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問印尼孔雀港在哪裡
印尼的孔雀港(PelabuhanMerak)是連接爪哇島與蘇門達拉島的主要通道,在爪哇島,雅加達的西部,萬丹省!
也是漁產區;東部與西爪哇省接壤。印尼首都機場歸入萬丹省管轄。
更多關於印尼孔雀港在哪裡,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34f090161583314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B. 印尼是哪裡的國家
印尼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也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
印尼由上萬個島組成,又叫千島之國,首都雅加達,有2億人口。著名旅遊勝地巴厘島就是印尼的一個省。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90%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同時也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有約1千萬華人。
C. 印尼是哪個國家
印尼是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尼(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
(3)印尼的毛發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重要城市
1、雅加達
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海岸,面積740.28km²,人口1027.7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陸空交通樞紐,亞洲南部與大洋洲之間的航運中心。
2、泗水
泗水是東爪哇省首府,城市面積為326km²,人口360萬,是僅次於雅加達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海軍主要基地,是印尼重要的製造業、農產品加工業、貿易中心之一及爪哇島的海、空交通樞紐。因在獨立斗爭時期英勇抗英而被譽為「英雄城」。
3、棉蘭
棉蘭是北蘇門答臘省首府,城市面積為342㎞²,人口約為180萬,是印尼第三大城市。瀕臨馬六甲海峽,是印尼對外貿易的西大門和國內外遊客的主要出入境口岸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尼西亞
D. 印尼的紡織業主要集中於哪裡
印尼的紡織業主要在西爪哇島, 離開雅加達大約一百多公里的一個名叫"萬隆"印尼名叫"Banng".
E. 印尼德龍工業園是熊德龍的嗎
作為印尼地區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生活在印尼的華人幾乎每天早上人手一份《國際日報》,《國際日報》是他們獲取祖國信息的主要來源。
而《國際日報》的創辦者卻是一位有著印尼血統的華人,他雖然有著一張外國人的面孔,但卻有著一顆中國心,他就是身在海外,卻心繫父邦的熊德龍。
熊德龍
知名華商結緣報業
《國際日報》是印尼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20年來一直服務於生活在印尼地區的上千萬華人。
《國際日報》不僅僅只報道印尼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等,而且還有專門的華僑版,《國際日報》以其專業的態度和廣大的社會認可度迅速佔領了印尼的華文報紙領域,《國際日報》的廣告登刊比例占據印尼華文報紙廣告量的83%之多。
熊德龍創辦的報業在東南亞極具影響力,他是當地極為有名的報業大亨,而且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熊德龍也在經營著美國版的《國際日報》,並同時在澳大利亞、泰國、秘魯等地區發行。
熊德龍創辦的美國版的《國際日報》可謂是用心良苦,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上對中國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然而一些美國人對中國總是帶有刻板印象,熊德龍創辦的這份美國版的《國際日報》旨在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中國,看到中國的最新動態,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風姿。
國際日報
《國際日報》每年在海外的發行量達200萬份之多,為全球無數的海外華人提供了便利,他們從《國際日報》上了解全球局勢,心繫祖國大事。
熊德龍是一名極為優秀的企業家,他創辦的熊氏集團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在印尼地區站穩了跟腳,並且還一手創辦了熊氏集團。
熊氏集團是一家大型的跨國集團,熊氏集團經營范圍廣泛,旗下擁有礦產、房地產等數十家公司,分布在中國、澳大利亞、印尼等多個國家。
作為一名成功的華商,熊德龍旗下擁有數億的資產,那麼他又是如何與報業結緣的呢?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開始,搭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中國開始迅速崛起,然而,西方國家的一些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印象十分固化,他們甚至肆意抹黑、扭曲中國以及中國人的形象。
眾所周知,主流媒體對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力之廣,西方主流媒體以一種十分不友好的態度對待中國,這是十分不利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的。
西方主流媒體往往以一種固有的高高在上的心態來報道中國,據研究,他們對中國進行的報道,更偏向於戰爭和災難,很少有提及中國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況,更多的是以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來報道中國新聞,一些有關中國的新聞報道明顯偏頗和歪曲事實。
另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大陸掀起了一股出國留學熱,很多中國優秀的人才湧向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
有些留學生在國外學有所成之後,就留在發達國家為他們效力,他們之中的一些人看不到中國的進步,看不到中國的崛起,有的甚至在西方媒體有失偏頗的報道下失去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初衷。
熊德龍
在這種情況下,華人急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報紙來向他們傳遞真正的、公正的,關於中國,關於亞洲以及關於國際大事的報道。
熊德龍看到了西方主流媒體的這種弊端,作為華裔的後代,他想要創辦一家屬於華人自己的報紙,能夠公開公正地報道中國新聞的報紙。
深思熟慮之下,熊德龍做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決定,那就是以6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當時最大的華文日報—《國際日報》。
事實證明,熊德龍的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高價收購《國際日報》之後,熊德龍就開始著手研究對《國際日報》的轉型布置。
1992年,《國際日報》的辦報路線開始轉型,報紙開設了對中國所有省份介紹的專欄,這些專欄定期報道有關中國省份的旅遊、歷史文化、社會人文經濟的發展動態等,向無數定居在海外的華人傳遞了有關中國的真實信息,展現了中國日益快速發展,欣欣向榮的局面。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向世界展現中國,熊德龍更是收購了幾十家英文報紙的印刷廠,有了基礎設備,熊德龍就開始尋找可以合作的報紙。
礙於當時的局勢和西方人固有的思維,很多家報社都不願意同熊德龍合作,或者說這些報社不願意報道真實的中國。
洛杉磯時報
熊德龍把目光放在了日刊量兩三百萬的《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他們不願意報道,熊德龍就鍥而不舍地一直和報紙的負責人做思想工作,在進行了大量的努力之後,《洛杉磯時報》終於答應了給熊德龍每一個星期8個版面來報道中國。
於是《洛杉磯時報》上就出現了英文版的有關於中國城市的專欄報道,讓更多的美國華人、美國人了解到了日新月異的中國
F. 印尼在哪裡
在南洋!
赤道地帶!衣撕爛墓屍林宗教國家!
極端排外!九八年曾經由宗教政府發動大規模個屠、華行動,死傷無數,慘絕人寰!
屬於恐怖主義反人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