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人一天吃多少食物

印尼人一天吃多少食物

發布時間:2022-11-12 04:21:30

㈠ 印度尼西亞吃什麼東西

印尼的小吃主要是以辣,炸,烤為主,另外一些香料是印尼最出名的特產。

印尼人喜歡吃大米飯和中國菜,愛飲紅茶和葡萄酒、香檳等果酒飲料,喜歡吃牛、羊、魚、雞之類的肉及內臟。但由於印尼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一般不宜介紹豬肉食品;帶骨的菜餚也不受歡迎,印尼無論是肉類、魚類都要加上很多的辣椒或胡椒為佐料。

㈡ 印尼是最愛吃泡麵的國家之一,關於印尼的方便麵你了解多少

印尼是最愛吃泡麵的國家之一,關於印尼的方便麵你了解多少?

印尼人很喜歡吃泡麵,印尼是世界人均消費方便麵量第二的國家,第一是韓國,有資料顯示,均值每一個印尼人每星期最少吃1包方便麵,每一年吃50包方便麵左右。雖然很多我們中國人還喜歡吃方便麵,但消耗量並沒有印尼那麼多,平均每一年消耗量28包左右。

一、為何印尼人這么喜歡吃方便麵呢

方便麵還有一種吃法,即就著白米飯一起吃。由於,大米是印尼人的主食,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吃米飯。許多印尼人從兒童時代起卻被祖上傳遞這樣的思想,大米是正餐,僅有吃完白米飯,才是真正的進餐。因此印尼人一直認為,用餐務必吃大米,如果在吃飯時不吃大米,反而是吃完其它的食材,會被他人覺得「不進餐」。

其實,與此同時進餐便捷面和米飯是不大身心健康的吃法,特別是臨睡前進餐這幾種蛋白質高的食物,非常容易消化不好,身體不非常容易消化吸收,非常容易轉化為人體脂肪,使增加體重。良好的飲食習慣該是營養搭配,確保維生素和纖維的攝入,僅僅只是攝取單一的營養素,對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方便麵配大米,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㈢ 馬來菜和印尼菜有什麼不同

好吧,我可以試著從我在兩個國家的首都和周邊城市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如果你指的是兩個州可以在他們地區的直轄市提供的菜餚,那將是無窮無盡的。太多了。

對我來說有很大的不同。

印度食物(不是受印度影響的食物)在印尼首都不那麼受歡迎。當我在馬來西亞的時候,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印度食物。印度烤肉和它的咖喱是如此美味,在一些餐廳也可以選擇印度素食。馬來人和華裔馬來人經常吃。印尼人只是不吃太多印度食物,咖喱為主的食物在阿拉伯餐廳更常見。即使如此,我們吃的時候也會帶著對外國食物的興趣。馬來西亞人每天都吃roti canai,因為這是他們的常規食物。

當然,你可以想吃多少參巴醬就吃多少(我自己也忍不住要加)。但如果你在米飯上加印尼參巴醬,人們會用懷疑和敬畏的目光看著你。

在馬來西亞,印尼的湯類食物種類繁多,你可以在首都的每個餐廳嘗試各種湯類食物,種類繁多。據我記憶,我在馬來西亞首都從來沒有真正吃過以湯為基礎的食物。如果有的話,我發現他們都被馬來西亞其他用油做成的美食淹沒了,也很好吃。但我想念我可以回家參觀的許多湯店。另一方面,印尼的一家只賣湯的餐館是很有可能的,很多餐館都排著長隊。我們叫它索托,索托通常和參巴醬一起吃所以如果你想嘗試不同的食物請參考我之前提到的。

㈣ 走進印尼:吃飯不點菜 吃多少給多少錢

印尼人的飲食還頗有一些與眾不同,其最大特點就是不論菜品還是菜量都不算多。印尼人的飲食主要以雞肉和牛肉為主。做法則以煎炸見長,而咖喱也是印尼人比較喜歡的配料。在雅加達的街頭隨處可見裝修簡陋的小飯店,但無論你走進哪一家,有幾道菜都是相同的,比如咖喱雞肉、咖喱牛肉、烤魚、辣椒醬雞蛋。
最有意思的是,這些菜無一例外地被統一放在非常小的塑料小碟子里,菜量雖小但也算豐富。對一個普通的印尼人而言,這樣的一頓飯最多花七八元人民幣。

走進印尼:吃飯不點菜 吃多少給多少錢
另外,印尼人的上菜方式很有趣。當客人坐下後,老闆並不會招呼你點菜,而是把店裡所有的菜都端到你的面前,你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

走進印尼:吃飯不點菜 吃多少給多少錢
等結賬的時候,老闆會根據你吃掉的菜算錢,而那些沒有動過的則被端下去繼續出售。老實講,這樣獨特的算賬模式總會讓人覺得有點不太衛生。不過印尼人做生意的實誠勁兒倒也可見一斑。

走進印尼:吃飯不點菜 吃多少給多少錢
走近雅加達的超市,你會發現,印尼人不僅正餐吃得少,就連普通的零食也「少得可憐」。瓜子、方便麵、花生是當地人最愛吃的零食,而包裝的分量僅有國內正常包裝的1/2甚至1/3。

㈤ 印尼老百姓平時吃什麼

印尼人吃的食物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相似,如巴東菜等,多為較辛辣的食物。

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

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印尼菜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菜餚相似,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

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

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 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不喝很燙的湯。飯後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

印尼人都習慣喝紅茶,不少人也開始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東部地區的糕點則常用沙莪粉製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招待客人。

(5)印尼人一天吃多少食物擴展閱讀:

印尼菜與其他東南亞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會用到兩款獨有香料:石栗和黑栗。

這兩款香料幾乎會出現在任何一款傳統菜上,比如著名的巴東牛肉,就必須以石栗打成茸再爆炒出獨特的油脂香味,方算正宗。

混合有丁香、肉桂、薄荷等味道的黑栗,則是烹制「黑美人」的必備材料。「黑美人」是一種傳統牛肉湯,由於放了黑栗湯色帶黑,且被認為有美容、養顏的作用,故得其名。

印尼菜但並不都是一個味道,不同地區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不同。蘇門答臘島人喜歡在濃濃的椰子醬里加上辣椒調味,而且喜歡選用牛肉和牛的內臟做食材。

西爪哇島人多用酸辣調味料,酸辣湯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習慣以蝦醬佐餐,而北蘇拉威西省人則喜歡將各式魚類做成燴飯。

㈥ 世界民族飲食,從健康的角度看世界


愛斯基摩人為何不容易罹患心臟病?

1906年,探險家菲爾加摩爾-斯蒂芬森深入極地與愛斯基摩人生活了11年,他每天吃的都是海豹、北極熊、魚或馴鹿,沒有蔬菜,也沒有任何水果。回到紐約後,他去做了身體檢查,發現身體非常 健康 ,沒有任何疾病,連壞血病也沒有。當時,曾跌破許多營養學家的眼鏡。高油脂的傳統飲食

幾十年前,美國就有許多科學家專門研究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早期的愛斯基摩人不會長青春痘、沒有齲齒、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心臟病或腦卒中。深入研究發現,這與愛斯基摩人的傳統飲食有很大的關系。北極天寒地凍,種不了蔬菜水果,一年又有半年以上是黑暗的永夜,所以飲食中幾乎只有肉類,脂肪占總飲食的70%以上,其餘30%是蛋白質。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高油脂食物,並未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愛斯基摩人幾乎不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為什麼?這和現代營養學家所說的「高油飲食是萬病之源」的理論,不是正好相反嗎?

答案是,愛斯基摩人吃的都是「好油」,而且沒有污染,沒有人工添加物。現代人「油吃得越多,就越不 健康 」的說法,其實並沒有錯,因為一般人吃的都是「壞油」,如果吃的是「好油」,不但不會生病,還會很 健康 。

抗發炎的優質聖品

美藤果油、魚油、海豹油和野生動物油都是高級好油。對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氣候嚴寒,平均溫度在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是天然的大冰箱。 他們習慣將魚肉和海豹油切完後自然擺放著,一直擺放到肉開始變得有點發酵的狀態才吃,因為這個時候的食物,是養分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時候。再者,生食或半熟食,油脂不會因烹煮而氧化,不會產生自由基,養分不會遭到破壞,甚至還保有維生素C,食用者可從這種肉中攝取豐富且完整的養分。

(雖然海豹油很好,但是請大家保護可愛的它們)

北極的魚類和海豹等動物體內Omega-3的含量非常高,Omega-3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非常有益,其中的EPA和DHA成分,還能預防動脈硬化、心律不整、心肌梗死和中風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舒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抑制發炎與預防人類癌症的形成和發展。另外,吃好的脂肪,身體不容易發炎,血管也比較通暢,不容易有膽固醇堆積,產生壞的膽固醇少、好的膽固醇多,所以這樣的飲食形態和內容,雖然蔬菜量很少,但他們的青少年不長青春痘、成年人也不得心臟病,而這兩種病症,剛好都與油脂有極大的關系。

被美國同化的愛斯基摩人

自從美國在阿拉斯加發現了石油,近幾年來,隨著石油運輸管與高速公路的修建,將美國本土的食物與餐廳送到阿拉斯加後,現代的愛斯基摩人已經吃到漢堡、熱狗、薯條、炸雞塊、牛排、可樂和冰淇淋等一切美國人愛吃的東西。飲食美國化的結果,導致最近幾十年來,愛斯基摩人的心臟病與青春痘罹患率已和美國人不相上下。2004年6月,世界權威的美國醫學期刊(JAMA)公布,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被美國本土同化,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原住民罹患心臟病的概率已經比原住民高了。

骨質疏鬆症罹患率偏高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愛斯基摩人雖享有許多天然好油的好處,但卻有一個 健康 上的問題,那就是骨質疏鬆症的罹患率比較高。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脂肪與蛋白質吃得太高,導致體質偏酸性。因為即便吃下的是好油和好肉,但肉裡面的磷、硫和氯會使人體質偏酸,又缺乏鹼性食物來中和。體質偏酸的結果是,身體必須分泌主要是來自於蔬菜。依我們正常人體所需,一天內的鈣質約1000mg的鈣,而所有深綠色蔬菜和十字花類蔬菜與豆類都含有豐富的鈣質。愛斯基摩人之所以會得骨質疏鬆症,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吃到蔬菜。

第二個因素是南北極特有的永晝和永夜造成的。在永夜的時候,有長達半年時間幾乎不見陽光,日光嚴重缺乏,造成維生素D3在人體內製造不足,進而影響到鈣的吸收。

印度尼西亞、日本和墨西哥婦女為何少有更年期症狀?

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陸續有許多學術研究,專門探討全世界有些民族的婦女為何沒有更年期症狀。最引人注意的是日本、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和墨西哥,這幾個國家的婦女到了50歲左右停經的階段,除了月經會逐漸變少、慢慢停止外,幾乎不會出現潮熱、煩躁和心悸等惱人的更年期症狀,身體也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非洲某些國家,情況也是如此。

神奇的黃豆製品

為什麼會如此呢?根據研究發現,日本的飲食裡面含有大量的黃豆製品:納豆、味增、豆腐和醬油等,大量的黃豆製品會提供很多大豆異黃酮及其他多種生物類黃酮。大豆異黃酮與其他某些生物類黃酮在體內會產生類似雌激素的效果,但又不像雌激素那麼強烈,會比較溫和,所以有「植物性雌激素」之稱。婦女在接近更年期的階段,體內的雌激素激素會逐漸減少,這時如果能多吃一點黃豆製品,就可以平衡、調節回來。

而體內雌激素太多的婦女,例如,患有子宮肌瘤、乳癌和經前癥候群的人,這些植物性雌激素又具有調降體內雌激素的功能。怎麼調呢?由於植物性雌激素會與體內過多的、真正的雌激素互相競爭,使真正的雌激素作用在乳房和子宮這些「標靶器官」的作用減弱,而達到調降過多雌激素的目的。

大自然中,有許多葯草與營養素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大豆異黃酮就是其中的一種。因為大豆異黃酮這種植物雌激素與標靶器官上的受體的結合,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不論體內雌激素太多與太少,它都會達到雙向調節的作用。這是大自然的奧妙之處!日本婦女因為吃了很多的黃豆製品,所以才會出現更年期症狀不明顯的結果。

那麼墨西哥人吃些什麼呢?他們常吃一種叫做burrito(墨西哥卷)的食物,裡麵包了肉糜和豆糜。我觀察過墨西哥的菜餚,發現他們除了burrito,也吃很多豆類製品,所以也是這類植物性雌激素的影響所致。其實不只是黃豆製品,許多蔬菜和水果也含有大豆異黃酮,所以多吃蔬果對女性很好,這也是原因之一。

珍貴的植物性雌激素

接下來談談印尼人的食物。南洋國家有個習俗,婦女到更年期的階段都會吃很多的木瓜,木瓜里也含有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和其他植物營養素。很多植物營養素在大自然的蔬菜界里會以五彩繽紛的形象和顏色呈現出來,例如,枸杞里的葉黃素和胡蘿卜里的胡蘿卜素。還有常看到樹葉因季節變化而改變顏色,這也是因為葉子里的生物類黃酮正在轉變之故。例如,從尤加利樹葉萃取的檞黃素,就是一種非常鮮艷的黃色。

所以,印尼人吃木瓜,日本人吃納豆、味增和豆腐,墨西哥人吃burrito。縱觀三國的食物,都是大豆類黃酮和其他植物性雌激素吃得比較多,使得婦女在面臨更年期來臨時,幾乎不產生更年期的症狀。

也許你有話說了:我們的飲食習慣不是跟日本人很像嗎?也吃很多的豆類製品。沒錯,我國早期婦女的更年期症狀的確很不明顯,只可惜這個習慣並沒有完全承襲下來,近年來人們的飲食內容變化了,情況才有所改變。而且從前婦女的更年期都來得比較晚,約五六十歲左右,現在都提早了,大概四五十歲就來了,而且有症狀的人越來越多。尤其上班族女性,壓力大、運動少且身體虛,我在臨床上看過幾個30多歲就更年期的案例。根據美國的研究總結,要避免更年期症狀發生,必須多吃蔬果與大豆製品,而且越早吃效果越好,最好從青春期就開始。另外,常常適度運動,保持最佳體能,也是預防更年期的好方法。

地中海國家為何少有心臟病?

地中海國家的居民屬南歐高加索人,與北歐民族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飲食也是高油飲食,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很低(與愛斯基摩人類似)。研究發現,他們的飲食中大量使用橄欖油(食用油中95%是橄欖油),連吃橘子和橙子都是剝或切成一塊一塊,拌橄欖油吃。地中海國家因地處南方,氣候偏熱,盛產大量的蔬果,這點和寒冷的北歐國家大不相同。所以地中海國家吃得很多,橄欖油也吃得很多。另外,由於位處地中海沿岸、漁獲量高的關系,魚也吃得多,其他肉類則吃得少。

還有一點就是,地中海國家,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比起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工業化的程度較晚也較慢,所以許多地區至今都還保留著古老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例如他們非常重視午休,通常會休息至少2小時,好好躺下來睡上一覺,睡飽了再繼續下午的工作。這樣的習慣,導致地中海地區的人身體比較 健康 ,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比北歐人低很多。

皮馬族印第安移民的 健康 轉變

皮馬族居住於美國與墨西哥交界處,屬印第安人的一支。這個種族原來大多居住在墨西哥境內,但因為美國比較發達,很多人逐漸移民到相隔一條邊界的美國新墨西哥州。幾十年下來,有個奇特的現象逐年產生:留在墨西哥繼續生活的皮馬族人口裡面,10%有肥胖問題,1%患有糖尿病;但移民到美國境內的人口之中,則高達70%的人有肥胖問題,22%的人罹患糖尿病,罹病的比例還高於美國人的總平均值。

世界上有很多經歷過飢荒或困厄環境的民族,例如印第安人、中國台灣原住民、太平洋群島的珀里尼西亞人、某些非洲的族群,以及歷經過黃河泛濫或蝗蟲災害等天災的亞洲人等,這些經過自然界優勝劣汰篩選出來的民族,以前都餓慣了,很容易在飲食中抓住少量的營養而存活下來。印第安人與黃種人很接近,身體就會自動吸收儲存起來。這在以前困苦的日子是一個優勢,但面臨現在的 社會 則會適應不良。因為這些人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營養,無法適應大量的食物,日常生活若無大量的運動,養分便容易囤積起來,形成過胖。另外,吃太多澱粉而缺乏大量運動,非常容易導致血糖不穩而罹患糖尿病。

所以皮馬特人在墨西哥沒事,一移民到美國就有事,因為美國的飲食大多是澱粉,漢堡、薯條、麵包和肉類,吃了很容易發胖。美國人肥胖的比例約40%,過重加肥胖的人佔61%,但移民美國的皮馬族人的肥胖比例則高達70%。美國人的糖尿病比例約10%,皮馬族印第安人是22%。移民的皮馬族人到了美國之後,出門開車,吃的是美國食物;而住在墨西哥的人還是常常走路,走路去買菜、上學和工作。所以這樣的飲食和生活形態的變化,便導致肥胖與糖尿病比例節節升高。

全世界糖尿病罹患率最高的國家

南太平洋諾魯共和國是全世界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第三小國,僅次於梵蒂岡與摩洛哥。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人口13000人。諾魯人一向自給自足,過著原始自然的生活,島民身體硬朗,很少生病。島上以前只有一間小醫院,卻足以應付所有島民的生老病死。但是,自從發現了磷礦,島民變得很有錢,可以進口先進國家的加工食品與 汽車 等奢侈品後,才不過30年的光陰,這個從來沒有人得糖尿病的國家,現在40歲以上的人,竟然有65%得了糖尿病,是當今全世界罹患率最高的國家。腎臟病與心臟病的罹患率也非常高。人口中有90%超重或肥胖,成為當今「全世界最肥胖的國家」。

美國肯德基大學的詹姆士安德森教授歸納諾魯人 健康 急速惡化的原因在於精緻澱粉吃得太多和缺乏運動,而他們的飲食和生活形態與其祖先迥然不同,也是肥胖與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安德森博士對諾魯人的建議是少吃甜食與白麵粉類食物,但深陷「快感陷阱」的諾魯人,雖然能夠理解肥胖與糖尿病的關系,卻仍然無法改變。

美國阿米什人的故事

你可能很難想像,在21世紀、最現代化的美國,竟有約數萬人自願過著17世紀的生活。

阿米什是美國賓州費城附近一個特別的族群。他們是清教徒的一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在1720年移民到美國賓州。200多年來,他們拒絕現代化,堅持不用洗衣機、不開 汽車 (至今仍依賴馬車作為運輸工具)、不看電視、不照相、不用計算機、做手工麵包、盡量不使用電,並且用原始工具手工建造房子。

阿米什這個族群至今仍然存在,並保留著原始的生活形態與風貌,也維持著早期到美國人的一些飲食和生活習慣。他們吃很多麵包和肉類,所以體形較胖,與美國人類似,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並不高,這又與美國人不同。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即使澱粉攝取很多,足夠的體力勞動與心靈平靜,仍會維持身體 健康 。

向阿米什人學習

許多人看到阿米什人的生活後有很大的感觸,我第一次了解他們,是通過20年前《證人》這部電影。劇中Amish淳樸的生活,常在我腦中餘波盪漾。阿米什人遠離現代文明與 科技 ,以家庭、社區和教會為中心,過著自給自足的簡朴生活,並認為大自然是上帝給他們的最好禮物。我認為,阿米什人是地球上最友善的人,注重謙遜,懂得節制,與其他不斷剝奪地球資源、沉溺於物質享受的現代人形成強烈對比。

㈦ 印尼的人文美食是怎樣的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㈧ 月收入5000元在印度尼西亞能過怎樣的生活

來到印度尼西亞才知道,5000元是當地人三個月的工資,還能過上出門有司機接送,在家有保姆服務的生活。

第一次去印尼出差的時候,公司聯繫到一位當地的華人,租了他的一套公寓作為辦公場所,房東委派司機到機場來接我回市區。

從機場到市區沿途看到不少人騎摩托車,進入市區後車速就越來越慢,直到停下來, 在擁擠的車流中摩托車在夾縫里穿梭,還有一些人頭頂著食物飲料等東西,在挨個敲擊車窗售賣小商品。

到路口要轉彎的時候,對面的車把十字路口堵住了,沒有紅綠燈,也沒有交警指揮交通,等了十分鍾都沒有轉彎, 突然有個舉著紅色小旗子的人出現在對面車道,伸手把對向的車輛攔住,留出一條口子示意讓我們轉彎,我問司機他們是什麼人,司機說待會你就知道了。

隨著我們的車轉彎,那個人就一直跟在我們的車子旁邊,轉過彎後,他就伸手向司機要錢,原來在當地很多人以此為生,付了一些小費後,那個人就笑著離開了。

在開開停停了2個小時後,終於來到公寓,吃晚飯的時候和房東聊到了路上的事情,房東說以後就會習慣當地的堵車了, 還說來接我的司機是他的專職司機,平時還負責接送小孩上下學,一個月只要2000元,做飯的保姆一個月不到1000元,沒想到3000元左右就能雇兩個人照顧起居生活,實在是令人羨慕。

房東還說在印尼請司機保姆不是有錢人才會做的事,普通人也會雇司機和保姆,可以找到價格更便宜的人,當地人已經習慣了有保姆的生活方式。

印尼各個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是770元到1600元,雅加達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900多元, 人均月收入在1600元左右,雅加達的平均工資最高,達到2500元,5000元的月收入是大部分人2到3倍的工資,在當地絕對屬於高收入。

印尼的餐廳服務員月收入低於1000 元,很多人就依靠小費過日子,建築工人月收入1200多元,工廠的普工一個月1400到1800元,護士一個月1400元,銀行上班一個月就2000元左右, 只有從事大學老師,專科醫生,律師等行業,月收入才會超過5000元。

印尼人一般每周工作5天,每天8個小時,很少有人會加班, 在上班期間還要按時去禱告,他們一天要禱告5次,到每周五下午,不少公司還會提前下班,方便員工回去參加周五的禮拜活動。

印尼一瓶礦泉水1.5元,牛奶10元一升,方便麵1.5元一包,大米3.2元一斤,印尼的酒比較貴,當地的啤酒一罐要11元。

西紅柿4.65元一斤,胡蘿卜5元一斤,土豆7.5元一斤,西瓜4.2元一斤,香蕉5.8元一斤,蘋果8.5元一斤。

雞蛋1.2元一個,雞肉12元一斤,牛肉30元一斤,海鮮種類很多,相對價格不算高,一斤魚或蝦40元起。

一杯咖啡3.5元,夜市一碗肉丸面5元,一份咖喱飯7.5元,巨無霸漢堡套餐35元,牛排套餐一人80元左右。

在印尼租房子並不便宜,雅加達市區一間單卧室的公寓就要2000元的月租,兩室一廳的要3500以上,當地的房價平均2萬元一平米。

印尼雖然氣候炎熱,但是出門發現很多當地人穿得很嚴實,長袖長褲把能遮住的地方都遮起來,當地人不喜歡自己被太陽曬黑,實際上他們的膚色已經變黑了。

不少印尼人在每周的周五會身穿傳統服飾去上班,稱作巴迪克,男女的巴迪克在圖案上可以區分是男性還是女性的穿著。女性的巴迪克圖案比較有規律,男性的巴迪克圖案就比較復雜。

在印尼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路邊的小吃攤沒有擺放桌椅,通常就在路沿上鋪開一張大布,人們選好菜後就脫鞋盤腿圍坐在布上,等菜上來後直接用手抓來吃。

在印尼的餐館里吃飯,桌子上會放一碗清水,有時候裡面還會有一片檸檬,這碗水不是給人喝的,而是用來吃飯時洗手,手指沾了水後米飯就不容易粘在手上。

印尼人大部分家庭條件有限,他們在家裡的衛生間會砌一個蓄水池,平常就把水龍頭擰開讓水滴入蓄水池,上完廁所用蓄水池的勺子舀水沖洗。

印尼人每天要洗兩次澡,早晚各一次,他們洗澡沒有淋浴的條件,就是站在廁所的蓄水池旁用勺子舀水朝身上澆,不洗兩次澡的人會被別人認為不愛干凈。

印尼的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是無法關上的,因為始終有人會站在車門處,當地的公交車司機不會停車靠站,而是降低車速,方便乘客跳上跳下,有時候車廂里人都擠滿了,有的人就會爬到車頂上去。

印尼人習慣出行攜帶一個紙板箱,在機場,火車站可以看到不少人拉著或舉著紙箱在候車,他們認為紙板箱比起拉桿箱能裝更多的東西,方便出遠門。

印尼人的飯量普遍不大,稱自己吃飯像是吃貓食,很多人吃飯就是蹲在路邊,手裡拿著一小包用棕櫚葉或者芭蕉葉裹著的米飯,上面配幾根蔬菜和幾條魚干就是一頓正餐。

印尼人習慣吃燒烤,每個攤位上都在賣油炸的小吃,在當地人們只要吃東西,第一時間考慮的做法就是油炸,小吃攤上的油鍋浮著一層厚厚的油。

印尼人的外賣是用塑料袋來裝的,不管是米飯還是湯汁,日常的飲料也是用塑料袋裝,在路上隨處可見當地人拎著裡面裝著五顏六色飲料的袋子,袋子里還插著一根吸管。

印尼人的菜場可以看到很多不敢吃的食物,當地人喜歡吃蝙蝠,螞蟻卵還有各種昆蟲,看著外形就感覺不敢入口,但經常一擺出來就被一掃而空。

印尼人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車,在擁擠的車流中,摩托車把 汽車 之間的空間都擠得水泄不通,在高峰期間,一眼望過去,遍地的頭盔密密麻麻,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會頭皮發麻。

坐在 汽車 里經常聽到耳邊傳來摩托車引擎的轟鳴聲,然後就看到一個黑影從身邊疾馳而過,遇到等紅燈變綠燈時,無數的摩托車同時起步,那個陣勢足夠震撼。

印尼的摩托車有專門的打車軟體,他們身穿綠色的馬甲,戴著綠色的頭盔,穿梭於大街小巷,印尼的堵車很嚴重,要想趕時間選擇摩托車更加快捷方便,摩托車司機在當地很受歡迎。

在印尼看到兩個人坐一輛摩托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經常看到一家幾口人坐在一起。他們的摩托車載貨能力也很驚人,不管東西體積多大,還是數量多少,當地人總有辦法用摩托車來裝貨,電視,冰箱,沙發甚至是一頭牛都可以用摩托車來搬運。

印尼的婚禮現場,新娘會邀請前任到場,並且與前任互相擁抱表示對彼此曾經的感謝,新郎也會和新娘的前任表示感謝。

印尼婆羅洲的新人在結婚後的三天不能邁出家門一步,更加奇葩的是在三天裡面不能上廁所,難以想像三天怎麼憋得住。

在印尼的部落里,認為尖牙是美麗的體現,女性在成年時要把牙齒磨尖,嫁入當地的女性也要磨尖牙齒,部落里有專門負責磨牙的工人和專用的工具用來磨牙。

印尼有個節日當天不能慶祝,只能呆在家裡不能出門,在室內不開燈也沒有任何 娛樂 活動,這就是當地的靜居節。

印尼人過新年的時候要吹喇叭來慶祝,每到新年前幾天,大街上到處是賣喇叭的攤位,用彩紙糊成的喇叭大小各異,整天聽到喇叭聲。

在印尼打的司機不會找零錢,多付的錢就默認是給他們的小費,問司機要零錢他們會雙手一攤表示沒有。

在印尼吃榴槤要現開現吃,不能帶走,在當地的計程車,公交車上不能攜帶榴槤,像酒店這種公共場合也不允許帶榴槤進入。

印尼人喜歡用香水,馬路邊有不少售賣廉價香水的商店,當地人經常按斤來買香水,走過身邊會聞到一股夾雜著汗味的香水味。

在印尼坐著的時候不能把鞋底朝著別人,也不要翹二郎腿,因為鞋底臟,朝著別人亮鞋底是不禮貌的行為。

印尼的情侶間秀甜蜜愛情的方法是男友舉起手臂,女友會貼上去聞男友的腋窩,代表接受男友的一切。

㈨ 印度尼西亞街頭小吃每頓飯要多少錢

走過了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例如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寮國等國家,但是要說到生活成本最低的還是要屬印尼,印尼從住宿、交通到餐飲的消費的綜合水平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性價比更高。尤其是在印尼當地人的日常開銷一個成年人一天只需要20元就可以維持一天的餐飲需求。在印尼最常見的當地飲食不在乎兩種,一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推車小吃,在印尼這些街邊小攤的食物受到更多當地人的喜愛。第二類就是相當於中國的快餐,分不同的檔次,路邊攤和店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價格。

印尼與中國一樣以米飯為主食,這里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是快餐,他們往往把菜色疊放在透明的玻璃窗前,這樣人們路過快餐店就能看到店裡供應的菜色。這里的快餐菜色非常單調,一些簡單的水煮蔬菜,關於葷菜大部分是動物內臟。如果想吃好一點的菜色就是炸雞、烤魚。在這樣的快餐店用餐的價格可以從1元的素菜起,葷菜兩元起,如果葷素搭配一頓飯也不超過10元。

㈩ 印尼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一、飲食

印尼禁食豬肉、禁酒。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調味時喜加多種香料。民眾吃飯用右手抓食,宴會上則使用刀、叉。

二、服飾

印尼民族服裝「巴迪」(Batik)衫是由傳統的蠟染布製成,被稱為「國服」。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通常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

三、禮儀

在公共場合,提倡女士優先。男士遇到女士通常不主動握手,若對方伸出手,可以輕握。認為左手不潔,不用左手接受禮物或遞交物品。印尼人視陌生人觸摸自己的頭部為粗魯無禮的行為。

(10)印尼人一天吃多少食物擴展閱讀

入境印尼須知: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攜帶的物品,除外交人員外,遊客的隨身及托運行李必須通過海關的X光機檢查。根據印尼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免稅個人用品,總價值不超過500美元/人,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煙或25支雪茄或1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的免稅待遇。

入境攜帶超過1億印尼盾現金、動植物及其製品、影片、錄像帶、唱片等需申報。如被查獲未申報將被視為違反規定,當事人將被依法處以罰款或物品沒收。毒品、槍械、利器、子彈、炸葯、色情書刊等禁止攜帶入境。

閱讀全文

與印尼人一天吃多少食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1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3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9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3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2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
在越南買一包jo香煙多少錢 瀏覽:471
上海義大利人喜歡去哪裡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