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樣看待在印尼旅遊的中國人
我認為在印尼旅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可以促進兩國之間的交往,帶動兩國之間的經濟,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為我中國自豪。
2. 現在中國人去印尼旅遊安全嗎人生安全
其實當地的華人才是最狡猾的,說真的當地人為啥排華,有一部分原因是咱在外面的國人是真不給國人爭臉啊。在國外移民或做生意的華人最擔心害怕的不是外國本土人,而是自己國家的所謂老鄉,往往那些兇殘的血案兇手就是華人的老鄉遠房親戚。
印尼當地民風淳樸,巴厘島很適合度假旅遊,只要小心中餐館和所謂的華僑2代,他們會狠宰你。洋人街更是如此!!
3. 華人為什麼願往印尼跑
咱們華人和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二兩個遍布全球的種族哦~
連冰島那種寒冷的地方都有人喜歡
4. 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是什麼
從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暴徒發動的一系列針對華人的暴動,亦稱為「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或「印尼五月騷亂」。1998年8月8日,旅美華人抗議迫害印尼華人暴行。
此次嚴重騷亂,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印尼國家經濟和社會運轉遭受巨大損失。騷亂進而演化成為一場變革運動,迫使在台上呆了31年的蘇哈托總統辭職,蘇氏家族勢力隨之土崩瓦解。此後,印尼經歷了長期動盪和沉淪,用十餘年時間才逐步擺脫「絕望國家」狀態,確立新的政治體制,重拾經濟穩定發展,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氣。
(4)印尼排華為什麼還要去印尼旅遊擴展閱讀
1998年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遭到世界普遍關注和譴責。同時在華人世界裡成為對印度尼西亞感觀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因為此事,印度尼西亞一般被列入最讓民眾反感的國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下台,哈比比領導過渡時期政府,之後瓦希德政府繼續前任政策,廢止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對華人歧視性的稱呼。印尼政府還計劃檢討對華裔的歧視性法規。
5. 印尼和泰國哪個好
泰國比印尼強一些,但是軍事方面印尼厲害一些.
經濟方面 差不多, 印尼是世界新興經濟國,泰國在20年前製造業就已經很發達了,但是近幾年泰國處於緩慢發展狀態.
旅遊,泰國好一些,因為印尼治安不如泰國.還有 印尼是"回子"國家,現在世界都挺反對穆斯林的.
人文嘛,也是泰國好一些,泰國人文接近於中國,而且泰國不排華,相對華人和外國人的選擇,一定是泰國. 印尼比較排華.而且印尼經常有針對外國人(白人)的炸彈恐怖襲擊.
總體來說 泰國好於印尼.總體的比印尼要快10-20年.
6. 印尼華人遭受屠殺為什麼還呆在那裡
當時中國早就得到了信息派人去撤僑倆百多名中國籍公民都走了,印尼僑民由於長期受台灣方面宣傳認為大陸黑暗所以不願相信大陸政府還給印尼政府舉報中國干涉印尼內政結果自食其果被屠殺
請採納
7. 巴厘島那麼多安全隱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
印尼的巴厘島一直是中國遊客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除了便捷的交通,方便的簽證(可以落地簽),最重要的是巴厘島的藍天白雲以及漂亮的海灘,可以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巴厘島被中國遊客佔領了,同時,很多明星選擇在巴厘島辦婚禮,更是把巴厘島旅遊推上了雲端。然而,巴厘島的安全隱患一直都是存在的,首先是前段時間的火山會爆發的新聞,同時印尼這個國家曾經有過排華歷史,網上還有很多人爆出在巴厘島旅遊上當受騙,比如計程車亂收費,換錢時以假亂真等。這幾天一名中國女遊客在巴厘島遇刺的新聞讓巴厘島又上了熱搜,那麼,既然巴厘島那麼多安全隱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呢?
首先是中國的海島游還不是很成熟,中國的海島游名氣最大的就是海南了,海南三亞、海口等城市超長的海岸線,風景秀麗,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尤其是冬季,很多的東北人在海南過冬。但是隨著遊客的增多,海南旅遊的口碑也受到了挑戰,天價海鮮宰客等新聞讓人望而卻步,同時海南旅遊旺季時,好的房間幾千塊一晚,機票也是非常的貴,去一趟海南費用,都可以去國外了。所有很多人把度假目標轉向國外,巴厘島就成為了替代品,巴厘島風光秀麗,沙細灘長,在國內確實不太找得到能比肩的地方。
同時,巴厘島雖然離中國不遠,但好歹是國外,去一趟巴厘島,也算是出國了。走出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是旅遊的一個重要意義。在巴厘島1塊錢約等於2000盧比,也算是可以感受一下當「百萬富翁」的感覺。雖然說火山在活動有爆發的可能和危險,但是大家都抱著僥幸心理,對安全管理有極大的信任。說到宰客現象,哪裡都有,在中國各個旅遊景點鍛煉出來的遊客,可以說是經過千錘百煉了,走到哪裡都不怕。不過出門在外,尤其是在國外,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熟記當地中國使館應急電話,出了問題,國家能及時保護你。
8. 馬來西亞和印尼為什麼仇視華人
第三,海外排華勢力的影響。在印尼和馬來西亞,華人曾遭到嚴重的歧視,在印尼的600百萬華人境況尤其悲慘。印尼人視中華文化為「毒品」,極端仇視華人,禁止華人用漢語,強迫華人改姓。入境印尼的華人都會發現,關稅宣誓表格上依然是白紙黑字的列明中文刊物等同毒品和槍械,一概禁止攜帶入境。許多到印尼旅遊或經商的華人也有特殊遭遇,移民廳官員總愛諸多刁難,最後必須花錢消災才能順利過關。印尼有50多項法律存在歧視性條文,劣待華人。最嚴重的是華裔身份證有特別編號,這猶如在他們的額頭上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帶來一生厄運。在印尼和馬來西亞,華裔子弟經常受限制於族群的學額分配製,許多天資聰明的華人子弟盡管成績優秀也無法被大學錄取。
從文化方面看,主要是華人融入當地社會不夠。一方面,一些國家在制定社會合理移民政策方面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華商在主動融入當地社會方面也有欠缺。華人的社會特性決定了他們在海外往往會自我孤立,再加上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他們不太容易融入當地社會。
其一,他們缺乏與當地社會的文化認同感,僅僅關注自己的經營狀況,不太關注所在社區整體發展狀況和其他族群的經濟利益。其二,華商還缺少跨文化管理的意識,也不習慣分權,不信任外來管理者。相反,日本、韓國等在歐企業敢於嘗試跨文化管理,能夠很快融入當地社會。其三,一部分海外華人素質偏低。目前中國在國外的華人華僑素質參差不其,有高水平的經商者和留學生,也有偷渡出國的打工者。少數人缺乏道德素養,不尊重當地社會公德和風俗習慣,甚至違法犯罪、賄賂官員、結識當地黑社會,自招禍患,嚴重影響華人的形象。最後,海外華人現代公民意識薄弱,缺乏自主意識,更不能融入當地社會。一個封閉而又沉默的群體很容易遭受其他族群的攻擊。
這種封閉性和無為觀念還導致華人社會在大眾傳媒話語領域的失語狀態,成為當地主流媒體妖魔化的對象,從而導致社會形象的扭曲和邊緣化。發生的索羅門群島事件可見一斑,在歐洲也是如此。而其他少數族裔雖然也是弱勢群體,但善於利用各種手段來保護自己。就拿歐洲的少數族裔來說,歐洲的摩洛哥移民和土耳其移民非常善於「發出自己的聲音」,爭取自己的權益,所在國政府在考慮少數族群的政策上自然會對他們有所傾斜。又如,在德日本人就有德國政府資助的日語電視台。
歐洲華人雖然吃苦耐勞,但也許是由於文化傳統的原因,性格普遍謙和、沉默,使自己處於一個「弱勢族群」的地位。華人利益在歐洲各國政府考慮少數族群的政策時,大多排在最後一位。同是華裔,菲利賓的華裔一般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但卻不願意直接參政,他們通過向政客提供資金支持等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因為他們深知:華人政治上的無權和真空狀態,直接導致經濟上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所以華人總體在當地社會都非常需要能傳達他們意願、保護他們權益的代言人。
9. 印尼排華的原因是什麼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場原本是為推翻蘇哈托政權而起的政治運動,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等地卻演變為嚴重的"排華騷亂」。
當時,僅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鋪、房屋、住宅被燒毀,約15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在12日題為《十年之際,印尼否認強奸暴行,但不曾將它忘卻》的報道中,法新社稱,即使大多數居民都寧願遺忘暴行曾經發生,但受害者對當年搶掠強奸的場景卻仍然歷歷在目。
一名華人女士講述道:「當時,我舅媽打電話告訴我們將房間的燈全部關上讓暴徒們感覺房子里沒人。我們聽到許多華人婦女成為受害者。
法新社在報道中描經道,數干華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軍隊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奪和焚毀。華人婦女於韻(音)說:「當時真是太恐怖了,人們被困在燒著的商店裡,滿街是燃燒的建築和汽車,到處濃煙滾滾。"
法新社說,如果印尼軍方當時是為了在亞洲金雕風暴的恐慣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話,那麼他們失敗了。
(9)印尼排華為什麼還要去印尼旅遊擴展閱讀
1998年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遭到世界普遍關注和譴責。同時在華人世界裡成為對印度尼西亞感觀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因為此事,印度尼西亞一般被列入最讓民眾反感的國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下台,哈比比領導過渡時期政府,之後瓦希德政府繼續前任政策,廢止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對華人歧視性的稱呼。印尼政府還計劃檢討對華裔的歧視性法規。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庄國土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盡管印尼社會仍存在否認聲音,但暴力事件10年後,印尼對華人的種族歧視問題已得到顯著改善。「印尼官方已取消『族群標識』政策。華人可以過春節,可以享受基本三、四百年未曾享有的政治權利。」庄國土說,「在印華人已經迎來最好的時期。」
於韻(音)也對法新社記者說,她沒有感到過本土印尼人對她的「憎惡之情」。她說:「在印尼唐人街,華人與印尼當地人已相互融合。在這里,任何種族都不分彼此,沒有差異。」
10. 印尼為什麼會成為除中國外,中國人最多的國家呢
中國老百姓出國定居的歷史,博大精深。在唐代之前,出國定居的華人,無固定的稱呼。唐代之後,因為經濟發展文化的發展溝通交流、出口貿易的擴張、交通出行的發達,出國定居人數驟然增加,她們多被定居國的老百姓稱之為"水調歌"。明清時期,也有的稱之為"華人","中華人"、"粵閩人"等。
很多人都會覺得歐美國家等發達國家是中國人關鍵移民投資地址,其實因為西方國家的美國綠卡較難拿,文化藝術差異較大,添加的門檻比較高,所以這些我國的華人總數其實不是最多的,往往是東南亞諸個離中國近的國家,海外華僑總數大量,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全是中國人總數相當多的我國。
印尼是一個東南亞我國,這是全球最大群島國家,由約17508個海島構成,因而擁有千島之國的稱呼。印尼的人口總數也非常多,總共有2.62億多,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