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尼的日常飲食習慣是吃什麼一價格如何
巴東菜是印尼最具有代表性的菜系。其上菜的方式很特別,介於點菜和自助餐之間。客人入座後,服務人員開始上菜。無需客人點菜,服務員會給你上十幾盤或幾十盤,有時擺放好幾層,葷素搭配,供客人選食。除了菜外,還有水果和米飯、飲料等。不願意吃的飯菜,不要動它。結賬時,服務員根據動過的菜計價。未動過的菜撤回,然後,擺放到其它餐桌上,供別人選食。這種飲食上菜的方式追溯起來,應該是過去氏族部落群居生活的飲食習慣的一種演變。
Ⅱ 印尼菜的代表菜式
「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地處熱帶雨林,溫度高,雨水多、風力小,濕度大。獨特的氣候條件,造成印尼土壤肥沃,植物茂盛,蔬菜種類繁多,甚至溫帶地區產的蔬菜亦有栽種。熱帶水果應有盡有;香料更是世界的主要出口國。長長的海岸線,又為它提供了豐富的海產。 印尼的咖喱汁讓人瘋狂。印尼咖喱汁並不像其他地方的咖喱汁那麼濃厚,濃度相對較低,而且加上了
椰汁。加了椰汁的咖喱味道變得溫柔起來,但溫柔之餘還有那一刀,辛辣的感覺隨後而來。這里的咖喱雞很棒,一定要試試,而更讓我瘋狂的是一種叫做「拉沙」的食物。「拉沙」在這里的做法,簡單點說,就是咖喱濃度更低、椰汁濃度更高的印尼咖喱汁米粉或者面條。椰汁的濃度大一些,所以麵粉吃起來不算太辣,還帶有甜味。但如果加入印尼辣椒醬,味道大不同,嘴巴火辣辣的,讓人覺得酣暢淋漓。 黃澄澄的手抓飯,伴碟有正宗的印尼蝦片、巴東牛肉、炸玉米餅、牛肉格卜等香口食物。
手抓飯,按照印尼人的習慣要用右手吃。手抓飯黃澄澄的,堆成一個圓錐狀。周圍擺著印尼餅、牛肉格卜、炸雞塊、蝦片等。這個套餐,你可以同時嘗到幾款不同的印尼菜。手抓飯吃起來很有粘性,還有點辣辣的姜味。原來它叫黃姜飯,是用黃薑汁和香料粉混合泰國香米煮成的。 加多加多,就是涼拌的沙律,用料非常豐富,滿滿一盤青瓜、通菜梗、豆角、炸豆腐和印尼進口的蝦片,澆上用南姜、香茅、青檸、花生、椰汁調出的醬汁,濃香中透出淡淡酸甜,是印尼千家萬戶的家常菜,寓意越來越旺。吃完這幾道菜,香料的渾融感會隨之越來越濃,才算體味了印尼菜的精髓。
Ⅲ 印尼有什麼美食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Ⅳ 有什麼出人意料的食材能讓一道菜變得美味
作為一名印尼人,我可以向你推薦一些我熟悉的食材,因為它們在印尼菜中廣泛使用,但在其他菜系中也相當通用。我們印尼人有時會從西餐中汲取靈感,製作自己的西餐版本,同時使用一些當地的食材:
1.大蔥:大蔥可以把你的菜的香味和味道放大到更高的水平。你可以用它來搭配任何用大蒜和洋蔥烹制的菜餚。它也可以作為兩種草葯的替代品,尤其是大蒜,當你想要一些不那麼強烈的氣味。新鮮的蔥和洋蔥也有相似的味道,但是它的質地更軟更淡,不需要你煮太久。
在印尼,我們也(大量地)在白飯、湯、沙爹、炒飯/面條、炒菜、炒菜等等上面撒上切成薄片的炸青蔥,只是為了增加洋蔥的香味和鬆脆的口感。只要不是以奶製品為主的食物,那麼在任何食物上加炒青蔥絕對沒問題。
5.卡菲爾酸橙葉:它的作用也類似於高良姜,它有助於掩蓋任何令人不快的香氣,同時為你的菜添加一些柑橘味。你可以把它們剁碎,或者把肋骨撕成兩半,然後再倒入你的烹飪中。它適用於任何肉湯和咖喱為主的菜餚。
Ⅳ 印尼有哪些代表美食啊
1. Tempe ( 豆豉 )
吃辣愛好者的最愛,這個辣椒醬千萬不要錯過。它在印度尼西亞地區非常有名,雖然只是yi 種調味品,但它還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許多餐館也會提供蝦膏辣椒醬來滿足愛吃辣的顧客。
Ⅵ 印尼菜的介紹
印尼菜同屬於東南亞菜系,但與其他東南亞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會用到兩款獨有香料:石栗和黑栗。這兩款香料幾乎會出現在任何一款傳統菜上。印尼咖喱和泰國咖喱以及印度的咖喱調味有些不同,泰國咖喱比較偏酸偏辣一點,印度的則有一點辛辣。
Ⅶ 印尼菜口味的最大特點
印尼菜口味的最大特點是重香不重辣。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相似,印尼菜中也大量使用咖喱。不過印尼咖喱重香味而不重辣味,辣椒一般會放在餐桌上讓客人自己添加。醬料也是印尼菜的精髓之一,顏色深而質稠,看起來可能不太上眼,但吃起來卻濃香可口,搭配牛肉、海鮮都極為出色。
Ⅷ 東南亞菜的特點
東南亞菜,在很多人的心裡就是泰國菜的簡稱,其實不然,東南亞菜也分為泰國菜、越南菜、印尼菜,新加坡菜、馬來西亞菜等,口味通常偏酸辣,會大量且廣泛地運用各種新鮮香料,如金不換、薄荷、紫蘇、青檸、香茅等。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香草味道奇怪,但正是由這些香草調和而成的「奇怪」味道,從而構成了東南亞菜的靈魂。
東南亞菜知多少
▼
東南亞菜其實在做法上都屬同宗同源,差別只是口味不同,通常都會用到椰漿、咖喱、魚露、香料等調味料,而且以海鮮、雞肉、豬肉為主,牛羊肉都比較少吃。
新、馬一帶有很多中國移民,所以中國菜元素是新、馬菜有別於泰國菜的一大原因之一。而新加坡菜和馬來西亞菜其實都是融合了當地菜與中國菜的混搭菜。
泰國菜的特點
泰國菜注重調味,常以辣椒、羅勒、蒜頭、香菜、姜黃、胡椒、檸檬草、椰子與其它熱帶國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鮮,口味濃重,別具一格。
以各種風味蘸料伴以泰國美食,更演化出多重滋味。如帶辣勁的涼拌色拉、泰式酸辣湯、紅或綠咖喱(大多混合了椰漿)、蔬菜、各款烤肉串(牛、豬與雞,拌以米飯或面點),都是非常具代表性的泰國美食。
泰國菜有四大菜系,各種菜系均有不同的特色:
泰國南部菜:
泰國南部,兩邊為海,本地人較多信伊斯籣。當地的特色,取及鄰近馬來西亞菜多用的食料,如黃姜等;調味料較為濃,而有時候帶酸。著名菜式有:
泰式黃咖哩(音:Gaeng Panang)
泰式伊斯蘭咖哩(音:Gaeng Massaman)
魚咖哩等
泰國中部菜:
泰國中部,以首都曼谷為中心,也是魚米之鄉,蔬菜水果茂盛。食料較新鮮,而調料通常較甜。名菜有:
冬蔭功湯(泰國著名的酸辣湯)
椰奶湯(音:Tom kha gai)
泰式紅咖哩(音:Gaeng Phet)
泰式綠咖哩(音:Gaeng khiew-waan)
九層塔炒雞等。
泰國北部菜:
泰國北部,山區,深受緬甸菜的影響,名吃有:
咖哩湯河(音:khao soi)
當地還有一種特別的酸肉,叫做「nem」。
泰國東北菜:
泰國東北菜和寮國菜相似,而米飯則愛吃糯米飯,名菜有:
青木瓜沙拉(音:Som tam)
生肉沙拉(音:larb)
越南菜的特點
越南曾被法國統治過,而當地又有很多潮州移民,因此,越南菜受潮州菜、法國菜的影響最大。
越南菜口味偏酸辣,以魚露為本,而越南的咖喱粉與辣味很重的泰國咖喱膏也有別,口味比較適中,不會有特別刺激的感覺。其代表菜有炸蔗蝦、越南檬粉、越南米紙卷等等。
越南人雖然也製作各式甜點,如豆沙糕、千層糕、榴槤糯米飯等,但一般並沒有餐後吃甜點的習慣,因越南盛產水果,所以用水果來代替餐後甜品。
印尼菜的特點
印尼菜的風味也有地域之分,不同地區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不同。主要分巴厘、爪哇(又分中爪哇、西爪哇)、蘇門答臘島、北蘇拉威西省等味區,而中國人較為熟悉的是巴厘與爪哇風味。
與其它東南亞國家菜系一樣,印尼菜也極會運用香料,細味一道菜,可以辨出香茅、南姜、黃姜、青檸等香料的味道,但印尼菜的香味顯得更為復雜。因為它還加了其它菜系少用的丁香、肉桂、豆蔻等香料。
Ⅸ 印尼的人文美食是怎樣的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Ⅹ 印尼有什麼出名的小吃和特色菜餚
1. Tempe ( 豆豉 )
吃辣愛好者的最愛,這個辣椒醬千萬不要錯過。它在印度尼西亞地區非常有名,雖然只是yi 種調味品,但它還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許多餐館也會提供蝦膏辣椒醬來滿足愛吃辣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