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針對印尼頻發的漁業沖突中國應該怎麼辦
根據報道,自2016年8月,印尼就有計劃將中國南海靠近納土納群島的海域改名,12月,印尼政府除聲明納土納群島附近的中國南海海域為本國「專屬經濟區」外,更稱在本國地圖標注「北納土納海」的決定於2017年起執行。
報道稱近年來,中國和印尼雙方對納土納海域漁業沖突的處理都頗為謹慎。2016年,中國因漁船被扣事件與印尼交涉時強調「中國傳統漁場」,印尼提的是中國漁船在印尼專屬經濟區的「非法捕魚」,其中有兩點原因:
專家則表示在實現中國和印尼兩國戰略對接的同時,妥善解決兩國漁業爭端對於南海周邊的區域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印尼被域外大國視為撬動地區事務和推行南海戰略的支點,以推動南海問題的國際化,印尼國內法律界人士曾在多種國際場合質疑南海斷續線。另一方面,中國也倚重印尼在東南亞的「天然領導者」地位,重視它在緩和南海局勢和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協調作用。從上述角度看,通過對話和協商妥善解決漁業沖突,管控漁業爭端,避免爭端的升級與惡化,無論對中國還是對印尼來說,都具有長遠意義。
② 納土納群島的爭端由來
中國政府以前從未有正式認可印尼對納土納群島主權的合法性。同時納土納群島曾經被畫在中國地圖里。納土納群島的領土面積是整個南沙群島陸地面積的近千倍。
納土納群島(印尼語:Kepulauan Natuna)位於南海的一個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由272個島嶼組成,人口約九萬,屬廖內群島省管轄。納土納群島以西為阿南巴斯群島。
2015年11月12日,鳳凰周刊《納土納群島「爭端」是咋回事》 報道:
納土納群島位於南中國海西南部,距曾母暗沙約400公里,距中國內地陸地約1900公里,距印尼加里曼丹島最近之處225公里。目前其隸屬印尼廖內群島省管轄,居住人口約9萬,由272個島嶼組成,面積達2110平方公里。同時,該區域是著名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地。
1992年,中國將納土納群島納入專屬經濟區,1993年出版的一份地圖還把納土納群島列入中國版圖,這些情況立即引起印尼強烈不滿,一度要求中國政府作出澄清。隨後數年,印尼與中國不斷就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問題進行交涉,1995年更表示「與中國沒有海上邊界問題,納土納群島主權無需談論」。與此同時,印尼國家石油公司與美國艾克森石油公司合作,投資了數百億美元在納土納群島區域開採石油與天然氣。
除了中國,馬來西亞和越南也對納土納群島存在部分主權訴求或領海爭議,不過彼此的矛盾還沒有擴大化。2008年以後,印尼開始與八國聯合開發納土納群島的天然氣,一些國際機構認為,東納土納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估計有13億立方米天然氣。
近年來,中國不斷對納土納群島區域宣示主權,同時派出漁政船到該區域護航。2012年6月,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汶萊四國海軍已經研究將在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實施聯合巡邏,此舉不但含有監視中國漁船的「非法捕魚」等行為,還將合力抗衡中國宣稱擁有該海域的部分所有權。
雖然中國和印尼尚未就納土納群島隸屬形成爭端,但雙方存在海洋經濟專屬區劃界的問題:印尼一直擔心該群島周圍部分水域與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九段線」主張有重合。印尼軍方承認,一直在評估納土納群島面臨的風險,但強調印尼在南中國海地區主權爭端中繼續保持中立立場。
長期以來,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自認為在維持亞洲力量平衡方面發揮了作用,目的之一便是防止南中國海爭端升級。
③ 沖之鳥礁的島礁爭議
日本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21條第1款「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認為沖之鳥礁是島嶼,並將其定為日本國版圖最南的一塊陸地。
中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款第3款「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主張沖之鳥礁是岩礁而不是島嶼,不應用作基點設定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架 ,只可擁有方圓12海里的領海。東亞地區的韓國、朝鮮 等國家及中國台灣地區也主張沖之鳥礁是「岩礁」而不是「島嶼」。
圍繞「人類居住」和「經濟生活」,學界一直有「從嚴」和「從寬」兩種解讀。2007年,中國台灣領導人馬英九訪日時,就聲明了「從嚴」的立場。他認為,能夠獲得專屬經濟區的岩礁必須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了人類居住,同時,自身資源也能夠維持經濟生活。不過,美國學者喬納森·查內則認為,人類居住並不是必要條件。岩礁只要確實具有社會經濟價值和維持人類居住的能力,就可以「享受」島嶼待遇。日本東洋英和女學院國際法教授栗林忠男更是在相關報告中指出,「不能完全否定今後通過科技力量使該島能夠維持其經濟生活的可能性」。 日本指「礁」為「島」的真實意圖有三 :
首先,沒事擴大了日本海域管轄面積。如果沖之鳥礁被認定為「島」,將使日本得到其周邊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日本海域的管轄面積會比現在擴大一倍,達到42萬平方公里,比日本現有的37.8萬平方公里地國土面積還要大。但如果這不是個島而是礁,它只有12海里的領海和24海里的毗連區,沒有經濟權利,只有海關、財政或者衛生、移民這四種權利 。
其次,有助於日本爭奪這個區域的戰略資源。沖之鳥礁周圍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還有一些稀缺礦產。這些區域蘊藏著大量銅礦等稀有金屬礦、海底熱水礦床、石油及天然氣等資源。如果沖之鳥礁被認定為「島嶼」,那麼周邊200海里一帶豐富的天然資源就歸日本所獨占。
第三,控制戰略通道。沖之鳥礁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它扼守東海進出太平洋的主要航道,靠近關島、塞班島、菲律賓和台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此外,沖之鳥礁還處於亞太地區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之間,如果日本把這幾塊礁石打造成人工島,建立港口甚至起降飛機,那麼它就可以成為連接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重要跳板。 1987年,為了防止沖之鳥礁被風化和潮水腐蝕而淹沒,「沖之鳥應急對策特別研討會」就率先成立。此後的兩年裡,日本共耗資285億日元,在東露岩和北露岩周圍放置了9900個鐵質防波塊,並對露出海面的岩體澆鑄了水泥防護層,在沖之鳥礁四周築成堤防設施,工程於1989年完成。1990年,日方還在這里原有的氣象觀察站基礎工程位置進行了新的修復,並建立了現有的無人值守高腳屋和觀測設施。
1999年6月,日本政府又花費8億日元為東露岩「穿」上了鈦合金防護網 。
2005年3月,日本再次展開救礁計劃,撥款1000萬日元在礁石上設置門牌號碼,架設燈塔以及氣象觀測設備 。日本將沖之鳥礁編入東京都小笠原村,並給這個無人居住的地方確定郵政編碼為100-2100,電話區碼為04998。5月20日,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抵達沖之鳥礁石進行「視察」,並聲稱該礁石是「島嶼」。6月17日,日本在沖之鳥礁石安裝了高1米、寬1.5米的鈦制地址標牌,上書「東京都小笠原村沖之鳥島一番地」、「日本國最南端的島」、「沖之鳥島由國土交通省管理」等字樣。
2006年,日本耗資755萬美元在礁石上展開珊瑚養殖計劃,將該島四周接近海面的20萬至30萬個珊瑚蟲卵加以採集經由水槽培育後,在明年夏天再帶回該島四周的海底進行繁殖,以維持珊瑚的復活來確保日本主張的這個最南方「領土」的存在。日本水產廳官員表示,此舉不僅旨在維持和鞏固該岩礁,更是為了使其具有經濟性生活,達到海洋法中的「島嶼」標准 。
2008年11月,日本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提交關於外大陸架劃界案,意味著日本以總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兩個礁石主張總面積共約為7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和約25.5萬平方公里的外大陸架 。對此,中國外交部以「沖鳥礁是岩礁無權設定大陸架」為由,正式提出反對。2012年5月15日,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未認可日本以「沖之鳥」申請大陸架主張 。
2010年5月18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低潮線保全和基地設施整備法案》。該法案要求在沒有船舶靠岸設施的「沖之鳥島」設立經濟活動基地,藉此向國內外宣傳沖之鳥是一座島嶼 。
2012年5月15日,日本依據沖之鳥礁主張的外大陸架未獲得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認可。日方提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議的外大陸架權利主張約74萬平方公里,最終僅31萬平方公里獲得委員會認可。在未被委員會認可的外大陸架主張中,包括了日本依據沖之鳥礁主張的、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的南九州—帛琉洋脊區塊。 日本外大陸架僅僅剩下了與沖之鳥礁無關的四國海盆、南硫磺島和沖大東海脊、小笠原海台四個區塊,總面積僅31萬平方公里,是原申請面積的41%。更為關鍵的是,委員會不認可沖之鳥礁具備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權利,進一步證明沖之鳥是太平洋中的幾塊礁石,而不是能供人類生存的島嶼。委員會日本案的建議也將對國際社會新一輪圈佔岩礁的熱潮有降溫作用,有助維持公平合理的國際海洋法律秩序。
④ 印尼侵佔的島礁
印尼侵佔的島礁
⑤ 在八個海上鄰國中,多少個與我國有領土爭端
我國與8個周邊鄰國存在海上爭議,這八個國家從北到南依次為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而且與每個國家爭議的具體情況還不完全一樣。
在當前的邊界海洋工作中,海上問題是最復雜、最敏感的問題,主要有幾大難點。
1、海上問題涉及的范圍大
中國周邊有四大海區,其中渤海是屬於中國的內水,不存在爭議的問題,其他三個海區黃海、東海和南海,都與周邊國家存在不同度的爭議。目前,中國僅同越南在北部灣劃定了海上界限,其他的問題都還未解決,所以涉及范圍大,工作任務也多。
2、牽涉的國家多
中國與8個周邊鄰國存在海上爭議,這八個國家從北到南依次為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而且與每個國家爭議的具體情況還不完全一樣。
3、不同矛盾相互交織
具體來說,在海上有兩類性質的爭議,一是島礁主權之爭,比如東海的釣魚島問題和南海的南沙群島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由於有關國家非法侵佔或管控我國領土或周邊水域引起的。
二是海洋劃界爭端,這是因為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擴大了沿海國可以主張的管轄海域的范圍,使得沿海國可以主張200海里寬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這導致許多海上鄰國的海洋主張出現重疊,需要有關國家進行劃分。這兩種爭議雖然分屬不同的范疇,但又相互影響,相互牽制,大大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
(5)印尼什麼島礁有爭議擴展閱讀:
近幾年海上爭端越來越嚴重的原因
1、世界經濟危機,能源資源短缺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對海洋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相互之間很難做出讓步、妥協
2、美國重返東亞,戰略關注點轉向亞太和所謂的海上安全。
3、有些人別有用心地渲染中國解決領土海洋權益的政策變了,趨向強硬,准備用武力解決海上爭端,所以在地區內,「中國威脅論」再次抬頭
4、中國快速崛起,也使一些與我有爭議的國家擔心也許有朝一日,中國會靠實力甚至武力解決問題,企圖在中國還沒有強大的時候,擴大本國在爭議區的利益。
5、相關法律法規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原則,各國都引用其中有利於自己的條款,形成非常復雜的局面。
⑥ 印度尼西亞佔領我南海哪些島礁
在南海50多個可以住人的小島或淺礁中,有一半多被越南占據,中國大陸僅保有8個,最大的太平島被台灣當局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則被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國占據。南海局勢不明,對中國今後海洋生存空間埋下了不安定因素。中國南海艦隊要在10年完成南海部署,爭取有利國際環境,奪回屬於中華民族的領土。 現在實際控制情況是,中國大陸是8個(軍隊進駐島礁僅7個)。越南現在是非法侵佔我們29個。同時把南沙群島及其附近大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納入到越南的版圖,並聲稱對西沙也擁有主權。越南是除中國外,唯一對西沙和南沙同時提出主權的國家。菲律賓是佔了9個(基本上控制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佔了5個(基本上控制南沙西南部海域)。當然所謂占的島資,有人說可能更多,但是這個島資,有的說是礁,礁它有的時候有干出的幾個頭,也可能就比如說,鄭和群礁,鄭和群礁里頭有幾個,這些礁有的編成1、2、3號,那你可以多算幾個。但是我們現在算,按一個礁一個名字算一個,大概就29個,越南占的。整個43個島礁被外國非法侵佔。
⑦ 印尼為什麼要向中國提出納土納群島問題
1992年,中國將納土納群島納入專屬經濟區,1993年出版的一份地圖還把納土納群島列入中國版圖,這些情況立即引起印尼強烈不滿,一度要求中國政府作出澄清。
隨後數年,印尼與中國不斷就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問題進行交涉,1995年更表示「與中國沒有海上邊界問題,納土納群島主權無需談論」。
近年來,中國不斷對納土納群島區域宣示主權,同時派出漁政船到該區域護航。2012年6月,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汶萊四國海軍已經研究將在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實施聯合巡邏。
此舉不但含有監視中國漁船的「非法捕魚」等行為,還將合力抗衡中國宣稱擁有該海域的部分所有權。
雖然中國和印尼尚未就納土納群島隸屬形成爭端,但雙方存在海洋經濟專屬區劃界的問題:印尼一直擔心該群島周圍部分水域與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九段線」主張有重合。
印尼軍方承認,一直在評估納土納群島面臨的風險,但強調印尼在南中國海地區主權爭端中繼續保持中立立場。
(7)印尼什麼島礁有爭議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納土納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的中國南海,由27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最高點在大納土納島,海拔約959米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
盛產木材、椰子、可可、大米和玉米,主要城鎮在主島南北岸的帕納里克和直落武圖。
明朝末年廣東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初張傑緒的末位繼承人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被荷蘭殖民,後歸印度尼西亞管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納土納群島
⑧ 中國與東盟的島嶼爭議,有哪些國家,各有哪
「南海爭端」作為中國與東盟成員國之間關於島嶼歸屬權的爭端,勢必會影響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關系。然而,東盟作為一個比較鬆散,一體化程度還不高的地區組織,各成員國在處理對外問題時,更多的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東盟有10個成員國,與中國有爭端的國家有5個,這種情況就決定了爭端並不是所有東盟成員國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注意到,美、日、印等國借口南海爭端,干涉地區事務,慫恿東盟國家將「南海問題」國際化。
目前,我國南沙群島共約43個島礁被其他國家侵佔。越南聲稱對全部南沙和西沙群島擁有主權,菲律賓、馬拉西亞、汶萊、印尼通過劃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侵佔南沙海礁和海域。
有關國家還在採取軍事、經濟、行政、法律等措施,不斷強化對所佔島嶼和海域的佔領。
(8)印尼什麼島礁有爭議擴展閱讀:
南海爭端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
《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
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駐守。
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
⑨ 印度尼西亞侵佔了我國南海哪幾個島嶼或礁
未宣稱擁有任何南沙群島的島礁,但印尼大產油地的納土納群島200海里經濟專屬區的東北部,與南沙群島的200海里經濟專屬區有重疊之處。
⑩ 印尼為什麼要向中國提出納土納群島問題
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印尼安全統籌部長稱,若無法通過對話與中國解決在南海納土納群島海域所存爭議,印尼可能訴諸國際刑事法院解決。對此,外交部回應:印尼對中國的南沙群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中方也沒有表示異議。
此消息一出,引來多方評論解讀。許多時事分析者,認為印尼此舉,主要是在中國大力經營南海的當下,進一步確認中國對納土納沒有領土要求,而外交部的回應則是給印尼吃定心丸。
這類分析看上去倒也說的過去,但在這未免有些太過簡單。
為什麼這么說?
首先要搞清楚,中國到底有沒有可能在將來打納土納群島的主意?
這基本上沒有可能。之所以這么篤定,是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法理條件不具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雖然一向堅持南海主權,但並沒有對納土納群島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差不多已經默認。何況納土納被納入印尼多年,早已得到國際承認,如果中國現在提及主權,有違國際法。
第二,技術上也難以做到。納土納群島位於南海最南端,與印尼的五大本島之一——加里曼丹島十分接近,而與中國本土則有萬里之遙。而且,中國與納土納群島之間,皆是一片汪洋,只有南海的那些島礁可做中轉。而鑒於南海島礁的小小體量,用來作為輻射島礁周邊海域的戰術基地或可勝任,但要充當中國本土與納土納群島之間的戰略連接紐帶,幾乎沒有可能。這也就是說,中國與納土納群島的地緣關系是極為疏離的,如果中國強占此地,在與印尼的博弈中處於絕對的地緣劣勢。
當然,雖然地緣上劣勢巨大,但中國與印尼的國力差距也更加明顯。如果中國真的要強占納土納,那印尼其實也不可能守的住。但這里會出現一個問題,也是中國不可能強占納土納的第三個原因:這會讓中國得不償失。
納土納位於南海南端的中央,扼守馬六甲海峽,本身又有足夠的體量(2110平方公里),如果中國真的在這里站穩腳跟,那它足以充當中國在南海南端的戰略基地。以此為基,印尼、馬來、新加坡以及汶萊,都會處於中國海空力量的戰略輻射之下。
這咋聽上去倒是很爽,但實際上,真要這么做,後果卻是極為糟糕的。
鑒於納土納如此重要的地緣價值,一旦中國真有強占之意,必然會大大激化與上述四國的地緣矛盾。如果不想被從此中國鉗制,這些國家必須聯合起來跟中國決裂——雖然大馬、印尼對納土納的歸屬同樣存在爭議,但如果是中國這個龐然大物擠進來,它們肯定會立馬冰釋前嫌,一致抗華。
印尼、大馬、新加坡、汶萊,這四個國家都是海島國家(大馬算是半海島國家),而且都處於南海最南端,與中國相隔萬里。這也就是說,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地緣關系極端疏離,對他們的影響力極為有限。推薦關注,微信搜索:大國博弈.這也就是說,如果中國要強占納土納,那它首先將與這幾個國家徹底決裂——最要命的是,是中國要收拾他們還十分困難.
如果只有中國和這幾個小島國,那倒確實如此。但這世界上的強國不止中國一個。迄今為止,南海秩序依然是由美國主導。如果中國真敢打納土納的主意,這些南海島國必然毫不猶豫的全面向美國靠攏。
以美國的能耐,再加上澳洲和日本,以及這幾個海島國家地頭蛇,他們如果聯合起來,完全有能力將中國擋在門外。而此舉還會引發東南亞國家的集體恐慌,導致他們紛紛聯美自保,中國將在戰略上陷入空前孤立,屆時不僅納土納不可得,連南海也未必保的住,整個東南亞戰略都將面臨失敗。
綜上所述,中國佔領納土納,法理依據不足、技術上確有困難,戰略上也沒有實施的空間。所以,於情於理,中國不可能做這種自取其辱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