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哪裡加工墨魚

印尼哪裡加工墨魚

發布時間:2022-11-18 16:32:13

㈠ 新鮮墨魚如何加工

新鮮墨魚的幾種做法:
蒜辣墨魚片
所需食材/廚具
主料
墨魚(250g)
調料
青椒(1個)李錦記蒜蓉辣椒醬(25g)李錦記精選生抽(5ml)白砂糖(1茶匙)
廚具
炒鍋
製作步驟
1 墨魚切成片或斷,青椒切塊。
2 墨魚用沸水燙至八成熟[約1分鍾]。
3 瀝干。
4 用1湯匙食用油爆香調料(李錦記蒜蓉辣椒醬)。
5 加入李錦記精選生抽,爆香調料。
6 加入墨魚和青椒,炒至熟透,裝盤即可。
白灼墨魚
新鮮的墨魚,一般是醬爆或者白灼,或者是做成花枝丸(花枝就是指墨魚)。特別是鮮活的墨魚,切片用來做白灼,能吃到它的原味,味道很鮮甜,吃起來很爽口,有彈性。前些日子接小MM放學晃市場,看到有游水的墨魚,檔主拿起來,一口墨汁噴出來,差點搞的我一身都是。小MM看了大笑,很喜歡,說要吃,這壞蛋。活的價錢可不便宜,要40元一斤,秤了一隻,一斤半,要60元,唉,就滿足下小傢伙一周一次的美食願望吧。 墨魚可以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特別是墨魚干,養血催乳的效果明顯
所需食材/廚具
主料
墨魚(750克)
調料
姜蔥蒜(適量)生抽(適量)花生油(適量)
廚具
炒鍋
製作步驟
1 鮮活大墨魚一隻
2 將墨魚沿腹部剖開,撕掉表皮,清洗干凈。
3 這是墨魚的內骨骼,也叫烏賊板,海螵蛸,可以用來止血。老家的漁民如果有刀傷,用它磨粉敷在傷口上能很快止血。
4 將洗凈的墨魚肉斜刀切成片。
5 鍋里加水燒開,加入姜蔥,下墨魚焯熟(水開後加入墨魚,等水再開就可以了)。
6 做個蘸汁,鍋里加適量的油,下拍碎的蒜頭和蔥花爆香,鏟起來加點頭抽醬油就可以了。
7 做好的調味汁
8 雪白的墨魚片,很鮮美。
彩椒墨魚卷
所需食材/廚具
主料
墨魚(1隻)
調料
彩椒(150g)蔥(10g)姜(3g)鹽(4g)水澱粉(適量)花生油(25ml)
廚具
炒鍋
製作步驟
1 彩椒去籽洗凈片成片。
2 墨魚去除墨腺,表皮。
3 墨魚身打上花刀。
4 切好的彩椒焯水。
5 盛出備用。
6 熱鍋下油,放入蔥薑末熗鍋。
7 放入切好的墨魚。
8 旺火爆香。
9 放入彩椒爆炒10秒鍾。
10 加水澱粉勾芡。
11 加鹽調味炒勻關火。
小竅門:
1,大火爆炒,炒老了不好吃。
2,不要加味精。
墨魚大蝦豆腐湯
所需食材/廚具
主料
冬瓜(適量)內酯豆腐(適量)墨魚(適量)
調料
蘑菇(適量)大蝦(適量)紅米莧(適量)料酒(適量)
廚具

製作步驟
1 所有材料。
2 冬瓜切片,內酯豆腐切丁,蘑菇切十字刀。
3 墨魚從內部切花刀用料酒腌制幾分鍾,大蝦洗干凈外殼,紅米莧洗凈摘去老根。
4 燒開水後,放入薑片和蔥結。
5 3勺料酒,煮2分鍾。
6 先放入紅米莧。
7 待紅米莧熟透湯汁變紅後撈出待用。
8 依次在紅湯中放入冬瓜片。
9 和蘑菇
10 冬瓜變軟後即可放入墨魚。
11 和大蝦,加鹽調味,2分鍾後即可關火。
12 這時放入切好的豆腐丁和煮熟的紅米莧。這道湯無需加味精~~因為新鮮的蝦經過燒制後已經非常鮮啦!
13 湯色清亮~~色澤誘人 , 連豆腐都被染成了淡淡的粉紅色~~~哈哈我保證女孩子都會喜歡這樣的湯,相信在夏天也會擁有好胃口哦!

㈡ 章魚的資料,急需!!!

章魚octopus 復數作octopuses或octopi。
章魚又名八爪魚 (英文名octopus),同屬海洋軟體動物。
八腕目(Octopoda)頭足類軟體動物的通稱。但嚴格意義上僅指章魚屬(Octopus)動物,廣泛分布於淺水中。
章魚的大小相差極大。最小的章魚是喬木狀章魚(O. arborescens),長約5公分(2吋),而最大的種可長達5.4公尺(18呎),腕展幾達9公尺(30呎)。典型的章魚的身體呈囊狀;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上有大的復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能有力地握持他物。腕的基部與稱為裙的蹼狀組織相連,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對尖銳的角質齶及銼狀的齒舌,用以鑽破貝殼,刮食其肉。
章魚將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後將水通過短漏斗狀的體管排出體外。大部分章魚用吸盤沿海底爬行,但受驚時會從體管噴出水流,從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動。遇到危險時會噴出墨汁似的物質,作為煙幕。有些種類產生的物質可麻痹進攻者的感覺器官。
最熟知的章魚是普通章魚(O. vulgaris),體型中等,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溫帶海域,棲於多岩石海底的洞穴或縫隙中,喜隱匿不出。主要以蟹類及其餘甲殼動物為食。該種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智力最高者,又具有高度發達的含色素的細胞,故能極迅速地改變體色,變化之快亦令人驚奇。
章魚雌雄異體。雄體具一條特化的腕,稱為化莖腕或交接腕,用以將精包直接放入雌體的外套腔內。普通章魚於冬季交配。卵長約0.3公分(1/8吋),總數在10萬以上,產於岩石下或洞中。幼體於4∼8周後孵出,孵化期間雌體守護在卵旁,用吸盤將卵弄乾凈,並用水將卵攪動。幼章魚形狀酷似成體而小,孵出後需隨浮游生物漂流數周,然後沉入水底隱蔽。
章魚主要以蝦蟹為食,但有些種類食浮游生物。許多海魚以章魚為食。在地中海地區、東方國家及世界上一些其他地區,長期以來人們視章魚為佳餚。
編輯本段章魚的解釋
1. 章魚。
2. 像章魚般觸角伸向四處的事物。
編輯本段摘自《海洋世界》1997、2 作者:曹玉茹
深邃的海洋,無奇不有,它們千奇百怪,各顯「神通」。章魚和人們熟悉的墨魚一樣,並不是魚類,它們都屬於軟體動物。章魚與眾不同的是,它有八隻像帶子一樣長的腳,彎彎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漁民們又把章魚稱為「八爪魚」。
提起章魚,它可是海洋里的「一霸」。章魚力大無比、殘忍 好鬥、足智多謀、不少海洋動物都怕它。章魚是一種敏感動物,它的神經系統是無脊推動物中最復雜、最高級的,包括中樞神經 和周圍神經兩部分,而且在腦神經節上又分出聽覺、嗅覺和視覺神經。它的感覺器官中最發達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睜得圓 鼓鼓的、一動也不動,象貓頭鷹似的。眼睛的構造又很復雜,前面有角膜,周圍有鞏膜,還有一個能與脊椎動物相媲美的發達的 晶狀體。此外,在眼睛的後麵皮膚里有個小窩,這個不同尋常的 小窩,是專管嗅覺用的。
章魚之所以能在大海里橫行霸道,是與它有著特殊的自衛和 進攻的「法寶」分不開的。
首先,章魚有八條感覺靈敏的觸腕,每條觸腕上約有 300多 個吸盤,每個吸盤的拉力為 100克,想想看,無論誰被它的觸腕纏住,都是難以脫身的。有趣的是,章魚的觸腕和人的手一樣, 有著高度的靈敏性,用以探察外界的動向。每當章魚休息的時候,總有一二條觸腕在值班,值班的觸腕在不停地向著四周移動著, 高度警惕著有無「敵情」;如果外界真的有什麼東西輕輕地觸動了它的觸腕,它就會立刻跳起來,同時把濃黑的墨汁噴射出來, 以掩藏自己,趁此機會觀察周圍情況,准備進攻或撤退。章魚可以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過半小時後,又能積蓄很多墨汁,章 魚的墨汁對人不起毒害作用。
其次,章魚有十分驚人的變色能力,它可以隨時變換自己皮膚的顏色,使之和周圍的環境協調一致。有人看到即使把章魚打 傷了,它仍然有變色能力。美國科學家鮑恩把一條章魚放在報紙上解剖,令人驚訝的是即將死去的章魚在它身上竟然出現了黑色 字行和白色空行的黑白條紋。當時鮑恩驚呆了。有人問:章魚怎麼會有這種魔術般的變色本領呢?原來在它的皮膚下面隱藏著許 多色素細胞,裡面裝有不同顏色的液體,在每個色素細胞里還有幾個擴張器,可以使色素細胞擴大或縮小。章魚在恐慌、激動、 興奮等情緒變化時,皮膚都會改變顏色。控制章魚體色變換的指揮系統是它的眼睛和腦髓,如果某一側眼睛和腦髓出了毛病,這 一側就固定為一種不變的顏色了,而另一側仍可以變色。再有就是章魚的再生能力很強。每當章魚遇到敵害時,有時它的觸腕被 對方牢牢地抓住了,這時候它就會自動拋掉觸腕,自己往後退一步,讓斷觸腕的蠕動來迷惑敵害,趁機趕快溜走。每當觸腕斷後, 傷口處的血管就會極力地收縮,使傷口迅速癒合,所以傷口是不會流血的,第二天就能長好,不久又長出新的觸腕。
最後一點,章魚有高超的脫身技能。由於章魚能將水存在套膜腔中,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生活,因此它離開了海水也照樣 能活上幾天。有人目睹了這么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學者把章魚放在籃子里,提著它上了電車,過了十來分鍾,突然從電車後部發 出了尖叫聲,原來章魚竟從半寸大小的籃眼裡鑽了出來,爬到了一位紳士的大腿上,使他歇斯底里地怪叫起來,這是因為章魚能 使自己那膠皮一樣柔軟的身子變成餅狀的緣故。
章魚喜歡鑽進動物的空殼里居住。每當它找到了牡蠣以後, 就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在牡蠣開口的一剎那,章魚就趕快把石頭扔進去,使牡蠣的兩扇貝殼無法關上,然後章魚把牡蠣的肉吃掉, 自己鑽進殼里安家。就這一點足以說明章魚不是愚笨之輩。其實章魚的智能遠不止於此,它還會利用觸腕巧妙地移動石頭,這對 於章魚來說,石頭既是它們的建築材料,又是防禦外來敵害攻擊的「盾」。一旦自己無處藏身時,章魚就會自力更生地建造住宅, 它們會把石頭、貝殼和蟹甲堆砌成火山噴口似的巢窩,以便隱居其中。章魚在出擊時,常常求助於石頭。有時它將一塊大石頭作 為擋箭牌,置於自己面前,一有風吹草動,就把石盾推向敵害來襲的一側,同時利用漏斗向敵害噴射墨汁。當它要退卻時,又會 用這石盾斷後。
章魚又是出色的「建築家」。說來也怪,它每次建造房屋都 是在半夜三更時分進行,午夜之前,一點動靜也聽不到,午夜一 過,它們就好像接到了命令似地,八隻觸手一刻不停地搜集各種石塊,有時章魚可以運走比自己重 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 頭,在有章魚喜歡棲息的地方,常有「章魚城」出現,這些由石頭築成的「章魚之家」鱗次櫛比,頗為壯觀。
章魚好鬥成性,它也有點軟欺硬怕,碰到比自己厲害的對手,它就施展「丟卒保車」的戰術,如果碰到不及自己的對手,它必 然把對方打敗為止。有人目睹了這樣一場有趣的場面:章魚和龍蝦的搏鬥,龍蝦屬於節肢動物,它喜歡棲匿於岩石的縫隙內以及 亂石堆或兩端有出口的隧洞中。有一天,一條大章魚正在虎視眈眈地游著,對面急沖沖地游過來一隻大龍蝦,龍蝦邊游邊想:「 就憑我這對大螯夾,碰到個體不大的魚,每次都是夾到魚斷。」 這時,它已經來到了章魚的面前,兩雄相遇、先是互相怒視對方 片刻,沉不住氣的龍蝦,憑著自己那堅硬的甲殼和銳利的大螯夾,首先向著章魚猛撲過去,章魚自知這次搏鬥會百分之百的勝利, 所以它不慌不忙地躲閃了過去,緊接著龍蝦又是第二次、第三次朝章魚撲殺過去,其結果都一一被章魚靈巧地躲了過去。這時的 龍蝦有些氣急敗壞,也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聰明的章魚開始運用第一個戰術--變色。章魚一會變紅,一會變綠,一會兒發亮, 一會兒變暗,頓時把龍蝦弄得眼花繚亂,這時的龍蝦氣上加氣,便一個勁地用尾巴拍打著自己的胸部,經這么一折騰,龍蝦真的 有些精疲力盡了。章魚又使出了第二個戰術--放觸手,用它那長著幾百個吸盤的觸手,把龍蝦包圍的很嚴實。早巳火冒三丈的 龍蝦,有這么一個好機會,它那肯放過,於是馬上伸開鋼鋸般的大螯夾死死地夾住章魚的觸手,這時龍蝦心想:「奇怪,平時夾 魚那麼容易,這回怎麼就夾不斷了呢?」盡管夾不斷,龍蝦也絕不放鬆。在這勝負難分的時刻,章魚最後拿出第三個戰術--噴 射「煙霧彈」,頓時,周圍一片漆黑,嗆得龍蝦辨別不出方向,被麻痹的動彈不得。一場精彩的搏鬥,以章魚勝利而告終。章魚 把龍蝦拖到安靜的地方,獨自品嘗龍蝦的美味佳餚。
別看章魚對待「敵人」兇狠殘忍,對待自己的子女卻百般地 撫愛,體貼入微,甚至累死也心甘情願。
每當繁殖季節,雌章魚就產下一串串晶瑩飽滿的猶如葡萄似 的卵,從此它就寸步不離地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寶貝,而且還經常用觸手翻動撫摸它的亮晶晶的卵,並從漏斗中噴出冰挨個沖洗。 直等到小章魚從卵殼里孵化出來,這位「慈母」還不放心,唯恐自己心愛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動物欺侮,仍然不肯離去,以至最後 變得十分憔摔,也有的因過度勞累而死去。
章魚兇狠殘忍,詭計多端,下海的人遇到它是十分危險的, 但是人們還是有辦法對付它,只要迅速切斷章魚的雙眼之間稍高 處的神經,就可以擺脫險境了。章魚的肉鮮嫩可口。漁民們就根據章魚喜歡鑽入貝殼的習慣 常常在貝殼上鑽個洞,用繩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魚鑽進去安了家,再往上拉起來,這樣便可以不費多大力氣捕到一些章魚了。
編輯本段章魚的智慧
章魚具有超過一般動物的思維能力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生存著約100多萬種動物,它們同人類一樣,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條」。一些動物將自己的形態裝扮得與外界環境中的物體惟妙惟肖,以逃避敵害,保護自己的生存和物種的繁衍。
而章魚就是這方面的高手,為了避開「獵食者」的捕殺,章魚除了運用我們熟知的擬態偽裝術、舍「腕」保身術外,最近,美國科學家還在印度洋海域發現會用兩足「走路」逃生的「高智商」章魚。該發現發表在新一期的權威學術刊物《科學》上。
能擬態成海蛇、獅子魚、珊瑚,還會兩腳走路
擬態,是指動物根據周圍的環境改變自己的「裝扮」來逃過天敵或捕獲獵物的一種方法。在自然界,動物的擬態本領可謂是千奇百怪。在非洲的叢林里有一種非常奇特的小鳥,它的擬態本領令人驚嘆不已,當它落在樹枝上時,張開雙翼,酷似五個美麗的花瓣,它的頭部如同鮮艷的花蕊,這種巧妙的偽裝,不僅可騙過巨鷹的襲擊,而且還能輕易地捕捉到受騙上當前來「采蜜」的愚蠢小昆蟲。但如果和「偽裝大師」章魚相比,這種小鳥的擬態術似乎要稍遜一籌。
章魚不僅可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而且還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蓋著藻類的石頭,然後突然撲向獵物,而獵物根本沒有時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章魚能利用靈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縫及海床間爬行,有時把自己偽裝成一束珊瑚,有時又把自己裝扮成一堆閃光的礫石。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馬克·諾曼,在1998年於印尼蘇拉威西島附近的河口水域發現一種章魚能迅速擬態成海蛇、獅子魚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擊。
科學家驚奇地發現,海洋生物中章魚竟能以步行的方式在海中移動。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克里斯汀·赫法德及其研究小組在最近的《科學》期刊中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在印度洋記錄章魚移動的影片中,意外發現有些章魚竟然會以兩只腳的姿勢行走在海床上。
在印度尼西亞熱帶海域拍攝到一種名為瑪京內特斯的章魚,體積約蘋果大小,在面對危險或遇到潛水員時,這種章魚會把八隻「爪」中的六隻向上彎曲折疊,做出椰殼的模樣,而剩餘的兩只「爪」就會站在海底地面上,偷偷地向後挪動,像會移動的小椰子,以倒退跨步走的方式逃難,姿勢很是滑稽。另一種像核桃大小的艾庫利特斯章魚也會以雙足行走,不過其它六足則伸展向外,模擬成海藻的外觀。
研究小組在分析它們為何選用「兩足」走路的運動方式以及為什麼會模仿椰子這種陸上植物時,發現以兩腕足走路的速度遠超過運用八腕足,前者最快速度約為每秒0.14米。赫法德在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指出,瑪京內特斯章魚會模仿成椰子可能和附近海床上有豐富的椰子掉落有關。
章魚有三個心臟,兩個記憶系統,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元。
最初,赫法德觀察到章魚這種「雙足走路」的樣子時很震驚,因為至今為止,他們還沒有發現過任何海底生物用「雙腳」走著前進。
而且在動物界中,科學理論認為只有兩種構造才能促成「雙足」移動現象發生,一種是擁有堅硬的骨骼和可自由伸縮的骨骼肌的物種,另一種則是有關節來協調它們的肢體運動,使之行走。
顯而易見,章魚的腕足並沒有關節,也沒有什麼骨胳或骨胳肌,但它卻做到了這一點。生物學家們認為,章魚的這種腕足活動方式非常獨特,它的偽裝「功力」的確需要一點點「腦筋」。但章魚腕足內僅有少數神經至腦部,它是如何能夠自由伸展並能擺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例如椰子、海藻等姿勢的呢?
多年從事章魚研究的專家吉姆·科斯格羅夫指出,章魚具有「概念思維」,能夠獨自解決復雜的問題,正是此種能力使其具有用兩足行走的本領。吉姆·科斯格羅夫在法國《費加羅雜志》上撰文稱,章魚是地球上曾經出現的與人類差異最大的生物之一。章魚有很發達的眼睛,這是它與人類唯一的相似之處。它在其它方面與人很不相同:章魚有三個心臟,兩個記憶系統(一個是大腦記憶系統,另一個記憶系統則直接與吸盤相連),章魚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元,身上還一些非常敏感的化學的和觸覺的感受器。這種獨特的神經構造使其具有超過一般動物的思維能力。
科學家發現,章魚能夠獨自解決復雜的問題,具有所謂的「概念智力」。擬態
科學家曾對章魚進行過一個測試:科學家往水中放了一隻裝著龍蝦的玻璃瓶,但瓶口被軟木塞塞住。章魚圍繞這只瓶子轉了幾圈後就用觸角將其纏住,然後通過各種角度,用觸角撥弄軟木塞最後將其成功拔掉,得以飽餐一頓。研究認為該實驗表明章魚能夠獨自解決復雜的問題,即具有所謂的「概念智力」。科學家們經過進一步研究還發現,章魚自出生之時起就獨居。小章魚只需極短的時間就能學會應有的本領,並且與大部分動物不同,小章魚的學習不是以長輩的傳授為基礎。雖然它們的父母遺傳給了它們一些能力,但小章魚通過獨自學習捕食、偽裝、尋找更好的住所來發展自身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過於「有頭腦」的章魚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不安。
赫法德說:「這次發現大大豐富了人類對章魚行為的認識,而且還很有啟迪作用,因為這證明了章魚完全有可能還用其它方式走路,或者海底還有其它動物也可以雙足走路。」此外,了解章魚究竟如何控制、協調其它的八個柔軟腕足,有利於幫助工程師設計出更靈活動作的機器手臂或不需要大腦的機器人。
不過,看來過於「有頭腦」的章魚也使有的科學家感到了不安。千萬年過去了,章魚家族變得越來越聰明,有的章魚能夠分泌出一種足以把人殺死的超強毒素,有的章魚(如深海章魚)的吸盤則變成了發光器官以吸引獵物……
儒勒·凡爾納夢見過它:一種被稱之為奧克托普斯的龐大章魚統治著從加利福尼亞到日本的北太平洋沿岸水域。在美國大片「黑客帝國」中,有一個鏡頭大家或許都記得,錫安城的戰士們在返回飛船中時,遭到了成群的智能章魚的襲擊,它們「手腕」既狠又准,殺傷力極強。也許好萊塢的編劇大師們也看到了章魚的特殊潛力,這也無怪乎有人預言:潛伏的章魚正等待著自己的統治時期的到來。
編輯本段摘自《海洋世界》1999、9 (作者:西溪)
章魚,說是魚卻不是魚,它是從頭足綱軟體動物中進化而來的。章魚身體一般很小,八條觸手又細又長,故又有「八爪魚」之稱。
章魚的攻防本領之全令人驚訝,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章魚一旦被捉到岸上,它從不會搞錯海在哪個方向。科學家至今都弄不明白,它何以有此本領。章魚的身體極其柔軟而富有彈性,能穿過很窄小的縫隙。它與小蜥蠍一樣,能用障眼法逃生,一旦觸手被別的動物咬住,自斷其手逃之夭夭。斷處不流血,周圍的皮會自行合攏,第二天傷口就能自愈,很快又長出新的觸手。章魚和變色龍一樣能隨環境而改變體色,在受驚。發怒時也能改變體色,這或許是章魚之間傳遞信息的「語言」。章魚有噴出墨液掩護逃生的本領,墨液含有麻醉物質,能麻痹被罩住的動物。
章魚外貌雖丑,功夫雖高,可絕不兇殘,它們是極其溫和友善而又膽小的動物。在己知的200來種章魚中,多數個體都很小,只有在北太平洋才生活著大型品種,它們的觸手有5~10米左右,體重能達到45千克。至於深海中是否還有更大的巨章,有待考察證實。想像中遭遇巨章一定是可怕至極,但人們在水下潛泳極少能見到章魚,它們不喜歡平坦的海底,總是躲在岩石的空穴里。
你如果在水下真的與章魚相遇,也不必過於驚慌,它們總是主動退避。法國有位著名的專家庫斯德曾專門對章魚作過觀察,他潛入水下,找到章魚的洞穴並向它靠近,章魚顯得十分緊張,身子立刻膨脹起來,緊緊盯著來訪者,把觸手伸出洞外,把周圍能抓到的物塊都用來加高自己的掩體,似乎想嚴密地封住自己的藏身洞穴,體色還會因驚嚇而改變。一旦發現來訪者不肯離去,它就會自己逃離藏身之地,先把身體變得扁平,緊貼海底,慢慢地爬出掩體,眼睛始終警惕地盯著你,突然快速逃離。
潛水員經常在水下碰到章魚,依他們的經驗,只有當章魚被嚇著的時候,才會抓住身邊的物體,如果這時有人在旁邊的話,它就會抓人,不過它抓東西的目的只是作為依託。如果被抓也不必驚慌,只要輕輕捉住章魚與它一起浮上水面,這時它絕不反抗。到水面後,只要輕輕拍它或撫摸(但不要撓癢)它的身體,它就會自己松開觸手離你而去。
許多潛水者都證實,章魚絕不主動攻擊人,它在迫不得已時,寧可用別的逃生方法,也不採取進攻行動。如它會變色示驚或噴出「煙霧」,總之是想方設法離你而去,只求能盡快地藏身到掩體中去。
事實說明,章魚是一種膽小、溫和的動物,但鑒於章魚的觸手很有力,吸盤又難於擺脫,所以在水下遇到大型章魚,還是遠離它為好,以免
產生誤解而纏到你的身上。
章魚還是一種極友善和聰明的動物。在水族館中的章魚,很快能和飼養員混熟,它們像小狗。小貓一樣,喜歡受到主人的注意並與之玩耍,調皮的章魚還會主動向觀眾射水逗樂。有的飼養員有過這樣的經驗:餵食時,故意把餌握在手心裡,章魚用觸手把你的手指扒開,取走美味;如果是螺、貝之美的餌料,取走後,到水底還會檢查一番,似乎怕你用貝殼騙它。
雌章魚也許是世上最盡心也是最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母親。它一生只生育一次,產下數百至數千個卵(大型的數量少,越小越多),藏於自己的洞穴之中,在孵化期間(不同品種需要不同的時間,通常是4-6周),雌章魚寸步不離地守護著洞穴,不吃也不睡,不僅要驅趕獵食者,還要不停地擺動觸手保持洞穴內的水時時得到更新,使未出殼的小寶貝們得到足夠的氧氣。小章魚出殼的那天,母章魚也就完成了自己一生的職責,精疲力竭而死去,世上有幾種動物能有這么偉大的母性!
章魚有較發達的神經系統,對人又很親善,所以歐洲有些地方的漁民,很早就知道訓練章魚捕捉海底的貝、蟹甚至魚類。章魚天性好奇、肯學,還有很好的記憶,對掌握的經驗永不忘記,形狀古怪的章魚卻有如此好的「腦子」,實在令人稱奇。難怪有些科幻小說,如《星球大戰》的作者,竟把火星人描繪成章魚形的怪物,在海洋動物中,海豚以體態漂亮、善解人意而贏得人類的特別寵愛,或許醜八怪章魚的「智力」,更值得人類去開發!
編輯本段執著的「打撈工」
19世紀初,一艘輪船載著為日本皇室搜羅的高麗珍貴瓷器在日本海沉沒了。100多年間,盡管人們清楚地知道沉船的地點,可是,連最好的潛水員也無法潛到這么深的地方。後來有幾位漁民產生了一個絕妙的想法:為何不請章魚幫忙呢?他們捕捉了一些章魚,將它們拴上長繩子,然後放到裝載瓷器的沉船處。這些章魚沉到海底,一發現各種各樣的陶瓷器皿就紛紛鑽了進去。漁民覺得是時候了,便小心翼翼地將繩子提起,極為頑固的章魚一點也沒覺察出來。於是,這些執著的 「打撈工」,就這樣一件一件地將沉船里的貴重瓷器打撈了上來。
章魚似乎對各種器皿嗜好成癲,渴望藏身於空心的器皿之中。一次,人們在英吉利海峽打撈出一個容積為9升的大瓶子,發現裡面藏著一條章魚。這只瓶子瓶口直徑不足5厘米,可是,身粗超過30厘米的章魚,卻能將伸縮如橡皮筋般的身子鑽進瓶子。
又一次,人們在距法國馬賽不遠的海底,發現了一艘古希臘時期的沉船。貨艙中,裝滿了盛面用的雙耳瓶和大型水罐,在這些瓶瓶罐罐中,幾乎每隻里都有一條章魚。毫無疑問,這艘3層樓高的大船覆沒給章魚提供了數千幢好住宅。2000年來,章魚祖祖輩輩都居住在這樣的沉船里。
其實,章魚不只愛鑽瓶罐,凡是容器,它都愛鑽進主棲身。失事飛機沉人海底後,汽油箱也給機靈的章魚提供了棲身之處。有人從地中海撈出了一個人的頭骨,是面也藏著一條章魚。這條章魚竟然看中了這陰森的住宅,十分留戀地不肯離去。還有一條章魚鑽進沉船艙司的一條褲子里,當一位潛水員正要伸手去拿褲子時,突然,褲子一躍而起飛了出去,把這位潛水員嚇個半死,鑒於章魚有鑽器皿的嗜好,人們常常用瓦罐、瓶子一漁具捕捉章魚。日本漁民每天早晨將各種形狀的陶拴在長繩子上沉人海底。過上幾個時辰,漁民們將陶查提上來時,章魚還極為固執,不肯從舒適的房舍中鑽、來。這時,只要往罐中撒一點鹽,它就會從避身之處茗出來。印度漁民使用的方法也類似,但不是用陶罐,而是用大海螺殼。他們往往將八九百隻大海螺殼織成捕捉網,每天可捕到二三百條章魚。古巴漁民則用風螺殼來誘捕章魚。突尼西亞漁民更絕,把排水管扔到海底,也能捕捉到章魚。
人們利用章魚這一習性,不僅能從事漁業生產,還能打撈沉在海底的貴重器皿等物品,這時,章魚便充當工廠「打撈工」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軍艦和商船把希臘的克里特島海岸當做基地,不少運煤船經常在這里卸煤,久而入之,掉在海底的煤塊堆積如山。漁民們想把這些煤撈上來.可是他們又買不起採掘機。這時,人們又想起了章魚。
章魚很有力氣。它8隻腕手每隻都有300個吸盤,直徑為 2 5毫米的一個吸盤可吸住 48克重的物體,身長l、5-2米的章魚,吸盤直徑約為6毫米,吸重力為100多克。章魚生活在水下,如果沒有陶瓷瓦罐海螺貝殼可作居室時,便自己動手建造房屋。它們往往能拖采超過自身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塊。一次,人們發現,一條章魚一下子拖來8塊石頭,每塊石頭重220克。克里特人掌握章魚這些習性後,便讓它們充當「撈煤工」。他們把捕到的章魚拴上長繩沉到深海。因為章魚不習慣在繩子上晃盪,一到海底便絕望地抓住遇到的第一塊石頭。這樣,克里特人便用章魚撈上不少煤塊。
章魚的肉很肥厚,也是優良的海產食品。
編輯本段章魚生物學
地方名長章、短腳章、坐蛸、石吸、望潮、章干、八爪魚、八帶魚,學名Octopus vulgaris ,英文名Octopus ,日文名マダコ,屬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蛸科(章魚科),或稱蛸(shāo)。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漁期分為春秋兩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 。
章魚體呈短卵圓形,無鰭。頭上生有8條腕,故又稱「八帶魚」。腕間有膜相連,長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具有2行無柄的吸盤。多棲息於淺海砂礫或軟泥底以及岩礁處,肉食性,以瓣鰓類和甲殼類為食。春末夏初,喜在螺殼中產卵,故可用繩穿紅螺殼沉入海底,按時提取捕得。秋冬季常穴居較深海域泥沙中。我國常見的章魚有:短蛸(Octopusochellatus)、長蛸(Octopusvariabilis)和真蛸(Octopusvulgaris)等。章魚的頭胴部約7~9.5厘米。短蛸的腕長約12厘米,長蛸的腕長約48.5厘米,真蛸的腕長約32.5厘米。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的膜伸縮來游泳,或用頭下部的漏斗噴水作快速退游。

㈢ 烏賊與章魚的區別在哪裡

區別:

1.科屬不同

烏賊為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頭足綱、新蛸亞綱、烏賊目、烏賊亞目、烏賊科、烏賊屬軟體動物。章魚為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蛸亞綱、八腕目、無須亞目、章魚科、章魚屬軟體動物。

2.腕足不同

烏賊足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條,左右對稱排列,背部正中央為第一對,向腹側依次為2~5對,其中第4對腕特別長,末端膨大呈舌狀,位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四周圍具口膜,稱為觸腕,可以捕食,能縮入觸腕囊內。

章魚體呈短卵圓形,囊狀,無鰭,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頭上有大的復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膜伸縮來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頭下部的漏斗噴水作快速退游。

3.食性不同

烏賊主要吃甲殼類、小魚或其他軟體動物,主要敵害是大型水生動物;章魚以瓣鰓類和甲殼類(蝦、蟹等)為食,有些種類食浮游生物。

4.智商不同

烏賊的神經系統發達,由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及交感神經系統組成,但是大腦發展不完善,憑借感覺處事。章魚具有「概念思維」,能夠獨自解決復雜的問題。

㈣ 墨魚乾的產地有那些,每個地方的特點是什麼,批發墨魚要注意些什麼

墨魚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沿岸淺水中,冬季常遷至較深海域。常見的墨魚在春、夏季繁殖,約產100~300粒卵。
中國墨魚種類較多,東海盛產曼氏無針墨魚(Sepiella maindroni),盛產於浙江南部沿海及福建沿海;台灣槍墨魚(Loligo formosana),分布於台灣海峽以南海區,汕頭外海及北部灣為產卵場所。鑒別方法 墨魚干以體型完整、光亮潔凈、顏色柿紅或棕紅、半透明狀、肉質平展寬厚,乾燥有韌力,具鮮香味道,無鹽為上品;體型基本完整,局部有黑斑,表面呈粉白色,背部暗紅,鮮味較差者為次品。 1、購買鮮墨魚時,判斷其是否新鮮的方法是:按壓一下魚身上的膜,鮮魚的膜緊實、有彈性;還可扯一下魚頭,鮮魚的頭與身體連接緊密,不易扯斷。 2、挑選墨魚干時,一要判斷其軟硬度。質量好的魚干柔軟、不生硬、體形完整堅實,肉肥厚;用手摸起來很乾很硬的,一般都是放置很久的,吃起來沒有任何味道。二看色澤。優質魚干微透紅色,無霉點,嫩魷魚色澤淡黃,透明、體薄,老魷魚色澤紫紅,體形大。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很多純白色的魚干,是用漂白劑漂白過的,或者雖然不是白色,但顏色看起來並不自然,這是廠家為了防腐或保持柔軟度進行的再處理,會威脅人體健康,需謹慎選購。

㈤ 非洲有幾個國家產墨魚骨頭

非洲不產墨魚骨。
我國墨魚骨的進口,主要來源是東南沿海地區,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以及印度。
墨魚骨,學名:海螵蛸,是烏賊科動物的乾燥內殼,一般在國內會有兩方面的用途:一則為工業用,最常見的就是被用作於工藝品;另一種則是被當作中葯使用。
墨魚,正式名稱:烏賊,是烏賊科動物。
挑選生墨魚時,宜選擇色澤鮮亮潔白、無異味、無黏液、肉質富有彈性的。挑選干墨魚時,最好能用手捏一捏魚身是否乾燥,聞一下是否有異味,優質的墨魚帶有海腥味,但沒有腥臭味。
烏賊的肉可食,它的墨囊里邊的墨汁可加工為工業所用,墨囊也是一種葯材,內殼可喂籠鳥以補充鈣質。烏賊的內臟可以榨油,是製革的好原料。它的眼珠可製成眼球膠,是上等膠合劑。我國常見的烏賊有魷魚、金烏賊。烏賊是我國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漁業捕撈量很大,肉鮮美,富營養。
烏賊可以說全身是寶,不但味感鮮脆爽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富有葯用價值。
烏賊將食物的美食功能與醫葯保健功能結合在一起。按我國中醫的傳統觀念,治病可以有葯療和食療兩種,而食療即是把食品的美食功能與葯用價值結合在一起,它既符合傳統的醫學觀念,又接近現代保健食品的概念。
它是女性塑造體型和保養肌膚之理想的保健食品。烏賊殼含碳酸鈣、殼角質、粘液質、及少量氯化鈉、磷酸鈣、鎂鹽等。烏賊的墨汁含有一種粘多糖。

㈥ 緬甸產墨魚嗎

不產。
墨魚多分布於高鹽溫暖的海洋中,近海、遠洋水層、海底均有分布。主要捕撈國葉門、阿曼、沙特、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地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范圍內的沿海國家。

㈦ 墨魚有骨頭嗎

墨魚有骨頭,生在成年墨魚腹部的骨化物質,一般在加工墨魚前去除。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
烏賊內骨骼由內殼及軟骨組成。內殼位於體背側皮膚下的殼囊內,很發達,呈長橢圓形前端圓,末端有一尖形突起。殼為石灰質,背側硬,腹側疏鬆,空隙多。內殼不但可以增加身體的堅強性,又可使身體比重減小,有利於游泳,並有助於保持平衡。軟骨發達,其結構與脊椎動物相似,只是細胞有較長的分枝。主要軟骨有頭軟骨,包圍中樞神經系統和平衡囊,上具孔,神經可伸出。還有頸軟骨、腕軟骨等。內骨骼由外胚層發育而來。

㈧ 墨魚餅的墨魚簡介

墨魚餅是以墨魚內囊的精華加工而成的魚餅類食品。墨魚原是洞頭漁場四大經濟魚類之一(另三種為大黃魚、小黃魚、帶魚),是春汛的主捕魚類,農歷二三月旺發。漁諺「清明加三月節,墨魚無處疊」,說的便是墨魚旺發時的盛況。

閱讀全文

與印尼哪裡加工墨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李寧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瀏覽:120
印尼每月出口鎳礦石多少噸 瀏覽:921
剃刀黨殺了哪個義大利人 瀏覽:210
中國貧民如何翻身 瀏覽:118
義大利藝術服裝哪裡好 瀏覽:391
中國如何更新外國的游戲 瀏覽:229
伊朗幣怎麼轉到迪拜 瀏覽:621
印尼實木傢具怎麼樣 瀏覽:445
印尼支持什麼手機卡 瀏覽:661
fica義大利語什麼意思 瀏覽:730
印尼的工作簽證有什麼要求 瀏覽:674
越南人一天消費多少錢 瀏覽:650
伊朗油價漲多少 瀏覽:12
中國哪個省市手機賣得最多 瀏覽:251
沙特與伊朗哪個國家大 瀏覽:756
中國移動如何辦理不限流 瀏覽:67
伊朗後院巨響怎麼回事 瀏覽:865
義大利面的煮法怎麼做 瀏覽:238
中國人口最多是哪個縣城 瀏覽:538
印尼和尼泊爾金剛我什麼區別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