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歐盟紡織品怎麼樣

印尼歐盟紡織品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1-19 05:51:18

1. 最近印尼嚴禁從中國進口紡織品嗎

印尼現在是中國的經濟貿易夥伴國,水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經貿點,不會有這事。

2. 歐美等國家的紡織品的測試標准有哪些

美國紡織品的品質測試標准主要有: AATCC標准(美國紡織染色家與化學家協會) ASTM標准(美國材料試驗協會) CPSC(美國聯邦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和FTC強制性標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歐盟紡織品的測試標准: CEN(歐盟標准化委員會)主要是貫徹國際標准,協調各成員國標准並制定必要的CEN(歐洲標准),CEN標准大多數與ISO標准相同。 日本紡織測試標准: 日本有多種紡織纖維和服裝的標志。 (1)Q標志(quality)日本的優質產品標志。 (2)SIF標志(財團法人縫製品檢查協會)是對優秀製品認可和推薦的標志。 聯系方式:北京鴻達天矩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武基97號 郵編:100023

3. 行業成本高過越南印尼 「紡織名城」面臨停產

曾經號稱日賺一輛寶馬的福建長樂縣棉紗企業停產以應對日漸減少的訂單。曾經宣稱接單接到手軟的廣東棉紡類外貿企業減產以應對訂單無利潤。

中國出口類企業的困境從棉紡行業可見一斑。美國繼續上調債務上限,歐債困局短時間內難見轉機,外部市場的需求日漸萎縮,長期依靠出口的中國眾多生產型企業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更何況還有人民幣升值和國內緊縮政策帶來的資金壓力,棉紡企業會否成為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在庫存消化難、生產資金周轉不開的情況下,企業暫時性停產是一個無奈卻又不得不做出的決定。」長樂棉紡行業協會秘書長林寶廣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8月16日至18日,長樂市棉紡協會組織35家會員企業召開全體會員大會,一致同意於8月22日至24日採取停機壓產措施,以減輕庫存壓力,加速資金周轉。

有「紡織名城」美譽的福建省最大棉紡基地——長樂市在找不到訂單的情形下遭遇整行業大幅停產。這個傳說中不產一斤棉的「無棉之鄉」從零開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目前全國三大針織布面料的重點區域之一和三個百萬紗錠基地之一。

曾經,在市場繁榮的時候,長樂不少中小紡織企業主,只要能請到工人,每天都滿負荷生產,一天就可以賺一輛寶馬。

訂單銳減棉紡企業被迫停產

「在國內服裝業出口形勢良好時,我們的產品絕大多數是銷往廣東、福建本省、浙江、上海等生產外貿服裝的企業,內地幾乎沒有銷售額,而如今為了應對沿海各省市的訂單下降,我們不得已在中西部地區去尋找我們並不熟悉的客戶。」長樂一家較大的棉紡企業董事長告訴記者。

8月19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幾家長樂棉紡企業,有數家棉紡企業已經提前停產或處於半停產狀態,有的小型企業「船小好調頭」,轉為生產一些目前市場上較好銷售的化纖類紡織產品。幾家大的棉紡企業的總經理則跑到成都、西安等內地尋找訂單客戶。

「我們幾乎每天都要關注廣東省服裝企業的出口形勢,以那邊的出口狀況好壞來作為我們是否增產的風向標。」長樂市華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立告訴記者。

據廣州海關8月17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7月廣東出口紡織服裝24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6%,但4月起增速逐月放緩,7月出口紡織服裝的增幅更比3月回落28.5個百分點。

統計數據還顯示,1~7月廣東出口紡織服裝到香港58億美元,增長2.9%,出口到歐盟52.3億美元,增長30.2%,出口到美國38.5億美元,增長15.9%,出口到東盟20.6億美元,增長32.4%,以上四者合計共占廣東紡織服裝出口總值的69.2%。同期,廣東對拉丁美洲和非洲分別出口17.2億美元和9.3億美元,增幅分別達66.9%和33.9%。

這看似形勢一片大好的數據卻另有玄機。上海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公司飛馬公司貿易部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出口看起來不錯,但主要是價格提高了,數量增幅其實在減少。」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也認為出口增長的比例里,價格上漲因素貢獻了20%多,出口數量增長貢獻不到5%。

來自第一紡織網的數據是:2011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中,紡線的平均單價同比上升了30.31%,但出口數量上升僅為5.75%;棉布類,平均單價同比上升了41.73%,但出口數量卻是負增長-1.89%;針織成衣出口單價上升了20.3%,但出口數量僅增長3.49%;而梭織成衣,平均單價上升23.06%,但出口數量卻是-0.1%。

而即便是這種價格因素帶來的紡織業出口高速增長,也可能在明年一季度結束。汪前進表示,紡織企業在高位時進原料使得產品價格上升,這一因素到明年一季度將消化,屆時出口提價過程結束,國內紡織出口增速或將放緩至10% 左右 。

另據分析,今年前四個月增速較快是由於國內棉花價格高漲帶來的金額增幅較大,從3月棉價逐步震盪下跌之後,訂單量呈減少趨勢。

據長樂市副市長鄭祖英介紹,目前長樂市現有紡紗企業31家,紗綻450萬綻,2010年實現產值214.43億元,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有10家。目前該市正投資128億元,動工建設31個項目,投產後預計增加紗錠380萬錠,年新增產值205億元。目前長樂市日產紗錠量在2500噸左右,日平均產值大約在6000萬元左右,停產三天,意味著產值將減少1.8億元左右。

「這也比我們繼續生產,加大庫存壓力,導致紗錠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損失要小得多。由於伏天工人的高溫費補助高,以及工人工資的提高,按照目前的棉花價格和面紗價格,繼續生產肯定是賠錢的,此外多出來的庫存量還會讓面紗價格更加提不起價來。」長樂棉紡行業協會秘書長林寶廣說。

「高價位」庫存

更讓長樂棉紡企業感到雪上加霜的是高價位的庫存。從2010年9月開始,我國棉花價格節節攀升,從每噸18000元一路暴漲,突破30000元關口,最高報價甚至到了每噸34000元,漲幅近90%;今年3月起,棉價又開始一路暴跌,從每噸34000元一路狂瀉至目前的19000元左右,跌幅高達44%。

棉價高漲高跌,多數紡織企業都沒能撈到好處。

2010年下半年棉價瘋漲時,由於企業正常運轉要保持至少20天的庫存,紡織企業不得不瘋狂采購。在棉紗售價漲幅很小的情況下,紡織企業不得不接受棉花「一天一個價」的成本壓力,而依靠熱錢炒作的「中間商」轉手一噸棉花就能賺1萬元。然而到了2011年3月,棉價開始連續下挫,紗廠等紡織業中游企業因此被高價位的庫存「套牢」。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顯示,我國紗線庫存自2010年11月以來持續攀升,6月創出歷史新高,達到35.2天,遠遠高於去年同期的8.96天。而截至7月底,我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135萬噸,高於去年同期的120噸,更顯著高於2008年和2009年的95萬噸和90萬噸。

長樂棉紡企業自然也未逃脫類似的命運。31家棉紡企業日產各類紗線達2500噸,目前有各類紗線庫存近5萬噸,庫存量在20天左右。

「更可怕的是企業的生產秩序被打亂了,面紗價格隨棉花價格劇烈起伏而震盪,為防止出現經營性風險,企業不敢接大單、長單。棉紡織業的生產有周期性,一般要存3個月以上的棉花。在棉花、棉紗價格不斷下滑的形勢下,高進低出的生產特點使大多數企業難以避免虧損。據測算,目前生產1噸棉紗需要賠2000元左右。」泰源長樂市泰源紡織有限公司供應部經理陳宏達告訴記者。

一位主要以生產棉紗為主的總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正力求生產 其他 類原料的紡織產品。「前所未有的壓力,這對棉紡業絕對是個巨大的打擊。加工的棉紗還不如原料值錢,成本錢都賺不出來。」

「去年光加工費1噸就能賺1萬元,讓人想不到的是,今年什麼都不幹,1噸原料就要賠1萬元。」該經理說。去年11月,該公司以3.2萬~3.3萬元/噸的價格采購了一批皮棉,因為沒有訂單,車間一直沒敢開工,現在這些原料還在倉庫堆著。

該經理告訴記者,棉紗的價格往年一直很平穩,市場價一般在4萬元/噸左右,而今年到現在棉紗市場價降到了2.8萬~2.9萬元/噸。

產業鏈之殤

「棉價波動太大,直接導致了很多小紡織企業倒閉或者轉產其他替代品,像生產滌綸、黏膠、腈綸等材質的紡織品。」上述以生產棉紗為主的經理補充說。

但遺憾的是,棉價低所帶來的影響進一步傳導至其他原料紡織領域,轉產並不能完全解決棉紡企業的虧損難題。「我們公司棉紡雖然只佔到整個生產比重的3%,但是我還是感覺到了下行的壓力。棉紡不景氣,也會直接拖累其他紡織,如今用於紡紗的化纖價格也在大幅下跌,我們雖然棉花庫存量很少,但是化纖的庫存量較大,即便不生產棉紗,還是要承擔化纖價格下跌帶來的的損失。」長樂市華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立告訴記者。

8月24日午後,國內期現貨棉價突然發力,原本小幅整理的棉價在震盪中大幅揚升,當日國內現貨棉價指數也從低於今年國家已公布的收儲價下方漲至上方,自2月中旬以來一直下跌「潛水」的棉價終於「上浮」。其中,鄭棉主力1205合約收盤大幅上漲415元/噸,收於21850元/噸,持倉增加12萬多手;電子撮合市場棉價整體同步大幅走高。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認為,棉價自3月上中旬開始下跌至8月中旬最低點,目前價格已跌破19800元/噸的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格,而棉紡織行業的高價庫存開始逐步減少,雖然棉花價格下跌將使棉紡企業原材料成本減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前期高價庫存帶來的資金壓力,但是卻無法彌補其前期遭受的損失,加上棉紡企業對下游服裝企業的議價能力較低,服裝企業要求棉紡織企業隨著棉價下跌也進行相應的價格調整,因而導致其出貨難度較大,不僅原有的高價庫存還未消耗完,新購進的原料也不能夠彌補原有的損失,預計行業困難進一步加劇。

據分析,短期內棉價的大幅上漲很可能只是一種技術性反彈。當前河北、山東、湖北等省棉花長勢不錯,產量預期樂觀,如今年河北省棉花生產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全省棉花播種面積比去年增加7.66萬畝,增長0.9%。

此外,近期新疆地區天氣晴朗,降雨較少,棉花整體長勢良好,長期來看,棉花供應量依然存在相對過剩的風險。其中南疆庫爾勒、阿克蘇、喀什等地單株結鈴普遍在10~12個,若後期天氣狀況良好,預計部分地區籽棉單產可達400公斤/畝以上,預計部分軋花廠今年籽棉收購開秤時間在9月5~10日。

而國外方面,今年印度的棉花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其全球第二大棉產國的供應量將持續增加,這或許將導致全球棉花價格的下跌。由於印度棉花的價格比全球低了將近一半,對亞洲的一些注重控製成本的生產紡織國 傢具 有很強的吸引力。印度也取消了對海外棉花銷售定量的限制,允許更多地向國外出口棉花。

從棉花下游產業——紡織產業情況來看,紡織企業出現小幅補庫潮,促使棉商惜售心理加重,高等級棉趨於緊張,棉企提價要求趨強。但由於下游訂單並沒有明顯增加,紡織行業並未實質性好轉,多數企業仍不太看好後市,采購依然較為謹慎。目前, 歐美 訂單仍趨於減少。

而且,近期國家下調了33種進口商品的關稅,化纖混紡未漂白的重質、輕質、斜紋、平紋的棉布商品進口關稅,從12%下調至6%,下調幅度為50%,部分商品進口暫定稅率調整自7月1日起執行。隨著國家控制物價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實,棉紡產品原料價格已先於其他大宗商品見頂回落,現在又下調了棉布進口關稅,進一步抑制了中國國內棉紡產品價格上漲的沖動。

「我們的服裝出口是和全球其他國家在同一個市場競爭,因此如果我國棉紡企業的棉紗價格高於其他國家的棉紡企業,在進口關稅降低的形勢下,我們只能選擇進口棉紗,否則我們將會在更低勞動力成本的越南、印尼等國家的服裝產業面前失去競爭力。」上述來自廣東的一家服裝出口企業總經理如是說。

4. 歐洲的紡織品市場主要集中在哪幾個地方具體的市場名稱是什麼

歐洲 大部分從中國 進口
因此 歐盟 就實行 對華貿易的 保護主義
但中國紡織品 還是在歐洲市場佔有 大量市場
但是 在中世紀 及後期 英國是很有市場的
曾經 因此進行過圈地運動
目前
芬蘭
資料芬蘭紡織品市場簡介
一、芬蘭紡織品、服裝工業
根據芬蘭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年芬蘭紡織品、服裝工業生產總值為11.94億歐元,比1999年下降了2.8%。紡織品、服裝工業產值在芬蘭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不大,2000年只有1%,在歐盟15國中排第13位。芬蘭政府對紡織品、服裝工業的投資額從1997年開始逐漸降低,2000年對紡織品、服裝工業的投資額為0.35億歐元,占工業總投資額的1%。
芬蘭紡織品、服裝工業大多集中在芬蘭南部沿海地區,多為50人以下的小型工廠和公司。而在紡織品、服裝工業工作的工人(包括藍領和白領)正逐年降低,到2000年為止,只有12015人,比1988年少21944人。
1999年,芬蘭紡織品與服裝消費量為445歐元/人,低於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606歐元/人,在歐盟15國中,居第13位。2000年芬蘭服裝市場的消費量達到芬蘭9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約23億歐元。

二、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

1、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概況
從1988年到2000年,芬蘭對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出口額逐年增長,尤其是紡織品出口額和成衣進口額的增長幅度較大:紡織品出口額從1991年的1.61億歐元,增長到2000年的3.52億歐元,增長幅度為118%;進口服裝從1991年的5.43億歐元,增長到2000年的9.18億歐元,增長幅度達69%。而且紡織品進口額也從1991年的4.15億歐元,增長到2000年的5.58億歐元,增長幅度為34.4%,服裝出口額雖有所增加,但是幅度不大,為6.5%。

2、1999-2000年芬蘭紡織品與服裝進出口明細表:(百萬歐元)

芬蘭海關統計

①、在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中,1999年與2000年各類產品所佔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的比重變化不大,貿易額相對穩定﹔
②、成衣、無紡布及玻璃纖維織物出口額占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比重較大,2000年分別為18.1%、13.4%和14.1%﹔
③、成衣和針織衫進口額占芬蘭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比重較大,2000年分別為30.4%、23.7%。

3、2001年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主要國家及地區:

①芬蘭紡織品、服裝主要出口到歐洲市場,其出口額占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91%,而出口到歐洲以外國家及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只佔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9%﹔
②愛沙尼亞、瑞典、俄羅斯是芬蘭紡織品、服裝主要出口國,占芬蘭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6%、14%與12%﹔

4、2001年芬蘭紡織品、服裝主要進口國家及地區:

5. 外貿行業是紡織品的最佳出路嗎

不是最佳,但也差不多,紡織品現在被東南亞以及南亞諸國的低勞動力價格頂的不太行,都在走精品路線了,轉做精品後的國內紡織品,路子還是蠻好的呀。

6. 紡織品出口歐盟標准

歐盟沒有專門的標准制定機構,CEN(歐盟標准化委員會)主要是貫徹國際標准,協調各成員國標准並制定必要的CEN(歐洲標准),CEN標准大多數與ISO標准相同。

歐盟各成員國有自己的法規和標准,與歐盟統一的法令法規無論在技術要求還是在條件上都稍有差異。英國作為現代紡織業發源地之一,其紡織標准體系除了相當完善的英國標准(CBS)外,還有一套(BSBN)標准體系。德國標准(DIN)也相當嚴峻和完備,目前的有關有害物質控制標准就來源於DIN標准。

申請OEKE TEX 100或1000認證,出口基本暢通無阻。如果要歐洲的,ISO系列是首選,當然BS相對於英國市場,DIN相對於德國市場;美國的,ASTM與AATCC都是權威的。以上這些標准要看客人的要求了。

7. 孟加拉國紡織品成本多少

孟加拉國紡織品成本多少:
孟加拉國紡織品成本大概在8000塔克左右。
孟加拉地區曾數次建立過獨立國家,版圖一度包括現印度西孟加拉、比哈爾等邦。16世紀時,孟已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18世紀中葉,成為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19世紀後半葉,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劃歸巴基斯坦。1971年3月,東巴宣布獨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8. 世界紡織出口國排行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報告指出,紡織工業高速發展,孟加拉成為世界前15大紡織生產國家之一。

中國排名第一,中國之後是美國、義大利、日本、印度、墨西哥、泰國、印尼、巴基斯坦、德國、韓國、英國、巴西和土耳其。

印度躋身於世界第15大汽車製造國家之列,同時,在先進的發展中國家的汽車製造國家中排名第四。

根據 UNIDO 2008年國際工業統計年報,印度在世界最大的15個汽車製造國家中排名第 12
位,第一位是日本、其次是美國和德國。其他汽車製造國家排名順序是墨西哥、法國、韓國、英國、加拿大、西班牙、伊朗、瑞典、巴西、義大利和印尼。

9. 紡織業的國際市場

中國和美、日、歐三大貿易夥伴紡織外貿交易趨勢比較好,比較穩定。受金融危機影響,美、日、歐三大貿易夥伴需求急劇減少,國際市場萎縮。而且常年合作的國外貿易夥伴出現財務危機導致誠信危機。貿易保護主義猖獗,貿易摩擦將加劇。導致貿易國之間的貿易環境出現不確定性.紡織品面臨臨時性關稅和配給額度的覆轍.我國的出口還將受到生產成本升高、出口企業融資困難與融資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調整不確定性、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影響.出口企業銷售困難,盈利水平降低,甚至虧損,開工率下降,停產或倒閉,工人失業。同時,出口企業面臨著貨款回收風險。由於進口國經濟衰退,企業和個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現支付困難,產品出口到貨後不能及時收回貨款,或根本無法收回貨款。衣食住行乃生活根本,市場雖然會委縮但決不會消失,低成本低報價的產品依然會有贏得定單的先機,紡織企業必然出現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和洗牌.雖然面臨困境,但中國紡織行業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際國內的競爭優勢仍然存在。首先,創造的利潤佔全行業利潤98%的1/3的紡織服裝企業發展態勢良好。這部分企業1-8月份銷售收入增長24%,利潤增長33%,平均利潤率8.3%,其中3198家企業,銷售增長達到27%,利潤增長52%,平均利潤率15.1%,這部分企業是行業的主力軍,代表了行業發展的希望。其次,國內外市場巨大的潛力沒有變化。國內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人均纖維消費量從1978年的2.8公斤到2006年的14.6公斤,但相對於發達國家30-40公斤的人均纖維消費還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中國13億人口具有不同的消費層次,農村、中小城市具有不同的消費人群,消費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長,個性化、功能化的消費大幅度提高,市場需要更好的紡織品來滿足其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此外,城鎮化程度加快,從農村到城市,住房大大增加,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大幅度提高。國內市場自身的潛力決定了紡織工業的巨大前景。同樣,國際市場對中國紡織品需求沒有變化,中國在國際出口貿易市場份額佔到了30%,中國紡織品的質量、價格已經得到了國際市場大眾消費者的認可,國際市場對中國紡織品的需求趨勢沒有太大變化。再次,改革開放30年以來,紡織行業的競爭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比較優勢明顯。紡織科技的進步,大大推動了紡織工業的發展,2000年以後平均每年進口40億美元的國外先進設備,以及國內每年采購的370億元的國內先進設備,使得中國現在的加工製造水平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而且,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優勢也更加明顯,從原料到最終產品到各種輔料,產業鏈的優勢以及140多個產業集群的優勢,更顯示了專業化的特點,快速反應、協作條件好、比較成本較低的優勢,並且在行業內形成了一批比較優秀的企業家、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素質較好的工人隊伍,由此形成的中國紡織行業的綜合競爭力也是以後若干年內中國紡織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中央對輕紡工業信貸政策的支持對行業來說是一場及時雨。目前,行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0%,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銀行貸款維持運作,銀行對企業流動資金的支持,是企業資金鏈上的及時雨。出口政策方面提高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取消涉及輕紡企業的各種不合理收費,暫停輕紡加工貿易台賬保證金「實轉」政策等,這對於紡織行業來說可以增加出口,抑制出口貿易的下滑勢頭。內需市場的拉動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強帶動了衣著消費的增加,大量住房的增加,鐵路、公路的建設,對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的消費都是很大的拉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增值稅的調整轉型將直接增加企業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額,減少企業的增值稅負擔,鼓勵企業增添新的設備,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專項近來中央有關部門批准1000億元的專項資金,其中一部分會注入到紡織行業。其中,紡織行業獲得支持的項目包括1.高新、功能性纖維的產業鏈開發應用。2.環保節能降耗等相關項目。3.天然纖維的高附加值產品及先進工藝技術開發。4.十項成套紡機設備。5.行業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通過這些舉措,可以加快我們實現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目的,這是紡織行業困境中的機遇,給行業帶來了走出困境的希望。中國是紡織出口大國,底子好,出口體制日趨健全。國家頒發相關政策扶持,拉動內需,增加出口退稅。經過這一次的重新洗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外貿紡織市場會更加規范,紡織出口依然會復甦。

10. 印尼雅加達紡織市場在哪裡

雅加達中部丹那阿邦市場。根據印尼Kumparan新聞網3月26日報道,印尼雅加達紡織市場在雅加達中部丹那阿邦市場。但是不幸的是東南亞最大的紡織品市場之一截止2022年10月31日已經關門。

閱讀全文

與印尼歐盟紡織品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義大利勞工怎麼申請 瀏覽:589
印度血檀木哪裡產的 瀏覽:817
中國中部38師在哪裡 瀏覽:983
中國男足對伊朗哪個台 瀏覽:47
中國古代印尼叫什麼 瀏覽:739
伊朗新年是什麼時間 瀏覽:468
丹頂鶴在中國哪裡越冬 瀏覽:219
伊朗石油怎麼運輸到中國 瀏覽:433
二戰義大利美國哪個更強 瀏覽:19
建行在越南取錢手續費多少 瀏覽:448
抄底伊朗什麼意思 瀏覽:52
中國移動語音如何設置 瀏覽:15
英國什麼時候實行炮艦政策 瀏覽:944
ems寄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594
為什麼要去印尼盾國家打工 瀏覽:102
中國電信怎麼看電視 瀏覽:864
印尼的果凍果是什麼 瀏覽:684
1885年英國什麼報紙停刊了 瀏覽:564
在北京申請英國t4簽證要多久 瀏覽:10
勞森為什麼來中國了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