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海嘯相當於核當量多少

印尼海嘯相當於核當量多少

發布時間:2022-10-20 21:04:06

⑴ 無論什麼規模的核戰爭都能摧毀人類嗎為什麼

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三枚原子彈。

造成了近30萬人的死亡。

投彈前的廣島建築林立。

而投彈後的廣島的廣島地表建築物基本上全被摧毀。

這就是一枚原子彈對於一個城市的威力。

但時過境遷,廣島被扔了原子彈的位置經過了幾十年的修建又是一副建築林立的景象。

因此,小規模的核戰爭對整個人類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如果是大規模的核戰爭,其實影響也沒有想像的大。

如果有核國家之間進行飽和的核打擊,地球會陷入一個滿目蒼夷的狀況下嗎?

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一枚核彈的爆炸半徑其實充其量是5-10公里(超大當量),除去了輻射塵的影響之外對大部分人的殺傷作用其實是有限的。

滅一城很難等同於滅一個國家。

在冷戰期間,蘇聯有一個2000多枚核彈的預設攻擊目標。

縱然是這樣密集的打擊,其實也僅僅是毀滅掉了美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也並不可能將美國打到實質性的滅國境地,中西部的很大部分是不會受到原子彈影響的。

人類還是可以在夾縫中繼續生存。

所以——以地球上現有的核武器庫存來說,無論多麼大規模的核戰爭,只能殺死大約40億左右的人,而滅絕人類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大家是不是可以安心的睡大覺了呢?

若問核戰爭能不能摧毀人類?這個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後的結果如何?誰也猜不透。但就時下局勢來看,近期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就當前世界而言,美俄兩國擁有的核武器最多,美俄兩國爭霸所導致發生戰爭的幾率也最大,現在兩國所擁有的核彈頭足以毀滅全人類,但這只是估算,在現實當中是不會有什麼力量允許誰誰能把核彈輕易投放到世界各地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美俄兩國的 科技 水平不斷拉大了距離,這就會使核大戰的幾率縮小了很多,只有在兩國的力量均衡,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怕誰的情況下,才會使戰爭更加殘酷,在力量懸殊一邊倒的情況下,發生戰爭的比例就很小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即使發生了核戰爭,決定勝負的也不在於你的核彈頭有多少,而在於你的科學技術能不能以絕對優勢壓倒對方?二戰時美國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那是在日本完全喪失了制空與制海權的情況下完成的。現在的俄羅斯雖然核彈頭多,但你若想用飛機投到美國本土,你必須要在消滅了美國空軍之後才能完成。你若想用導彈發射你的核武器,必須你的雷達探測技術,你的衛星偵察技術,你的防護攔截技術,你的精準定位技術,能夠完全碾壓對方才行,若否就是你擁有再多的核彈頭也白費,也發揮不出應有作用來。現在的美俄兩國從經濟基礎,科學技術,與地緣優勢等方面相比較,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甭看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嘴硬:「俄羅斯不存在了,還要世界干什麼?」但真要打起來,俄羅斯勝算的幾率是不會大的,在戰爭當中,大國與強國,絕不會優先使用核武器,小國與弱國,被逼急了,若拿出核武器來孤注一擲,恐怕也只能是死得更慘,死得更快,就當前世界局勢與力量對比來看,即使美俄兩國鬧得再凶,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發生了核戰爭,也決不會摧毀全人類。就是有哪個瘋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真把核彈投了出去,他也沒有能力就把地球毀滅了,而最後毀滅的只有他自己。

大規模核戰爭很大可能會摧毀人類,小規模的核戰爭破壞力也相當驚人。

70多年前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兩顆原子彈,讓兩座城市瞬間化為烏有,傷亡慘重。核戰的威力是聳人聽聞的,人們就此談「核」色變。

小規模核戰爭尚且如此,何況大規模核戰爭?

此次核爆之後,二戰結束,美蘇爭霸拉開了帷幕。核武強國之爭由此開始,大量當量巨大的核彈被製造出來,兩國軍事關系越來越緊張。1991年蘇聯解體後,大部分核彈被俄羅斯繼承。美俄兩國覺悟到了這種核武器比賽對雙方都沒有利益,簽約了銷毀核武器的協議。但是他們互不信任由來已久,雙方都有所保留,所以美俄仍然是擁有核彈數量最多的兩個國家。

即使如此全世界核彈總數也足夠把全球陸地翻過來了。

如果哪一天雙方忍不住真打起來,美俄兩國都有滅亡的可能。非洲和南美洲此類的偏遠地區將是受戰爭影響最小的區域。

不過美俄雙方應該也清楚其中的利害,不到迫不得已不會發動大規模核戰爭,都會盡量克制啟動核戰的沖動。

目前第三次世界核大戰摧毀不了人類,更摧毀不了地球!目前第三次世界核大戰之後:按第一波二萬枚核彈互射也才損失地球人口百分之三十左右,第一波次核彈讓日本三日內亡國!三年內又五萬枚核彈氫彈互扔,地球人口才減少百分之五十之停戰,亡國的都是小國與島國!恰恰中美俄都沒有滅族,中美俄地盤太大了,中國優勢更明顯人口太多,三十年內地球人口中又是中國排榜首!

世界第三次核大戰:澳洲也危險,並入了戰勝國,加拿大也是核戰後人丁稀少的並入戰勝國,凡是土地400萬平公方里以下的國家,在核戰中更是大中小城市難保!

所以:中美俄可以損失大部分城市依然國家存在,損失最大的是中小國土國家!中小國家在全面核大戰之中不抗揍,成了戰後並入多個戰勝國的新世界秩序!

7萬枚核彈氫彈爆炸後:人類的山區村落更繁榮了,大中小城市反而核輻射較重是遙控機器在回收廢鐵!

戰後秩序,中國依然第一是主導國,地球村文明只是延緩了四十年又重建而已!所以,印度日本及澳大利亞及加拿大及其它國家更怕核大戰,世界上最抗揍最不怕核大戰的反而是中美俄!

第三次世界核大戰之後用石頭棍棒的石器時代打第四次世界大戰不成立,人類照樣步入變形金剛時代不受影響!

三年內爆炸三十萬枚核彈也滅不了地球,所謂的核冬天在核爆五年內結束,核輻射60年內大部分土地海洋又正常的又恢復,太陽依舊升起,人類照常繁洐!

小規模核戰對地球只是撓癢癢,對人類人口只是小損失!

大國山區人民不怕核戰爭:敵方核彈氫彈先攻擊對方火山及大中小城市的有價值目標!敲掉對方大國山區散戶得花掉多少核彈氫彈,所以,大國山區人民在核戰危險時低於大城市居民挨炸風險!

第三次核大戰為啥打不起來:2070年人類的永生靈魂變形金剛空天航母時代的生產力大於1998年單個地球村N百倍上千倍;過著永生靈魂借殼多類軀殼生存真愜意,為啥要砸爛好端端的地球村宜居星體文明,開發太陽系忙得很,下一步去銀河搞開發忙得很的太空龍舟競賽……

不是。

因為「核武器」與其它炸彈其威力並沒有多大區別,唯一不同的只是較長時間存在的「輻射」會造成動植物的「死亡或者傷殘、變異」。

因此,只要不是較大集中范圍的「核彈連續爆炸」,那麼「人類、動植物」依然是有幾率存活下來的。只不過會面臨極其殘酷的自然生存環境、災害。

看戰爭規模吧,二戰美國在日本丟了兩顆核彈,也沒什麼事發生。如果你說的核戰爭是兩個或者多個國家互丟核彈,也要看戰爭規模和參與國吧。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互丟核彈會變成全球范圍內的核戰嗎?可能性不會太大,因為美俄離他們很遠,我國如果介入勢必會被拖入泥潭,可能會是一場慘烈的地區核戰。如果是美俄互丟核彈,英國基本上會參與進來,所以核彈會在俄美英三國噼里啪啦,中國也許會在中後期被拖入其中吧。世界核平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全面核戰爭才會導致地球毀滅,最有可能躲過一劫的是企鵝。

無論什麼規模的核戰爭都能毀滅人類嗎?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美國使用的貧軸炸彈就是小型核武器的一種。現在核武器小型化,如果核戰爭繼續升級的話不知道美國會不會給地球留下幾個人種。

我們老師說,核武器的威力體現在架到發射塔上,而不是發射出去,目前世界上的核大國,其擁有核武器更多的是想有話語權和自衛能力,而不是真正想發起核戰爭,我們都不希望那一天到來,如果真的開始核戰爭,那麼全球都會受到影響,那真是滅絕戰爭啊

核武器的威力被普通人誇大了。其實全世界核武器的當量和印尼海嘯的當量差不多。當量越大的核彈威力衰減的越厲害。千萬級當量的核彈也只能摧毀大城市的中心區域。更何況,美俄大部分核彈都是瞄準的對方核基地。所以,全世界范圍的核戰爭並不能摧毀人類,但是能使人類文明大大後退。

⑵ 湯加失聯的廣州男子已被找到,海嘯的威力有多大

湯加失聯的廣州男子已被找到,海嘯的威力非常大,它能夠瞬間淹沒船隻、摧毀房屋,如果人員沒有得到及時疏散的話,還會造成人員的傷亡,而此次湯加的海嘯不是一般的海嘯,是3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從而可以看出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顯得非常的渺小。而在海嘯中被沖走的廣州男子居然被找到了,真的是非常的幸運。

一、湯加這次海嘯相當於核彈的爆炸,威力巨大

這次湯加的海嘯是因為火山爆發引起的,根據當地人的描述,火山爆發的時候天空中是灰濛蒙的一片,天空瞬間黑了下來,並且火山引發的海嘯像是巨大的雲朵,就像是核彈爆炸形成的雲朵一樣非常的嚇人,此次海嘯的力量能夠摧毀任何的東西,由此可以看出威力是非常大的。

綜上所述,湯加失聯的廣州男子已被找到,海嘯的威力是非常大的,它可以摧毀所有的東西,包括堅硬的房屋,原本這個廣州男子沒有生還的希望,可是可能是因為幸運女神的眷顧,使他能夠生還下來,一般情況下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編覺得這位男子肯定是用上了畢生的運氣,祝願他以後能夠好好生活下去。

⑶ 據說地球上所有核彈加起來能摧毀地球,那麼地球最多能承受幾顆原子彈

地球能夠承受多少顆原子彈,這個話題很沉重!抱歉,我也無法正面回答你,因為我也不知道。

地球能夠承受多少顆原子彈這是一個未知之謎,就算全世界所有的原子彈加起來都毀滅不了一個歐洲大陸,更何況要毀滅地球。

全部核彈在地心爆炸可以將地球炸成兩半嗎?

曾經聽過一個段子,說的是將所有核彈全部埋在地心引爆,可以將地球炸成兩半。只能說這樣的說法太無知。且不說人類是不是能夠挖穿地球,也不看人類技術能不能承受地心的高溫。假設人類把核彈全部埋在地心了。威力能有多大?全球巔峰時期六七萬枚核彈,爆炸威力有兩百億噸TNT炸葯的爆炸當量。記住這個數據,接著我們來看地球本身有多重,5.965×10²⁴kg噸。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懵了。沒關系,我們將數據縮小。地球的重量大概是全部核彈的爆炸威力,折算成TNT炸葯重量的3×10^14倍。是不是很好看了,簡單理解就是300萬億倍。這個數據是不是很直觀了?


看起來人類自以為強大的終極武器,不過是地球身上的一個跳蚤。甚至連一個跳蚤都不如。畢竟所有的爆炸物質全部來自於地球本身,怎麼可能去對地球造成傷害呢?

⑷ 超大海嘯和核彈爆炸哪個厲害

沒有可比性,要看海嘯的程度,比如像2012電影中的海嘯比目前任何當量級核彈能量要大,而且大的多得多多多。
如果釋放能量相同時比較的話,明顯是核彈的破壞力大。就死傷人數來說核彈要多很多,海嘯的破壞只是對沿海建築的傷害大,對人沒有直接致死的作用,都是淹死的比較多,但相對核彈死的人要少很多了。

⑸ 太平洋突現巨大蘑菇雲,湯加火山威力驚人,相當於多少氫彈爆炸

據環球網報道,從2022年1月14日上午開始,太平洋島國湯加的洪加湯加火山開始噴發,到了15日發生了一次最猛烈的噴發,當地人稱場景如同世界末日。此次火山噴發引發了湯加的大海嘯,目前湯加的通信已經完全斷絕,估計損失很慘重。

有數顆衛星從太空中實拍到湯加海底火山爆發,從衛星上看能感知到這是一次地球尺度級別的爆發,巨大雲團沖天而起直至平流層,高度達到2~3萬米。在1月15日,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海底火山再次噴發。大量火山灰、氣體與水蒸氣聚集形成巨大雲團沖天而起。

火山爆發後引發海嘯,湯加全境發布海嘯警報。有1.2米高海嘯沖向湯加首都海灣。當地民眾緊急駕車逃離到地勢較高處。由於目前湯加的全國通訊完全中斷,因此尚無人員傷亡報告,但預計死傷會非常慘重。

有專家估計這次湯加的火山爆發的級別或達到了VEI-6級,20世紀以來一百多年中幾次最大的火山噴發都屬於VEI-6,如1902年噴發的瓜地馬拉聖瑪利亞火山、1912年噴發的美國阿拉斯加州諾瓦魯普塔火山、1991年噴發的菲律賓呂宋島皮納圖博火山。此次湯加的火山爆發是1991年6月15日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後至今的又一次VEI-6級的火山噴發。

31年前的皮納圖博火山噴發時的煙柱曾高達40公里,火山的山峰被崩掉了300米,噴發時向平流層中噴射了約2000萬噸的二氧化硫,這些物質和火山灰減少了地球上的10%的陽光照射,導致之後的兩年地球進入了「火山冬天」。

此次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噴發出來對全球除了帶來海嘯災難外,還會影響全球氣溫降低,甚至肯能影響湯加的領土面積,新的島嶼可能出現。 歷史 上最著名的火山噴發引起的「無夏之年」是在1815年時的坦博拉火山噴發,這次火山爆發級數為VEI-7級威力。能量可能達到了8億噸TNT,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小男孩原子彈爆炸威力的5.3萬倍。全球氣溫平均下降0.53度,導致1816年沒有夏天。

從湯加海底火山爆發引發海嘯,就能很形象地展示出人們傳說中的海底核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很多人看到湯家火山噴發引起的大海嘯,就聯想到了如果這爆炸的是氫彈,那一定地球末日了吧。

這次火山噴發引發的海嘯強度是在湯家海邊形成了1.2米高的水牆,侵入內陸數百米到幾公里。這次海底火山噴發的強度達到了VEI5-6級別,屬於超強火山噴發,有人稱之為「本世紀最大的火山噴發」,其爆發的能量大概相當於5.4億噸TNT的當量,1945年廣島「小男孩」原子彈的TNT當量是1.5萬噸,那麼湯加海底火山爆發的能量大約相當36000顆廣島原子彈的當量,如此大的破壞力,很多人都好奇湯加會不會被滅國!

這個大家有點擔心的多餘了,湯加屬於一個小島國,因此火山噴發破壞力雖然很強大,但是對湯加其它島嶼影響不大,只是出現了海嘯情況。

這樣看,以前傳說中的水下核彈爆炸引發的數十米高的大海嘯,都是嚇唬人的,目前五常已經不裝備大當量核彈,威力比較大的核彈頭也就一百多萬噸當量,蘇聯那種5000萬噸的AN602「沙皇炸彈」大伊萬核彈因為不具有作戰意義,各國已經不追求了。

2004年著名的印尼大海嘯,引發了10多米高的海浪,是由海底9.3級地震所引起的,其釋放能量大約是2億噸TNT,這大約是4枚大伊萬核彈的爆炸當量。

因此,科幻小說里描寫的那種未來核戰爭,水下核爆導致的數百米高的巨大海嘯吞沒了歐洲或美國的場景,幾乎不可能發生。

核武器其實沒那麼誇張,目前地球上如果爆發全面核戰爭,能有效落地爆炸的核彈,也就一千沒左右,剩下的,要麼沒來得及發射,要麼被攔截,要麼被摧毀。所以這點核彈對龐大的地球來說根本不算啥,只是,有些國家可能要滅亡了,但人類沒事,不會毀滅的。

用核武器把地球炸得粉身碎骨,是不可能的。相對於周長40076公里的地球來說,人類所有核武器同時投射出去,也不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原因很簡單,這些核武器的破壞力和能量太小了。 例如在6600萬年前,有一顆隕星撞入地球,這顆隕星的直徑有10公里,體積超過整個珠穆朗瑪峰,隕星撞入了墨西哥灣,撞擊地球造成的隕石坑直徑有110公里,這次撞擊並沒有炸碎地球,僅僅是導致了恐龍的滅亡。

這次撞擊釋放的能量大約20萬億噸TNT當量,相當於1945年美國轟炸日本廣島所使用原子彈的10億倍。在冷戰時期,美蘇等國的核彈頭總量大約2萬枚,以平均核彈頭當量25萬噸計算,全世界核武器的總當量不足50億噸TNT,這只有墨西哥灣那顆滅絕恐龍的10公里直徑的小行星隕石所釋放能力的萬分之2.5。所以,全世界所有核武器一起扔出去,也就相當於給地球撓了一下癢癢。

不過,火山大規模噴發對於全球環境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對植物生長與農業生產很不利,同時對動物也會有很大影響,低溫也同樣不利於很多動物的生長。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的爆發就曾經引起之後兩年地球氣溫下降0.5 ,如此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是一場罕見的自然災難,目前人類對於這樣的災難還無能為力。

⑹ 威力最大的自然災害是什麼

海嘯。
b]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

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詞源自日語「津波」,即「港邊的波浪」(「津」即「港」)。這也顯示出了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海嘯襲擊的國家。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只能通過觀察、預測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但還不能阻止它們的發生。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大約每小時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鄰兩個浪頭的距離也可能遠達500到650公里,當海嘯波進入陸棚後,由於深度變淺,波高突然增大,它的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並形成「水牆」。

由地震引起的波動與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層波動,而地震所引起的水體波動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及人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嘯。此外,隕石撞擊也會造成海嘯,「水牆」可達百尺。而且隕石造成的海嘯在任何水域也有機會發生,不一定在地震帶。不過隕石造成的海嘯可能千年才會發生一次。

海嘯同風產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異的。微風吹過海洋,泛起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產生的水流僅限於淺層水體。猛烈的大風能夠存遼闊的海洋捲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動深處的水。而潮汐每天席捲全球兩次.它產生的海流跟海嘯一樣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嘯並非由月亮或太陽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動所產生,或由火山爆發、隕星撞擊、或水下滑坡所產生。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表傾斜如此之細微,以致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由於以上原因,如果海嘯到達岸邊,「水牆」就會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起因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在一次震動之後,震盪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正象卵石掉進淺池裡產生的波一樣。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湧向海灣內和海港時所形成的破壞性的大浪稱為海嘯。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只在出現垂直斷層、里氏震級大於6.5級的條件下才能發生。當海底地震導致海底變形時,變形地區附近的水體產生巨大波動,海嘯就產生了。

海嘯的傳播速度與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嘯的傳播速度一般為每小時兩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正在航行的船隻甚至很難察覺這種波動。海嘯發生時,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嘯進入大陸架,由於深度急劇變淺,波高驟增,可達20至30米,這種巨浪可帶來毀滅性災害。

海嘯來襲之前,海潮為什麼先是突然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一段時間之後海水才重新上漲?

大多數情況下,出現海面下落的現象都是因為海嘯沖擊波的波谷先抵達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陸,海面勢必下降。同時,海嘯沖擊波不同於一般的海浪,其波長很大,因此波谷登陸後,要隔開相當一段時間,波峰才能抵達。

另外,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個原因造成的:地震發生時,海底地面有一個大面積的抬升和下降。這時,地震區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隨之抬升和下降,然後就形成海嘯。

⑺ 核武器的量級分化

現在的發展趨勢是盡量在一枚載具上攜帶盡可能多的彈頭
以增大攻擊范圍,增加攻擊力
核彈頭的當量越大,體積和重量也就越大,同樣一枚載具上可攜帶的彈頭數量就越少,因此是不劃算的
現在基本上沒有1000萬噸以上的核彈頭了
意義不大
一枚1000萬噸的核彈頭威力不如10枚100萬噸的彈頭

1954年,美國人Hi出了一顆25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他也知道這沒什麼實戰價值,用它在戰場上毀掉對手的同時也會毀掉自己:)赫魯曉夫同志視此為奇恥大辱,他親自掛帥,直接領導,吃了搖頭丸般決定一步到位將氫彈當量的頭把交椅直接Hi到「漲停板」,徹底消滅對手的幻想空間——這個漲停板的價位被他提升了400%,直接釘死在1億噸TNT當量!!!!

1億噸的漲停板買盤給美國人傳遞了這樣一個神交信息:如果你還想坐莊,就來接盤吧。

如蘇聯人所料,這個海拔高度與珠穆朗瑪峰持平的蘇式操盤手基地,絕對沒有人任何莊家敢來搶庄——直到今天,操盤的北極熊早已升天,但這個寶座依然沒人敢座——在很短的時間里,赫魯曉夫團隊製造出了一個迄今為止威力最大的人造爆炸裝置——1億噸TNT當量氫彈,這顆炸彈的名字和它的威力一樣可怕——它被稱為「赫魯曉夫炸彈」。

我們跳出H-bomb的圈子,更形象的理解一下關於1億噸TNT炸葯的爆炸威力是何場景,因此我們隨手拈來一個人人皆知的例子——恐龍。尤卡坦半島有一個外徑300公里、內直徑10公里(很漂亮的環形「湖」,不過都是海水)的天坑,這個坑經過超級計算機運算的結論,是由一個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留下的,撞擊當量與赫魯曉夫規劃中的漲停板驚人一致——1億噸TNT當量。這個天坑,被今天的科學家認為是恐龍滅絕的鐵證之一,一般而言每隔上千萬年,地球才會被這樣寵幸一次。

這顆該死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顯然忘記了通知赫魯曉夫同志,讓赫魯曉夫團隊忘記了它的巨大威力所帶來的尷尬——當搖頭丸葯效過去後,同志們發現,由於威力太大,這顆炸彈在地球上竟然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試驗——面對這顆理論計算爆心徹底毀滅半徑上百公里,殺傷半徑1000公里,綜合毀傷效應半徑4000公里以上的超級爆竹,即便是東西橫貫14000公里的廣闊蘇聯也找不到可以試驗的地點。不得已,在起爆它之前,這個大爆竹被減低了威力,降低到5000萬噸TNT當量。如果當時蘇聯人可以登上月球,他們決不會減低威力,而是會將它送到月球引爆,可能會把月亮一分為二,那麼結果就是今天的地球也許會有兩顆衛星環繞。最後,爆炸地點被選擇在了前蘇聯的新地島,投放方式為圖-95戰略轟炸機空投,起爆方式為空爆。

經過理論計算,這顆超級爆竹如果選擇合適的地方投方爆炸,會造成如下災難:1、如果投放在莫斯科上空,會造成以莫斯科為中心半徑500公里內的所有城市毀滅;2、如果投放在紐約,則地形的優勢會擴大殺傷半徑,從紐約到費城相距700公里半徑內的所有城市都將不復存在;3、如果投放在美國東海岸,則會造成高達1000米的超級海嘯,則電影《後天》中恐怖的水魔會淹沒整個美國東海岸的城市——印尼海嘯的威力大減都見識了吧,比起這個來是小意思。

美國人和蘇聯人對這種瘋狂的毀滅競賽都有責任,須知美國人2500萬噸的TNT和蘇聯人5000萬噸的TNT不過是兩個50不笑不小100步的玩意兒,都吃錯葯了——對比今天,人類的核武庫已經僅僅使用10-100萬噸之間TNT當量的核彈頭就足夠了——由此你就可以就此想像當時的瘋狂。

1961年冬天的一個凌晨,前蘇聯遠程航空兵基地,直徑幾米、長度十幾米的赫魯曉夫炸彈被艱難的裝上了一架被專門改裝過的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這顆炸彈太大了,以至於圖中這架龐大的遠程轟炸機彈倉也無法容下它,只能改裝後掛在機腹下。當太陽升起後,一場人類迄今為止最Hi的爆炸將會如期而至。

圖-95載著在這顆炸彈艱難的爬升——這架轟炸機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武器,在蘇聯人發現他們當時難以解決上萬公里作戰半徑的轟炸航程所需後,他們後退一步,在噴氣時代選擇了螺旋槳發動機——不過,這種發動機不是普通的螺旋槳發動機,而是當時才出現不久的渦槳發動機,每台發動機上復雜的、獨特的、相互反向旋轉的雙層渦槳,用較低的成本賦予了圖-95超長的航程、巨大的載彈量、巡航時間、以及高亞音速的速度。請仔細看,這顆「赫魯曉夫H-bomb」就掛在該機機腹下(紅線標明處),彈尾的黑色部分,是減速傘倉,以使這顆沉重的炸彈能樓穩定到達目標上空,其作用與神州飛船降落時使用的減速傘一樣。

⑻ 核彈能毀滅地球嗎

不能。

即使把核彈的威力擴大一百倍,最多也就是讓全世界都有震感。造成的結果就是無數的河流該帶,所有建築物被毀滅,大量的動植物死亡。但是這些對於地球來說就是在撓癢癢。要知道地球在歷史上發生了多少次的版塊運動,滄海桑田的威力並不是目前人類所能夠想像的。

所以,即使人類所以的核彈全部爆炸,就只會造成人類滅亡,大量的動植物死亡。而地球仍然會這樣運行下去,直到有一天,新的物種產生,大量的物種再次填滿地球,可能還會有新的一個文明產生。



核彈的分類

核彈是指能進行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並具有大規模破壞效應的武器。核彈包括:

1、按結構原理分:原子彈、氫彈、氫鈾彈、特殊性能核武器(如中子彈、核同質異能武器、反物質武器等):

2、按作戰使用范圍分: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戰區核武器:

3、按配用的武器分:核導彈、核地雷、核炸彈、核炮彈、核魚雷、核深水炸彈等。

⑼ 一次7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多少顆原子彈

人類製造殺傷性最強的武器毫無疑問就是「核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 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在核武器序列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原子彈」和「氫彈」。同時原子彈也是裝備數量最多的核武器,自誕生之日起,原子彈就成為了各大國的戰略武器的核心,更是最具威懾力的武器。

⑽ 核彈真的能毀滅地球嗎

人類目前的核彈儲量是很難毀滅地球的。我們一般說的,核戰爭會毀滅世界,指的是核彈會毀滅我們人類本身。但是人類文明沒了就沒了,地球還會是那個地球。

當年被核彈轟炸過的廣島,第二年就長出了新的植物。所以,我們人類不要自視過高,大自然的力量還是我們人類目前無法挑戰的。我們現在禁用核彈,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希望永遠也不要有核冬天來臨的那一天。

閱讀全文

與印尼海嘯相當於核當量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2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0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4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1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2
中國人在韓國如何發展 瀏覽:817
伊朗藏紅花怎麼服用 瀏覽:216
印度薯角怎麼吃 瀏覽:336
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有 瀏覽:986
義大利的錫紙焗鰻魚怎麼做 瀏覽:260
中國哪個地方口腔好做 瀏覽:860
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什麼氣候 瀏覽:624
手機怎麼沒有中國移動 瀏覽:893
青蛇和中國醫生哪個好看 瀏覽:461
羅馬時代中國什麼時候 瀏覽:812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麼出口國 瀏覽:158
伊朗現在做什麼好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