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印尼的經濟怎麼樣印度尼西亞的經濟體制是什
印尼經濟以2005年的數據分析國民生產總值,服務業佔了45.3%,其次是製造業(40.7%)和農業(14.0%)。但在國民就業結構中,農業則是印尼最多人從事的產業,佔44.3%。其歷史背景,印尼跟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濟以每年平均7%幅度增長,前景美好的印尼,譽為亞洲四小虎,首都雅加達被譽為下一個台北市。至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和接二連三的天災與排華運動,使印尼遭到重大損失。印尼近幾年進步了許多,從人均所得1000美元(1996年)進步至5000美元(2007年),2007年GDP為3960億美元,總人口2.25億。印尼是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多數出國務工的印尼勞工來到別的國家工作原因,主要並非國內經濟條件差,可能是身處地區薪資不高而選擇至其他地區工作。印尼交通建設十分完善,擁有數座國際機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鐵路網路十分發達,城市有公共汽車,國營航空公司有許多航線,國際機場也有直航至許多國家,但首都雅加達的交通十分混亂。部分城市如雅加達、泗水、萬隆等大都市,建設完善。印尼都市十分先進,許多國際廠牌到印尼設廠與開設精品店,也有許多國際知名百貨公司(如:SOGO、屈臣氏、家樂福(carrefour)等),印尼是一個中等富裕的國家,政府貪污問題仍未解決,但因國土過大,貧富差距與基礎建設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根據官方統計,印尼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上升了2.47%,第二季度增長率雖然進一步升至2.9%到3.4%之間,但仍低於去年第二季度3.8%的增幅。從目前形勢看,印尼經濟的發展力度顯然還欠火候。
影響印尼經濟增長的一大障礙是投資難有起色。在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印尼經濟中隱藏的眾多弊端都暴露了出來,如金融運作沒有透明度,腐敗成風,壞帳呆帳數量驚人。印尼不少銀行其實已瀕臨破產。最嚴重時的2000年初,印尼銀行貸款中85%為呆壞帳。同年7月,借貸者共拖欠銀行總計238.25萬億印尼盾(按目前匯價約合265億美元)的債務,而原先貸款抵押資產的價值卻持續狂跌,僅相當於當初的四分之一。
危機之後的這幾年,印尼政府幾經更迭。由於政局動盪,金融危機時期暴露出來的經濟體制和結構問題,特別是銀行系統的嚴重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國內外投資者都對印尼經濟沒有信心,導致資金大量流失。據官方統計,印尼在1991年經濟發展巔峰時的外國實際投資曾突破56億美元,而到2001年,外資實際落實的還不到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印尼吸引的國內外投資依然跌勢不減,降幅均在兩位數以上。越來越多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嚇走了投資人,從印尼撤資撤廠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出口持續疲軟則是制約印尼經濟發展的另一大障礙。據印尼中央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字,今年上半年,印尼出口額同比下降了9.05%, 其中下滑最嚴重的是占出口總額75%以上的非油氣產品,出口額由去年同期的近190億美元減少到約176億美元,從而拖累了對外貿易整體不振。
印尼貿易和工業部長里妮·蘇萬迪將出口下滑歸咎於勞工糾紛造成的國外訂貨銳減,而訂單的減少反過來又迫使不少外資工廠外遷,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不久前有報道說,美國商家因商品質量、價格和交貨期等原因,決定把本打算交給印尼鞋廠的「銳步」休閑鞋訂單轉給其他亞洲廠商。這項決定激怒了印尼鞋廠工人,工會組織工人到美國大使館抗議遊行。但由此一來,工廠自身的利益未能挽回,反而帶給外國投資者更多的疑慮。日本官員就曾表示,他們更樂意到泰國、越南和中國投資。
目前在印尼,對商業和投資造成消極影響的消息不斷,投資和出口難以回暖,只有溫熱的消費勉強支撐經濟發展。雖然印尼財政部和中央銀行近日都表示今年該國經濟增長仍可達到預定的4%的目標,但分析家認為,印尼為此要付出的努力也將是巨大而艱苦的。
目前印尼的經濟怎麼樣? - : 印尼的經濟,號稱全球第10大經濟體.GDP大約為9000億美元,增速約4-5%.人口近3億.但基礎設施落後.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不足.印尼中國是印尼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第二.與中國的貿易額大約800億美元.這個國家太依賴礦產出口,如煤炭、錫等,還有植物油.製造業太落後.唯紡織業尚可.由於與經濟繁榮的中國保持密切經濟往來,印尼的經濟情況還算不錯.
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 : 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濟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七幅度增長,前景美好的印尼,譽為亞洲五小虎.印度尼西亞錢幣 旅遊 有巴厘島 、婆羅浮...
印度尼西亞經濟概況如何? : 農業是印尼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糧食 能自給,胡椒、木棉、金雞納霜、藤條、竹 類、天然樹脂、龍腦香脂的產量均居世界第 一位,橡膠、棕櫚油和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 位.印尼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 業.2000年製造業增長率逾7%,占國內生 產總值的26%.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 工等.石油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並且是世 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世界最大的膠合板生 產和出口國.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20世 紀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 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就,1997年受東南亞 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衰退,1999年開始緩 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 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印尼現在的經濟及社會狀況如何? : 盡管有人估計2008年的經濟增長僅為6.3%左右,但該署不會改變今年6.8%的目標.該署宏觀規劃司司長布里亞波托稱2007年的目標已完成,與央行截止至十一月的宏觀數據相符.開齋節後實業界的銷售業績居高...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 :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
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但在國民就業結構中,農業則是印尼最多人從事的產業,佔44.3%.其歷史背景,印尼跟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
印度尼西亞的經濟有著怎樣的發展 - :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製造業迅速崛起.90年代服務業發展迅速,2001年佔GDP比重近40%,吸納近三分之一就業人口.經濟在建國初期發展緩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
希望有好心人告訴我印度尼西亞目前經濟、社會怎樣,謝謝! - :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
印尼的主要經濟是什麼 - : 農業是印尼的重要經濟部門,多項農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茅,對國際市場影響重大.大米,玉米,甘蔗是主要農作物.印尼的製造業增長速度均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工等.服務業是印尼的主要產業,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領域中第二大創匯產業.望採納!
印度尼西亞好不好?離中國多遠?人口多少?經濟發展怎樣 - : 1、氣候:印尼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2、距離:印尼首都雅加達到中國北京直線距離5193公里.3、人口:2013年印尼總人口達2.48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華人3%-4%,此外還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個民族的居民,共佔23%.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4、經濟:印尼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在8000兆盾(約1萬億美元)左右.
❷ 20國集團中2020經濟增長印尼僅次於中國,他們為何發展這么快
印尼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也和印尼政府支持大力建設基礎設施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印尼這些年在加大對於老百姓基礎生活設施建設方面,確實做出了相當大的投資。雖然印尼在一些高科技的基礎設施方面缺少一定的技術經驗,但是印尼卻能夠通過引進外國技術來發展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印尼的經濟發展確實能夠取得相當大的成果。當然印尼的經濟發展之所以如此快速,也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一、加大對印尼老百姓教育的投資。可以說印尼如果不加大對於老百姓教育的投資力度的話,那麼印尼老百姓很有可能會出現文盲率過高的情況。然而印尼政府這些年對於教育方面的投入,確實使得印尼老百姓的受教育水平再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龐大的受教育人口也讓印尼的經濟發展獲得了一定的便利條件。
可以說印尼的發展路線可以給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提供可以借鑒的東西太多了。所以也希望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能夠借鑒印尼的發展道路來發展本國的經濟產業,這對於自身以及地區的發展也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❸ 在東南亞國家中,印尼為何會成為東西方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印尼會成為東西方國家拉攏的對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地理位置關鍵;二是經濟發展潛力大。
總的來說,印度尼西亞成為東西方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主要是印度尼西亞的位置太關鍵,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❹ 投資50億美元, 寧德時代為何要跑到印尼建電池廠
其中重要的一條是RCEP成員國的貨物貿易,整體開放水平將達到90%以上,各成員之間的關稅減讓也多以立即降至零關稅或是十年內降至零關稅。
也就是說即便是在印尼建廠,半成品/成品運抵中國也不用太過擔心關稅問題,或許正是RCEP的簽署,為寧德時代投資印尼掃清了障礙。
更重要的是,除了國內之外,寧德時代下一步一定會投資境外的上游公司,為海外汽車品牌和工廠服務,向全球汽車供應鏈的上游邁進。其中寧德時代的首個海外電池工廠位於德國圖林根州,已經於去年10月開工建設,計劃明年投產,向歐洲的整車企業供應電池。
寫在最後:
在全球化資源大整合的今天,無論是寧德時代、松下,還是LG化學、SKI,甚至是特斯拉這樣的主機廠都需要全球配置、全局謀劃,寧德時代印尼建廠即是一種需要,是一種必然。換個角度看,蘋果的生產車間為何能落戶中國,也是同樣道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印尼最近幾年也一直在迅速崛起,為何西方國家卻對其關注並不多
主要是因為印尼他的發展存在著非常多的先天性不足。比如說他的領土處於非常分散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印尼是一個多島嶼的國家。所以這也造成了印尼的基礎設施非常的落後。而且印尼各地的交流也並不完善,使得印尼各地區的語言非常的差異巨大。更重要的是因為印尼處於在一個熱帶地區。一旦氣候炎熱,就會使得人們工作非常的懶散,這也對於經濟發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
最重要的還是由於印尼是一個內部矛盾,民族紛爭非常嚴重的國家。雖然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的國家,但是他們並沒有產生一個民族自豪感以及向心力的存在。所以印尼這個國家雖然明面上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內部卻是四分五裂,而且經常發生一些暴力沖突事件。所以這也使得其他國家對於印尼的投資在逐年的減少。
❻ 投資2290億美元,有史以來最貴的一屆世界盃,印尼為何這么有底氣
投資2290億美元,有史以來最貴的一屆世界盃,印尼這么有底氣的原因可能是世界盃帶來的經濟效益。
三、綜上所述
投資2290億美元,有史以來最貴的一屆世界盃,印尼這么有底氣的原因可能是世界盃帶來的經濟效益。
❼ 印尼為什麼會成為除中國外,中國人最多的國家呢
中國老百姓出國定居的歷史,博大精深。在唐代之前,出國定居的華人,無固定的稱呼。唐代之後,因為經濟發展文化的發展溝通交流、出口貿易的擴張、交通出行的發達,出國定居人數驟然增加,她們多被定居國的老百姓稱之為"水調歌"。明清時期,也有的稱之為"華人","中華人"、"粵閩人"等。
很多人都會覺得歐美國家等發達國家是中國人關鍵移民投資地址,其實因為西方國家的美國綠卡較難拿,文化藝術差異較大,添加的門檻比較高,所以這些我國的華人總數其實不是最多的,往往是東南亞諸個離中國近的國家,海外華僑總數大量,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全是中國人總數相當多的我國。
印尼是一個東南亞我國,這是全球最大群島國家,由約17508個海島構成,因而擁有千島之國的稱呼。印尼的人口總數也非常多,總共有2.62億多,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國。
❽ 中國市場遇冷,現代汽車欲投資8.8億美元在印尼建廠,主要生產電動車
近日,據現代汽車高層領導透露,現代汽車將投資8.8億美元在印尼新建工廠。據悉,該工廠年產能約25萬輛,未來將用於生產電動汽車。據《我們》報道,現代選擇在印尼建廠,是因為印尼有豐富的紅土鎳礦,是電池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近年來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遭遇冷遇,該廠生產的車輛約53%將出口東南亞和澳大利亞,47%將在印尼本土銷售。據此前消息,現代汽車已向一家名為Grab的新加坡公司投資2.5億美元,計劃為東南亞司機提供電動汽車;東南亞市場雖然增長潛力巨大,但目前被豐田、本田等日系車企主導,現代很難分一杯羹。
❾ 把「攤」擺到全印尼,三個年輕人白手起家,打造東南亞電商獨角獸
在當地人眼裡,Bukalapak是一個能大量購買便宜貨的地方。前有Shopee後有Tokopedia,這家公司如何成為東南亞電商「獨角獸」?
作者丨趙曉曉
編輯丨孔露嬌
圖源丨攝圖網
10年前,在印尼首都雅加達,一家公司的三位創始人正在激烈地討論:是關掉生意,還是繼續在電商這條路上走下去?
在一年之前,他們還在狹窄的辦公室里夢想著創建一個超級電商平台。然而,這門生意帶來的收益卻微不足道,公司曾一度開不出工資,面臨著嚴峻的現金流危機。
Bukalapak印尼語意為「擺攤」,這個名字可能在普通人聽來有些陌生,但在印尼,它與Shopee、Tokopedia、Lazada 並稱印尼四大電商獨角獸,是當地最受歡迎的電商平台之一。
Bukalapak成立於2010年,2019年成為市值超過25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十年光景,三個年輕人把「攤」擺遍了全印尼,目前擁有7千萬多用戶。
這家公司是如何誕生的?背後有哪些故事?
在GGV的英文播客Evolving for the Next Billion中,GGV管理合夥人童士豪、GGV 投資副總裁 Dimitra Taslim與Bukalapak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Achmad Zaky進行了精彩對話,分享了Bukalapak的成長歷程和精彩故事。
「小店鋪」里的「大商機」
Dimitra Taslim:我們想了解一下關於Bukalapak的故事,它的起點是怎樣的?
Achmad Zaky:Bukalapak 是在2010年成立的,起初只是一個電商平台,如今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綜合性的生活APP,成為印尼第四家獨角獸企業。
Bukalapak 的經營理念非常簡單:通過電商的橋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生意。我們在成立之初就打算賦能小商家,印尼是小微企業佔比最大的國家,中型企業非常少,Bukalapak想做的就是幫助小企業成長為中型企業。
童士豪:在印度尼西亞,電子商務正在快速增長,但互聯網的滲透率仍然很低,有網購習慣的人不到10%,如何去發掘另外90%不在網上購物的人?
Achmad Zaky:這是我們在創業時遇到的第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印尼一半以上的人群都住在農村,對線上購物不了解,還有一部分人因為沒有接入互聯網,沒有條件進行線上購物。另外,印尼至今還沒走出「現金為王」的時代,即使是網購,也更偏愛現金到付。
第一波電子商務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們通過電視等媒體渠道進行創造性的推廣,目的是讓更多的印尼人了解互聯網,了解電子商務。
第二次浪潮,我們抓住B2B的風口期,建立了O2O 平台 Mitra Bukalapak,發動廣大鄉村地區的街邊售貨亭、夫妻老婆店等小商店,成為 Bukalapak 平台賣家中的一員。
這些小型商店在印尼語里有一個統稱——Warungs(傳統的印尼夫妻店),Warung 在印尼人的生活里是一個核心而又獨特的存在,路邊攤、小咖啡館或飯店都是 Warung,印尼95%的人都會去這些小商店裡購物。
Mitra Bukalapak 是一個專門的APP,它可以幫助 Bukalapak 獲取那些接觸不到網路的人,給他們提供便利,我們就是這樣慢慢地獲取資源的。目前,我們在印尼有超過500萬入駐商家,7000萬注冊用戶,1200萬的日活用戶。
印尼一家使用 Mitra Bukalapak 的夫妻店(Warung)
圖源:Bukalapak 官方
童士豪:作為印尼最大的電商平台之一,Bukalapak主要售賣什麼?與其他電商巨頭相比優勢在哪裡?
Achmad Zaky:首先上線的是電話卡、耳機等電子產品,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水、香煙、方便麵等生活日用品,發展到現在,我們已經涵蓋了家用產品、男裝等很多種類。
對比其他平台,我們都以更便宜的價格、更快的分銷和更好的產品質量提供給用戶。Bukalapak 還上線了一系列金融 科技 服務。現如今,Bukalapak 的信用及表現好用戶可以在平台上獲得貸款,申請信用卡,甚至買賣黃金,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最大的優勢是我們可以提供品牌服務,如果某品牌想在Warung做廣告,我們可以利用數據為品牌提供分析,幫助其了解到產品的銷售情況,優化銷售渠道。另外,如果早上下的單,當天晚上沒有到達,還會提供退貨服務。
Dimitra Taslim:在印尼,Warungs市場體量有多大?客戶群體是怎樣的?
Achmad Zaky:Warung 在印尼究竟有多少,已經無從統計,它充斥在印尼人生活里的每一個角落,散落在印尼的大街小巷。
印尼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完全不同,印尼有五分之三的人住在非城市地區(鄉村地區),這些人日常生活里的購物方式不是去大型商超,是去身邊的雜貨店、售貨亭,這種類似街頭小攤的Warung經濟體系占據了印尼線下經濟的70%,這在東南亞是很大的比例了。
通常在發展中國家,Warungs的增長正在放緩,但在印尼它還在增長。Warungs不需要很多資金來建立,而且大都布局在車站附近,如果你經常開車上下班,通常會更願意選擇在便利店購買,不僅方便快捷,價格也很便宜。
童士豪:你們剛開始是如何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成長的?
Achmad Zaky:這個話題我很喜歡談論,有人說這是最糟糕的時候,但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時間,也是最有效的時間。
從 ITB(印尼的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我回到了家鄉蘇拉卡爾塔,一個遍地夫妻店的小城,閑逛一段時間後,我重新回到了雅加達,這回我拉上我的朋友Nugroho Herucahyono決定創業。
我們學的是計算機科學,想利用電商這座橋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小生意,Bukalapak 的最初創想就這樣誕生了。後來,我的另一位朋友 Fajrin Rasyid 被叫來管理財務,公司就這樣成立了。
Bukalapak 三位早期創始人,左起:Zaky、Rasyid、Herucahyono
圖源:Bukalapak 官方
但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電腦,並且沒有人相信互聯網,勸說城鎮小商戶加入電商平台異常艱難,只有約五分之一的邀約商戶願意嘗試一下。後來我們就嘗試在Facebook上投廣告,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加陌生人為好友,甚至給所有的公司發送垃圾郵件,在100家公司中,可能有5家公司前來簽約並銷售,這就是我們成長的方式。
很多被 Bukalapak 加好友的人都是騎行愛好者,當時騎行在印尼很火爆,Bukalapak 根據需要上線了很多自行車和零部件,一時間,Bukalapak 被人們當做印尼自行車和零部件首選購物平台。後來Bukalapak逐漸把業務擴展到相機、飛機票、火車票等許多領域。
公司成立一年後,也就是在2011年,我們遇到了資金問題,被迫停業的前夕,我們得到了日本投資人Takeshi Ebihara 28.8萬美元的融資,有了這筆錢,公司一方面深耕騎行社群,一方面把社群戰略延伸到其他版塊。
後來我們又陸續得到螞蟻金服和GIC的投資,業務范圍跟資本都得到了很好的擴展和積累。我們把 Bukalapak 看成自己的孩子,我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Achmad Zaky:我是在高中認識了我的聯合創始人,我們高中時是朋友,我們在理科或奧林匹克之類的比賽中互相競爭。我們上的也是同一所大學,並且在同一個班,我們曾經是對手。
當我開始創辦Bukalapak的時候,沒有人相信我,只有他相信。所以,他沒有朋友,我也沒有朋友,那就讓我們一起開始建設這個公司,我們就是這樣認識的,我們已經認識很久了。
Dimitra Taslim:在2016年的時候,你發表了一個「少即是多」的博客,這是什麼意思?你如何平衡多元化與專注於你所從事的行業之間的問題?
我所說的「少即是多」是指你每天都必須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保持你工作的簡單化,只有一個重點是真正重要的,因為它使你敏銳,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最終也實現你的目標,這是關鍵。
因為當你變得強大時,你就會去尋找更多的機會,你也會籌集到更多的資金,但同時也容易變得貪婪,思想無法集中,甚至忘記自己的初衷是什麼,這就是我的基本思想,要真正專注於你所做的一件事。
資本積累與出海野心
Dimitra Taslim:早些時候,我們采訪了印度的Udaan公司,這家公司的kirana商店與warungs的模式很相似,而且Udaan的融資和成長都很迅速,你是怎麼看待與這家公司的競爭關系?
Achmad Zaky:說到底,關鍵是生產力和效率。洛克菲勒創辦石油公司時,努力地推動生產力,提高效率,直到他成為一個壟斷者,這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故事,特別是對初創企業來說。
通常來說,排名第一的玩家會讓第二個玩家或第三個玩家感到害怕,如果你不害怕,選擇去戰斗,並保持生產力,你就會活下來。
Dimitra Taslim:面對內外部的競爭環境,Bukalapak在未來的布局上會有什麼變化?
Achmad Zaky:2019年5月份的時候我們推出了一款新應用程序BukaGlobal,正式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我們選擇了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因為這些地方都有著相當數量的印尼人,他們對印尼文化都很了解。
另外,我們還與新加坡電商物流初創企業Janio達成合作,幫助我們處理端到端的跨境物流業務。接下來,我們還將向擁有眾多穆斯林人口的中東市場發展,使Bukalapak成為引入印尼產品的中心平台,同時也能幫助提升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
Dimitra Taslim:最近,Bukalapak獲得了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和中國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的融資,你認為融資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Achmad Zaky: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到處玩,也可以有很多次失敗。但現在有了信譽良好的投資者和股東的加持,我們必須更加謹慎,我們仍然可以嘗試失敗後再試一次,但我們首先要保證自己不會受傷,這是關鍵。
融資是一種成長,但重要的是資本的積累。另外,還必須從投資者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我們從投資者那裡得到的不應該僅僅是金錢,還有很多隱性的價值。
童士豪:對於那些不熟悉印尼市場的創業者,你有什麼能和他們分享的?
Achmad Zaky:印尼的文化是不同的,營商環境也很好,尤其是下沉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次是人也很友好,印度的公司本土化很強,這就是為什麼Bukalapak能在本土做的這么好原因。我們能夠很好地融合當地的文化,每個人都喜歡我們的品牌,它是一個國產品牌,是當地的驕傲,所以在印尼創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尊重本地的文化。
當地的Bukalapak 圖源:網路
童士豪:從一家小公司到印尼的獨角獸,Bukalapak的成長並沒有耗費大量資金,很少有公司能做到這一點,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Achmad Zaky:首先Bukalapak 是傳統的本土品牌,99%的員工都是本地人,人力成本比較低;其次,我們是為中小企業賦能,幫助他們擴寬銷售渠道,他們會更願意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僅是交易型的平台,還注重與他們建立 情感 ,我自己有時會到賣家社區活動,激勵他們多賣東西,傾聽他們的問題,他們就會心懷感激,用心地去推廣Bukalapak。這都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節約了成本。
童士豪:你們在整個印尼市場建立了C2C 的模式,並且幫助了當地近500萬的小型商店,你是如何建立起這么一個有效的企業組織?
Achmad Zaky:正確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從文化上來講,不僅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本土文化,所做的事情、所選用的人才都要符合本土文化特徵。其次是數據驅動的性能和透明度,我們將所有的指標公開透明地分給公司的每個人,這樣他們就可以學習如何改進他們的指標,如果我們已經知道有人表現不好,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另外,要具備機器學習的能力,不斷地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印尼人喜歡用一個片語,叫做Gotong-royong,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就是「互助」的意思。印尼是一個非常 社會 化的國家,我們就像一個巨大的家庭,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只靠自己生存,我們必須和其他朋友一起工作,才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三的效果。
Bukalapak夥伴合影 圖源:網路
「現在是創業的最好時期」
Dimitra Taslim:新冠疫情的爆發對Bukalapak有什麼影響?小型初創企業如何應對這場疫情?
Achmad Zaky:疫情背景之下,Bukalapak的發展與收入是非常可觀的,因為人們不願出門購物,電商平台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電子商務的需求從非必需轉向必需,這也是Bukalapak在快速消費品中強大起來的原因。
初創企業在這場危機中會受到很大影響,比如P2P、O2O等行業,甚至是線下商場都會受到很大影響。但也有新賽道出現,在線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此,在這場危機中,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偉大的創始人和偉大的想法誕生。疫情對創業來說是一種考驗,最終通過考驗的初創公司未來會迎來大生意。
Achmad Zaky:其他領域我們還在尋找,正如你所說,偉大的創業公司將從疫情這個時代出現。Bukalapak也經歷過很艱難的時刻,通常這個時候,它會使創始人更有創造力,因為他們必須找到一種新的方法解決困難,這是疫情時代創始人該有的心態,他們會比那些沒有經歷過疫情的人更具有創造力。
通常來說,在金融蕭條時期成長起來的嬰兒潮一代,他們的儲蓄率會遠高於千禧一代的消費者,因為他們知道沒有工作、生產力和薪水下降的艱難時期是什麼滋味。在這樣的危機時期,當創業的機會成本較低時,就會有更多的人去創業,而倖存者將是最有創造力和最有彈性的人,也是最有效率的人。
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創始人,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正試圖尋找越來越多的這種心態的創始人,這對創業生態系統來說是個好消息。
Dimitra Taslim:對於初創公司,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幫助他們度過這段時間?
Achmad Zaky:疫情終會結束。對於初創企業,首先,他們必須真正審視自己的衡量標准,例如CAC(客戶收購成本),CAC在疫情期間可能會貴兩倍,因為需求下降,購買力也會影響業務,保留率會低,貸款價值也會低,因此調整和觀察這些指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還要看成本,指標調整之後,要降低凈消耗,比如人力或辦公室成本,保存現金。就現在而言,現金是王者,因為你無法保證能不能獲得下一輪的資金。
最後,做出正確的決定。疫情期間,很多領導會面臨裁員的問題,但必須作出這個艱難的決定,因為拯救公司比善待和取悅每個人更重要。而被解僱的人,我相信他們未來也會成為偉大的創始人,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Dimitra Taslim:作為一個領導者和風投基金創始人,在疫情期間你學到了什麼?
Achmad Zaky:在此之前,我們進行了許多投資,但錢帶來的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這就是我學到的。
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整個的經濟和創業情況有點像2010年、2004年那幾年,那時候的情況對於人們創業是非常理想的,因為這是創始人驅動的,而不是金錢驅動的。因此,你必須是偉大的創始人,找到非常有創造力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傾注資金。
我希望創始人不要專注於尋找投資者,而是專注於打造偉大的產品,用更少的錢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樣才能獲得雙贏。
❿ 前九個月中國對印尼投資逆勢大增79%,為何印尼成為投資新寵
因為近期印度市場出現較大的波動,所以印尼市場成為了新的市場熱點。有歐洲媒體報道,中國的投資者開始轉向了印尼市場,由於中國投資者的持續加入,印尼科技產業在今年上半年吸引的外資數量上漲了50%,從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對印尼市場的投資增加了79%,成為印尼市場第二大投資來源國。據媒體報道,本來中國投資者一直對印度市場更為熱衷,但由於印度近期推出的投資新規,導致不少中國投資者紛紛撤離,當地的創業公司也失去了資金的來源。
有東南亞媒體表示,印度最新調整的投資制度,將迫使更多的外國投資者離開印度,這對印度的科技創新企業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次重大的打擊,未來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持續惡化,影響到印度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