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拉島以北海域發生8.9級的地震是哪年
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發生8.9級的地震是2004年.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面海域發生8.9級(美國測是8.9級,中國測是8.7級)強烈地震引發海嘯。地震來得兇猛,由此引發了強烈海嘯,高達30米的水牆橫掃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孟加拉國.馬爾地夫等國家沿海地區,帶走了至少15萬人的生命,使幾百萬人無家可歸,造成了140億美元的經失濟損。
⑵ 世界各地較大地震2009-2011年,時間,地點,發生原因
2010年2月27日北京時間14時34分,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發生8.8級地震,造成799人死亡。
2010年1月 海地7.3級地震
2010年1月12日,當地時間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海地首都太子港發生7.3級地震,造成十餘萬人死亡。
2009年9月 印尼7.9級地震
2009年9月30日當地時間下午,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9級地震。最終死亡人數將很可能超過5000。
2008年5月 四川汶川8.0級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已確認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
2007年9月 印尼7.9級海底地震
2007年9月12日,當地時間18時10分(北京時間19時10分),印尼發生里氏7.9級海底地震,造成1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2007年8月 秘魯8級強震
2007年8月15日,秘魯當地時間約18時40分(北京時間16日7時40分),秘魯發生8.0級強震,地震至少造成510人死亡。
2007年7月 日本新潟6.8級地震
2007年7月16日,日本西北部新潟地區發生6.8級地震。地震造成11人死亡,一家核電站含放射性物質的水泄漏流入日本海。
2006年7月 印尼7.7級強震
印尼當地時間7月17日下午,爪哇島南部海域發生7.7級強震,5分鍾後引發海嘯,襲擊爪哇南部沿海一帶,至少造成668人死亡。
2006年5月 印尼爪哇6.2級地震
2006年5月27日凌晨5點54分(北京時間6點54分)左右,印尼爪哇島發生6.2級地震,至少造成5782人死亡。
2005年3月 蘇門答臘8.7級地震
2005年3月28日夜,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7級地震,地震至少造成1300人死亡,其中包括約500名遇難的華僑。
2005年3月 日本南部7級地震
2005年3月20日上午,日本福岡縣以西海域發生里氏7級地震,共造成福岡縣、佐賀縣和長崎縣1人死亡,672人受傷。
2005年2月 伊朗南部6.4級地震
2005年2月22日清晨,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發生6.4級地震,地震至少造成602人死亡,991人受傷,數千人無家可歸。
2003年12月 伊朗6.6級強震
2003年12月26日5時28分,伊朗克爾曼省東南部巴姆古城發生6.6級強地震,幾乎完全摧毀了這座古城,至少造成5萬人死亡。
2004年2月 摩洛哥6.5級地震
2004年2月24日凌晨2時30分,摩洛哥北部山區荷賽馬、菲斯、塔扎發生6.5級地震,地震至少造成564人死亡。
2004年12月 印尼強震引發海嘯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尼北部蘇門答臘島海域發生8.9級地震,並引發強烈海嘯,至少28萬人死亡,包括至少600名華人。
⑶ 印尼蘇門答臘發生8.7級地震,並引發海嘯是什麼時候
兩次: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58分55.2秒
2012年4月11日16時38分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58分55.2秒,在印尼蘇門答臘西北近海發生8.7級地震(我國地震台網測定數據,美國台網測定為8.9級)。
地震發生數分鍾後,地震引發的大海嘯迅速襲擊了距離震中最近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兩小時以後,海嘯襲擊了斯里蘭卡,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
最新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此次印度洋大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大約有15萬人,印尼與斯里蘭卡的死亡人數分別達到10萬與近3萬,這兩個國家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6%以上.
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6時38分,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里氏8.7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道,據日本NHK電視台4月11日消息,日本氣象廳11日下午18時03分(北京時間17點03分)發布消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海域發生里氏8.7級地震。
受此次地震影響,美國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已發布海嘯警報,包括印尼、印度以及馬達加斯加等國沿岸將會發生海嘯。
⑷ 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發生8.7級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嘯橫掃印度洋
讀圖可知,(1)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都屬於東南亞.其中印度尼西亞領土全部位於馬來群島上,該國是世界上椰子的最大生產國.(2)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3)我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假如地震來臨時,正在學校上課,我們應當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用書包等護住頭等,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椰子;(2)印度洋; ; (3)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用書包等護住頭等,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
⑸ 印尼地震的歷次地震
主要統計2004年-2013年的地震: 5月27日,印尼日惹和中爪哇地區發生里氏5.9級地震,造成至少6234人死亡,4.6萬多人受傷,約20萬人無家可歸。
7月17日,印尼爪哇島西南海域發生里氏6.8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約7.4萬人無家可歸。 3月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部巴東地區發生里氏6.3級地震,造成至少8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據雅加達3月6日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發言人達米恩·佩索納茲6日晚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巴東地區說,當日發生在這一地區的6.3級地震已導致至少82人死亡。
印尼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當地時間6日10時49分(北京時間6日11時49分)發生的地震震源位於巴東市附近索洛克地下33公里處,震後數小時內還連續發生多次震感強烈的餘震。
印尼美都電視台報道的畫面顯示,在受災最嚴重的索洛克,數百幢房屋已成殘垣斷壁,路面嚴重開裂。由於擔心醫院建築倒塌,幾十名傷者選擇在帳篷內接受護理。地震災區的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當地政府已向西蘇門答臘省政府和軍方請求援助。
盡管印尼政府沒有就這次地震發出海嘯預警,但地震仍給當地居民造成很大恐慌。巴東地區的中小學、醫院等公共場所的人員在震後被緊急疏散。巴東居民由於擔心地震引發海嘯,紛紛逃往附近地勢較高的地區。 1月4日,印尼最東端的西巴布亞省馬諾誇里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2月12日,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7.4級地震,造成至少17人受傷,眾多的民宅、醫院和宗教設施等建築物損毀。
9月2日,下午2點55分,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此後又連續發生兩次餘震。據當地官員3日表示,地震目前已造成45人死亡,救援人員仍在搜救倖存者,但死傷人數還可能繼續增加。
印尼位於地球兩條最活躍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之處,可謂是地球上最「脆弱的地方」,而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有98%都發生在這兩條地震帶的交界之處。 4月7日6時15分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部(北緯2.4度,東經97.1度)發生7.8級地震。
5月9日13時59分42秒蘇門答臘北部7.4級地震(北緯3.7度,東經95.9度)
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25日晚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但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1點42分(北京時間22點42分),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縣巴蓋瑟拉丹鄉西南78公里處,南緯3.61度,東經99.93度,震源深度為10公里。
在強震發生10分鍾後,該地區又相繼發生了里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當地時間25日19點5分,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5.8級地震,但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4月4日凌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了里氏6.7級地震。而印尼地震學家給出的震級為里氏7.1級。
同時,印尼地震學家表示,海嘯警報已經發布。
印尼氣象和地質部門說,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凌晨4日3時06分,震中位於芝拉扎西北293公里處,深度為10公里。
來自震區的消息說,地震發生後當地許多居民逃出戶外躲避。印尼首都雅加達、西爪哇和日惹等地也有較強震感。 當地時間4月6日13時42分(北京時間 12時42分),印度尼西亞伊里安查亞地區發生7.1級地震, ,並未引發海嘯預警。
印尼政府5日將此前遭受地震的爪哇島地區的遇難者人數下調到了5782人,這是災情評估小組對災區進行了視察之後修改的遇難者人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的地震及海嘯,給印度洋沿岸的國家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成為人類的大災難。其中印尼不幸又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整個蘇門答臘島西北沿岸數百公里被夷為廢墟,據親歷災區視察的聯合國秘書長和美國國務卿稱均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據印尼方面截至1月7日的統計,海嘯遇難人數已經超過10萬以上,流離失所的災民更高達百萬之巨。地震和海嘯還摧毀了大量房屋,公共建築、基礎設施等,部分地區全部電力、通訊設施被毀,橋梁、公路短裂。據初步統計,130個鄉村衛生所、3個大醫院和衛生供水系統以及幾百所學校造破壞。
這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是巨大的,相應的社會創傷是嚴重的,水泥廠等部分工業設施也造破壞。但所幸亞齊煤礦、銅礦、油氣等重要支柱產業基本完好,亞齊不是印尼的重點旅遊勝地,印尼旅遊業基本沒有受到沖擊,而且亞齊的經濟產值佔印尼總產值僅約2%。從經濟的角度看,地震和海嘯對印尼整體經濟並未產生多大影響,貿易基本也沒有受到沖擊。但重建亞齊需要資金,印尼財政部截至1月7日的初步估計,用於受災地區修復與重建的資金需20萬億盾(約合21.5億美金)。同時印尼財政部表示,由於災情發生在去年尾,印尼政府2004年的預算只有545億盾的緊急救災款,而2005年預算的2萬億盾緊急救災款也只能撥出一半來給亞齊和北蘇門答臘兩地。如果國際上不提供援助,將加大對國家預算的壓力。目前日、德、英等主要債權國已表示准備允許印尼延期償還到期債務。果真如此,將幫助印尼解決很大困難。
綜上所述,此次印度洋地震和海嘯,對印尼今年整體經濟的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大。如果國際援助能兌現,加上國際國內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等,可能對印尼經濟發展還有所促進,預計今年印尼能實現GDP增長5-5.5%的目標。
2012年4月11日發生的大地震,許多專家認為印尼地震不會引發強烈海嘯。英國地震學家蘇珊·薩金特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這次地震由地殼水平運動所致,並非垂直運動,不會導致海床的明顯變化,因而此次地震引發強烈海嘯的幾率不大。
⑹ 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地震原因
地殼運動。在2004年中,世界各地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其中印尼蘇門答臘地震,是由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運動撞機,產生了地殼運動,進而引發了地震。蘇門答臘島是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西部的一個大型島嶼,是世界第六大島嶼,也是印度尼西亞所獨立擁有的最大的島嶼。
⑺ 印尼蘇門答臘8.7級地震遇難人數
2005年當地時間3月28日23時09分,蘇門答臘島以西約200公里的海域,里氏8.7級強烈地震,震中離去年12月26日引發巨大海嘯的那場地震的震中非常近。海嘯沒有發生,但「沖浪天堂」尼亞斯島受到沉重打擊。地震造成1300人死亡,其中華人佔五成左右。
⑻ 史上最強烈的地震是哪次發生在哪裡震級多少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矩震級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矩震級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矩震級9.1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矩震級9.0級.震中位於宮城縣以東130公里以外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根據日本官方統計(截止4月14日19時),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蹤.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大地震(1954年11月4日):矩震級9.0級.震中位於堪察加半島南部近海.
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矩震級8.8級.約1000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難,地震引發了大約5米高的海嘯沖擊了厄瓜多海岸,大約500人死於這次海嘯中.
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矩震級8.8級.震源35公里,這次地震至少造成521人死亡,59人失蹤,12000 人受傷.
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矩震級8.7級.震中位於阿拉斯加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的埃達克島附近.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矩震級8.6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近海,震源30公里,共造成1313人死亡.
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矩震級8.6級.震中位於阿拉斯加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的埃達克島近海,與1965年阿拉斯加8.7級地震震中位置非常接近.
中國西藏墨脫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矩震級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中國雅魯藏布江及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地震數據之最
世界震級最大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里氏排名)
中國震級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級地震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201年7月發生在地中海東部的地震,死亡110萬人
地震損失最大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損失金額估計在1220億至2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0億元到1.5萬億元)之間
⑼ 世界上出最強大的地震印度尼西亞的8.9級的多少年份呢
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6時38分,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里氏8.9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
其實高過這個的也有,2004印度洋海嘯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消亡邊界。 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里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里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⑽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地震詳情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 蘇門答臘島西北部鄰近海區 發生了面波震級為8.7級的大地震(美國測定矩震級為9.3),震中位於3.9°N,95.9°E。這是近40年來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還引發強烈的海嘯,使印度洋諸島和沿岸多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一特大的海洋地質災害震撼了全世界,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展開了緊急救援。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西北近海8.7級大地震,是一次淺源的海溝俯沖型板間地震。震中位於印尼-美拉尼西亞板塊邊界構造帶的西北端,2004年沿該帶發生的8次M≥7地震顯示總體由東向西遷移的特徵,表明它們具有相互聯系的統一動力過程。這些板間地震的發生與該地處於幾個板塊匯聚地帶和較大的板塊運動速率有關,它們導致了強烈而復雜的構造變形和構造活動。印度洋-澳大利亞板塊向東南亞陸塊的低角度俯沖,在俯沖帶淺部形成積累應變能的巨大閉鎖區,它的突然破裂和大尺度滑動是造成印尼8.7級大地震的 直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