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有多少油船

印尼有多少油船

發布時間:2022-10-31 21:58:10

⑴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港口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港口有:井裡漢,丹戎不碌,泗水(蘇臘巴亞),三寶壟,沙璜,巨港,巴東,萬鴉老,望加錫,日惹,雅加達,井裡汶,勿拉灣 。

(1)印尼有多少油船擴展閱讀:

勿拉灣:

位於印尼西北部蘇門答臘(SUMATERA)島東北沿海的紐納恩(NUNANG)河口,瀕臨馬六甲(MALACCA)海峽西北側,是蘇門答臘的主要港口之一。

⑵ 雅加達有多少個港口

到2020年為止,雅加達有3個港口。

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海岸,城市面積740平方公里,人口1027.7萬,而包圍周邊城鎮的大雅加達地區,居住超三千萬人,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雅加達是印度尼西亞的經濟中心,聚集了全國大部分財富、人才和政治精英,雅加達享有省級地位。

(2)印尼有多少油船擴展閱讀:

雅加達丹絨不碌港是全國最大的國際港,年吞吐量約250 萬個標准箱,泗水的丹戎佩拉港為第二大港,年吞吐量為204萬個標准箱。政府發展規劃主要集中在境內水運航線和港口的建設方面,包括加里曼丹 地區的河運交通建設項目、建設一系列渡口碼頭和湖泊碼頭。

印度尼西亞的主要港口有:井裡漢,丹戎不碌,泗水(蘇臘巴亞),三寶壟,沙璜,巨港,巴東,萬鴉老,望加錫,日惹,雅加達,井裡汶,勿拉灣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雅加達

⑶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港口

印度尼西亞的港口有:井裡漢,丹戎不碌,泗水(蘇臘巴亞),三寶壟,沙璜,巨港,巴東,萬鴉老,望加錫,日惹,雅加達,井裡汶,勿拉灣 。

印尼全國有水運航道21,579千米,其中蘇門答臘5471千米,爪哇馬都拉820千米,加里曼丹10460千米。

雅加達丹絨不碌港是全國最大的國際港,年吞吐量約250 萬個標准箱,泗水的丹戎佩拉港為第二大港,年吞吐量為204萬個標准箱。政府發展規劃主要集中在境內水運航線和港口的建設方面,包括加里曼丹 地區的河運交通建設項目、建設一系列渡口碼頭和湖泊碼頭。

(3)印尼有多少油船擴展閱讀:

1、自然資源

印尼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2、氣候特徵

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3、地形地貌

印尼島嶼分布較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各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僅沿海有狹窄平原,並有淺海和珊瑚環繞。

4、區域位置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⑷ 為啥印尼有石油 但窮

因為人口多又是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尼(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印尼華僑華人總數有近1000萬,約佔印尼總人口的5%。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

⑸ 現在世界上有海盜活動的是在哪幾個海域

主要分布在馬六甲海峽,經常搶劫來往船隻,中國的海船也經常受害,還有就是西非沿岸,如索馬里等.不僅搶劫還綁架外國人.

在古代歐洲(特別是北歐),海盜是個重要的社會角色。有人斥之為禍害;有人視之為豪傑。然而到了今天,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海盜已經不是人們想像中維京人戴著黑眼罩,手持長刀的樣子,也不是好萊塢大片《海盜王》里的傳奇形象,更不是18、19世紀乘著帆船、揮舞著彎刀的菲律賓與印尼海盜的樣子。以上的種種海盜組織在18世紀到19世紀初已全被西班牙炮艦趕盡殺絕。在歷史和科技的變遷中,海盜和社會中的其它任何事物一樣發展迅速。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的海盜活動都正在走向國際化和現代化,海盜也有現代武器和電腦設備。而且海盜的「生意」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不僅從事劫船掠貨等犯罪活動,還參與或者主導走私、販賣人口等勾當,對海運和貿易造成的威脅日益增強。有專家估計,僅僅是東南亞區域的海盜活動就使得世界經濟每年損失250億美元。如果算上全球的海盜活動,損失則高達700億美元。這些損失僅是一個方面,而對資源和生態的破壞更為可怕。由於海盜活動的海域多半是海運的樞紐地帶,一般都有很多運油船穿行,海盜的搶掠活動隨時可演變成大型海難,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與生態破壞。1992年,就曾經有一艘載著24萬噸原油的油船在馬六甲被印尼海盜襲擊,船上所有人員都被綁起來,海盜劫走財物後,任由油船自行高速航行。這艘船甲板大過兩個足球場,高度超過7層樓,一旦發生海難,後果不堪設想。幸而有一船員在20分鍾後掙脫,立刻將船隻航速放慢,才避免了恐怖的生態災難。

海盜活動的主要區域

不過,雖然海盜的裝備和形象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是現代海盜在活動區域上和歷史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仍集中在從非洲通往亞洲的航線上。一般來說,現代海盜有五大主要活動區域,分別是西非海岸、索馬里半島附近水域、紅海和亞丁灣附近、孟加拉灣沿岸和整個東南亞水域。其中,東南亞水域最為危險,世界上有超過半數的海盜搶掠案發生於此,而印尼水域則是危險中的危險,是海盜最集中的地方。說到印尼海盜,近年來幾乎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了。全世界90%的貿易靠海運,而33%的海運經過東南亞水域,今年頭9個月東南亞水域已發生了271起海盜搶劫事件,其中數印尼海盜最猖獗,共有87起,在世界最繁忙水道之一的馬六甲海峽,嚴重海上襲擊事件從2002年的11起增加到目前的24起,而小型的襲擊則天天都有發生。印尼海盜的活動在1989年之前一度似乎銷聲匿跡,連續多年每年只發生7起左右,可是1989年突然發生28起,1991年就已增加至50起,到現在是愈演愈烈,幾乎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海盜的襲擊手法

海盜上船搶劫前均事先摸清被劫船舶的船上設備、航線、船員人數等全面資料,再進行搶劫,得手後馬上與總部聯系,按指令將船改換顏色、旗號、船舶證,並將船開往指定地點和指定的接頭者聯系,整個過程很有計劃性。海盜似乎非常了解船隻的航行時間和船上貨物構成,事實上,很多海盜團伙在作案時,通常先派一名同夥作為船員卧底在目標船上,一旦目標船行駛到海上,卧底船員就會用電話通知海盜組織該目標船的位置及航行路線、人員裝備等情報,為海盜劫船做內應。海盜也利用雷達確定輪船的位置,通過無線電和內部人員取得聯系,使用摩托快艇和自動武器進行攻擊,如果失敗也很容易逃跑,混入當地數百艘小船之中。海盜頭子為了讓手下人死心塌地地跟隨他,故意安排每個海盜都參與殺人。因此,被劫船隻上的水手有的被開槍打死,有的被重物擊死。而海盜們最普遍的做法是把水手們裝進袋子亂棍打死,最後把船上的人扔進鯊魚出沒的大海。

許多海盜搶劫案發生在夜裡,海盜劫船時往往使用高速摩托艇,將其偽裝成海上巡邏艇,海盜則通常偽裝成海上參與檢查的警察。一般海盜從船隻的後部發起攻擊,用鉤爪抓住大船後,再爬上被盜船隻。根據調查,近85%的遇害者在海盜攻擊前毫無覺察,直至海盜上船後才發覺。

高效率海運存在安全漏洞

海盜越來越猖獗的原因多種多樣,與世界經濟的走勢大致吻合。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增長,國際貿易的數量也不斷上升,海盜們很容易從中發現安全漏洞。同時,時代的發展,技術的發展,海運的效率已經大大提高,這使得航海運輸方式與過去有明顯的區別,操縱現代化的貨輪只需要很少的人手,貨物的裝卸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貨輪在海上航行時,只需配備少量的船員,通常不超過36人。然而,安全專家指出,這在有利於正常航運的同時,也為海盜分子提供了便利。

東南亞,特別是印尼地區海盜活動加劇的另一原因在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導致貧困人口的增加和失業率的上升,而馬六甲海峽底部多暗灘和沉船的客觀條件使得船舶到此都得放慢船速,兩者結合,讓這里成為現代海盜最愛的「狩獵區」。這一地區的海盜包括順便打劫的漁民和普通罪犯以及復雜的亞洲犯罪集團,而收入菲薄的海上官員和港口工人中的腐敗也是重要因素。

國際海事組織認為,現在東南亞的海盜活動基本操縱在五大犯罪集團手中。他們已經組成現代化的「海盜托拉斯」,下設分支機構,在各個地區都有雇員,活躍於馬六甲海峽和印尼沿岸狹窄水道中。

海盜與恐怖主義聯姻

除了所造成的經濟和治安危害外,國際海事局警告說,一些海盜襲擊事件背後還可能隱藏著政治動機。西方情報機構和海事安全部門也認為,印尼海域發生的某些襲擊事件與「基地」組織或其他恐怖組織有關聯。

而美國方面最擔心的是恐怖分子可能利用集裝箱貨船從事恐怖活動。因為集裝箱數量太多,海關人員根本檢查不過來。一旦恐怖分子將化學、生物甚至放射性武器藏在某個集裝箱里,在洛杉磯這樣的大港口引爆,其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些安全專家認為,「9·11」事件後,「基地」組織已經組成了一支擁有大約20艘船隻的「恐怖艦隊」,分布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等海域,隨時可能發動恐怖襲擊。據美國官員透露,這些船上很可能裝載了大量的炸葯、槍支彈葯、化學武器、炭疽菌和毒葯,每一艘船都相當於一個漂浮在海上的「火葯桶」。

不久前,新加坡國防部部長陳慶炎在視察新加坡海港局的港務運作中心時說,在新加坡附近水域活動的海盜日益猖獗,他們擁有精良的武器,行動起來像一支軍隊,顯然是受過特殊訓練。這些跡象顯示,他們極可能與恐怖組織有關聯。他們有計劃地襲擊客輪或貨輪,已經成為威脅新加坡的海上「浮動炸彈」,新加坡政府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新加坡海軍、警察海岸衛隊和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已經制定了一套防範海上恐怖襲擊的計劃,進一步加強新加坡水域的航道防禦體制。該計劃包括:裝置更多的雷達和追蹤船隻方位的衛星系統,負責監視運載液化石油氣和其他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貨船,一旦發現它們偏離原來的航線或突然加速駛向任何敏感設施,海軍和警察海岸衛隊將立刻採取必要的阻截和防禦行動。另外,一些運載貴重商品的船隻在途經新加坡水域時,將由新加坡海軍護送。

一些更好的資料將有助於你了解現代的海盜。
http://news.qq.com/a/20050320/000038.htm
參考資料: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JUJBJUEzJUI1JUMx_132.html

⑹ 二戰日本佔領了印尼油田及東南亞豐富的礦藏資源,為何還是缺油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日本軍方曾計劃在兩年以內從東印度——被稱為「南方戰區」——取得足夠的石油,以彌補缺額。因為日本是在其石油儲備足以維持兩年的情況下投入戰爭的——或者說日本的決策者是這樣設想的,所以兩年之後,日本就必須依賴東印度的石油。其實這一目標已超額完成。戰前的1940年,南方戰區的石油產量為六千五百一十萬桶。1942年,日本人只能生產二千五百九十萬桶,但至1943年,他們使產量回升到四千九百六十萬桶——1940年產量的75%。正如他們所計劃的那樣,日本人能夠利用被佔領的東印度來增加石油儲備。
但這個計劃有一個明確的弱點,日本的石油航運易受潛艇攻擊。令人奇怪的是,日本的軍事決策者幾乎沒有考慮到那種危險。他們低估了美國的潛艇及艇上的官兵。日本人認為美國人吃不起苦,貪圖享受,無法忍受海底生活和作戰的艱辛。事實上,美國潛艇在戰爭中表現得最為出色。一旦配備著改良的魚雷,它們就是一種致命的武器,能夠削弱乃至切斷日本南方戰區與本土各島之間的重要航線。按照日本人對所有商船的稱呼,這次時間拉得很長的沖突,被稱為「丸之戰」。但直至1943年末,日本人才開始認真注意保護其航運免受潛艇的攻擊,包括建立護航隊。他們的努力既不充分又不全面。
總的說來,其結果是毀滅性的。在日本戰時的所有貨運輪船中,大約有86%在交戰中被擊沉,另有9 %則受重創,直到戰爭結束時仍未能投入運行。這一戰役——實際上是一種不斷加劇的禁運和消耗戰——的成功,被一批日本經濟學家稱之為「對日本戰時經濟的致命打擊」。而且油船是潛艇特別喜愛攻擊的目標。從1943年起,被擊沉的油船數目驟增。到1944年,被擊沉的油船遠遠超過新造的油船。到1945年第一季度,南方戰區向日本本土的石油已完全停止。

⑺ 馬六甲海峽得名的原因

馬六甲海峽(英文:Strait of Malacca;馬來語:Selat Melaka)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東經101度20分,北緯2度30分)的海峽。
連接安達曼海(印度洋)和南海(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東岸是西馬來西亞和泰國南部,面積為65,000平方公里(25,000平方里)。海峽長度為800公里(500里),狀似漏斗,其南口寬只有65公里(40里),向北漸寬,到印尼的沙璜和泰國的克拉地峽之間的北口已寬達249公里(155里)。馬六甲海峽因在馬來亞海岸上的貿易港口4馬六甲(Melaka,原稱Malacca)而得名,該城在16和17世紀時是重要的港埠。
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也是亞洲與大洋州的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東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運繁忙。每年約有10萬艘船隻(大多數為油輪)通過海峽。日本從中東購買的石油,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這里運往國內的。

歷史概況

約在公元4世紀時,阿拉伯人就開辟了從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南海到達中國的航線。他們把中國的絲綢、瓷器,馬魯古群島的香料,運往羅馬等歐洲國家。公元7~15世紀,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國家海上貿易船隻,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16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開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線。
1869年,蘇伊士運河貫通,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東方的航路。馬六甲海峽的通航船隻急劇增多。近年來,過注海峽的船隻每年達8萬多艘,成為世界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為世界第四。港內碼頭岸線長達三四千米,可同時容納30餘艘巨輪停泊。擁有40萬噸級的巨型船塢,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級油輪。

經濟地位

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國際水道。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日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生命線」。
每年約有5萬艘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隨著中國的經濟崛起,據估算這數字在20年後將增加一倍。佔了世界的海上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額。世界四分之一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萬桶石油(約1,700,000 m3)經過馬六甲海峽。
作為連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和中國之間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運輸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幫助大批的亞洲移民確定穿過馬來群島的方向。馬六甲海峽曾先後接連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所控制。
在20世紀,蘇門答臘東部沿海離巽他陸棚不遠地區的油井已使一些石油公司開始在麻六甲海峽勘探石油。除其他船隻外,馬六甲海峽還可供來往於中東油田和日本及其他東亞國家海港之間的大型油輪航行。

⑻ 中國到印尼海運都有哪裡

一般是這樣的
廣州港到雅加達、三寶壟港,船期相對比較多,
寧波港到雅加達、三寶壟港,受各方面影響,船期較廣州慢一個星期,
香港港到泗水港,船期正常。

閱讀全文

與印尼有多少油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0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3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2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499
哪個國家恨中國 瀏覽:592
義大利體和拉丁體哪個好看 瀏覽:569
越南回廣西坐什麼航班 瀏覽:324
二戰為什麼義大利成了戰勝國 瀏覽:618
中國為什麼和印尼不好 瀏覽:461
有哪些國家幫助了中國疫情 瀏覽:406
中國風影響力如何 瀏覽:633
越南蘸水怎麼弄 瀏覽:960
中國電機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518
中國銀行對公轉錯了多久能退 瀏覽:672
哪裡可買義大利石楠木 瀏覽:24
伊朗貨幣有什麼 瀏覽:140
想去越南玩需要辦理什麼證 瀏覽:518
在印尼買一瓶灌桶需要多少錢 瀏覽:269
伊朗阿巴斯什麼航線 瀏覽:539
中國是學什麼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