍魚,此文不另做特徵介紹。但在此提醒讀者,選購時必須仔細觀察幼魚是否健康;健康狀況可依幼龍魚的游動是否順暢、呼吸頻率是否正常、鱗片是否平順亮麗、各部位緒是否完整無損傷,來判定健康狀況,做為選購的參考。
在去年年底,水族業者曾大量引進澳洲龍幼魚,目前各水族館均有出售,名為「神龍」、「珍珠龍」等,其價格由初期萬元以上,跌到二至五仟元左右,甚至更低。因價格差距極大,讀者選購時須多方參考,以免吃虧。
幼龍魚的辨別以東南亞品系最困難,其體型、顏色相差不多,加上在原產地的魚場,以次級品系龍魚苗從卵囊退化開始,便精心培養,使其體色紅艷,而稱為特級品。一般魚友在選購時,稍一不慎即容易吃虧上當。
雖然東南亞品系的幼龍魚不易區分,但也絕非不可能,總有些脈絡可循;首先須了解不同品種幼龍魚的差異,與自已多方面的參考比較,才能有確實的認知經驗。
東南亞品系幼龍魚特徵如下:
一、青龍:
主產地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
體型:較其它幼龍魚短小。
鰭:胸鰭與腹鰭的鰭尖為金黃色,後三鰭(尾鮪、臀緒、背鮪)黑色梗骨較多,緒膜黑色斑紋亦較多,整體色澤為淡粉色偏黃,而且略帶藍綠色。
頭部:較圓短,下顎灰白無色澤。
鰭:胸鰭與腹鰭的鰭尖為金黃色,後三鰭(尾鮪、臀緒、背鮪)黑色梗骨較多,緒膜黑色斑紋亦較多,整體色澤為淡粉色偏黃,而且略帶藍綠色。
鱗片:色澤不亮麗,為銀白略帶灰藍色。
二、紅尾金龍:
主產地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蘇門答臘。
體型:較一號紅龍魚胖些,但不很明顯,與一號紅龍幼魚實際比對即可看出頭部:嘴型較青龍為尖,下顎銀亮。
鰭:胸緒、腹緒略帶粉紅色鰭尖為金黃色,臀鰭為淡橘紅色,梗骨有九~十二支帶黑色。尾鰭較紅,梗骨有六支帶黑色。梗骨間距較小,與一號龍幼魚相似。
鱗片:黃色略帶粉紅色,鱗框略帶藍綠色,體側之亮鱗,可到達第三或第四排(從腹部算起)。
目前紅尾金龍幼魚分為三級,級數以各鰭的紅色程度及鱗片亮度為依據。
第一級為特級紅尾金龍:七片鰭都呈現紅色色澤,尤以後三鰭至為明顯,鱗片金亮。
第二級為A級紅尾金龍:後三鰭為紅色,腹鰭與胸鰭為粉紅色帶金黃色。
第三級為普通紅尾金龍:後三鰭為淡橘紅色,而且黑色梗骨及斑紋較明顯。
三、黃尾金龍:
黃尾金龍的特徵與紅尾金龍相似,可以辨識的是後三鰭為淡黃色,鱗片色澤沒有紅尾金龍亮麗。
四、過背金龍:
主產地為馬來西亞,蘇門答臘。
體型:修長,與紅尾金龍比較即可區分出來。
頭部:嘴裡較紅尾金龍尖、下顎銀亮。
鰭:後三鰭淡黃略帶粉紅色,胸鰭、腹鰭為淡粉色,主鰭骨為金黃色,而且較金亮,鰭端亦較尖長。尾鰭有五支黑色梗骨,臀鰭有七~九支黑色梗骨。
鱗片:鰭片呈淡金黃略帶綠色,鱗框則略帶粉紅色與金黃色,體側的亮鱗可達到第四排,甚至達到第五排。
五、一號紅龍:
主產地為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蘇門答臘。
體型:修長,與紅尾金龍比較即可分辨。
頭部:頭型較紅尾金龍長,嘴亦較紅尾金龍尖長,顎尖與胡須略帶橘紅色,下巴銀亮。
鰭:後三鰭呈明顯均勻的紅色,胸鰭、腹鰭為黃色略帶金色,尾端則顯現淡紅色澤。臀鰭約有九~十二支黑色梗骨,尾鰭有五支黑色梗骨,梗骨間距較小。
鱗片:為金銀色略帶淺綠色,鱗框為粉紅色。體側鱗片整體亮麗。
六、二號紅龍:
體型:較一號紅龍圓胖。
頭部:頭型較一號紅龍圓短,嘴型較一號紅龍圓鈍。
鰭:後三鰭為淡橘紅色,而且偏黃。胸鰭與腹鰭為淡粉紅色,主鰭骨為金黃色。
鱗片:顏色不及一號紅龍亮麗。
目前在水族館有展售一號半紅龍及特級一號半紅龍(有些水族館稱為一.二五紅龍),這種紅龍為當地魚場自幼培養出來的新品種,國內水族館皆將其冠以相當醒目迷人的名字,讀者選購龍魚時應多加註意。一號半與超級一號半幼龍魚的特徵與二號幼龍魚的特徵相似
❻ 紅龍產地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有什麼區別
紅尾金龍為產於印尼西側蘇門達臘島的一種。特徵是臀鰭呈紅色,背鰭和尾鰭上葉為黑褐色。背鰭基底附近的鱗片沒有金色鱗框。從腹側開始數第5排鱗完全沒有鱗框。所謂的金龍是指棲息在蘇門達臘島和馬來西亞來洲龍魚的一種,現今馬來西亞的龍魚場已經進行商業化的繁殖,近來也在積極進行紅尾金龍的純系血統繁殖,相信不久的將來美麗紅尾金龍的供給將會日趨穩定。
紅尾金龍主要分布在蘇門達臘島中部東岸,以北康巴魯地方產量最多。主要棲息地的5條河川里所產的個體多少會有色彩上的差異,只是,近來這些特徵已經明顯不存在,唯一隻以北康巴魯的紅尾金龍為種親進行累代繁殖的個體,以北康巴魯之名在市場流通。
本種的特徵是尾鰭下葉為紅色,背部、背鰭及尾鰭上葉呈墨綠色,從腹側往上數到第4排鱗片有美麗的金色鱗框。如同高背金龍,本種的純種個體也在減少當中,近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著名龍魚場已經繁殖出紅尾金龍的特徵比一般更為明顯的個體。然而黃龍和高背金色龍交配產下的個體依然以紅尾金色龍的名稱在市面上流通。
過背金龍幼魚時期,背鰭細小鱗片的金色鱗並非每隻個體都有,而在高背金龍的幼魚時期有金色鱗框的個體也是少之又少,紅尾金龍則是連一片鱗杠也沒有。從幼魚期開始尾鰭的上下部分顏色是分開的,下葉略帶紅色,上葉則是偏暗色,這點請必仔細看清楚。
紅尾金龍的幼魚售價比較平實,是飼養金龍的入門種,一直保有高人氣。主要進品的個體都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繁殖個體,品質相當高。雖然不如過背金龍出色,但是今後如果能憑著特有的色彩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相信對整體亞洲龍魚的觀賞價值、人氣都將有所助益。
❼ 怎樣養血紅龍
是紅龍魚么?
誤區一:優良紅龍是印尼獨有的紅龍是印尼原產的不錯,在人工養殖後的今天,在大馬和新加坡業者不懈努力下,在大馬和新加坡地區都有都有優良紅龍的足跡.由其是新加坡業者,佔到新加坡是世界龍魚集散地和中轉站的極大便利條件,新加坡業者較雄厚的經濟條件支持下,進口大量的印尼頂級紅龍種魚才能完成優良紅龍的培育。新加坡國土狹小,缺乏淡水,能用於生產紅龍的地方實在是少之又少,但請別忘了,新加坡的生物科技目前仍是全球領先的。大馬好在國土不小,不缺乏淡水,能用於生產紅龍的地方可以說是大於新加坡百倍,由於太受馬來文化影響,和龍魚普遍的高產出,業者們似乎都不太愛改變,少有魚場進行品系的純化固定工作。大馬的土地和水質,更適合於金龍系的繁殖,直到今天,大馬還是於優秀的金龍魚而聞名於世。
誤區二:缸養的紅龍真能體長超 70CM或更大更長缸養的紅龍體長超70CM或更大更長是以前媒體中提到的。媒體對早期所謂野生龍魚的描述,都稱野生龍魚的體長有超過80CM甚至於更多的,但鮮有實體和參照物的對比,對長期生活在產地的業者和老者的詢問,真正能確定這種說法的也在極端的少數.在目前的養殖場里,8歲左右的種魚,能超70 的也極鮮見.魚場多在紅色這塊下功夫,加上受種群數量的影響,近親繁殖的現象普遍存在,在多數的時間里,體型大小是極受影響的,絕大多的魚場並沒有把龍魚養的比上一代更大.養在家中魚缸的紅龍,因受空間水質和遺傳的影響,能達到這等體長的恐怕更少吧.總結出缸養的紅龍並非都能如我們所願,我們想像可能是若干年前媒體見過一些很大的紅龍,也可能是紅龍當時最大的若干個體,再加上媒體的一些想像吧。
誤區三:紅龍還有野生的什麼在產地看到成群野生紅龍,誰有優質野生紅龍出售等等純屬子須烏有。紅龍和金龍是一樣的,是人們頒布了保育法案後絕跡於野生環境的,本來頒布了保育法案是為了讓它們的自然種群能在原來的水域存活下來,但情況卻是相反,龍魚的價格暴漲,而人工養殖場也需要更大量的種魚,非法捕撈根本滅絕了野生的種群.目前野外條件就不存在有遺留的種群,即使偶爾看到幾只也是人們棄養的。在新加坡林厝港邊上有一片和大馬相通的自然水域,朋友們都說常有人釣到一些人們棄養的青龍魚和號半或紅尾金,釣到紅龍還沒聽說過,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但若說紅龍還有野生的種群,顯然是不現實的.
誤區四:體型夠大就是優秀的一條優秀紅龍的發色與體形是需要相互襯托的,體型夠大是強健有力,威武的表現,但不應是肥碩。若有一條65-75CM體長紅龍,應該是相當壯觀的。但若是發色不盡人意,說到底也是和紅龍的"紅"字不相符的,這不是養紅龍的本意.相對的,只有襖的發色而沒有威武強健的體型,也是一大遺憾!培養一隻既有威武強健的體型, 又有良好發色的紅龍,相信才是愛好者的最終願望.
誤區五:鑽石眼,熊貓眼,福龍等非常珍貴嗎鑽石眼,熊貓眼,福龍等並非非常珍貴,前者首先它是一種遺傳缺陷或後天的病變,後者完全是遺傳缺陷造成,熊貓眼的紅龍極少,多見於金龍系,伴隨著半透明的腮蓋.熊貓眼因是遺傳缺陷或基因的突變,而福龍首先就是體型怪異,一些龍魚的收藏者會特意收集,當然,魚場也不會低價出售,高價並不等同於珍貴,畢竟絕大多數人還是遵循大眾化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的.
誤區六:產地同,則品相同有些愛好者經常用一隻紅龍來作為樣板,要知道同產地同魚場甚至於同胎魚的品相也是不同的,有些條件好的魚場,比如泗水、紅外線、洛賓,皇宮,亞洲,金崗等,他們多年置力於龍魚的優化改良,不斷的引進優異的種魚個體,成為優秀龍魚的代名詞,但是,種魚產下的後代,並不是每隻都能達到或超越親本的品質的,所以魚場本身也會將它們再分為三六九等,好魚賣好價就是了.沖著魚場的品牌,不見得一些表現一般的就比名不見經傳的別的魚場的魚要好.用來維系品牌命脈的,當然是些精挑細選的優秀個體了。
誤區七:迷信所謂的專家和商家某某專家說那裡的龍魚最好,某某又是繁育專家,請不要太相信這些東西。單從繁育鑒賞角度講,國內外目前還沒有一系列規范龍魚品質國際認定標准,因為龍魚的遺傳基因並不穩定,配對的人為干涉困難,想要哪只公魚去配哪只母魚難於做到,並不是想要哪只公魚去配哪只母魚而產下想要的哪種小魚就能實現,事實上,龍魚在相當的時間內的伴侶較固定,一旦配對成功,這種關系能維持幾個繁殖期甚至更久.有時一隻母魚的兩次產卵也會由兩只不同的公魚抱卵,所以龍魚的社會結構並不單一,要想穩定哪只龍魚的遺傳基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研究.高水平的愛好者和業者也是有很多的,今天的龍魚世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審美觀就可能因人而異了,我認為好的,別人並不一定要認同,反之亦然!國內接觸龍魚的歷史不長,龍魚經營者的水平極其參差,很大一部份還停留在為賣魚而賣魚的階段,這類型的經營者的水平,恐怕還要遠低於一些愛好者.
誤區八:印尼的紅龍繁殖領先新馬嗎一直不少的媒體和網站登載了不少的印尼的紅龍,絕大多剛剛入門的愛好者更是對印尼的紅龍大加贊賞。誠然,印尼是擁有很多優秀的紅龍,那也是因為印尼是紅龍的故鄉,印尼在紅龍的保有量和產量絕對是占據新馬印保有量和產量總和的90%以上。正是因為擁有數量和地質上的絕對優勢,精品極品倍出也就不奇怪了,換句話說就是"蟻多咬死象".同是因為高量產,一般品質和次品魚的數量也絕對是大得驚人的,而在新加坡,同樣是地方的限制,紅龍並不能象印尼一樣的量產,業者很難賺到量產的錢,只能把紅龍這本並不是土產的東西做精,去引進印尼頂級的種魚藉此在頂級紅龍繁殖上下苦功!同時靠從印馬挑選優質的小龍分級販售,打上自家的品牌。在這一塊上和印尼業者分一杯羹.這點有點象韓國和日本,在中國購買廉價鋼鐵,運回加工後再高價賣回中國.願廣大龍魚愛好者多看多學,更多的掌握除養魚外的基本知識,開闊視野,也希望媒體、網站正確的引導剛剛入門的愛好者。
誤區九:何為原生種紅龍就"原生種紅龍"來講,恕本人資歷有限,至今還沒有弄懂太多。我所理解的"原生種紅龍",是在經歷10多年的人工養殖後,原來野生採集的種魚逐漸消亡,魚場也不可能有更多第一代野生採集的種魚了,歷代的雜交或反交,後來的龍魚基本不能保有野生魚時代的一些體貌特徵,偏偏玩家和愛好者在某個時期會懷念野生魚時代龍魚的一些體貌特徵,並逐漸對市場有了要求,而魚場當然會第一時間去順應這種需求,於是將一些仍保留野生魚如炮彈頭鮭型和湯勺頭鯛型的種魚再歸類繁殖,盡可能產下具這些特徵在下一代或幾代的小魚,再冠於"原生種紅龍"的商業名稱進行販售.但我要提醒魚友的是,"原生種紅龍"不是某一地區野生的魚種,對於魚商利用這種稱謂向你推介某一隻龍魚,你還是要三思而後行,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誤區十:目前紅龍產量不少,價格為何還不低價格高低永遠是相對的,高低永遠並存.就現在而言,紅龍在大陸的售價幼魚13-15CM低的可以在4千多,而高的可以達1萬多,20CM以上時,這個價格又將拉大不少了.市場上有售價5萬同時也有5千的紅龍,好的魚,魚商肯定要賣你好的價位,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只是魚商將不好的魚也賣你高的價格而已,這和好魚賣好價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情.紅龍產量是不少,但有一點是持標題內容想法的朋友忽略掉的,那就是需求的量更大!僅在亞洲,除了老牌的日本,台灣和新加坡三地穩定的需求增長,大陸緊隨其後,且大陸的現需量和潛在的市場是可怕的,新興的韓國,越南市場...... 因此,紅龍的價格並不會因為產量的"不少"而降到紅尾的價格的,除非是全球或全亞洲的經濟動盪,如97年亞洲金融風暴......
紅龍是一種觀賞魚。您要是好好地飼養的話,魚是可以長到70cm以上,而且可活到20年以上。飼養魚,是需要有一個一張榻榻大小的大型水族缸。飼料費和水電費合在一起,一個月需要1萬日元以上。我們不能以在60cm水槽飼養金魚的感覺來飼養龍魚。至少要象養貓、狗、那樣,把它作為家庭的一員來對待。
剛剛購買回來的魚苗紅龍魚苗出口手續是需要插入微距蕊片的。所以,正規的手續進口的魚苗,是長到17cm左右。紅龍魚苗長到此階段,它的特徵就很明顯。今天也賣1.5號紅龍魚。 不過1.5號紅龍魚,長大就作為尾和鰭變成黃色的種類的亞洲龍魚而被販賣的。與紅龍魚相比,它的價格是很低的,而且好好地飼養的話,是很漂亮的,所以愛好1.5號紅龍的人是很多的。但是,此本書不是紅龍魚的解說書,所以,本章僅對如何飼養好紅龍魚進行說明。
紅龍魚是在加利曼舟島的卡撲阿斯河的支流繁殖的。魚苗是這樣生出的。雄魚與母魚交配之後,雄魚就把卵合在口中,保育約70天,在每年雨季開始的12月下旬開始,到次年的1月左右,就一匹一匹地吐在河流,湖泊等雜草繁生的地方。此地域位於赤道,緯度在0度附近。因此,日照很強,還有,河流、湖泊幾乎沒有水,所以在涸水期中午水濕上升到350c左右。魚苗被吐出時的雨季,因多雲或多雨,所以水溫會降到300c左右。不過,因為在赤道下,所以,水溫也不會再低到哪裡。
在水深的河流湖泊中央,水面下20cn左右水溫低了2-30c。魚苗是在淺水外的雜木繁生的地方遊玩的。喜歡水淺,且水溫在300前後的環境,所以,可能的話,種植些水草等植物。龍魚,僅限於空洞的解說方面的書較多,魚苗也能按那樣的狀況飼養。不過,不同的魚,有的會扎魚藍,有的會咬尾巴。
買回的是25cm以上的魚苗,不裝備大的水族缸也沒關系。但是,17-20cm前後的魚苗,請用60cm或90cm水族缸飼養2至3個月。您要是突然把魚放入大水族缸的話,即使有隔板,魚也容易扎魚藍,受驚什麼的。不管移什麼樣的餌料,龍魚的胃口都是很大的,用水草等布局的水族缸,我想是不會維持太久的,很快就會壞了。用水草水族缸飼養,及給足充分的飼料,這兩點對以後魚能成為鮮紅的顏色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用小型水族缸來飼養魚苗的話,用通常店裡賣的熱帶魚飼養設備所附有的上部過濾和加熱器恆溫箱就足夠了。但是,先前己寫過了,因為魚的排泄量銀多,所以過濾材料要用高性能的,水落下的部分請鋪上過濾棉,缸里有鋪小圓礫石的話,大便請用吸水器認真地清除。換水不必用軟管、虹吸管等大規模地進行,只用能裝1升水的容器、每二、三天換一次,每次換2-3杯就足夠了。要是這樣做還能發現水質不好的話,請增加換水的次數,換水量不必增加。此種換水方法,是龍魚的飼養原則。
❽ 龍魚的類別還有每個分支
龍魚大約包括以下幾種:
骨舌魚屬(Osteoglossum)
銀龍魚(Osteoglossum Bicirrhosum),原產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是體形最長,最普通的一種龍魚,全身銀白色,從上向下有五行鱗片。
黑龍魚(Osteoglossum Ferrerai),和銀龍魚基本相似,是產於南美洲,但幼魚是黑色,有白色條紋,當長大後,顏色逐漸脫落,變得和銀龍魚相似。
硬骨舌魚屬(Scleropages)
珍珠龍魚(Scleropages jardini),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幾內亞,和銀龍魚不同的是有七行鱗片,鱗片的邊和裡面顏色不同,如同身上有一個個小珍珠閃亮。
星點珍珠龍魚(Scleropages leichardti),基本和珍珠龍魚相似,但鱗片上有圓的紅色斑點,也是產於澳大利亞。
亞洲龍魚(Scleropages Formosus),原產於東南亞,渾身金色,沒有銀龍魚長,也是五層鱗片,類似於金條,大受華人商業家的歡迎,主要取其吉利。此外金龍魚有幾個不同顏色的變種-「紅龍魚」、「綠龍魚」、「黃尾龍魚」等,金龍魚系列已接近滅絕,是受保護品種。
亞洲龍魚根據產地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即金龍、紅龍和青龍。其中金龍可再分為兩種:生長於印尼蘇門答臘的紅尾金龍和馬來西亞的過背金龍。
同樣的,紅龍也有超級紅(辣椒紅)、血紅和橙紅之分。不過,這三種紅龍之間的差別會比兩種金龍之間的差異來得小,而且所有的紅龍都來自印尼的加里曼丹省。
至於青龍,由於分布的范圍廣,每個地方的青龍都稍有不同,但分別不大。還有青龍與黃尾龍,但不多人養。
在2003年,一個研究根據形態學及遺傳學把亞洲龍魚這個物種分為四個獨立物種,分別為:
亞洲龍魚及未加入研究的地方型 (如:過背金龍、黃尾龍魚)Scleropages formosus
亞洲銀龍 Scleropages macrocephalus
紅尾金龍 Scleropages aureus
超級紅龍 Scleropages legendrei
異耳骨舌魚屬(Heterotis)
非洲龍魚(Heterotis niloticus),分布於非洲尼羅河流域中、上游及非洲一帶,以浮游生物為食,體形和龍魚類似,但無須,因此不太受歡迎。
❾ 印尼道荷紅龍
紅龍也叫小丑龍,黃尾龍。在印度洋及夏威夷地區海域岩礁地區廣泛分布,在紅海也有發現。適宜水溫24~28℃。成魚個體在野外很容易超過35厘米,但在水族箱中,很少超過25厘米。幼魚與成魚差別很大。幼魚期,身體顏色是橘紅色帶白色老虎紋或塊,條紋及各鰭帶黑邊。成熟後,身體是帶斑點的藍色,各鰭帶黃色、紅色及藍色,面部是橘色帶綠條紋。雄魚身體上有亮藍條紋,就在臀鰭上面。50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沙地供其把自己埋起來睡覺或當危險臨近時躲藏。
❿ 大湖紅龍魚對比印尼紅龍
大湖紅龍魚對比印尼紅龍在於嘴唇。大湖紅龍魚嘴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唇厚,大湖紅龍魚特別是上唇比印尼紅龍厚,末端有些突出,與下唇咬合後有點像豬鼻子。其次是角度,大湖紅龍魚的口裂更為陡峭,下巴與身體水平線的角度通常超過60°,這與大湖紅龍長期覓食習慣有關。印尼紅龍則沒有大厚唇,這與它的生活環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