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SATE什麼意思

印尼SATE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10-19 19:45:48

1. 沙嗲怎麼讀

「沙嗲」的拼音:shā diē。

沙嗲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嗲醬一起入口。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一串串沙嗲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1)印尼SATE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調料,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

它相當辛辣香咸,但其刺激口味不適合華人飲食結構,故潮汕華人廚師經歷代琢磨創造,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而成新的調味蘸醬,並取音譯印尼文的「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而後傳往港澳台等地。自此,普遍意義上印尼馬來本土的烤肉配料亦被稱為沙嗲醬。

因為沙嗲醬是指廣泛意義上的具有類似辛辣咸鮮的一類調制辣醬,所以其品種比潮汕沙茶醬多得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尼沙嗲和馬來西亞沙嗲醬。

2. 沙嗲 是什麼東西

馬拉話沙嗲是串燒肉的意思

也就是烤肉味道,有專門的沙嗲醬,就是烤肉味調料

沙嗲醬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種調料復合味。它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汕廣(州)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

沙嗲醬色澤為橘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辛辣味突出,鹹味濃,略帶甜味,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而且香味的內涵和力度都與沙茶醬不同。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菜烹調中,「沙嗲牛肉」和「沙茶牛肉」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況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調味品也迥然不同。

沙嗲(滑炒)牛肉況汁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香,再投入沙嗲醬,而且要配入三花牌淡奶及少許蚝油等以增其奶香鮮味,而沙茶(滑炒)牛肉況汁只要用蒜泥起香即可,也不必配淡奶,因醬味本已很合國人中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橘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兩者的風味也各有千秋。

沙嗲醬的品種比沙茶醬多得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尼沙嗲和馬來西亞沙嗲醬。現將印尼沙嗲醬配方和製法披露如下:

原料:

蝦糕(產於印尼,呈黑灰色糕狀,系一種略經發酵的蝦茸(泥)粘結體。猶如中國的臭蝦醬、臭豆腐乾那樣,生品具有奇臭,加熱成熟後會形成特殊的動物性原料之熟香)40克,花生醬250克,炒熟的花生仁60克,大蒜泥400克,干蔥500克,大茴、金名子(一種國外產的小茴類香料)、味好美牌玉桂粉各15克,南姜粉、黃姜粉、香茅各50克,紅辣椒粉、科連達粉(一種國外產的半辣型調料)各25克,椰子醬500克,精鹽50克,白砂糖75克,印度咖喱100克,植物油650克。

製法:

(1)先將牛肉湯倒入花生醬中調勻使成薄醬。

(2)另將花生仁、蝦糕、大茴、金名子、干蔥、蒜泥、香茅、丁香,都分別碾磨成粉末,或用粉碎機加工成粉泥狀。

(3)用一半油起鍋,把紅椒粉先倒入,徐徐加熱,使成淡紅辣油,再將蔥蒜投入致香,再放蝦糕炒至腥臭味改變,鮮香味散溢,然後再把他調料逐步投入鍋中同炒,並且控制用中小火,嚴防焦鍋,邊炒邊徐徐加油,最後加花生泥、花生醬、椰醬及鹽、糖,得到香濃味半辣的稠醬即可。

它的營養價值與沙茶醬相仿,在烹調中使用方法也相同可直接蘸食,也可調制復合味等等。只是在調制復合味時,配調味品較沙茶醬為多。以下一例「沙嗲火鍋料」復合味汁的組成說明:

馬來西亞沙嗲醬800克,紳士牌花生醬500克,南乳汁75克,菠蘿(斬成細粒,連汁水用)500克,番茄汁250克,蝦醬275克,蝦米細末375克,干蔥250克,大蒜275克,香菜140克(斬成細末),花生仁(炸熟碾成碎末)1000克,紅椒(切成細末)100克,白砂糖200克,太太樂雞精150克,椰汁、三花牌淡奶各400克。

沙爹醬(Satay Sauce)
沙爹醬適合伴與各式肉類串燒一同進食.
材料: 花生醬半杯 ( Peanut Butter ) 椰奶 3/4 杯 ( Coconut Milk )
泰式甜椒醬 2 湯匙 ( Thai Sweet Chili Sauce ) 香茅粉 1 茶匙 ( Lemon Grass Powder )
花生油 2 湯匙 ( Peanut Oil )
燒熱平底煎鍋下花生油燒熱,加入其他材料.用中火邊煮邊攪拌,煮至醬汁濃厚即成.

進口沙茶醬又稱沙嗲醬(Sateysauce)。是盛行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它色澤為桔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汕廣大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

沙嗲醬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粵菜烹調中「沙嗲牛柳」與「沙茶牛柳」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兌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調料也迥然不同。烹制沙嗲牛柳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醬,而且必須放適量三花淡奶及少許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制沙茶牛肉時,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醬的本味更適合國人的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桔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兩者的風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醬的品種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沙嗲醬和馬來西亞沙嗲醬。

沙茶醬可以直接蘸食佐餐,還可以調制別有風味的復合味,用以烹制沙茶牛柳、沙茶鴨脯等佳餚。它還可以配製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制沙咖牛腩煲、沙咖煸明蝦等港派名菜,適宜於燒、燜、煨、涮、灼等烹調方法。

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特殊的復合香味、蝦米和生抽的復合鮮鹹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

沙茶醬的品種有福建沙茶醬、潮州沙茶醬和進口沙茶醬三大類。

福建沙茶醬是用大劑量的油炸花生米末及適量去骨的油炸比目魚干末和蝦米末與蒜泥、香菜末、辣椒粉、芥末粉、五香粉、沙姜粉、芫荽粉、香木草粉用植物油煸炒起香,佐以白糖、精鹽用文火慢炒半小時,至鍋內不泛泡時離火待其自然冷卻後裝入壇內,可久藏1年至2年而不變質。福建沙茶醬香味自然濃郁,用以烹制爆炒溜蒸等海鮮菜品,口味鮮醇,因其特有的海鮮自然香味而深受港澳台食客的歡迎。

潮州沙茶醬是將油炸的花生米末,用熬熟的花生油與花生醬、芝麻醬調稀後,調以煸香的蒜泥、洋蔥末、蝦醬、豆瓣醬、辣椒粉、五香粉、芸香粉、草果粉、姜黃粉、香蔥末、香菜籽末、芥末粉、蝦米末、香葉末、丁香末、香茅末等香料,佐以白糖、生抽、椰汁、精鹽、味精、辣椒油,用文火炒透取出,冷卻後盛入潔凈的壇子內,隨用隨取。潮州沙茶醬的香味較福建沙茶醬更為濃郁,可做炒、火局、燜、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很多菜品。

沙茶醬的製作方法

1、花生仁5千克入色拉油中小火浸炸3分鍾,取出磨成花生醬。

2、取鐵鍋一隻,倒入花生油2千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蒜頭碎1250克、干蔥頭碎1千克小火爆香,加入切碎的紅辣椒干500克小火炒香後放入沙茶粉1.5千克、全脂牛奶粉150克、單晶冰糖1100克小火燒化,最後加入磨好的花生醬調勻即成沙茶醬。

3. 沙爹是什麼

沙爹,我們一般叫沙茶,一種調味料,不同與辣椒醬,芥末這些沙茶醬的品種有福建沙茶醬、潮州沙茶醬和進口沙茶醬三大類 進口沙茶醬又稱沙嗲醬(Sateysauce)。是盛行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它色澤為桔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州廣大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州話讀「茶」為「嗲」音)醬。
沙嗲醬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潮州菜烹調中「沙嗲牛柳」與「沙茶牛柳」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兌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調料也迥然不同。烹制沙嗲牛柳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醬,而且必須放適量三花淡奶及少許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制沙茶牛肉時,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醬的本味更適合國人的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桔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兩者的風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醬的品種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沙嗲醬和馬來西亞沙嗲醬。 新加坡沙爹肯定是絕大多數旅客最喜愛品嘗的其中一道本地風味小吃。沙爹原是傳統馬來美食, 可是漸漸地, 土生華人和華人也開始學做沙爹。特別研製的雞肉、羊肉或者牛肉塊,用竹簽串起,然後放在火上烤,這便是沙爹了。將這些肉串沾在濃稠的花生醬中,配著新鮮黃瓜片、生洋蔥和蒸飯餅一起吃,滿口的南陽風味不言而喻。如果你在尋找香氣四溢,口感較重的新加坡食品,那沙爹絕對是首選。在烤火上的沙爹串,往往香味四溢。當年街邊販賣沙爹的小販,就靠這股誘人的沙爹香,招引食客。沙爹一直是最受旅客歡迎的本地特色美食之一。

4. 沙茶的沙茶風味

沙茶風味,是以沙茶醬為主要調料烹制的菜餚。沙茶醬在閩南語中又稱沙嗲,20世紀初,由華僑從東南亞傳入我國的廣東、福建及台灣的部分僑區。
沙茶醬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為印尼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它是一種綜合性的調味品,其味鮮香,咸辣微甜,其色為褐黃色或紫紅色,體現了極強的熱帶風情、南國風味,它的主要成分由花生仁、白芝麻、椰子肉、芹菜籽、芥菜籽、蕪荽籽、辣椒粉、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生薑、香草、木香、丁香、胡椒、咖喱、白芍、三奈、蔥頭、蒜頭、蝦米、比目魚干、精鹽、白糖、花生油等幾十種原料經磨碎熬制而成。
沙茶風味,是閩南地方菜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獨特風味名揚海內外,著名菜餚有沙茶鴨塊、沙茶牛柳、沙茶火鍋等。近幾年來,隨著餐飲業的不斷發展,為迎合食客對各種風味菜餚的需求,廣大廚師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出大批沙茶風味菜餚,現介紹幾款。
一、沙茶銀芽火鴨絲
原料:烤鴨脯(帶皮)200g,綠豆芽300g,青紅椒絲各5g,沙茶醬35g,鹽1g,雞精3g,胡椒粉0.5g,黃酒15g,水澱粉15g,麻油10g,精煉花生油25g。
製法:1烤鴨脯切細絲,綠豆芽掐去頭尾洗凈瀝干。
2沙茶醬煸香,烹黃酒,放入鴨絲、銀芽、青紅椒絲加熱,雞精、胡椒粉煸炒斷生,勾芡淋麻油起鍋裝盤。
特點:紅、白、綠三色相間,脆嫩香濃爽口。
二、沙茶扒白靈菇
原料:白靈菇500g,西蘭花200g,沙茶醬50g,美極鮮15g,雞精3g,紹酒15g,高湯1200g,水澱粉50g,精煉花生油50g。
製法:1白靈菇去根洗凈剞梳子花刀,用高湯800g煨1小時撈出。西蘭花切小朵洗凈用煨白靈菇的湯焯斷生。
2沙茶醬煸炒起香,烹黃酒加高湯400g燒滾,下白靈菇燒透,加雞精、美極鮮醬油,勾流芡,淋熟油,起鍋裝盤,西蘭花圍邊點綴。
特點:香濃鮮糯,營養豐富。
三、沙茶魚片
原料:黑魚1條(約1000g),青紅椒片各10g,雞蛋清1隻,沙茶醬50g,鹽1g,雞精4g,胡椒粉0.2g,黃酒25g,上湯100g,水澱粉35g,色拉油750g(約耗35g),干澱粉15g。
製法:1黑魚宰殺治凈,斬去頭尾折骨去皮取肉,批成5cm×3cm×0.25cm的薄片,用清水漂清,潔布吸干水分,加鹽、雞精、黃酒10g、胡椒粉、雞蛋清、干澱粉拌勻上漿。
2魚片下五成熱油鍋滑油,青紅椒片也過油。
3沙荼醬煸香,烹黃酒加鮮湯燒滾,放入魚片、青紅椒片、雞精、勾芡淋熟油起鍋裝盤。
特點:魚片滑嫩、鮮香。

5. 沙爹味道是什麼味

沙爹,又稱作沙嗲(印尼語:Sate;馬來語:Satay),是一種味道獨特的烤肉串,主要起源於印尼,另外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也十分常見。食材經過腌制後穿在竹簽之上,然後用炭火將其烤熟,吃的時候搭配加上辛辣的醬料和配菜,非常受當地人的歡迎。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在其起源地印尼,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街邊小攤還是高級飯店,沙爹都是當地美食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這主要是得益於印尼的多元種族文化和民族融合產生的混合烹飪藝術,它與中國的烤串、日本的照燒、歐美的卡博串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在2011年還在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中獲得過第14名,對於一款街頭小吃來說,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馬來西亞街頭,正在烤沙爹的攤販

根據歷史記載,沙爹的原型是印度一種烤肉串,而後者最早來自於西亞地區。到了19世紀初,許多印度人和中東人士湧入荷屬東印度,他們將本民族飲食習慣與當地食材進行結合,最終創造了沙爹這一美味。不久之後,荷屬東印度的每個島嶼都出現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沙爹菜餚,19世紀末期,沙爹從荷屬東印度開始向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傳播,最終遍布東南亞各處。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1870年,爪哇售賣沙爹的攤販與食客

受宗教習慣影響,印尼和大馬的沙爹多以牛羊肉和海鮮為主。同時印尼當地的荷蘭殖民者也將這款南洋美食帶回了歐洲,後來這款又好吃又便宜的街邊美食開始走進酒吧和飯館之中,成為當地人最喜歡的下酒菜。

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也在下南洋務工後將這款美食的靈魂——沙爹醬,帶回了中國國內。經過不斷地改良與融合,最終誕生了另一款經典的佐餐調料,潮汕火鍋的靈魂蘸料——沙茶醬。使用沙茶醬製作的牛肉、青菜也是潮汕地區人們喜愛的美味。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6. 潮汕牛肉火鍋的茶是什麼茶

沙茶。
沙茶來自流行於馬來、印尼等國的烤肉腌料「沙嗲」(Satay)。它的印尼語詞根「SATE」意思就是「烤肉串」。這是一種蝦膏、花生、南姜、黃姜、香茅、紅辣椒、椰子醬等香料混合而成的,類似於咖喱的重口味調料。

沙茶醬是潮汕牛肉火鍋的靈魂所在,這是普遍的共識。但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細節是,最早之前,潮汕牛肉火鍋是沒有蘸料的,它選用高湯混雜沙茶作為鍋底,爐是炭爐,整片牛肉浸沒在沸騰的沙茶湯汁里,口味稍重的喜歡加點本地辣椒醬。

7. 沙茶什麼意思

沙茶醬(印尼語Satay)原是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其原義是烤肉串,多用羊肉、雞肉或豬肉,所用的調料味道辛辣,傳入中國後,只取其辛辣特點。 原料:花生仁、白芝麻、魚、蝦米、椰絲、大蒜、蔥、芥末、辣椒、黃姜、香草、丁香、陳皮、胡椒粉等 做法:原料經磨碎或炸酥研末,然後加油、鹽熬制而成的一種調味品,稱為沙茶醬。製作過程相當繁瑣.製作好的沙茶醬色澤金黃。 特點:與原來的東南亞風味不同的是,沙茶香而不辣,略帶甜味.是潮汕閩南地區做菜常用的調味品。 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特殊的復合香味、蝦米和生抽的復合鮮鹹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
編輯本段種類
沙茶醬的品種有福建沙茶醬、潮州沙茶醬和進口沙茶醬三大類。
福建沙茶醬
廣式沙茶醬
福建沙茶醬是用大劑量的油炸花生米末及適量去骨的油炸比目魚干末和蝦米末與蒜泥、香菜末、辣椒粉、芥末粉、五香粉、沙姜粉、芫荽粉、香木草粉用植物油煸炒起香,佐以白糖、精鹽用文火慢炒半小時,至鍋內不泛泡時離火待其自然冷卻後裝入壇內,可久藏1年至2年而不變質。福建沙茶醬香味自然濃郁,用以烹制爆炒溜蒸等海鮮菜品,口味鮮醇,因其特有的海鮮自然香味而深受港澳台食客的歡迎。
潮州沙茶醬
瓶裝沙茶醬
潮州沙茶醬是將油炸的花生米末,用熬熟的花生油與花生醬、芝麻醬調稀後,調以煸香的蒜泥、洋蔥末、蝦醬、豆瓣醬、辣椒粉、五香粉、芸香粉、草果粉、姜黃粉、香蔥末、香菜籽末、芥末粉、蝦米末、香葉末、丁香末、香茅末等香料,佐以白糖、生抽、椰汁、精鹽、味精、辣椒油,用文火炒透取出,冷卻後盛入潔凈的壇子內,隨用隨取。潮州沙茶醬的香味較福建沙茶醬更為濃郁,可做炒、火局、燜、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很多菜品。
進口沙茶醬
沙茶醬
進口沙茶醬又稱沙嗲醬(Sateysauce)。是盛行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它色澤為桔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州廣大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州話讀「茶」為「嗲」音)醬。
編輯本段區別
沙茶醬火鍋
沙茶醬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潮州菜烹調中「沙嗲牛柳」與「沙茶牛柳」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兌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調料也迥然不同。烹制沙嗲牛柳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醬,而且必須放適量三花淡奶及少許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制沙茶牛肉時,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醬的本味更適合國人的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桔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兩者的風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醬的品種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沙嗲醬和馬來西亞沙嗲醬。 沙茶醬可以直接蘸食佐餐,還可以調制別有風味的復合味,用以烹制沙茶牛柳、沙茶鴨脯等佳餚。它還可以配製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制沙咖牛腩煲、沙咖煸明蝦等港派名菜,適宜於燒、燜、煨、涮、灼等烹調方法。
編輯本段烹飪指導
沙茶醬蒸牛仔骨
1. 沙茶醬可以直接蘸食佐餐,還可以調制別有風味的復合味,用以烹制沙茶牛柳、沙茶鴨脯等佳餚; 2. 它還可以配製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制沙咖牛腩煲、沙咖煸明蝦等港派名菜,適宜於燒、燜、煨、涮、灼等烹調方法。
編輯本段製作方法
原料
美味沙茶醬拌面
花生仁1000克,比目魚干175克,蝦米150克,芝麻醬160克,大蒜頭175克,香蔥、辣椒粉各75,芥末粉、五香粉各30克,沙姜粉、香菜籽各15克,香木草2根,白砂糖300克,植物油800克,精鹽30克。
製法
1.將花生仁放進容器中,加沸水(略放鹽少許)泡10分鍾後剝皮,投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熟脆撈出,待冷卻後將它碾成碎末。另將比目魚干剔盡骨刺,也用(七成)熱的油鍋炸酥撈出,斬成細末待用。 2.開油鍋,將植物油熬熟後待涼,再調入約150克涼油調稀;將大蒜頭剝去皮,另將蝦米斬成碎末,再用一部分油將蔥炸干水分,然後把蔥碾碎,仍放入油中,另用一部分油分別將辣椒粉和蒜蓉熬成蒜油和辣油待用。 3.另用凈鍋放油,先將香菜籽、五香粉下鍋略炒,加入芝麻醬、蝦米末、花生末、芥末粉、沙姜粉炒勻,再加入蒜油、蔥油、辣油、精鹽、白糖、炒勻,隨後將香木草碾成粉末也放入同炒。用文火炒半小時左右,見鍋內不泛泡時,即可離火待其自然冷卻後裝入壇內,可久藏1-2年不變質, 隨用隨取。
沙茶燜鴨塊
特色:色澤金黃,形狀美觀,沙茶醬獨特的醇香,鴨塊肉質軟嫩芳香,吃時倍感味醇鮮美,甜辣爽口. 原料:鴨1隻(1250克左右),沙茶醬125克、蔥段15克、水發香菇25克、馬鈴薯12個、薑片5克、蒜泥25克、辣椒粉10克、紹酒25克、白糖15克、醬油50克、味精10克、濕澱粉50克、豬骨湯750克、熟雞油10克、熟豬油750克(實耗100克)。 製作:1、將鴨宰殺褪毛,去內臟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稍氽取出,盛入沙鍋,加清水1000克,酒10克、蔥段、薑片,旺火煮沸,十五分鍾後撈出。 2、將鴨頭、頸、翅膀、尾、腳掌剁下待用,鴨身剖成兩片,分別切成3、5厘米長、0、8厘米寬的塊。馬鈴薯去皮洗凈,用刀修削成均勻的桔子狀12個,下油鍋炸三分鍾撈起,再上籠旺火蒸十分鍾至熟取出。 3、炒鍋微火燒熱,先將蒜泥、辣椒粉、沙茶醬、醬油、白糖、味精、酒15克下鍋稍炒,再放入鴨塊翻炒五分鍾,然後加豬骨湯、鴨頭、頸、翅膀、尾、腳掌燜一小時三十分鍾,最後放入香菇,再燜十分鍾起鍋,先將鴨頭、翅膀、尾腳撈出、按原鴨形擺在盤內,再撈出鴨塊置盤中,取出香菇鋪上,把馬鈴薯放在盤四邊。炒鍋放在旺火上,鍋內沙茶燜汁用濕澱粉調稀勾芡,燒沸後澆在鴨塊上,淋上熟雞油即成。 [1]
編輯本段營養
沙茶醬
營養分析:沙茶醬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糖以及脂肪,要減肥的朋友注意食用量。 相關性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使用方法: 1.沙茶醬可以直接蘸食佐餐,還可以調制別有風味的復合味,用以烹制沙茶牛柳、沙茶鴨脯等佳餚; 2.它還可以配製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制沙咖牛腩煲、沙咖煸明蝦等港派名菜,適宜於燒、燜、煨、涮、灼等烹調方法。

8. 朋友的火鍋給送的免費藍色茶水是什麼茶

沙茶。
沙茶來自流行於馬來、印尼等國的烤肉腌料「沙嗲」(Satay)。它的印尼語詞根「SATE」意思就是「烤肉串」。這是一種蝦膏、花生、南姜、黃姜、香茅、紅辣椒、椰子醬等香料混合而成的,類似於咖喱的重口味調料。
沙茶醬是火鍋的靈魂所在,這是普遍的共識。但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細節是,最早之前,火鍋是沒有蘸料的,它選用高湯混雜沙茶作為鍋底,爐是炭爐,整片牛肉浸沒在沸騰的沙茶湯汁里,口味稍重的喜歡加點本地辣椒醬。

9. 沙茶醬是什麼

沙茶醬是福建、廣東等地的特產,它是一種烹調食物的調味品,用其烹調的菜系味道香濃。以下是關於沙茶醬的介紹。

沙茶(潮語讀沙嗲)原是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其原意是「烤肉串」,多用羊肉。雞肉或豬肉,所用的調料味道辛辣。傳入潮汕地區後,只取其辛辣的特點調成一種調味品,稱為沙茶醬。沙茶醬用花生仁、白芝麻、左口魚、蝦米、椰絲、大蒜、生蔥、芥末、香菜子、辣椒等原料磨碎加油、鹽熬煮而成。沙茶醬色澤金黃,辛辣香濃,是潮州菜常用的調味品之一。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特殊的復合香味、蝦米和生抽的復合鮮鹹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

10. 沙茶是什麼意思

沙茶(潮語讀沙嗲)原是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其原意是"烤肉串",多用羊肉。雞肉或豬肉,所用的調料味道辛辣。傳入潮汕地區後,只取其辛辣的特點調成一種調味品,稱為沙茶醬。沙茶醬用花生仁、白芝麻、左口魚、蝦米、椰絲、大蒜、生蔥、芥末、香菜子、辣椒等原料磨碎加油、鹽熬煮而成。沙茶醬色澤金黃,辛辣香濃,是潮州菜常用的調味品之一。沙茶醬是盛行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混合型調味品。色澤淡褐,呈糊醬狀,具有大蒜、洋蔥、花生米等特殊的復合香味、蝦米和生抽的復合鮮鹹味,以及輕微的甜、辣味。

閱讀全文

與印尼SATE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4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4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2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3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6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6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7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5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