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沙爹到沙茶 從南洋到潮汕 這樣好吃的醬加一勺就夠了
我是一個 美食 愛好者,也喜歡自己下廚。雖然我的廚房不大,但是有一個櫃子里裝滿了調料。而且酷愛各種醬,從老北京的黃豆醬,甜面醬到韓式大醬,辣椒醬;再到郫縣豆瓣醬,蒜蓉辣椒醬,美式燒烤醬,日式咖喱醬,潮汕沙茶醬;風味各異的各種醬可以讓菜餚秒變出十足的個性,特別是在肉類的烹調上,涮上香濃的醬汁下鍋一炒或者用油一煎,肉片們的身份識別度馬上就出來了。
潮汕沙茶醬是我最近剛得的寶貝,是一位同事去廈門出差幫我帶回來的。和咖喱一樣,沙茶並不是某種單一原料的調料,而是很多不同的食材經油炸香酥再研磨成粉而成的。在植物油的沁潤中,醬紅色的茶沙醬溫潤又有質感。我用小勺舀了一些沙茶醬放在嘴裡細細品
;首先是舌尖的味蕾接收到很強的海鮮味道,這味道來自於魚乾和蝦皮,也奠定了沙茶醬是一種海鮮醬的主基調。濃濃海鮮味道之中,還包著一些油潤的堅果味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沙茶醬里有磨成很細的花生和芝麻。微微的辛辣來自於辣椒,洋蔥和蒜頭;可能還放了姜黃胡椒等等,這些都是讓沙茶醬的味道更有層次的食材。
雖然沙茶醬是潮汕的特產,但是早先,沙茶醬卻是從原產於東南亞的進口貨。據說在清朝康熙年間,潮汕地區連年鬧災,讓很多潮汕人不得不背井離鄉,下南洋謀生。在今天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潮汕人發現當地流行在烤肉串的時候,刷上一層特製的調料,非常好吃。這種肉串在馬來語中叫作"satay",潮汕人叫它"沙爹"。於是,專心做 美食 的潮汕師傅們把南洋的沙爹醬加以改進,讓它更符合潮汕人的口味。至於名字,據說大家覺得"沙爹"的發音好像"殺爹",不好聽也不吉利,因為潮汕當地盛產茶葉,就乾脆改名為沙茶醬了。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在北京百盛購物中心的頂層" 美食 天地"打牙祭。 美食 天地匯集了天南海北的小吃和簡餐,每一個檔口都是不同的風味。因為價格實惠而且種類繁多,每天都吸引著很多食客。記得我幾乎每次都必點的是一種新加坡的沙爹肉串。肉串分牛肉,雞肉和豬肉幾種,各種肉串整齊地排成一行,在大大的鐵板上烤得"吱吱"作響。
檔口的師傅不時在肉串上刷上一種醬料,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就是"沙爹醬"了。這種醬料口味非常獨特,在咸甜辛辣中帶著一種濃濃的花生醬味道,還合著淡淡的椰香。這沙爹肉串當時把我迷得五迷三道的,每次都要吃好幾串才過癮。雖然不確定今天的"沙爹"和幾百年前的味道是不是一樣,但是這也算是我和茶沙醬的前世初次見面吧。
之後,我在不同的場景中和沙茶醬相遇過。一次是在潮汕牛肉鍋的飯局中,醬紅油亮的沙茶醬被認真地放在精緻的白瓷布碟上,成為牛肉片的蘸料。還有一次是我去廈門吃到的沙茶麵。這種面條的底料就是沙茶醬。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一頭跳進湯鍋的沙茶醬,竟然成就了一碗甜辣可口,滋味濃厚的面湯,也讓色澤紅黃、鮮香微辣的沙茶麵一舉拿下中華名小吃的稱號。其實沙茶醬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如果想要為食物增加這種有點特別的香味,放上一勺就夠了。
Ⅱ 印尼沙爹烤肉的做法
正宗的印尼沙爹是用炭火慢工烘烤的。烤肉的香味伴隨吱吱作響的炭火讓扇火的扇子不斷地飄散,頗有要把天上神仙也誘惑下來的架勢。
沙爹大餐就大功告成了。別忘了多叫上一個冰凍的椰子青,與沙爹可是絕配呵。(圖文來源:忽然一眼的博客)
來~ 下面我們學學怎麼做美味的沙爹烤串吧~
材料
羊肉4兩,沙茶1大匙,醬油1/2大匙,咖哩粉1/2大匙,香油1/2大匙,茴香少許,糖1/3大匙,辣椒醬1小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將羊肉洗凈瀝干,切成1公分寬、長5∼6公分,分別用竹簽串起備用,所有調味料也調拌均勻備用。
(2)將鐵架洗凈後,放在碳火上,刷上少許沙拉油,再將羊肉串放在上面,在烤的過程中,均勻刷上調味料,並翻動烤至入味,等羊肉熟至微焦香,即可食用。
小訣竅
1。 除了雞肉,也可以用牛肉,羊肉,豬肉或任何肉類。
2。 雞肉要帶皮烤才香。
3. 沒有辣椒干及辣椒粉, 用甜辣椒醬。
4. 糖及鹽的份量依口味增減
Ⅲ 沙爹蛋糕還是沙嗲
沙嗲
沙嗲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嗲醬一起入口。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一串串沙嗲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沙嗲(Satay),就是南洋風味的燒肉串。目前有許多沙爹攤位都是向批發商購買腌好的肉串,所以難免口味類似。但是這檔的肉串都是檔主親自腌制的,自然加了獨門秘方。
其實,除了腌肉的方法之外,燒烤的工夫也很重要。檔主說,烤沙嗲有兩種手法,要香脆口味的,就會在燒烤後才在肉串上塗油;要軟嫩口味的,得在燒烤前塗上油。
不管你要什麼口味的,檔主一定為你准備。如此個人服務,很周到吧!這里的羊肉沙嗲膻味不重,怕羊膻味的朋友大可放心。
沙嗲,是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烤肉美食,也就是炭烤肉串。在沙巴,沙嗲攤販在大街小巷,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得到,但論火候或調味的考究,則要花一些心思來搜尋打聽,才能得償所願。炭烤沙嗲所用肉類,雖然最受食客稱道的是雞肉和牛肉,不過,老饕們所思所想的,卻是凡是可食用的肉類都可以炭烤享用。肉類在切成薄片後,須先經過腌漬處理串在椰葉枝才上烤架以炭火烘烤,趁熱沾上花生醬食用,與此同時,配搭以椰漿處理過的糯米飯粽共食,更是人間美味。在亞庇市,海旁街一些茶室的行人道旁,可輕易的看得到沙嗲攤販,在炭爐上不停撥扇烘烤肉串,應接不暇的景象,口碑不錯的烤肉串攤販所在是悅昌茶室和隔鄰數間的富泉茶室和公興茶室,甘榜阿逸則有宏升茶室和以海鮮馳名的實果夜市裡頭的露天食檔。要吃遍馬來西亞的美食,少了沙嗲就不能成事。
Ⅳ 被國內山寨食物騙了這么多年,到馬來西亞才發現正版食物如此好吃
國內有首洗腦神曲,一首功力十足的歌曲,《歡樂頌2》電視劇的插曲《咖喱咖喱》。「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層塔~,做SPA、放煙花……」,歌詞如此洗腦,小孩們聽到就也能翻唱,雖然他們還不知道這些 美食 是指什麼。
這首歌內容讓人覺得,只要來到了東南亞,就是來到了人間天堂,按照 美食 清單吃過去就對了,美好的生活就此開始。如果把這首歌做成循環燒腦歌單,那聽多遍以後,人們就只想吃咖喱、肉骨茶、九層塔,根本不想工作了。
不過可能真的和歌里差不多,東南亞的物價比起國內來說,真便宜不少。只要離開了一些熱門 旅遊 景點,普通的東南亞小城物價都真心便宜。 美食 店面無所謂豪華,廚房不在乎簡陋,只要好吃,性價比高就行,東南亞很多美味小吃,廚房都是開放式的,可以看到整個食物的製作過程,不少都是家族多代傳承。
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在東南亞地區,有華人聚居的城市街道,最容易找到當地 美食 集中的區域。如果見到有密集的中國文字食物招牌,還有眾多當地人的食客在店裡,那這里的 美食 一定很地道,這種尋找方式,幾乎沒有失手的情況。
在南洋老街上的華人餐館,用中文點餐毫無壓力,絕對可以正常交流,能吃到你真的想吃的 美食 。(而旅行在西班牙語地區,時常點餐之後,服務員端上來的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那個,想起來,就很悲情)
馬來西亞的首都是吉隆坡,而吉隆坡很小,周圍一圈都是雪蘭莪州地界,其實吉隆坡就是早年從雪蘭莪州分出去的一塊首都特別區。而從吉隆坡前往雪蘭莪州各地,有放射狀的軌道交通可以到達,不少 歷史 積淀的華人老街,多可以用這種方式到達。
雪蘭莪州有「天空之境」、螢火蟲聚集的「螢光河」等很多美景,不過要吃這里地道的傳統 美食 ,我會去一些老街,「加影老街」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從吉隆坡中央火車站(Kuala Lumpur Sentral Station)到加影老街(Kajang)車程大約1個小時左右,可乘坐大巴或搭乘MRT捷運輕軌到達。
「加影老街」堪稱馬來南洋活化石般的騎樓建築群,依然保留著很地道的南洋華人生活社區,這里的很多南洋景象其他地方都已經很難見到了。這條老街上老店鋪和 美食 店很多,其中咖喱、肉骨茶、沙爹、椰漿飯都是頗具特色的南洋 美食 ,要吃就吃這里的老字型大小店鋪。加影老街這里沒有旅行團,物價都是市井價格。
肉骨茶,是一種南洋食物和葯材結合的 美食 ,早年來南洋打工的華人,很多從事淘錫礦、淘金礦的作業,這些工作幾乎每天都要泡在水裡勞作,加上地區氣候炎熱潮濕,所以勞工患上風濕病的特別多,風濕病發作時苦不堪言。
肉骨茶的原型,是一種廣東、福建地方的一種煲湯,這種 美食 閩南語發音Bah-Kut-Teh。在馬來西亞發展成現在著名的肉骨茶,其主要材料是豬肉和豬骨,是由馬來西亞福建籍華僑首創,裡面加入了當歸、杞、黨參等來一起煮,不同地方的攤位肉骨茶的配方都有所不同。
肉骨茶是不可不吃的一道當地 美食 ,在老街上有「有記」等多家餐館,專門經營肉骨茶,吃的時候肉骨茶會搭配鹵豬肉、黃酒雞、油菜和米飯一起食用。可以觀摩下當地人,是如何搭配和吃肉骨茶的,當地人的搭配吃法還是挺復雜的。
除了肉骨茶,沙爹(Satay)也是著名的南洋風味 美食 ,這是一種烤肉串,以前是大街小巷,攤販們會挑著扁擔賣這種沙爹串燒。據說古早時候,有來到馬來謀生的福建人,見馬來當地人燒烤的肉串上有三塊肉,就用福建話說「三塊」(sar tae),後來傳開了,這種當地烤肉串,就被稱為「沙爹」。
據說雪蘭莪是沙爹的發源地,以沙爹聞名全馬來西亞。傳說這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一種小吃,再往上追溯其源頭,沙爹源自於中東一種被稱為「Kebab」的肉串。看來烤肉的傳統,在世界上源遠流長,如果最後追溯,可能要追溯到遠古人類開始使用火的時代。
在雪蘭莪加影老街,有一家叫做「沙爹王子」的店鋪,店主家族早年就是走街串巷的扁擔攤,店裡目前還有原先的扁擔攤陳列,食客可以去拍照打卡留念。
目前這家「沙爹」 美食 店已經店面規模很大,前面是餐廳,後面是廚房燒烤攤,樓上是藝術畫廊,擁有融匯了不少藝術的氣息網紅牆,裝飾不少南洋風格的壁畫塗鴉。
沙爹的做法,是把各種香料腌制的肉類串在一支竹簽上,一般都是三塊肉,每塊肉都肥瘦搭配,炭火燒烤技術也很特別,燒烤時不停翻轉,會塗上一層層的椰子油和混合醬料,有時燒烤會用傳統的蒲扇來扇風,據說蒲扇烤才是最地道的風味。
這種沙爹肉串,一般用牛肉、雞肉和羊肉製作,主要是清真食材為主。肉串使用專門的當地香料腌制,腌制時間至少需要4個小時,腌制的過程是不對外開放的,只知道其中有一味是「姜黃」,那是一種腌沙嗲肉的必要成分,它使沙嗲的色澤形成黃色。
烤好的沙爹肉串,會放在綠葉襯底的竹盤上桌,會搭配秘制花生醬料或沙茶醬等佐料,要蘸著一起吃,醬汁和肉串融合入口的滋味非常棒。當地人還會以青瓜、洋蔥以及馬來粽(Ketupat)一起食用。吃完沙爹之後,還可以來一個貓山王榴槤冰淇淋,會感覺味蕾享受的很完美。
吃過東南亞地道的當地 美食 ,就會領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國內以前所吃的,所謂的東南亞肉骨茶、沙爹肉串之類的,都是山寨的,吃到真品,有時真的會感動到流淚。感動領悟到,被國內很多山寨東的南亞 美食 騙了這么多年,以後終於知道真實的東南亞味道是什麼樣的了。
Ⅳ 沙爹串是燒烤嗎
沙爹(沙嗲)串一般來說確實是燒烤類居多,沙嗲串,是一種東南亞的烤肉串,通常肉以醬汁先腌過再烤。一般以一些羊肉,豬肉,牛肉或者雞肉串等品種為主。
Ⅵ 沙爹是什麼意思呀
沙爹
烏節路附近的紐頓區,美食的價格非常便宜,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沙爹」,有人說到了這里不吃沙爹就等於白到新加坡了。其實沙爹就是南洋風味的烤肉,但味道和中國的烤肉味完全不同,它是傳統的馬來食品,是將腌制好的牛肉、雞肉、羊肉在炭火上烤,蘸上由花生醬、椰醬、幼蝦調制而成的沙爹醬,味道香醇無比。如果再配以用椰子葉包裹的馬來米飯再加上小黃瓜和洋蔥,沙爹的味道會更濃。 沙爹,就是南洋風味的燒肉串。目前有許多沙爹攤位都是向批發商購買腌好的肉串,所以難免口味類似。但是這檔的肉串都是檔主親自腌制的,自然加了獨門秘方。
其實,除了腌肉的方法之外,燒烤的工夫也很重要。檔主說,烤沙爹有兩種手法,要香脆口味的,就會在燒烤後才在肉串上塗油;要軟嫩口味的,得在燒烤前塗上油。
不管你要什麼口味的,檔主一定為你准備。如此個人服務,很周到吧!這里的羊肉沙爹膻味不重,怕羊膻味的朋友大可放心。
Ⅶ 沙爹味道是什麼味
沙爹,又稱作沙嗲(印尼語:Sate;馬來語:Satay),是一種味道獨特的烤肉串,主要起源於印尼,另外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也十分常見。食材經過腌制後穿在竹簽之上,然後用炭火將其烤熟,吃的時候搭配加上辛辣的醬料和配菜,非常受當地人的歡迎。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在其起源地印尼,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街邊小攤還是高級飯店,沙爹都是當地美食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這主要是得益於印尼的多元種族文化和民族融合產生的混合烹飪藝術,它與中國的烤串、日本的照燒、歐美的卡博串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在2011年還在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中獲得過第14名,對於一款街頭小吃來說,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馬來西亞街頭,正在烤沙爹的攤販
根據歷史記載,沙爹的原型是印度一種烤肉串,而後者最早來自於西亞地區。到了19世紀初,許多印度人和中東人士湧入荷屬東印度,他們將本民族飲食習慣與當地食材進行結合,最終創造了沙爹這一美味。不久之後,荷屬東印度的每個島嶼都出現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沙爹菜餚,19世紀末期,沙爹從荷屬東印度開始向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傳播,最終遍布東南亞各處。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1870年,爪哇售賣沙爹的攤販與食客
受宗教習慣影響,印尼和大馬的沙爹多以牛羊肉和海鮮為主。同時印尼當地的荷蘭殖民者也將這款南洋美食帶回了歐洲,後來這款又好吃又便宜的街邊美食開始走進酒吧和飯館之中,成為當地人最喜歡的下酒菜。
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也在下南洋務工後將這款美食的靈魂——沙爹醬,帶回了中國國內。經過不斷地改良與融合,最終誕生了另一款經典的佐餐調料,潮汕火鍋的靈魂蘸料——沙茶醬。使用沙茶醬製作的牛肉、青菜也是潮汕地區人們喜愛的美味。
東南亞的烤串兒,味美噴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種味道的下酒神器
Ⅷ 正宗印尼沙爹肉串怎麼做
印尼沙嗲雞肉串
材料
雞胸肉 2,姜 2公分,姜黃粉 1/4小匙,香菜粉 1小匙,小茴香粉 1小匙,黑糖 2小匙,醬油 1/2大匙,魚露 1/2大匙,醋 1小匙,椰漿 1大匙,花生粒 100g,大蒜 2瓣,辣椒 1條,椰漿 150ml,水 50ml,醬油 1小匙,魚露 1小匙,黑糖 1.5大匙,羅望子醬 1.5大匙
做法
1: 先來製作雞肉串,看看有什麼主要材料。
2: 雞肉切成條狀,姜磨成泥。
3: 將腌肉食材和雞肉條拌勻,放冷藏腌漬2小時。
4: 2小時後將雞肉取出,拍掉多餘的腌料,用竹簽串成雞肉串。
5: 用橫紋鍋將雞肉烤熟,每面約3分鍾,要看雞肉條的厚度調整時間。
6: 再來製作椰奶花生醬啦! 看看要什麼食材!
7: 將花生粒用調理機打碎
8: 喜歡顆粒感就不要打太久,不想要的話就把他打成接近泥狀就好(會出油)。
9: 用些許芝麻油將大蒜末和辣椒末爆香。
10: 加入花生細碎拌炒大約30秒。
11: 加入椰漿和所有調味料。
12: 如圖
13: 煮滾後就開始收汁,會越來越濃稠。
14: 要收到這樣的地步,在鍋底畫一條線大概可以維持1秒不會消失的程度,這樣沾醬才會巴在雞肉上喔! (太水雞肉無法沾附)
Ⅸ 沙嗲是什麼
沙嗲是印尼爪哇的著名菜式,在東南亞一帶很受歡迎。在馬來西亞東岸。沙嗲是早餐,但是在馬來西亞其他地方卻當作晚餐。沙嗲不等於沙茶,因後者多有花生,沙嗲種類因地而異,但多常包含很多香料例如黃姜粉,花椒,八角等等。沙嗲的菜式總有肉片,並且放在蕉葉或椰子葉上燒烤。沙嗲,就是南洋風味的燒肉串。資料來源:網路知道
Ⅹ 印度尼西亞美食,請問是什麼
印尼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調色亦調味,辣中帶酸,酸中有甜。印尼沙爹肉串、印尼炒飯、巴厘島臟鴨餐以及巴東牛肉等都是典型地道的印尼美食。
沙嗲串燒
沙嗲串燒是一種在東南亞很是流行的烤肉串。沙嗲的食材可能是切片或切塊的雞肉、羊肉、牛肉、豬肉、魚等,通常肉以醬汁先腌過再烤。沙嗲雖然經常使用竹簽串肉,但比較正統的是以椰子樹葉的梗串肉。沙嗲通常以木材或木炭烤,然後吃時可以再加上各種辛辣的沙嗲醬調味。
推薦餐廳:海鮮世界酒樓/蟹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