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人民必須信教,在印尼無神論是違法的,為什麼印尼無神論不反抗
清醒一點,除了少數國家,絕大多數國家的人都有宗教信仰,都相信有鬼神的。
B. 印尼是一個宗教信仰色彩比較嚴重的國家,首次去印尼需要注意些什麼
入鄉隨俗,剛到一個國家,了解其文化和風俗習慣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選擇去印度尼西亞工作、度假旅遊、休閑度假或休息。那樣,你真的掌握印尼的一些禁忌和風俗習慣嗎?
印尼是一個宗教信仰色彩比較嚴重的國家,並沒有國教,但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全國約87%的人都信仰伊斯蘭,也就是說起穆斯林人口總數是世界最多的國家。約有6.1%的人信仰基督新教,其次3.6%的人信仰天主教,最後剩下的人大多數信仰印度教、佛家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尼位於亞熱帶、不產小麥,因此住戶的主食是稻米、苞米或甘薯,特別是稻米更加廣泛。稻米除煮開外,印尼人愛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稻米或檽米,裹成棱形煮熟而吃、稱之為「克杜巴」。但是,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各樣鮮面條、吐司麵包等。
印尼人吃飯無需木筷,除在官方場所有時候應用餐刀外,一般都習慣用左手抓飯。抓飯時,直接把白米飯盛在盤里,用右手指將飯揉成小包團,送至口中一口一口地吃。餐桌旁邊需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時常拿手沾沾冷水,以防使白米飯沾粘在手上。有的人也愛喝葡萄酒、純凈水等,一般不喝烈酒。
在農村地區,有嚼佬葉、檳郎的習慣,如主人家送上檳郎盤,顧客最好是嘗一嘗,以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
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個人名片。初次相識,顧客應自己把個人名片贈給主人家,個人名片文本用英文。印尼人愛平和的音調、不趾高氣昂的姿態和尋找一致的良好心願,與他們商談應心態謙虛些並調低響聲。拜會印尼生意人時最好攜帶禮品,接受禮品即代表著承擔了某類義務;對別人給的禮物要毫不在意,但不要當眾開啟外包裝。印尼生意人喜愛設宴,做為顧客,在歸國前要以同樣規范收益別人一次。
規矩這么多,看了是不是有一種在印尼難以生存的感覺?但規矩是規矩,只要不觸碰一些忌諱,平常多注意,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C.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宗教是什麼
印尼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尼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其建國指導思想「潘查希拉(pancasila)」五基原則第一條就是「信仰神道」,所以印尼政府承認人民選擇不同信仰的自由,並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動,每年都撥專款用於扶助建設清真寺,教堂,宗教學校,發行宗教經書和開展各種宗教活動。
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伊斯蘭教徒的人數在世界上居首位。伊斯蘭教對印尼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至風俗習慣都有極其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伊斯蘭教徒很講究禮節,熟人相見,除互致問候外,還念誦祝辭「願真主保佑你」,而「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更是時常掛在嘴上。文雅、謙恭 、和藹是穆斯林公認的美德。宗教在穆斯林生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虔誠的教徒每天要到清真寺做5次跪拜,跪拜前要脫鞋,然後沐浴凈身,一般清真寺內都保持安靜、肅穆的氣氛。
(3)為什麼印尼人必須有信仰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無國教,但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潘查希拉,印度尼西亞建國五項基本原則,第一條),不然將被視為共產黨(在印度尼西亞,共產主義等相關行為,是非法的)。
雖然印度尼西亞憲法明定宗教自由,但政府僅承認6種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儒教。印度尼西亞雖然不是伊斯蘭國家,但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雖然印度教及佛教為少數宗教,但皆影響印度尼西亞的文化。由於穆斯林商人的影響,伊斯蘭教最初於13世紀採行於北蘇門答臘,至16世紀成為各地區的優勢宗教。
天主教則由早期葡萄牙殖民者及傳教士傳入;而新教則於荷蘭殖民時期由荷蘭加爾文主義及信義宗傳教士於殖民期間傳入。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所信仰的宗教,如爪哇阿邦安伊斯蘭教、巴厘印度教及達雅克基督教,一般較少注重宗教正統性,而具有本土化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尼西亞人
D. 為何印尼人口中87%信仰伊斯蘭教,卻不是伊斯蘭國家
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利汗國,開國皇帝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但這個國家的貴族被伊斯蘭化了,於是就成了伊斯蘭國,波斯語還是國語,但是老百姓大部分信仰印度的各種原始宗教,說印度各種方言。再後來的帖木兒帝國,貼木爾也是一個突厥化的蒙古人,依然和伊利汗國政策一樣,國教伊斯蘭教,貴族說波斯語,老百姓該幹啥幹啥。
印尼無國教,但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然視為共產黨(共產主義及其相關活動在印尼為非法)。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國民中約88%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基督教新教,3%信奉天主教,2%信奉印度教,1%信奉佛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E. 印度尼西亞為什麼有很多人信仰伊斯蘭教
摩大柯著,〈1511年前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的傳播〉
印尼人口中穆斯林佔88﹪,及1.6億左右,他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1511年之前伊斯蘭教再印尼的傳播經歷了三個時期。
醞釀時期:公元7世紀下半至13世紀末,印尼群島與伊斯蘭教發生了初步的接觸,伊斯蘭教開始傳入。
公元7世紀時,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飛的大帝國。與此同時,東方也出現了強盛的大唐帝國。東西兩大帝國的興起,使東西海上貿易呈現一片繁榮,阿拉伯商船經由麻六甲海峽抵達中國,而阿拉伯商人的東來,伊斯蘭教也沿著當時的國際貿易路線,來到了印尼群島的西部。
在13世紀末之前,印尼與伊斯蘭教已經有了長達數世紀的接觸,伊斯蘭教勢力已經抵達印尼群島,但是尚未在印尼社會立足,除了在某些國際貿易港口建立了外國穆斯林的社區外,沒有發生較大規模的改教運動。而伊斯蘭教傳播緩慢的原因是:
阿拉伯帝國早期的東方貿易是以中國為主要對象,由於季風的關系,穆斯林商人在此建立了一些居留區,但只是在這里短暫逗留,就繼續前往中國。他們與印尼當地人民彼此隔絕,沒有把傳播宗教與商業結合起來,也沒有在此進行傳教活動。
公元7世紀下半期,在蘇門達臘以巨港為中心,興起了佛教王國室利佛逝,對伊斯蘭教的傳入構成嚴重的障礙。在印尼其他地區,由於印度文化的影響,婆羅門教和佛教的流傳已達一千多年之久,在印尼社會中的勢力十分強大,伊斯蘭教傳入後,遭到婆羅門教和佛教強有力的抵制。
發展時期:從13世紀末到14世紀末,伊斯蘭教在蘇門達臘立足,建立政權,並以此為橋頭堡向印尼社會滲透。
公元1095-1291年的十字軍東征,刺激了西歐對東方奢侈品,尤其是對香料的需求。盛產香料的印尼群島因此深深地捲入了當時的國際貿易網路之中,成為東方商品的重要來源。穆斯林商人不再航行到中國,而是再印尼群島各個港口建立貿易據點,結交當地統治者,勸說其皈依伊斯蘭教,並與當地人民貿易、通婚、傳播伊斯蘭教。
其次,印度西北海岸的古吉拉特興起,發展成為東西海上貿易最重要的轉運中心。1297年,古吉拉特建立了穆斯林政權。由於古吉拉特與印尼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商業關系,古吉拉特穆斯林商人頻繁地來到印尼港口,他們屬於蘇菲教派。他們善於將蘇菲教派神秘主義與印尼當地神秘主義傳統相結合,對伊斯蘭教做了折衷的解釋,使之適合於印尼的國情,容易被人民接受。
第三,13世紀下半期,佛教王國室利佛逝已經衰弱,雖然1293年再爪哇又出現新的信奉印度教的滿者伯夷帝國,但是直到1331年,滿者伯夷長期陷入內亂,使伊斯蘭教得以在印尼群島建立政權。
隨著東西海上貿易的擴展和室利佛逝的衰弱,蘇門達臘西北沿海地區統治者的政治和經濟力量迅速增長,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他們要求擺脫室利佛逝的控制,建立獨立國家,與東西方各國發展政治與商業交流,改宗伊斯蘭教就適應了他們的需要。從經濟上來說:可以吸引大批的穆斯林商人到他們的港口貿易;從政治上來說:一個是波斯傳統的王權。蘇門達臘沿海統治者改奉伊斯蘭教之後,採用Sultan(神的化身)的王號,顯然要比原先的梵文王號Raja(神創造的人)更具權威,有利於提高王權。另一個特點是蘇菲教派的神秘主義,他很容易與馬來人的神秘主義相融合。
13世紀末伊斯蘭教已經在蘇門達臘西北立足,雖然這時蘇門達臘改信伊斯蘭教還僅僅是開始,但是發展
很迅速,其結果導致印尼史上第一個穆斯林國家須文答喇-巴塞蘇丹國的誕生。須文答喇-巴塞蘇丹國的建立
使伊斯蘭教在印尼獲得一個橋頭堡,伊斯蘭教從這里開始滲入印尼社會。
在爪哇,伊斯蘭教也滲入當地社會,一些爪哇商人前往蘇門達臘從事貿易,在那裡成為穆斯林,回來時就把伊斯蘭教帶入爪哇。且東南亞大多數港口的港務長都改奉了伊斯蘭教,通過他們,伊斯蘭教進入了宮廷,並由港務長的親屬將穆斯林學者引入宮廷,伊斯蘭教對滿者伯夷宮廷的影響日益擴大,一些貴族、官員因而皈依了伊斯蘭教。
總之,從13世紀末到14世紀,伊斯蘭教在引尼的傳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伊斯蘭教並沒有席捲印尼群島,除了蘇門達臘西北沿海地區之外,伊斯蘭教主要市在統治階層中傳播,並未發生人民群眾大量改教的現象。
高潮時期:15世紀至16世紀初,伊斯蘭教在印尼各地廣泛傳播,成為印尼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首先,1401-1406年,滿者伯夷爆發爭奪王位的內戰,各屬地趁機要求獨立,尤其是爪哇,經濟和政治的獨立也要求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因而轉向伊斯蘭教,宗教那時再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成為一種新的力量。
其次,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的傳播。1403年明成祖致力於恢復、發展與海外諸國的友好關系,特別致力於擴大與西洋貿易大國古里、呼魯模斯等伊斯蘭教國家發展貿易,為此派遣鄭和下西洋,擒捉陳祖義和亞烈苦奈爾,掃除海上交通的障礙,重建東南亞和南亞的和平局面。
第三,為了利用伊斯蘭教作為反對奉行佛教的暹羅的政治武器,並且給予馬六甲帝國一種內聚力,馬六甲國王皈依了伊斯蘭教,接著貴族們也都奉行了清真教門,其餘的人民也都奉王命學他們的榜樣。隨著馬六甲的領土擴張和貿易的發展,他成為當時東南亞伊斯蘭教傳播的中心,對於伊斯蘭教在印尼的傳播給予新的刺激。
伊斯蘭教國家的形成過程有兩種類型。一是穆斯林透過和平的或暴力的方式首先使統治集團伊斯蘭化,進而使整個國家伊斯蘭化,馬六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種類型的國家中,改教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原來的統治者在伊斯蘭教的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另一種類型是伊斯蘭教的傳播導致新國家的產生,這種類型主要發生在爪哇。由於貿易的關系,使得穆斯林商人在此聚集居住,並在此建立清真寺傳播回教,一些爪哇貴族紛紛皈依了伊斯蘭教,勢力日益發展,終於奪取地方政權。
綜上述所論,到16世紀初,除了蘇拉威西之外,伊斯蘭教在印尼各主要島嶼都取得了廣泛的傳播,成為印尼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F.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它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6)為什麼印尼人必須有信仰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特點: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主要是遜尼派。不過,印尼的許多島嶼和村莊都信仰基督教,這要歸功於傳教士們的功勞。有趣的是,島上一直就有的萬物有靈論就並沒有被拋棄,在有的島嶼上,它們也會混雜在一起。有時你會看到有人戴著十字架,也拿著護身符之類的東西。
2,有700多種方言
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不過,印尼人使用的語言有700多種,單是巴布亞一個省,就有270多種方言。爪哇語是印尼的第二大語言,有超過8400萬人使用。
3、仍然生活著叢林部落
在現代化的印尼大都市裡,我們很難想像,在蘇門答臘的叢林中,依舊存在著遺世獨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過獵人頭的事情,雖然這種做法幾十年前就被廢止了,但有些家庭還在屋裡懸掛著他們祖輩的「戰利品」。
G. 為什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民眾會廣泛信仰伊斯蘭教
地理位置的原因,古代阿拉伯人通過印度洋過來做生意。伊斯蘭最早都是在這幾個國家的沿海地區傳播,後來深入內地。
大概15世紀這兩個國家建立了伊斯蘭王朝,現在馬來西亞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印尼宗教不參與政治,但穆斯林人口全世界第一。
H. 印度尼西亞為什麼要求人人有信仰
可能是因為人家90%的人信伊斯蘭教吧?信無神論的都是「卡菲勒」。
不過人家信啥和咱沒關系,人家也沒逼著你信什麼教,這是人家的內政。
I. 佛教創建於印度,為什麼大多數的印尼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而不是佛教
伊斯蘭教7世紀前左右創立,但大多數是根據周邊國家的生活環境資源狀況等發展起來的
J. 為何印度尼西亞不允許國民擁有無宗教信仰的權利
因為這個涉及到一些宗教的利益,所以他們不允許不信教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