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為什麼使屬他的人遭遇失敗呢
參看經文:約書亞記第七章一至末節。 「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但河,往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方去。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從曠野,和這利巴嫩,直到伯拉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處,都要作你們的境界。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只要剛強,大大壯膽,謹守遵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使你無論往那裡去,都可以順利。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我豈沒有吩咐你么,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請我們注意這段經文耶和華應許約書亞說,他要把迦南全地賜給以色列人,在約書亞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裡面前站立得住!又說,他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他的神必與他同在!照這樣的應許,約書亞應該是戰無不勝了。但是在第七章的記載裡面卻發生一件奇事。請你們看約書亞七章二至五節: 「當下約書亞從耶利哥打發人往伯特利東邊靠近伯亞文的艾城去,吩咐他們說,你們上去;窺探那地。他們就上去窺探艾城。他們回到約書亞那裡,對他說,眾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勞累眾民都去,因為那裡的人少。於是民中約有三千人上那裡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艾城的人擊殺了他們三十六人;從城門前追趕他們。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殺敗他們;眾民的心就消化如水。」 這里說他們去攻打艾城失敗了。最大的耶利哥城,他們毫不費力的就得勝了,現在他們遇到一個很小的艾城,不特不能得勝,倒打了敗仗,死了三十六個人。這是因為什麼緣故?耶和華底應許落了空嗎?神使他們在耶利哥得勝,在艾城就要失敗嗎?在當時以色列人不明白,長老不明白:約書亞自己也不明白。約書亞和長老們都俯伏在耶和華底面前,他們悲苦的情形,我們可以在七章六至九節里看見。 「約書亞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長老把灰撒在頭上,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約書亞說,哀哉,主耶和華阿,你為什麼竟領這百姓過約但河將我們交在亞摩利人手中,使我們滅亡呢。我們不如住在約但河那邊倒好。主阿,以色列人既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迦南人和這地一切的居民聽見了,就必圍困我們,將我們的名從地上除滅。那時你為你的大名要怎樣行呢。」 「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起來,你為何這樣俯伏在地呢,以色列人犯了罪,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們的傢具里。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敵面前站立不住。他們在仇敵面前轉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詛的。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你起來,叫百姓自潔,對他們說,你們要自潔預備明天。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以色列阿,你們中間有當滅的物。你們若不除掉,在仇敵面前,必站立不住。到了早晨,你們要按著支派近前來。耶和華所取的支派。要按著宗族近前來,耶和華所取的宗族,要按著家室近前來,耶和華所取的家室,要按著人丁,一個一個的近前來。被取的人有當滅的物在他那裡,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燒。因他違背耶和華的約,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 在這里耶和華說明以色列人失敗的原因了:因為在以色列人當中,有人違背了耶和華吩咐他們的約,取了當滅的物,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放在他的家裡。所以耶和華丟棄他們,把他們交在艾城人的手裡。耶和華告訴耶書亞,叫他明早可以召以色列人前來,查出那當滅的東西,把當滅的東西,和偷竊的人一同焚燒。因為不把他除掉,他們以後不能再站立在他們的敵人面前。到了明天早晨,他們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行了。他們怎樣去查察?請我們繼續念十六至二十一節: 「於是約書亞清早起來使以色列人按著支派近前來,取出來的,是猶大支派,使猶大支派近前來,就取了謝拉的宗族,使謝拉的宗族,按著家室人丁,一個一個的近前來,取出來的,是撒底,使撒底的家室,按著人丁,一個一個的近前來,就取出猶大支派的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面前認罪,將你所作的事告訴我,不要向我隱瞞。亞干回答約書亞說,我實在得罪了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我所作的事如此如此,我在所奪的財物中,看見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銀子,一條金子,重五十舍客勒,我就貪愛這些物件,便拿去了。現今藏在我帳棚內的地里,銀子在衣服底下。」 查出了!以前沒有人可以知道,約書亞不知道,長老們不知道,甚至偷竊的人的父親也不知道,但耶和華已經清楚的知道了。那天早晨,耶和華指出亞干來。亞干知道不能夠再隱藏了,就直認出他曾竊取了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銀子,和一條重有五十舍客勒的金子。 在第六章里,耶和華怎樣指示他們處置耶利哥城的物件?耶和華叫他們焚城,惟有金子銀子和銅鐵的器皿,都要放在耶和華殿底庫中。衣服是應該被焚的,金子和銀子是應該歸給神的;但是亞干把它取了埋藏起來。他以為很聰明,因為他可以把物件藏在帳棚的地下,不使人看見;但是雖然如此,在人是看不見,可是耶和華卻已經完全看見了。當亞干把贓物說出以後,約書亞怎樣作了呢?請我們再念二十二至二十六節! 「約書亞就打發人跑到亞乾的帳棚里。那件衣服果然的在他帳棚內,銀子在底下,他們就從帳棚里取出來,拿到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那裡,放在耶和華面前。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把謝拉的曾孫亞干,和那銀子,那件衣服,那條金子,並亞乾的兒女,牛,驢,羊,帳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帶到亞割谷去。約書亞說,你為什麼連累我們呢。今日耶和華必叫你受連累。於是以色列眾人用石頭打死他,將石頭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燒他所有的。(他所有的原文作他們)眾人在亞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頭,直存到今日。於是耶和華轉意,不發他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亞割谷,直到今日。」(亞割就是連累的意思)。 請我們大家想想!這段故事給今日的教會有什麼教訓?聖經裡面寫著神對於信他的人有不少應許;新約里的應許,神要賜給我們,也像神要把舊約的應許賜給以色列人一樣。但是我們今日已經得著多少的應許呢?許多基督徒差不多不再相信聖經了。如果你問他為什麼不相信?他就會回答你說:「聖經里的應許都是沒效驗的。」這是真的嗎?神是永遠可靠的,所不可靠的就是我們!人為什麼不能夠承受神所賜的恩惠呢?有許多熱心的信徒,因為得不著神的應允,就愁苦的翻開聖經去問神說,為什麼你應許使我們戰勝撒但,今天倒叫我們失敗呢?為什麼你應許我們得平安,現在我們倒愁苦呢?不少熱心的信徒要這樣向神質問。但是神怎樣去回答他們呢?他要對我們說,這不是我不願意,是因為在你們當中還藏著當滅之物阿。今日教會為什麼會失敗?信徒的境況為什麼如此可憐?作聖工的人為什麼失卻能力?因為在他們當中有了當滅之物!若不是這樣,主早就在我們當中行大事了。主的言語是永不落空的,我們不要查問別的事,我們只要自問自己有了什麼阻礙神的應許的東西!什麼是阻礙的東西呢?就是埋藏的罪!最能夠陷害一個信徒或是一個教會的阻礙物,不是那些明顯的罪,卻是那些埋藏的罪,比方亞乾的罪是人人看見的,他底贓物也擺在人人可以看見的地方,那末他會怎樣?他必不易叫人受害,因為人人都可以看了他的惡事了。但是他不放在別人的眼所能看見的地方,倒把它埋藏在帳棚內地下,以致以色列人都受了他的害。朋友!且看看你的帳棚下有什麼當滅之物?教會的帳棚下有什麼當滅之物?作聖工的人的帳棚下有什麼當滅之物?在帳棚下看不見的當滅之物是什麼?就是內心底罪,貪財拜瑪門的罪,詭譎虛偽的罪,仇恨嫉妒的罪,淫亂不潔的罪,自高自大的罪,愛世界過於愛神的罪!諸位,這就是埋藏著的當滅之物,就是使我們每次在敵人面前失敗的那些當滅之物。就是這些阻礙教會不能復興,就是這些使作聖工的人遭遇失敗。 現在讓我們去察看自己藏有什麼當滅之物!或者有人會說,耶和華太嚴厲了,一人盜竊,使全軍失敗!這不是神太嚴厲,正是神的慈愛:因為一個人犯了罪,若果耶和華不懲罰他,那末不久全營的士卒也都要去犯罪;神所以要把他殺掉,為要給以色列全族一個儆戒。傳染病可以從一人傳染到一家,由一家傳染到一個城市;世界上最大的傳染病就是罪惡,只要有些少存留著,不久便可以蔓延很遠了!耶和華為要保存以色列全族,就要懲罰亞干!耶和華知道少少的罪種可以蔓延,就不許以色列人犯罪;若是他們有人犯了罪,耶和華就要把他們交在敵人手裡。 人想知道自己的罪是不易的,人想知道自己隱藏的罪是更不易的。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誰能識透呢?」不止別人的心不能看透,就是自己的心也不能看透;只有神能清楚看透我們。你只要願意求神指示,他必定使你認識自己的罪。耶和華已經指示了約書亞,他也能照樣指示你。 朋友!你願意知道自己的罪污嗎?來到神的面前,像大衛一般禱告!請你們看詩篇一百三十九篇二十三至二十四節,他所發的禱告。 這真是根本的禱告,大衛說:「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如果我們真能常常這樣誠懇的禱告,神必定垂聽我們,指示我們。以後還有一件要緊的事,就是把那隱藏的當滅之物帶到亞割谷去完全焚燒。不是只把它從帳棚下取到抽屜里去,是要把它焚燒;神不是要我們把我們的罪惡從這里搬到別處去,他要我們把我們的罪惡焚燒! 弟兄姊妹們!你願意把當滅之物焚毀了嗎?否則神要把你舍棄。除了罪以外再沒有什麼可以使我們失敗;更甚的就是我們內心的罪,因為它可以使教會退步,可以使人失了平安。我知道這樣講,有許多人是不愛聽的,但我不怕,我一定要這樣講!我請問你有病的時候吃什麼?吃糖嗎?還是吃葯?糖雖然是甜的,但是吃了你底病依然存在;葯雖然是苦的,人所不愛吃的,但是吃了對於你的病卻有很大的幫助。我不敢欺騙神,也不敢騙人;我不能把糖給有病的人吃,我一定要把葯給有病的人吃!聽來雖然不好聽,但是它有很大的幫助。你們有沒有察看自己心裡的當滅之物?你願意察看嗎?神要指示你,叫你把一切的罪帶上亞割谷去焚燒。你從那一天把它焚燒神就要從那一天賜福給你。一個基督徒能夠這樣行,他的生活必有大大的改變;作聖工的能夠這樣行,他的工作必有很好的效果;一個教會能夠這樣行,那個教會必有空前的大奮興!以色列人把亞干除掉以後他們就得勝了艾城。神現在要帶領我們出戰了,在未戰以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各人都要把當滅之物除掉!你願仍然像以前一樣失敗嗎?你願教會仍然像以前那樣不冷不熱嗎?你願你的工作仍然像以前一樣不興旺嗎?你若是不願意,就當求神指示你隱藏的當滅之物,求他賜力量給你,把當滅之物盡都帶到亞割谷去焚燒;那末以色列人後來怎樣得勝,我們也必照樣得勝。願神使我們在失敗後再能興起,得著勝利!上章目錄
㈡ 計志文的生平
十二歲那年,計志文的父親逝世。此後,計志文隨母親及妹妹度日,母親每天起早貪晚,耕田織布,獨立支撐家庭。計志文也時常幫助母親耕種、施肥、擔水等。為了維持生計,母親不得不忍痛把最小的女兒給了人家,以供兒子教育的費用,並勉勵兒子,不怕貧窮,要刻苦立志向學。
為謀生計,計志文到一家布店當學徒。置身商場,他很快染上不少惡習。這段時間的經驗,使他明白,必須學習英文,才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後來發現,在距他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所伯特利中學,是石美玉醫生和美國宣教士胡遵理創辦的,因為是教會學校,收費不貴。就這樣,他到那裡就讀。 有一天,內地會宣教士提班到伯特利中學講道,講題是:「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神在這次佈道會揀選了他的僕人,計志文受聖靈感動,使他認識到自己是個罪人。當晚,他第一次跪在神面前,向神大聲呼喊說:「我的神,你是我的救主,求你憐憫我這個罪人」。從此,神除去了他一切的重擔,使他內心充滿了平安和喜樂。
1924年,計志文考入上海郵政局工作,收入頗豐,且有社會地位,前途充滿希望。但他的內心並未因此感到滿足。第二年,福州的王載牧師到上海佈道,計志文聽到他大有能力的講道之後,深受感動,遂請王載為他施洗。此後,計志文更加渴慕神的真理,熱心參加教會各種聚會。他為自己取名「安德烈」,立志能向使徒安德烈一樣,做一個領人歸主的人。接著,他先後帶領自己的兩個妹妹、母親及祖母信主。 佈道團於2月18日出發,四年間共跑了五萬公里,足跡遍及全國133個城市,舉行了3389場聚會,向40萬人傳福音,其中約有近二萬人決志信主。在悔改歸主的人中間,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有工人、農民、商人,也有青年學生和軍人,甚至還有土匪、貪官、惡棍和謀財害命者。因著他們強有力的宣道和見證,所到之處,無不帶來復興。由於宣教工作的需要日增,伯特利佈道團還在全國各地成立了十個分團,傳揚福音,復興教會。在他們的帶動下,許多地方的教會也成立了佈道團。計志文和伯特利佈道團,不僅把福音之火燃遍長城內外和大江南北,也把福音的種子撒向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新疆等邊陲地區。1938年後期,計志文和歐伊文博士經雲南進入越南,到河內和海防等地佈道,並在西貢舉行全國性的佈道會,同樣給越南的教會帶去極大的奮興。在宣道過程中,他們除採取個人見證、露天聚會、福音大會和奮興培靈等佈道方法外,也常有神跡奇事相伴隨。計志文將伯特利佈道團的成就,完全歸功於聖靈的工作。
抗戰爆發後,計志文將上海伯特利教會的同工,包括石美玉和胡遵理女士,還有神學生和孤兒等100多人帶往香港,在九龍開辦教會、小學和孤兒院。戰亂造成許多孤兒流離失所,計志文響應宋美齡女士的號召,分別在香港和貴州創辦孤兒院,收容戰地難童。不久,計志文到美國講道,並推動救助孤兒等事工,得到美國主內弟兄姐妹的支持,他們除志願認領一千多孤兒外,還捐款支持計志文的孤兒院。 抗戰勝利後,計志文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佈道會」,從事佈道和孤兒院事工。中國佈道會的發展現已遍及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美國八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社區。
1949年2月,計志文應邀赴美,在美國基督教會芝加哥年會上擔任講員。計師母因肺病發作,赴香港醫病。不久,國內政治形勢發生變化,二人被阻香港。既不得返回國內,計志文就租借九龍佐敦道上的「快樂戲院」,作為聚會場所。每禮拜前來參加主日崇拜的都有1200多人。1951年8月,他與他的同工正式成立教會,由於聚會人數日增,他們就發動會眾奉獻,購地建堂。1956年10月新堂落成,取名為「中國佈道會迦南堂」。 五十年代初,計志文開始了在東南亞國家的宣教工作。此後數十年間,他先後應邀到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等地開荒佈道,建立教堂,主領奮興會和佈道會,為各地教會帶去大復興,成百上千人決志信主。計志文的宣教事工對東南亞諸國華人教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傳福音的足跡遍及全世界五十多個國家,環游世界達十五次之多。在宣教過程中,計志文還應華人教會的需要,先後在各地建立了多所神學院,其中包括台中聖經學院、印尼東南亞聖道神學院、香港聖道學校和泰國伯特利神學院等。造就出數以千計的傳道人,其中包括東南亞聖道神學院院長的黃彼得及大佈道家唐崇榮等。1981年,印尼聖道神學院為了紀念他,興建起一座能容納1200人的大禮堂,命名為「計志文紀念堂」。
㈢ 解析美國伯特利大學怎麼樣
伯特利全稱伯特利大學Bethel University也有人叫貝塞爾學院 成立於1842,是一所規模小型(10000以下)的教會大學教學型綜合大學。
伯特利大學可授予大專文憑、學士、碩士學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爭取彈性學制、個性化專業設置、新生快班、優等生課程、雙學位、獨立研究、挑戰性課題等。特殊課程包括實習、暑期學分課程、校外調研、海外學習及美國陸軍、海軍、空軍後備軍官訓練等。
學校的熱門專業是商學/市場營銷、衛生職業和相關學科、跨學科研究。學校有全職教師134人,72%擁有本專業的最高學歷。共有學生近3000人,其中本科生2700人。女生佔64%,男生佔36%。學生來自全美38個州和地區。本州學生佔72%。新生中83%可升入二年級繼續學習。
學校特色
伯特利大學在其活躍的基督教氣氛中向學生們傳播最優質的教育。《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雜志曾將伯特利大學列為中西部地區文科學院的第八名。
學校設施
伯特利大學設有便利的校園網。有300台計算機可接入網際網路。圖書館擁有藏書15萬冊、期刊3400種。
學費與獎學金
伯特利大學一年的學雜費共15300美元,住宿和伙食費5400美元,學校可滿足83%學生的住宿需要。平均每個本科生可獲助學金12700美元。
俱樂部與社團
校園里的社團組織包括話劇/戲劇社、報社、電台、電視台、合唱團。學校是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的成員(第三分部)。校際運動包括棒球(男子)、籃球、越野跑、高爾夫球(男子)、冰球(男子)、足球、壘球(女子)、網球、田徑、排球等。
㈣ 石美玉的女佈道家
石美玉不僅在醫療方面享有盛譽,同時她也是中國教會著名的女佈道家。作為一個尊主為大的女子,她熱心教會的福音事工。1918年8月19日,石美玉同餘日章,陳維屏,誠靜怡,胡素貞,蔡蘇娟等七人,在牯嶺蓮谷夏令營,組成了中華國內佈道會,由丁立美牧師任總幹事。這是華人第一個佈道組織,差遣宣教士在中華大地宣教,腳蹤遍及邊疆各地,對教會發展影響甚大。
1920年,由於受當時盛行的自由神學影響,在華的衛理公會的信仰轉變成為「現代派」。石美玉無法認同「不信派」的立場,遂與胡遵理一同離開了衛理公會。二人同到上海,創立了伯特利教會、伯特利神學院、伯特利醫院及伯特利中學。翌年,中華醫學會上海支會成立,被選為副會長。1922,石美玉購買製造局路639號內的民房及鄰近39畝荒地,擴建醫院,附設護士學校。除此之外還興辦了小學、孤兒院。
1930年,從美國遠道而來的衛理公會的亞斯伯里大學環球佈道團參加伯特利夏令聖經會。來自彼岸的那些年輕人,全憑信心仰望神,供應他們一切需要。伯特利教會受聖靈感動,效法他們,於1931年2月,由計志文發起成立了「伯特利環球佈道團」。神使用佈道團,在中華大地燃起了復興的火焰。佈道團的腳蹤遍及中國各省,屬靈復興也延及海外。期間石美玉除在她妹妹去世的時候,曾回九江但福德醫院負責一段時間,大部分時間是在上海從事佈道。抗戰期間,石美玉和胡遵理到香港,把伯特利教會的事工伸展到香港,創辦當時最有規模的伯特利神學院,並設有中學。學院造就了不少的青年,成為海外一代教牧的骨幹。
八一三事變後,伯特利,醫院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翌年,石美玉在法租界另設分院及診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租界淪陷,分院及診所業務近乎停頓。抗戰勝利後,石美玉在美國積極籌劃經費,在廢墟上逐步復興伯特利醫院。伯特利醫院業務逐步恢復,由石成志任代院長。1951年5月,石美玉要求上海市政府接辦醫院。1952年12月,伯特利醫院更名為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
㈤ 哈爾濱都有哪些教堂
怕自己說不全,就在網上幫你找了
01 Ex-St.Sofia Church,ORTHODOX
原聖索非亞教堂(東正教)
現哈爾濱建築藝術館
道里區透籠街88號
64路 哈一百站下
始建成於1901年,現建築1932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47081.jpg
02 Ex-St.Nicholas Cathedral,ORTHODOX <Demolished>
原聖尼古拉大教堂(東正教)喇嘛台,中央寺院
現已拆除
南崗區紅博廣場
64路 博物館下
始建成於1900年,拆毀於1966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0756.jpg
03 Protection of the Virgin Church,ORTHODOX
聖母帡幪教堂(東正教)聖母守護教堂,烏克蘭教堂
現中華東正教哈爾濱教會
南崗區東大直街268號
104路 秋林公司站下
始建成於1922年,現建築1930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2080.jpg
04 Ex-St.Iver Church,ORTHODOX
原聖依維爾教堂(東正教)
現已廢棄
道里區霽虹街工廠胡同
64路 兒童電影院站下
始建成於1908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2998.jpg
05 Ex-St.Alexei Church,ORTHODOX Immaculate Conception Church,CATHOLIC
原聖阿列克謝教堂(東正教)
現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天主教)
南崗區士課街47號
87路 革新街站下
始建成於1921年,現建築1935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4136.jpg
06 Ex-Assumption Church,ORTHODOX
原聖母升天教堂及鍾樓(東正教) 聖母安息教堂
現文化公園內電子娛樂廳
南崗區東大直街游樂園內
104路 南通大街站下
始建成於1908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4719.jpg
07 Ex-Annunciation Church,ORTHODOX
原聖母領報教堂(東正教)
現已拆除,
道里區友誼路
始建成於1903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5322.jpg
08 Protestant Church of Nangang District Ex-Lutheran Church
原路德宗教堂 尼埃拉依教堂
南崗區基督教會
南崗區東大直街252
104路秋林公司站下
始建成於1916年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5790.jpg
09 Hallelujah Church,PROTESTANT
哈利路亞教堂(基督教),香坊區油坊街
88路貴新街站換乘73路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6230.jpg
10 Bethel Church,PROTESTANT
伯特利教堂(基督教),道里區建國街
67路建國公園站下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6447.jpg
11 呼蘭天主堂(天主教)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6790.jpg
12 Ex-Seventh Day Sabbath Adventist Church Xinyang Road Protestant Church
原復臨會教堂,新陽路基督堂(基督教),道里區新陽路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6988.jpg
14 Ex-Baptist Church Protestant Church of Daowai District
原浸信會教堂,道外區基督教會(基督教),道外區北七道街 64路道外七道街下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7495.jpg
15 Ex-St.Stanislas Church,CATHOLIC Sacred heart Cathedral,CATHOLIC
原司坦尼斯拉夫天主堂耶穌聖心堂(天主教),南崗區東大直街211 104路秋林公司站下 1907 2004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7994.jpg
16 St.Joseph Church,CATHOLIC
若瑟堂(天主教),道外區江畔路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8196.jpg
17 先驅者伊萬教堂(東正教),道外區皇山公墓
http://otho.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27658539.jpg
道里新開街另有一座波蘭天主堂,教徒1000人
哈爾濱監獄內聖尼古拉教堂建於1928年
慈心院,1927年建於馬家溝營部街,該院附設有聖母悲哀教堂、尼古拉二世和塞爾維亞亞歷山大大公紀念教堂。1945年哈爾濱教區
歸屬莫斯科正教會後,這里遂成為教務委員會所在地
聖母符拉季米爾女子修道院,建於1924年,起初設於民宅內,1927年擇郵政街址建院。該院有教堂一座
喀山聖母男子修道院,在松花江江心島上創建,後因種種不便遷入市區。1924年8月,修道院在馬家溝定址奠基,動工修建,年底落成。它坐落的街道遂被稱為十字街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位於南崗曲線街,原為西大直街中東路商務學堂1910年創辦的附設教堂,1925年遷此重建
聖彼得保羅教堂位於新安埠安豐街,1923年1月籌建,1924年2月落成,1942年重建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位於南崗教堂街,原為俄軍設在公主嶺的隨軍教堂,日俄戰爭後遷至哈爾濱懶漢屯,後又遷阿列克謝耶夫村(小北屯),1912年再遷馬家溝,建木結構教堂。教堂街因此而得名。現存的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是1930年10月12日始籌建,1931年5月動工,1935年10月6日落成的。該教堂是由斯米爾諾夫設計、卡爾貝舍夫監督施工的。新老教堂曾長時間並存。1938年,原木結構教堂成為哈爾濱東正教神品學校校址。
聖母??教堂,又譯聖母守護教堂,俗稱烏克蘭教堂,初建於1922年,位於南崗新買賣街(現奮斗路)烏克蘭俱樂部內,1930年遷東大街俄國人舊墓地(俗稱老毛子墳),6月1日奠基,12月15日舉行竣工祝聖儀式。該教堂的圖紙是日丹諾夫1905年為聖母安息教堂設計的,當時未被採用,25年後重見天日。建築呈拜占庭式風格,端莊渾厚。現為中華東正教哈爾濱教會所在地。
主易聖容教堂,建於1920年3月,位於懶漢屯木蘭街。該教堂為磚木結構,規模不大。教堂住持是大司祭科切爾金。以都主教麥佛季名字命名的避難所就設在這里。
述福音約翰教堂,建於1923年,位於馬家溝無線電街(後改稱文藝街)。是"俄人之家"教養院(舊譯"俄房教養院")附屬教堂。
聖先知約翰教堂,又稱莫斯科兵營教堂,建於1923年7月,位於北安埠街(後改稱北安街)。該教堂為小型木構建築,形似艦船。1958年遷皇山墓地。
聖先知伊利亞教堂,1921年11月創立,坐落在道里工會街(後改稱工部街),是鐵路機械總廠職工利用鐵路板房改建的。
聖鮑利斯教堂,位於正陽河河圖街,1923年始建,1927年竣工。
聖尼古拉教堂,位於江北船塢臨江街,1923年始建,1928年竣工
1903年,在中東鐵路全線通車之前,俄國東正教最高會議根據北京傳教士團和一些在"北滿"司祭們的要求,經俄國財政大臣維特和陸軍大臣庫羅巴特金同意,於6月11日命令將「北滿"東正教教務由外貝加爾教區移交北京傳教士團管轄。庫羅巴特金同意上述決定的同時,還向俄國東正教最高會議提出了"僅將中國各省我軍已撤離地區的神職人員劃歸北京教區,而將我軍仍佔領地區的神職人員劃歸就近的俄國符拉迪沃斯托克教區更為適宜"的建議。同年7月14日,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根據中東鐵路管理局命令,鐵路沿線各教堂司祭等屬於中東鐵路供職人員,按月領取津貼。1907年中東鐵路管理局民政處成立後,設立了專門機構管理沿線教務。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特別是1920年以高爾察克海軍上將為首的沃木斯克政府及其復辟運動潰敗後,俄國貴族、臨時政府官員、自衛軍官等亡命者及大批普通勞動者湧入哈爾濱。百餘名來自俄國各地的東正教神職人員(包括4個教區的主教、許多大司祭、司祭)也匯入這個流亡群中。1922年,哈爾濱的俄僑多達20萬人。同年初,流亡在哈爾濱的原俄國奧連堡和圖爾蓋教區大主教麥佛季(舊譯米佛提、迷夫傑等)以及新上任不久的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沃斯特羅烏莫夫,以中東鐵路沿線僑居俄國東正教徒多達30萬人。而以與符拉迪沃斯托克教區完全失去聯系為由,向塞爾維亞俄國東正教流亡教廷提出了建立新教區的請求。3月29日,塞爾維亞俄國流亡教廷發布成立東正教哈爾濱臨時教區的命令(後來去掉了「臨時"二字),並任命麥佛季為本教區第一任大主教。6月2日,俄國東正教哈爾濱教區成立。9月27日,東正教哈爾濱教區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教區負責宗教事務的常設機構是教務委員會。它最初由五人組成(其中有兩名世俗人員),1924年,根據教廷命令改由三人組成(其中一名世俗人員)。教區還設有監察委員會,最初由四人組成,1924年改由六人組成,負責監察財務收支、財產使用和工廠生產。雖有教務委員會、監察委員會,大主教卻是教區內的唯一獨裁者。在教區第一屆代表大會上麥佛季就明確指出:"主教是教區的執牧人、統治者,教區的一切權力歸主教"。
麥佛季1929年升任都主教,1931年3月去世。4月1日。塞爾維亞俄國流亡教廷任命大主教梅列基為哈爾濱教區第二任首腦。梅列基原名米哈依瓦西里耶維奇扎鮑列夫斯基,畢業於俄國喀山神學院,後曾擔任托木克神品學校校長、外貝加爾和涅爾琴斯克(即尼布楚)教區主教,1920年8月逃亡哈爾濱,次年應北京傳教士團邀請主持哈爾濱聖母領報教堂教務,1930年升任大主教。在梅列基擔任教區首腦的十幾年間,東正教哈爾濱教區在日偽政權的支持下迅速發展。據統計,1932年哈爾濱教區共有教堂46所。當年的俄文刊物《亞細亞》稱,"就是在國外的所有俄國東正教教堂也沒有如此之多"。然而,到1940年該教區已轄有設堂區的教堂50所,未設堂區的教堂兩所,學校或機關附屬教堂8所,祈禱所6個,修道院3座,共有各種教階的神職人員217人。此時,哈爾濱教區的轄區已包括了中國以外的庫頁島、日本神戶、印度尼西亞萬隆和朝鮮等地。
1939年9月26日,在哈爾濱教區紀念梅列基任教職50周年之際,塞爾維亞教廷將他晉升為都主教,並任命他為該教廷遠東地區代表,不久又任命他為遠東總主教區牧首(當時塞爾維亞流亡教廷轄有西歐、北美和遠東三個總主教區,三個一般教區和一個直屬教區。哈爾濱是遠東總主教區牧首所在地)。於是他成為了所謂"東亞俄僑的統一者"。
1945年8月,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和蘇聯出兵東北震撼了俄國東正教哈爾濱教區。這時,長期流亡在哈的原俄國堪察加教區大主教涅斯托爾(1921年來哈)和哈爾濱教區的兩個助理教務主教尤維納里、季米特里順應時事地發表聲明,宣布與塞爾維亞流亡教廷斷絕關系.要求加入莫斯科全俄東正教會。同年10月,莫斯科全俄正教會代表來哈,與涅斯托爾等人簽署了聯合聲明。東正教哈爾濱教區從此加入莫斯科全俄正教會。1956年中華東正教會成立後,哈爾濱教區改稱中華東正教哈爾濱教會。
教堂是教區活動的陣地。東正教哈爾濱教區極盛時期共有教堂、祈禱所、修道院近70所。這里我們僅將哈爾濱市內東正教堂做一簡要介紹。
香坊尼古拉教堂,位於軍官街,建於1898年8月,1926年重建。它是哈爾濱,也是中國東北的第一座東正教教堂。
喇嘛台,又稱中央寺院,該教堂是一座古典哥特式八面體木結構建築,設計師是聖彼得堡的波特列夫斯基。起初稱聖尼古拉教堂,1908年2月29日奉教廷令改稱聖尼古拉大教堂。1922年哈爾濱教區成立後,成為主教所在地大教堂。1931年麥佛季死後,屍骨葬在這個教堂之下。1933年9月,增修伊維爾小禮拜堂。
聖索菲亞教堂,位於道里水道街(現兆膦街)。它的前身原來是南崗懶漢屯一帶的俄軍第四東西伯利亞步兵旅的木結構隨軍教堂。1907年3月由哈埠巨商契斯恰科夫出資將其移至水道街。1912年11月,契斯恰科夫又出資重建磚石結構教堂。1923年10月14日.索菲亞教堂第三次重建,1932年11月25日落成。該教堂為奧斯科爾科夫設計,可容2000人做禮拜。1934年,哈爾濱符拉季米爾神學院曾設在這里。
另一座伊維爾教堂坐落在王兆屯懶漢街,1922年,被焚,後在鐵路用房臨時設堂,1946年遷斯拉夫屯(現發電廠一帶)文景街
.江北尼古拉教堂
1924年建成,毀於1970年代。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位於松花江北岸太陽島上
俄國發生革命以後,1922年,哈爾濱的東正教教徒人數大概有30萬人。這也可以說是1922年—1924年教堂數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根據有關資料《滿洲宗教志》,這期間,哈爾濱建成5座教堂,2座修道院,中東鐵路沿線各地建成11座教堂。1924年俄國僑民繼續來到中國,到1928年達到10.8萬多人。從1928年以後,聖伊維爾教堂開辦了兩期神職人員培訓班,每一期20個人,分正式和旁聽兩個類,每期學制3年。後來他們開辦了一所聖弗拉基米爾學院。該學院設立了神學、東方經濟和工程技術三個系。神學系是俄國東正教在國外的最高學府。
1922年哈爾濱東正教會,哈爾濱教區正式成立。從此之後,在哈爾濱的東正教機構的活動就更多,不但有宗教活動,而且還發行和出版自己的宗教方面的書。這些刊物不但在哈爾濱銷售,而且也在歐洲和美國賣。其中影響比較大,出版時間比較長的是雙周刊《聖賜食糧》(別的譯本叫《天食》)。這個刊物在1926年創刊,由喀山男子修道院主辦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俄僑出版的宗教刊物還有:《播種者》、《基督之路》、《信仰與生活》、《東正教之光》、「神聖之春」等。俄僑東正教會在哈爾濱也有過自己的出版社,出版過一些宗教書籍。
哈爾濱的基督教青年會正式建立於1919年,一直到40年代末,這個基督教會在哈爾濱青年活動方面和在哈爾濱青年教育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哈爾濱,從1932到1942年是宗教活動最鼎盛的時期。俄僑中各個民族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堂里進行宗教活動。在俄國發生革命以前,哈爾濱只有一個聖尼古拉大教堂和5—6個普通教堂,40年末—50年代初,在俄國僑民離開哈爾濱之際,哈爾濱有22座大的東正教教堂、2座天主教教堂、烏克蘭人教堂、亞美尼亞祈禱堂和2座浸信會教堂等 .
㈥ 聖誕節起源問題求救
▲聖誕節的由來
(一)在宗教上
過聖誕節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可是你可曾探究過這日子的由來?你知道為什麼要慶祝這日子嗎?
聖誕節的由來可追溯到2001年前耶穌的誕生。
耶穌是那一年誕生的呢?
確實年份雖然已無從考察,但大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應該是在劃分世紀的那一年(即公元前一年),只不過正確的出生日期無法確定。因此早期的基督教徒便以羅馬帝國時期的密司拉教派,在每年一二月二十五日紀念太陽神誕辰的第一天定為【聖誕節】。
所以聖誕節在宗教上是基督教徒紀念耶誕生的一個重要節日。
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恆。馬利亞,也就是耶穌的母親,因聖靈的感動而懷孕,在夢中天使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她將要生下神的兒子,他要被稱為耶穌。就在與丈夫約瑟返往家鄉時,所有的旅店客滿,因此馬利亞被迫在馬槽生下耶穌。遙遠的東方有三博士得到神的啟示,追隨天上的一顆明亮星星找到了耶穌,俯伏拜他,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葯為禮物獻給他。在伯特利野地的牧差人也聽到天使的聲音從天上發出,向他們款耶穌降生的佳音。
(二)在民俗上
那可就要追溯到德國了。在德國,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天分別秩為第一、二、三、四個待降節(advent)。在第一個待降節左右就開始了耶誕市集,而第一個待降節當天,家家戶戶都會將待降花圈(adventskranz)中第一根蠟燭點燃,之後每個待降節分吸再依序點燃待降花圈的其他蠟燭,等第四根蠟燭被點燃的時候,就代表耶誕節要來啦!
這段期間德國家庭同時開始准備各項采買、裝飾,大掃除的工作,這像不像我們的臘月呢?而小朋友也會得到一份「耶誕日歷」(ADVENTSKALENDER),這是一個紙盒,上面會有1到24個小「門」,每個小門後面都有一樣小玩具或糖果之類的東西。就像我們小時候在住家附的雜貨店「抽」東西一樣,小朋友從十二月一號開始每天可以開一個門,剛好開到十二月二十四的耶誕節前夕。不過頑皮的小朋友通常迫不及待地在第一天就將它全部打開了!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聖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聖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於是,將禮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聖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准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並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
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麼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後,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他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聖誕老人來慶祝聖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聖誕樹的由來
1.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後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後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人,在聖誕節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人的好意。
然而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聖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做為聖誕樹。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琅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徵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平安夜的由來
聖誕節前夕也就是俗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底佳音隊這種節日活動是怎麼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備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九點過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然後再由小女孩念出聖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後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聖誕老人派送聖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廳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整個報佳音的活動大約要持續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才結束。
▲聖誕歌曲平安夜的由來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靜享天賜安眠,青享天賜安眠。」這一首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聖誕名曲,出自奧國阿二卑斯山的一個小村莊提羅。
1818年聖誕節的前夕,村裡的牧師約瑟.梅爾望著教堂里破舊的風琴而煩,因為幾個鍵盤都已經彈不出聲音來了,他不知該如何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節聚會,在訪村人的歸途中,爾牧師經過村郊的小山坡,當他從一上俯視幽靜的小村,幾盞燈光點綴著幽暗的黑夜,在皚皚雪地里更顯得寂靜。眼前的世界使他德佛重回2001年前耶穌在伯利恆誕生的夜晚,那般地祥和與寧靜,充滿非神聖與平安,此時突然靈光一閃,他急忙飛奔回家,把蘊藏在腦海中的詩景寫成了「平安夜」的歌詞。翌日早晨,梅爾牧師去找好友佛蘭茲.古魯伯,把詩交給他。古魯伯是一位琴師,當朗頌這首詩時,也產生彷佛置身於耶穌降生的夜晚一般,因此他興地立即做了一支曲子來配詞。他們兩人開始快樂地練唱,准備晚上聖誕聚會時可以表演。在平安夜的晚上,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小教堂里,聚會中爾牧師高唱了這首新曲子,當晚雖然沒有風琴的伴奏,但是簡單美妙的詞句和棌和的旋律卻感動了所有在場的聽眾,而流傳至今。
▲聖誕節的意義
聖誕節對傳統的基督徒來說,是在慶祝耶穌的誕生。他們會在聖誕節的早上去做聖誕禮拜,以紀念耶穌和發揚基督的精神。不過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種大眾化的民俗活動,是一個大家分享彼此對於家人、朋友甚至於他人的愛與關懷的日子。它也象徵著人們對於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感恩、銀善、信實、溫柔以及節制的期望。印象中,聖誕節似乎應該在皚皚白雪中度過的節日,但是有趣的是,對住在南半球的人門,例甘澳洲或南美洲的人們而言,聖誕節可是夏日的節慶呦!
參考資料:http://www.shes.cy.e.tw/xmas/xmas.htm
㈦ 上海二醫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激光美容中心的歷史沿革
創始人石美玉醫師。1873年生於湖北黃梅,是我國醫學界最早留學美國的女醫師,1896年畢業於密執安(Michigan)大學,歸國後在九江創辦但福醫院及護士學校,並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1920年自九江來上海創辦伯特利醫院(九院前身)。
1920年石美玉醫師與其友人胡遵理教士自九江來上海,並創辦伯特利教會。作為教會事工之一,她們在製造局路565號設立醫院、護士學校,並相繼設立小學、禮拜堂及孤兒院等機構,由石美玉負責。1922年,石美玉等買下製造局路639號內的幾間民房,並對鄰近的39畝荒地進行改造修建醫院,這就是九院的前身。當時有9名醫生、6名護士、3名職工。
1938年5月,遂在當時的法國租界內的復興西路21號(原名伯賽仲路)租用房屋設立分院,在八仙橋西藏南路169號設立診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伯特利總院陸續復原。石成志代院長,梅國貞醫務主任主持醫院工作。1949年,病床增至60張,增設兒科、眼科、牙科、骨科。1951年伯特利醫院一致請求政府接辦醫院,並訂立愛國公約,同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派軍代表正式接管伯特利醫院。
1952年12月,伯特利醫院更名為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分院和診所相繼停止業務。1957年1月第九人民醫院劃歸為上海第二醫學院,作為兒科系教學基地。1958年10月,第二醫學院將兒科系調整到新華醫院,九院重新劃歸市衛生局,屬蓬萊區領導。
1958年6月12日江南造船廠青年工人徐偉,因被機器撞擊頭部引起嚴重腦部損傷、腦震盪、顱骨骨折,經九院醫務人員奮力搶救於10月14日痊癒出院,獲得中央衛生部的表彰。1960年被評為全國文教戰線先進單位,有院長魏原樾代表醫院赴北京出席文教戰線群英大會。
1964年,第九人民醫院再次劃歸上海第二醫學院,作為口腔系教學基地,並陸續由瑞金及仁濟醫院抽調醫務人員充實九院。
1965年12月,口腔醫學系教學實習基地從廣慈醫院(瑞金醫院前身)遷至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正式列為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系教學醫院。
1985年6月15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第二醫學院改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院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1987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改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同年,成立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1989年又成立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測試中心。
1995年著名整復外科專家張滌生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著名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著名骨科專家戴尅戎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九院醫院建設「十五」規劃啟動,發展目標是:以口腔、整復外科和骨科為特色的內、外科為基礎的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教學醫院,部分或大部分學科能成為亞洲醫學中心之一。新世紀為九院發展創造了新契機。
㈧ 聖誕節的由來和聖誕歌的創始
聖誕節的由來可追溯到2001年前耶穌的誕生。聖誕歌據說,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聖誕節,摩爾發現教堂里管風琴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
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那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
確實年份已無從考察,但大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應該是在劃分世紀的那一年(即公元前一年),只不過正確的出生日期無法確定。因此早期的基督教徒便以羅馬帝國時期的密司拉教派,在每年一二月二十五日紀念太陽神誕辰的第一天定為【聖誕節】。聖誕節在宗教上是基督教徒紀念耶誕生的一個重要節日。
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恆。馬利亞,也就是耶穌的母親,因聖靈的感動而懷孕,在夢中天使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她將要生下神的兒子,他要被稱為耶穌。就在與丈夫約瑟返往家鄉時,所有的旅店客滿,因此馬利亞被迫在馬槽生下耶穌。遙遠的東方有三博士得到神的啟示,追隨天上的一顆明亮星星找到了耶穌,俯伏拜他,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葯為禮物獻給他。
在伯特利野地的牧差人也聽到天使的聲音從天上發出,向他們款耶穌降生的佳音。聖誕節對傳統的基督徒來說,是在慶祝耶穌的誕生。
㈨ 伯特利教會的介紹
伯特利教會(Bethel Mission ,BeM) 是一個1920年在中國成立的基督教團體。
㈩ 計志文的介紹
計志文牧師是神在中國興起的一位時代工人,在國內及海外推動宣教,都有深遠的影響。他的60年事奉經歷可分為兩個時期:(一)1925年至1947年在伯特利教會名下主持伯特利佈道團、伯特利神學院等事工,達20年之久,掀起全國空前的復興運動,栽培了數以百計當代教會領袖。(二)1947年至1985年創辦「中國佈道會」,在港、澳、台、星、馬、泰、印尼、美、加等國建立教會、孤兒院、神學院、出版社、電台佈道等聖工。