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24個島嶼為什麼會消失

印尼24個島嶼為什麼會消失

發布時間:2022-11-03 11:17:32

❶ 印尼由上萬個島嶼組成,為何沒有形成割據分裂

印尼歷史雖然不長,但近代以來也遭受過殖民統治。明朝年間,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曾先後佔領印尼,1596年,荷蘭曾佔領印尼全境,二戰以來又被日本佔領,直到1945年,印度才算獨立。

第三,人口結構相對單一

印尼雖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爪哇族人口佔到全國總人口45%,巽他族有14%,馬都拉族占人口總數的7.5%,還有馬來族占人口的7.5%,這四個民族都是馬來西亞的土著民族,單就爪哇族人口比例來看,佔到近一半,其他土著民族佔比較小,以爪哇族這么大比例,也是國家統一穩定的一個因素。

❷ 小島為什麼會消失呢

1831年7月10日,一艘船在西西里島南邊的地中海航行時,發現有一片相當大范圍的海面在沸騰,那裡波濤洶涌,水汽彌漫,還不時從海底傳來隆隆的悶雷般的響聲。不久,突然升起一個高20多米、寬700多米的扇形水柱,旋即又擴散成一個蘑菇狀的汽雲,直上500多米高空。入夜,那裡更是光輝閃耀,瑰麗奪目。顯然,這是一次海底火山爆發。

一個星期之後,當那艘船在返航途中又經過此地時,看到海面上漂浮著大量浮石和死魚,前面新添了一座8米高的小島,蒸汽煙柱還在往上冒哩。又過了一個星期,地質學家霍夫曼聞訊來此考察時,發現小島已高出水面20多米了。到了8月4日,這個小島又「長高」了,已高出水面60米,周長也約有2千米。後來,這個島被命名為格雷海姆島。

新島的誕生,引起了周圍一些國家的注意,各國紛紛宣布對這個島擁有主權,從而爆發了一場新島歸屬的國際爭執。正當外交家在談判桌上為此爭論不休的時候,大自然卻悄悄地開了一個玩笑:新生的海島不翼而飛了!同年12月,霍夫曼特地前來看望小島,進入眼簾的,只是萬頃波濤。

此後,格雷海姆島又幾經滄桑,曾多次出現和消失,為此獲得了「幽靈島」的稱號。

這種出沒無常的幽靈島在其他海域也有。1739年,俄國北極探險家拉普帖夫在白令海峽附近發現了迪奧米達島。在這座長14千米、寬4千米的小島上,生長著稀疏的耐寒植物,並棲居著一些候鳥。拉普帖夫在完成測量,並把它標繪在地圖上之後,便離開了它。

許多年之後,當一支考察隊來到這里時,卻怎麼也找不到標在地圖上的迪奧米達島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拉普帖夫是位學有專長的極地探險家,要說是他搞錯了,那簡直不可能。惟一的解釋便是:這個島躲起來了。

這些幽靈島真像是在跟人們捉迷藏一樣,忽現忽隱。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它們冒出海面?又是什麼原因使它們消失了?

對格雷海姆島的隱現,地質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在世界上一些大洋里,也有著像陸地上一樣的活火山。格雷海姆島便是這個地方的海底活火山的傑作。海底火山爆發後,從地殼內部噴出大量的高溫物質,它們堆積起來,形成了一個錐形的小丘。當這種堆積物足夠多後,就會鑽出水面,於是,新島便誕生了。

當火山停止活動後,這種新誕生的小島,有的不再變化,成了固定在那裡不動的島嶼;有的呢,由於組成它們的多為布滿泡沫孔的岩石,在海水的浸蝕下,它們會逐漸下沉、沖散,最後隱沒在海面下了。待到下一次火山噴發時,這小島或許還會露出海面。所以它好像總是在同人們捉迷藏似的,時隱時現。

這種幽靈島除了在地中海的桑托林群島一帶時有所見外,還在冰島、阿留申群島、湯加海溝附近海域多次發現過。而這一帶,正是海底火山十分活躍的地區。

那麼,迪奧米達島呢,它是不是也是由火山活動造成的呢?地質學家說:不,恰恰相反,它的失蹤,是火的對頭——冰搞的鬼把戲。

說起來,迪奧米達島的形成非常有趣:當北冰洋上的冰蓋破裂以後,巨大的冰塊便順著洋流向南漂移。在漂到白令海峽附近時,由於那裡的海不深,巨大的浮冰便擱淺在那裡動不了啦。這里距極地較近,寒冷的氣候可使這冰塊長期不融化。在漫長的歲月里,強大的風暴不停地從西伯利亞吹來大量的沙土,堆積在這大冰塊上,年長日久,它表面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土壤。風和偶爾飛來的鳥類帶來了植物種子,將這巨大的冰塊裝扮成了島嶼模樣。

由於這些年來的氣候在逐漸變暖,海水也相應轉暖,由冰塊構成基底的迪奧米達島經不起考驗,慢慢地被融化掉了。

地質學家還說,像迪奧米達島這樣的「冰島」還有一些。如在亞洲北部新西伯利亞群島附近,有個西蒙諾夫斯基島,1823年時長達15千米,如今只剩下10千米不到的長度了。為此,你若想到那裡去旅遊的話,應該早些光臨——這個島就像是放在茶杯里的糖塊一樣,壽命不會太長了。

❸ 印尼由那麼多個島嶼組成,為什麼很少出現分裂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島國,有17500多個島嶼組成。在明朝的時候,鄭和的團隊曾多次到達印度尼西亞地區,並且在當地留下了一定的歷史足跡。雖說印度尼西亞距離我國很近,但由於並非是陸地直接交接,所以與我國的淵源並不算太深。

到了近現代,印度尼西亞更是與我國關系極度緊張,甚至一度對華人擁有非常強烈的敵視態度——比如在印度尼西亞本土發生過多次排華事件,在排華事件中有大量的華人被印度尼西亞的當地居民惡意屠殺搶奪,造成華人大量的傷亡。即便是現在,印度尼西亞對待華人的態度仍然不是那麼友好,甚至將斗爭華人當成了他們人生的一種“事業”。雖說近些年當地的政府在表面上進行了一定的管控,但取得的效果依舊並不好。

除了民族,還有宗教,宗教的意識差異也容易造就分裂。但在殖民過程中,隨著殖民化的深入,除了在本土立足已久的伊斯蘭教,其他小宗教基本都消亡殆盡了。但人們在受到壓迫的時候,依舊需要一些寄託,於是信奉伊斯蘭教的越來越多,如今在印度尼西亞有90%的人信仰的都是伊斯蘭教,信仰相同,何來沖突一說呢?

當然也有人會覺得,西方殖民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傳教,難道本土就沒有受到基督教的影響造成分裂嗎?我的回答是有,至今仍舊還有9%的印度尼西亞人信仰的基督教。但比例如此之小,基督教影響力又何來形成宗教矛盾一說呢?

而在宗族概念淡化的同時,印度尼西亞的民眾宗教信仰又趨於相同,如此此消彼長也就徹底將分裂的因子扼殺在搖籃了。

總結

熱帶環境發展受限,國家弱小受到侵略,在我們很多人的潛意識里似乎都不是什麼好現象,但凡事其實都是有兩面性的,印度尼西亞同時占據這兩點,卻依仗於這兩點,促進了國家的統一,遏制了分裂因素。若是沒有這兩點“瑕疵”,民族眾多,島嶼上萬的印度尼西亞又該何去何從呢?相必現在或許還在為了統一而做奮斗吧。

❹ 印尼由1萬多個島嶼組成,為什麼沒出現分裂

這個主要是由印尼獨特的歷史文化和一些特殊的現狀造成的,否則的話印尼可能早就不是現在的印尼了。雖然說印尼是由一萬七千多個島嶼組成的,但是這一萬七千多個島嶼中絕大多數的島嶼面積都是比較狹小的,只有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家裡丹曼島等島嶼比較大,綜合實力也比較強。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印尼的這些島嶼構成的一個國家也非常的團結,沒有出現分裂的現象。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尼在趕走了殖民者後經濟發展的很迅速,人們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了,所以也就沒有人去鬧獨立和分裂了。如果是印尼在趕走了殖民者後,國內一直是貧窮落後的局面,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肯定會有人想搞事情。但是趕走殖民者後大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誰還有心思鬧獨立呢!

❺ 印度尼西亞有多少個島嶼最新官方數據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主要島嶼有: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爪哇島、巽他群島、馬魯古群島、蘇拉威西島。分30個省、2個特別行政區、和1個首都地區:

1.蘇門答臘島

亞齊特別行政區
北蘇門答臘省(Sumatra Utara)
西蘇門答臘省(Sumatra Barat)
明古魯省
廖內省(Riau)
廖島省(Kepulauan Riau)
占碑(Jambi)
南蘇門答臘(Sumatra Selatan)
楠榜 (Lampung)
邦加-勿里洞

2.爪哇島
雅加達
西爪哇
萬丹
中爪哇
日惹
東爪哇

3.加里曼丹
西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
南加里曼丹
東加里曼丹

4.小巽他群島(又稱努沙登加拉 Nusa Tenggara)
峇里
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Barat)
東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

5.蘇拉威西島(Sulawesi)
西蘇拉威西(Sulawesi Barat)2004年9月22日印度尼西亞議會新批准成立。
北蘇拉威西(Sulawesi Utara)
中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ah)
南蘇拉威西(Sulawesi Selatan)
東南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gara)
哥倫打洛(Gorontalo)

6.馬魯古群島及伊里安島(即新幾內亞)
馬魯古(Maluku)
北馬魯古(Maluku Utara)
西伊里安查亞(Irian Jaya Barat)
巴布亞

補充回答: 向聯合國登記4891個小島名稱

其中蘇南省23個小島、邦加勿里洞群島361個小島、東爪445個、北蘇258個、峨侖打洛123個、馬露姑783個、中爪33個、日惹特區28個、西爪10個、東南蘇511個、楠榜130個、萌姑露10個、廖群島1794個,以及仍有占碑與廖省爭紛的柏爾哈拉島。

印尼國民軍地圖與調查中心資料指出,1987年印度尼西亞小島總數為1萬7508個,而內政部於2003年的數據指出共1萬7504個。

4島遭海浪沖擊消失

「因被海浪沖擊,有4個島消失。」

梭朱昂安指出,這些島嶼的登記是根據1967年4號聯合國決定書所載明,讓各國確定自己管理的地理名稱。

海事與漁業部小島發展經理阿力士.勒特勞汶指出,澄清工作仍在進行。

「我們定下指針,2年後該工程將完成。」
信息來源:印度尼西亞星洲日報

❻ 日本小島沉沒,專家:中國也有兩島與之相仿,如今正處消亡邊緣嗎

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學說基礎上,科學家們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和“海底擴張”概念。根據地質學家推測,大陸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到5厘米的距離。眾所周知,板塊移動對於板塊邊界的影響是最大的,板塊邊界也是地震、火山等災難頻發之處,例如位於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日本。板塊之間相互擠壓或分離,會對地形、地勢產生重大影響,例如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還在不斷升高。

廟島群島

其中一處是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的廟島群島。廟鳥群島曾名長山島,總面積53.1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6.14公里,共包括32個島嶼,有“中國鮑魚之鄉”、“中國扇貝之鄉”、“中國海帶之鄉”等美譽,是黃海最大島群長山列島的一部分。近些年旅遊資源得到較好開發,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旅遊區,候鳥保護區和海島地質公園。

❼ 近年來那些個島嶼被淹

第一個被淹沒的國家:吐瓦魯。

新摩爾島是位於孟加拉灣上的一個小岩石島,30年來,印度和孟加拉國一直為這個小島的歸屬而爭執不已。現在,兩國再也不需為此島的歸屬而爭得「面紅耳赤」——當地海平面的上升已經讓新摩爾島為海水所淹沒,它徹底地從人們視線中消失。

馬爾地夫快被海水淹沒了。

印度尼西亞清點島嶼數目,兩千小島恐被淹沒。

❽ 地球臨界點,全球又有11個島嶼消失,有何後果

海平面的上升有可能會對人類帶來滅頂之災。我們都知道,目前的環境問題,在我們的地球上其實已經是非常嚴峻的一個問題了。我們通過無休止的開采環境,排放污染,早已經把地球逼到了一個“忍無可忍”的地步,有人甚至戲稱,人類就是地球的一種病毒。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頗,但也是對我們人類的一次示警:不要引起地球的“免疫系統”反應。據說近期地球又達到了一個臨界點,世界上又有十一個島嶼消失的無影無蹤。這從何說起,有何後果呢?

綜上所述,無休止的海平面上升,很可能給人類的生存帶來滅頂之災。

❾ 號稱千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島嶼分散,它究竟是怎麼維護國家一統的

我覺得印度尼西亞能夠維系這么多個島嶼主要的原因有三點,首先是印尼一直都是軍方執政,具有威壓作用;其次是島嶼過於分散是優點也是缺點;最後人口經濟資源主要集中在爪哇島,所以其他的島嶼的居民即使是想要鬧獨立,也不可能會取得成功。

最後,人口主要都是在集中在爪哇島,如果爪哇島的經濟能夠發展起來,那麼中心的實力就強大可以在軟層面上鎮壓住這些異心,而且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我覺得這些小島嶼要和爪哇島打好關系可能會更加明智。而且這么一個小島嶼,如果政府不管了真的他們也只能自生自滅的,他們需要有很多的退路才能有異心。

❿ 海平面上升島嶼消失已經開始,地球海岸線要重組嗎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關於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問題可以說引發了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因為世界主要的發達城市,大部分都是近海地區,海岸線的高度都是相對較低的地帶,然而海平面上升正在沖擊這些地區,並且越來越嚴重。

所以如果持續下去,這些百年甚至千萬人口的大城市都將可能會面臨生存問題,這種趨勢在地球上是越來越明顯了,甚至不少地區已經出現了海平面的影響。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會被淹沒的,特別是近海地區幾乎也將是不復存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將會被淹沒,最初肯定就是我國部分地區或被淹沒,而對於亞馬遜平原和巴拉圭河流域都會成為大西洋的海灣。

所以影響非常的大,如今這些情況正在上演,而人類就是最為主要的引導者,還有人說地球的氣候沒有改變的嗎?如今的全球氣候已經是相當嚴峻了,並且影響也很大了,這是我們都可以看到的。




當然綜合情況來說,氣候變化影響不僅只有海平面的上升,還有就是高溫,乾旱,強降雨,強風暴等等也在加劇之中,在2020年以來,我們看到的極端性氣候也在持續的上升,什麼歷史性的高溫,百年一遇的洪水等等都在加速影響之中,所以人類應該緊急改變氣候了,不能再這樣持續惡化下去, 不然影響只會增強不會減弱,到時候地球真的將可能不適合人類居住,何去何從?

唯一的選擇可能就是地外移居,但是人人都可以上去嗎?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

閱讀全文

與印尼24個島嶼為什麼會消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手機官網怎麼找 瀏覽:533
30萬越南幣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15
印尼航空都提供什麼 瀏覽:204
在伊朗結婚需要什麼 瀏覽:249
中國多少種菩薩 瀏覽:885
印度淘汰產品如何 瀏覽:34
宋代從越南引進的新品種是什麼 瀏覽:744
印尼紅礦多少一噸 瀏覽:4
伊朗跟阿富汗是什麼關系 瀏覽:186
越南一百萬盾能買什麼 瀏覽:515
印度人眼罩怎麼樣 瀏覽:994
印度致命真菌得五省八市都是哪裡 瀏覽:448
印度德爾塔毒株是新冠多少倍 瀏覽:603
為什麼這次中國會插手伊朗 瀏覽:206
義大利有哪些產區 瀏覽:273
印尼首富捐了多少 瀏覽:456
中國芯怎麼了 瀏覽:884
英國在亞洲什麼地方 瀏覽:899
為什麼英國和德國信新教 瀏覽:248
為什麼老打擊伊朗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