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首都發生嚴重洪災200個社區遭襲,洪災為何破壞力巨大
印尼首都發生重大洪災,已造成至少五人傷亡,當地居民已經深受其害,成千上萬的人緊急前往避難所。
近日,印尼首都雅加達遭受連日來的強風暴雨襲擊,數十條主要街道被淹沒,多數房屋被損毀,印尼減災機構表示,此次降雨還將繼續持續多日,希望民眾能早日准備好應對措施,錢少暴雨洪水對本國帶來的危害。
面對洪水的日益猖獗,我們應該做好預防
根據電視廣播等提前掌握降水,降雨等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一定要選擇合適自己的求生路線,避免出現被洪水圍困的現象。
遇到洪水時,一定要認清路標,不要著急忙慌,一定要選擇正確的路進行逃離。
遇到洪水時,一定要准備充分的食物和水資源,這樣才能堅持到救援的到來。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自製求生用的,漂浮裝置,也可以積極呼救,爭取早日脫離苦海。
2. 加里曼丹森林大火是如何生起的
1997年8月,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相繼發生火災,持續了兩個多月,至少有30萬公頃林地被燒毀、271人喪生。這些火災多數是由當是種植園公司燒荒墾地引起的,加之印尼今年50年不遇的不旱助長了火患。森林大火的煙霧曾經彌漫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上空,造成大面積的空氣污染。
3. 世界上哪些地區的原始森林遭到了破壞,原因是什麼呢
僅在過去幾十年間的熱帶地區,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因為破壞性採伐而退化,另有35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被徹底砍伐。
在過去30年中,亞馬遜叢林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的1/6已遭到嚴重破壞。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在夏威夷,2/3的原始森林被破壞,島上140種鳥有一半已經滅絕,30多種瀕於滅絕
2000年印尼共損失了380萬公頃的森林,比1990年增加了
一倍,這個損失速度也是巴西亞馬孫河流域森林損失速度的六倍。
每年有大約1300萬公頃的天然森林被破壞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鍾有2000m^2森林被破壞,1000m^2土地沙化,4.7萬t土壤被侵蝕。
由於生產新材,每年有另外25000km2的森林退化,大部分被當地村民用作木材燒火做飯。通過商業皆伐和選伐,每年又有45000km2的森林被破壞。每年還有20000km2的森林被皆除,改作牛牧場。
美國:只剩有不到15%的原始森林
蘇格蘭:只剩有不到1%的原始森林
中國:按現在的速度10年內將消耗所有可採伐的森林
加拿大:50%的原始森林破砍伐
挪威:只剩有3%的原始森林
孟加拉:90%以上的原始熱帶森林已被破壞
海地:幾乎所胡的原始雨林已被破壞
4. 印尼火災
呃,最著名的應該是97印尼森林大火,當時全球木製品,紙張價格因此飆升影響深遠。起火的原因是印尼農民燒荒以及當地氣候條件原因。05的沒印象。
5. 分析印度尼西亞森林大火產生的人為原因及其危害
1997年印度尼西亞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森林大火,除人為原因外還有引起全球氣候異常的"厄爾尼諾"現象等自然原因. 仰光、曼谷、河內、吉隆坡、巨港、雅加達、馬尼拉,這七個城市哪個最大? 1.仰光,面積352.86平方公里,人口300萬 2.曼谷,面積290平方千米,人口約561萬。 3.河內,面積597平方公里,人口350萬, 4.吉隆坡 面積達243.6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479,388 5.巨港,人口90.3萬 6.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平方公里 7.馬尼拉,面積達626.58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被稱之為「亞洲的紐約」。而現今的馬尼拉更被評為世界級城市。 所以,馬尼拉最大。
6. 印度尼西亞幾乎每年六七月都會出現大面積深度森林大火的原因及其對生態環境的
印度尼西亞幾乎每年六個月六七個月都會出現大面積深度森林大火的原因主要是人為。
7. 東南亞橡膠林哪一年發生大火
印尼「燒芭」——傳統與現實的碰撞
2015-10-04 12:05
印度尼西亞有「燒芭」的農業傳統。每年,印尼都要面臨林火引發的煙霾問題。蘇門答臘島部分地區民眾和企業燃燒森林的行為導致當地大片森林焚毀,火勢嚴重時,蘇門答臘島上單日起火點高達200多處。大火引起的濃煙飄至鄰近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造成兩國空氣污染加劇,引發了一場國際爭端。
印尼「燒芭」傳統
「燒芭」原義是指焚燒芭蕉樹,這是一種傳統的原住民農耕文化,「燒芭」現今是指山民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放一把火把植物覆蓋地燒出一塊空地以用於耕作,植物燃燒的灰燼則作為天然肥料。由於山民的無休止耕作,若干年後土地將轉為貧瘠,山民便棄之,另尋他出持續"燒芭"行為。
在印尼,一些棕櫚園、橡膠園種植企業為了擴大棕櫚和橡膠這類高經濟價值的樹木,採用火燒毀林這種 「簡單粗暴」的低成本方式來開辟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此外,印尼人口數量龐大,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資源趨於緊張,少地或無地的農民,便通過火燒毀林清出土地的方式來開辟耕地,種上他們賴以生存的糧食和各種農作物。這種方式在印尼被稱為 「燒芭」,長期以來,「燒芭」這種擴大耕地的方式已經成為印尼的農業傳統習慣。每年印尼各地的山林火災多是因為種植園焚林闢地和農民火燒墾荒耕作的 「燒芭」陋習所引起的。
「燒芭」燃燒產生的煙霾,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可以在短時間內引起嚴重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人吸入後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此外,煙霾還會影響飛機起降、影響交通干線能見度。長達數月的火災嚴重破壞本國和鄰國的生態環境。
歷史上「燒芭」引起的事件及其各國的反應
具有代表性的煙霾事件為:1997 年底到 1998年,印尼發生森林大火,火災持續數月,導致東南亞多國遭受煙霧災害,對這些國家的公共衛生和交通系統的影響尤為嚴重; 2013 年 6 月,印尼蘇門答臘島部分地區民眾和企業的 「燒芭」活動導致當地大片森林焚毀,大火引起的濃煙飄至鄰近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影響范圍直抵泰國南部; 2014年 9 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再次發生森林火災,受害國家包括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1997 年由於印尼農民燒荒墾地所引起的濃密煙霾,在長達數月的時間里籠罩著印尼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地區,最終造成約20萬當地居民因煙霾生病。濃霧還使東南亞多個國家的海陸空交通大受影響。在印尼,由於能見度降低導致了客機失事事件,在馬六甲海峽發生數起輪船相撞事件,據估算煙霾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 93 億美元。此次煙霾事件引起多個東南亞國家對印尼的批評。受煙霾影響嚴重的馬來西亞砂拉越地方行政當局被迫宣布進入 「緊急狀態」,由於對印尼在控制煙霾方面的遲鈍反應嚴重不滿,馬來西亞政府未經印尼政府邀請就自行宣布將派遣一千多名消防隊員到蘇門答臘幫助滅火,馬來西亞的這一行為引起印尼嚴重不滿,指責馬來西亞的 「魯莽無禮」舉動侵犯了印尼主權。在地區和國際壓力下,經過外交磋商,印尼最終才勉強同意馬來西亞的消防隊員入境支援滅火。新加坡政府衛生和環境部長也直言希望印尼吸取教訓,對國內的燒火墾荒行為進行嚴格整頓。泰國一些報紙批評印尼政府逃避責任,聲稱要採取「法律行動」。緬甸則有官員警告如果再發生類似事件,將向國際法院起訴印尼索取賠償。面對此次煙霾污染給周邊國家造成的影響,印尼總統蘇哈托兩次向鄰國道歉。
2013年6月,印尼蘇門答臘發生森林火災,火勢嚴重時,蘇門答臘島上起火點多達 200 多處,這次火災引起的濃煙向四周飄散,影響范圍直到泰國南部,最嚴重時陶公府的能見度只三、四百米。印尼鄰近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造成新加坡、馬來西亞「史無前例」的嚴重煙霾天氣。在煙霾期間,新加坡空氣中充滿了樹木燃燒的味道,新加坡民眾為防範煙霾紛紛搶購口罩、眼葯水、潤喉糖甚至涼茶,政府要求民眾盡量呆在屋裡,避免長時間的戶外活動。除了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外,濃霧還嚴重影響了新加坡的旅遊和交通運輸。另一受害國馬來西亞的海路交通也受到嚴重影響,一些國際國內航班被迫暫停和延遲,首相納吉布建議民眾減少戶外活動以免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此次事件引起新馬兩國政府和民眾對印尼控制森林火災不力的抱怨和批評,新加坡政府除向地區外國家尋求援助外,環境局局長帶領代表團前往印尼與印尼官員緊急會談,要求印尼撲滅蘇門答臘林火,新加坡媒體則呼籲國際社會向印尼施加壓力。面對新馬兩國巨大的輿論壓力,印尼總統蘇西諾被迫為本國林火造成的嚴重煙霾天氣向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國道歉。印度尼西亞外長馬蒂·納塔萊加瓦表示,印尼充分意識到蘇門答臘島空氣污染事件的影響和後果,印尼政府和人民希望將責任者繩之以法。
但時隔一年,2014 年9月,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再次發生森林火災,煙霧擴散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部分地區。新加坡空氣污染指數在當地時間9 月 15 日達到峰值,導致學校限制戶外運動,托兒中心和幼兒園取消所有戶外活動。此外,新加坡衛生部緊急出台特別計劃,為在煙霾中患呼吸系統疾病的18 歲以下青少年和65 歲以上老人提供醫療援助。在馬來西亞,受霾災影響最大的柔佛州麻坡市和禮讓市所有的中小學被迫停課。
8. 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被破壞的原因
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被破壞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
國際著名科學雜志《自然》子刊物《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論文稱,印度尼西亞目前已經超過巴西,成為世界上原始森林破壞率最高的國家。論文作者用2000年至2012年的熱帶雨林砍伐衛星照片向世人直觀展示了這一現狀。
衛星照片為我們帶來的最觸目驚心的一幕是:在這段時間里,相當於希臘國土面積的一千六百萬森林迅速消失。在消失的森林中,有六百萬公頃森林是原始森林,佔到消失森林總面積的38%。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維護著自然環境,儲存大量碳物質來保持氣候的穩定,通過對降雨和蒸發的控制調節天氣,並維持著地球的生態平衡。除此之外,原始森林對保護物種的多樣性也有重要作用。
全球幾乎一半的森林都位於熱帶地區,而且它們基本都是雨林。無論如何衡量,熱帶雨林在所有森林中都是最為珍貴的。全球近乎三分之一的雨林都位於巴西,這個國家占據了亞馬遜盆地三分之二的面積;而全球雨林的五分之一分布在剛果和印度尼西亞。
9. 印尼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及其災害
空氣污染指數急劇上升,陷入煙霧和陰霾之中,原因,是印尼森林火災和當地的傳統農耕方式「燒芭」即燒荒。燒荒行為就使得林火和焚燒耕地所產生的煙霧隨著從西部及西南部吹來的風,飄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鄰國。另外,目前的乾旱季節導致林火升級。在燒荒嚴重的蘇門答臘島中部,有的地方能見度不足1公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數急升。濃煙導致的呼吸困難已令不少村民離家避難,甚至造成了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