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海嘯後怪物是什麼

印尼海嘯後怪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0 22:48:11

Ⅰ 為什麼印尼總會發生海嘯印尼海嘯的原因是什麼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而印尼卻偏偏是海嘯的多發地,為什麼印尼總會發生海嘯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尼頻繁發生海嘯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印尼大海嘯_印尼海嘯 -簡單介紹

印尼海嘯:印尼海嘯-簡介,印尼海嘯-發生過程_印尼大海嘯

印尼海嘯過後印尼海嘯是指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

印尼海嘯4100人無家可歸。

海嘯是1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印尼大海嘯_印尼海嘯 -發生過程

印尼海嘯使大量遊客死亡2006年7月17日,印尼當地時間3時24分(北京時間16時24分)發生里氏7.2級地震。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稱,這次的地震觸發了印尼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以及澳大利亞聖誕島和可可島區域海嘯預警。

截至7月17日傍晚,已造成當地至少80人死亡。

截至7月18日,印尼地震引發海嘯已造成357人死亡,其中包括來自沙特、巴基斯坦、荷蘭、日本和瑞士等國的7名外國人,另有數百人受傷,5400多人無家可歸,3萬餘人被撤到地勢較高的地方避難。此時記者證實,暫無中國公民傷亡。

截至7月19日,印尼政府部門稱,海嘯中本國遇難者人數升至531人,另有270多人失蹤。

印尼缺乏預警系統導致悲劇重演,海嘯死傷慘重。印度尼西亞副總統優素福·卡拉18日晚間說,國家救災統籌機構18日已向遭受地震和海嘯襲擊的西爪哇南部地區提供了約110萬美元的緊急救濟經費,以幫助地方政府迅速展開救災工作。

印尼大海嘯_印尼海嘯 -原因分析

1、地震震級大,震源淺

本次地震震級達8.7級,屬於特大地震。地震發生在澳大利亞板塊與印度板塊2大全球構造板塊的交界處。地震區內,印度板塊,相對緬甸板塊,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運動,在巽他海槽斜向俯沖收斂。印度板塊向緬甸板塊下,長期俯沖,積累了巨大的應力和能量,突然釋放,引起地殼劇烈震動。又由於震源淺(僅10公里),對海水的擾動強烈,引發巨大的海嘯。

2、受災地區沒有建立海嘯警報系統,缺乏預警機制

印度洋海域國家均未建立海嘯警報系統,缺乏預警機制,當大地震引發海嘯時,當地政府和人民在沒有任何防備和避難知識的情況下,遭受了“滅頂”之災。而太平洋海域的許多國家,為了預防海嘯,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成立了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國際海洋學委員會組成了“太平洋海嘯警報系統國際協調組”,對海嘯警報系統業務開展協調工作,曾進行過一些成功的海嘯預警,使人員的傷亡大大減少。

3、受災地區對遭受地震海嘯的潛在危險性估計不足

盡管此次地震海嘯受災國家歷史上也有地震海嘯記載,但對如此大的災難估計不足,也沒能與國際海嘯研究機構和有預警能力的國家開展積極的合作。

4、受災地區社會防災准備不夠

一些受災地區經濟不發達,沿岸建築缺少相應的抗海嘯 措施 ,海邊的一些旅遊、度假等公共建築,缺乏防浪、避險設施,事先沒有很好的防災准備。再加上交通、通訊等設施落後,災難發生後,受災情況不能及時獲得,延誤了災後救援工作,客觀上加重了災害程度。

5、受災地區正值旅遊旺季,防災意識弱

本次地震海嘯發生在本年度的 聖誕節 ,是受災地區的旅遊旺季,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雲集海邊,賓館的入住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遊客處於放鬆休閑狀態,當地人們忙於接待,防災意識極低。

海嘯相關 文章 :

1. 應對海嘯的方法

2. 接到海嘯來臨時應該如何做

3. 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大的海嘯

4. 海嘯是如何形成的

5. 海嘯是怎樣引起的

Ⅱ 有關海嘯的資料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
智利地震引發海嘯過後一片狼藉
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嘯。此外,隕石撞擊也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 海嘯同風產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異的。微風吹過海洋,泛起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產生的水流僅限於淺層水體。猛烈的大風能夠在遼闊的海洋捲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動深處的水。而潮汐[1]每天席捲全球兩次.它產生的海流跟海嘯一樣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嘯並非由月亮或太陽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動所產生,或由火山爆發、隕星撞擊、或水下滑坡所產生。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

海嘯抓拍(14張)在深水中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表傾斜如此之細微,以致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海嘯的起因
簡介
地球的終極毀滅者,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自然力:海嘯

海嘯圖片集萃(20張)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
智利地震引發海嘯過後一片狼藉
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嘯。此外,隕石撞擊也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 海嘯同風產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異的。微風吹過海洋,泛起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產生的水流僅限於淺層水體。猛烈的大風能夠在遼闊的海洋捲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動深處的水。而潮汐[1]每天席捲全球兩次.它產生的海流跟海嘯一樣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嘯並非由月亮或太陽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動所產生,或由火山爆發、隕星撞擊、或水下滑坡所產生。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

海嘯抓拍(14張)在深水中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表傾斜如此之細微,以致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編輯本段海嘯的起因

海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在一次震動之後,震盪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正象卵石掉進淺池裡產生的波一樣。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湧向海灣內和海港時所形成的破壞性的大浪稱為海嘯。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只在出現垂直斷層、里氏震級大於6.5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當海底地震導致海底變形時,變形地區附近的水體產生巨大波動,海嘯就產生了。

海嘯過後(16張)海嘯的傳播速度與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嘯的傳播速度一般為每小時兩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正在航行的船隻甚至很難察覺這種波動。海嘯發生時,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嘯進入大陸架,由於深度急劇變淺,波高驟增,可達20至30米,這種巨浪可帶來毀滅性災害。 海嘯來襲之前,海潮為什麼先是突然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一段時間之後海水才重新上漲? 大多數情況下,出現海面下落的現象都是因為海嘯沖擊波的波谷先抵達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陸,海面勢必下降。同時,海嘯沖擊波不同於一般的海浪,其波長很大,因此波谷登陸後,要隔開相當一段時間,波峰才能抵達。 另外,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個原因造成的:地震發生時,海底地面有一個大面積的抬升和下降。這時,地震區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隨之抬升和下降,然後就形成了海嘯。
海嘯的分類
海嘯可分為4種類型。即由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中國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說,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 「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後,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 「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於此種類型

Ⅲ 2004年的印尼大海嘯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給印尼帶來了多大的損失

2004年的印尼大海嘯,是因為印尼蘇門達拉島一帶海域發生了劇烈地震而導致的驚天海嘯,當時印度洋沿岸掀起了10多米高的驚濤駭浪,瞬間席捲了8個國家,至少15.6萬人瞬間在災難中喪生。印尼在這次災難中受損特別嚴重,據當地政府統計,失蹤和死亡的人數達到了238945人,確認死亡的有11萬多人,失蹤的人數則有12萬多人。

印尼海嘯的危害

根據印尼海嘯之後統計的數據,這次海嘯導致的遇難者總人數不少於29.2萬人,印尼的失蹤和遇難人數接近24萬,僅次於印尼的是斯里蘭卡有接近31000人遇難,失蹤5637人;印度失蹤和死亡人口為16000多人,泰國5393人遇難、馬爾地夫82人、索馬里298人、馬來西亞68人、緬甸61人也在災難中遇難。

Ⅳ 家裡的蟑螂突然沒了

可能是你家一些甜食吸引了螞蟻,可別小看螞蟻,螞蟻可是也會吃蟑螂的,所以你家可能才會這樣吧

Ⅳ 動物古怪的行為有哪些急需!3天內給我答案!

1、預測地震 最怪異的動物行為莫過於預測地震。很多動物都擁有這種奇異的能力,能夠在地震發生前就感知到這種災難。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進行的研究,一些動物甚至能夠提前一周就預測到地球母親出現問題。從貓到狗再到蜈蚣,很多動物在預測地震方面均表現得「先知先覺」,而人類卻是「後知後覺」。但對於動物的這種超能力,人類就算抓破腦袋,也無法了解背後的秘密。 自有歷史記錄以來,人類便將動物的地震預測能力附之筆端。長久以來,人類只能在紙上記錄已經發生的事情,相比之下,動物卻可以預測未來將要發生的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資料,古希臘人早在公元前373年便記錄這樣一種景象:在一場破壞性的地震發生前幾天,老鼠、黃鼠狼、蛇以及蜈蚣便紛紛躲藏起來。有記錄顯示,在2004年印尼海嘯發生前,500隻印度黑羚離開印度沿海地區,奔赴地勢更高的小山之上,不久之後,可怕的海嘯便發生了。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如果看到一群動物紛紛朝一個方向狂奔,我們也許應該跟在後面,以免遭受滅頂之災。對此,很多人只是聳聳肩,不以為然,將動物的預測能力視為一個「神話」或者認為純屬胡說八道。一些人認為,動物擁有一些人類並不具備的超感知能力,例如感知到地震波以及地震發生前的磁場、地下水、地面傾斜度或者電場變化。所有這些都不是我們人類或者藉助於儀器能夠探測到的。 2、螞蟻的群體智慧 幾個世紀以來,螞蟻就一直是令人類感到吃驚的動物。它們能夠建造結構堅固的巢穴,一些生活在農場的螞蟻甚至使用「自殺性炸彈」保護它們的巢穴。在對螞蟻進行研究時,科學家曾向蟻穴灌注水泥,整整用了10噸才將螞蟻洞填滿。但令科學家感到吃驚的是,僅僅過了大約4分鍾,螞蟻又挖掘出一個地下城市。 小小的螞蟻能夠建造一座巨大的城市,並且好似經過建築師的精心設計。很多人認為,這是只有我們人類才能上演的壯舉。對於這些令人敬畏的小生靈,科學家為何要殘忍地向蟻穴內灌注水泥呢?也許,科學家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更多地了解螞蟻軍團的行為。 如果將100隻軍蟻擺在桌子上,它們會沿著一個圈爬動,只能筋疲力盡走向死亡,似乎非常愚蠢。如果一個螞蟻王國成員數量達到數千或者數百萬只,它們便可調節溫度,決定何時安營紮寨,何時睡覺或者打點行囊離開。有時候,它們甚至會利用超個體智慧協同作戰。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成員數量越多,螞蟻的群體智慧就越高。如果一座城市內生活著足夠數量的軍蟻,用不了多長時間,它們便意識到自己已經處於優勢。面對一支如此可怕的螞蟻軍團,10噸水泥並不是一個驚人數字。 科學家認為,非洲和南美軍蟻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種群,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祖先,生活在白堊紀時期。也就是說,至少在6500萬年前,軍蟻曾集體行動,橫行無忌,讓其它動物陷入恐懼之中。換句話說,如果想統治這顆星球,它們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具備這種實力。 科學家認為,螞蟻個體的智力有些遲鈍,但由於個體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為一個群體的螞蟻卻能夠作出聰明的決定。在成為群體一員前,個體的大腦細胞不過是一個「廢物」。在動物世界,這種行為擁有令人吃驚的普遍性,從螞蟻到蜜蜂再到水牛,很多動物都依靠群體的力量面對各種生存挑戰。 3、藍鯨也有青春期 上世紀60年代,一些科學家認為將大量擴音器放入世界上的海洋記錄藍鯨的歌聲將是一個非常酷的做法。40年之後,一些已對藍鯨歌唱研究了40年之久的人得出了一個奇怪的發現,世界上每一頭藍鯨的歌聲每一年均變得越發深沉。但對於其中的原因,他們並不清楚。 盡管語言或者所在地存在差異,每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一年的說話速度均變得越發緩慢,越來越像詹姆斯·厄爾·瓊斯。這種變緩幅度很小,每年只減少不到一個赫茲,但整個趨勢卻較為穩定並且具有持續性。 從全球氣候變暖到噪音污染不斷加劇,人們認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現象。但全球變暖對海洋造成的影響並不能解釋通,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海水酸性和密度的變化上,藍鯨發出的聲音並不會因此發生較大變化。 相比之下,噪音污染可能是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解釋。讀者不妨想像一下,在人頭攢動的酒吧,我們只能提高聲調才能引起服務生的注意。假設藍鯨無法接受高音調的叫聲,這也並不意味著生活在這顆被詛咒的星球上每一個海洋的每一頭藍鯨同時以同樣的方式改變它們的行為,並且是在長達40年內。 4、牛的怪異進食習慣 在牛吃東西的時候,你曾經發現它們有什麼異樣嗎?在一些德國科學家使用「谷歌地球」軟體觀察牛群的衛星圖片前,似乎任何人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衛星圖片顯示,世界上的所有牛在進食時同時面朝北方或者南方。 科學家認為,與地球上的其它絕大多數動物一樣,牛(鹿和綿羊也是如此)也能探測到地球的磁場,磁場的存在影響了它們的進食習慣。但問題是,磁場為何會產生這種影響呢?毫無疑問,牛在進食時經常表現出這種怪異的行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一點,部分原因就在於誰會在乎這種事情呢?農民和獵人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直到展示數千平方英里區域的衛星圖片浮出水面,一些人才驚呼:「天啊,它們居然全部朝一個方向。」 人們最初認為,太陽所處方位或者風向可能扮演了一種重要角色,但這顯然無法解釋為何所有鹿和牛在進食時全部面朝磁北。對於這個問題,也許只有等待神經系統科學家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了。 5、蜜蜂消失 近年來,蜜蜂數量一直呈萎縮之勢,但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蜜蜂消失帶給我們的好消息是,赤腳在草地上玩耍再也不必擔心被蜇,但對於喜歡蜂蜜和蜂蠟的人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壞消息。作為重要的授粉者,它們的消失也意味著食用植物無法繁殖下一代。 早在1972年,科學家便第一次注意到蜜蜂數量發生的變化,從2006年開始,其數量開始呈戲劇性減少趨勢。美國和歐洲率先發現這種驟減,但最早出現相關報告的卻是在台灣,時間為2007年。此外,這種現象同樣蔓延到印度和巴西,生活在那裡的人可能很快經歷無蜂蜜或者無授粉的可怕一幕。 一些人認為蜜蜂的消失可能與蟎類傳播的病毒、貧瘠的營養以及病蟲害有關。其他人則表示,手機輻射也是一個罪魁禍首,手機發射塔可能對蜜蜂的生存產生不利影響。但現在的發射塔並不是無所不在,因此很難將大量昆蟲的死亡和消失與它們聯系在一起。對於蜜蜂為何消失這個問題,一些人甚至認為可能由不再交配所致。 6、自殺 人類與動物的其中一個重大差異就是,絕大多數低生命形態擁有強烈的求生意志。除非要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者為了果腹,否則的話,絕大多數動物更喜歡逃跑而不是選擇斗爭到底,因為生命是最寶貴的東西。 既然如此,為何一些動物還要選擇自殺呢?2009年,動物王國出現了一些集體自殺事件。在瑞士,28頭牛在3天內一個接一個跳下山崖。在美國加州,數十隻巨型魷魚選擇沖上海灘這種方式自殺身亡。每一年,印度加廷伽都會有數百隻各種種類的鳥一頭栽向地面,摔得粉身碎骨。 除非顯得非常怪異或者是一次集體自殺事件,否則的話,人們通常並不記錄動物的自殺行為。早在17世紀,科學家便曾進行研究,試圖揭開自殺背後的秘密。印度科學家認為,大氣狀況讓加廷伽的鳥陷入慌亂之中,致使它們失去方向感並最終墜地身亡,但這種解釋無法讓所有人信服。 「跟隨領導者」這一理論認為,頭鳥在遷徙中迷失方向,最終將大量同伴帶上不歸路。這似乎可以解釋集體自殺事件,但瑞士牛群3天內一個接一個跳下山崖又如何解釋呢?這些牛群中並不存在領導者領錯道的情況,其中一些牛彼此獨立,並不存在誰領導誰的問題。 對於魷魚在地震發生前上演的集體自殺行為,一些人認為可能與地震有關,但科學家指出並未發現任何證據證明魚類和鯨魚在地震中失去方向感。鑒於魷魚往往在地震發生前3天就沖上海灘,說明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又或者魷魚具備地震預測能力。

Ⅵ 關於海嘯的資料

在地球上,大海的力量是一切自然力中最不可捉摸的。海底下的暗涌波動,能夠席捲整個海洋,吞噬掉整座城市,並且它們會留下數以萬計的屍體。回溯歷史,海嘯造成了眾多聳人聽聞的災難,在幾乎所有的海洋中稱凶霸道,從來無敵手,從來不留情,海浪殺手,一次又一次襲擊人類。海浪本身既致命又神秘,它可以時速達到每小時700公里,發作一次將會引起整個地球的震動。我們從電影《後天》中看到了滔天的巨浪幾乎淹沒了自由女神像,排山倒海般的海水涌進了紐約的繁華大街,這個兇猛的怪物就是地球上最凶惡的殺手—海嘯。然而我們還陶醉在高科技帶給我的視覺刺激的時候,真實的海嘯襲擊了印度洋沿岸的多個國家,造成了16萬以上的人員的死亡。是什麼力量讓海嘯如此肆虐?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殼運動發生突變,形成了地球歷史上有地震記錄以來的第三大的地震海嘯。這次巨震,在幾秒之內,使海洋底部突然出現了一個百公里寬,上千公里長,幾米深的大坑。由此而來的劇烈海水震盪,相當於100萬枚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能量。一瞬間,人和岸邊的一切就消失在巨浪之中了。這次海嘯是海底地震惹的禍,地下斷層是逆斷層,震級9級。

由強地震引發的印度洋大海嘯在幾分鍾之內就開始造成了一場人間慘劇,一兩小時之後,它就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2個國家,吞噬了無辜16萬人的生靈,形成曠世災難。當我們為死難者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災難中的倖存者而祝福。無論貧與富,無論名人還是普通百姓,當他們面對這滔天巨浪的時候,他們的生死際遇給我們的啟示是第一、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方面對同著同一個自然災害;第二、生命的脆弱與頑強。

當我們遇到海嘯怎麼辦:

第一、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你感覺到較強的震動,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准備,注意電視和廣播新聞。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里遠的地方。

第二、海上船隻聽到海嘯預警後應該避免返回港灣,海嘯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險。如果有足夠時間,船主應該在海嘯到來前把船開到開闊海面。如果沒有時間開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離停泊在海港里的船隻。

第三、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應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地球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生存家園,但是它也有變臉的時候;大海是地球賜予我們的生命源泉,但是它也有發怒的時候。回望昨天的災難,發現人間的真情;記住血的教訓,珍愛今天的平安。讓我們攜起手來與地球、大海和諧相處。

(全文)

大家可能還知道去年全國播了一部美國大片《後天》,我不知道在座的是不是看過,這個片子的劇情是這樣的,它講的災害三種,一是龍卷風,一個是海嘯,一個低溫寒冷,它導致這些災害的原因是因為溫室效應,因為人類使用能源太多了,汽車冒煙太多了,各方面的影響使得整個全球的溫度有所上升,本來地球經過46億年已經取得了平衡,由於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造成了極地的冰蓋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以至於氣候極其惡化,造成全球的災害連連,在那個片子里邊,展示的是龍卷風襲擊洛杉磯,海嘯襲擊紐約,低溫寒冷威脅北美的廣大地區,那裡人們的生存,人類陷入空前的災難。

這個片斷是專門介紹海嘯,它的場面大家可以看到,在紐約的一個高樓林立的地方,人們正在悠閑自在地生活,或者工作,或者上學,突然間狂風四起,而且海浪整個就涌過來了,涌到城市裡邊去了,人們奔走相告,互相攙扶,後邊的海浪追,人們往前跑,有的人跟不住就倒了。有一個圖書館比較大,可以避險可以避難,其中有些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還有些公司的職員在別人的幫助下,一起跑向了這個圖書館,當這些人擁進圖書館的時候,後邊的海浪來了,後邊一個人剛進去把門一掩,那波浪一下涌到門上來,撲面而來,劈頭蓋腦,這是當時的一個場面。剛才大家看的這個片子,它不是現實,這是用高科技製造出來的不可抗拒的恐怖場景,編導令觀眾膽戰心驚,盡管它沒有說是今天,也不放在明天,而故意把它放在後天,題目叫《後天》,但是,看了它以後還是達到這個結果,人們擔心未來,說到《後天》,有一個片名的翻譯,原文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大家看港澳台的譯名是《明天以後》,以後不是一天兩天,是漫長的時間,咱們大陸的譯名是《後天》,就專指這一天了,另外其他的華文地區,翻譯成為《末日浩劫》,後天再後天,那不就是未來嗎?是一場災難,是一場浩劫。我為什麼把三個譯名擱在這點呢,這就說明我們對於片子的理解,還是不深刻,災害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而是一個漫長的問題,因此呢,我們對於地球上的災害,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時刻加以注意,我們看了這之後我們可以說,我們不希望出現的後天,終於來了。

這次印度洋海嘯,是海底地震惹的禍,現在總說海嘯海嘯,別忘了誰招它,引起海嘯的以後我會說不僅僅有地震,但是引起巨大海嘯的,主要是地震,而這絕大部分的海嘯,造成的災害的提供能量的,就是海底地震,我們說一下這次發生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的一次9級的海底地震,是有地震記錄以來,第三個9級和9級以上的巨震,巨大地震,因為有三個震級相同,所以咱們按大小排列嘛,大家看,是第四位,1952年的勘察加大地震是環太平洋北邊的9.2級,1957年阿拉斯加的9.2級,1960年智利的9.5級,這是龍頭老大,1964年的阿拉斯加9.2。在這里順便說兩句,平時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震級一般叫里氏震級,里是叫里希特,它是一個震級表度,就好像咱們說溫度攝氏度,攝氏多少多少,華氏多少多少一樣,是個震級標度,我們測溫度,一般我們用水銀溫度計,但又可以用溫差電耦,那是屬於技術系統,不論用什麼,它的標度是一個固定的,什麼是零攝氏度呢?水結冰了這都是定死的,那麼里氏震級也有個規定,零級地震是什麼呢?是美國人最早在南加州用一個固定的儀器叫伍德•安德森地震儀,用這個儀器在一百公里的距離上,觀測到了一個毫米的幅度,那麼它相應的震級叫零攝氏度,是這么定下來的,所以今後,大家看上邊說的時候里氏震級,你知道這就行了,所以印尼這次9級的強震,在百年排位第三,但是這次地震海嘯的死亡排位第一,我這還不是全部的數據,就挑一部分,1755年的葡萄牙里斯本,3到7萬人,1896年的日本三陸2.7萬人,1908年的墨西納,這不是墨西哥,是另外一個地名,8.5萬人,1960年的智利900人,1964年阿拉斯加150人,你們想整個的人數是在下降,可是突然2004年的印尼也就到印度洋這一次,一個地震海嘯死了16萬人以上,16萬人意味著什麼呢?死亡的人數相當於太平洋沿岸1300多年海嘯死亡的總和,因為根據一千七百年的資料統計,全球發生破壞性較大的地震海嘯260次,又根據太平洋沿岸一千三百年多年海嘯的記載,有多少人死呢,14萬到20萬人喪生於海嘯災害,你看咱們的16萬不是和它相當嘛,這就是這次災害引起全球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死人太多了

我們下面看看地震的形成,我們知道凡是有地震肯定和斷層有聯系,我的老師傅承義教授,他已經故去了,生前曾經講過一句名言,他說「有地震必有斷層」,你找去吧,肯定有斷層,反過來,第二句話他說「有斷層未必有地震」,大家明白吧,有地震因為一定有來源是斷層,那現在你發現了斷層,它究竟後邊是不是還跟著地震呢?就看這個斷層目前還是不是處在活動狀態,我們用一個形象的話,是死斷層還是活斷層,現在北京地區天津地區很多大城市,都進行地震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叫做活斷層的勘察,叫地震安全性評價,看看我們腳底下哪個地方有斷層,如果有,你樓就別蓋這點,你的體育場館就別建這點,所以這次奧運場館的建設我們也參加了,叫活斷層的探測,進行地震安全性的評價。那麼這一次的地震斷層類型是什麼呢?這樣就必然要說到三種類型,斷層左邊右邊,中間有個裂開的,那麼如果這個斷層它不是上下切豆腐似的,很可能歪過來,斜切一刀,那麼我這是在上邊,這在下邊,叫做上盤下盤,那麼上盤下盤如果我這么過,就順著自己的勁頭重力勁頭往下滑叫正斷層,但是,如果用外力的作用,推著我往上走,那叫逆斷層,那麼這次地震的性質就是一個斷層,一個逆斷層,大家特別注意,剛才我手的比方是什麼呢?我比方的是我不是這么動,懂吧,這叫平推斷層,平移斷層,如果這樣一個運動它的地震不會引起海嘯,因為它對於上邊的水體不會給提升,也不會拉下去,而是我斜一點點,有一個傾滑分量,傾滑分量往上一推,上面多少億噸的水推起來了,這地震的力量是非常非常大,1000多公里斷層的能量在這個地方一下子釋放出來了,因此我們說北西向的逆沖性質,這還有實際價值,有指導意義。這里順便給大家一個概念,什麼是板塊運動的能量,板塊大家知道全球板塊運動,互相擠壓,這個能量非常大,擠擠碰碰碰出個地震來,所以地震的能量是板塊這個運動能量的一部分,很小一部分,那麼現在碰出來的地震又引起海嘯,海浪的波動,所以又是它地震能量的一部分,那麼,板塊運動的能量誰提供的,是地球下面的地幔,里邊有對流,地幔的底下是地核,滾熱的地核,就像我們在家裡烙烙餅,咱們一般看到的餅皮,誰也沒想到這個的底下有煤,這個整個的地球的中心是滾燙滾燙,幾千度的高溫,幾百萬的大氣壓,它在烤著我們的地球,不斷向外釋放著能量,可是我們過去對它研究得不夠,1997年的時候中國的科學家宋曉東發現了地球的內核是在旋轉,這是過去不知道的,認為都是一個互相緊密連接的,就好像雞蛋皮連著雞蛋白,里邊連著雞蛋黃一樣,不,現在雞蛋黃在里邊轉,還很快,這是中國人一個重大的一個貢獻,是一個年輕人到那兒留學的,也就是說整個地球的能量自下向外,一層一層地在影響著人,給人們提供生存條件,同時也會帶來災難。

地震海嘯災害的形成條件,簡單地說,必須具備三個不可缺少的條件,第一是深海水深幾百幾千米,第二是大地震7.5級以上,第三個是有利的海岸和海底的地理條件,就是地形。我們海嘯到達了海岸線登陸的時候,如果它進入港灣或港口,為什麼在這個地方危險呢,因為同樣來這么多水,現在不是開闊地了,而是一個很窄的道。水都要從這兒走,過不去,你擠我,我擠你,就擠起來了,擠起很高的水柱,很容易理解的。那麼我們說,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會引起海嘯,有人做過統計,在一萬五千次海底地震當中,只有一百次引起海嘯,因此不到百分之一,另外,我們可以肯定地說,6級和6級以下的地震基本上不可能引起海嘯,如果你家是在天津,在上海的在浙江的,沿海地方,那裡邊發生了6級、發生5級地震,你放心不要都跟海嘯聯繫上,你想發生都發生不了,沒那麼大的能量。告訴大家,就是這一次地震引起來的不僅僅是海嘯,引起整個地球的震盪,就像一個大胖子,跑步跑步跑完一停下來「呼
呼」老喘,為什麼呢?因為整個地球是一個彈性體,是大震激發之下,它禁不住自己要振動,要晃動,大家知道我們大鍾寺敲一下,鳴鍾十里遠,為什麼呢?為什麼老是聲聲不斷?因為它敲一下地球,激發的能量強。這有一個海嘯的動態演示,這是國家海洋局環境中心它們提供的,什麼呢?就是波一層一層往外傳,水波一開始你看到水的中間往下落,落差往外傳播。

那麼下面我們談談海嘯的成因。剛才我們講了海底地震,這是其中的一個成因。另外,還有火山噴發,火山噴發也會引起海嘯,特別是海底火山;再一個是海下的塌方,海底和我們看到的陸地一樣,下面也有山,也有一些高原,海底的高原,它們由於各種原因可能塌方,引起來的海水的一個震盪;海下爆炸,核爆炸,現在不搞了,前些年,先是空中核爆炸,後來是地下海洋核爆炸,現在都轉成地下了,因為對環境污染大。海底下這樣一個爆炸,人工爆炸也會激起海嘯,咱們有的人不是拿包炸葯,在河裡邊「炸魚」,幹嘛想逮魚,引起來大家看到的海浪,也是滾滾地動起來;再一個是天體墜落,一個彗星、一個隕石如果打到海里的話,隨著它本身在衰竭,本身在燃燒,攜帶它的剩餘的能量一下沖到海里去,一下也激起海嘯。上面我們說了這五種,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地震海嘯,是地震引起來的海嘯,占絕大多數。

下面我們轉過來說第二個問題海嘯了,地震只是給予能量,海嘯,是造成破壞,這里給大家一個概念是海嘯源的尺度,地震引起的海嘯,它的大小,我們說海嘯源它不是一個點,最後波及是一個面,而是一個小區域,這個區域可以用一個公式算,是一個簡單的對數關系,我們給兩個數字吧,一次8.5級的地震相當於600公里,什麼呢,海嘯源,就是它引起海嘯的這樣一個尺度,再一個是9.0級,它對應的尺度是1000公里。說到這里大家有一個概念要注意,地震是發生在一個點上,破裂點上,但是提供的能量是很長很長的,譬如說我手裡拿一個板,我現在掰——掰,嘎吧一聲,破裂的是斷裂的一點,但是我整個使的勁頭是整個板上的,那麼現在這個地震是在一千多公里的大范圍積蓄的能量在那點發生了。

地震之後在固體地球里邊,在腳下的岩石裡面傳播的叫地震波,又叫彈性波,那麼海嘯是海洋里邊傳播,是什麼波呢?是重力波,是物體的重量上下震盪,不像地震波是因為里邊的變形擠壓扭曲變形,這是兩種波,由於海底地震就是海底斷層的劇烈錯動,會引發水體的劇烈波動,這個就是海嘯,海嘯就是水體震盪,強烈的震盪,波長有幾公里到幾十公里,波速每小時達到幾百公里,也有一個公式,因為它的速度是和水深的平方根成正比,因為大家看,這個海浪的波長很長,就像我們在海邊看海浪的時候,大家看起起伏伏非常非常長,如果說你在波長長到幾百公里了,那麼你坐在一個行駛的船的時候,你絲毫感覺不到這個船在震盪,因為尺度相差太多了,因為你海浪起伏的量很小,在平靜的海面上,波高與波長之比很小,船體的顛簸小,幾乎感覺不到海嘯,但不等於不存在,一般不會形成災害,如果有海嘯你正在海上,你千萬不要往岸上跑,來不及了,如果弄不好,也可能和海嘯一起來,迎著敵人進來了。怎麼辦呢?到深海里邊去,因為在寬闊的海洋里邊微小的震動毫無察覺。

現在看看我們通過這次地震海嘯又能夠給我們一些什麼新的體會。那麼,這一次災害呢,把世界上最發達和最落後地區的,世界上最富和最窮的人,甚至像科爾,這些很有權力的人,都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遇到了同一種滅頂之災,這是過去沒有過的現象,有人說咱們地球村越來越小了,多少年不見的老朋友,怎麼見到了,大家常說一句話,「地球太小了」,現在不是說你見到老朋友,而是災害,那麼遠的北歐的人,和這地方最熱的印度人,他們在一起遇到災害了,過去哪有過呀。

第二個,我們地球村裡的人,生命從來沒有這么脆弱,從來沒有這么頑強,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有一些存活的人,那真是想盡一切辦法,一會兒我給大家舉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狂濤巨浪的吞噬下,有人竟奇跡般地存活下來,我們不能不問這是個例還是普遍性,從他個人來說是個例,從人類來說要求生,珍惜生命來說是有普遍性的,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種機會。

我們想能夠得到一種啟示,真正從災難里邊避開的,要有自己的知識,更要有更廣闊的社會支持,還有支持這個社會的政府,這樣構成不同層次的這樣一個力量,才有可能避免和減少災害的損失:

我們講第一個故事「海嘯中的母與子」,可能大家在報紙上都看到了,這個媽媽是個警察,她有三個孩子,大家看畫了三個箭頭,什麼呢,這其中是她的三個孩子,當中還有她的一個弟弟,在海邊。這個就是她,故事的主人翁。大家看到白色的了吧,白色就是海浪,就是海嘯,撲著來了,她就奔著海浪而去,為了危險而去,實際上奔著她的孩子而去。她們一家一共五個人來這玩,她說,「看到一道白色的水牆,從地平線上向海灘逼近,水牆越來越大,遊客們開始尖叫,快離開海灘,快離開海灘,我也朝海水中玩耍的這些人喊,可是他們聽不見,因為噪音太大,海浪聲太大,他們也不知道背後的巨浪正朝他們鋪天蓋地而來。」這個時候她聽到人們警告她,離開海灘,怕她出問題,但是這個母親為了救孩子,她說「我只能夠置若罔聞,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我的腳步,我只想靠近我的孩子,保護他們。」可是,在她離孩子20米遠的時候,一個浪頭過來,把她的三個孩子,和她的弟弟一起翻進了巨浪。緊接著不久,她也被排山倒海的浪給吞沒了,但是萬幸,也可能是上天有靈,受感動了,這個母親被洪水掀到一快高地上,給人掀起來拋到高地上。10分鍾以後,她去找她的親人找她的孩子,結果突然發現她全家人,全家人都在一塊離著洪水更遠的高地上,她看到她的孩子她的丈夫她的弟弟在一起,緊緊地擁抱著,充滿了恐懼和困惑。

這是「小科普解決大問題」,一個小孩子救了一百個大人,這是一個英國的一個小姑娘,她和家人在普吉島在度假,正在玩的時候,她說,「我看到海上出現了冒水泡,冒氣泡,而且潮水突然間退了下去,冒泡退下去,這個時候她說我一下就意識到了,可能要發生海嘯了,於是趕快告訴了媽媽,就這個「一下子意識到」這幾個字就文章多了,後來她母親呢,就通知了海灘和酒店的管理人員,把一百多人都疏散開了,當沖天巨浪幾分鍾後襲來的時候,海灘上已經空無一人。據說這個海灘是普吉島上為數不多幾個無人在地震海嘯中喪生的海灘之一,創造了奇跡。那麼為什麼呢,人們很關心這個呢,這個小女孩說她之所以對海嘯如此理解,是因為在到達泰國之前,她所在的班級剛剛開展了一個有關海嘯的專題講座,巧了,孩子是個有心人,當海面上所出現的所有異常情況,都和講座上的介紹吻合,因此,聰明的這個孩子在第一時間預感到了地震,她做出了個人的預警,救活了一百人。如果這樣的孩子多,不就拯救很多生命嗎,所以科普小,但是可以辦大事。

大象救遊客,大家到那邊玩,都愛坐大象,大象性情溫和,蹲下來讓你坐下去,這個海嘯發生以後呢,發現很多動物對自然災害有可能有某些超出人類的預感,其中就像這個泰國的普吉島北部的這樣一個旅遊勝地,騎著大象的遊客,突然發現這個象瘋了,帶著他就往山上跑,人緊緊抱住這個象,不知怎麼回事,驚慌失措,趕象的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追著它,跑到山頂時候,大象慢慢慢慢停下來了,回頭一看大浪來了,跟著腳步就來了。大象這種預感完全處於對震動的特殊敏感,我跟大家說我是搞地震,搞地震動的,搞地震儀器的,這個人在家裡邊你可以根據你腳步聲知道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夫人,人也能夠感覺到,這個大象和象群象群之間相隔幾十上百公里,它們傳遞信息,談情說愛,就靠那大腿,蹬蹬蹬踹,產生地下波動,這里邊專門有文章,做過這方面介紹,不同的震動不同的頻率,不同的幅度不同的節奏,都表達不同的意思:我遇到困難大家幫我忙吧,象群來了,我有什麼什麼事請你們幫助,我特別想我的朋友,大象採取不同蹬踹動作,所以我覺得這些動物本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所以這個例子還是有科學根據的,

這里講一講一些知識了,遇到海嘯怎麼辦?

第一條,如果你感到震動了,就得考慮海嘯的可能,當然你是在海邊居住,簡單說就這么一個。

第二個,如果聽到了海嘯的預警,要避免什麼,要避免返回港灣,因為在港灣地方容易引起浪高,如果你是在船上,應當把船開到開闊的水面,開出海港,要撤離停還海港里的船隻,總之這是一個危險地區,危險地區。

第三個,如果你看到海水明顯升高,降低,而且退潮的速度或漲潮的速度非常高,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往高處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剛才我講的是一個人,作為個人來說。另外還有一個技術系統來說,強調一個海嘯技術預警系統,海嘯技術預警包括三個:

第一個是地震監測,這還指地震海嘯了;

第二個,緊跟著是海嘯的一個動態追蹤,波到哪兒了,到那兒多高,多長時間,有個計算;

第三個,算完以後我告訴你們說了幾個小時以後要到達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官員和專家得有辦法通知大家,你不通知大家,你所得到的信息等於零,所以監測系統、追蹤系統和通信系統是必要的三個方面。

目前在太平洋上,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日本有很完善的全國海嘯預警系統,大家說到建吧,你們可不知道建這個很費錢的,地震儀,要定一個地震不是一個台,叫若干個台,那麼建一個地震台和一個台網整個就得幾十萬,上百萬一次投入,這個對中國來說不困難,為什麼?因為已經有了,中國已經有了地震台網,現在就是海嘯行程方面還有一些要解決,你報出來有這個位置,它傳播了,你怎麼知道到我這兒來了,你不能說我看見了,海浪滔天,那就不要你了,必須在海底下有一個探測儀,探測什麼,海底的地下壓力,包括它的水壓,包括地下的應力,這樣一個儀器很貴的,它的探頭要扎在岩石上,它的信息要浮在水面上,就相當於什麼呢,它們的耳朵貼在地底下,它的嘴巴露在水面上,幹嘛呢,把這消息告訴我們的通信系統,告訴我們的電視台,告訴我們的電信局,然後呢,匯集到一個中心去,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來判斷。你比如說你算了,計算好了,海嘯什麼什麼時候到,是不是那麼回事?我得檢驗一下,我判斷一下它的可能大小,所以海岸線的這樣一個監測系統和海嘯追蹤的這樣一個計算,兩個是互相印證互相校對的。據他們講,如果在海邊上,海底下建這么一個設備要二十萬美金,這不是小數字,因為海底深,那裡條件非常非常惡劣,因為和外邊聯系的需要電纜,需要很多的一些新的技術,買東西容易,維護更難,據他們說,要維護費每年都有幾百萬,上千萬,大家說錢多沒關系,只要能夠救命就行,我有錢,問題在這一點,現在的海嘯預報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據有人統計,在一段時間里邊,一個統計,大概報了三十次有15次沒有準,只有15次準的,大家說那麼低呀,我很羨慕,我們地震預報還沒有這水平,百分之一二十、百分之二三十,所以那,這么大的投入,那麼對這個規律的掌握還不夠,所以這時候變成一個社會問題,投入的問題,和公眾理解的問題。所以,印度洋海嘯,這個監測系統,今天我早晨聽廣播,我也上網看了,已經決定要建立,投入三千萬美元,三千萬的一個投入,很大的一個投入了,需要大家的幫助,好在那邊有個澳大利亞比較富裕的國家,還有大家幫忙,幫助這些困難的國家。但是對這個問題一定要看到,不能夠單純靠技術,單純技術觀點還讓我們吃大虧,美國人他們就考慮了這種情況,後來還是派人,不都是是無人職守的,還是有人進行監測校對的,派人去,把儀器叫做「海嘯警察」,加引號的,是既有儀器又有人來進行互動式的來做海嘯的預測和監測。

那麼,我們國家離海嘯有多遠,就這個問題提到我們面前有多遠,我先告訴大家結論,這可能是一家之言,我國不僅沿海地區不易發生地震海嘯,就是遠海發生的地震海嘯也不會對我國沿海構成威脅。我這么說有點過,也算一家之言。因為,我為什麼這么講呢,一個依據從地質構造上看,我國除了郯廬大斷裂,縱貫渤海,大陸沿海地區很少有大斷裂和斷裂帶,沿海不會發生大地震,在我國海區內也很少有島湖和海溝,近代垂直差異運動的不明顯,它沒有這樣一個上下的動,沒有上下動的分量,因此不具備發生大地震的條件;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海深之言,只有海深達一兩千米才會給海嘯提供可能,發生提供可能,我國有發育良好的寬廣的大陸架,水較淺,大部分在二百米以內,特別是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黃海平均深度44米,不利於地震海嘯的形成和傳播,這是講了實話,也可能要冒一定的風險,但是總之還是有點依據吧。

那麼,目前我們國家的海嘯災害的現狀如何呢,跨洋海嘯世界其他地方發生海嘯,從深海傳到我國的海區後能量也不大會構成威脅,比如智利大海嘯發生的時候,對菲律賓乃至日本都造成了災害,但海嘯傳到上海的時候,在吳凇江口的驗潮站,只記錄15到20個厘米的海嘯波高,到岸邊上了,不是大海里邊,大海里邊了不得了,聚在一塊就了不得了,已經到我這點了,波才這么高;第二個局域海嘯,我分兩個,剛才說了跨洋海嘯,現在是局域海嘯,根據歷史記載,我國發生過海嘯,兩千年來,一共發生過十次地震海嘯,平均二百年左右出現一次,最近的一次是1876年,是2月18號在台灣省的基隆北海中發生海嘯,導致數百人的喪失。

最後我想概括成兩句話,一是人和自然,面對海嘯人類並非無能為力,我強調的不是戰勝它,我們要和它融洽但我們可以行動,什麼行動呢,讓下一次的災情不至於這么殘酷吧,這就叫減災。這樣我們人類的智慧得到發揮,我們的地球村得以生存,我們的後代得以發展,這就是我們的願望。我想這應當是我們所能得到的一個重要的啟示,謝謝大家。

Ⅶ 有關海嘯的資料

在地球上,大海的力量是一切自然力中最不可捉摸的。海底下的暗涌波動,能夠席捲整個海洋,吞噬掉整座城市,並且它們會留下數以萬計的屍體。回溯歷史,海嘯造成了眾多聳人聽聞的災難,在幾乎所有的海洋中稱凶霸道,從來無敵手,從來不留情,海浪殺手,一次又一次襲擊人類。海浪本身既致命又神秘,它可以時速達到每小時700公里,發作一次將會引起整個地球的震動。我們從電影《後天》中看到了滔天的巨浪幾乎淹沒了自由女神像,排山倒海般的海水涌進了紐約的繁華大街,這個兇猛的怪物就是地球上最凶惡的殺手—海嘯。然而我們還陶醉在高科技帶給我的視覺刺激的時候,真實的海嘯襲擊了印度洋沿岸的多個國家,造成了16萬以上的人員的死亡。是什麼力量讓海嘯如此肆虐?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殼運動發生突變,形成了地球歷史上有地震記錄以來的第三大的地震海嘯。這次巨震,在幾秒之內,使海洋底部突然出現了一個百公里寬,上千公里長,幾米深的大坑。由此而來的劇烈海水震盪,相當於100萬枚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能量。一瞬間,人和岸邊的一切就消失在巨浪之中了。這次海嘯是海底地震惹的禍,地下斷層是逆斷層,震級9級。

由強地震引發的印度洋大海嘯在幾分鍾之內就開始造成了一場人間慘劇,一兩小時之後,它就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2個國家,吞噬了無辜16萬人的生靈,形成曠世災難。當我們為死難者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災難中的倖存者而祝福。無論貧與富,無論名人還是普通百姓,當他們面對這滔天巨浪的時候,他們的生死際遇給我們的啟示是第一、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方面對同著同一個自然災害;第二、生命的脆弱與頑強。

當我們遇到海嘯怎麼辦:

第一、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你感覺到較強的震動,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准備,注意電視和廣播新聞。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里遠的地方。

第二、海上船隻聽到海嘯預警後應該避免返回港灣,海嘯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險。如果有足夠時間,船主應該在海嘯到來前把船開到開闊海面。如果沒有時間開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離停泊在海港里的船隻。

第三、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應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地球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生存家園,但是它也有變臉的時候;大海是地球賜予我們的生命源泉,但是它也有發怒的時候。回望昨天的災難,發現人間的真情;記住血的教訓,珍愛今天的平安。讓我們攜起手來與地球、大海和諧相處。
要更多資料

Ⅷ 自然趣聞

尋找兇殘的「怪兔」

《酷狗寶貝》電影有這樣的情節: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國所有農田裡的蔬菜。英國東北部費爾頓的居民證實,的確有體形巨大的「怪兔」出沒,所有見過這只巨兔的居民都為它的「體形與容貌」感到震驚。它不時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壞能力極其強大。費爾頓居民正想方設法撲殺這只「怪物」。見過這只兔子痕跡的人稱,它的足跡甚至比鹿的足跡還大。當前,有一名英國人飼養著一隻類似的怪兔——這只叫「羅伯托」的兔子體重16公斤,體長1.1米,被稱為「世界頭號兔王」。專家稱,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寵物兔子轉變而來。

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

1歲的小河馬與130歲的烏龜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多少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非洲肯亞的海勒公園就生活著這樣一對「忘年交」。

2004年末,肯亞暴發的洪水淹沒了河馬的棲息地,而緊接著印度洋的海嘯,使一頭叫做「歐文」的1歲河馬被沖進了印度洋,最後被民眾從海上發現並救了起來。被救後,成為孤兒的小歐文與肯亞海勒公園的百年大海龜「一見如故」。之後,小河馬和老龜每天形影不離,相依相伴。這段「忘年交」被拍攝成紀錄片《歐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誼》,紀錄片已傳遍全世界,成為人類都感動的故事。

2048年海魚消失?

如果人類不從現在保護海洋環境,那麼到2048年人類可能沒有海魚可吃。這是11月一個國際聯合專家小組得出的結論。

專家小組稱,由於過度捕撈、污染以及環境問題,海洋生物缺乏足夠的營養和食物來源,其抵禦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這使得許多海洋物種逐漸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產品將會越來越少。如果不遏制這種趨勢,全球海產品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銳減。屆時,美味的海鮮大餐可能只在回憶中尋找。該調查報道一出台,立刻引發極大關注和爭議。

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

今年2月,由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三國科學家組成的探險隊表示,他們在印尼巴布亞省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批新物種,堪稱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這片從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個新物種和許多珍稀物種,這里有許多種新鳥類、青蛙、蝴蝶和棕櫚樹,它們顯然還保持著原始面貌。科考人員表示,這里接近「伊甸園」,也許是整個亞太地區最質朴的生態系統。

印度發現新鳥類

今年5月,業余天文學愛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東北部發現一種色彩斑斕的新鳥。專家認為,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印度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品種。這種鳥身長約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欖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樣鮮紅,屬於畫眉科,由於保護區周圍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數鶥(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數鶥總共14隻,還包括正在育種的3對。目前,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已經開始關注這種鳥。

神秘「怪物」四不像

今年3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有人拍下了一隻「四不像」的野獸照片。當地居民表示,他們還從未見過這種動物。至今,這只野獸是屬於新種類,還是狐狸的變種,還沒有人清楚。這只野獸身體細長,有袋鼠一樣的腦袋、豎著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長長尾巴。從遠處看,這只「怪物」身體光滑、無毛。之後,有人把這只「怪物」照片貼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有人稱,它是無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說它像是傳說中的「吸血怪」。生物學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紅狐的一種,是基因變易的結果,形成了特殊的習性,但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證實。

鯊魚會「走路」

印尼海岸發現的50多種新生物中,最引起關注的是會「走路」的鯊魚。這種體形細長、表面有斑點的鯊魚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進化而來。它們主要捕食甲殼類動物。比如螃蟹、蝸牛什麼的,還有一些小魚,利用鰭走路對於它們捕食幫助很大。當然,如果受到驚嚇後,這種鯊魚也可以快速遊走。由於這種鯊魚很小,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對它們來說也比較安全。

海豚也有「腿」

10月28日,日本研究人員在日本西部海面捕獲的一隻寬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對背鰭外,尾部附近還有一對多出來的鰭。多出來的這對鰭,比背鰭要小得多,大約只有人類手掌大小,長在海豚身體下方的尾部附近,這是人類首次在海豚身上發現一對多餘的、發育完全而對稱的鰭。海豚和鯨5000萬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陸地動物,專家稱,這對鰭應該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陸地時留下來的,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發現。

發現湄公巨鯰

體長2.7米、體形就像一隻灰熊般巨大的鯰魚,7月在泰國北部地區的湄公河被發現,這是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一條淡水魚。盡管當地村民為維持巨鯰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終還是死掉,隨後這條巨鯰就成為當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鯰已被列入到嚴重瀕臨絕滅物種名單中。湄公河流經的泰國與寮國村民都承諾,今後不會再捕殺巨鯰,這被稱為近10年來保護湄公巨鯰的最大進展。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20/content_5509712.htm
回答者:月暖風輕 - 舉人 四級 1-7 10:47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50% (1) 不好
50% (1)

其他回答共 1 條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非洲大象遭屠殺

今年8月,野生動物保護學家乘坐直升機在查德叢林上空飛行時,無意中發現了被屠殺的大象殘骸,現場讓人觸目驚心。當直升機試圖降落地面時,偷獵者還向直升機開槍,試圖將野生動物保護學家趕走。在有關部門的呼籲下,查德和歐盟官方高度關注偷獵事件,採取了緊急措施,從空中和地面加強了扎庫馬國家公園外圍巡邏,保護外出覓食的象群順利度過雨季。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2048年海魚消失?

如果人類不從現在保護海洋環境,那麼到2048年人類可能沒有海魚可吃。這是11月一個國際聯合專家小組得出的結論。

專家小組稱,由於過度捕撈、污染以及環境問題,海洋生物缺乏足夠的營養和食物來源,其抵禦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這使得許多海洋物種逐漸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產品將會越來越少。如果不遏制這種趨勢,全球海產品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銳減。屆時,美味的海鮮大餐可能只在回憶中尋找。該調查報道一出台,立刻引發極大關注和爭議。

尼驚現「失去的世界」

今年2月,由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三國科學家組成的探險隊表示,他們在印尼巴布亞省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批新物種,堪稱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這片從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個新物種和許多珍稀物種,這里有許多種新鳥類、青蛙、蝴蝶和棕櫚樹,它們顯然還保持著原始面貌。科考人員表示,這里接近「伊甸園」,也許是整個亞太地區最質朴的生態系統。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發現湄公巨鯰

體長2.7米、體形就像一隻灰熊般巨大的鯰魚,7月在泰國北部地區的湄公河被發現,這是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一條淡水魚。盡管當地村民為維持巨鯰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終還是死掉,隨後這條巨鯰就成為當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鯰已被列入到嚴重瀕臨絕滅物種名單中。湄公河流經的泰國與寮國村民都承諾,今後不會再捕殺巨鯰,這被稱為近10年來保護湄公巨鯰的最大進展。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尋找兇殘的「怪兔」

《酷狗寶貝》電影有這樣的情節: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國所有農田裡的蔬菜。英國東北部費爾頓的居民證實,的確有體形巨大的「怪兔」出沒,所有見過這只巨兔的居民都為它的「體形與容貌」感到震驚。它不時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壞能力極其強大。費爾頓居民正想方設法撲殺這只「怪物」。見過這只兔子痕跡的人稱,它的足跡甚至比鹿的足跡還大。當前,有一名英國人飼養著一隻類似的怪兔——這只叫「羅伯托」的兔子體重16公斤,體長1.1米,被稱為「世界頭號兔王」。專家稱,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寵物兔子轉變而來。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

1歲的小河馬與130歲的烏龜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多少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非洲肯亞的海勒公園就生活著這樣一對「忘年交」。

2004年末,肯亞暴發的洪水淹沒了河馬的棲息地,而緊接著印度洋的海嘯,使一頭叫做「歐文」的1歲河馬被沖進了印度洋,最後被民眾從海上發現並救了起來。被救後,成為孤兒的小歐文與肯亞海勒公園的百年大海龜「一見如故」。之後,小河馬和老龜每天形影不離,相依相伴。這段「忘年交」被拍攝成紀錄片《歐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誼》,紀錄片已傳遍全世界,成為人類都感動的故事。
神秘「怪物」四不像

今年3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有人拍下了一隻「四不像」的野獸照片。當地居民表示,他們還從未見過這種動物。至今,這只野獸是屬於新種類,還是狐狸的變種,還沒有人清楚。這只野獸身體細長,有袋鼠一樣的腦袋、豎著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長長尾巴。從遠處看,這只「怪物」身體光滑、無毛。之後,有人把這只「怪物」照片貼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有人稱,它是無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說它像是傳說中的「吸血怪」。生物學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紅狐的一種,是基因變易的結果,形成了特殊的習性,但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證實。
鯊魚會「走路」

印尼海岸發現的50多種新生物中,最引起關注的是會「走路」的鯊魚(上圖)。這種體形細長、表面有斑點的鯊魚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進化而來。它們主要捕食甲殼類動物。比如螃蟹、蝸牛什麼的,還有一些小魚,利用鰭走路對於它們捕食幫助很大。當然,如果受到驚嚇後,這種鯊魚也可以快速遊走。由於這種鯊魚很小,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對它們來說也比較安全。
印度發現新鳥類

今年5月,業余天文學愛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東北部發現一種色彩斑斕的新鳥。專家認為,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印度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品種。這種鳥身長約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欖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樣鮮紅,屬於畫眉科,由於保護區周圍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數鶥(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數鶥總共14隻,還包括正在育種的3對。目前,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已經開始關注這種鳥。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海豚也有「腿」

10月28日,日本研究人員在日本西部海面捕獲的一隻寬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對背鰭外,尾部附近還有一對多出來的鰭(上圖)。多出來的這對鰭,比背鰭要小得多,大約只有人類手掌大小,長在海豚身體下方的尾部附近,這是人類首次在海豚身上發現一對多餘的、發育完全而對稱的鰭。海豚和鯨5000萬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陸地動物,專家稱,這對鰭應該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陸地時留下來的,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發現

閱讀全文

與印尼海嘯後怪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跟中國哪裡 瀏覽:796
英國出產什麼車 瀏覽:258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用筷子 瀏覽:802
希臘與伊朗哪個強 瀏覽:819
伊朗瓷磚怎麼樣 瀏覽:583
如何上好中國近代史這門課 瀏覽:298
義大利旅行哪裡好 瀏覽:628
人民幣9000對印尼多少錢 瀏覽:662
一塊印尼放點什麼都軟了 瀏覽:282
中國有哪些技術領跑全球 瀏覽:853
越南對外戰爭有哪些 瀏覽:588
義大利和西班牙哪個是主場 瀏覽:767
為什麼印度景色總是昏黃的 瀏覽:816
印尼產的摩托車怎麼能看出來 瀏覽:730
義大利商務男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63
越南當兵去什麼地方 瀏覽:238
印度紅犬什麼時候能長大 瀏覽:775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6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4
越南峴港古鎮有多少錢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