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0種常見熱帶觀賞魚,常見的觀賞魚對水溫的要求
提起30種常見熱帶觀賞魚,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常見的觀賞魚對水溫的要求,另外,還有人想問常見藍色熱帶魚有哪些,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常見熱帶觀賞魚種類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常見的觀賞魚對水溫的要求,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帶觀賞魚對於溫度的要求,
區間較大。
但養殖熱帶觀賞魚,
不僅僅是養活。
而是希望養出的狀態,利於觀賞。
我們現在適合家庭飼喂的熱帶觀賞魚,
品種雖多,但是和養殖的溫度,大致差不多。
攝氏26度—28度間,
是最適宜熱帶觀賞魚生長發育的溫度區間。
在這個溫度區間,
熱帶魚食慾旺盛、身體健康,水清魚艷。
低於這個溫度,
熱帶魚的表現會新陳代謝減慢,食慾減退,縮鰭、不活躍。
高於這個溫度,魚缸中水質容易變化。十大養不死的熱帶魚。
所以,飼喂熱帶觀賞魚的水溫溫度,通常在攝氏26—28度間。小型熱帶魚品種大全圖。
個別時候,
如需要,調理熱帶魚時,
可以配合加鹽換水,調高水溫至29度至30度,俗稱老三樣(升溫、加鹽、換水)。
接吻魚
很多新手會覺得熱帶魚的體色鮮艷,十分好看。但究竟適不適合飼養呢?我就來為你介紹常見的十種熱帶魚品種,讓你對他們有個初步的了解。
一、盲魚觀賞魚117種圖片名字。
原產於墨西哥。它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魚,體長大約為8厘米,身披亮銀色鱗片,所有的鰭部均呈奶油色。
二、玻璃貓銀球魚生產前兆。
原產地泰國、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洲及印尼一帶。又叫貓頭水晶魚,非常好看,的特點就是魚體是透明的,骨骼清晰看見,只佔全身的5%不到。
三、接吻魚
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接吻魚的體長一般為20~30厘米。身體呈長圓形。頭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並有細的鋸齒。
四、斑馬魚十大養的觀賞魚。
又名藍條魚、花條魚。原產度和孟加拉。斑馬魚體里梭形,長5厘米左右,胸腹部較圓,尾部側扁。全身基調,背部橄欖色,從背部至腹部、臀鰭,有多條深藍色縱條紋直達尾鰭,滿身條紋似斑馬而得名。
五、小精靈
以蔓生藻及變異種的強大力而聞名。即使如此,特的個性卻十分羞澀內向,很容易在食藻時受到其他同居者干擾。
六、黃鰭鯧十大養的小型觀賞魚。
原產地東南亞沿海到南非洲沿海。身長10-23厘米,菱形,側扁,背鰭與臀鰭形狀、大小相近,臀鰭前端後彎如手指狀。體色銀白,背鰭和尾部呈金,頭部有2條黑色橫條紋貫通眼和鰓蓋後緣。
七、黑蓮燈
又名黑霓紅燈魚,黑燈魚。原產地巴西。體形與紅蓮燈魚相似。體色偏暗。體側有三條縱向條紋,最上條呈黃綠色,中間一條為白色,下面一條為較寬的黑色帶。鰭均為透明。
八、頭尾燈
又名電燈魚。原產地南美洲的蓋亞那和河流域。體長4~5厘米。體長而側扁,頭短,腹圓。兩部和尾部各有一塊金斑,在燈光照射下,反金和紅色的色彩。
九、孔雀魚
又名彩虹魚、百萬魚。原地產委內瑞拉、蓋亞那、西群島等地。孔雀魚體形修長,有著極為美麗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魚。雄魚體長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鰭)長佔全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達5-6厘米,尾長佔全長的1/2以上。清理魚缸魚前十名。
十、珍珠馬甲
原產地亞洲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珍珠馬甲也許是斗魚科熱帶魚中最美麗,也是水族愛好者歡迎的魚類。銀褐色的身體,乃至鰭邊均布滿了珍珠狀的斑點,顯得格外雍容華貴,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以上就是與常見的觀賞魚對水溫的要求相關內容,是關於常見的觀賞魚對水溫的要求的分享。看完30種常見熱帶觀賞魚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B. 飼養印尼虎魚的最佳溫度!
適宜水溫28度,控制在2℃的溫差范圍內,並且要確保水中的高含氧量,這樣有利於印尼虎魚的呼吸和生長。在飼養印尼虎的過程中,換水應本著少而勤的原則進行,且溫差不能過大,特別是在印尼虎小的時候,對水質的變化異常敏感;
印尼虎的飼料多種多樣,一般朱文錦、泥鰍、蝦甚至麵包蟲、大麥蟲都是來者不拒。相比之下更喜歡活食,如果要想培養出一條寬身型的壯虎,則可以加大餵食泥鰍的比重。長期餵食泥鰍,對於加寬身型有很好的幫助。
印尼虎在小的時候,由於受其他魚驚嚇和自我保護的需要,身體常常發黑,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在魚缸內放置可以供印尼虎躲避的空間,以實現印尼虎的正常成長,也更有利於虎的進食。
泰國虎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安靜的環境,它的體色是一個晴雨表,尤其是幼魚,稍微受點刺激馬上變成全身土灰色,讓你驚覺好象變了一條魚。
而且這樣的過程在新魚飼養中會頻繁出現,水溫、容氧、燈光、人影,哪個地方出了毛病都會引起它變色。新入的泰國虎最好單養,如果是幼魚要給一些躲避的屏障,燈光在前期也要少開。
讓它們適應新環境需要很大的耐心,一隻小虎即使過了很長時間都不敢出來見人也是很正常的。
C. 熱帶魚生活在什麼地方
熱帶魚的飼養技術:
熱帶觀賞魚的飼養技術關鍵是水質和飼料的選擇和處理,其基礎就是對所養魚種來源地自然生態的了解和模擬,也就是說養熱帶魚時一定要注意,所養對象的故鄉的水域特點。經驗再三表明,要養好熱帶魚,尤其是名貴嬌生的高檔品種,一定要在水族箱內營造出與它原產地自然生態、條件相同或接近的環境。[
1、水質處理
淡水熱帶魚一般都出生於地球赤道兩側的熱帶淡水水域。其中,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東南亞的泰國和馬來半島等地、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熱帶魚的三大寶庫。絕大多數熱帶魚只有在水溫超過20℃時才能生存,一般都喜歡26℃左右的水溫。非洲的土壤屬微酸性紅土壤,加之地表水中腐殖質較多,一般水質pH值為6~7的微酸性,因此,非洲產的熱帶魚多喜微酸性的水質。生長在南美洲水域中的品種,也大多喜歡棲息於pH值於7的弱酸性水質中。而生長在東南亞、南亞水域中, 包括生長在北美洲南部水域中的魚種則多喜歡pH值為7的中性水。 生長於中南美洲的花科魚類如孔雀魚、劍尾魚、摩利魚、月光魚等卵胎生魚類也都喜歡生活在弱鹼性的硬水中。中美洲產的熱帶魚,因出生地聽水質為微鹼性,因而要求飼養用水為微鹼性。另外一些半海水魚如蝙蝠鯧、黃鰭鯧及大洋洲的五彩金鳳等則更喜歡弱鹼性水質。實際上有些喜中性或弱鹼性水質的魚類,如蝙蝠鯧、象鼻魚等,在弱酸性水質中也能生活得很好。但喜歡酸性水質的魚類,一般在弱鹼性水質中很難存活。
我國淡水資源中,一般屬微鹼性水,但北方比較偏鹼性,而南方有些湖泊、水庫、河流的水質屬微酸性。例如我國南方廣州等地的飲用水pH值小於7, 是養殖七彩神仙的理想水質;而北京的水pH值在7左右屬中性。另一方面, 我國華南地區雨林帶河川的水硬度低,多為軟水;北方雨量少,土壤含鹽鹼量高,水的硬度也高。此外,一般地表水硬度低,地下水、井水硬度高,而雨水、雪水為軟水。在我國南方城市,如廣州,佛山的水質較軟,對七彩神仙、紅蓮燈等南美產的嬌小魚種,有著得天獨厚的繁殖條件。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的水質稍硬,繁殖此類魚種很困難。
因此,要成功地飼養和繁殖熱帶觀賞魚,首先應查明該魚種的原產地( 這可通過學名查閱有關專業書刊),得知其適宜生存的pH值、硬度、 水溫及鹽度等水質因子范圍,然後測試當地用水水質,這可用市售簡易水質比色盒 進行,發現某些項目不合適時則要人為調節。在城市中一般使用自來水養魚,這首先要中和余氯:加入大蘇打(蘇波)即硫代硫酸鈉或維生素c(抗壞血酸),然後測試。 水質偏鹼時加增酸劑:磷酸、磷酸二氫鈉或放置沉木或在濾水器中加活性炭過濾24小時等。水質偏酸時可加增鹼劑:小蘇打即碳酸氫鈉、碳酸鈣物質(珊瑚砂、貝殼砂或粉)或硅砂、麥飯石。
D. 觀賞魚市場前景
試論觀賞魚的發展前景及對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觀賞魚的飼養已經悄悄融入許多人的生活中,人們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時修養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國家,觀賞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利用各自的優勢發展養殖,開展貿易,使觀賞魚養
殖成為漁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縱觀近年國內和國外觀賞魚市場狀況,我們看到觀賞魚發展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社會環境,觀賞魚養殖將成為富有活力的一個新興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觀賞魚市場和觀賞魚養殖現狀
觀賞魚—般可分為五大類:金魚,錦鯉、熱帶魚,淡水其他觀賞魚及海水其他觀賞魚。觀賞魚貿易品種大約有1600多種。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地區: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菲律賓、印尼、新加坡、斯里蘭卡、加勒比海地區,肯亞、模里西斯和紅海沿岸國家。觀賞魚出口亞洲居首位,供應量佔全球總量的50%以上。歐洲的淡水觀賞魚出口國主要為德國、比利時和荷蘭:海水觀賞魚出口國有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中國以淡水觀賞魚養殖為主,主要是出口貿易,1999年出口金額232.2萬美元,佔世界觀賞魚出口總額的1.4%觀賞魚進口額22.4萬美元,僅佔世界進口總額的0.09%,廣州和上海是主要進出口地區。中國金魚馳名中外,中國對國際觀賞魚市場的參與度逐漸增長。
二、我國觀賞魚養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潛力
1、我國觀賞魚養殖技術仍主要沿用傳統的養殖方法,技術含量低,產業不穩定,養殖金魚出口合格率(99年統計數)僅為5%。多年來,觀賞魚養殖技術,市場開拓、產業化發展都源於漁民的探索和積累,缺少引導和扶持,更缺少自己的特色。養殖品種、品質檔次低,體形和色澤沒有特點。觀賞魚出口不暢,觀賞魚市場雖活躍,但總形成不了規模。觀賞魚養殖科技水平低、開發潛力大,如果把問題和差距視為潛力,盡快提高觀賞魚養殖科技水平,我國的觀賞魚養殖會出現一個新的局面。
2、缺乏行業組織,盲目生產,行業內信息不靈,國外觀賞魚市場情況的掌握不足,各自為政的現象已適應不了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內部競相殺價,讓外商坐收漁利。觀賞魚市場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如何組織好觀賞魚生產,佔領觀賞魚國際市場是急需探究的課題。
3、我國觀賞魚出口包裝技術差,產業規模小。我國觀賞魚年出口量超1億尾,佔世界觀賞魚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出口金額僅佔世界出口金額的1%多一點。因包裝技術差和不熟悉國外市場,進出口存在著轉口貿易或代理現象,大部分獲利被外商輕易拿走。
4,觀賞魚養殖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產品流通市場不暢。近幾年興起的觀賞魚飼養熱,急待建立以苗種、飼料、病害防治和市場營銷為一體的觀賞魚養殖的服務體系。
5,從事觀賞魚養殖的專業人員缺乏。強大的水產養殖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是觀賞魚養殖生產發展的可靠保證。
三、發展我國觀賞魚的對策
1、不斷推出優良品種,提高檔次。要以我國特色觀賞魚——金魚為主,提高出口合格率,開拓國際觀賞魚市場。科學系統地整理、總結、研究傳統的養殖技術,建立金魚原種繁殖基地,將科研與普及相結合,研究開發、推廣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導科學養殖觀賞魚,為生產者提供信息和指導,使休閑觀賞魚飼養久盛不衰。
2、理順產銷體系,避免不合理國內價格競爭。建立健全中國金魚、觀賞魚進出口機構(或者是行業組織、中介組織),協調好產銷各環節的出口價目,使養殖生產者和出口營銷者都能獲得合理的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同時也要協調好對外供給價格,提供國內外市場信息、服務,做好生產、收購的組織工作。
3、進一步改進包裝技術,提高運輸成活率。加強科學管理及進行檢驗檢疫,確保觀賞魚進出口順暢和安全。避免品種引進時病毒和細菌的侵入,保護好觀賞魚產業。
4、擴大觀賞水族出口品種,發展有長遠競爭力的觀賞魚品種及其他珍稀水生動物、植物等,以擴大出口創匯。
5、椎進觀賞魚產業化。觀賞魚產業化就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在股份合作和家庭式經營的基礎—亡實行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優化組合,形成各
具特色的產業鏈,以達到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推進觀賞魚業現代化。要培養觀賞魚產業「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強大推介、示範帶頭作用,提供國際市場對路、品質優良的觀賞魚苗種,實行「公司十農戶」的集團模式,加快觀賞魚產業發展步伐。
6、重視觀賞魚專業人才的培養,挖掘並培養好源於第—線的專業人員,在高校設立適合市場需求的相關專業,培養觀賞魚產業人才,改變觀賞魚養殖生產現狀,適應國際觀賞魚市場發展的需要。
E. 國內龍魚基地在哪
南京淳化街道青龍社區有龍魚基地
亞洲龍魚分為紅龍魚、金龍魚、青龍魚三個類別。紅龍魚的主要產地在印度尼西亞,價格是根據紅龍魚的品質來定的,在國內都是小型的龍魚基地,大型的很少。
金龍魚的主要產地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金龍魚的價格依據是金龍魚的品種,品種越優良價格越高,青龍魚主要產地在柬埔寨和馬來西亞。觀賞龍魚的產地主要在東南亞地區。
(5)印尼哪裡養殖觀賞魚擴展閱讀:
紅龍魚是亞洲龍魚的一種,中國本土現在也有了自己的龍魚基地。由於近些年來出現了人工繁殖龍魚技術,因此國內目前也有很多人工繁殖的龍魚。
另外血紅龍成魚的身體主要由細框的鱗片覆蓋著,鰓蓋也同樣是紅色的。此魚有紅色的鰭,不過身體卻比較細長。和辣椒紅不同的是,血紅的色彩會很快地在一年後便顯現。
橙紅龍魚產自科同加烏河和其支流。完全發育的橙紅龍身體比血紅龍相對地長,此魚的鰓蓋為橙紅色,鱗片通常也只是橙色的。有些橙紅龍的鰭是橙紅色的。
F. 一眉道人魚的飼養方法
一眉道人魚的成魚體長可達14~15厘米,適宜生活在22~25℃的水體之中,對酸鹼度的要求大約為PH值6.8~7.8之間,硬度約為5~25°N 。一眉道人魚性情較為溫和,喜愛在水體的中層部位活動,野生狀態下的一眉道人魚尤其喜愛在底床鋪滿泥沙的河流中下部活動。雖然一眉道人比較膽小,但是群游習性十分強烈,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時候特別活潑,可以將它們和其他一些性情同樣溫和的魚類共同飼養。這一點,和月光魚很像。
一眉道人魚十分適合作為觀賞魚在水草缸內飼養賞玩,日常飼養要注意保證缸內氧氣充足防止它們窒息死亡。一眉道人魚對於食物不挑剔,可以投喂一些活餌料、干飼料、薄片等作為食物。目前的市面上有兩種一眉道人魚,一種是野生印度一眉道人魚,一種是印尼人工繁殖的一眉道人魚。野生的一眉道人價格較為昂貴,但是往往體型更加修長,其「紅眉」相比人工繁殖的一眉道人魚也要更加濃艷漂亮。因此在挑選一眉道人魚作為觀賞魚時要注意分辨是野生捕撈的還是人工飼養的,防止被無良商家欺騙。
G. 萬龍魚怎麼養
1、喜歡棲息於不太流動或完全靜止的天然水域中,對水質沒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的水溫比較高,但耐低溫的能力卻較強,有時偶爾也在低溫處(14℃)生存,致死的下限溫度為11.5℃,養殖此魚最適宜的水溫為23~26℃。
2、屬雜食性魚類,可以接受孑孓、線絲蟲、水蚯蚓、水蚤等多種活餌;也吃人工餌料,甚至吃活的小魚苗,連蝦蟹籽粒也攝食,但不會追逐吞不下的小魚,最喜歡浮在水面上的飼料。
3、由於軀體較大,且愛幽靜,所以飼養水族箱宜大些,同時箱內最好種植一些水草,如能同時用美麗的石塊堆成假山,既可供藍星魚藏匿,又能引起「以景襯魚」的作用。
繁殖特點
4 ~5 月齡性成熟,雌雄魚較難區分,仔細觀察,可見雄魚色較雌魚艷麗,背鰭較尖長。繁殖產的水溫應達27—28℃,其餘條件與飼養期相同。
當雌雄魚配對入箱後,雄魚吐泡沫築浮巢,至浮巢達一定幅度後,雄魚開始追逐雌魚,雌魚游到浮巢下,雄魚彎體擁抱雌魚;
幾次擁抱翻滾後,完成產卵、排精過程,此時應撈出雌魚,留下雄魚守巢護幼,受精卵在浮巢內經24小時孵出魚苗。
H. 海洋公園有什麼魚類,他們長什麼樣子
海洋館里的魚有:
1、美麗硬仆骨舌魚:
美麗硬仆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魚體長50-65厘米,最大可達102厘米,壽命可達數十年。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成魚將魚卵產含於口中直至孵出幼魚,所以有「龍吐珠」的俗名。
2、血鸚鵡:
鸚鵡俗稱紅財神、財神魚。其全身鮮艷通紅,有著胖嘟嘟的體形和柔柔的鰭條,顏色紅彤彤,十分討喜,成年體長15-20厘米,體副寬厚,體呈橢圓形。
幼魚期體色灰白,成年魚體體態臃腫,粉紅或血紅色。 血鸚鵡強健壯碩,幾乎什麼都吃,像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虱等等。因其食性廣且總是吃個不停,加之它們對水質的適應力極強,要養活它們很容易。
3、斗魚:
斗魚身體長方體,側面偏扁。口裂小並向上斜。背鰭和臀鰭都較長而且位置上下相對。腹鰭外側第一鰭條延長成絲狀。鰭蓋後緣有藍斑。體赤褐色。雄魚兇猛善斗。因體色美麗、善斗,又是滅蚊能手,所以很早就被人們飼養作為觀賞魚類。
4、鼠魚:
鼠魚是指甲鯰亞科中Aspidoras、Brochis、Corydoras這三個屬的成員。鼠魚嘴巴旁邊長著兩撮小「胡須」,酷似水中游動的小老鼠,因而得名「鼠魚」。
鼠魚和異型魚類一樣,體披骨板,胸鰭與背鰭的第一鰭條為硬棘,可藉以保護自己,但不同於異型魚的是鼠魚身軀兩側的骨板是由上下均等的硬鱗,緻密且有規則的排列而成。
5、花羅漢:
花羅漢,一種由馬來西亞養殖者改良而來的觀賞魚類品種。花羅漢其實是由台灣發展出來的羅漢鸚鵡交配墨西哥的雜交七彩藍火口改良而成。其頭形如羅漢突出,所以獲得花羅漢封號。
花羅漢體型碩大,不同品種體型略有差異。其最大體長可達42公分,高18公分,厚可達10公分。一般體型在30餘公分左右,可謂龐然大物。尤其其頭上的巨大額頭,宛如壽星,十分獨特。
I. 觀賞魚的種類 觀賞魚圖片及名稱
不少人都喜歡在家裡面飼養觀賞魚,這是一部分人的愛好,也可以給家居帶來非常棒的點綴作用,觀賞魚的種類非常多,所以在選擇上很多人都不知道選哪種好,要想知道哪種觀賞魚好,了解 觀賞魚的種類 是前提。同時也要看朋友們的個人喜好和品味問題。今天就為大家一一羅列 觀賞魚的種類 ,觀賞魚圖片及名稱,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參考作用。
觀賞魚的種類:
觀賞魚的種類非常多,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通常把他們分成三大類,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1、溫帶淡水魚
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魚、中國金魚、日本錦鯉等,它們主要來自中國和日本。紅鯽魚的體形酷似食用鯽魚,依據體色不同分為紅鯽魚、紅白花鯽魚和五花鯽魚等,它們主要被放養在旅遊景點的湖中或噴水池中,如上海老城隍廟的「九曲橋」、杭州的「花港觀魚」等。中國金魚的鼻祖是數百年前野生的紅鯽魚,它最初見於北宋初年浙江嘉興的放生池中。公元1163年,南宋皇帝趙構在皇宮中大量蓄養金鯽魚。金魚的家化飼養是由皇宮中傳到民間並逐漸普及開來的。
2、熱帶淡水魚
熱帶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中,它們分布地域極廣,品種繁多,大小不等,體形特性各異,顏色五彩斑斕,非常美麗。依據原始棲息地的不同,它們主要來自於三個地區:一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哥倫比亞、巴拉圭、蓋亞那、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地;二是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地;三是非洲的三大湖區,即馬拉維湖、維多利亞湖和坦干伊克湖。
熱帶淡水觀賞魚較著名的品種有三大系列。一是燈類品種,如紅綠燈、頭尾燈、藍三角、紅蓮燈、黑蓮燈等,它們小巧玲瓏、美妙俏麗、若隱若現,非常受歡迎。二是神仙魚系列,如紅七彩、藍七彩、條紋藍綠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鴛鴦神仙、紅眼鑽石神仙等,它們瀟灑飄逸,溫文爾雅,大有陸上神仙的風范,非常美麗。三是龍魚系列,如銀龍、紅龍、金龍、黑龍魚等,它們素有「活化石」美稱,名貴美麗,廣受歡迎。
3、熱帶海水魚
熱帶海水觀賞魚由三十幾科組成,較常見的品種有雀鯛科、蝶魚科、棘蝶魚科、粗皮鯛科等,其著名品種有女王神仙、皇後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馬、紅小丑、藍魔鬼等。熱帶海水觀賞魚顏色特別鮮艷、體表花紋豐富。許多品種都有自我保護的本性,有些體表生有假眼,有的尾柄生有利刃,有的棘條堅硬有毒,有的體內可分泌毒汁,有的體色可任意變化,有的體形善於模仿,林林總總,千奇百怪,充分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欣賞和養殖觀賞魚是當今人類一項極富情趣的休閑活動。它可以使我們欣賞到水底水族世界的種種奇觀,有的似湖光山色、有的似峰巒叢林,奇花異草,葉蔓叢生,而各種魚類,五光十色,游戲其間,更藉助於光影作用,晶瑩剔透,富麗絢爛,使人目眩神迷,遐想無限。在許多旅遊景點、商廈、賓館、娛樂和展覽場所,都可以看到它們的倩影。在許多家庭中,也養著各種不同類型的金魚、神仙魚及 其它 各種熱帶魚、海水觀賞魚,成為庭院或廳室一景,高雅別致,賞心悅目。但飼養觀賞魚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才能應付裕如,把魚養好,滿足自己觀賞娛樂的需要。
常見熱帶魚種類:
1、玻璃貓:原產地泰國、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婆羅洲及印尼一帶。又叫貓頭水晶魚,非常好看,最大的特點就是魚體是透明的,骨骼清晰看見,內臟只佔全身的5%不到。
2、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桃花魚、吻嘴魚、香吻魚、接吻斗魚等,在分類學上隸屬於鱸形目、吻鱸科、釘嘴魚屬,以魚喜相互「接吻」而聞名。接吻魚的體長一般為20~30厘米。身體呈長圓形。頭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並有細的鋸齒。
3、盲魚:原產於墨西哥。它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魚,體長大約為8厘米,身披亮銀色鱗片,所有的鰭部均呈奶油色。
4、斑馬魚:又名藍條魚、花條魚。原產地印度和孟加拉。斑馬魚體里梭形,長5厘米 左右 ,胸腹部較圓,尾部側扁。全身基調黃色,背部橄欖色,從背部至腹部、臀鰭,有多條深藍色縱條紋直達尾鰭,滿身條紋似斑馬而得名。
5、珍珠馬甲:原產地亞洲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珍珠馬甲也許是斗魚科熱帶魚中最美麗,也是最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魚類。銀褐色的身體,乃至鰭邊均布滿了珍珠狀的斑點,顯得格外雍容華貴,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6、小精靈:以蔓生藻及變異種的強大破壞力而聞名。即使如此,特的個性卻十分羞澀內向,很容易在食藻時受到 其他 同居者干擾。
7、黃鰭鯧:原產地東南亞沿海到南非洲沿海。身長10-23厘米,菱形,側扁,背鰭與臀鰭形狀、大小相近,臀鰭前端後彎如手指狀。體色銀白,背鰭和尾部呈金黃色,頭部有2條黑色橫條紋貫通眼和鰓蓋後緣。
8、黑蓮燈:又名黑霓紅燈魚,黑燈魚。原產地巴西。體形與紅蓮燈魚相似。體色偏暗。體側有三條縱向條紋,最上條呈黃綠色,中間一條為白色,下面一條為較寬的黑色帶。鰭均為透明。
9、頭尾燈:又名電燈魚。原產地南美洲的蓋亞那和亞馬遜河流域。體長4~5厘米。體長而側扁,頭短,腹圓。兩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塊金黃色斑,在燈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黃色和紅色的色彩。
10、孔雀魚:又名彩虹魚、百萬魚。原地產委內瑞拉、蓋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孔雀魚體形修長,有著極為美麗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魚。雄魚體長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鰭)長佔全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達5-6厘米,尾長佔全長的1/2以上。
11、網球魚:分布南美洲亞馬遜河 圭亞拿身長:約10CM水溫22~~26(為宜)水質:弱酸性至中性,體長梭形,頭尖.體銀灰色魚鱗很大,每片魚鱗都有黑色點,因此在整個魚體上有均勻的黑色點,體側有一條由頭到尾部的黑線
12、馬達加斯加彩虹:又名馬達加斯加虹魚、石美人,原產地馬達加斯加,虹銀漢魚科。體長6-8cm ,卵圓形側扁,背鰭分為前後兩個,背鰭、臀鰭上下對稱,鰭條低矮等寬似帶狀。全身青綠色,隨光線環境出現粉紅色、淡黃色、淺紫色、銀白色的色彩變化,非常美麗,背鰭、臀鰭、尾鰭有黑色邊緣。
13、月光魚:又名滿魚、新月魚。分布於墨西哥、瓜地馬拉。成年雄魚體長5~6厘米,雌魚可達8~9厘米。體短小而側扁,腹稍圓。在天然水域中,其原始品種的體色衛褐色和黑色,體側有零星的藍色斑點,尾柄上有半月形的黑斑紋。
14、虎皮魚:又名四間魚、四間鯽魚。原產地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等內陸水域。虎皮魚體高,似棱形,側扁,長5?/FONT>6厘米。體色基調淺黃,布有紅色斑紋和小點,從頭至尾有4條垂直的黑色條紋,斑讕似虎皮。
15、藍三角魚:又名三角魚、異形側。原產地泰國、馬來半島、印尼蘇門答臘島。藍三角色是1種非常美麗的小魚,亞紡錘形,體長3-5厘米,一般4厘米。大眼,眼虹膜發紅色光澤。背部朱紅色,軀干前部銀色,背鰭、尾鰭、臀鰭紅色,胸、腹鰭透明。藍三角魚突出的特徵是,軀干中部至尾部有1塊黑色三角斑,閃閃發藍光。
16、玫瑰鯽:原地產印度。魚體紡錘形,長5-7厘米,野生條件下可達14-15厘米。幼魚體上泛銀白色,隨著成長,背上銀白,背側黃綠色,後身有一黑圓斑,背鰭上也有黑斑。
17、黑裙魚:又名半身黑、黑蝴蝶魚,原產地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屬擬鯉科。體長6-8cm,扁圓盤形。體色銀灰色,臀鰭寬大,顏色漆黑,特別醒目,故名黑裙。更換新水或遇到驚嚇時,黑裙顏色灰暫時性變淡,但一旦安靜下後,顏色又會變黑。
18、金絲魚:又名白雲山魚、白雲金絲魚、唐魚。原產地我國廣東廣州市郊白雲山溪流。金絲魚體梭形,全長3-4厘米,大眼。體色背部褐中帶藍,腹部銀白,體兩側沿側線有1條金光閃耀的金線,這條金線的一端是黑眼珠,另一端是與黑眼珠相當的黑斑。
19、反游貓:又名倒游鯰原產非洲的坦干伊克湖、馬拉威湖、維多利亞湖、奈及利亞湖、尼日湖以及薩伊水系均有出產。一種非常趣怪的熱帶觀賞魚類,它的色彩和體型都不是很美麗,但吸引人的是它游動的姿態--它們明目張膽地肚子朝天敏捷地游動地。魚體色呈棕褐,游動時腹部超天,在觀賞魚中堪稱一絕,上部顏色淡於下部.
20、剛果扯旗魚:又名剛果霓虹魚、剛果魚。原產地非洲剛果河水系。魚體長達8-10厘米,紡錘形。頭小,眼大,口裂向上。背鰭高窄。腹鰭、臀鰭較大。
紅色熱帶魚種類:
1、紅蘋果:又名新幾內亞彩虹魚、舌鱗魚、紅美人,原產地新幾內亞島,屬虹銀漢魚科。體長10-15cm ,卵圓形側扁,頭尖,背鰭分為前後兩個,魚體腹部鮮紅色,背部茶褐色,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鮮紅色,在水族箱中紅艷無比,好似一團游動的火,非常漂亮。
2、銀屏燈:又名銀屏魚,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蓋亞那等地,屬擬鯉科。體長5-7cm,紡錐形。銀灰色,鱗片邊緣黑色,眼上部有鮮紅色斑,虹膜上生有紅色反光點,尾鰭基部有一黑色寬橫帶紋。
3、燕子美人:原產地愛爾蘭西部及昆士蘭水域,屬擬鯉科,是來自澳洲的燈魚類。體長3CM體呈尖梭形。體色淺黃綠色, 背鰭一分為二,第二背鰭和臀鰭末端向後延伸似針狀,鰭條尖長而飄逸,似燕尾。背鰭粉紅色,臀鰭前端黑色,尾鰭上下葉有粉紅色邊緣。
4、電光美人:又名小彩虹,原產地澳洲,屬虹銀漢魚科。體長5-6cm ,紡錐形。背鰭分為前後兩個,背鰭、臀鰭上下對稱,鰭條低矮等寬似帶狀。體色淡黃綠色,體側有數條點狀粉紅色縱線。鰓蓋上有一個紅色圓斑,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但紅色。魚體周邊鑲著紅邊,在光線照射下猶如一個泛著紅光的藍色幽靈,非常美麗。
5、血翅魚:又名紅鰭魚、紅翅魚、紅鰭脂鯉。原產地阿根廷。魚體亞紡錘形,偏長,可達5厘米左右,側扁。背鰭居中,形與扯旗魚類相似。腹鰭腹位偏後,臀鰭、脂鰭也均偏後。尾鰭叉形。銀白色,背部淡青褐色,各鰭血紅色。
6、新大鉤扯旗: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哥倫比亞等,屬擬鯉科。體長5-6cm ,體色桃紅色,背鰭高大挺拔呈黑色,臀鰭寬大粉紅色有黑邊,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個紅斑,位置相對,非常美麗。
7、霓虹燕子:原產地澳洲,屬擬鯉科。體長4-5CM,圓筒形。體色由黃、藍、橙、黑等色組成,頭部胸部金黃色。背鰭分為兩段,第二背鰭下部黑色,邊緣黃色,臀鰭和尾鰭上下葉邊緣黃色,中間黑色。魚體色彩艷麗,非常美麗。
8、鴛鴦魚:又名鴛鴦魚 落日紅 原產地:墨西哥南部 外形和習性:三色魚的體形似孔雀母魚,身長達6-8厘米,體幅粗壯。雄於高大的背鰭超過自身的長度和寬度,在背上高高揚起的時候,真令人叫絕。由3種顏色組成的體色,清分明,淺海藍色的身軀,旭紅色的尾鰭,黃色的卑鰭,鮮艷無比 如此協調,令人百看不厭。
9、捆邊魚 :原產地區(國家) 蘇門答臘。體形和習性 捆邊魚體長4~5厘米,菱形。背部和背鰭均較高,臀鰭寬大,尾柄短,尾鰭叉形。體色橄欖色與紅色混合,還飾有紅、藍、綠小點,各鰭玫瑰紅色。最大特色是鰭邊和鱗片邊緣鑲黑邊,還在幼魚階段,各鰭上已有明顯黑邊。
10、紅尾鯰:又名紅尾貓、狗仔鯨。原產地亞馬遜河。魚體長達1米,頭、背、胸、腹部扁平且闊,臀、尾部較側扁且窄。小眼睛,大闊嘴,口周還有3對長須。頭背顏色為淡黑色,並有黑斑,腹部乳黃色,在黑色和乳黃色之間,從吻部至尾柄,有白色帶縱貫其間,十分鮮明。
11、白雲金絲:原產中國的白雲金絲特點! 全身玫瑰紫色,側線上一條金線,腹部淡粉紅色。胸鰭透明,尾鰭靠近尾丙處紅色,其餘各鰭外緣均為紅色。
12、紅鰭鯽:又名泰國鯽、紅翅鯽。原產地泰國,印尼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島。魚體紡錘形,很像我國的鯽魚,但體幅寬,長30?/FONT>35厘米,在當地也為食用魚。成色體色銀光閃爍,背鰭、尾鰭鮮紅色,尾鰭上還有紅黑邊紋。
13、紅綠燈:是熱帶魚類中較著名的觀賞魚類,價格便宜容易養殖,而且很適合生長在草缸里。體長約4厘米。全身籠罩著青綠色光彩,從頭部到尾部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帶,體後半部藍綠色帶下方還有一條紅色帶,腹部藍白色,紅色帶和藍色帶貫穿全身,光彩奪目,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層成群不停地游動。
14、紅鼻剪刀: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體型與同屬其他品種相似。頭部紅色,吻部鮮紅色,故又稱紅鼻魚。全身銀白色,近似透明,尾鰭上有與剪刀魚相似的黑白條紋,故得名。
不同人適合養什麼觀賞魚
1、初養魚還是以養價格低廉的小型魚為好,再說你的魚缸很小,小型魚更適在你這么大小丿缸中飼養。小型魚如紅綠燈、紅鼻剪刀,短鯛類中的二線短鯛、荷蘭鳳凰等,這些魚色彩艷麗,心情溫和,很適於初學者飼養。所養魚的品種不宜過多過雜,以一缸中不超過4種魚為限,且應該以一種魚為主,如以紅綠燈為主就是很好的搭配。
2、如果您准備只養魚不養草,就養最好養又好看的地圖魚,地圖魚人稱「豬仔魚」,足可見其懶惰和好養的程度了。地圖魚有有多種顏色和花紋,可按你喜好挑選,再加一條清道夫,又可幫助省去一些打理工夫。如果想養水草水族缸,則建立時會多化些時間和智慧。建好後則很省力,更適合「懶人」了(我打理一隻一米二的七彩水族水草缸,每周只化一個半小時),建議你先栽生長適應性強的有莖水草,再養上很容易養的紅綠燈(當然也可以再加上一些其它喜歡的小型魚),這樣既好養又便宜,即使又一次暫時受到挫折,損失也不大,別小看紅綠燈幾十條在一起,紅燈點亮,蘭光閃閃,游戈在綠色水草叢中,其氣勢十分壯觀,不能不說是初入門者的最好選擇。
3、如有條件,建議養熱帶魚,其實熱帶魚比養金魚容易;海水魚的維護也比淡水熱帶魚復雜,遠不是說可以年換一次水那麼簡單,那是商家向你推銷高價海水魚缸而玩的噱頭。此點請別懷疑。
以下介紹一下怎樣養好熱帶魚:
熱帶魚並不難養,一般來說,凡是精心飼養,管理得法;注意放養密度,避免水溫變化;維持水質良好,餌料新鮮,定質、定量、定時投喂等主要環節,就能夠把觀賞魚養好。
編輯總結: 觀賞魚的種類,觀賞魚圖片及名稱的相關信息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觀賞魚品種非常多,有的品種更是名貴不可多得,而且飼養技巧等也不一樣,所以如果大家打算在家居中飼養觀賞魚的,最好多了解一下飼養魚種的養護技巧及注意事項,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關注我們網站。
J. 什麼樣的觀賞魚最好養
藍曼龍
藍曼龍,學名絲鰭毛足鱸,又名藍星,藍龍等。攀鱸科魚類有褶鰓,可以直接呼吸空氣,離水以後,只要身體不幹燥,就不會死亡。當然在惡劣的水質條件下,水中溶氧量極地的情況下,也可以生存。它們雖是熱帶魚,但是對低溫的耐受度遠遠優於其它熱帶魚,最適溫度在22—28℃,在18℃時尚可少量攝食,若溫度逐日緩慢下降,可在14℃長期存活;致死的下限溫度為11.5℃。這樣的溫度在我國北方有供暖的室內是很容易達到的,也就是說,不用加熱棒你也可以養這種熱帶魚,藍曼龍只是選出的一個代表,這一群體中還有其它品種,比如黃曼龍,珍珠馬甲,國斗魚等,它們都有相同的特性。
藍曼龍
珍珠馬甲
黃曼龍
國斗魚
鱧科魚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魚,其中不乏一些極具觀賞性的品種,比如黃金眼鏡蛇雷龍和我國自產的南鱧。它們像藍曼龍一樣,也具有輔助呼吸器官,能在惡劣水質中生存。與其它嬌氣的魚類不同的是,鱧魚(雷龍魚)喜歡沒有水流的老水,所以你會發現有很多養雷龍的缸里只有一個水妖精,這在其它大型魚那裡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是一個勤快的喜歡給魚缸換水的人,那可能還不太適合養雷龍,因為本人飼養過的一條黃金眼鏡蛇就一度會在換水之後蒙眼......也有很多大神養雷龍只加水不換水,這么做我個人覺得多少有點過了。雷龍魚也是一種耐低溫的魚類。唯一的缺點是雷龍的價格不會特別便宜,對於初入水族圈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略貴。
黃金眼鏡蛇
南鱧
斑馬魚
一種很常見且價格低廉的小型魚,它們的生存能力與修長瘦弱的體型成反比,原產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南亞國家 。是一種性情活潑、不怕冷的熱帶魚品種。水溫11~15℃時仍能生存,對水質的要求不高。由於價格便宜,常被作為闖缸魚(用來檢測水質是否安全的魚),草缸入門首選。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多種顏色的斑馬魚。
藍斑馬
紅斑馬
草金魚
你幾乎可以在所有賣水族的地方見到它們的身影,哪怕是路邊擺攤的老大爺。是一種可以論斤稱的觀賞魚,非常漂亮,但是命不好~~~~~很多飼養大型猛魚的玩家會用它們當飼料魚。草金魚是一種冷水魚,在溫度為0-39℃的水體中均能生存,所以也是很多室外庭院,公園水池中常見的觀賞魚,雜食性,幾乎所有的飼料它們都能夠接受,是用來練習養魚技巧的不二之選。
孔雀魚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孔雀魚並不算是特別好養的觀賞魚,至少比上面那幾位嬌貴,但是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完全彌補了體質上的不足。生長良好的孔雀魚苗在3~4個月即可繁殖下一代,和其他卵生魚不同的是它們屬於胎生魚,即生出的是幼魚而不是產卵,這就避免了魚卵孵化期間的所有風險,並且繁殖周期短,一個多月即可繁殖下一批。雖說不是特別好養的魚,但是也絕對不難養,對水的軟硬,PH等沒有特殊要求,只要能保證水質清潔,穩定一般不會生病。雜食性可以接受多種飼料,活食等。和孔雀魚比較相似的還有月光魚,瑪麗魚等,都是胎生魚,這里不負責的把它們歸為一類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迷你鸚鵡
又一個生崽狂魔,爆缸神器,想體驗繁殖樂趣的朋友就選它。迷你鸚鵡是人工培育改良的觀賞魚品種, 始於台灣,2016年剛出現在水族市場上時曾經一度非常搶手。慈鯛科,有領地意識,會驅逐進入領地的其它生物,也會對同類大打出手。繁殖時會進入陶罐,躲避屋等遮蔽物產卵,並親自守護魚卵孵化,但是在極度飢餓情況下,也會把小魚當食物吃掉。迷你鸚鵡可以在帶小魚期間再次產卵孵卵,可以同時帶多窩魚。
虎皮魚
原產地為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等內陸水域。也是一種很常見的魚,它們的生存能力要優於孔雀魚等胎生魚。虎皮魚生性好動,游泳敏捷,喜群居,嘴比較賤,不適合魚神仙魚等有絲狀鰭的魚類混養。雖然它們身體強壯,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使得它們不像孔雀魚那麼著名,就是不耐低溫,虎皮魚在18℃以下易生病,15℃即死亡,生存水溫20-38℃,適宜生長水溫24-26℃。溫度不是問題的朋友可以飼養。
虎皮魚
綠虎皮
反游貓
反游貓是一種鯰科魚,大概有50多個品種,一些常見的品種價格不高,新人入手無壓力。這是一種可以肚皮朝上游泳的魚,非常有趣。反游貓的體質在鯰科魚類中是比較強韌的,對於疾病的抵抗力非常強,雜食性。這種魚可以長到20多厘米,不適合與小型魚混養,會吞食體型過小的魚類,在水族圈風評不是很好,同種類有打鬥現象,也有一些性格暴戾的個體。這種魚的繁殖類似於杜鵑鳥,會把卵混入其它口孵魚卵中孵化,而提早孵化出的反游貓幼魚會吃掉其它魚類的卵。飼養時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無鱗魚是不耐鹽不耐葯的,如果魚生病了一定要注意葯物的用量應減半。
黑裙魚
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從背鰭起到尾部後緣,包括背鰭、臀鰭、脂鰭,後半身均為黑色,看起來就像是穿了一條黑裙子。對水質要求不高,從酸性水到鹼性水都可以飼養,且不易生病,唯一的不足也是不耐寒,溫度上最好保持20度以上。黑裙魚對繁殖水質要求是硬度為4左右的軟水,如果不想繁殖只是觀賞就不用在意這一點了。
清道夫
沒錯,我是來湊數的,這個就不多解釋了~~~~~要是能把清道夫養死,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