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東商城估值60億到100億美元,為什麼
其中的一個焦點是京東的IPO估值問題。據說,京東管理層開價100-120億美元,但遭投行打對折,只認同60億美元的估值。 以下為成一蟲的正文: 一般來說, 京東商場是B2C的網站,目前沒有盈利,所以,PE法不合適。PB法也不是非常妥當,因為這類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可能低於面值,變現值、清算值不高,同行業內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可能相差較大。 所以,要對京東商城IPO時的股票進行估值,主要考慮的方法應該是比較另類的市銷率法、客戶價值法等。這些方法在前期投入大、經營虧損、潛在想像空間較大的互聯網公司身上應用較多。社交網站Facebook可能比較適用客戶價值法,而京東是零售企業,我個人認為市銷率法比較有參考意義,也方便進行簡單比較。 根據新聞報道,京東商場2011年收入為212億元人民幣(33.5億美元),如果包括上平台(公司只提供網路平台,由商家自行銷售)的收入則為269億元。2011年公司毛利率為5.5%。成本費用的結構中,配送費佔比6.6%、廣告佔2.3%、技術和管理費用率在1.5%左右。公司銷售收入凈虧損率約為5%。應付帳期天數是38、存貨周轉35天,屬於比較高效的營運水平。京東商城還稱,2012年預計收入為450億元,2013年預計收入為700億元,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2200億元。 我們主要採取市銷率法來估值。可比公司主要是亞馬遜、當當等。亞馬遜2011年銷售收入約為480億美元。目前市值約為959億美元,市銷率約為2倍。當當目前市值接近4億美元,銷售收入2011年為35.5億元人民幣,約合5.61億美元,市銷率約為0.7倍。如果取2011年市銷率為2-3倍,則京東商城估值約為60-100億美元。如果對2012年預測銷售收入取2-3倍市銷率,則估值可提升至140-210億美元左右。 亞馬遜的銷售凈利潤率約為1%。考慮到國內的競爭形勢,也許到2015年甚至是此後幾年,京東的銷售凈利潤率也可能只有這個水平,即3億美元左右凈利潤。亞馬遜目前PE是176倍,很高,主要是最近半年業績不好。按此PE,則京東市值可達500億美元左右,進行三年或三年半的折現,則目前合理市值是300多億美元左右。 筆者個人比較傾向於保守估值,則60-10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國內B2C市場競爭激烈,且要完成洗牌還得三五年。 此外,由於IPO需要對投資者有一定讓利,以便二級市場有上漲空間,則IPO詢價結果應該有10-20%折讓,京東總體估值會降至50-80億美元左右。 (來源:虎嗅評論)
Ⅱ 京東變局!蒸發400多億後,京東的未來在哪裡
2018年,京東市值在離最高點蒸發400多億後,股價最低時縮成了一個拼多多。在遭遇了一系列「黑天鵝」後,京東掉隊了嗎?還能重回高光時刻嗎?京東的未來又在哪裡?
2018年,我們觀察到一系列切換賽道的故事。
在家電領域,彩電大王TCL剝離彩電業務,瞄準三星,對標京東方,顯示器面板成為TCL核心業務。
阿里巴巴創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發力晶元領域。
華為發力5G車聯網平台,欲在自動駕駛這個產業鏈上分一杯羹。
雷軍在小米年會上表示,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人工智慧+物聯網平台),5年內投入超過100億。小米要丟掉速勝論,打持久戰!
這一年,馬化騰提了三個著名問題——關於新零售的、關於產業互聯網的、關於ofo死亡的,引發業界深度思考。
這一年,阿里、騰訊、網路、小米、京東都不約而同調整了組織構架。
就在周一,中國2018年重磅經濟數據出爐:GDP突破90萬億大關,GDP增速6.6%。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幾天前透露,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
這一系列動向都在說明一件事,新的產業周期和消費周期來了。每一次迭代,都會淘汰很多既得利益者。而換道超車時,原來很成功的,不代表以後也會成功。股價縮水並不能代表什麼。在換道期,判斷一個企業有沒有掉隊,關鍵看未來戰略規劃是不是符合新的產業周期,看大勢把握得准不準,能否順勢而為;考驗的是企業從頭學起,快速迭代的能力。
那麼,在新一輪產業周期和消費周期下,京東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徐雷首秀:電商經濟「慢時代」到來
這幾天,京東商城、京東數科、京東物流分別召開了201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在京東商城年會上,京東商城CEO徐雷說,過去一年,是京東 歷史 上內外部環境變化最劇烈的一年。
2018年12月21日,劉強東親自簽發京東商城組織架構調整公告,多達10位高管將跳過他直接向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匯報。各大業務整合重組,確定了前、中、後台的組織模式,這使得縱向垂直一體化的組織構建迭代到積木化的前中後台。原三大事業群總裁王笑松、閆小兵和胡勝利繼續擔當要職,同時一批業務能力突出的高管升任中、前台的負責人。
這家擁有強烈創始人基因的公司,在經歷十幾年高速增長後,進入大變局時期。徐雷說,互聯網人口紅利、網路零售紅利消失,「增量」變得很難,在飽和的存量市場,競爭會更加殘酷。
而年會透露的最重要信號是,京東商城要以客戶為中心迎接四個變化,第一條就是從單純追求數字,到追求有質量增長的變化。
「這四大變化,每一項都不亞於對於組織進行徹底重寫,尤其是超過3萬人的大型商業組織。這個過程會異常痛苦。」徐雷說。
更多的品類、更高的商品質量、更快的配送速度、更省錢,更……這是去年雙11,徐雷在總結電商10年時,對未來電商平台走向的一個判斷。
潮水退去,並不是說電商經濟不行了,而是存量競爭時期才是真正高手過招的時候。經濟高速增長時,企業最佳策略是擴張;經濟放緩時,把東西做好才能走得更遠;沒有增量時,存量競爭會更加激烈;存量競爭激烈時,自然會倒逼品質提升。
徐雷這番話,是對電商經濟「慢時代」的正確判斷,採取的也是最正確姿勢。
目前正是年貨購置高峰期,不妨來個小測試,你可以在幾家電商平台試試,看誰家的年貨更全更優質,誰家的快遞服務更快更棒?
京東與華為、阿里、騰迅PK的王牌是什麼?
任正非說,應對未來的挑戰,大家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來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就到了。
這涉及一個關鍵問題,決定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經濟發展的變數是什麼?
工業化、城市化、技術創新?
2018年,阿里和騰訊在產業互聯網上都進行了巨大投入。2017年,阿里雲工業互聯網平台落地廣東,要深度再造ET工業大腦。
阿里憑借ET工業大腦向工業互聯網進軍。現實是,中國工業信息化水平很多還在2.0,2.5時代,帶有C端基因的互聯網巨頭進軍工業互聯網,推進速度絕對不會像消費互聯網那麼快速,而它的復雜性也遠超想像,一不小心就可能淪為一個賣雲的了,這就和初衷大相徑庭了。
那京東未來發展的變數靠什麼?
在1月19日召開的京東物流2019年展望大會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說,物流行業迎來最好的發展時代。
這話不是指京東物流開放業務在2018年收入遠超目標,同比增長超100%的漂亮成績單,而是指物流業到了一個 歷史 最好機遇期。
2018年11月,召開的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鼓勵 社會 資本參與到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中,確保全 社會 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明顯下降。
2017年,中國 社會 物流總費用達12.1萬億,佔GDP比例14.6%,盡管這一數值已經五連降,但依然是發達國家2倍。如果降低1個百分點,就能帶來萬億級新增效益。
這一方面通過現代物流和供應鏈體系變革,推動製造業降本增效,產業升級。在人口紅利消失後,傳統行業終於走到必須依賴效率紅利,依靠每個經營環節更精細化、數字化來提高人均產出的時候了。
另一方面,這個號召 社會 力量廣泛參與的中國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將和電子商務、移動支付、雲計算一樣,成為新的 社會 基礎設施。
一場新的「鐵公基」建設勢必會掀起,但這和之前政府主導的「4萬億投資」截然不同,在市場主導下, 社會 物流這個碎片化行業要高度集中化,要有帶頭大哥出來整合資源,以高度集中化,規模化推動 社會 物流成本降低。
這個時候,京東物流進軍 社會 物流,做大做強自己,是最好時機。傳統電商物流只有4000億,而整個 社會 物流高達12萬億規模,這也是京東「B計劃」的最佳的戰場。
去年10月舉行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王振輝就說,未來得供應鏈者得天下。未來5-10年,京東物流將構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目前已經建立起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京東雲倉六大產品體系,為 社會 提供全面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
這個GSSC體系一旦建成,將成為整個京東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京東物流服務客戶總數超過20萬家,其中合作費用上億元以及上千萬客戶近百家;還上線個人快遞業務;獲得高瓴資本、紅杉、招商局、騰訊、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等多家機構總計25億美元的中國物流行業最大單筆融資;同時京東物流還密集投資了20多家智能物流領域的 科技 公司。
在海外布局上,京東在泰國建成東南亞地區最先進、最完整的智能倉儲物流中心;在印尼建成當地最大的電商物流網路。
京東物流目前估值852億人民幣,它在10年時間快速搭建起一個巨無霸,也真正說明,物流是干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中國物流門檻很低,但水很深,只有深度紮根探底,才能站穩腳跟。這個賽道上現在扎滿了巨頭,順豐、菜鳥,蓋洛普、傳化、京東……京東物流如何加深加寬護城河,如何在供應鏈創新上發力,2019年將是關鍵一年。
進軍智慧城市,靠譜嗎?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同樣也被視為新的 社會 基礎設施之一。
整個智慧城市的規劃規模有多大?粗略統計4萬億!建設投資6000億!全國超過500個城市都在建智慧城市。
為什麼智慧城市這么熱?因為它幾乎融合了目前所有最先進技術,物聯網、5G、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 如果不到這里搶吃技術紅利,搶吃政策紅利,還去哪裡?
在這個賽道上,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到場了。阿里和騰訊至少在上海、重慶、雄安等城市正面交鋒過。現在,在獲得國家政策紅利密集轟炸的海南自貿區,兩家又狹路相逢。
京東在智慧城市領域入局較晚,但步子邁的相當快,其核心能力是城市計算。2018年2月,京東成立城市計算事業部,並請來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做了12年城市計算業務的鄭宇執掌這一全新部門。
我們可以把京東城市看成一家創業公司,來看看它成長速度多快——
基於京東城市計算平台的「城市操作系統」的大數據和AI能力,京東城市在為北京、上海、廣州、雄安、南京、成都等30多座城市,提供交通、規劃、環保、能源、城市信用、公共安全、電子政府7大領域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
這個「超級大盤」上,處處是血拚的硬仗。目標選擇上,京東城市直奔各大廠商激烈角逐的新一線城市;建設模式上,既推出了福州三坊七巷「信用城市」這樣的「單品爆款」,又有宿遷這樣的「煙囪改造」模式,還有雄安這種「頂層設計」模式。
京東城市還集結了一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領銜、超強版院士陣容的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加速產學研的效率和速度。
這個快速發展的業務板塊現在歸在京東數科旗下,但從組織構架上,京東城市整合了整個京東集團在電商、物流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在集團內部屬於一級事業部,其戰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承擔了京東戰略升級重任的京東數科,2018年實現贏利,收入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科技 服務收入比2017年翻了3倍。京東數科目前已完成B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300億。
2018年9月,京東金融改名為京東數科,強調 科技 輸出,專注於數字 科技 服務。京東數科CEO陳生強表示,京東數科最終要形成系統的金融 科技 能力和產業數字化能力,這將是京東數科的核心能力。
科技 在京東已經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京東2017年會上,劉強東明確提出:「 未來12年京東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京東用於技術研發投入達34.5億元,同比增長超96%,2018年前三季度技術研發投入86.4億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的66.5億元。
2019年,以區塊鏈、人工智慧為核心的金融 科技 會變得更成熟,這也為京東數科爆發式增長奠定底層邏輯。
從劉強東到徐雷,變局是必然。如何應對未來產業巨變,如何在群象中突圍,讓我們靜觀其變。
Ⅲ 「一周新股回顧」京東物流估值達4500億,雪球計劃在美進行IPO
港股上市:
編輯摘要:
中原建業有限公司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上傳聆訊後資料集,聯席保薦人為工銀國際和建銀國際。是中國領先且快速發展的房地產代建公司,其為項目擁有人於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管理物業開發項目,並採取輕資產業務模式運營,從而無需承擔土地取得及建設的成本。截至2021年4月30日,在管項目共計235個,在管建築面積共計2,854萬平方米,覆蓋河南省大多數縣及縣級以上城市,並擴展至河北、陝西、山西、安徽、新疆及海南等六個省及自治區。
中原建業成功上市後,將成為除綠城管理(09979.HK)之外,第二家房地產代建上市公司。
編輯摘要:
順豐房托是香港首家專注於物流房產事業的房托,一手中簽率28%~78%,中簽率會比較高,預計申購3手穩中1手,乙頭預計中簽15~25手(打和點在1%~3%),可以直接對標的上市公司為招商局商業房托(01503),其於2019年12月10日上市,上市首日暗盤破發3.80%,上市首日破發-7.89%,截止當前跌幅17.84%,此股屬於房托概念一般,大概率會預冷,炒作空間有限。
編輯摘要:
5月4日,在香港擁有B.Duck品牌的德盈控股提交主板上市申請,光大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德盈控股2019年曾經申請GEM上市未獲通過,如今再申請主板上市。據招股書,恆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目前持有公司2.66%股份。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0年的角色授權收益計,德盈控股是中國第二大國內角色知識產權公司,而按2020年銷售額計,則是天貓女裝版塊最大的自有國內角色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的最大市場參與者。
京東旗下京東物流已通過香港上市聆訊,預計京東物流可在5月招股和上市。京東物流早前傳出以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目標估值,集資30億至40億美元(約233億至310億港元),但近期科網股表現回落,京東物流估值或面對壓力。以較近期的融資,京東物流2018年私募融資25億美元時,公司當時估值約135億美元,較京東物流傳聞上市估值有明顯差距。若市傳的京東物流集資40億美元作實,京東系近一年已通過IPO籌集近千億港元。預計公司將於5月17日招股。
美股上市:
編輯摘要:
游戲 社交平台「TT語音」(趣丸網路)日前已與投行接洽,最快今年下半年赴美上市,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至3億美元。
成立於2014年的「TT語音」現主營業務包括即時語音通訊、 游戲 社交、 游戲 聯運發行、 游戲 電競等;旗下產品則包括TT語音、TT玩+、聲洞等。
其中,TT語音是其主打產品,現單一產品累計注冊用戶超1億,月活用戶超2000萬,用戶環比增長超80%;另據TT語音早前給出的公開數據,其用戶年均增長240%、營收年均增長360%,全產品累計注冊用戶超2億。
編輯摘要:
作為新的技術革新,顛覆了舊的商業模式,雲計算的配置價值是具備長期性的。
但俗話說,知行易難,行勝於言。數字浪潮的驅動下,這條 探索 之路便並不好走,畢竟入局者在創造數字化轉型價值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韌性去深耕,用一場馬拉松形容算是較為貼切。
而在這場競爭激烈的馬拉松中,頭部廠商已利用資本密集度與規模效應,不斷強化 PaaS 乃至 SaaS 層的通用能力,發力垂直場景的解決方案,搶奪用戶,占據了一定的競爭高地,七牛雲為首的中生代雲廠商歸根結底還是得在巨頭混戰中走出差異化,以建立起客戶信任,不然即便是上了市,也或無法擺脫加速失血的窘境。
Ⅳ 目前京東的估值有多少
74億美元看似沒達到大家的預期,但想一下,合481億RMB;而2010年4月1日國美在收盤時的市值是468億港元。雖然國美有一些門店沒有打包算進去,但還是得說,京東已經離當時不可一世的巨頭相當近了。在所有固定資產都完成建設投入經營,成本的規模遞減開始顯現時,誰也不知道究竟京東的市值會有多高。
目前來看,京東具備較強的想像力,因此我認為目前估值100億美金以上是合理的,但是需要注意雙殺效應。目前京東的發展較快,盈利增長迅猛,給予60倍以上的估值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京東的盈利下降,那麼只能給予他20倍的正常估值,那樣子最少都是5倍的差距。互聯網所說的泡沫就在這里,關鍵在於你認為京東能夠維持多久的盈利高增長。
Ⅳ 印尼有類似淘寶的網購網站嗎
有。印尼電商Tokopedia有印尼淘寶之稱。
2018年軟銀願景基金和阿里巴巴領投印尼電商Tokopedia的11億美元融資。此前有報道稱,融資後,Tokopedia的估值約為70億美元。
據外媒介紹,Tokopedia是2009年由一名工廠工人的兒子William Tanuwijaya創立的。它的商業模式類似於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商城,將顧客與商家相匹配,而不是從自己的貨架上銷售產品。
Tokopedia被稱為印度尼西亞版淘寶。2014年10月曾獲得軟銀和紅杉1億美元的融資。2016年獲得1.47億美元投資。
(5)京東印尼估值多少錢擴展閱讀
2017年京東與印尼電商平台PT Tokopedia磋商,擬對後者進行一筆重大投資,從而加快向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擴張。
知情人士稱京東擬對Tokopedia投資數億美元。Tokopedia是印度最大電商平台之一。京東的這筆潛在投資可能會將Tokopedia的估值推高到10億美元以上。
對Tokopedia的成功投資會將京東與阿里巴巴集團的競爭帶到印尼。印尼是一個擁有2.6億人口的國家,智能機使用量正在飆升,中產階級不斷擴大。
在亞馬遜可能進軍印尼之前,京東有望入股一家本地合作夥伴。京東和阿里都在大舉投資東南亞市場。去年,阿里收購了東南亞電商公司Lazada Group SA的控股權。
Ⅵ 為什麼京東股票不跌反漲
據悉,這不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次遭遇境外勢力做空,2011年和2014年都曾掀起過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如果要看PE,那麼亞馬遜12-15年的PE有600倍之多。該人士指出,對於京東這樣一個高速增長且穩健提升的公司,市場自然會給出公正的估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