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國家也過春節
主要是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國家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越南的過節習俗與中國大同小異,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新加坡春節一般放假兩天。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貴重禮品,只帶兩個桔子,進門送給主人,桔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
在歐美一些國家,也常有慶祝春節的活動,但多隻局限在華人范圍內。隨著華人影響力增強,春節也日益得到重視。
(1)印尼華人過年送什麼擴展閱讀:
1、越南人過春節:要包粽子吃
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而歷來越南春節最不可少的大概要屬鮮花、粽子、春聯、爆竹了。花市是越南春節最熱鬧的地方,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就開始熱鬧。
2、韓國人過春節:要吃米糕片湯
中國人的春節也是韓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韓國也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
Ⅱ 請問印尼的新年有什麼習俗
印尼的新年習俗: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在這里都有較多的信奉者,民間還盛行拜物教。由於其歷史上曾受到印度、中國、阿拉伯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大小島嶼分布范圍較廣,居民交流不便,印尼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
Ⅲ 外國有拜年的習俗嗎如果有,他們又講究什麼禮儀呢
根據各國文化背景、傳統甚至宗教的不同,不能同一而論。
如中國的過年,就是華人傳統的節日,
無論海內外,會過我們俗稱年的人,幾乎都是華人。
此外以規模來說,各國較為類似過年的盛大節日如:
美英法等歐美國家聖誕節:耶穌基督誕生日,應不需說明了吧。
印尼開齋節: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外出工作的人都要趕在開齋節前返回老家與親人團聚。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開齋節那天,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門前掛著用嫩椰葉製作的裝飾物。人們都身著盛裝,互相拜訪,有的機關團體還搞團拜,氣氛熱烈,一片喜慶景象。
印度燈節:關於燈節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勇敢的羅摩王子戰勝十首魔王後,14年流放期滿,偕同愛妻悉多返回,入城恰巧是傍晚時分,老百姓事先得知消息,便自發點上燈籠火把,迎接羅摩凱旋歸來,並熱熱鬧鬧地慶祝了三天三夜。從此,每年的這個時候,人們都要點燈慶祝;有的說,這一天是克里希那神戰勝惡魔那拉卡蘇,將人和萬物生靈從惡魔暴政下解放出來的日子。為了紀念,人們便紛紛點燈,慶祝勝利和光明的到來,從此相沿成習;有的說,這一天是掌握人間財富的女神拉克什米巡視人間的日子,她慧眼所至,財富便會滾滾而來。於是,每當這時,人們白天要把家中打掃得乾乾凈凈,晚上要到處點上明亮的燈光,以吸引女神那法力無邊的慧眼,期盼她給人們以財富和幸福。說法雖多,但人們常以後一種為主。過節時人們不遠千里趕回家以便能和家人一起度過這個節日。排燈節在晚秋,有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這時的家也特別吸引人,在這一個星期,自始至終尤其是在晚上,當歡慶的人用長串陶制的小油燈裝扮窗檯、門廊和花園圍牆,當油燈的棉燈芯發出柔和、跳動的光亮時,家家戶戶都引入駐足。排燈節相當於新年。人們在這時盡力捐棄前嫌,言歸於好。有條件的話,人們還會穿上新衣過節。在山區,人們點起篝火,將堆積了一年的可燃廢棄物付之一炬;在許多城市,煙花滿天飛舞。
俄羅斯新年:12月31日至1月1日的夜晚和1月13日至14日的夜晚,後者是1918年以前俄羅斯實行的儒略歷的新年。東正教的聖誕節也是按儒略歷過,即1月6日至7日的夜裡。從2005年起,1月1日至9日放假,這也是獨具特色的聖誕假期。
Ⅳ 都有哪些國家過春節
國外過春節的國家有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周邊國家一直受我國文化的影響。在韓國、朝鮮和越南,農歷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朝鮮半島,農歷新年被稱為「年節」或「舊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農歷新年假期從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換休,共6天。
一些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也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假日。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馬來西亞華人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將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法定假日。華人眾多的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2003年和2004年分別將農歷新年定為全國公共節日,但菲律賓不放假。
習俗
1、祭灶
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如《釋名》中說:「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2、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Ⅳ 祝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恭喜發財
美國
財政部印刷「金雞吉利錢」發行全國
美國財政部印刷局為慶祝華人農歷春節,今年發行「金雞吉利錢」美元一元和五元鈔票,每張鈔票的聯號前四碼都是許多華人最喜愛的「8888」,喻意發達又發財。印刷局從四年前馬年開始,便印製聯號「8888」的一元紙鈔,由於相當受歡迎,今年「金雞年」更新增加發行五元紙鈔。該紀念鈔票不只針對美國境內華人社區,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站購買。但由於中國內地實施外匯管制,因此「吉利錢」不能在當地發行。
在美國的中國華人更是熱熱鬧鬧准備過節。中國人做什麼事兒都講究「紅紅火火」,用這個詞形容紐約37萬華人迎接新年的場景再恰當不過。眼下,新春將至,紐約的華人社區正是紅火非凡。在美華人平日里生活多是快節奏的,為生計終日奔波,甚至節假日都很少休息。但春節他們是不能不過的,有些在白人公司里做事的人,特意把休假安排在春節期間;很多做生意的人也索性關門幾天,徹底放鬆一下。生意紅火——買年貨購禮物都集中在這個時候,店鋪前門庭若市,摩肩接踵。場面紅火——大街小巷,人們走親訪友,組織聚會,有的還藉此佳機喜結良緣。
早在一兩周前,紐約華人社區的迎新年活動便拉開了序幕。紐約的華人來自許多地方,因此便有了不少以移民原地域為基礎而成立的同鄉會。這些同鄉會幾周來活動不斷。而5日在曼哈頓唐人街羅斯福公園開市的新年花市,更為迎新春活動帶來了一個小高潮。花市數十個攤位上擺滿了象徵著吉祥如意的桃花、梅花、玫瑰、康乃馨、菊花和劍蘭等,吸引了眾多買花、看花的人。除了鮮花展售之外,在花市上還有傳統的舞獅表演、雜耍、雞年風水講座、美食薈萃以及幸運大抽獎。
開市當天,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也帶著女友趕來。他說,他一是要向華人社區賀新春,並用海外華人常掛在嘴邊的祝福話「恭喜發財」向華人拜年;二是也想藉此機會討個吉利。布隆伯格說華人的迎新年活動最為吉祥熱鬧,他希望通過參加這個活動也給自己帶來好運。為此,他特意花了6塊錢買了一束玫瑰送給女友。女友當眾給了他一個熱吻,博得在場遊客的熱烈掌聲。
新春大遊行是紐約華人過年的一個重要保留節目。今年,遊行的主辦者向人們發出呼籲,為了顯示傳統的中華民族色彩,請大家盡量穿著唐裝參加遊行。此外,燃放鞭炮也是中華民族過新年的傳統節目之一。紐約當局為此專門安排了鞭炮燃放點和燃放時間。據估計,今年紐約唐人街的迎新年活動將吸引25萬人前來觀光,與中華民族共度中國新年。
在紐約另一個華人聚居區法拉盛,今年恰是舉行農歷新年大遊行活動的第十個年頭。所以,今年的規模要勝過往年,不少公交車甚至因此臨時改變了行駛線路。據估計,將有21輛花車、4輛古董敞篷跑車和100多個團體機構的6000多人參加今年的遊行。
在農歷新年前夕,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和紐約州州長帕塔基還向華人社區發來了賀信,祝華人新年快樂,同時也對華裔移民對美國發展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與紐約華人新年活動有關的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從今年起,紐約州把中國的農歷大年初一定為全州的法定節日。這是自2001年紐約市內曼哈頓帝國大廈首次點亮華人新春彩燈以來,最具影響的一件大事。
看過美國愛情經典片《西雅圖不眠夜》的人們,都不會忘記影片中帝國大廈傳遞愛情那超級浪漫的一幕。帝國大廈是紐約市最高的標志性建築,從周邊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獨特的尖頂。每當夜幕降臨,它那被彩燈照亮的變幻莫測的尖頂與五光十色的街景交相輝映,組成了曼哈頓一道誘人的景觀。今年春節,帝國大廈將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個晚上亮起代表喜慶和吉祥的紅、黃兩色彩燈,向華人拜年。
紐約華人在紅紅火火迎新春之際,也沒有忘記剛剛發生地震海嘯災難的印度洋國家。據主辦帝國大廈亮燈活動的機構介紹,今年取消了往年的慶祝活動而只亮彩燈,他們要把省下來的經費捐給印度洋海嘯受災國。除此之外,許多華人組織還多次聯合主辦了海嘯賑災慈善籌款晚宴。到目前為止,紐約華人社區已經為災區捐出了20多萬美元的善款。
此外,今年紐約華人的新年活動還吸引了一些美國主流企業。美洲銀行首次為活動提供贊助,迪斯尼還派出了卡通片《花木蘭》中的「木須龍」和風靡世界的寵物小精靈「比卡丘」來做特別嘉賓和親善大使。這些活動的背後無不揭示著這樣的現實,即中華文化已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了美國主流社會。
馬來西亞
總理向全國華人發出3500多張賀卡
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夫婦向全國華人政黨、社團、工商、文教和媒體等各界人士發出3500多張賀卡,向全國華人賀歲,期盼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紅彤彤賀卡上印著總理署大樓和幾條金色鯉魚的圖案。賀卡內頁,除了巴達維總理夫婦簽名外,還印有一副用中文書寫的對聯「人壽國強家富,年豐花好月圓」,祝願馬來西亞國泰民安,人民生活年年有餘。當地一家華文報紙報道說,巴達維總理的新春賀詞,反映了他努力促進國內種族和諧、政治穩定、人民幸福的美好願望。
馬來西亞的華人更喜歡熱鬧,各地華人社團的團體活動早在1月份就紅紅火火地開始了。燈會、花會、書法會、團拜會好不熱鬧。
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將在除夕夜舉辦動態平安燈會,盡管目前是「封山」時期,但是很多遊客已經等不及要先睹為快了。目前,整個東禪寺已經填滿各式各樣的鮮花、燈飾。去年東禪寺舉辦了首次燈會及花卉展,吸引了23萬人前去參觀,今年有媒體稱參觀人數可能超過50萬。
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大年的時候最受關注,大年是品嘗各種美味的好機會。在海外也是一樣的,來自馬來西亞各地的華人老鄉們將歡聚一堂,帶來各自籍貫的風味和傳統文化。還有茶藝、書法、舞獅、燈謎無不體現海外華人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由於去年12月26日的海嘯,馬來西亞政府取消了各地官方的團拜活動,但是,各華人老鄉會還會在新年裡進行團拜活動,當然,老鄉們在一起也像家人團聚一樣,多是敘舊,也是其樂融融。
韓國
相信命理認為雞年將是財運年
春節(正月初一)是朝鮮民族最大的節日。每當節日來臨就會出現民族大移動,屆時將有一半的人口回鄉探親。省親的人們要在幾個月前預訂回鄉的汽車票或在節日的前幾天乘轎車返鄉,屆時全國的道路將擁擠不堪。韓國人的春節,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為基礎的。所以春節也是子孫同祖神團聚,進行精神交流,增進感情的神聖時間。
新年的早晨,人們穿上民族服裝互相拜年。拜年是韓國維系家族親情的紐帶。這一天,不論是誰互相見面,都要說拜年話,如「過年好」、「恭喜發財」、「祝您健康」、「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學」等祝福。這一天,不論哪一家的代表性食品都是年糕湯。所以吃年糕湯也意味著過年和又長了一歲。正月初一晚上最有趣的風俗是趕走「夜光鬼」。據稱在這一天,夜光鬼挨家挨戶游盪,試穿每個人的鞋,遇到合腳的就帶走。如果誰在這一天晚上丟了鞋,他的運氣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這一天晚上,人們大都把鞋放在裡屋早早熄燈入睡。為了防止自己的鞋被夜光鬼帶走,人們都要在立柱或大門上放置篩子或簍子。這是因為夜光鬼有一個習慣,見東西就要數一數,當夜光鬼見到了篩子或簍子就要數篩子或簍子上的網眼,當他數完了天也就亮了,等到雞叫,他早已把試鞋的事忘得一干二凈,溜之大吉。
許多韓國人對命理一說深信不疑,若從命理的角度來看,揮別黯沉紛亂的甲申猴年,進入乙酉雞年之際,今年將會是一個「無往不利」的吉祥年。韓國人認為,凡是雞年出生的人做事皆從容不迫,且生性樂觀,頭腦聰明而有自製心。但是略帶神經質,對於金錢不太重視,有「浪費之癖」。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對時尚有著敏銳的把握度,能夠輕易地就走在流行的前沿。專門研究東方占星術的韓國學者龔尚永表示,預計今年時尚界會加進許多「流行雞元素」來順應雄雞潮流。這會給韓國的流行文化及娛樂事業帶來一筆難以預估的財富。不僅如此,按照黃道十二宮及陰陽五行對萬事萬物的影響,小小的「雞」對各行各業的發展作用自然不能小覷。在韓文中,「雞」的發音是「陰」與「鐵」(五行之中,鐵即為金)的合音,龔先生透露說,今年凡是與鋼鐵「沾親帶故」的生意都會非常好做,像一些高端的電子產品及走俏的汽車市場行情將持續上漲。
新加坡
家人團聚花會春意盎然
新加坡的華人家庭每年都會聚在一起做年糕。一家人聚在一起,一邊做著各種各樣的糕點,一邊話著家常,其樂融融,他們的年過得不比中國國內遜色。他們也要開油鍋、燒火爐,取年年開火年年旺的意思。
春天華人將聚齊聖淘沙,約100萬棵綻放花姿的植物各展風采,以空前盛大的規模迎接春節到來。「聖淘沙春節花會」是新加坡聖淘沙集團首次配合農歷新年所舉辦的花卉展覽,請來園藝和植物專家精心設計不同主題的花卉展覽,包括效仿英國式的庭院設計、以12個月份為主題的花卉造型及鋪滿玫瑰的巨型牆壁等。
除夕這一天對新加坡華人來說極為重要。這一天人們准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同時,他們還要供奉食物或鮮花給死去的先人,雖然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在新加坡,大多數人是在午夜12時整迎春。傳統上,拜年的習俗是晚輩向長輩跪拜、祝福。不過對於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說,跪拜是令人感到別扭的,他們都不再遵循這種習俗,現在普遍的做法是,雙手捧著一對柑向長輩祝福。這源於中國南方人的過年習俗。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出於「好事成雙」,新加坡人在向親友拜年時,總是呈上一對柑,而且必須是雙手奉上。照習俗,當客人告別時,主人也得以柑回禮,以示互祝好運。除此之外,派「紅包」也是新加坡人新年的另一種習俗。
元宵節這一天,佛教徒與道教徒一般上是到廟里許願。元宵節是月圓之夜,使人聯想到愛情,這個節日對戀愛中的情侶特具意義。這一天,新加坡人特別是一對對的情侶紛紛走上街頭觀賞花燈,參與各種燈籠製作比賽。
越南
貼春聯吃年粽守除夕
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是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花市是越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的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越南人過年要吃最具民族特色的年粽和糯米餅。年粽的做法跟我們吃的粽子一樣,不過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以糯米、豬肉和綠豆沙做餡,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同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有除夕守歲的習俗。除夕夜人們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湧上街頭,年輕女子還穿上越南旗袍。零時,當電台播出國家領導人春節講話時,節日氣氛便達到高潮。隨後人們還采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采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采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越南人過春節照例放幾天假,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越南人稱之為「沖家」或「沖地」,其意義跟「沖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巴基斯坦
放風箏聯歡會跳群舞
在巴基斯坦,人們迎接春天的方式不像我國,沒有特定的日子。每年二三月間,以旁遮普邦首府拉合爾為中心,各種各樣的活動次第展開,從一個城市轉到另一個城市。慶祝活動包括歌舞晚會、放風箏等。
巴基斯坦也同我們一樣,組織「春節聯歡晚會」。不過比起我們的春晚,他們的內容比較簡單,突出的就是熱鬧。現場觀眾會不受任何導演約束,聽到高興時,許多人就會站起來圍成圈子,在台下寬敞的地方伴著台上的音樂節奏跳舞;興奮的時候,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巴基斯坦人還是外國人,牽起手來就跳,台上台下融為一體。
放風箏是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人們的風箏不重形式,也就是鳥、魚等幾個造型,色彩也比較單調。從早晨開始,人們或聚集在公園等空曠處,或爬上屋頂放風箏。不久,漫天的風箏開始在春風中飛舞,為天空增加了一些動感。
印尼
在災區里過一個「堅強」的除夕夜
印尼人稱春節為「imlek」,音譯「陰歷」。2003年,印尼政府宣布農歷初一為全國公共假日,正式解除了過去三十多年來的禁令,印尼人,特別是當地華人開始名正言順地歡慶農歷新年。
早在春節前一個月,一些華人家庭就開始忙碌起來,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在道教徒的眼中,是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事情的日子。人們都希望灶神向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准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春節前夕,一些家庭還都忙著製作糕餅等食品,特別是年糕,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之義。此外,他們也會像我們一樣在春節里互贈禮物,「禮尚往來」。與我們不同的是,印尼今年的春節恐怕要在一片痛苦與艱難中度過。但據《雅加達郵報》2月7日報道,一些印尼人還是堅強地聚在了一起,為這個特別的新年祝福慶祝。
巨大的公雞模型佇立在越南胡志明市街頭以慶祝中國農歷雞年的到來。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持續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經奪去了13名越南人的生命,被宰殺的家禽總數達到83萬只。一向被越南人作為除夕年夜飯中「重頭菜」的雞肉食品,也無奈被拒於千里之外。今年的春節,越南人只能遠遠地欣賞他們喜愛的雞了。
Ⅵ 印度尼西亞過年是什麼時候
開齋節
節慶時間: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
活動項目:開齋節前夕,各清真寺都要誦讀經書,開齋節當日,家家戶戶清掃門庭,人們盛裝互訪,熱鬧喜慶。
相關:法定假期為1天,但實際可放3-7天。
古爾邦節
節慶時間: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
節慶活動:節慶當日,穆斯林教徒沐浴盛裝,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後面一個更隆重些,作為一個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應該就是這兩個宗教節日為過年了。
Ⅶ 印尼工匠為農歷新年准備舞獅服裝,印尼過新年有怎樣的傳統
對於許多的國家來說,他們都有自己的信念,像中國的新年就是每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的時候。就是我們的新年,那麼對於印尼來說,其實新年和中國是一樣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有一些習俗是與我們國家不一樣的,所以也有一些人對他們的習俗也表示非常的尊重。在印尼過年的時候,通常都要准備舞獅子的這樣一種裝扮,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寓意。對自己新的一年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戲劇,所以,許多人都會在新年這些年進行舞獅子的這樣一個活動,也能夠感受到裡面熱鬧的氣氛。
因為這天晚上他們需要進行一些誦讀經書的這樣一個活動,能夠讓這一個誦讀經書的聲音傳到四面八方去。每一個人他們都會去誦讀經書來迎接這個新年的到來,他們的誦讀經書的聲音裡面充滿著他們對於這個新年的一些希望和祝福,也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都能夠取得更多的努力和進步每一個地方的新娘都有自己的習俗,所以對於這樣的習俗,我們應該也是持著非常尊重的這樣一種態度。
Ⅷ 印尼2022新年是什麼時候
當地時間2022年1月24日,印度尼西亞民眾慶祝即將到來的虎年新春佳節。
當地時間2022年1月,農歷虎年將至,印度尼西亞各地區民眾開始糊燈籠、製作獅子服裝,為迎接新年做准備。印尼政府於2002年正式將農歷新年規定為官方節日,放假一天。隨著年節將近,印尼華人聚集的城鎮和街道上過節的氣氛日漸濃厚。
飲食方面,印尼的華人過年主要吃年糕。具體做法是把糯米做成年糕,加入焦糖,放在蒸籠中蒸上一整天,直至年糕顏色由白色變成棕色,出籠後再用香蕉葉包裹。年夜飯中,雞鴨魚肉也少不了,魚要用又大又肥的鰱魚。
Ⅸ 中國年貨在印尼暢銷,其中哪幾類物品最受當地人民寵愛
每逢新年大家都會備年貨,中國年貨品種豐富,口味獨特,在全球都是備受歡迎的,這不,在印尼,中國年貨每年都是非常的暢銷的,而其中掛面、醬油、臘肉、腐竹、干木耳這些傳統年貨,在這里更是深受當地人民的沖寵愛,的確只有這些東西的年才叫年,這樣年才有年味,不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東西已經變得很平淡,慢慢的過年也沒有那麼期待了,但是有一些東西已然卻是過年時候僅有的,一看到這些東西,就會讓大家自然的聯想到年,那麼在你的家鄉有沒有這些東西呢?下面小編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在我的家鄉,那些代表年的東西有哪些?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
這些東西,在我的家鄉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是不是和你的一樣,期待你們也能分享你們家鄉的年味,讓我感受更多的年、更多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