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海嘯多少次餘震

印尼海嘯多少次餘震

發布時間:2022-11-12 15:51:45

㈠ 5·9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地震的印尼頻發地震的原因

印尼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靠近印尼東海岸區域的印度洋是3個主要板塊構造帶的結合處。這3個板塊分別是東面的巽他板塊、西北面的印度板塊和西南面的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板塊與緬甸小板塊集中處斷裂所導致。印尼發生的地震產生於更南的位置,原因是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端下降到巽他板塊下面,並因此而下降至中爪哇省下部,形成所謂的潛沒帶。潛沒帶中處於下部的板塊向下滑降通常都會引發地震。專家們指出,印尼地區發生的地震原因是兩大板塊在共同運動中互相擠壓,對兩大板塊潛沒線後更小的斷層線加壓,導致板塊側向斷裂,從而引發地震。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12日傍晚6時10分發生強烈地震,4座三層高或以上建築物倒塌,至少10人死,數百人受傷。其後發生至少3次餘震,其中一次6.6級。印度尼西亞三個鄰國均有震感,整個印度洋地區紛紛發出海嘯警告,印度尼西亞亦兩度發出海嘯警告。
美國地質勘察部門指,震央位於蘇門答臘西南105公里外、15.6公里深海底,印度尼西亞氣象部門稱震央在南蘇門答臘的明古魯西南159公里。
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向印度洋地區發出海嘯警告,嚴密觀察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及馬爾地夫等2004年南亞海嘯重災區。印度尼西亞氣象部門表示,地震發生20分鍾後,印度尼西亞西面的巴東對開發生約1至3米高的小海嘯。
-
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亦感覺震動。另外,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模里西斯、東非國家肯亞及澳大利亞紛紛發出海嘯警告。

中新網12月23日電 印尼西蘇門答臘省23日發生里氏5.9級地震,目前沒有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報告,印尼政府也沒有發布海嘯預警。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地質調查局稱,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8點11分(北京時間9點11分),震源深度達19公里,震中位於巴東(印尼港市)西南方的西面113公里處。
印尼地球物理與氣候局技術主管蘇哈傑諾(Suharjono)表示:「這片地區是地震高發區,很多人都有震感,但是地震沒有造成破壞。」
他說:「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的報告。」

中新網12月23日電 印尼西蘇門答臘省23日發生里氏5.9級地震,目前沒有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報告,印尼政府也沒有發布海嘯預警。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地質調查局稱,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8點11分(北京時間9點11分),震源深度達19公里,震中位於巴東(印尼港市)西南方的西面113公里處。
印尼地球物理與氣候局技術主管蘇哈傑諾(Suharjono)表示:「這片地區是地震高發區,很多人都有震感,但是地震沒有造成破壞。」
他說:「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的報告。」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俄新網報道,美國地理研究勘探所測定,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周一(19日)發生5.9級地震。
莫斯科時間18點26分,測定發生這起地震。震中位於蘇門答臘島西部的實武牙港(Sibolga)東部43公里附近地帶,震源深度約11.5公里。
目前還沒有收到關於損失和傷亡人數的消息。專家認為,不會引發海嘯。

㈡ 印尼海域發生3次5級以上地震,印尼多海嘯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隨著近期印尼海域頻發地震,印尼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中,其實,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噴發、海嘯、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里不會是一片寧靜的國土。

其實,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國土主要由馬來群島來構成,島嶼數量極多,全國總共有大約17508個島嶼,可謂是“萬島之國”,那麼,為什麼印度尼西亞地區島嶼數量這么多,陸地形態如此破碎呢?在世界范圍內幾乎無出其右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印度尼西亞地處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在世界范圍內獨一無二,比如東亞的日本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此外,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監測與預防這種性質的海嘯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傳統意義上的地震引發的海嘯可以根據地震波等等因素來進行監測,海底地震也往往會弓起大的地形變化,根據這些因素來判斷海嘯所產生的可能性 以及大小,做相應的預測和預防。”,但“火山爆發- -海底滑坡一-海嘯”的觸發形式和連鎖反應除非對當地海底的地形非常清楚,否則幾乎不可能像普通地震一樣預測海嘯的產生,具有偶然性的因素。

所以,綜上所述,印尼多海嘯地震且大多難以預測。

㈢ 印尼海嘯是否引起過連環地震

1.這現象正不正常:正常。
2.印尼海嘯那會兒有發生過類似的連環地震:沒有「連環地震」這一種說法,只有主震和餘震的說法。主震過後可能有幾十甚至上百次地震(不包括無感地震)。
3.印尼2003年那次海底大地震有沒有引發後續的一些連環地震:特大地震後必然有一系列餘震。並且東南亞是地震高危區。

更多問題可以去地震吧我的精華帖提出。

㈣ (1/2)蘇門達納島於今年4月11日發生里氏8.5級特大地震,曾向包括本國在內的周邊28個國家和地區發布海嘯...

2012年4月11日下午15時38分(北京時間16時38分),印度尼西亞發生8.6級強震,隨後多個國家相繼發布海嘯預警。地震發生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南部及我國西藏均有震感。此次強震發生後,震中錫默盧島附近海域又發生數次6級以上餘震,包括一次8.2級淺源餘震。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將4月11日16時38分發生在蘇門答臘北部西側的地震震級修改為里氏8.7級,此前報道震級為8.9級,震源深度仍為33公里。印尼總統蘇西洛在震發後大約一小時表示,尚未收到亞齊地震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報告。蘇西洛於當天下午宣布,盡管已經發布海嘯預警,但是印尼周邊海域還沒有發現海嘯威脅。 截至4月12日上午8時左右,尚未有海嘯發生以及建築物倒塌和人員財產損失報告。蘇西洛已在當天下午的全國電視講話中要求印尼賑災部門密切注意有可能發生的災情情況,並向災民提供必要的救助。據印尼媒體報道,在班達亞齊有整棟的樓房倒塌,可能有居民被困其中。據悉,印尼已經派出救援隊趕往受災地區。印尼氣象與地球物理局官員表示,地震發生後,他們已向環印度洋28個國家發布海嘯警報。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官員哈雅迪說,根據海嘯模型計算,地震可能引發6米高的海浪,最初發布的海嘯預警范圍包括亞齊省、西蘇門答臘省和明古魯省,但隨後西蘇門答臘省和明古魯省的海嘯預警被取消。亞齊居民被告知做好疏散准備。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的專家4月11日稱,浪高為17厘米的海嘯已經在印度洋生成,正沖向印尼亞齊省。這名專家沒有提供海嘯抵達陸地的大約時間。他說:「看起來不像一個大的海嘯,但海嘯會伴著波浪到來,我們仍在進行監測。」

㈤ 印尼班達海海域發生7.5級地震,是否會引發海嘯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10時20分,震中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弗洛勒斯島東北部112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2公里。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記錄到距離震中較近的島嶼和鄉鎮有較強震感。本次地震發生後半小時,該機構記錄到震中附近還發生了兩次震級分別為5.6級和5.5級的餘震。


地殼的垂直運動可能發生在板塊邊界。板塊沿著這些邊界相互作用,稱為斷層。不同的運動會形成不同的獨特地形,主要是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下圖按這個順序排列的),其中走滑斷層引發海嘯的可能性最低,因為它相對平緩,所以海底地形的變化可以放大或抑制海浪傳播。通常低於7.5或7.0的地震通常不會引發海嘯,況且還需要足夠的海水深度,所以有的地方會引發海嘯,有的不會。

㈥ 印尼地震的歷次地震

主要統計2004年-2013年的地震: 5月27日,印尼日惹和中爪哇地區發生里氏5.9級地震,造成至少6234人死亡,4.6萬多人受傷,約20萬人無家可歸。
7月17日,印尼爪哇島西南海域發生里氏6.8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約7.4萬人無家可歸。 3月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部巴東地區發生里氏6.3級地震,造成至少8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據雅加達3月6日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發言人達米恩·佩索納茲6日晚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巴東地區說,當日發生在這一地區的6.3級地震已導致至少82人死亡。
印尼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當地時間6日10時49分(北京時間6日11時49分)發生的地震震源位於巴東市附近索洛克地下33公里處,震後數小時內還連續發生多次震感強烈的餘震。
印尼美都電視台報道的畫面顯示,在受災最嚴重的索洛克,數百幢房屋已成殘垣斷壁,路面嚴重開裂。由於擔心醫院建築倒塌,幾十名傷者選擇在帳篷內接受護理。地震災區的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當地政府已向西蘇門答臘省政府和軍方請求援助。
盡管印尼政府沒有就這次地震發出海嘯預警,但地震仍給當地居民造成很大恐慌。巴東地區的中小學、醫院等公共場所的人員在震後被緊急疏散。巴東居民由於擔心地震引發海嘯,紛紛逃往附近地勢較高的地區。 1月4日,印尼最東端的西巴布亞省馬諾誇里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2月12日,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7.4級地震,造成至少17人受傷,眾多的民宅、醫院和宗教設施等建築物損毀。
9月2日,下午2點55分,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此後又連續發生兩次餘震。據當地官員3日表示,地震目前已造成45人死亡,救援人員仍在搜救倖存者,但死傷人數還可能繼續增加。
印尼位於地球兩條最活躍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之處,可謂是地球上最「脆弱的地方」,而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有98%都發生在這兩條地震帶的交界之處。 4月7日6時15分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部(北緯2.4度,東經97.1度)發生7.8級地震。
5月9日13時59分42秒蘇門答臘北部7.4級地震(北緯3.7度,東經95.9度)
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25日晚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但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1點42分(北京時間22點42分),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縣巴蓋瑟拉丹鄉西南78公里處,南緯3.61度,東經99.93度,震源深度為10公里。
在強震發生10分鍾後,該地區又相繼發生了里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當地時間25日19點5分,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5.8級地震,但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4月4日凌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了里氏6.7級地震。而印尼地震學家給出的震級為里氏7.1級。
同時,印尼地震學家表示,海嘯警報已經發布。
印尼氣象和地質部門說,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凌晨4日3時06分,震中位於芝拉扎西北293公里處,深度為10公里。
來自震區的消息說,地震發生後當地許多居民逃出戶外躲避。印尼首都雅加達、西爪哇和日惹等地也有較強震感。 當地時間4月6日13時42分(北京時間 12時42分),印度尼西亞伊里安查亞地區發生7.1級地震, ,並未引發海嘯預警。
印尼政府5日將此前遭受地震的爪哇島地區的遇難者人數下調到了5782人,這是災情評估小組對災區進行了視察之後修改的遇難者人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的地震及海嘯,給印度洋沿岸的國家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成為人類的大災難。其中印尼不幸又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整個蘇門答臘島西北沿岸數百公里被夷為廢墟,據親歷災區視察的聯合國秘書長和美國國務卿稱均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據印尼方面截至1月7日的統計,海嘯遇難人數已經超過10萬以上,流離失所的災民更高達百萬之巨。地震和海嘯還摧毀了大量房屋,公共建築、基礎設施等,部分地區全部電力、通訊設施被毀,橋梁、公路短裂。據初步統計,130個鄉村衛生所、3個大醫院和衛生供水系統以及幾百所學校造破壞。
這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是巨大的,相應的社會創傷是嚴重的,水泥廠等部分工業設施也造破壞。但所幸亞齊煤礦、銅礦、油氣等重要支柱產業基本完好,亞齊不是印尼的重點旅遊勝地,印尼旅遊業基本沒有受到沖擊,而且亞齊的經濟產值佔印尼總產值僅約2%。從經濟的角度看,地震和海嘯對印尼整體經濟並未產生多大影響,貿易基本也沒有受到沖擊。但重建亞齊需要資金,印尼財政部截至1月7日的初步估計,用於受災地區修復與重建的資金需20萬億盾(約合21.5億美金)。同時印尼財政部表示,由於災情發生在去年尾,印尼政府2004年的預算只有545億盾的緊急救災款,而2005年預算的2萬億盾緊急救災款也只能撥出一半來給亞齊和北蘇門答臘兩地。如果國際上不提供援助,將加大對國家預算的壓力。目前日、德、英等主要債權國已表示准備允許印尼延期償還到期債務。果真如此,將幫助印尼解決很大困難。
綜上所述,此次印度洋地震和海嘯,對印尼今年整體經濟的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大。如果國際援助能兌現,加上國際國內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等,可能對印尼經濟發展還有所促進,預計今年印尼能實現GDP增長5-5.5%的目標。
2012年4月11日發生的大地震,許多專家認為印尼地震不會引發強烈海嘯。英國地震學家蘇珊·薩金特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這次地震由地殼水平運動所致,並非垂直運動,不會導致海床的明顯變化,因而此次地震引發強烈海嘯的幾率不大。

㈦ 印尼發生6.2級地震,目前情況如何

78人死亡,800餘人受傷,印尼地震死傷持續升級,大雨嚴重阻礙搜索。

根據環球網1月18日報道,15日凌晨,印尼希蘇拉威西省發生3.2級地震,目前易造成78人死亡,800餘人受傷,地震之後,又遭遇大雨,從而造成搜救工作很難全面展開。

印尼此次地震強度為6.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此次地震震感強烈,震中地區超過10萬人。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4年印尼發生9.3級大地震,地震引發海嘯,導致22.6萬人死亡。2018年印尼發生7.4級地震,進而引發海嘯,導致2000多人死亡。

㈧ 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是什麼歷史上重大海嘯有哪些

最大的海嘯是智利海嘯,重大海嘯有夏威夷海嘯、日本三陸海嘯、日本東海道海嘯、印度洋海嘯等。

1、智利海嘯

1960 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導致數萬人死亡和失蹤,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2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

在這次大海嘯的災變中,除智利首當其沖之外,還波及到相當廣泛的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中國、菲律賓等許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

2、夏威夷海嘯

1946年4月1日,夏威夷也曾發生過一次大海嘯。這場海嘯由發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底的7.3級地震引起。

地震發生45分鍾後,滔天巨浪首先襲擊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尤尼馬克島,徹底摧毀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鋼筋水泥燈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無線電差轉塔。

之後,海嘯以噴氣式飛機般的速度往南直掃而去,摧毀了夏威夷島上的488棟建築物,造成159人死亡。

3、日本三陸海嘯

1896年6月15日19:32分,日本宮城縣三陸爆發8.2級至8.5級大地震,由於震感微弱,許多人並沒有將它放在心上。

然而,地震35分鍾後,第一波海嘯沖擊到三陸海岸,幾分鍾後第二波海嘯也緊隨而來,高達38.2米的海嘯造成9000多座房屋被毀,22000人死亡。

岩手縣和宮城縣死傷最為慘重,青森縣和北海道也有人員傷亡。然而,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地震發生時,在海上捕魚的漁民們竟然沒有震感。

許多當天出海的漁民,在返回家後,才發現家園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而親人們的斷肢殘臂就在海水中飄盪。

4、日本東海道海嘯

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沖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米多,伊勢志摩受災慘重,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太平洋沿岸易於受到災難性海嘯的襲擊。日本自1596年以來就遭受了20多次大海嘯的襲擊。1703年海嘯襲擊日本栗津,10萬人遭難。1933年日本本州島東岸遭海嘯,約有3000人死亡。

5、印度洋海嘯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中,發生了高達9.3級的超大地震,從而引發了超大海嘯。

印度洋海嘯的高度高達10多米,10多米高的海浪,加上巨大的沖擊力,不管是建築還是人類都在「它」的面前沒有任何的反抗餘地,對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等國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嘯

㈨ 歷史上的重大海嘯記錄

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海浪冰牆可以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下面是歷史以來發生的海嘯災難性回顧。

1、1781年台灣海嘯

1781年5月22日發生在台灣省及台灣海峽的海嘯,是原被認為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海嘯災害。這次海嘯共傷亡4~5萬人,現台南市及安平附近3城鎮20餘村莊完全被毀災,此後50年方得以重建。

2、1793年日本有明海溫泉海嘯

1793年5月21日,九州島發生強烈地震,誘發了約5.35億立方米的土石,從溫泉岳前山和主峰墜落入2700米以下的有明海灣,引起大海嘯,高達10米的涌浪使海岸地帶遭受破壞,死亡14920人。

3、1867年台灣基隆海嘯

中國台灣基隆海嘯1867年12月18日,基隆北部海域發生6級地震,基隆港內海水迅速從海灣內退出,形成空前的大退潮,並露出了海底,致使停泊在港灣內許多船隻擱淺。然而,緊接著海水又以極快的速度湧入港內,兇猛的海水沖垮了海堤,迅速地湧向市區,造成許多民房被沖毀,數百人在這次災難中喪生。

4、1883年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海嘯

1883年8月27日,爪哇島西南角的喀拉喀托火山於當日10時突然爆發。火山灰雲升入80.5公里高空,之後在島上形成一個深約300多米的火山口,大量海水急劇灌進這個大坑,從而引起大海嘯。海嘯發出的響聲,在相隔2000多公里的地區都能聽到。這次海嘯浪峰高達35米,在太平洋中急速賓士,襲擊了爪哇和蘇門達臘,毀壞了大約300個村莊。海嘯引起的海峰繼續橫渡印度洋,跨過大西洋,傳至美國和法國海岸。僅用32小時就走過大約相當於地球赤道一半的路程。這次大海嘯使36420人喪生。

5、1896年日本東北河岸海嘯

1896年6月15日上午,日本東北沿海的人們正在慶祝一年一度的男童節。數萬青年男女聚集在海邊的沙灘上唱歌跳舞,喜悅非常。中午時分,海灘上歡樂的人們突然感到大地在顫抖。盡管日本人對一天發生多次地震的現象習以為常,但海灘上的人多數還是迅速散開,跑到附近的山上躲避。他們在那裡俯瞰大海,天空仍然昏暗一片,細雨沙沙地下著,但海面似乎很平靜,根本沒有出現驚濤駭浪的跡象。夕陽西下時,那美麗的落日景色使山上的人們歡呼起來,他們忘記了幾小時前的地震,海嘯突然向岸上襲來,海灘上5萬多參加慶祝活動的人猝不及防。在日本沿海發生的15萬次地震中,只有124次引起海嘯,而且這些海嘯造成的損失都不嚴重,但1896年6月15日這次海嘯帶來的卻是KB、破壞和死亡。

海嘯快要來臨時,人們聽見好似萬炮齊鳴的隆隆聲,接著傳來一陣令人毛發倒豎的嘶嘶聲;岸邊的海水向海里退了幾百米。接著,10—30米高的浪濤以500公里的時速沖入陸地160公里,橫掃長達270多公里的海岸線。海灘上的人們驚恐萬狀地逃向附近的山上,然而海嘯跑到了他們前面,數以萬計的人頓時被卷進海里。海嘯以無堅不摧之勢在陸地肆虐,所到之處,萬物皆被滌盪一空。在遙遠的神戶沿海,第一陣海嘯的尾部掃住了兩艘輪船,使它們立即沉沒,船上的178名船員全部喪生。在海嘯主要經過的地區,一座座城鎮、一個個村莊被海水吞沒掃平。釜石市消失在波濤之中,這里的6557名居民中,4700人死於非命;4223座房屋中,只有143座部分殘存。在釜石以北8公里的福塔志村,700村民中只100人倖存。在雅馬達村,4200人中3000人遇難。在托尼村,1200人中就有1103人喪生。基參地區喪失了一座城鎮、11個村莊,6000人淹死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在岩手地區,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遇難或受傷。

在遭海嘯襲擊的地區,活下來的人逃離死神的方式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有些荒.唐。有一個地區,數百人被卷進海里後,又被拋到海灣對面的海灘,他們全部都活了下來。在居住著150個村民的本鄉村,海嘯捲走了絕大多數人,而到山頂廟去作古老游戲的幾位老人卻安然無恙。有幾個人在三陸海灘被卷進海里後,又被海浪送上一座海島,但他們身上連傷都沒有。抱住木板或倒塌房屋木頭的人大部分都倖存了下來。在久地,一位父親讓自己的6個孩子各抱一根椽子,結果有5個活了下來,而父親卻因沒有椽子可抓被海嘯沖得不知去向。在另一個地方,幾十名父母跑上山去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山的最高處,當他們接著奔下山來營救別人的孩子時,全被大水淹死。在瓦什加麥鎮,一個老兵聽到隆隆的響聲,以為是外敵從海上侵略自己的國家,急忙手持寶劍前去拚殺。後來他的屍體在離海岸幾公里的地方被發現,浪濤“奪”走了他的寶劍,又“插”入了他的胸膛。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當海嘯襲擊陸地時,海里的幾百條漁船卻安然無恙。漁民們事後說,他們只感到船下有輕微的震動。但當這些漁船試圖靠岸時,巨大的浪濤卻把它們趕了回來。海嘯襲擊之後,270公里的海岸線上,到處一片狼藉。房屋有的相互壓在一起,有的底朝天,有的成了一片廢墟。在岸邊的巨石下面和巨石之間,到處是淹死的人畜屍體。在磐梯山下的水坑中,人的屍體被可怕地分成幾部分,胳膊、腿、頭和身體的其他部分混在一起,浸泡在殷紅色的血水中。在另一個地方,海嘯把遇難者的肌肉剝光,只剩白骨;有的屍體的雙眼被擠出體外,好像受了重壓一樣;有的屍體被相反的力量分成兩半;有的屍體好像扔進開水鍋里煮過;有的屍體滿身血痕,好像受過石塊或鐵棍的打擊。

6、1959年美國阿拉斯加理查灣大海嘯

美國阿拉斯加南端太平洋東岸的理查灣是一個縱深不過11公里,最大寬度32公里的小海灣。1958年7月9日晚10時,該處發生了歷史上最大的海嘯,巨浪高達525米。理查灣一帶幾乎荒無人煙,當時僅有3隻小型拖網漁船停泊在那兒,其中聖瑪號船遭到滅頂之災,整個船沉沒,船上人全部遇難;另一隻船埃德利號,被巨浪挾持,越過海岸,拋到陡峭的海崖上,此時巨浪沖擊高度達240米,然後小船又被巨大的波浪拖回海灣,船被保存,船上兩人倖免於死;第3隻巴加號漁船,就像一片樹葉被巨浪拋向堤壩上空,據船上目睹者描述,“小船被拋起的高度,至少超過25米。當時,我們的小船在巨浪的波峰上,船尾在前,徑直朝下,猛烈地跌落下來,簡直像演一場空中飛舟雜技,令人心驚膽戰”。巨浪把這條船拋到岸上,船底被障礙物撞穿,這只不幸的小船立即沉沒在浪濤中。船上的兩人靠一隻小小的救生艇,在浪濤中掙扎兩個多小時,最後被一條漁船救了出來。海嘯所到之處,茂密的樹林,肥厚的草叢和土壤,被一掃而光。大地表面由此變得光禿,顯得十分凄涼,就連合抱的參天大樹也被從根部扭斷。大量折斷樹木在浪濤沖擊下互相碰撞,變成沒有樹皮的光溜溜的圓木,密密麻麻地擁擠著,漂浮在海面上,大約5公里長,300—400米寬,其景象實為壯觀。這次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嘯,是由於理查灣深處的弗亞維匝斷層在7月9日晚10時左右突然發生運動,誘發海灣端頭的懸崖發生山崩,大量岩塊迅猛撲落到海中而引起的。

7、1960年智利大海嘯

1960年5月22日,15時12分智利中部的太平洋沿岸發生8.6級強烈地震,造成海底下降,從而引起大海嘯。海浪高達25米,近乎垂直的水牆沖向岸上,緊接著又退回大海,這樣進退反復幾次,捲走了沿海地區無數房屋,摧毀了碼頭,輪船被海浪推到陸地擱淺,1000人死亡。與此同時,海浪以每小時650公里速度橫跨太平洋。據記錄,海浪到達各地高度分別是:在夏威夷群島10.5米,大洋洲6—9米,日本和前蘇聯6.5米,美國3.5米,阿留申群島3米,紐西蘭2米,太平洋其它地區1—1.5米。這是近年記錄比較完整的一次大海嘯,也是世界上由於海底急劇下降,引起危害最大的一次海嘯。當海嘯巨浪經15小時抵達夏威夷群島西岸的黑羅港時,盡管當地已提前5小時接到海嘯警報,但10米高的巨浪仍使市區遭受很大損失,沖垮了防波堤,約2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沒,黑羅港大片市區幾乎全部被毀。汽車、房屋、機器成了一堆破爛,造成61人死亡,282人受傷。海浪繼續向西推進約8小時,到達遠離智利1.5萬公里的日本,巨浪沖刷本州和北海道的太平洋沿岸,破壞了海港和碼頭設施。在岩手縣,海浪把大漁船推上高出海平面2.4米以上的碼頭,跌落在離海46米陸地的房屋斷垣殘壁間。僅三陸沿岸一帶,就死亡119人,下落不明者20人,沖走、毀壞房屋幾百戶,造成2830戶人家流離失所。全日本共有800人因這次海嘯遇難,15萬人無家可歸。在前蘇聯堪察加,該地有記錄以來,第一次受南半球由地震所引起海嘯的影響。

這次大海嘯使浩瀚的太平洋水域,受到強烈的擾動,直到一周後還沒有恢復平靜。可見這次海嘯波及面之廣、危害之大,實屬罕見。

8、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瓦爾迪茲港灣大海嘯

1964年3月28日,美國阿拉斯加南部的瓦爾迪茲港灣發生大海嘯,港灣內海嘯波高達30多米。到灣頂端其波峰倒卷時,巨浪高達50多米。到達科迪亞克島時為20多米。引起這次海嘯的原因,是3月27日傍晚,阿拉斯加大斷層活動產生的8.4級大地震。這是北美洲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海岸線變動和大面積海底運動,從而引發了這次大海嘯。阿拉斯加受災最重,130餘人喪生,財產損失約5.4億美元。海嘯波及到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夏威夷和日本,直至南極,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小鎮,在9米浪高的襲擊下,幾乎全部摧毀。。。

9、1976年菲律賓海嘯

1976年8月17日0時13分,菲律賓群島南部棉蘭老島以南的蘇拉威西海中,發生8級強烈地震。這是菲律賓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由此引起了該島南部沿海地區猛烈的海嘯。5米多高的海浪席捲上岸,沖垮了幾百棟建築物,正睡熟的人們被海水捲走,死者中有許多是兒童。這次海嘯發生一周後(即8月22日),菲律賓官方宣布,在南部的這次地震和海嘯中,已證實死亡4000人,失蹤4000人,無家可歸者達17萬人之多,損失小漁船4000隻。

10、1978年希臘塞薩洛尼基海嘯

又稱薩洛尼卡海嘯。1978年6月20日1時5分塞薩洛尼基發生6.8級地震,引起海嘯。近6米高的海浪沖擊到南斯拉夫的亞得里亞海岸,把一些漁船卷上海島,許多房屋被淹,造成幾百萬美元的財產損失。海嘯波及到地中海東部地區,使得8名黎巴嫩游泳者被海浪捲走而喪生。

11、1992年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海嘯

1992年12月12日5時29分,該地由於發生6.8級強烈地震而引起海嘯。高達25米的海浪,侵入陸地達300米遠,摧毀了港口和濱海區,沿海岸地區所有村莊全部被沖毀。這次海嘯使該島1584人喪生,500人受傷。與此同時,海嘯還襲擊了毛梅曾鎮海灣的4個島嶼,共有763人被海浪捲走。這些島嶼全遭海水淹沒,只有人口最稠密的巴比島上一間回教廟的頂部露出水面。

12、1993日本北海道大海嘯

1993年7月12日晚10時17分,北海道西南海岸發生7.8級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嘯,以每小時500公里的速度向四周推進,襲擊了北海道及本州島沿岸,其中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是距北海道本土20公里的奧尻島。地震發生後僅5分鍾,海嘯就在避暑勝地奧尻島登陸,海浪高達10米,在藻內地區海浪最高竟達30.5米,創20世紀地震海嘯的最高紀錄。在該島南部青苗地區居民,還來不及逃離現場,兇猛的海水越過防波堤撲面而來。據目擊者回憶說,海嘯形成的巨浪“就像一扇巨大的黑色屏風壓了過來”,無情地將人們、房屋和汽車一並吞噬。當海嘯退後,近海到處都漂浮著房屋的椽、梁和傢具什物。海上巡邏艇在14日晚尋找到13具屍體,其中最遠的已漂到距海岸27公里的地方。該島230多棟民房被海水卷得一無蹤影,漁船被沖上了岸。據16日統計,由於這次地震及震後的海嘯、火災而造成146人死亡,117人失蹤。海嘯引起的海峰,波及到韓國、俄羅斯遠東地區。韓國就有約60隻漁船遭沉沒,11隻漁船被毀壞。

災害發生後,日本go-vern-ment立即成立了由21個省廳聯合組成的“非常災害對策總部”,首相當即中斷原定的競選演說日程,飛赴災區視察。事後據日本氣象廳報告,由於該地區沒有列為地震監測和研究特定地區,當這次大地震發生時,事先根本沒有任何預兆和預測數據。另外,受災地區沒有設置牢固的防波堤,並把民房建在離海岸很近的地方。因此,盡管地震後5分鍾海嘯警報聲四起,但人們還是來不及逃離,而被無情的巨浪吞沒,釀成北海道如此大的災難。

13、2004年印尼大海嘯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蘇門答臘島海域發生8.9級地震,並引發強烈海嘯,人群和房屋瞬間被洶涌的海水吞沒,城市變為一片汪洋。至少28萬人死亡,包括至少600名華人。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確認死亡的人數增加了1874人,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14、2011年日本大海嘯

日本強震發生在當地時間11日14時46分(北京時間13時46分),震級為里氏8.8級,震中位於宮城縣以東13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4公里,宮城縣、岩手縣、青森縣和包括東京在內的關東地區震感強烈。隨後,該地區又發生50多起里氏6級以上餘震,其中最大一次餘震為里氏7.1級。地震引發的海嘯給日本帶來巨大的災難。

㈩ 印尼塔勞群島發生6.9級地震,印尼為何頻發地震等地質災害

印尼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國家,它位於幾個構造板塊交界處,周圍火山環繞。該國的島嶼位於全世界最不穩定的一個區域。這周的火山爆發和由強震引發的海嘯,顯示印尼位於不穩定的地質構造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島國(由1.75萬座小島組成),印尼坐落在世界上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世界第二大最活躍地震帶——阿爾卑斯帶之間。夾在這種地震多發帶中間,意味著這個島國會經歷全球最強的地震和最猛烈的火山爆發。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說,環太平洋地震帶學術上又稱環太平洋帶,是全球最強的一個地震帶,它的一系列斷層線從西半球的智利穿越日本和東南亞,一直延伸2.5萬英里(4.02萬公里)。

閱讀全文

與印尼海嘯多少次餘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4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39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39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1
中國向義大利提供了什麼幫助 瀏覽:377
普頓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111
印度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830
14萬越南幣人民幣是多少錢 瀏覽:442
如何去中國地理雜志上班 瀏覽:922
怎麼投訴中國石油 瀏覽:341
在越南買一包jo香煙多少錢 瀏覽:471
上海義大利人喜歡去哪裡 瀏覽:327
英國大學均分56可以申請什麼大學 瀏覽:31
去印尼打工能帶多少葯 瀏覽:12
印尼98排華事件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90
泛伊朗人是什麼意思 瀏覽:489
英國空置稅什麼時候開始征 瀏覽:438
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 瀏覽:987
出口印尼中華多少錢一條 瀏覽:125
為什麼義大利登山靴出名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